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良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蔬菜志》
唯一号: 070130020220003119
人物姓名: 王保良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32/001
起始页: 0247.pdf
性别: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920年8月
籍贯: 辽宁省盖县
民族: 汉族

传略

王保良,男,汉族,1920年8月出生,辽宁省盖县人。 1936年在沈阳皇姑屯机务段作火车司炉,后在铁道部工厂当翻砂工、记帐员,在“山佐酱园”当过职员,后任厂长。解放后当过临时工,1954年在宽城区民主街以种菜为生,1956年任宽城区新利蔬菜社主任,7月调二道河子区新晨蔬菜社任主任,后改为新晨农场(英俊村前身),任场长。现任二道河子区英俊乡英俊村村长。1981年1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83年被郊区评为农民技师。 王保良在基层蔬菜社、队、村担任领导工作30多年,带领英俊村社员发展蔬菜生产,大搞科学种菜,积极兴办乡村工业,1988年全村总产值达到4528万元,人均收入达到2513元,分别是1978年的29.2倍和8倍。 1958~1959年大搞水利建设,建造水站3个,使农场80%的耕地实现了水浇化,1962年被确定为市蔬菜生产示范点。 1964年,从四平学习了土方育苗技术,在英俊大队试验成功后,在全市推广。1964年参加市蔬菜科技推广小组为成员。1965年,试验成功用秫秸架小拱棚种植黄瓜,使黄瓜早上市10~15天,为大棚的创建提供了经验。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罢官、靠边站、下放劳动。在劳动期间继续带领群众试验成功了“高温灭菌法”防治黄瓜霜霉病技术。1972年在哈尔滨全国蔬菜会上作为经验交流,并被写入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1975年长春市首次从通辽引进日光温室技术,在英俊大队建了10栋半地下式、土墙、钢筋骨架、每栋60米长的日光温室,采取外盖纸被、草苫,冬季不生火,种植韭菜、小白菜。1982年,学习引进了日本地膜覆盖技术,1983年在全市推广。 在统购包销时期,他积极提供蔬菜各品种的产量、产值、收获上市时间等数据,为市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并积极组织商品菜上市,为供应市民、活跃市场作出了积极贡献。 1983、1984年被评为市蔬菜生产先进工作者。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蔬菜志

《长春市志 蔬菜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从稳定市场,安定人民生活的角度,记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40多年来长春市蔬菜产销发展的历程,再现了历史上许多珍贵的资料,包括生产经验、供应方法,其中包括了产销体制、生产、市场、购销、价格、储存加工、计划管理、技术培训等。

阅读

相关专题

翻砂工
职位
记帐员
职位
厂长
职位
职员
职位
主任
职位
主任
职位
场长
职位
村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