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王滨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唯一号:
070130020220001089
人物姓名:
王滨
人物异名:
原名:王绍杰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09/001
起始页:
0281.pdf
性别:
男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912年1月24日
卒年:
1960年1月17日
籍贯:
山东省昌邑县
非亲属:
田方;水华;胡苏
传略
王滨,著名电影导演。原名王绍杰,山东省昌邑县人。1912年1月24日出生于小康之家,16岁到烟台入美国教会创办的英语专科学校读书,1929年入北京大学西洋文学系旁听,开始接触进步思想和进步的戏剧活动。1930年底,考入上海联华影业公司在北平设立的演员养成所,经过短期训练,1931年在“联华”北平分厂拍摄的影片《故宫新怨》中饰主角,从此步入电影界。“九•一八”事变后,北平分厂停办,他和吕班等人一起到了上海,在“联华”一厂做了短期剧务工作,不久失业。1934年,天一影片公司聘他为编剧。1935年,他自编自导了具有鲜明进步思想倾向的影片《海葬》,还创作了《母亲》、《重逢》等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电影文学剧本。1936年初,他离开坚持反动落后制片方针的天一公司,到太原加入西北影业公司,后因经济拮据回到上海。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从上海辗转到武汉,1938年初到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抗大学习期间,他和田方一起,奉命创办了抗大文工团。1939年7月,他被调到鲁迅艺术学院实验剧团任副团长和戏剧系教员。1940年,他导演话剧《日出》,获得很大成功,显示了优秀的组织才能和艺术才华。1942年初,他与水华联合导演了大型话剧《带枪的人》。同年,他参加了延安整风运动,亲耳聆听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3年,延安党校为演出话剧《前线》组织了导演团,王滨主持并参加了导演团的工作。1944年,他又组织并参加了大型歌剧《白毛女》的集体创作、演出和导演工作。1945年9月,他从延安调往山东解放区,任山东军区文化委员会委员。1947年夏到东北电影制片厂任导演。 1948年,他导演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做为主角登上银幕。1951年,他又与水华联合导演了故事片《白毛女》,是年,在第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该片获特别荣誉奖;1957年,又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一等奖。1955年,他与汤晓丹联合导演了《怒海轻骑》。1958年,他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导演了他的最后一部影片——《画中人》。还与胡苏等人一起改编了电影文学剧本《换了人间》。 王滨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每次接到剧本,他都苦苦思索,夜不成眠。他导演的影片,以严谨、精细、经得起推敲而见长。就在他孜孜不倦地进行艺术探索和创作时,于1960年1月17日病逝于长春,终年48岁。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本志以长影的历史行程和长春的电影活动为基本线索,上溯下延,记述了长春电影事业的渊源和演变。全书分九章,包括制片生产沿革、体制机构、人员、影片、影片发行放映、设备技术、队伍培训、对外交流、电影刊物等。
阅读
相关专题
副团长
职位
教员
职位
委员
职位
导演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