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政府成员与副秘书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政府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530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政府成员与副秘书长
分类号: K827
页数: 18
页码: 121-138
摘要: 本节记述了长春市,解放战争和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政府成员与副秘书长。
关键词: 长春市 政府成员 秘书长

内容

一、解放战争和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8年10月—1956年)
  1945年11月8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由中央派往东北的原中共山东分局社会部长兼山东省政府秘书长刘居英出任长春特别市市长。11月10日,中共吉林省工委转发东北局决定,成立长春市卫戍区司令部,曹里怀为司令员,刘居英为政委。11月15日,刘居英正式接管了原曹肇元把持的市政府,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长春市人民政权的诞生,从此揭开了长春市革命斗争史上新的一页。
  长春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建国前召开了一届三次会议,但正副市长的产生都未选举,均由上级有关部门任命。
  1948年10月19日—1950年4月13日
  长春特别市市政府
  市 长 邹大鹏(1948.10.5—1949.5)
  注:长春解放前已任命邹大鹏为长春特别市政府市长。
  张文海(1949.5—1950.5)
  副市长 张文海(1948.10.5—1949.5)
  秘书长 张文海(兼)
  副秘书长谭延年(1948.10—1949.7)
  吕忠铎(1949.6—8)
  1950年4月—1951年7月,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先后召开了4次会议,第一次会议是1950年4月1日至4日,在长春市青年俱乐部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300人。会上申力生代表市人民政府作了《关于194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市委书记刘亚雄传达了东北人民政府关于东北经济建设的报告;会议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代行市人民代表会议职权;选举了长春市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吴铁鸣、副主席申力生、张德馨和委员24人和市长、副市长、政府委员。同年5月,市长张文海调离,由副市长申力生为代理市长,当年8月任命为市长。
  1950年4月—1951年7月
  长春市人民政府
  市 长 张文海(1950.5免)
  申力生(1950.6—1952.6)
  秘书长 高诚(1950.5.29—1951.7)
  副秘书长宋均(1950.7—8未到职)
  政府委员16人
  刘亚雄(女)
  钟人仿
  韩洪甫
  陈光明
  吴铁鸣
  文功元
  陈少中
  于学翰
  薛焰
  高诚
  杨超
  胡占波
  张德馨
  赵东黎
  吕忠铎
  苗竹贤
  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于是1951年7月24日至26日在长春市文化宫礼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484人,邀请代表34人。会上申力生代表市人民政府作了《关于长春市政府15个月的工作报告》;选举了市长和政府委员。1952年6月,市长申力生调离,又任命了市长和1名副市长。
  1951年7月—1952年10月
  长春市人民政府
  市 长 申力生(1951.7—1952.6)
  傅雨田(1952.8任,10选)
  副市长 周光(1951.6任,10选)
  秘书长 高诚(1951.7—1952.1)
  政府委员30人(按姓氏笔划为序)
  于学翰
  吴铁鸣
  周希纲
  马鸿新
  唐 荫
  杨 超
  刘亚雄(女)
  罗德惠
  白 光
  杜若君
  武衡
  郭景兆
  张靖华
  杨贵鲫
  刘 鸣
  龚堪忠
  向叔保
  何国英(女)
  苗竹贤
  高 诚
  张德馨
  杨玉林
  薛焰
  宋均
  周毅华
  胡占波
  陈光明
  许镇
  赵东黎
  兰勇成
  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于1952年10月29日至31日在长春市文化宫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531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傅雨田代表市人民政府作的《长春市人民政府15个月来的工作与当前任务》的报告;通过了财政预算报告;选举了市长、副市长、政府委员。
  1952年10月—1953年7月
  长春市人民政府
  市 长 傅雨田(1952.10—1953.7)
  副市长 周光(1952.10—1953.7)
  第二副市长 李承锟(1952.12—1953.7)
  秘书长 赵东黎(1952.1—1953.3)
  政府委员33人(按姓氏笔划为序)
  白 光
  杜若君
  周希钢
  苗竹贤
  张春华
  盛海林
  张贵卿
  刘 枫
  罗德惠
  任青远
  何国英(女)
  周毅华
  陈光明
  张宪武
  崔善玉(女)
  赵东黎
  穆迪生
  汪小川
  李德贵
  马鸿新
  张靖华
  张诚华
  惠枫林(女)
  赵凤岐
  吴承福
  宋 均
  余瑞璜
  马魁
  张德馨
  寇至中
  喻德渊
  刘恩兰
  兰勇成
  1953年7月—1954年8月
  长春市人民政府
  市 长 傅雨田(1953.7—1954.8)
  副市长 周光(1953.7—1954.8)
  第二副市长 李承锟(1953.7—1954.8)
  副市长任青远(1954.3—8)
  秘书长 赵东黎(1953.3免)
  张靖华(1953.12—1956.7)
  副秘书长江含(1954.12—1959.7)
  长春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是1954年8月12日至14日在长春市东北人民大学礼堂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251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周光代表市人民政府作的《长春市人民政府1954年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及下半年基本工作任务》的报告,听取了市宪法草案讨论委员会副主任任青远所作的《长春市宪法草案宣传、讨论工作情况》的报告;通过了《长春市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和《关于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决议》;选举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8人。
  1955年1月28日,召开第一届第二次会议,会上选举了市长、副市长、委员和法院院长;选举出席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43人。第三次会议又补选2人,共计45人。会后,调离1名市长、任命1名市长和3名副市长,不久又调离1名副市长。
  1955年2月,长春市人民政府改称为长春市人民委员会。
  1954年8月—1956年11月
  长春市人民政府一人民委员会
  市 长 傅雨田(1954.8—9)
  周 光(1954.9—1956.11)
  副市长 周 光(1954.8—9)
  李承锟(1954.8—1956.11)
  徐寿轩(1954.9—1955.2)
  任青远(1954.8—1956.11)
  张德馨(1955.1—1956.11)
  张靖华(1956.7—11)
  秘书长 张靖华(兼)
  副秘书长江含(1954.12—1959.7)
  政府委员21人(以姓氏笔划为序)
  丁锡祉
  王建基
  宋 均
  吴敬业
  李光辉
  陶慰孙(女)
  张诚华
  叶治铮
  罗德惠
  段英廉
  陈喆生
  张振
  杨秀山
  苗竹贤
  张靖华
  傅雨田
  刘克静(女)
  郭景兆
  张 超
  彭万荣
  刘自然
  长春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先后召开2次会议。第一次会议于1956年11月20日至23日,在长春宾馆礼堂召开,出席会议代表234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周光代表市人民委员会作的《关于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以来的主要工作情况和当前任务的报告》,审议和通过了财政预、决算报告,《关于法院工作的报告》;选举了市长、副市长、委员和法院院长。会后,调离1名市长,任命1名市长、1名副市长。
  1956年11月—1961年5月
  长春市人民委员会
  市 长 周 光(1956.11—1958.5)
  陈钟(1958.5—1961.5)
  副市长 李承辊(1956.11—1961.5)
  张德馨(1956.11—1961.5)
  任青远(1956.11—1961.5)
  张靖华(1956.11—1961.5)
  李北淮(1957.10—1961.5)
  秘书长 张靖华(1956.7—1960.4)
  李从朴(1960.4—1961.5)
  副秘书长 许 镇(1956.10—1961.5)
  政府委员28人(以姓氏笔划为序)
  丁先德
  孙季贤
  丁锡祉
  莎荫萱
  刘克铮(女)
  李 英(女)
  刘 钰
  李光辉
  宋均
  陈喆生
  郜长春
  张 振
  彭万荣
  沈亚纲
  苑廷瑞
  郭景兆
  张国柱
  景毅
  吴敬业
  段英廉
  陶慰孙(女)
  郑锡五
  霍玉厚
  罗德惠
  苗竹贤
  张诚华
  冯立身
  龚祖同
  长春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先后召开3次会议。第一次会议于1958年6月24日至27日,在长春宾馆礼堂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240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周光代表长春市人民委员会作的《全市人民积极行动起来,为执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而奋斗》的报告,审议通过了财政预、决算报告;会议作了《全市人民积极行动起来,为贯彻执行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而奋斗的决议》;大会选举了出席吉林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了市长、副市长、委员和法院院长。会后任命3名副市长。
  1958年6月—1961年5月)
  长春市人民委员会
  市 长 陈 钟(1958.6—1961.5)
  副市长 李承辊(1958.6—1961.5)
  张德馨(1958.6—1961.5)
  任青远(1958.6—1961.5)
  翟象坤(1961.1—5)
  马鸿新(1961.1—5)
  张靖华(1958.6—1961.5)
  李北淮(1958.6—1961.5)
  程光烈(1960.2—1961.5)
  政府委员27人,以姓氏笔划为序)
  邓永惠
  关麒麟
  刘炳南
  沈亚纲
  孙季贤
  李英(女)
  朱静航
  莎荫萱
  苗竹贤
  段英廉
  许 镇
  张 振
  郑炳文
  苑廷瑞
  高福善
  张 人
  冯立身
  霍玉厚
  陈喆生
  舒行
  张国柱
  程光烈
  龚祖同
  陈琪(女)
  郭景兆
  张诚华
  景 毅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61.5—1966.5)
  长春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61年5月12日至15日,在吉林省宾馆礼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326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陈钟代表市人民委员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邵自睿作的《法院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了市长、副市长、委员和法院院长。1962年8月22日,召开了第二次会议,增选鲍成吉为副市长。1963年10月调离3名副市长。
  1961年5月—1963年11月
  长春市人民委员会
  市 长 陈 钟(1961.5—1963.11)
  副市长 李承辊(1961.5—1963.11)
  张德馨(1961.5—1963.11)
  任青远(1961.5—1963.11)
  翟象坤(1961.5—1963.10)
  马鸿新(1961.5—1963.10)
  李北淮(1961.5—1963.11)
  程光烈(1961.5—1963.11)
  鲍吉成(1962.7—1963.10)
  秘书长李从朴(1961.5—1963.11)
  副秘书长许镇(1961.5—1963.11)
  政府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马则周
  刘炳南
  朱静航
  张 振
  周大川
  龚祖同
  霍玉厚
  王 贵
  权玉真(女)
  宋明之
  陈棋(女)
  周希钢
  葛成风
  邓永惠
  孙纯一
  李从朴
  苑廷瑞
  祝海如
  景 毅
  刘金才
  孙季贤
  李英(女)
  杨 超
  贺 瑛(女)
  舒行
  长春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于1963年11月13日至20日,在吉林省宾馆礼堂召开,出席会议392人。政协长春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全体委员列席了会议。大会听取和审议了陈钟代表长春市人民委员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听取并审议了财政预、决算报告和孙明尧作的《法院工作报告》;选举了出席吉林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93人;选举了市长、副市长、委员和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1963年11月—1966年5月
  长春市人民委员会
  市 长 陈 钟(1963.11—1966.5)
  副市长 李承辊(1963.11—1966.5)
  张德馨(1963.11—1966.5)
  任青远(1963.11—1966.2)
  张靖华(1963.11—1966.5)
  李北淮(1963.11—1966.2)
  程光烈(1963.11—1966.5)
  秘书长李从朴(1963.11—1966.5)
  副秘书长 许 镇(1963.11—1966.5)
  政府委员 32人(以姓氏笔划为序)
  王建基
  孙纯一
  陈 棋(女)
  张 振
  苗竹贤
  宫受冠
  马鸿新
  阎海忱
  刘金才
  李从朴
  陈喆生
  张清海
  范廷瑞
  南婛姣(女)
  贺 瑛(女)
  翟象坤
  刘炳南
  李 英(女)
  张 人
  张 超
  周大川
  郜长春
  葛成风
  鲍成吉
  孙季贤
  李落英
  张国柱
  张德骏
  周希钢
  马则周
  景毅
  钟明彪
  1966年5月—1967年1月
  长春市人民委员会
  市 长 陈 钟(1966.5—1967.1)
  副市长 李承辊(1966.5—1967.1)
  张德馨(1966.5—1967.1)
  张靖华(1966.5—1967.1)
  程光烈(1966.5—1967.1)
  秘书长 李从朴(1966.5—1967.1)
  副秘书长 许 镇(1966.5—1967.1)
  政府委员 32人(以姓氏笔划为序)
  王建基
  孙纯一
  陈 棋(女)
  张国柱
  张德骏
  周希钢
  马则周
  葛成风
  鲍成吉
  刘金才
  李从朴
  陈喆生
  张振
  苗竹贤
  宫受冠
  马鸿新
  景 毅
  钟明彪
  刘炳南
  李 英(女)
  张 人
  张清海
  苑廷瑞
  南婛姣(女)
  贺 瑛(女)
  阎海忱
  孙季贤
  李落英
  张 超
  周大川
  郜长春
  翟象坤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5—1976.10月)
  1968年2月23日,经沈阳军区批准,由任青远等85名军人、干部、群众代表组成长春市革命委员会,于1968年3月6日,宣布正式成立长春市革命委员会,设常委28人、主任1人、副主任4人。1969年7月,德惠地区建制撤销,其机构、人员并入长春市,市革委会成员增至110人,常委增至42人,副主任增至11人。到1976年10月,主任、副主任多次变动。
  长春市革命委员会从成立之日起就宣布党、政、财、文大权归革命委员会一元化领导,市人委及其所属工作部门由市革委会接管,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1968年3月—1976年10月
  长春市革命委员会
  主 任 任青远(1968.2—1969.1)
  徐忠禹(军代表1969.1—9)
  苏俊禄(军代表1969.9—1973.5)
  刘慈恺(1973.5—1975.1)
  张李明(1975.1—1976.10)
  副主任 刘金才(军代表1968.3-1975.12)
  李承馄(1968.3-1969.7)
  李北淮(1969.7-1976.10)
  翟象坤(1968.2-1976.10)
  邹 轩(1968.2-1969.6)
  刘坚彬(军代表,1969.7-1976.10)
  沈敏洲(军代表,1968.2-1975.12)
  平 东(军代表,1969.7-1975.4)
  叶志厚(群众代表,1969.7-1976.10)
  崔治和(群众代表,1969.7-1976.10)
  魏大林(群众代表,1969.7-1976.10)
  王 志(群众代表,1969.7-1976.10)
  尹枝凤(女,群众代表,1969.7-1976.10)
  张福元(军代表1970.1-1973.5)
  陈 钟(1972.4-1976.10)
  崔次丰(1972.4-1976.10)
  原 秋(1972.4-1973.7)
  王季平(1973.8-1976.10)
  王大经(1973.8-1976.10)
  王德林(军代表,1973.8-1976.10)
  李会英(1975.12-976.10)
  田维荣(群众代表1975.10-1976.10)
  孙 力(1975.12-1976.10)
  崔相信(军代表,1975.12-1976.10)
  刘国祥(军代表1975.12-1976.10)
  任凤霞(女,群众代表,1976.7-10)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10—1978)
  根据有关规定,长春市革命委员会按一届政权计算,列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1978年12月和1983年4月的两次人民代表大会,依次为第七届和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文革”结束后,长春市革委会主任、副主任调整比较频繁。1976年10月,有主任1人,副主任20人,这时期调整主任1人,副主任9人。
  1976年10月—1978年12月
  长春市革命委员会
  主 任 张李明(1976.10—1977.12)
  副主任 崔次丰(1976.10—1978.12)
  陈 钟(1976.10—1978.12)
  李北淮(1976.10—1978.12)
  翟象坤(1976.10—1978.12)
  刘坚彬(军代表,1976.4—1978.12)
  李明德(1978.2—12)
  叶志厚(群众代表,1976.10—1978.7)
  崔治和(群众代表,1976.10—1978.7)
  魏大林(群众代表,1976.10—1978.7)
  王 志(群众代表,1976.10—1977.11)
  尹枝凤(女,群众代表,1976.10—1978.12)
  王季平(1976.10—1978.12)
  王大经(1976.10—1977.11)
  王德林(军代表,1976.10—1978.12)
  李会英(1976.10—1978.5)
  田维荣(群众代表,1976.10—1978.12)
  崔相信(军代表,1976.10—1978.12)
  孙 力(1976.10—1978.12)
  金健民(1978.10—12)
  刘国祥(军代表,1976.10—1978.12)
  任凤霞(女,群众代表,1976.10—1978.5)
  马鸿新(1977.11—1978.10)
  张靖华(1978.4—12)
  秘书长赵玉树(1978.12—1980.5)
  副秘书长许镇(1978.12—1980.5)
  1978年12月16日至20日,在吉林省宾馆礼堂召开了长春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643人。参加政协长春市第五届第一次会议的全体委员列席了大会。大会听取并通过了任青远代表长春市革命委员会作的革委会工作报告;选举长春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正副秘书长连任。
  1978年12月—1980年5月
  长春市革命委员会
  主 任 任青远(1978.12—1980.5)
  副主任 王季平(1978.12—1980.5)
  李北淮(1978.12—1980.5)
  张靖华(1978.12—1980.5)
  崔雨相(1979.4—1980.5)
  孙 力(1978.12—1980.5)
  田维荣(1978.12—1980.5)
  张 振(1978.12—1980.5)
  金健民(1978.12—1980.5)
  委 员65人(以姓氏笔划为序)
  马则周(回族)
  王成告
  尤凤太
  刘 钰
  刘静慧(女)
  张 茵(女)
  张岩峰
  马洪芬(女)
  王君宝
  孔宪云
  刘子玉
  任志国
  张业生
  宋均
  王 宽
  王希宽
  毛履平
  刘卫政
  许镇
  张英杰
  杜元海
  王成汉
  王岫天(女)
  邢 河
  刘厚德
  张人
  张国柱
  陈全
  陈 琪(女)
  李 英(女)
  李国泰
  佟凤芝(女)
  范友人
  赵世吉(女)
  段英廉
  崔 一
  景 毅
  霍水金
  杨 迪
  李士良
  李春英(女)
  毕守学
  单永和
  赵玉树
  姚森林
  崔 智
  路永海
  杨 超
  李友三
  李锡玉
  何其泰
  季化停
  赵西禄
  高振声
  曹艾华(女)
  梨 军(女)
  杨克明
  李占生
  李筠秋(女)
  辛德贵
  苑廷瑞
  胡玉琴(女)
  高鼎三
  常守信
  潘桂英(女)
  长春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980年5月26日至31日在吉林省宾馆礼堂召开。出席大会代表654人,参加政协第五届第二次会议的全体委员列席了大会。大会听取并通过了任青远代表长春市革命委员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孙明尧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张介夫代表长春市人民检察院作的工作报告;审议批准了1980年国民经济计划和1979年财政决算与1980年财政预算的报告。大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织法》规定,设立长春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主任、副主任10人、委员25人;将长春市革命委员会改称为长春市人民政府,选举市长、副市长11人。会后,增加副市长1人。
  1980年5月—1983年4月
  长春市人民政府
  市 长 冯英奎(1980.5—1983.4)
  副市长 池精武(女,1980.5—1983.4)
  何光远(1980.5—1983.4)
  崔雨相(1980.5—1983.4)
  孙 力(1980.5—1983.4)
  尚振令(1980.5—1983.4)
  孙顺理(1980.5—1983.4)
  金健民(1980.5—1983.4)
  刘 钰(1980.5—1983.4))
  赵 凯(1980.5—1983.4)
  杨 迪(1980.5—1983.4)
  秘书长 赵玉树(1980.6—1983.4)
  副秘书长 许 镇(1980.6—1980.10)
  黄 克(1980.11—1983.3)
  杨天民(1981.5—1983.4)
  于福今(1983.3—4)
  1983年4月2日至8日,在吉林省宾馆礼堂召开了长春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出席大会代表656人,参加政协长春市第六届第一次会议的全体委员列席了大会。大会听取并通过了冯英奎代表长春市人民政府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并审议批准了长春市1980年至1982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1983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长春市1980年至1982年财政决算和1983年财政预算的报告;大会按照干部“四化”的要求,选举了长春市政府市长、副市长17人。会后,调离市长2人、副市长6人,先后任命代理市长2人、副市长7人。
  1983年5月—1988年12月
  长春市人民政府
  市 长 冯英奎(1983.4—11)
  代市长 陈振康(1983.11—1984.3)
  市 长 陈振康(1984.3—1986.1)
  代市长 王家桐(1986.1—5)
  市 长 王家桐(1986.5—1988.1)
  尚振令(1988.1—)
  副市长 徐 青(1983.4—1986.3)
  吴亦侠(1983.4—1985.2)
  尚振令(1983.4—1984.12)
  孙 力(1983.4—1984.12)
  杨 迪(1983.4—1984.12)
  蔡为武(1983.4—1984.5)
  张明远(1984.5—)
  吕久权(1984.11—)
  李慧珍(女,1984.11—1988.1)
  李 述(1984.11—)
  袁长华(1986.1—1988.1)
  李春芳(1986.1—)
  魏敏学(1987.4—1988.5)
  刘 飏(1988.1—)
  于福今(1988.1—)
  尹 文(1988.7—)
  秘书长 黄 克(1983年3月任4月人代会通过,1984年3月免)
  许际坤(1984.3—1986.11)
  于福今(1986.11—1988.3)
  张德林(1988.3—)
  副秘书长 杨天民(1983.5—)
  于福今(1983.3—1986.10)
  刘忠民(1984.5—12)
  张德林(1987.2—1988.2)
  齐永恒(1987.2—)
  常 玉(1987.2—)
  肖雨亭(1988.6—)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政府志

《长春市志 政府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志专门记述长春政区变迁、历代政府、政府组成、政府决策与政务活动、干部队伍建设、大事记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