九台县种畜场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唯一号: 070131020220001889
机构名称: 九台县种畜场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38/001
起始页: 0321.pdf
地址: 长春市营城镇营城村
起始时间: 1970年3月

机构描述

九台市种畜场于1970年3月始建于风景秀丽的波泥河公社腰站大队下板石生产队。始建时为种马场,由于场址距九台市较远,交通不便,为此于1971年4月1日迁至现址营城镇营城村,后又在土们岭镇的马鞍山设立分场。到1988年该场由建场初期的15名职工(其中场长1人,技术人员1人,会计1人,临时工人、12人),0.2垧土地、180平方米圈舍的种马场发展到拥有102名职工,300亩土地、700亩荒山牧地、19.6万元固定资产、29.5万元流动资金、1栋办公室、2栋猪舍、20头种猪的种畜场。 (1)1970~1974年为以养种马为主,养种猪为副时期。1970年3月建场初期,该场定为种马场,引入阿尔登种公马1匹,杂种母马30匹扩繁饲养,1972年又引入顿河母马10匹进行繁殖。同时引入吉林花猪10头进行种猪生产,1973年又引入苏联白猪7头,吉林黑猪6头进行种猪生产。1974年该场将种马逐步淘汰,剩有种猪20多头,变成了养种猪为主的种畜场。 (2)1975~1979年为以养种猪为主,以养种牛为副时期。1975年该场改种马场为种畜场。1975~1978年从陕西、江西上饶、吉林市等地又引入种猪46头,其中长白种猪9头,苏白种猪18头、约克夏种猪7头、吉林花猪种猪6头、东北民猪种猪6头,进行以种猪为主的种畜生产。1975~1976年从陕西引入秦川牛32头(其中公牛4头,母牛28头),从长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黑白花奶牛4头,从查干花种牛场引入滨州牛12头,在马鞍山分厂扩建牛舍400平方米,进行种牛生产,1979年将种牛全部处理掉。 (3)1980~1988年为以养种猪为主,养绒山羊、东北细毛羊、乌苏里貉、肉鸡为副时期。1980年该场有种猪40多头。同年10月从德惠种畜场引入辽宁绒山羊30只(其中公羊2只,母羊28只),从双辽种羊场引入东北细毛羊28只(其中公羊2只,母羊26只),牧养于马鞍山分场,1983年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产仔成活率仅为25%,全部淘汰。1984年6~7月从黑龙江海伦县野生动物饲养场引入乌苏里种貉100对,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及母貉质量较差等原因致使80%的母貉空怀,加上大多数母貉无奶,致使60%仔貉死亡,到1985年7月将剩下的20对种貉卖给了东丰县养貉专业户。1985年从广州三元里种鸡场引入AA肉用种鸡875套,红布罗肉用鸡435套。1988年又从吉林省种猪场及德惠种畜场引入丹麦系长白种猪17头,充实种猪生产。 1979~1987年,为扭转亏损局面,曾办过沸石矿、调合漆加工车间、包装箱加工车间,白钢加工车间及碳素加工厂。有的项目曾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建场18年共为社会提供长白、苏白、吉林花、吉林黑、东北民猪等种猪2830头。提供杂种马80匹。提供秦川牛45头,黑白花奶牛2头,滨州牛5头。提供绒山羊20只,东北细毛羊50只。乌苏里貉48只。该场家畜人工授精站自1984年至1988年共配种受胎母马1600匹,母牛140头,母猪600头,奶牛140头。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全书翔实记述了长春市畜牧业发展的进程,全书七章,包括畜牧业志、畜牧业资源、畜禽产品及饲料加工、畜牧科技、畜禽疾病的防治及检疫、畜牧业机构。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