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树成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唯一号: 070130020220000931
人物姓名: 何树成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08/001
起始页: 0254.pdf
性别: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914年8月20日
卒年: 1966年10月5日
籍贯: 吉林省扶余县
亲属: 陈敬云

传略

何树成,1914年8月20日生于吉林省扶余县的一个地主家庭里,1933年12月,在辽宁省立第二师范毕业,1934年在扶余县中学教学一年,1935年至解放前在扶余、吉林、前郭旗、长春等地当雇员。长春解放后,在广州路开设源泰焊条厂和在东安屯开设源成油脂化工厂,自任经理,后亏损停业。1951年10月18日,在国营新东北化学制油厂参加工作,任技师。1952年5月25日,转入长春市煤气厂,先后在煤气车间、化验室、技术科等部门,任事务员、技术员、副工程师、副主任、科长(兼)等职。 何树成到长春市煤气公司后,积极钻研业务,他看到水平炉仍采用沦陷时期温炉旧方法,炉子泥口半数以上有10~25厘米以上裂纹,炉角砖常有破裂,有时第二道大璇涨裂,炉体变形,寿命受到影响,何树成提出新的温炉方法。1954年,采用了他提出的温炉方法,温了五盘水平炉,均未变形,使新温的五盘炉节约120吨燃料煤(按当时价格节约1920元)。1955年发表《水平炉的温炉》专著。 1956年何树成提出从烟灰中提取锗的试验,他在报告里写道:从资料中知道燃煤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锗,但至今只发现于氨水、水平炉烟道灰、灰渣中,其总量为含量的27.2%。何树成认为有进一步研究和提取的价值。 长春市煤气公司把报告交给公司化工工程师研究,又把报告分送给有关部门专家。10月,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研究报告以后,派来技术人员并发来了设备,在长春市煤气公司进行试验。 但认为灰中有锗含量小,没有提取价值。 何树成认为从烟囱里吸出来的灰,可以加工为质量合格的半补强炭黑,并且锗还可以继续提取。 1957年除夕的深夜,何树成一个人坐在化验室里反复研究,在公司党委书记王贵忠的鼓励下,何树成连夜写了一份试验计划,第二天就去找公司经理杨式群,于是从烟囱灰里提锗的试验又搞起来了。何树成和他的助手化验员商国平、席万发不误正常工作,利用业余和节假日时间,每天四点钟就到化验室,晚间经常工作到深夜,一次一次的摸索试验。科学试验得到市、局领导的鼓励和支持,公司决定何树成脱离其他一切工作,专门试验锗。经过250次试验,于1958年5月1日,从烟灰里成功地提取出二氧化锗。不多天提出200克锗锭,送到国家有关技术部门化验,证明质量很好。 1958年7月4日,《长春日报》发表题为《何树成取锗方法震动了技术界》的消息,报道国家技术委员会非常重视这个创造,并在长春市煤气公司召开现场会,推广取锗经验。 何树成研究从烟囱灰里提取锗成功,给我国当时取锗的生产,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这是我国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成就。它的试验成功给国家尖端科学技术锗的生产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提取锗的试验成功以后,何树又进行了草图设计,长春市煤气公司投资8.235万元,于1958年7月10日开工,改造了库房,制造设备,经过一个多月的施工,同年8月10日正式投产。两年多,生产锗104235克,价值415.936万元,产品由专人送北京,供给国家重要部门加工提纯,解决了国家的急需。1960年10月1日,根据国家统一安排锗产品生产计划,长春市煤气公司停止了锗的生产。 何树成于1958年9月,被吸收为中国科学院吉林分院学术委员,并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作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10月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吉林分院基础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8年、1959年连续被授予长春市劳动模范称号,1961年被评为长春市先进生产者。1961年4月29日当选为长春市政协第三届委员会委员,1963年11月1日当选为长春市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均为特别邀请人士)。 何树成在科学试验领地取得了重大成就,由于受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 1966年9月13日,经长春市城市社教案件审批小组讨论,决定给何树成戴上地主分子帽子,撤销副工程师兼技术科长职务,并依法判处管制五年。同年9月27日,宽城区法院判定何树成已构成反革命罪,判处管制五年。 何树成遭此迫害,一时想不通,1966年10月5日夜,与妻子陈敬云在家用煤气自杀身死,终年52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纠正冤假错案,长春市煤气公司于1979年9月4日,结论何树成的家庭出身为地主,本人出身为职员。1979年11月9日,宽城区人民法院为何树成平反,恢复名誉。 1979年12月11日,长春市煤气公司为何树成开了追悼会。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长春市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也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生前所倡导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事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又重新提到日程,市委、市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加强领导,并给予多方面的支持。

阅读

相关专题

经理
职位
经理
职位
技师
职位
委员
职位
委员
职位
学术委员
职位
技术科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