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九章 印刷行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一轻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5170
颗粒名称:
第九章 印刷行业
分类号:
F426.84
页数:
38
页码:
170-207
摘要:
本章记述了长春市印刷行业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发展过程、设备、工艺、产品等。
关键词:
印刷行业
一轻工业
长春市
内容
长春市从20世纪开始就有了活版印刷业,是一轻工业兴起较早的行业之一。进入30年代之后,这个行业得到了发展。
第一节 发展过程
一、解放前的印刷业(1909~1948年)
清宣统元年(1909年),熊成基在长春东三道街办起亚东石印局,开办《长春日报》中文报刊。同年日本商人滨木松文助在长春大经路开设滨木活版所。1931年1月,双阳赵永安以资本10万吊购置石版印刷器,在双阳街开设永和石印局。同年,农安县开办了文昌书局印刷所等4家印刷作坊。德惠城内张姓开办印刷所,只有1台小石印机,印制名片和广告。这一年,长春南关一带也开办了小型印刷厂。据《长春县志》载:1928年(中华民国十七年)长春有印刷业14户。1930年,长春市内又成立了1家东北书局印刷厂。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长春沦为殖民地。这一时期内,九台县于1932年开办了远东印书馆。同年,伪国务院总务厅设办伪满洲帝国营膳需品印刷科,该科开始有300余人,主要印刷日伪《政府公报》、《商务公报》。
1933年,由日本人川口芳太郎私人资本在长春朝日通(今上海路)开办了川口印刷所,开始有员工200人左右,后来扩大到600人左右。组织机构设工场长、庶务员、事务员、小工头等和排版系、铅印系、装订系、胶印系等,主要印刷伪满教科书。根据1934年“满洲情况介绍所”编写的《新京的状况》记载:“新京被定为国都后,由于军部迁移至此地,满洲国各官署设置于此地等原因,使得一向不景气的新京各印刷厂异常兴旺起来。过去各印刷厂的设备几乎都不完备,而现在许多工厂都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完善了生产设备,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向大连、沈阳或内地订货的高级印刷厂。由此看来,新京的印刷业前途无量。”当时有印刷厂11家,其中日本人经营的有7家。
1936年,川口印刷所改名为康德印刷所,生产规模有所扩大,增加了一些设备。同年,榆树县成立商务印书局,21名工人手工操作。双阳县张姓等集股2300元,在县城内设立远东印刷社,有工人5人。初期,除承担印刷零活,还兼售各种书刊、杂志,后期购置小八页机,石印铅印兼有。长春市头道街、二道街、四道街、东三马路、东四马路、大马路、大经路一带共有印刷厂(所)32家。这一年,伪满洲帝国营膳需品印刷科与伪满洲中央银行印刷厂合并,厂址迁至二马路,有职工600余人,增设了凹版和胶版印刷。这一时期,长春市印刷制造业已发展到45家,其中资本百万元以上2家,50万至99万元1家,10万至49万元的5家,其余37家,资本为9.9万元以下。
1937年,九台县由时香甫等人在县城铁道南原肖家馆处开办玉芳印刷局,股东18人,雇工9人,主要设备有日本小八页手工印刷机和手动四开裁纸机各1台。由潘祝久在县政府西南角处开办了一个远东印刷局。德惠县成立恒丰魁印刷局,2台印刷机,20名工人。县公署开办游民习艺所,有2台印刷机和1台石印机,30名工人。是年,伪满政府向康德印刷所投资,并将其易名为“满洲图书株式会社”。该厂自设编辑部,是编、印、发的联合体。主要印刷教科书和部分刊物,另外还编一些字典类工具书和承印关东军秘密文件等。就在这一年,日本人主办成立《大同报》印刷厂,工人200余人,从厂长到管理人员、工头,都由日本人担任,有印刷铸字设备6台和字架子,10余名工人排版,人工打字模,除每日出版《大同报》外,还兼发行《时话报》(后来成为满洲国通讯社)。地址现斯大林大街一段46号吉林日报社招待所。
1938年,长春市有5人以上的印刷厂48户,其中日资工厂22户,人员有1800余人。80%以上的厂家从制版到装订靠手工操作。同年,德惠县游民习艺所改名为福民印刷厂,从业人员达到40人。
1939年,原伪满洲帝国营膳需品印刷科与满洲中央银行印刷厂合并后迁至二道河子,易名为“满洲帝国印刷厂”,厂长由日本陆军中将处长小泉三郎兼任。新建的主楼厂房14000平方米,设有影写印刷、凹版印刷、胶版印刷以及活版印刷。工厂机构设置,在厂长之下设有5个课:①总务课,分管计划、财务、辅助、生活;②业务课,分管材料供应、业务调度;③人事课,分管干部配备、工人使用;④活版课,分管活版制版、校对、印刷、装订部分;⑤证券课,分管凹、凸、平版制版、印刷、装订全过程。全厂职工达1200人,主要管理人员都由日本人担任。主要印刷品有:《政府公报》、《旬报》、《意匠公报》、《官民录》、赛马票、航空债券以及各种有价证券等。
1940年,九台县工商会长孙铭珍为了垄断印刷行业,出面将玉芳印刷局和远东印刷局合并一起,定名为协和印刷局,并宣称不准他人再经营同类行业。一些印刷商为了打破垄断,与“协和”抗争,由王玉亭等3人在吉林省警务厅开出许可证,又成立了三友印刷文具店,厂址在远东印刷局旧址处。
1941年,“满洲图书株式会社”已拥有铅印机12台,胶印机4台。同年,德惠县邓兴华开办三义兴印刷局,只有1台印刷机和3名印刷工人。
1943年,长春市内又成立一家义昌印刷厂。榆树镇先后成立建大同印书局、江东印刷所、兴业印刷所和天成印刷所。年内伪县公署将此4厂合并,成立县印刷株式会社。同年,“满洲国通讯社印刷厂”(原大同报)改为“康德新闻印刷厂”。
1944年,“满洲帝国印刷厂”占地面积达91952平方米,周围有电网围拢,该厂开始承印伪满洲国“国币”,并将铅印部分迁至八道街。此时的“满洲帝国印刷厂”无论从规模、设备以及职工人数等方面,都居东北之首,成为当时东北最大的综合印刷厂。到1945年,“满洲图书株式会社”已有员工700余人,成为东北最大的书刊印刷厂之一。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满洲帝国印刷厂”因无人接管,由苏军进驻,作为兵营。同年9月25日,由共产党和国民党双方代表共同接收了“满洲图书株式会社”,建立了东北中苏友好协会印刷厂,由双方共同经营,全厂职工200余人。当时设备比较完好,技术力量较强。在这一时期曾出版毛泽东著作《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以及苏联文学著作等书籍。这一年的11月15日,“康德新闻印刷厂”被接管后,办起了《长春新报》的印刷厂。同年,九台县的协和和三友两印刷厂以及双阳永和石印局、远东印刷社先后停业或倒闭。
1946年5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了内战,东北中苏友好协会于5月23日随部队撤离长春,东北中苏友好协会印刷厂随之停产。6月,国民党军队占领长春,接收该印刷厂。后来国民党吉林省省长梁华盛和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各分一半,梁华盛派中校赵不忧办起了吉林省印刷厂,杜聿明派员在另一半办起了《新生报》社的印刷厂。这一年市内成立一家东文书局印刷厂。榆树县印刷株式会社被县民主政府接收,改称光明印刷厂,印刷设备5台,职工12人。九台县由方雪民等6人将三友印刷厂改建成三三印刷局,同时由孙华晶等人将协和印刷厂改为建工印刷局,开始经营印刷业务。九台解放前夕,两印刷局倒闭。解放前夕,长春市印刷厂仅有11户,其中市区5户,外5县6户。长春市在1948年解放前夕停电,吉林省印刷厂和《新生报》社以及长春市的其他印刷厂全部停工停产,处于瘫痪状态。
二、解放后的长春印刷业(1948~1988年)
(一)恢复发展时期(1948~1966年)
1948年10月19日长春市解放。10月23日,《长春新报》印刷厂复工。佳木斯东北书店印刷厂厂长王大任按照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的指示,带领20余人到达长春,接收了吉林省印刷厂和《新生报》社印刷厂,开始筹建长春东北书店印刷厂。因国民党统治时期许多设备都遭到了严重破坏,给恢复生产带来了很大困难。经过半年抢修设备,于1949年5月1日正式恢复生产。开工第一印印刷了毛主席像和中共中央文件,表达了印刷工人对党对人民大救星的热爱,对新中国的美好期望。经9个月的奋发工作,共印出书籍317种,计8152513册,行销东北和关内。据1949年7月9日长春市人民政府工业局在接收敌伪工厂处理明细表中提到,位于和顺区信和胡同407号的昭和活版所,中华区丰顺街320号的八纮印刷所,中华区兴安大路302号的三共印刷所和位于胜利区北大街2—1号的公私合营第一印刷所因战时遭受破坏而停产。
从1948年10月到1949年10月的一年间,党的保护工商业政策给长春市印刷行业带来了新生。解放前,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印刷行业处于极度萧条状态。解放后不到一年,就恢复和新建了70余个印刷工厂和业户。其中最大的是东北新华书店长春印刷厂,拥有职工2259人,印刷专用设备152台,工业总产值达到95万元。其次是东文书局印刷厂,有职工36名。其余有东北书局印刷厂、长春新报印刷厂、长春县营印刷厂、东北师大印刷厂、市公安局印刷厂、商专印刷厂、宏大印刷厂、建永印刷厂、义昌印刷厂等68家,规模都不大,多则30几人,少则几人。5人以下的工厂有42个。
这一时期,九台县于1948年,县政府接管了私人印刷厂,组建了东北书局,接着将公民印刷局和东北书局合并成立了九台县新华印刷厂。双阳县于1948年春,由朱景章等6人每人入股600元,购买了小八页机、石印机,租用3间民房,办起了工友印刷厂。同年,榆树县光明印刷厂改称为地方国营榆树县印刷厂。德惠县人民政府派员开办4个人的印刷厂,翌年,转为德惠县印刷厂,年产值1400元。农安县于1949年5月由马景春等7人自筹股金成立大众印刷所,拥有1台石印架子和1台切纸机。同年,为了解决东北新华书店长春印刷厂的厂房拥挤,经有关领导部门洽商,将接管的“满洲帝国印刷厂”的厂址(吉林大路23号,现长春新华印刷厂厂址)转让给东北新华书店长春印刷厂。国家投资585万元,经过1年时间的修整和搬迁,于翌年8月末全部搬迁完毕。1950年4月,双阳县工友印刷厂兑给了县手工业联社,更名为职工合作印刷部。1951年3月1日,东北新华书店长春印刷厂改名为长春印刷厂,仍隶属于东北局,该厂职工722人,工业总产值已达218万元,铅印产量58087千印、胶印9026色令,是长春市和省内最大的印刷企业。3月16日,由东北书局印刷厂、宏大印刷厂、建永印刷厂、东文书局印刷厂、义昌印刷厂等5个印刷厂合营,成立了长春医学图书印刷厂,直属国家卫生部领导,职工100人。这一年长春新报第二印刷厂(厂址今保险大厦处)并入长春新报印刷厂,增加了承揽加工业务。
1952年,长春市人民政府根据印刷行业迅速发展的形势,按国家有关部门、事业单位创办的生产经营业务移交给长春市工业局统一管理的精神决定,从当年4月份开始,以长春新报印刷厂(主要是承揽加工部分)为主体,利用“满洲图书株式会社”旧址(上海路42号)与长春市公安局印刷厂、东北师范大学印刷厂合并,成立地方国营长春市印刷厂,职工576人,隶属于长春市工业局领导。6月,又将长春县营印刷厂、吉林省商业专科学校印刷厂并入长春市印刷厂,职工增加到723人,年末完成工业总产值162.9万元。利润77.4万元,成为长春市地方国营印刷行业的排头兵。同年12月,新华印刷厂二厂由北安市迁来长春,更名为人民卫生出版社长春印刷厂,职工100人,直接归国家卫生部领导。这年末,长春市印刷系统内归口管理的印刷厂共有5户,工业总产值195.3万元,利税85.7万元,分别比1949年的9.1万元和2.5万元增长20.5倍和33.3倍,职工人数由82人增长到1213人,增长13.8倍。
从1953年开始,进入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长春市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开展了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年农安县大众印刷所转为地方国营农安县印刷厂。据1953年5月20日,长春市《关于私营工业基本情况调查综合表》统计,长春市内有私营印刷厂31个,能达到机械化生产方式的9个,手工操作生产方式的22个。拥有资本金166140元,从业人员74人。1954年7月,南关区首先组织起了第一家印刷业合作小组,在全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8月份,东北大行政区撤销,对直属的长春印刷厂改称长春新华印刷厂,隶属于国家出版署。出版署撤销后,又划归文化部出版局。这一年吉林省嘉美印刷制罐厂的胶印车间90名职工和胶印机以及配套设备、技术资料等调入长春市印刷厂,该厂从此开始生产和经营胶印业务。1955年11月,文化部将分布在各大区的直属新华印刷厂划归所在省管理。长春新华印刷厂隶属于吉林省文化局。同年,市政府私营企业名录中统计,私营印刷厂10个,从业人员65人,当年工业总产值319414元。
1956年,长春市人民委员会决定原工业局划分为第一(重工业)和第二(轻工业)两个工业局。因印刷行业体制规模比较复杂,历来隶属关系多头,所以地方国营印刷业划归第二工业局管辖。这一年由于社会主义改造高潮的到来,南关区管辖内的34家私营印刷厂都分别组成了合营手工业合作社。分布在文体用品系统内的23家私营小印刷厂,从业69名职工成立了印刷组,隶属于手工业联社。同年,长春市成立第一家彩印厂,建厂时只有6名职工,印刷设备简陋,只能给大工厂加工零活。双阳县职工合作社印刷部转为县地方国营印刷厂。1957年7月,由国家卫生部直属的人民卫生出版社长春印刷厂和长春医学图书印刷厂合并,厂名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长春印刷厂,共有职工450人。同年,双阳县职工合作社印刷部转为县地方国营印刷厂。
1958年,当“大跃进”高潮到来时,印刷企业的体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的合作社、合作组演变成公私合营或者由公私合营变为国营。这一年国家卫生部决定人民卫生出版社长春印刷厂大部分迁往北京,余部交给吉林省文化局,易名长春新华印刷厂二厂,有职工147人,其中干部17人。拥有印刷设备43台。同年,长春新华印刷厂支援省内各地报社、印刷厂专用印刷设备11台,其中8台为无偿支援。到年末,长春市有国营和公私合营印刷厂15个(市内10个,外县5个)。职工2137人,完成工业总产值1378万元。1959年,长春新华印刷厂二厂并入长春新华印刷厂。该厂职工增至1025人,工业总产值完成674万元,产量铅印155858千印,胶印70160色令,固定资产原值741万元,实现利润总额101万元。长春新华印刷厂一个厂完成的各项经济指标相等于长春市第二工业局所属6个印刷企业的总和。该厂在1961年经过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和更新设备等措施,机械化程度达到62.08%,是当时全市乃至全省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印刷企业。1962年,公私合营长春市奉大铅字局并入长春市印刷厂,带入了铸字机和一批铅字,加强了长春市印刷厂的铸字能力。这一年长春新华印刷厂参加东北三省印刷系统质量评比,有6本书分获铅印、胶印、装订等优质产品称号。1964年,长春市政府机关印刷厂并入长春市印刷厂,带入职工20名和部分印刷设备,此时,长春市印刷厂由于外厂的多次并入,生产设备的不断更新增置,技术力量不断充实,到1965年,不仅能印刷一般的书刊、课本、读物,而且还可印刷各类中、高档图书、工具书、精装手册以及彩色印刷制品。
从1958年到1966年的8年中,长春市新增印刷厂17户,其中市内15户,外县2户。印刷厂总数达到32户,超过1957年15户的1.13倍。共有职工3403人,工业总产值1837万元,固定资产达到789万元。系统内全民所有制印刷厂6户,固定资产达到334.3万元,职工人数保持在1121人。完成工业总产值694.5万元,利税65.6万元,比1958年的43.72万元、54.2万元分别提高58.8%和21%,平均年增长率为5.9%和2.4%。
(二)曲折发展时期(1967~1977年)
1966年下半年,长春市印刷业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冲击,无政府主义、极“左”思潮使正常的生产秩序遭到破坏,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据1967年长春市一轻系统归口管理的6户全民所有制印刷企业的统计,工业总产值仅完成494.8万元,比1966年的694.5万元下降28.8%,印刷行业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亏损局面,亏损额37.2万元。这一年起伏最大的是长春市印刷厂,工业总产值从1966年的544.8万元下降到276.5万元,下跌幅度为49.2%,由盈利35.6万元变为亏损43.9万元。1968年下滑不止,系统内的6户印刷厂只完成工业总产值291.3万元,继续出现亏损,亏损额竟达到61.4万元。长春市印刷厂两年累计亏损达110.9万元,是建厂后出现的最低潮。这种状况不仅反映在地方国营企业,就是国省营企业也如此。长春新华印刷厂1966年省文化局为其调拨增设印刷设备15台。本应在翌年增加生产能力和提高经济效益。但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反而由1966年的工业产值740万元下降到520万元,1963年又下降到327万元,下降幅度为65.2%。利润由1966年的119万元降为零。
进入70年代初期,长春市印刷行业的各企业均已成立了“革命委员会”,生产形势开始好转,经济效率有了回升。到1970年末,一轻系统内6户全民所有制印刷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57.4万元,比1966年的694.9万元增长9%,利税总额实现69.6万元,超过1966年65.6万元的水平。全员劳动生产率由1966年的6366元/人增长到7962元/人,增长率为25%。其中长春市印刷厂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从1966年的7463元/人提高到12197元/人,增长幅度为63.4%。翌年,长春新华印刷厂的生产形势好于历史上任何一年,工业总产值完成1159万元,相当于1966年740万元的157%,利润达到162万元,相当于1966年119万元的136%。印刷产量,铅印176896千印、胶印117944色令,产值、利润创历史最好水平。1972年,长春市彩印厂发展到拥有职工126人,完成工业总产值71万元,在手工业管理系统算是印刷大户。从1974年开始,长春新华印刷厂连续3年更新印刷设备52台和23套字模。1975年工业总产值实际完成2083万元,闯过2千万元大关,产量铅印超过25万千印,胶印超过23万色令,装订超过31万令。
这期间,长春市印刷行业已发展到66户,比1966年的32户增长1.06倍。其中市区46户,外县20户。据1975年末统计,市一轻工业系统有6户全民所有制印刷厂,完成工业总产值974.4万元,利税实现108.7万元,分别比1970年增长28.6%和55.9%。固定资产原值552.9万元,职工人数达到1412人,拥有印刷设备108台。成为第三和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在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固定资产投入等同步增长最好的一年。
(三)改革发展时期(1978~1988年)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搞活的政策使长春市印刷行业得到了发展。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新科技的发展和产品结构的变化,长春市印刷行业出现了如下5个特点。
1.企业户数迅速增加
从1979年开始,为安排职工家属及待业青年,广开就业门路,系统内先后办了些印刷厂:1979年农安县印刷厂办起了古城印刷厂,1980年榆树县印刷厂办起了附属印刷厂,1981年九台县印刷厂办起了附属印刷厂,1982年双阳县印刷厂办起了印刷知青厂,1982年长春市印刷厂也办起了知识青年商标印刷厂。这些附属厂在创办过程中,凭借主办厂的印刷技术和资产优势,大部分由投资、派遣管理人员、技术干部、设备安装到产品的销售,都由主办厂“包办”,而后逐步走上独立。1986年,由省外贸、日商和长春市印刷厂共同投资250万美元(注册资本100万美元,融资150万美元)成立了中日合资长春吉日胶版印刷有限公司,推行股份制,成立当时省外贸投入45%的股份,长印30%的股份,日方25%的股份。董事长由省外贸派人(外方代理人)担任,副董事长由中方担任。1988年省外贸公司将25%股份转移给长春市印刷厂。中外方股份发生了变化,其中长春市印刷厂55%的股份,吉林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公司20%的股份,日本环球株式会社25%的股份。董事长改由中方担任。拥有固定资产956.9万元,于1988年1月份投产。主要印刷现代高档精制的装潢、商标、说明书、挂历、画册、书刊封面、包装盒子等印刷制品。
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的深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印刷行业内广开产业渠道,使产业结构不断地发生变化,充分发挥了开办印刷制品厂投资少、见效快、所需设备简单的优势。进入80年代以后,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学校、街道也都大办印刷厂,使印刷业得到了空前迅猛的发展。据1985年长春市工业普查资料表明,长春市1980年到1985年的5年中,校办印刷厂31个,职工620人,年产值556.1万元。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办的印刷厂63个,就业人数达4187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699.9万元。5年间累计创办印刷厂94个,相当于从建国到1979年30年间印刷厂总和92个的102%。到80年代中期,长春市国营、集体、个体大小印刷厂共计400多户。
2.印刷设备及生产能力达到新水平
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改革的深入,逐渐地将企业推向了市场。在市场竞争中意识到,先进技术和生产设备对企业生存的重要性,许多厂家开始把注意力放在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上。
1980年以后,长春市印刷厂购进了上海、北京和日本、联邦德国产的制版、印刷设备10台。吉日胶版印刷有限公司从1986年到1988年3年间,引进日本、瑞典等国具有8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印刷设备39台。九台县印刷厂从1983年到1984年购置安装了国内先进的凸版彩印生产线,从制版、印刷到装订设备计12台。1988年,德惠彩印厂投资194万元,购置国内先进彩印设备,改铅版印刷为胶版印刷,转为生产彩印制品,使企业获新生。系统外,长春新华印刷厂从1980年至1985年引进购置国际、国内先进的照排制版、印刷、装订等印刷设备39台,长春市彩印厂从联邦德国、日本引进8台(套)印刷设备和购置14台国内先进设备。
到1988年,长春市印刷设备仅系统内归口管理的7户企业就有专用设备436台。从整个印刷专用设备看,基本达到国内80年代的印刷水平。
3.产品品种和产品炙量得到了提惯
1980年以后,长春市印刷行业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引进国内国际先进印刷设备和技术,充实了印刷实力,所以在产品品种上,从只能印制一般的教科书、杂志刊物和本册已发展到可以承印高档、精致的各类商标、包装装潢、说明书、年历挂历台历、证书名片以及各类画册、科文书籍等产品。在工艺上可以按用户要求制做卡金、烫金、闷盒闷凸、上光、复膜等彩色诸种印刷制品。
在产品质量上企业推行了全面质量管理和创优活动。80年代创东北三省优质产品14个(长春市印刷厂)、东北三省单项优质产品17个(长春新华印刷厂)、荣获国家文化部较好产品称号6个(长春新华印刷厂)、获省优质产品9个(长春市印刷厂6个、长春市彩印厂2个、德惠县彩印厂1个)。
4.科技队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形势的深入发展,长春市印刷行业遵照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把科技干部的培养和使用提到了显著位置,大部分印刷企业都设有科技人员管理机构,建立了培训制度,并定期考核评定职称。据1988年统计,系统内全民所有制7户印刷厂,1979年以前有科技人员7名,占职工总人数1463人的0.48%,1988年科技人员52名,占职工人数2457人的2.1%,80年代比70年代以前增长3.37倍。
5.经济效益上了新台阶
据1988年末统计,系统内全民所有制印刷企业7户,完成工业总产值2592.5万元,产品销售收入3407.2万元,利税额348.6万元,分别比1980年的产值1096.1万元,销售收入1125.8万元和利税161.5万元,增长1.37倍、2.03倍和1.16倍,平均年增长率为11.36%、14.8%和10.09%。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462.2万元,比1980年的759.1万元增长2.24倍,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0847元/人。其中德惠县彩印厂1988年完成产值486万元,比1980年增长6.1倍,实现利税232万元,比1980年增长21.7倍。系统外的长春市彩印厂198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60万元,实现利润112.5万元,经济效益连续4年超百万元以上。长春市印刷行业的龙头企业——长春新华印刷厂198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908万元,比1980年的1973万元增长47.4%,获利税602万元,固定资产原值由1841万元(1980年)增长到3299万元,增长率为79.2%,仅1988年一年就增加403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8653元/人,列全市之首。
纵观长春市印刷行业,从辛亥革命前夕开始到1988年,长达80多年的发展史,经过了解放前40年的艰苦经历和建国后40抨的发展壮大过程。解放前,民族印刷工业几经外来列强的掠夺和摧残,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后,在党的优先发展民族工业政策的指引下,不断发展壮大,已发展成拥有国内外先进设备和技术、产品质量上乘、门类齐全的印刷行业。
据资料统计,截至1985年,长春市印刷企业总计174个,职工15985人,完成工业总产值9975.3万元,利税1977.2万元,固定资产原值6774.3万元。1988年一轻系统行业归口管理的全民所有制印刷厂6个,合资厂1个,完成工业总产值2553万元,比1949年的9.1万元增长279.5倍,平均年增长率15.1%。利税333.5万元,比1949年的2.5万元增长132.4倍,平均年增长率为13%。固定资产原值2452.1万元,净值1797.2万元。职工人数由1949年的82人增长到2457人。
第二节 设备
一、解放前印刷行业的设备状况(1909~1948年)
1908年以前,长春市印刷业均系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印刷采用石印,裁断使用手刀,设备简易落后。1909年日本商人滨木松文助办的活字印刷所首次引进安装活字印刷机器设备,这是当时最先进的印刷设备。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在长春市开办的“满洲图书株式会社”、“满洲帝国印刷厂”、大同报印刷厂,其制版、印刷、装订各工序所采用的设备和工艺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据1937年大同报印刷厂统计,拥有轮转机2台、铸字机和正字机4台以及全套字架子。到40年代初,“满洲图书株式会社”就已拥有铅印机12台,其中全张高台机7台,全张平台机3台,24页印刷机2台,两班生产,年生产能力可达7万千印。胶印机4台,其中全张自动胶印机1台,全张手续胶印机1台,对开自动胶印机1台,对开手续胶印机1台,年生产能力可达1.5万色令。这一时期,“满洲帝国印刷厂”也拥有影写印刷、凹版印刷、胶版印刷和活版印刷等设备。“满图”、“满帝”两厂是当时长春市拥有印刷设备量最多,最先进,生产能力最强的印刷厂家,其印刷设备数量约占整个长春市的80%以上。
这一阶段,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垄断,民族工业发展缓慢,民间商人曾先后开办印刷作坊和小型印刷厂百来个,其中只有少数印刷厂拥有电力机械传动印刷设备,最好的印刷机就是小八页机,而绝大多数还是沿用传统的石印手摇手续的印刷设备,靠手摇脚踏来完成印刷全过程。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苏联红军进驻“满洲帝国印刷厂”,将印刷设备拆卸,运往苏联。“满洲图书株式会社”的设备由国共两党接收后继续开办中苏友好协会印刷厂,“康德新闻”印刷厂的设备被共产党接收办起了《长春新报》印刷厂。1946年,在国民党接收经营时期,由于政治腐败,接收官员变卖设备,中饱私囊,加上解放前市内停电,印刷厂停产,设备遭到严重的破坏。
二、解放后设备更新改造(1949~1988年)
1948年长春解放后,印刷行业骨干厂家的设备主要是沦陷时期遗留下来的,其中东北新华书店长春印刷厂的设备大都是接收国民党吉林省印刷厂和新生报社印刷厂的主要设备,其中有:铸字机10台,明体、楷体、黑体字模28套,1号至8号铸字机盒子31个及打样机1台。大、中、小型铅印印刷机45台,铅版设备19台,年生产能力5万千印。胶版设备22台(架),其中胶印印刷机4台,年生产能力1.5万色令。装订设备52台,年装订能力5万色令。总计设备152台架(含9台轮转机和石印机)。1949年这个厂支援沈阳新华书店印刷厂3台胶印机。《长春新报》印刷厂复工后,设备有轮转机、磨版机、过版机等10余台设备。长春解放初期,70余户民办印刷厂的印刷设备十分简陋,其中比较大的印刷厂东文印刷厂仅有印刷设备4台。双阳工友印刷厂有小八页机、石印机各1台。榆树县印刷厂有脚踏印刷机4台,石印机1台。三分之一的印刷厂家没有动力机器,全靠手工操作。
50年代,长春的印刷设备有所增加。1952年,长春市印刷厂有专用印刷设备80余台。1956年9月,从吉林省嘉美印刷制罐厂调拨给长春市印刷厂胶印机2台和部分配套设备,使长春市印刷厂的设备总数达到90台。这期间,农安县印刷厂于1953年增添16页印刷机和8页印刷机等设备。1957年,长春新华印刷厂增添了缝纫机3台、全张切纸机2台、印样机1台、铸字机2台和网目镜头1组。1958年,组建的新华印刷二厂,拥有万年、万能、手摇3种铸字机7台,铅印机有全张2回转、16页、8页、鲁林等印刷机17台,对开胶印机1台和裁纸机,订、锁、折页机等装订设备18台,总计43台,年生产能力达到铅印3万千印,胶印1万色令。1959年,新华印刷二厂的全部设备又随厂并入长春新华印刷厂,同时,长春新华印刷厂又有偿支援鹤岗日报社全张书报高速轮转机、倒版机和起版机共3台,无偿支援桦甸日报社四开轮转印刷机1台、制版机1台、切版机1台,无偿支援省图书馆裁书机1台,无偿支援延边印刷厂全张二回转印刷机1台、钉书机1台,支援延边工业局12页印刷机1台。总共支援外地印刷设备10台。到50年代末,长春新华印刷厂拥有印刷专用设备211台,年生产能力从1952年的铅印6万千印、胶印1.5万色令提高到16万千印和8万色令。长春市印刷厂的印刷设备达到34台,年生产能力220千印。
进入60年代后,在“双革四新”群众运动推动下,长春印刷行业加速了对设备的更新改造。长春新华印刷厂研制了木架骑马订书机、半自动打蜡机、精装割本打毛机、小型折页机、打型机、双联配页机等6台设备。有效地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机械化程度,使工效成倍增长。据长春新华印刷厂1961年统计,按参加生产人员788名工人计算,其中自动化操作的64人、机械化操作的375人、半机械化操作的44人、手工操作的284人、繁重劳动11人,总计机械化程度达到62.08%。1963年,省文化局又调拨给该厂对开双色胶印机、全张二回转印刷机、全张手续胶印机、全张晒版机和双头自动订书机、全张打版机等6台设备,这时全厂有印刷设备129台,其中有日本产47台,占总设备量的36.4%。民主德国产3台、捷克产4台、英国产1台、苏联产1台,总计进口设备56台,占总设备的43.4%。国产设备占56.6%,而其中60%以上是建国后投入使用的。长春市印刷厂在60年代初,自制了烤板机等设备。1962年奉大铅字局并入长春市印刷厂后,带来7台铸字机,铸字能力提高3倍。1964年,又购进安装全K折页机2台。加上市政府机关印刷厂的并入,该厂印刷设备增至43台。1968年该厂为加快印刷毛主席著作,从北京第一机械厂购进2台二回转印刷机。双阳县印刷厂购置安装折页机、元盘印刷机等印刷设备。在这一时期,长春新华印刷厂又调入印刷机等15台。
进入70年代以后,长春市印刷行业在更新设备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1971年榆树县印刷厂印刷机增加到16台,切纸、印刷实现了机械化。
1972年,长春新华印刷厂成功地制造了双联包封机、自动订本机、自动索线机、折页机等多功能机械。
1974年至1976年3年,长春新华印刷厂连续更新设备52台,其中1974年调进印刷机等设备24台。1975年更新四开铅印机、全开烘版机、打版机、全开折页机等14台。1976年增加高速书刊轮转机、连晒机、骑马联动订书机、卧式全张力式折页机等专用印刷设备14台以及23套字模。在这一时期,长春市印刷厂自制2台自动铸条机,提高功效3倍,并购置安装4台一回转印刷机和1台骑马联动机、2台双联包皮机。到1978年印刷年生产能力由1976年的铅印7.5万千印、胶印9万千印,提高到8.5万千印和10万千印,分别增长13%和11%。
1978年,长春市印刷厂自制1台自动打型机,提高生产效率2倍以上。同年,长春新华印刷厂试制成功平装双联薄本胶订联动机、双联上皮机等项革新项目被评为1978年省科技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同时,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颁发的奖状。同时,该厂还从国外引进电子分色机1台和6台自动照排机,使其印刷设备总台数达到203台。年印刷能力提高到排字4012万字,比1969年的263万字增长14.25倍。铅印351450千印,比1969年的95309千印提高2.68倍。胶印177541色令,比1969年的54347色令提高2.27倍。装订39125令,比1969年的10432令增长2.75倍。
到1979年系统内全民所有制印刷企业6户,共有印刷专用设备138台,年生产能力50万千印,分别比1969年增长76.9%和127%,年平均增长率为5.8%和8.5%。
进入80年代以后,长春市印刷厂购置安装了磁性铁台和自动单色胶印机、打样机、照排机等先进印刷设备12台,还从联邦德国引进2台海德堡凸印机。该厂印刷专用设备累计达到110台,年生产能力达到铅印10万千印、胶印20万千印、装订10万令和铅字20万公斤的生产水平,居长春市轻工系统内印刷行业之首。德惠县彩印厂从1980年开始,投资272万元购进彩印设备33台,扩建厂、库房2000平方米,由铅印改为胶印。榆树县印刷厂1980年以后,添置烫金机、压痕机、晒版机、名片烫印机等11台印刷专用设备,拓宽了20多个印刷项目。九台县印刷厂1983年更新设备购置安装凸版彩印生产线设备12台,年生产能力达到26000千印。长春市彩印厂从联邦德国、日本引进8台(套)印刷设备和购置14台国内先进设备,设备拥有量达到89台(套),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00万元。1986年新建的吉日胶版印刷有限公司拥有进口设备33台(套),其中日产设备32台(套)、瑞典设备1台,国产设备6台,总计39台(套)。年生产能力10万千印,在印刷设备的先进程度上属省内一流。
长春市印刷行业从1909年到1988年的80年间,经过不断地设备更新改造,到1988年末,仅归口管理印刷行业的设备总拥有量达449台,年生产能力100万千印,工业总产值2553万元。据1985年末统计,一轻工业系统内拥有印刷设备410台,其中制版机械96台、印刷机械183台、装订机械68台、印刷辅助设备63台。属于80年代设备188台、70年代设备130台、60年代设备63台、50年代设备12台,还有建国前老设备17台以及进口设备16台。设备投资额为676.2万元,占全省一轻印刷系统设备投产总额3520万元的20.5%。
第三节 工艺
印刷工艺比较早的是石版印刷,它是古老的制版印刷术,一直沿袭到本世纪初叶,后来被活版印刷工艺取代。活版印刷则由制版、印刷和装订3道工序组成。活版印刷工艺在长春持续约半个多世纪。当进入60、70年代以后,印刷工艺发展到照相制版、激光照排、电子分色,结束了铸字、拣字、排版等繁琐工艺。印刷术采用了四色、五色印刷机,实现了印刷自动化和装订联动化工艺,全部印刷工艺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长春市的印刷工艺在解放初期大部分是由沦陷时期沿袭下来的。长春市新华印刷厂是在接收国民党吉林省印刷厂和新生报社印刷厂的印刷工艺基础上建立的。而此两厂又是沿袭“满洲图书株式会社”的印刷工艺。长春市印刷厂主要是在50年代初由以长春新报印刷厂为主体合并的企业,而长春新报印刷厂又是沿袭国民党中央日报社的印刷工艺。此外由民间商人开办的小印刷厂的工艺因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大部分是由传统的石版印刷工艺沿袭下来的。长春市印刷工艺发展的特点在解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其主要部分还是以沦陷时期印刷工艺为主,具有一定的机械化程度。解放后,经过群众性的“双革四新”运动,不断地进行工艺改革和技术改造,走过了50年代的手工操作和半机械化阶段、60年代机械化阶段、70年代自动化初级阶段和80年代自动化和联动化阶段,使长春市印刷行业的印刷工艺达到国内比较先进的水平。
一、凸版印刷工艺
凸版印刷主要包含铸字、拣字、作版、纸型和凸版印刷等工艺。
(一)凸版制版
凸版制版工艺的第一道工序是铸字。解放前,长春印刷行业铸字工序采用脚踏式和手摇式铸字机,每小时只铸几百个字,字的质量差,工效低,影响印刷质量。到30年代的“满图”、“满帝”、“康德新闻”等几家大型印刷厂启用“须藤”、“万能”和“万年”铸字机后,一台机器日产15000多字,提高工效100多倍,而且铸出的铅字完好可用。当时与其配套的铸条工艺尚十分落后。此工艺是将熔好的铅水浇铸到条盒子里(模具),铸成铅片,冷却后用铡条机裁成铅条,此种铅条比较粗糙,边缘有刀切痕迹,质量不高、效率低。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新华书店长春印刷厂和长春市印刷厂的铸字工艺大都是沿用沦陷时期遗留下来的工艺技术,使用万年铸字机、万能铸字机、须藤铸字机。1961年,长春新华印刷厂试制成功手摇铸条机。1970年,长春印刷厂在铸条机基础上,经过改进,试制成功2台自动铸条机,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由原条班产10捆增加到30捆,提高效率3倍。60年代铸字鼎盛时期,骨干厂都拥有各种型号各种形体字模,有:明体、楷体、黑体1至6号、6点至24点铸字盒子,1至7号、新2至5号等字模,可是在一些小厂还是沿用手摇式铸字机和手工铸字的传统工艺,甚至靠买字维持生产。
凸版制版的第二道工序是拣字,也称采字。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厂的主体字架摆放都是采用“一”字架。这种字架面积大,行程远,常用字不集中,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拣字工艺主要是拣纯字(盒排),少部分格式简单的书则采取托排(拣毛条)方式。在50年代初期,拣字工艺主要注重于个人操作技术、技巧。50年代后期,通过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注意到改革生产工具和设备。1958年,长春印刷厂首先将“一”字架改革为“八”字架,其优点是缩小面积减少距离,增加字容量,减少拣字工的行程,提高拣字效率近2倍,并推广到各厂。长春新华印刷厂于60年代初期又将“一”字架的部首编排方法改为以常用语汇为主的综合编排法,平均每小时采字量突破2000字以上。该厂从6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又先后推广北京清华大学研制的棱形字架和本厂研制的环形坐排字架等工艺设备和操作工艺,缩小了“动作”间距,尤其是环形字架使操作者执坐式,解除8小时站立之苦,深受拣字工人欢迎。
凸版制版的第三道工序是作版。作版工艺含作版拼版、打样、改版、拆版等工序。建国初期的各骨干厂主要是沿袭沦陷时期由拣字工拣出纯字后,交由制版工按规格格式进行作版,这是一项相当繁重复杂的劳动。到60年代,这一工艺曾经扩大了托排部分,减少了作版的重复劳动。这一工艺一直沿用至80年代初,但其中的辅助工艺有些变化。50年代长春新华印刷厂做版工人研制成了歌谱符号钢模,由原来做一个版需一个小时缩短到40分钟,同时给校对和制版带来了方便。该厂还改革了歌曲符号连铸,化学符号、数学符号专铸等。60年代改革了水线架、符号架、脚踏铡条刀。80年代制成了电动铡条刀、擦水线机等。
凸版制版的第四道工序是纸型,做纸型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建国初期,沿用依靠工人用刷子拍打的手工操作方法做纸型,要求操作工人手法、手劲的均匀,其难度和体力消耗都很大。195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长春印刷厂试制成功了打型机。长春新华印刷厂在此基础上经过改进,于翌年制成了打型机和起子机、刨版机。1978年长春市印刷厂在前两厂样机的基础上,又设计、制造1台自动找型机,实用效率提高了3倍,解除了打型工人笨重体力劳动,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质量,降低了成本。进入80年代后,在湿式纸型的基础上,又采用了干式纸型新工艺。
60年代,铜锌版的制作工艺在市、县较大的印刷厂都已推广,使用了烤版、腐蚀和修版新工艺。到80年代以后,由于引进安装了无粉腐蚀机、照相机、晒版机、烧版机等先进的制版设备,减轻了环境污染,完善了制版工艺。由于照相排字新工艺的出现,又将制版工艺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长春市的照相排字新技术于1978年首先在新华印刷厂试生产成功,很快推广到各骨干印刷厂,将印刷技术推向了新阶段,改变了沿袭几个世纪的活字版的传统工艺。由于我国文字复杂繁多,一般用机械制版不易处理得体。而今却被照相排字所取代,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凸版印刷版的一项重大改革。
(二)凸版印刷
凸版印刷技术是从雕版印刷开始出现的印刷工艺。长春市的凸版印刷技术开始较晚,从20世纪初的滨木活版所开始,启用了凸版印刷机。当时只是靠人力转动,人工续纸上墨,生产效率低,每台印刷机日产几百张,而印刷质量又不理想。当进入30年代,东北沦陷后,长春市的印刷业在日本人开办的川口印刷所和后来“满帝”、大同报印刷厂先后都引进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凸版铅字印刷机械全张平台印刷机和轮转机等。当时在省内称得上是一流的设备和最好的印刷工艺。在那一个时期,民间办的小印刷厂和作坊使用的小八页印刷机就算是好的印刷设备,工艺落后,全靠人力手工完成印刷工艺全过程。
解放初期,凸版印刷工艺及设备大多数是沦陷时期遗留下来的,到50年代初,推广了“隋长德上版法”,包括:摆版、订版、垫版、找版一整套细腻而又准确地上版操作方法和郭成祯的“双台机操作法”(3人开2台机)。还推广了北京青年印刷厂的“交叉上版法”,由过去上版定额60分钟,降低15~20分钟,生产效率提高2倍以上。这些比较先进的生产工艺对于发挥设备的能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到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期,随着生产不断发展,沦陷时期遗留下来的老设备和旧的传统工艺已经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各厂家都开始进行工艺改革,变人力转动为电动、机械传动,把手工续纸改造为自动续纸。长春新华印刷厂改革了八页机自动续纸、上版圈、版圈锁、自动理页机、串胶扛、自动垫纸、高台自动停车闸、铅板的自动浇版机、封面晾纸车等。到70年代,开始使用单面、双面轮转印刷机。其速度每小时8500转,比之原来使用二回转印刷机每小时1800转提高3.7倍。到70年代末期,长春新华印刷厂拥有书报轮转印刷机4台、单双面轮转机10台、全能自动二回转9台,另有中小型印刷机7台、四开飞达机5台,总共凸版印刷机设备45台,生产基本达到机械化。
进入80年代后,长春市印刷行业中专门从事书刊印刷的骨干厂都相继淘汰了单、双面轮转印刷机,安装使用了高速轮转机和全能自动二回转印刷机。1台胶印轮转机的生产量相当于12台回转机的产量,生产开始向高速化、自动化方向迈进,但对于小批量书刊印刷仍然由中小型回转机来印。这样,既能发挥高速高效的能力,也能干零星小批量活,充分发挥各种印刷设备的作用。长春市印刷厂等一些骨干厂对封面印刷先后淘汰了立式飞达和卧式飞达机等停回转印刷机,使用一回转印刷机,并普及使用压凸烫电化铝及复膜,使印刷书刊及精致本册的封面装潢质量又有了新提高。
到1988年,长春市一轻工业系统内拥有的109台凸版印刷机械设备中,80年代占51.4%、60年代的占10%、50年代占33.9%、解放前设备占4.7%,凸版印刷机能力和自动化程度在省内达到上游水平。
二、平版印刷工艺
平版印刷可称胶印,由照相制版、胶印印刷两大工艺组成。平版印刷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印刷工艺技术,仅有百年历史。从本世纪初,随着先进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产品技术不断地更新换代,平版制版和平版印刷工艺也有了迅速提高。
(一)平版制版
平版制版是从手工刻版——点线绘图于石版之上,逐步过渡到用银盐感光照相分色加网于玻璃板或涤纶软片上,然后晒成薄型金属印版,投入印刷。到20世纪中叶,发展到用电子控制扫描分色,也可直接加网晒成印版进行印刷。在时间、速度、周期等方面,从一年到半年制做一幅缩短到只用几个小时即可制成,效率成百上千倍的提高。长春市平版印刷制版是在30年代发展起来的。起初,主要靠手工、机械雕版的方法制做印版。由于印版的图文很难准确地摹拟原稿,所以制版的效率低、质量差、速度慢。直到40年代,长春市的3大骨干印刷厂(“满图”、“满帝”、“康德新闻”)开始推行照相制版新工艺、采用药纸版制版片,将照相、画版、制版等3个工序融为一体,完成制版全过程。到50年代后期,由蛋白版代替了药纸版,从手工修版改进为照相蒙版,以光化学的制版工艺代替了手工工艺,接着又将蒙版工艺发展为掩色蒙版、天然高光蒙版等,继之又以平凹版代替了蛋白版。进入70年代,长春新华印刷厂自制照相分色仪,采用了以干版代替湿版工艺和直接加网法新工艺,并用自制的吸气板。接着长春市印刷厂等几个骨干印刷厂很快推广使用,不仅提高了制版效率和质量,而且也有利于操作者的身体健康。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长春新华印刷厂、长春市印刷厂、长春吉日胶版印刷有限公司、长春市彩印厂、九台县印刷厂、德惠县彩印厂等企业都先后引进日本、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和上海、北京等市的国际、国内先进的电子三色、四色分色机,开始使用电子分色、激光照排等制版新技术新工艺,使照相、制版和修版融为一体,工效提高10倍以上。
(二)平版印刷
平版印刷技术是在石版式胶版等印版的版面上涂墨后进行印刷的工艺。长春市石版印刷工艺开始较早,民间石版印刷术于19世纪就已兴起,设备主要是木制石印机,用人工手续纸和接纸的直接印刷法,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每小时只能印刷几十张到上百张。进入20世纪40年代,日本人办的印刷厂开始安装使用胶版印刷设备和技术,改直接印刷法为间接印刷法。当时有全张自动胶印机、对开自动胶印机等设备,年生产能力为2500色令,一直沿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从50年代印刷行业革新手续纸工艺开始,1954年长春新华印刷厂从沈阳调回1台四开自动胶印机为样机,全面开展了以胶印续纸为中心的技术改革热潮。其他骨干印刷厂也都投入续纸改革热潮。直到60年代,更新改造了大部分胶印设备,基本上实现了进输纸自动化。进入70年代,从单色胶印机过渡到双色胶印机。到80年代以后,着重提高胶印机的转速,由每小时2000转提高到8000转以上。从1984年起,长春市的印刷骨干厂先后从日本、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国引进三色、四色、五色胶印机设备,印刷品种由建国初期只能印刷一般的胶印产品发展到能印刷各种高档精美的彩色画册、图片、装潢等产品,产品质量达到上乘水平。
三、装订工艺
装订工艺是由制版、印刷、装订组成书刊印刷的3大工序之一,也是最后一道工序。书刊装订大体上可分为平装、精装、线装3大类。
长春市印刷行业的装订工艺从解放前到建国初期,只有订书机、裁书机设备,其余全靠手工操作。50年代初期,主要是以熟练和提高操作技术为主,在生产劳动竞赛和创新纪录的推动下,手工技术不断提高。折页组工人从每小时折页300张提高到493张,尽管如此,也适应不了生产发展的需要。1952年,长春新华印刷厂开始从装订工艺上进行改革,先后采用双联、四联新工艺,使装订生产效率提高1倍多。接着又将折、抽、续、点、裹5道工序合为一道工序,称之为“五合一工作法”,使装订生产效率又提高了1倍。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长春印刷厂自制栅式小折页机,每台日产2万张。长春新华印刷厂采用栅式小折页机后,提高工效4倍多。到1957年,又制成割本打毛机、木架骑马订书机、打蜡机等。1958年,在平装的基础上,改成手工搭页骑订机,取代了过去手工套页的生产工艺。1959年,使用双联配页机,解决了手工配页的繁重体力劳动,提高装订效率1倍。从建国到50年代末期的10年间,由于对装订工艺的不断改革和技术改造,长春市大部分印刷骨干企业自制安装了胶本机、上皮机、折页机等专用设备,装订从折页、配页、订本、索线和裁切等各工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进入60年代,具有书刊印刷生产能力的企业,大部分购置安装了包本机、高建折页机、订书机等装订专用设备,使装订机械化程度又提高了一步。进入70年代以后,装订工艺逐渐实现自动化和联动化。从1973年开始,长春新华印刷厂改革120型折页机、折双联四折达到一机多能;学习北京新华印刷厂,自制骑订搭页裁切设备,组成骑订联动机,骑订达到联动化;自制成功双联包封机,解脱上皮工人的繁重体力劳动;自制双联订本机自动装置,实现订本自动化。长春市印刷厂和长春新华印刷厂在同一时期购进和改进骑马联动订书机,实现了骑订联动化,过去骑订书刊一直是单机生产,一本书须经搭页、订本、检查、搬运、裁切、成品6大工序才能完成,安装该机后,实现了配、订、三面切一次联动完成,单机班产28000本至30000本,后来达到35000本至40000本,提高生产效率35倍以上,整个工序还可节省5至6人。长春新华印刷厂于1977年自己设计制造的平装双联簿本胶订联动机以机械化联动代替手工和单机生产。联动机包括配页、书芯加工、延时干燥、裁书、电控系统5个部分,80~120转/分,17人班产200~260令,每人平均班产11~15令,提高生产效率4倍。进入80年代后,该厂通过不断改进配页机,增装了自动别书装置、三型上皮机、厚本联动机等,拥有装订设备达77台,使主要装订工序全部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和联动化,装订生产能力由建国初期的25864令提高到396982令,增长14.34倍。长春市印刷厂的装订生产能力由1952年建厂时的700令,增长到1988年的10万令,增长13.3倍。长春市印刷行业的装订工艺经过建国后40年的不断更新改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动化、联动化的程度在省内属上游。由于装订工艺比较繁杂,虽然主要工序的工艺实现了自动化、联动化,但还有部分复杂的锁线、刷衬等工序仍然进行手工操作。到1988年精装书联动生产线的工作速度每分钟可装36~70本,平装书160~200本。
第四节 产品
一、产品开发
(一)长春解放前印刷行业的产品
1.1930年以前,除本世纪初由私人办了一家中刊《长春日报》外,其余均以书刊本簿为主,大体分为:学生教学课本、书籍、刊物、字典之类的工具书、信封、信纸、年画、皇历以及一些封建迷信之类的印刷品等。
2.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长期奴役中国人民,官方出面办印刷厂、办报,大量印制以“日满亲善”、“共存共荣”、“王道乐土”等政治宣传品。先后出台了“大同报”(后改为“康德新闻”)和“满洲国通讯社”,出版、印刷了《新满洲》、《警友》、《旬刊》、《公报》等刊物、杂志和伪满教科书。后期还印刷“国币”、有价证券、戏票等。民间印刷厂仍然印刷沿袭下来的民需生活文化印刷品信封、信纸、皇历、日历、一般性书籍等。
3.1945年8月日本投降到1948年解放,这一阶段前期,国共合作,长春市以中苏友好协会印刷厂为主,印刷一些比较进步的宣传性书籍和毛泽东著作,以及苏联文学作品等。1946年5月以后,国民党统治时期,印刷《新生报》和《中央日报》以及国民党反共宣传的刊物杂志等。
(二)长春解放后40年的产品
长春解放以后,《长春新报》复刊。印刷行业恢复生产后,首先印刷了毛主席像、《毛泽东选集》和中央文件。这一阶段印刷行业重点是印制宣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战况、土地改革、经济建设情况、党在各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刊物和印刷品,同时还印刷学生课本、图书、工具书、杂志以及日历、手册、帐本、年画等印刷品。
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大量印刷毛主席像和毛泽东著作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伟人著作,同时印刷工具书、教学课本和一些政治性很强的书籍、小说、文选、杂志、报刊以及商标、画册之类的彩色印刷品。长春市印刷厂于1964年开始出口精装手册、螺旋本等。
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随着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印刷产品的内容也以经济建设为主。市内各大骨干印刷厂印刷的大宗产品是以科普读物为主,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的教科书、工具书、专门科学书籍和书刊杂志。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大量的装潢和包装印刷品已发展成为印刷行业的一大系列。这一时期长春市印刷厂又开发了出口印刷品——吉花纸,产品出口到美国、英国、马来西亚、香港等6个国家和地区。
二、产品结构
长春市印刷行业的产品繁多,到80年代末,印刷产品结构大致分为:书刊类、报纸类、画册、图片类、装潢印刷类、出口纸品类、文化纸品类和零活印刷等7大类。其中属于长春市一轻工业系统内的印刷产品除报纸类以外,占6大类计35个品种。
(一)书刊类:有学生课本、教科书、工具书、论述专著、中外文书刊、杂志等5个品种。
(二)画册图片类:有彩色画册、画报、伟人人物像、年画、年历、挂历、壁画等7个品种。
(三)装潢印刷类:有中、高档商标、标签。精美包装盒,包装袋,产品说明书、合格证以及挂蜡包装纸等4个品种。
(四)出口纸品:有精装出口手册、螺旋本、吉花纸、梯形开牙手册等4个品种。
(五)文化纸品:有学生作业本、信封、信纸、台历、日历、手册、记事本、帐簿、表格等9个品种。
(六)零活印刷品类:主要是零散和临时加工的证书、聘书、奖状、标签、请柬、名片等6个品种。
三、产品质量及名优产品
50年代前期,长春市印刷厂产品质量一等品达到98.6%,年产3万令大纸的书刊印刷品,遍销东北三省以及关内的北京、天津、河北等10几个省市,尤其是精装手册,闻名全国,其综合质量在当时赶上和超过北京、天津、上海等市的同类产品。规格达到10余种,年产80万本。在国内外有较大市场,畅销不衰。
60、70年代,长春市新华印刷厂印刷的《红旗》杂志、《吉林画报》两个产品在1960年东北三省质量评比会上分别获第一名和第二名。铅印产品《唐代民歌》、《洮河飞浪》、《论共产党员修养》,胶印产品《描仿》、《齐鸣颂艳阳》和装订产品《万年长青》等6个产品于1962年获东北三省优质产品。该厂的产品主要是通过新华书店销往全国各地。
进入80年代,推行了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以后,印刷产品质量意识贯穿在生产全过程,产品质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一般质量标准都能达到:排字校对漏校率1.9%;锌版合格率99.2%,作版合格率99.5%;铅印印张合格率99.2%,退书率0.9%;胶印成品合格率99.68%,退书率0.8%;装订成品合格率98.1%,退书率2.8%。
80年代获优质产品的书刊有:
长春市印刷厂获省优质产品6个:书刊类有《英语教程》一、二册和《小学珠算》1-4册;商标包装有生发灵药盒、不干胶荔枝、双喜酒盒和红人参药盒。
长春市新华印刷厂获东北三省优质产品8个:有《小学数学》(辞九)、《汉日辞典》、《小学数学》(三)、《吉林画报》(1982年第四期)、《四婢图》(1、2、3、4)挂历、《长命百岁》、《武松打虎》等;获东北三省单项优秀产品17个:有《小学数学》(一)、《数学》、《成语故事二百篇》、《固体物理习题解》、《中草药同名异物解》、《文艺大观》(一)、《文艺大观》(二)、《我所体会的社会主义》、《长春》(三)(六)、《农村科学试验》、《写字》(钢笔一册)、《母子君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二)、《数学》(九)、《汉语辞典》、《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件汇编》、《兽医辞典》等;获文化部出版局较好产品称号的5个:有《几何》(初中一)、《数学》(小学三)、《数学》(小学九)、《小学写字》(钢笔<1>)、《高中代数》(六年制二)等。
长春市彩印厂获省优秀新产品的有鹿尾巴精包装盒。德惠县彩印厂生产的红盒人参烟外包装盒也获省优秀产品奖。
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入,印刷行业的定型产品国家商业部门不再定购统销,将企业完全推向市场。尽管如此,由于企业在竞争中坚持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能力,达到产销平衡。据长春市一轻工业系统内的全民所有制企业3个年度统计,1980年工业总产值1096.1万元,销售收入1125.8万元;1985年工业总产值1283.2万元,销售收入1533.1万元;1988年工业总产值完成2553万元,销售收入3385.7万元,获利税333.5万元,一直保持着产销利税同步增长的局面。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一轻工业志》
本书记述了长春一轻工业沿革、自行车行业、缝纫机行业、时钟行业、玻璃制品行业、陶瓷行业、搪瓷行业、保温容器行业等行业的兴起与发展。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