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帆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唯一号: 070130020220001125
人物姓名: 白帆
人物异名: 曾用名:白福伟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09/001
起始页: 0311.pdf
性别: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927年12月
卒年: 1988年12月22日
籍贯: 辽宁省金县
民族: 满族
非亲属: 吴代尧;张笑天

传略

白帆,电影工作者。曾用名白福伟,满族,1927年12月生于辽宁省金县一个贫农家庭。青少年时期在本县读初中和高中。1946年2月在金县登沙河区参加地方政府工作,曾任村长、文书及秘书等职。1949年1月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第4期干部训练班,同年6月结业,分配到东影工作,先后任资料员、宣传资料科副科长、宣传发行科科长等职。1969年到农村插队落户,1972年8月调回长春电影制片厂任总编室编辑,1987年1月评为二级编辑。 白帆在担任行政职务的同时,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和担任影片的翻译工作。1954年曾在文学刊物《处女地》上发表小说《吻》,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纯洁的心灵》,1954年同吴代尧合作,翻译了日本影片《不,我们要活下去》,1955年翻译了日本影片《没有太阳的街》,1956年翻译了《正是为了爱》、《这里有泉水》、《战火中的妇女》、《二十四只眼睛》(后三部同吴代尧合译)。1957年翻译了《狼》、《缩影》(同吴代尧合译》,1958年翻译了《蟹工船》及日本纪录片《日本和平歌声》,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白帆在担任编辑期间,扶植了张笑天的电影剧本《雁鸣湖畔》,达理的《无声的雨丝》及《女兵圆舞曲》等,并与张笑天合作,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杨靖宇》,拍成了电视剧。 1988年12月22日,白帆因病逝世,终年60岁。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长春市志》

本志以长影的历史行程和长春的电影活动为基本线索,上溯下延,记述了长春电影事业的渊源和演变。全书分九章,包括制片生产沿革、体制机构、人员、影片、影片发行放映、设备技术、队伍培训、对外交流、电影刊物等。

阅读

相关专题

村长
职位
文书
职位
秘书
职位
资料员
职位
副科长
职位
科长
职位
编辑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