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一轻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518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分类号:
K293.4;F426.41
页数:
6
页码:
249-25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金属包装容器行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发展情况,分别记述了长春市嘉美制罐厂的技术改造、长春市第一食品厂制罐车间的技术改造等。
关键词:
长春市
金属包装容器行业
技术改造
设备更新
内容
金属包装容器行业在1950年初建时,用的是从上海带来的陈旧设备。1957年长春市第一食品厂投入10台设备用于空罐制造,此后金属包装容器业的技术设备一直没有多大发展变化。1965年,长春市印铁制品厂与铝制品厂分开,恢复印铁制罐专业厂家后,端正了生产经营指导思想,加上一食品厂扩大罐头生产线的需要,开始重视了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到1988年末的23年间,全行业先后进行了4次技术改造,有力地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一、长春市嘉美制罐厂的技术改造
(一)第一次技术改造
1965年与铝制品厂分开成立印铁制品厂后,由于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很难扩大生产,因此决定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设备。从1965年到1978年的13年中,进行了第一次技术改造。自筹资金32.7万元,其中购置设备17.75万元。基建15.04万元,扩建厂房1065平方米,购置安装设备20台。技改的主要项目是:
1.安装全套照相制版设备。购置安装了工业照相机、晒版机、翻板机、磨版机、烤贝机、烘版机以及附属制版设备1套。改造前印刷制版采用落石版,效率低、制版周期长、质量差、工人劳动强度大,改造后,采用照相制版锌皮版,制版效率提高1倍,周期短(由20~15天降到7天),提高了制版质量和印刷质量,减轻劳动强度,相版便于储存,提高了印铁技术水平。
2.改革刷光工艺。印铁刷光在改造前采用手工板刷刷光,漆膜厚薄不均,质量低,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工艺改革后,采用机器上光,节省人力,漆膜均匀,提高了产品质量、印铁上光效率。
3.组成制罐生产线2条和60公斤桶专用生产线1条。购置和自制设备20台,加强剪板工序,甩掉人力操纵的脚踏机,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产品质量,扩大了生产能力。
4.加强了后方机械加工和运输装备。购置通风机械设备5台,自制车床,夹板锤2台,购置运输卡车3台和1台叉车。提高了冲压模具的加工能力和自制设备能力,淘汰了马车,解决了运输和装卸人工搬运的困难。
通过第一次技术改造和更新设备使工厂基本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产能力。年生产能力达到960吨,有力地促进了新产品开发,到1978年生产和开发了5磅方型饼干桶、500克长方糖盒以及军工产品和冲压件等37种产品,比1964年的21种提高了85.7%。同1964年比,产量由222吨增加到937吨,产值由121.2万元增加到289万元,利润由9.6万元增加到47.7万元,分别提高3.22倍、1.38倍、3.96倍。
(二)第二次技术改造
长春市嘉美制罐厂第二次技术改造重点是更新印铁设备,购置先进的生产效率高的自动印铁机、上光机、自动烘炉和技术性能先进的制罐设备。整个技术改造从1979年开始到1983年历时5年,自筹资金95.35万元,其中用55.69万元扩建厂房2510平方米。改造分两期进行:第一期,1979年购置上海人民机器厂生产的自动印铁机、刷光机、重庆产自动烘炉等1套自动印铁生产线,并于1980年安装投产。第二期,1981年再次购置上海人民机器厂印铁机、涮光机,自行设计制造自动烘炉,安装第二条印铁生产线,于1982年末投产。同时,购置制罐专用生产设备26台,将原有的2条制罐生产线更新设备,改革工艺,组成了3条制罐生产线。新建变电室厂房244平方米,安装1500kW供电设备和750kVA变压器1台,从而建起了自己的变电室(以前与铝制品厂合用)1座。在第二次技改过程中,还为第一次技改填平补齐,为制版工程购置了打样机、烘版机和密度计、白度计等,使制版工程更趋于配套。
第二次技术改造的完成使照相制版、印铁生产线、制罐生产线基本上连续化自动化生产,年生产能力达到2500吨。1983年产值378万元,产量992吨,比改造前的1978年的289万元和937吨分别提高23.6%和6%。全员劳动生产率由1978年的6549元/人到1983年达到8043元/人,提高幅度18.6%。
(三)第三次技术改造
第三次技术改造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市场放开,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形势下进行的。长春市嘉美制罐厂为在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形势下求发展,适时地进行了第三次技术改造。技改的主要方向是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生产出高、精、尖(高档、精致、尖端)的产品争得市场,使企业在竞争中有更大发展。改造分两期进行,第一期是照相制版,印铁设备的改造;第二期是制罐设备的改造。两期改造由省拨款80万元,市里借款40万元,企业贷款562.99万元,自筹资金156.77万元,总计投入839.76万元。先后分两期进行,第一期是从1984年吉林省经济委员会批准双色印铁机的技术引进项目开始,到1986年投产,先后从英国引进双色印铁机1套,日本电子分色机1台、日本卧式连晒机1台、日本透射容度计1台、日本软片干燥机1台,形成一整套具有80年代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全自动电子分色制版设备。除为本厂应用外,还可对外承揽加工分色制版业务,不仅取得了经济效益,还收到了社会效益。第二期是1986年引进意大利1条瓶盖生产线(1台全自动15头冲床机和1台注塑机及附属设备)。1987年又引进第二条意大利瓶盖生产线,包括15头冲床和2台注塑机。1988年间组成了两条瓶盖生产线,班产45万个,使年生产能力达到10亿个。由于全部实现了自动化,彻底摆脱了过去落后的手工单冲制的工艺和手工捺胶垫的笨重劳动,同时使每张马口铁能够多出36个瓶盖,提高原材料利用率15.4%,从1986年到1988年不到3年时间节约马口铁440吨,价值132万元。
在技改过程中,还购置3台半自动高频电子缝焊机,充实到制罐生产线,这样总共安装形成5条专用制罐生产线,达到各种形状、规格的印刷包装装潢产品均能制做。同时,引进联邦德国1条500克罐头瓶易拉盖生产线,因技术问题尚未投产使用。第三次技术改造引进项目,见下表:
“六五”期间,由于长春市嘉美制罐厂的技术改造工作做得出色,1986年被国家经济委员会授予“六五”技术进步先进企业单项奖。双色印铁机引进项目在1988年获吉林省轻工业厅技改优秀项目奖。
第三次技术改造结束后,长春市嘉美制罐厂年生产能力达到2500吨,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从1984年到1988年有11个产品被轻工业部、全国同行业、省政府评为优质产品并获得奖励。1988年产值完成1267.6万元,比1983年提高2.35倍,产量达到2453吨,增长1.47倍,利润达到126.9万元,比1983年提高1.42倍,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到23344元/人,提高了1.9倍。
长春市嘉美制罐厂经过23年的3次大型技术改造,从照相、制版、印铁直到制罐成型等各道工序,生产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电子化、自动化,成为具备先进生产设备和具有大规模生产能力现代化企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二、长春市第一食品厂制罐车间的技术改造
进入80年代以后,长春市第一食品厂为满足市场罐头食品需求,决定扩大5000吨罐头生产能力,经市领导批准,在引进罐头设备的同时引进制罐生产线。1985年1月由长春市第一食品厂提出5000吨罐头生产技术改造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随后赴瑞士、联邦德国考察。是年11月1日在瑞士签定了引进5000吨罐头技术设备议定书。空罐技术改造历时两年,总计投资297.54万元。其中空罐车间建筑工程费48.68万元(建造厂房2000平方米),设备购置费237.11万元,安装工程费9.45万元,工器具2.30万元,从瑞士购进安装各种设备8台,见表91。
引进空罐工程从1987年10月29日开始安装,1988年2月9日结束,形成异型罐和圆型罐两条自动生产线。于1988年5月3日开始试车生产,安装完全符合设计规定和生产要求。5月8日正式投产,两条生产线同时投入使用,空罐班产量达到5万个,为改造前的5倍多,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和国际上新规定的质量要求。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一轻工业志》
本书记述了长春一轻工业沿革、自行车行业、缝纫机行业、时钟行业、玻璃制品行业、陶瓷行业、搪瓷行业、保温容器行业等行业的兴起与发展。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