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洲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宽城区志》
唯一号: 070130020220000304
人物姓名: 黄永洲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421.pdf
性别: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930年10月
卒年: 2003年5月
籍贯: 吉林省长春市
民族: 汉族

传略

黄永洲(1930.10~2003.05),男,汉族,1930年10月出生,吉林省长春市人,195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8岁时任上台子村儿童团团长和农会委员,以后任村武装委员、互助组组长、民政委员、副村长、村长,奋进公社畜牧助理、奋进公社畜牧场场长,上台子村党支部书记、上台子村党总支书记等职。 在担任上台子村村长时,他带领村民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使全村收入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当公社畜牧场场长时,他组织饲养多种畜禽,成为全公社的支柱产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黄永洲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改革,勇于开拓,带领村民奔小康。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他既坚定不移地贯彻实行,又不搞一刀切,采取“宜包则包,宜统则统”的方式,对无能力承包的村民采取组成大户的办法,由懂技术会管理的党员当组长,并实行“服务五到位”(技术指导到位,生产资料发放到位,计划信息宣传到位,大型农机供应到位,水利灌溉到位)的岗位责任制,领导这些村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还结合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提前、延后、赶节、堵漏”的蔬菜生产方式,并大搞南菜北移,使猫耳菜、保加利亚尖椒、荷兰豆等20多个品种在村里试种成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黄永洲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从单一的农业生产解放出来,向农业、工业、牧业全面发展方向努力,上台子村才能真正富起来。他心系群众,艰苦创业,带领全村广大干部群众闯出一条“党建立村,农业稳村,工业富村,科技兴村”的发展之路。他领导村民积极发展村办企业,四处找能人,跑项目,先后办起合金钢厂、塑料厂等10多个企业,其中年产值超千万元的就有4个,塑料厂的耐老化农模产品被评为部优产品。他组织建立了“统一管理,集体经营,全员承包,指标管理,利润分成”的管理模式,使这些企业迅速发展,形成规模。村集体经济以每年40%的速度递增,并形成塑料、制药、陶瓷、钢铁、冶炼等十大产业齐头并进、竞相发展的好局面。 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黄永洲始终坚持党的优良传统不能丢,艰苦奋斗的本色不能变,全心全意的宗旨不能忘。他总结的座右铭是“三个一点不”(一点不多吃,一点不多占,一点不少干)、“三不准”(不准到群众家大吃大喝,盖房子不准先于群众,干部儿女结婚不准大操大办)、“三个做到”(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必须先做到;要求党员做到的,支委必须先做到;要求支委做到的,书记必须先做到)。 在黄永洲的带领下,上台子村从昔日的贫困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1998年,全村实现产值39270万元,集体资产达3442万元,人均收入达3860元。上台子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黄永洲本人被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标兵,省特等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还曾当选为党的十四大代表。 2003年5月,黄永洲病逝。

知识出处

长春市宽城区志

《长春市宽城区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长春市宽城区1989年至2000年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共设26篇138章352节。

阅读

相关专题

团长
职位
农会委员
职位
武装委员
职位
组长
职位
民政委员
职位
副村长
职位
村长
职位
助理
职位
场长
职位
村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