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新京满洲国乐社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唯一号:
070131020220001755
机构名称:
新京满洲国乐社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34/001
起始页:
0322.pdf
行业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起始时间:
1933年4月
结束时间:
1938年6月
机构描述
“新京满洲国乐社”的前身,是由伪国务院文教部责成邵继云(清朝和声署庶使)于1933年4月筹办的“燕乐传习所”。因该所经费无着,于同年6月停办。据1935年伪《满洲帝国文教部第二次年鉴》载:文教部为了“以研究保存古乐为目的”,决定由王季烈(伪执政府内务处技正)作为主要倡导者。将“燕乐传习所”改为“满洲国乐社”,于1933年7月正式成立。地址在“新京”(长春)二道街文庙内。该社以培养祀礼的乐生为主要目的,聘请许雨香担任教师,从“新京”市立第十九小学校选拔40名学生,集中在文庙内进行培训,学习江南丝竹乐、昆曲和祭典所用之音乐等,以培养乐生的演奏能力。该社自成立之日起,即担负了伪皇室的礼乐(如为伪“皇帝登极大典”奏乐)、伪满祭典奏乐等演奏任务,春秋二季为“新京”文庙祀孔奏乐。除此之外,也参加广播演奏和舞台演出活动。日伪统治当局名义上提倡“研究保存古乐”,实则对乐社的活动进行严密地监视与控制。并对具有中华民族意识的青年乐生进行残酷地迫害。至1938年6月,因统治集团内部发生矛盾,导致国乐社解体。但乐社的成员并没有离去,仍以伪“满洲国乐社”的名义自行组织对外演出。直到1940年,乐社的成员相继加入一些新建的群众音乐组织和“新京”音乐院,伪“满洲乐部”和“满洲国乐社”的名字至此逐渐消失。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出版者:长春出版社
本志上下年限为1881至1988年,从机构、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群众文化等方面记述了长春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人物
邵继云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