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齿轮厂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机械工业志》
唯一号: 070131020220000624
机构名称: 东北齿轮厂
机构简称: 长春市东齿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18/001
起始页: 0098.pdf
起始时间: 1985年

机构描述

东北齿轮厂(以下简称:东齿),1985年,从吉林省辉南县迁入长春市东郊长吉公路(北线)5.5公里处,是全国十家具有相当规模的专业齿轮厂之一,系中型全民所有制企业。先后隶属于吉林省重工业厅、吉林省计委、吉林省通化地区、吉林省机械工业局、吉林省农业机械局、吉林省机械电子工业厅、长春市经委和长春市机械工业管理局。 1968年10月,根据1966年中央湖北农业机械化会议和国家第八机械工业部“关于在吉林省‘小三线’地区建齿轮厂”的文件精神,吉林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批复同意辉南县革命委员会关于东齿厂址建在辉南县石道河公社小湾沟的请示。1970年,东齿破土动工。当年投资800余万元,交付工具车间、机修车间、钣金铸造车间。1974年10月,工厂完成总投资2121万元,其中建筑投资965万元,设备投资843万元,安装工艺设备303台(包括金属切削设备244台)。总建筑面积46875平方米,当年实有职工1219人,产品产量214833件,拖内配件(不变价)349.9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不变价)372.7万元,利税总额—140.4万元。1975~1984年,工厂得到了不断发展,特别是1983、1984两年扭转了长期以来企业亏损局面,产品产量、工业产值等主要指标得到了成倍增长。1984年产品产量651227件,工业总产值(不变价)1121万元,分别是1974年的3倍,利税总额124.4万元。 1984年9月26日,吉林省人民政府以吉政函[1984]194号文批准,东北齿轮厂迁入长春市,与郊区农机修造厂合并。郊区农机修造厂当时拥有职工299人,固定资产原值289.6万元,设备132台。两厂合并后,厂名仍为东北齿轮厂。1985年5月,迁建扩建工程开始动工。新厂址建于原郊区农机修造厂处。工厂整个迁建工作是在“搞活第一、生产第一、搬迁第一”的原则指导下,按照上级统一安排进行的。当年基建投资614万元,完成了1.8万平方米的联合厂房的基础建筑和家属住宅楼等。1987年,土建工程完工。建成可供机加、热处理、机修、工具等7个分厂共同使用的联合厂房1座,职工住宅1116套,供水、供气系统和学校、幼儿园、商业网点等集体福利设施,完成投资2333.8万元。1988年初,工厂开始陆续搬迁,10月末工厂全部迁到了新厂址。这期间工厂冷加工和热处理车间恢复生产。1988年末,东齿共完成新建续建锻造中心厂房等工程13项,迁建工程总投资4001.8万元,其中生产性建设投资2034.3万元,非生产性建设投资267.5万元。 1988年末,东齿厂区占地面积35.32万平方米,生产建筑面积5.78万平方米。职工2224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6人,工人1380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27人,中专文化程度152人;中级技术职称人员33人,工人平均技术等级5.5级。主要生产设备499台。其中,大型金属切削机床12台(含高精度机床8台),大型锻压设备12台。年末固定资产原值6984.7万元,净值6096.5万元。主要产品有圆柱齿轮、直伞齿轮、螺伞齿轮及花键轴等。其中,1984年1月5日,双鲸牌长春—12型拖拉机圆柱齿轮被评为吉林省优质产品。1988年产齿轮、花键轴86万只,其中,长春—12型拖拉机圆柱齿轮597369只。实现工业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1666.6万元,其中优质品产值1194.6万元,产品销售收入1567.4万元,利润24.3万元。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机械工业志

《长春市志 机械工业志》

《长春市志》总志是宏观统揽,集中记述全貌;分志是微观展现,分别记述行业。总志与分志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它们对市情的观照,宏微相济,互为补益。从我们的主观愿望和奋斗目标来说,《长春市志》应当成为一个涵盖长春城乡全貌,囊括市情全部资料的科学著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