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电报设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邮电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525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电报设备
分类号: TM240.05
页数: 18
页码: 267-2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电报设备:电报机械设备、无线电报设备等情况。
关键词: 长春市 电报 设备

内容

一、电报机械设备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长春电报局开办时,使用莫尔斯单工电报机(上发条式的,无马达),人工收发电报。此种电报机效率不高,每分钟最快可传递可译汉字20个左右。随着电报机的变迁,至1930年,除使用莫尔斯机外还增加了韦氏自动快机。每分钟可拍发100个可译汉字,工作效率比莫尔斯机快4倍左右。电报机数目不详。
  东北沦陷后,1933年日、伪政权合办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新京”电报通信设备逐步有所改善。开始使用音响机、印字机和自动机。电报机数量随着电报局所和电路的增多而增加。据当时“电电”会社统计记载,1933年5月“新京”城内电报局共有莫尔斯单工电报机9部,自动发报机1部。以后设备数量逐年增加和改善。
  1935年“新京”城内电报话局增加了单信印字机设备。共有单信音响机2部,单信音响机和单信印字机并用的5部。“新京”中央电报局的单信音响机15部,二重音响机2部,自动二重机6部,电报专用电话机1部,自动中继盘1台。大同广场电报分室有二重音响机1部,单信音响机1部。永乐町、三笠町、大和、关东军司令部、关东局内电报分室各有单信音响机1部(计5部)。
  随着通信电缆技术的发展,沈阳—“新京”—哈尔滨间电缆干线线路建成。1940年沈阳、“新京”装设12路载波电报机2部,同时,开通了日文自动印刷机电报电路,首次使用载波电报机和电传机通报。年内“新京”中央电报局及各电报分室(局)累计有音响机115部,二重音响机18部,自动二重机11部,二重印刷机6部,电报专用话机7部,通信监督机1部,自动报时机1部,二重自动中继盘6部,一通路搬送式电报装置一套。
  1945年“八•一五”光复前,“新京”中央电报局电报机械设备及数量为:载波电报电流供给装置3组,载波电报通信装置4套,超可闻携带型载波电报装置2套,模写电报装置1套,四号中继器(帮电)15台,双工印字机7部,双工韦氏机14部,双工音响机2部,单工音响机45部,日文打字机63台,英文打字机12台,电报测验台2台,电报监督机1台,报时机1台,自动发电机4台,金属整流器8台,蓄电池536个,电报技术设备已具相当规模。
  “八•一五”光复后,长春电报装置、载波电报设备及部分电报机被苏军拆走。国民党接收长春电信后,对残存设备无力修复,通信设备基本处于关闭状态。
  长春解放后,在设备严重损毁的情况下,开始新的建设。电信员工积极抢修电信线路,整修旧有设备,保证了恢复生产和抗美援朝通信的需要。1949年,长春电信局有VF—12型载波电报机2部,音响机7部。1952年音响机增至24部。
  1953年以后,开始使用通报效率较高的电报设备。先后装配了波纹自动发报机,自动收报机。增拨了苏式TT12/16路载波电报机及电传打字机等进口设备。人工机设备逐步被自动机设备所代替。1953年—1954年先后在哈尔滨、沈阳、北京三条电路上安装快机。1955年长春至北京电路安装了电传机,首次开通电传机通报电路。值机发报可直接传递电码,省去了莫尔斯符号译电码这道工序。同时,简化了转报操作手续,同使用人工机相比效率提高4倍左右。1955年末,已有长春至哈尔滨、吉林、沈阳、北京4条电路安装使用了电传机。1956年以后,增加了进口调频式、调幅式两种载波电报机,增装了进口68—D型和T—51型纸条电传打字机。从1959年开始使用国产55型电传打字机,国产设备逐步取代进口设备,装配了一些用6单位改制成的五单位自动发报机,日式的自动发报机及波纹机被逐步淘汰。至1959年省际电路和省内地区局电路全部使用电传机通报,实现了电传化。
  为了适应通信能力不断增长的需要,1963年1月至1964年2月,对长春电信局电报机房和报房进行了扩建,增加了使用面积和电路座席,安装了电报分发传送带,加快了电报分发传递速度。
  “文化大革命”期间,电报通信建设受到一定影响,发展速度不快,但电报机械设备仍有相应改善,原有的一些电子管设备开始被体积小的晶体管设备代替。从1970年开始增装了国产晶体ZB319A、ZB319C等型号的8路和16路载波电报机,老式载波电报机逐步被淘汰。同时,开始安装使用五单位自动发报机和双机头发报机。各种电传机的数量也逐渐增多。至1976年,共有载波电报机23部,其中68路的9部,12路以上的14部,比1965年增加2.29倍。电传打字机102部,其中55型的96部,比1965年增加0.58倍;五单位自动发报机58部,其中双机头发报机48部,比1965年增加了4.8倍。长春中心报房直达报路使用的设备除伊通、东丰、长岭、乾安等电路使用人工机外,其余长春直达电路全部装配了电传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电报通信建设步伐加快。1979年开始再次扩建电报机房和报房。扩建后的电报载波机房和报房,面积比原来增大一倍,电路座席也相应增加。并自行设计安装了了电报分发磁控自动传输装置。为实现电报通信的载波化、电传化创造了条件。各种电传设备质量明显改善,数量增多,先后购入了BD—055型、BD—477型、BD—455型、T—1000型、ZB319A、ZB302E等型的电传机、载波机设备,并开始使用效率高的全电子电传机设备。机械式的电传设备开始被电子式的设备取代。至1981年4月,长春电信局最后一批使用人工机的电路全部安装了电传机设备,首次实现了省中心局电报的电传化(即接转电报的半自动化),结束了人工机通报的历史。同时,为了适应新业务发展的需要,还购入了传真机设备。
  据统计,1983年电报机械主要设备有载波电报机26部,其中12路的2部,16路的18部。电传打字机79部,其中全电子电传机24部。有55型电传机155部,五单位自动发报机112部,其中双机头发报机86部。传真机13部,其中相片传真机6部,真迹传真机7部。其设备程式及使用情况详见附表6—3—1。
  为了增加电报通信能力,适应新形式对电报通信发展的需要,1986年7月,长春市电信局安装并开通了国产256路程控自动转报设备。从此,长春的电报通信方式由过去的半自动人工接转发展到电脑程序控制,计算机技术首次应用于长春电报通信。可节省人力50—60%,而且使电报平均转接时限由人工每次34分钟减少到一分半钟,电报通信质量也有所提高。这是长春电报通信的历史性转变。从而结束了近百年人工接转电报的历史,实现了电报通信的自动化。
  1986年以后电传打字机、五单位发报机,因自动转报数量相应减少,原有的设备大都被更新,设备质量大大提高。并且载波电报设备增多,向多路数发展。新购入了一些ZB319A型、TDM型等16路及以上路数的载报设备。同时还先后购入了BFS4201程控发报机,BD—477型、T—1000型电传机,光电双机头发报机等设备。为了满足新业务发展的需要,增加了用户电报交换机设备容量,由1985年的140路增至1988年的512路。还购入了三类传真机设备。
  电报主要设备截止1988年,共有载波电报机40部,其中1—4路4部,6—8路2部,12路以上34部,载波电报机比1976年增加0.83倍,比1965年增加4.71倍,比1949年增加24倍。电传打字机总数139部,其中全电子电传机133部(进口的41部),机械式55型电传机6部。电传机比1976年增加0.36倍,比1965年增加1.53倍。自动转报设备容量256路,实占容量132路;用户电报设备容量512路,实占145路。真迹传真机2部。各种电报设备数量详见附表6—3—2。
  二、无线电报设备
  1925年春,长春无线电分台建成,新装德律风真空管机长波电台1部,电台功率为2千瓦,通信距离日1080海里,夜间倍之。此种电台可兼收无线电话。在装设新机之前,使用马克尼式军用收发报机,为增加通信能力,采用架高天线办法,同哈尔滨、奉天试办通报。
  1930年9月,新装美式短波200瓦无线电台1部,此为长春短波电台之首。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长春无线电台被日军强占,电台设备遭到破坏,通信中断。
  1932年伪满政权成立后,加紧操办无线电通信,投资200余万日元,自1933年5月至1934年3月,在长春宽城子(发信台,现523台位置)和孟家屯(收信台,电离层观测站位置)建成了当时东北最大的无线电台,可同世界各地通信。安装了技术较先进的各种类型收发讯机,发射功率最大的可达20千瓦。据1935年“电电”会社统计年报记载:“新京”中央电报局有短波发讯机11部,短波收讯机13部,长波收讯机1部。
  1938年,宽城子发信台新装功率20千瓦的短波发讯机1部,孟家屯收讯台新装短波收讯机1部。以后逐年增加,至1945年“新京”中央电报局共装有无线电报话通信用发讯机29部,其中20千瓦的3部,2千瓦的9部,1千瓦的2部,500瓦的10部,100瓦的5部。收讯机共有27部,收讯机最大的为48管。各种类型收讯机列表如下:
  1935年至1940年间,“新京”中央电报局宽城子发讯所发讯设备不断增加。1935年、1940年装置情况分别见附表6—3—3,6—3—4。
  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长春无线电台只剩下2KW、1KW、500W3部发信机,其余设备均被苏军拆走。
  国民党军队占领长春时期,主要依靠无线电台维持军事通信。配置了少数量的收发报机和2台美制通信车。据国民党交通部第9区电信管理局出版的《东北电信》第一期记载,1947年9月1日统计,当时长春无线收发设备如下表所列:
  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在恢复有线通信设施的同时,重建无线电台。为保证全国解放战争的通信需要,同年12月在人民广场楼内设立无线发信电台,用于应急通信,后设备停开。到1956年吉林省开始建设无线通信网,同年6月在长春市电信局建立了省内第一个无线电台,安装了最大功率为400W和100W日式无线短波发信机,收信设备有14灯RC—88型收讯机。年内,长春市电信局有无线发信机8部,收信机14部。
  随着全省无线通机网路的建成,设备数量逐年增加。1957—1965年间,功率150瓦以上发信设备略有增加,15瓦小型机设备略有减少。收信设备也逐步改善。
  1957年,开始配备430型、403型收讯机。1959年,装配了战备用通信车2台及大客车1辆。至1965年前,发信设备除新增少量的15瓦电台外,还新增了TC—401B型500瓦当时功率最大的发信设备。1965年末,短波发信机增加到36部,其中150瓦以上的有9部,150瓦以下的有27部(15瓦的23部)。各种类型的收讯机有15部。
  建国后,无线通信只作为有线的辅助和补充,除汛期及紧急情况时使用外,平时只是定时会晤,有线阻断时传递少量气象电报。且为保密起见,对无线电路传递电报的种类有相当限制,无线电台设备利用率不高。
  “文化大革命”期间,无线通信以战备为主,网路组织及设备配置多从适应战备需要出发,小型电台设备增加较多。同时,对原有的陈旧设备全部进行了更新换代。发信设备增加了TC—401C、XF—D1B、601—X2、XF—D2及55型等短波发信机,收信设备新增加了430—1型、430—2型、7512丙及56型等收信设备。为了适应战备需要,还新配备解放牌通信车2台。在1974年8月至1975年5月间,还在进化街重新建设了无线发讯台。电台设备及通信设施有所完善,但因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部分设备被封存,设备利用的不多。1976年无线设备有短波发信机55部,其中150瓦以上的13部,50—150瓦的6部,15瓦的增至36部。各类收信机增至29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无线通信建设步伐加快,面向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1978年12月,吉林省邮电管理局对全省无线网络和设备进行了调整,长春市电信局设备数量相应减少。但设备质量明显改善。通信设备向大功率、多功能方向发展,电子管式的设备逐步被晶体管式的设备取代,传播方式由过去的短波向微波发展,同时放宽了经无线传递电报种类的限制,设备利用率有所提高。
  1977年,安装了功率为1千瓦的发信机1部。从1982年开始,配备了技术性能较先进的单边带电台以及晶体的八一型电台。1984年后,省中心局部分设备下拨,不适用的被淘汰。小功率电台减少,单边带机相对增加。设备数量虽然减少,但设备完好率得到提高。截止1988年,无线设备有发信机8部,其中单边带机8部;收信机11部,其中单边带机2部。

附注

表6—3—1 1983年电报主要设备表 表6—3—21949—1988年电报主要设备表 表6—3—3 1935年无线设备装置详表 表6—3—4 1940年无线设备装置详表 表6—3—5 1949—1988年无线主要设备数目表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邮电志

《长春市志 邮电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长春市邮电通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辛步履,凝聚着邮电发展的经验教训,蕴涵着邮电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内容包含了机构沿革,服务网点,业务种类,邮件传输,电信网络,机械设备,员工队伍,人物及大事记。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