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1948年10月—1956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政府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5331
颗粒名称: (一)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1948年10月—1956年)
分类号: D630.3
页数: 3
页码: 242-2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1948年10月—1956年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政府干部队伍情况。
关键词: 长春市 政府 国民经济

内容

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随即抽调部分东北局干部,成立长春特别市政府。1949年初,为尽快恢复民主政权和经济建设,在原有人员的基础上,市政府又吸收了一批干部。一部分是从解放区调来的部队转业干部;一部分是从产业工人和社会知识青年中选拔的优秀分子;一部分是留用有业务专长和专业知识的旧政府职员。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制度,为长春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这4部分人员成为解放初期市政府干部队伍的主要力量,标志着市政府干部队伍已经初步建立。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市政府机构不断扩大,干部数量逐年增加,保证了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任务的完成。1951年12月,党中央作出在机关、企业内部大张旗鼓地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为适应斗争的需要,市政府在运动中注意发现培养积极分子,大胆提拔使用新干部。在选拔干部时,采取点面结合的办法,先搞试点,然后再全面铺开,在积极分子中提拔使用干部。据1952年7月末初步统计,共提拔使用干部406人,其中局处级5人,科级及相当于科级33人,一般干部368人。这次被选拔的干部,绝大多数年轻有为,是运动中的积极分子,政治品质好,能密切联系群众,保证了“三反”运动的正常开展。通过“三反”运动,对暴露的坏分子进行了彻底清除。据1952年7月末统计,共处理违法乱纪、贪污蜕化分子499人,从而严肃了纪律,纯洁了干部队伍。1953年是国家“一五”计划的第一年,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市政府认真贯彻“就地取材,自力更生”的方针,在“三反”运动基础上,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使用了一批埋头苦干、事业心和进取心强,努力钻研业务、能密切联系群众、有一定威信的干部共计454人,其中局处级13人。从分布上来看,财政经济系统371人,文教卫生系统24人,政治法律系统59人;他们当中有中共党员263人,青年团员74人;妇女干部10人;工人出身的干部90人。由于干部队伍中注入了新鲜血液,适应了各项工作的需要。市政府在大量提拔使用干部的同时,对原有干部进行合理地调整,充实了新建部门。自年初起,组织力量配合有关人事部门,深入基层调查干部缺额情况,从生产及其他部门抽调干部充实到经济部门和新建部门,增强了基础建设力量。1953年全年共调配了各级干部610人,其中科级以上的领导骨干34人,一般干部576人,保证了经济建设及其他各项任务的完成。
  随着长春各项事业的发展,市政府机构不断扩大,干部数量也逐年增加,据1954年统计,干部数量已由1949年的2103人,增加到4262人,比1949年增加了102.7%,满足了长春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带来了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问题,职能交叉。由于业务重复,手续繁多,浪费了人力、财力,制约了勤俭建国方针的贯彻,影响国家资金的积累。1955年,根据中央关于“整顿机构、紧缩编制,减少层次,精简人员”的方针和要求,根据《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市政府进行了精简整编工作。年初,在改组原市政府机构时,调整了政治法律、文化教育、财政经济、人民监察、工商管理等部门机构,新增设了办公厅、计划委员会、监察局、司法局、手工业管理局和市长办公室。4月至6月、8月到年底,进行两次整编调整。机构上在市政府直属机关中减掉了2个处和34个科,增设了7个处和67个科。调整后为31个局(委)、15个处(室)、193个科。经调整实减行政编制57人,事业编制78人,计减135人,占原编制的13.2%。在整编中,不仅精简了一些可有可无的机构编制,同时根据实际工作任务情况,把机构编制也做了适当的调整。着重削减了非业务部门的编制,加强了计划、工业、商业、手工业、农业等经济部门的机构编制。经过整编改进了原有的组织机构,扭转了过去在机构编制上头重脚轻的现象。精简中注意从改善机构,改进领导作风,改进工作方法,简化工作手续制度入手。经过整编,机关的领导作风和手续制度有所改善,文牍主义、事务主义等不良作风也有所克服。1956年,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整编工作的指示,在1955年整编工作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对行政机关的机构编制进行了整顿,确定了市政府各部门的编制方案。经过整编,撤销了4个办公室,4个处,14个科,增加了1个局,5个处,18个科,减少行政编制296人,其它编制468人;增加行政编制83人,企事业编制63人。增减相抵,实减行政编制213人,事业编制405人,共计618人,占原有编制的19.3%。随着长春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工作需要,整编后又陆续对统计局、财政局、劳动局、手工业局等10多个单位的机构编制作了调整。调整后又增设了12个科,撤销了5个科,增加编制105人,减少编制62人,实增编制73人。并对各新建扩建和需要人的单位调配了干部。经过两年的精简整顿工作,市政府干部人数减少,截至到1956年底统计,干部数量已由1954年4262人减少到3580人,比1954年减少了16.0%。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政府志

《长春市志 政府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志专门记述长春政区变迁、历代政府、政府组成、政府决策与政务活动、干部队伍建设、大事记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