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珍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工会志》
唯一号: 070130020220001570
人物姓名: 张国珍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14/001
起始页: 0250.pdf
性别: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907年
卒年: 1981年11月26日
籍贯: 安徽省蒙城县

传略

张国珍,1907年生于安徽省蒙城县板桥镇。兄弟三人,他居中。由于家境贫寒,虽然自幼聪明伶俐喜欢学习,但无力入校就读,只能断断续续地在私塾念了一点书。 1922年5—6月间,冯玉祥派人到蒙城县招兵,张国珍跑了40多里路到招兵站报名当了兵。当年只有15岁。 他在军队里虽然年小体弱,但勤奋好学,学会了开摩托车,遂调到师部副官处。这时冯玉祥是国民党十一师师长。1925年下半年冯玉祥由北京南苑转到张家口任西北边防督办,张国珍也跟随到了张家口,为冯玉祥夫人李德全开车。 1926年8月,又跟随冯玉祥去莫斯科。过了一段时间,张国珍被送到苏联的乌克兰—基辅骑兵军官学校边学俄语,边学文化,熟悉苏联情况,研究战略战术,并比较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联共党史、十月革命史……。1927年张国珍被调到特威尔城共产国际骑兵学校学习,1928年毕业。 张国珍从骑兵学校毕业后,入莫斯科中山大学继续深造。当时,大学派系很多,有斯大林派,也有托洛斯基派。在中国学生中间有国民党支部,也有共产党支部。在这种纷纭复杂的情况下,他经过反复观察,加入了共青团。 1929年,在中国东北发生了中东路事件,当时动员莫斯科中山大学部分中国学生到远东支援苏联军队。到了远东伯力,刘伯承任命张国珍担任游击队骑兵分队长,队员50人大部分是中国青年,还有部分被俘的张学良部队的爱国青年。1929年12月中东路事件结束,这一支游击队也就解散了。当时不少同志都回国了,张国珍被留下来派到张学良俘虏兵营里临时做宣传工作。 1930年春,张国珍被派到马赞诺夫区的一个工会,担任工人指导员;此后历任“五一”金矿政治指导员、奥尔根金矿经理、斯煌木得仁区金矿矿长。张国珍从关心职工生活入手,帮工人修房子、学文化、很受工人欢迎,工人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月月超额完成任务。由于他工作表现和群众关系很好,于1931年由共青团员转为联共党员。 1931年,国内发生了“九·一八”事变。张国珍也很快被送到中苏边境在苏联一侧的边防情报代办所。后又送过国界到富锦县帮助该县建立情报点。张国珍历经艰辛把情报点建立起来了,又发展了情报人员,先后活动在富锦、依兰一带。为了工作方便,于1932年冬同富锦城内赶马车的孙聚德的女儿孙淑媛结婚。1933年到1934年夏秋,又以开染房为掩户到桦川县落脚。后被日本特务盯梢,调回伯力苏联远东红旗军侦察四处和边防第七代办点任翻译。 1931年苏联开展了大规模的肃反运动。1937年9月8日,地方内务部以“日侦探”、“人民公敌”的罪名,将张国珍逮捕,关押近两年。1938年10月10日经军事法庭审理,因无证据予以释放。张国珍回到侦探四处到海参崴沿海党部,经过交涉恢复了党藉。张国珍吃尽了“肃反”的苦头,从海参崴回到侦探四处后就提出要去莫斯科第三国际,要求把他派回中国,决心要在自己的国土上干一番事业。 1939年末,张国珍回到莫斯科后,几次到第三国际中国部要求回国。后由第三国际把他派到莫斯科侦探总局专门训练情报人员的地方学习无线电收发报技术。这当中有两名是中国八路军派来的,一名叫王良,一名叫王路宾,他们俄语程度很差,情报点的负责人就让张国珍一面教他们俄语,一面学习无线电收发报技术。1941年6月领导让他去安排王良、王路宾过境回中国。 1942年9月,张国珍离开了侦探系统到苏军外语学院做翻译,军衔是中尉。 1956年,张国珍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回国后,张国珍曾任长春市总工会秘书长,副主席。在他从事工会工作的10年中,工作积极热情,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他担负外事接待工作,每一次都做周密细致地考虑,努力把接待工作做好。对待同志能坦诚相见,热情关怀。他虚心好学,听取别人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对长春市工会工作开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文化大革命”中,张国珍被打成“特务”监禁4年。在监禁过程中,他身心受到了极为残酷的迫害,尽管他个人遭到不幸,但他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从不说一句诬陷他人之词,受到了同志们的高度称赞。粉碎“四人帮”后,张国珍恢复了工作。先后担任市视察室视察员和长春市政协副主席职务。 张国珍的一生饱经忧患,他虽有50年身在国外,可是始终向往祖国。在国外期间,他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活动。回国之后,他积极为党工作,充分体现了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深情厚意。他为人忠实坦诚,密切联系群众,深受群众爱戴。 1981年11月26日张国珍因病逝世,终年75岁。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工会志

《长春市志 工会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分为十章,介绍了长春工人阶级的产生与发展,工会组织,工会的群众生产工作,职工教育,职工文体活动,职工生活福利,对外交流活动、工会财务工作、工会自身建设等内容。

阅读

相关专题

经理
职位
矿长
职位
翻译
职位
秘书长
职位
副主席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