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双阳种畜场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唯一号:
070131020220001888
机构名称:
双阳种畜场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38/001
起始页:
0319.pdf
地址:
长春市双阳县城南
起始时间:
1969年11月25日
机构描述
双阳种畜场建于1969年11月25日,位于距县城南24.4公里山清水秀的土顶乡土门村朱家沟,背靠将军岭,西依拉骆驼山,山脚下有长流不息的一眼泉水,为贯通双阳县肚带河的源头,场部位于双明公路旁,1979年双阳县根据畜牧业生产的需要,将原吉林省商业局建的双阳县太平饲养场一分为二建立双阳县种马场和双阳县第四国营鹿场,同时将县种马场在佟家乡庄家村(原县外贸鹿场、畜牧兽医学校旧址)移地兴建,1969年11月25日正式建成。1971年初夏经县决定第1次将场址移至甩湾子林场,1972年4月1日买下土顶乡土门村朱家沟的土顶乡饲养场设立种马分场。1975年6月第2次将种马场全部迁到土门村朱家沟(现址)。1976年该场经长春市批准改为双阳县种畜场。 1988年末双阳县种畜场已建场19年,该场从建场初期的14名职工(其中技术人员2名),4匹阿尔登种马,20匹杂种马的种马场发展到拥有113名职工(其中技术人员5名),700只种鹿、25头种猪、10头种牛、5匹种马,4 500亩土地。其中草地面积500亩,耕地面积400亩、30.4万元固定资产,51.4万元流动资金的综合性种畜场。1988年该场有年可产1万吨水刷石厂1个。林业资源也很丰富、天然林贮量为0.3万立方米,人工林贮量为0.12万立方米。 1969~1971年为以养种马为主,单一开展马匹改良时期。1969年建场时该场为单一马匹改良的种畜场,有4匹阿尔登种马及20匹阿尔登杂种马。1969~1971年该场从农安、德惠、长岭种马场引入种马12匹,其中阿尔登种马8匹,苏重挽种马4匹,并在佟家乡建配种站1处,利用引进种公马开展马匹改良工作,并向各乡(镇)推广改良用种马。 1972~1979年为马、牛、羊、猪、鹿种畜生产时期。1972年以后该场为继续开展种马生产及民马改良工作,又于1972~1974年从辽宁盘锦、黑龙江省四方山、海林、吉林省德惠、长岭等地引入种马31匹,其中阿尔登种马29匹,苏重挽种马2匹,从山西引进山西种驴6头,继续进行民马改良及种马生产。1974年该场有种马35匹,杂种马54匹。同年从内蒙古、延边、长岭等地购入种牛32头,进行种牛生产,其中苏系西门塔尔牛10头,延边黄牛10头,草原红牛12头。从内蒙引入波尔华斯种羊55只,开展种羊生产。从辽宁盘锦、长春市农科所、农安种畜场引入种猪103头开展种猪生产,其中苏白种猪48头,长白猪25头,克米洛夫猪15头,东北民猪5头,杜洛克猪10头。1975年从双阳县各鹿场引入梅花鹿500只,进行了种鹿生产,为双阳县提供种畜。 1980~1988年为猪、牛、鹿、貉种畜生产时期。1980年上级指示该场削减种马,为此到1988年该场仅保留场设配种站配种用种公马5匹。为了改良双阳县猪种,加强种猪生产,该场于1982~1985年从德惠、农安、梨树、辉南县和长春市农科所等地引入种猪98头,其中长白猪82头,汉普夏、杜洛克猪14头,二民猪2头。1987年实行联产承包,该场将部分种猪承包给职工饲养,到1988年全场有长白种猪25头。1982~1983年为更新牛群血液从白城地区长岭及查干花种畜场引入西门塔尔牛2头,1985年该场种牛存栏43头,1988年有西门塔尔种牛10头。1986年为发展双阳县养貉生产,从双阳河养殖场引入种貉200只,开展了种貉生产,饲养效果不理想。 1969~1974年共为国家提供种马72匹。1969~1988年共配种母马7 500余匹。1972~1985年共为国家提供种牛100头,1982~1983年共为双阳县黄牛改良销售种公牛精液4万余粒。1973年为双阳县羊的改良销售波尔华斯种羊85只。1971~1988年向社会销售种猪5 000余头。1975~1988年向社会提供种鹿60只,共产销鹿茸近7万两。1987年推广种貉35只。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全书翔实记述了长春市畜牧业发展的进程,全书七章,包括畜牧业志、畜牧业资源、畜禽产品及饲料加工、畜牧科技、畜禽疾病的防治及检疫、畜牧业机构。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