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干部培训内容及形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政府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5337
颗粒名称: (三)干部培训内容及形式
分类号: D630.3
页数: 2
页码: 253-25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干部培训内容及形式情况,分别记述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
关键词: 长春市 干部队伍 干部培训内容 形式

内容

1、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1948年10月—1956年)
  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市政府重点抓了干部的政治、文化培训,培训形式以短期培训为主。1949年长春解放,为提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各种培训班、夜校纷纷成立,加强了对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以政策教育为主,对文化低的工作人员进行初级文化补习。培训形式以短期集中培训为主。1949年6月22日,市政府成立干部培训队,主要培训在职干部,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及党的方针政策,改造他们的世界观,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同年9月20日,长春市第一所工人干部政治学校成立,学校选拔190名干部入学,脱产学习1年。学习政治同时也学习文化。政治课有《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史》。文化课有:语文、算术、历史、地理。同年10月8日,长春市成立市政府文化补习班,在校第一期学员218人。为扩大在职干部学习,在市政府文化补习班的基础上扩建为市政府机关文化学校,第一批学员175人,分初中、高小、初小3个班进行文化课补习。1951年,市政府加强了干部培训工作,组织干部学习《如何走群众路线》、《如何巩固农村人民民主专政》等文章,学习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采用短期培训的形式共培训干部1202人。1954年,市委农工部文化学校开学,主要培训全市文化程度较低的工农干部,学习高中语文、代数、平面几何、物理、化学等课程,每期学员400人,进行短期脱产学习。
  2、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7年—1966年5月)
  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市政府加强了干部的政治、业务、文化培训,培训形式有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为使干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市政府加强了干部的政治、业务、文化培训,特别是加强了干部的岗位业务培训。组织干部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干部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和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改造干部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组织干部学习业务知识和文化科学知识,提高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注意在政治运动和实际工作中学习政治斗争知识和生产知识,努力提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通过学习,干部的政治、业务、文化素质显著提高。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年10月—1988年)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适应社会主义新时期建设需要,市政府进一步加强干部培训工作,培训形式由过去的临时短期培训发展到提高学历的长期正规化教育或岗位业务培训。1984年,市政府首次开展了军转干部的培训工作,对已安置的1983年度262名军转干部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培训。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全市开办了工交、财贸、政治、综合4类学习班,分别学习工业、交通、财贸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培训使他们初步掌握了本行业的基础知识,为他们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1986年,随着知识不断更新,干部培训内容也进一步增加,既有适应工作需要的短期轮训,也有参加继续教育的长期培训。1986年11月,市政府首次举办了带有试点性的人事干部业务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共有60余人,学习了《行政管理学》基础知识和人事业务知识。1988年,市政府举办了市直机关业务培训班,学习1个月左右,学习了《行政管理学》、《机关应用文》和《国家公务员制度概念》等内容。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政府志

《长春市志 政府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志专门记述长春政区变迁、历代政府、政府组成、政府决策与政务活动、干部队伍建设、大事记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