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一次解放期间的长春市政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政府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5300
颗粒名称: 三、第一次解放期间的长春市政府
分类号: D625.341
页数: 5
页码: 104-108
摘要: 本节记述了第一次解放期间的长春市政府的情况。
关键词: 长春市 政府 解放期间

内容

苏军撤离,共产党立即开始以武力夺取长春,史称“四·一四”战役。
  1946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指示林彪、彭真:“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你们必须在苏军撤退时,一、二日内控制之。”4月4日,时任苏军长春卫戍司令部副司令周保中向中共长春市委通报苏军撤出长春的确切时间。4月8日,吉辽军区在卡伦召开军事会议,周保中、林枫作动员报告,陈光下达战斗任务。
  14日下午2时,战斗开始;15日凌晨5时,周保中下达总攻令;16日拂晓攻占长春市火车站,黄昏攻占“万字会”大楼。战斗中,东南纵队副司令员吴恒夫牺牲,时年32岁。
  17日,巷战激烈,国民党军负隅顽抗。18日晨5时,聚歼现人民广场四周之敌,中午攻占般若寺、警察局、广播电台;下午2时攻占市政府大楼;下午5时,向中央银行大楼发起总攻。在白刃格斗中,二十四旅第七十团团长朴洛权牺牲。经四天三夜激战,毙伤国民党军2500余人,俘虏14000余人。国民党吉林省代省长王宁华、长春城防司令官陈家祯、长春市市长赵君迈、警察局长张炯、教育局长周百阶等军政大员50多人被俘。共产党地工人员、国民党市政府社会局长叶绍南(建国后曾任地质部长),市政府参事孙亚明同时“被俘”。防守副司令官刘德溥率少数部队突围逃脱。
  1946年4月18日,长春第一次解放。
  18日晚,中共长春市委、市政府、《长春新报》的工作人员随同部队入长。
  4月19日,中共中央电报嘉奖:“占领长春,对东北及全国大局有极大影响,望对有功将士嘉奖”。
  4月28日,东北局机关报《东北日报》发表《为建设和平民主的新长春而奋斗》。社论中说,“长春此刻已经成为东北解放区的政治中心”。
  长春市长刘居英,秘书长张文海、公安局副局长张化东(局长汪金祥)、社会局副局长李清、卫生局局长蒋跃德、教育局局长吕良、工务局局长姚书田、电业局局长郑锦荣,立即投入工作。
  18日晚和19日,市长刘居英先后两次向市民广播,重申贯彻实施1945年11月制定的施政纲领的决心。
  东北民主联军和市政府相继贴出《为建设和平民主的长春》和《长春市政府整顿市政》的布告。号召群众协助政府恢复社会安定,肃清敌伪残余,工人回厂恢复生产,学生返校迅速复课,商店复业早日开市;号召全体市民努力从事民主建设,争取东北和全中国和平民主早日实现。
  解放长春的战斗期间,国民党军破坏了供电设施,炸毁变电所。解放后,市政府立即组织抢修,恢复供电线路3万多米,4月26日维修工程全部竣工,恢复供电,全市一片光明。同时抢修供水设备,修堵漏水管道,调整水压和供水量,市区日供水8万吨,基本保证了全市正常用水需求。至4月末,市政府用3000吨粮米、1000吨煤炭救济贫民10万人,电车恢复通行,电话全市畅通,市内20个邮局恢复正常营业。4月27日,全市11所中学、34所小学计3.3万名学生全部复课;医科大学、东北大学、军政大学及各种专科学校相继创立和迁来,市内成立20多所民众夜校,教育事业迅速恢复,且有发展。
  长春解放次日,市政府派人接管市公安局,抽调有关部队,担负市内肃清隐藏敌特,维持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生活安定职责。先后侦获伪中央银行总裁西山勉、伪新京特别市市长徐绍卿、伪首都警察厅特务处长鹤永久、伪奉天特务机关长陆军中将三浦敏士、伪锦州省长姜泽、伪奉天省次长竹内德宪等24名重要罪犯,逮捕30多名作恶多端的伪满宪兵特务人员,收容敌伪一般官兵2000多名,维护了社会的正常秩序,社会日趋稳定。
  在清除日伪残余势力的同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翻身运动。市政府组织7个工作队分赴各区访贫问苦,发动群众,组织工会、贫农团、房户团及清算委员会等群众团体,建立自卫队等群众组织,进行民主改革。在各街道张贴“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开展清算斗争,向压迫剥削你的人算帐”等标语。各区召开贫民伸冤诉苦、清算减租大会。4月30日,和顺区吉林分区首先行动,清算“聚兴泰”、“万德顺”等9家伪满配给店,算回钱款300余万元。东荣区清算当铺“大顺应”,2万多元当物退还原主。东大桥分区的贫苦居民,清算号称“八怪”之一的房主赵福祥。5月1日,八里堡分区的贫苦居民召开大会,成立敌伪土地房屋分配委员会,主持分区内敌伪土地、房产分配。吉林分区的敌伪土地、房屋分配委员会,调查确认敌伪土地369亩、房屋357间。通过民主讨论确定分配原则:革命军人家属为特等,每户分砖瓦房1间半;鳏寡孤独人家为一等,每户分砖瓦房一间;其他居民根据贫困程度划为二等三等,分土地7分和4分。
  各工厂建立清算委员会,领导工人同不法资本家算帐。长春烟草公司清算出香烟50大箱,价值65万元,全部返还工人。长春交通公司清理出贪污案件42件,遏止了对工人的剥削和贪脏枉法的滋长。
  5月2日,长春市敌逆财产清查委员会正式成立,主任叶季壮,下设调查、清算、经理三个处,发布《举发敌逆财产奖励条例》,把翻身运动与清算斗争推向高潮。
  5月18日,长春市首届职工代表大会在东北职工总会筹委会礼堂(今长春市人民政府大楼)召开,300多名职工代表出席。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彭真作政治报告,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吉辽军区司令员周保中、东北职工总会筹委会主任陈德生(陈郁)、中共长春市委副书记石磊分别讲话。东北民主政治建设协会代表、安东省政府主席高崇民致贺词。会议号召全市工人阶级团结起来、武装起来,用一切力量支援前线。会议选举产生长春市职工联合会、主任田文达(后东北局派陈郁兼主任、田文达改任副主任)。袁博之(女)、胡黎光、杨长春等40余人为执委。长春市第一个统一的工人阶级组织正式诞生。
  长春市各级政权的民主改革也在进行。5月3日,市政府本着“精兵简政”的原则,调整了隶属机构,调整后的机构是:社会局、教育局、卫生局、财经局、工务局、公安局、外事局、邮电局、秘书处。
  市政府根据市委决定,调整市的区划。全市划为敷岛、长春、东荣、和顺、宽城、东光、顺天、大同8个行政区,废除保甲制,建立临时区政府、分区公所和街组的基层政权。
  5月13日,刘居英市长主持召开长春市临时参议会筹委会会议,130位各界代表以筹委会委员身份出席,推举邹大鹏为筹委会主任委员,张文海为筹委会秘书长。决定5月25日正式成立长春市临时参议会,由市长向参议会报告市政府成立一个月来的工作,选举产生市参议员和市政府的行政人员。此议因时局突变,未及实施。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军事力量对比,国民党占绝对优势,只因远在后方,难以如期开赴东北。1945年10月下旬,美国第七舰队从九龙海运全部美式装备的第十三军由秦皇岛登陆。11月13日,国民党第五十二军从越南海运至秦皇岛,与十三军会合,11月16日占领山海关,沿北宁线继续北进。1946年1月中旬,国民党新一军、新六军运来东北,3月13日,抢占沈阳,继而进犯本溪、四平。4月末,先后调七十一军、六十军、青年军第二〇七师(相当军制)、九十三军、五十三军入东北。对东北各大、中城市展开激烈争夺。5月2日攻占本溪。5月15日,再集重兵向四平地区全线进攻,18日,突破民主联军防线,19日夜攻占四平。5月23日,中共长春党政军机关撤出长春市。国民党新一军和新六军廖耀湘部、东北保安第二总队刘德溥部进入长春市。长春复被国民党占据。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政府志

《长春市志 政府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志专门记述长春政区变迁、历代政府、政府组成、政府决策与政务活动、干部队伍建设、大事记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