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年10月—1988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政府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5353
颗粒名称: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年10月—1988年)
分类号: D630.3
页数: 3
页码: 271-273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1976年10月—1988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领导班子情况。
关键词: 长春市 领导班子 建设

内容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市政府重新调整、充实了各级领导班子。1978年12月,市政府全面落实了党的干部政策,进一步调整了各级领导班子,老同志重新回到领导岗位。对问题严重、群众意见较大的“三种人”(在“文革”期间参与打、砸、抢分子,参与武斗分子,造反组织头目)进行了处理,纯洁了干部队伍,提高了领导班子的觉悟。1980年市政府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政策和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把符合标准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老干部在选拔中青年干部中起到了传、帮、带作用。对于极少数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心衰退的干部,以及经过耐心教育仍坚持错误、继续闹派性的干部,采取措施加以调整。注意从政治和业务两方面培养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加强纪律教育,维护党的统一领导,改进了领导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贯彻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1983年,市政府调整了各级领导班子结构,使各级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建立起符合新时期要求的、强有力的领导集体,保证了各级领导班子的高效运转,顺利地实现了新老干部交替与合作,较好地发挥了新老干部领导作用。据统计:正副市长平均年龄为52.9岁,比上届下降了6.7岁,大学文化程度占57.1%,比上届增加20.8%,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占28.5%。1984年,在机构改革中重点调整了各级领导班子结构,通过调整,市直机关领导班子人数减少,年龄下降,文化水平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
  为进一步纯洁党的组织,市政府结合整党工作,解决了“文革”时期各级领导班子中的历史遗留问题,1984年根据中央、中纪委关于实现党风明显好转的指示,市政府开始整党试点工作,在整党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搞好全面整党的决定》全面进行整党工作。重点搞好各级领导班子整党工作。经过3年的整党,彻底清理了领导班子中“三种人”,妥善地处理了“文革”中“双突”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调整各级领导班子,从组织上保证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成员的班子业务素质,转变了工作作风。1986年,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调整各级领导班子,调整后的各级领导班子保持了相对稳定,建立了明确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实行严格的政绩考核,注意发挥退居二、三线的老干部和现职50多岁领导干部的作用。同年6月18日,市委召开全市党员干部大会指出:要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励精图治的坚强领导核心。市政府按照市委的要求组织班子成员学习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进一步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领导决策能力。从党委自身做起,切实端正党风,严格要求自己;从机关抓起,严肃认真整顿机关作风。各级领导班子的作风进一步转变。
  建立后备干部第三梯队是保证市政府各级领导班子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建设沿着党的正确路线顺利进行的有效途径。1987年,市委结合整党工作,制订了各级领导班子8年规划,市政府根据《规划》加强了后备干部的培训工作,做到“一职一备”或“一职二备”,实行定向培养。在培养年轻干部中,注意发挥老干部的传、帮、带作用,促进了年轻干部的成长。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政府志

《长春市志 政府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志专门记述长春政区变迁、历代政府、政府组成、政府决策与政务活动、干部队伍建设、大事记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