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戏剧春秋 艺苑菁华》
唯一号: 070130020220000013
人物姓名: 刘方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047.pdf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930年
卒年: 2006年
籍贯: 北京

传略

刘方(1930—2006),吉剧创建四人组成员之一,吉剧音乐奠基人。北京人,1950年考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音乐部干部班学习,1978—1990年在吉林省吉剧团任作曲、研究室副主任。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吉林分会理事。 刘方积极探索东北民间艺术的发展问题,与他人合作在东北民歌《摔西瓜》《看秧歌》的基础上创作演出的《瞧情郎》《闹元宵》曾作为优秀歌舞作品而备受赞扬。1957年由于他与合作者曾建议把二人转、拉场戏改革成戏曲剧种,因此被调到新剧种创编组担负吉剧音乐的设计任务。他同组内其他音乐家一起经过三个月的努力,确立了“柳调”“嗨调”两大体系,顺利完成了以板腔体为主兼用曲牌专调的吉剧音乐体制的总设计。其中最突出的是袁玉李(闺门旦)的唱腔《深闺寂静晚风凉》唱段,这段唱腔久唱不衰,在保留了“文嗨嗨”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加入了深情婉约的色彩,为吉剧“嗨调”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刘方为吉剧独有音乐体系的形成,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主要代表剧目有《蓝河怨》《桃李梅》《包公赔情》《玩会跳船》《三请樊梨花》《僧尼会》《摘红梅》。他还参加了《蓝河怨》《桃李梅》的实验演出和对演员的声训辅导工作,为吉剧小生行的表演开创了先例。他还撰写了多篇论文,对吉剧音乐的理论颇有研究。 在1994年第二届中国戏曲音乐“孔三传”奖颁奖大会上,吉剧音乐获新兴戏曲剧种音乐金牌奖,刘方获新兴戏曲剧种音乐开拓奖。

知识出处

戏剧春秋 艺苑菁华

《戏剧春秋 艺苑菁华》

出版者:长春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在长春戏剧戏曲等领域的有突出贡献的老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并以凝练的文字、珍贵的图片展现艺术家们精彩的艺术人生,以及他们创作和演绎的艺术形象的风采与魅力,展现艺术家们为戏剧戏曲事业的发展繁荣所做出的贡献。同时透过他们的人生轨迹、艺术历程,折射出长春乃至东北地区文化艺术事业蓬勃发展的风雨历程与历史变迁。

阅读

相关专题

作曲
职位
副主任
职位
会员
职位
理事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