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员工构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邮电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526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员工构成
分类号: F632.4
页数: 5
页码: 321-325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22年至1988年长春市电报局和邮政局发展较快对员工人数进行管理的内容。
关键词: 邮电局 员工构成 长春市

内容

长春电报局、长春大清邮政局和日、俄邮电各局初设时,人员数目均不详。宣统三年(1911年)前后,长春电报局有员工30余人,其中报务员20人;长春电话局有员工13人,长春府邮政分局本局内有员工45人,头道沟支局有员工4人,二道沟代办支局有1人。3局共有员工近百人。
  1922年,长春县内邮政员工比清代有所增加。中国邮政有员工71人,日本邮政方面有员工313人,合计384人,具体构成如下两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长春电报、电话两局共有员工82人,其中12人是哈尔滨和奉天驻长春的维修人员。
  1932年7月末,由于伪满政府强行接收长春一等邮局及所辖支局,长春民国邮政员工奉命撤邮入关,一些日本邮员进入长春一等邮局及所辖支局。1937年日、伪邮政合并后,“新京”中央邮政局约有员工500人左右。
  1933年9月,伪满“电电”成立后,“新京”电信事业发展较快,职工逐年增加。1935年时,“新京”中央电报局有员工179人,“新京”中央电话局有员工191人。
  伪满邮电是典型的殖民地邮电,日本人是各局的统治核心。1939年,“新京”市内共有邮政局25处,日本人任局长的有22处;共有事务官5名,全是日本人;共有属官123名,日本人占101名;共有书记和委任官试补74名,日本人占21名。在电报、电话两局中,主要行政、技术、经济岗位全由日本人占据,中国人只能做些简单的体力劳动。1936年两局员工共有579人,日本人占83%。
  伪满垮台前,全市有邮电员工达3000多人,其中邮政2000人左右,电信1500人左右。
  1945年“八一五”光复,大批日本员工回国。苏联红军接管长春电信机构时有员工1307人,其中日本人为467人,占35%。长春市邮政局员工有2040人,全是中国人。
  1946年,国民党接收了长春邮电机构后,对员工进行甄别。长春邮政局根据长春邮政管理局的指示,对伪满时期的邮政员工分3部分进行处理:(一)工作上需要者予以留用;(二)非现时需要者在家待命;(三)未成年人、在光复后录用或光复后久未报到者除名。至2月8日时留用员工253人,待命员工580人,除名员工1207人。9月30日,又将留用员工增加至258人,待命员工削减至386人。长春市电报、电话两局留用员工595人。各业务分类如下两表:
  1948年9月16日,长春邮政管理局与长春市邮局合并,南京总局下令两局员工全部遣散,由于两局工会力争,方允员工留局或撤沈。两局员工先后有277人、727名家属撤退到沈阳。到沈阳后有19名家属死亡,2名家属失散,而沈阳市邮局根本没有接到总局接收员工的指示,撤沈员工工作和生活均无着落,不得不投亲靠友,四处流散,直到沈阳解放后才回到长春。
  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长春市电报、电话局员工只有200人,至1949年末达242人。长春市邮局解放当时员工仅有百人左右,年末,撤沈和离局自谋生计的员工陆续归局,再加从黑龙江等地调来的,职工总数达158人。其中中共党员15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员3人。
  至1949年末,两局合计为400人。根据职责分类如下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长春市邮电两局大幅度增加新员工,至1952年合计达724人,其中邮局330人,电信局为394人。邮局员工分布在市内有262人,分布在各支局有62人,分布在大屯、卡伦、小双城堡3处邮务所有6人。
  1953年至1957年,是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建设时期,长春市邮、电两局员工合计依次达到773人、848人、916人、1130人、1166人。员工大幅度增加,使解放前入局的职工比例下降,中共党员、共青团员人数增加,员工文化构成提高。1957年时,职工中有中共党员160人,团员285人。
  1958年底,由于接办吉林省机要通信业务,长春市邮局并入24名机要通讯员,郊区邮政业务交给人民公社办理。调出17名乡邮人员,从而使全局职工人数年底达434人。根据职能标准划分,管理人员47人,邮政生产人员364人,经济服务与医疗福利人员23人。长春市电信局员工达988人;根据职能标准划分,管理人员86人,工程技术和电信生产人员870人,服务人员32人。
  1959年,邮局与电信局合并,郊区邮电系统划归长春市邮电局,成立郊区邮电局,编制确定83人。1959年末,两局员工合计为1756人,以后两年依次为1701人、1780人。
  1960年度,职工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有2人,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有4人,具有中专和高中文化程度的有572人,文盲35人;职工中生产人员1357人,占职工总数的79.78%,管理人员140人,占职工总数的8.23%,服务人员148人,占职工总数的8.70%,其他人员56人,占职工总数的3.29%。
  “二五”计划后期,全国经济失调,1961年中央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1962年上半年,长春市邮电局精减职工259人,其中返乡务农81人,退休退职111人,服兵役12人,调出38人,死亡7人。10月份,随机要通信划出29名员工,年底职工总数达1568人。
  1963年至1965年处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长春市邮政局与长春市电信局于1964年分设,长春市邮政局职工总数由1963年的788人增长到1964年的845人,1965年855人。1965年855名职工构成状况如下表:
  其中女职工216人,党员122人,团员146人。
  分设后,长春市电信局职工总数为734人,至1965年达780人,其中中共党员有99人。
  其文化构成为:大专以上文化19人,中专文化87人,高中文化10人,初中文化66人,小学文化12人。
  两局比较,电信局职工文化程度高于邮政局。
  “文化大革命”时期,长春市邮电两局职工队伍变化较大。于1968年2月精减机构,首批下放科室人员78人(包括科级干部22人),1970年3月至4月下放干部38人,6月份又以“清理要害部门”为由调出299人,并计划清理376人出邮政部门。1971年至1973年,又先后下放干部到五七干校、工矿、农村22人。“文化大革命”后期,为了加强城市投递工作,充实了大量的青年投递员。1974年初,投递工种40岁以上的职工占40%,1975年初下降到不足10%,青壮年占绝对优势,同时从1974年3月8日相继成立4个“三八”投递班,有35名女投递员参加了投递工作,改变了投递工种清一色男职工的结构。
  1973年9月,根据管局(73)劳字第52号通知,市电信局所属郊区电信局和市内除西安大路外全部电信营业点移交市邮政局领导,划归长邮职工134人。
  长春电信局于1969年因战备需要分为长春市电信局和长春长途电信局,两局职工1970年分别达到580人和982人,至1973年两局合并为长春市电信局时,职工达到1736人。
  1966年至1975年职工总数见下表: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为适应邮电通信生产的需要,解决待业青年就业及落实干部政策,从1976年至1988年邮电职工总数逐年增加,具体见下表:
  其间,1985年管理人员为344人,生产人员为4022人,服务人员为465人,其他人员为56人;1988年管理人员为452人,生产人员为3890人,服务人员为366人,其他人员为119人。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邮电志

《长春市志 邮电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长春市邮电通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辛步履,凝聚着邮电发展的经验教训,蕴涵着邮电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内容包含了机构沿革,服务网点,业务种类,邮件传输,电信网络,机械设备,员工队伍,人物及大事记。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