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技术改造与工艺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一轻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515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技术改造与工艺改革
分类号:
F426.8
页数:
5
页码:
103-107
摘要:
本节记述了长春市玻璃制品行业技术改造与工艺改革的情况。
关键词:
技术改造
工艺改革
长春市
内容
长春市玻璃制品行业在解放前生产设备十分落后,尤其是在沦陷期间,大部分玻璃制品厂家由外商投资和经营,他们只顾赚钱,根本不顾工人死活,当时曾流传一首民谣:“有娘不进玻璃行,冬天披麻袋,夏天光脊梁”。工人整天站在1500度以上炉温的圆炉缸口前,手执铁杆子挑料,用嘴吹制产品,劳动强度很大,有害于身体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工人当家做主人。工厂立足于发展生产,保护工人身体健康,把技术改造和工艺改革纳入议事日程。经过近40年的艰苦努力,使长春市玻璃制品业的设备更新工艺改革取得较大进展,工人的劳动环境和企业的经济效益都得到了明显地改善和提高。
一、窑炉改造
窑炉是玻璃制品行业熔化玻璃料液的主要设备。长春玻璃制品业从兴起到50年代前,近半个世纪内,厂家普遍使用圆炉化料,此类熔炉由7~9个坩埚组成,使用煤炭直接燃烧,原料的熔化率低,能耗高。又由于受熔融玻璃料液和熔炉设备的限制,很不适宜自动成型设备的应用,阻碍生产力的发展。1958年长春市同和玻璃厂和长春市第二玻璃厂学习国内先进技术,建了4座半煤气换热式小型池炉和部分半煤气圆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每公斤玻璃液耗能从10000大卡降低到7000大卡左右。
进入60年代,窑炉改造重点从半煤气池炉逐渐向全煤气池炉发展。1962年市第二玻璃厂和同和玻璃厂学习上海先进技术,采用全煤气熔化原料池炉。1964年,市第二玻璃厂由国家专项投资54万元,新建安瓶管池炉1座,并与全机械化拉管机配套,到70年代初,年生产能力1500吨。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普遍于1974年把烧煤换热式池炉改造为以石油为燃料的蓄热式池炉。池炉的规模一般在20~50立方米之间,使玻璃料液的耗能进一步降低,平均降到5000大卡左右。这一阶段长春市玻璃制品业拥有全燃油蓄热式池炉4座,其中长春市玻璃仪器厂有安瓶管池炉、勤俭池炉、水表料池炉等3座。长春市玻璃容器厂于1975年购进安装行列机1台,同时新建了配套横火焰燃油熔化池炉1座。在池炉的结构建造方面,由于砌造池炉的耐火材料质量不过关,池炉寿命只在1年半左右。
进入80年代,窑炉改造向全保温和自动方面发展。为贯彻落实国家轻工业部召开的全国玻璃行业节能无锡会议精神,采用高级耐火材料对炉墙、炉顶、炉底等增加保温设施,并改进熔炉设计和燃烧室的结构,采用了空气鼓泡自动控制新技术,加强了对熔炉化料的操作管理。长春市玻璃仪器厂学习保温瓶厂经验,于1984年投资20万元对安瓶管一号池炉进行保温和自控改造获得成功。紧接着玻璃容器厂也对池炉进行了保温改造,都达到了预期效果。池炉普遍改用自动化控制。1985年长春市玻璃制品行业每公斤玻璃能耗进一步降低到4000大卡左右。窑底的规模向大中型发展,经过新建和扩建的窑炉年生产能力一般都达到每立方米50吨以上。窑炉使用寿命都已提高到2年半至3年。长春市玻璃仪器厂改造的保温自控池炉正常运行5年,创窑炉炉龄之最。仅节约窑炉大修费就达30万元。
二、成型改造和工艺改革
玻璃制品行业的成型技术从本世纪初就使用铁杆子挑料,手工开模,人工吹制成型,或者是利用铁杆子蘸料吹小泡,再次蘸料,人工吹气拔管。这种成型工艺一直延用到60年代中期,从1964年才开始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一)安瓶管生产技术改造和工艺改革
安瓶管生产采用人工拔管,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很大,生产效率很低、质量差、成本高,用熟练的技术工人操作,每座炉年产量只能完成300吨。进入60年代,市第二玻璃厂选派优秀技术工人,由厂长亲自带队赴上海玻璃厂和宝山玻璃厂学习。1964年国家投资54万元,对安瓶管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年生产能力达到1500吨,相当于人工拔管5倍。当年产量1758吨,比1966年的148吨提高10.87倍。
1986年,长春市玻璃容器厂投资170万元,其中企业自筹75万元,以煤代油改造资金95万元,新建了900平方米的安瓶管车间厂房和日产6吨熔料池炉,购置安装了机械拉管机,于1988年6月建成投产,年生产茶色安瓶管能力达3600吨。当年全厂产量2277吨,销售收入734.1万元,比上年的613.3万元提高19.6%,实现利润14.9万元,比上年的1.1万元增长12.5倍。
(二)玻璃容器生产技术改造和工艺改革
玻璃容器生产在解放前工艺落后,工人吹汽水瓶1人1天最多只能吹制600个左右。解放后,采用了打瓶机由空压机给气打瓶,生产效率成倍增长。随着社会的发展,长春市玻璃容器厂于1975年开始筹建机械制瓶生产线,经过3年技术改造,耗资60万元,于1978年建成了两条打瓶自动生产线。使用了当时国内先进的QD4型单滴料4组行列机,以送料、熔制、打瓶、入窑退火4道工序形成连续生产线。实现了连续化、自动化。玻璃容器年生产能力达到3000万个,比改造前的1974年500万个提高5倍,玻璃制品产量由最高年份1972年的2926吨提高到1978年的16200吨,增长幅度为4.53倍。
1988年,德惠县玻璃厂投资350万元,从延吉玻璃厂引进制瓶技术和生产线,由平板玻璃转产玻璃容器,年生产各种异型酒瓶能力达到3200万个。
(三)水位计玻璃生产技术改造和工艺改革
水位计玻璃产品加工的工艺起初靠“一把砂子、一把水”的传统老工艺加工完成全过程。在50年代初,虽然有些小的改革,但仍然没能摆脱老框框。1952年,工人穆全有提出采用五沟铁轮一次磨5个沟的合理化建议,被采纳后提高工作效率4倍。1963年由于加强了水位计产品的工艺改进,耐热度由240℃提高到300℃,但料的色泽还有差距。水位计的钢化(淬火)工艺在1965年通过学习上海万丰玻璃厂和太原中原玻璃厂的钢化工艺,由过去烧煤用油淬火改为电炉淬火,用风栅冷却方法淬火,从计时、计温都有了较为科学的仪器测验装置。在耐热度、抗弯强度、化学稳定性等方面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水位计毛坯的压制工艺上,经过改革,从60年代开始,由压平板改进为压半槽,减少了割沟工序的工时,提高割沟效率近1.5倍。到80年代压制毛坯工艺由人工压力机改进为汽压力机,研磨工艺安装磨外圆机,向机械化又迈进了一步。在水位计研磨工艺上,粗磨实现了机械化自动研磨,视镜加工改为专用设备加工,水位计制造全部工艺到1988年除细磨、抛光、割沟还有少部分半机械化外,其余基本实现了机械花。水位计产品磨的产量由70年代平均10万块,提高到20万块,增长幅度1倍以上。
(四)玻璃过滤仪器生产工艺改革和技术改造
玻璃滤过仪器是1951年国内独家生产的产品,当时全部工艺都是手工生产。1962年,生产这一产品的长春华丰玻璃厂合并到长春市第二玻璃厂后,在料方上采用比较好的灯工仪器“高硼玻璃”料方,并一直延用。在研粉工艺上,过去由人工用乳钵研,小罗筛,滤过片用砂轮打片,工作效率很低,粉尘污染严重。1979年经过自制研粉、震动筛和密封打片等土设备,提高工作效率5倍,较好地解决了粉尘污染问题。1970年,购置灯工车床2台和外加工滤器焊片机8台,使灯工焊片技术从手工焊片中解脱出来,实现了玻璃滤过仪器机械化和连续化生产,不仅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3倍。为更好除尘,1981年国家投资7.8万元,彻底改造了研粉除尘设备,使粉尘降低到国家标准每立方米2毫克以下。
烤片工艺过去使用试验室用的马沸炉生产,产量少,耗电量高,通过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于1983年改为多孔式煤气烤片炉,产量提高7倍,节约煤气折人民币10万元。
滤过仪器皮子吹制工艺改革前一次只吹一个,然后灯工焊接把,1965年由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共同研究对坩埚皮子进行了模具改革,由每次吹一个皮子改为一次吹两个。漏斗改为吹甩把的,减少了灯工接把工序。滤球改为吹两个“半圆球”式皮子。灯工焊接工艺过去采用人工烤灯方式加工,70年代用灯泡喇叭机改装成焊坩埚机,于1979年外加工8台滤球焊片机和漏斗焊片机。并自制了从炸口焊片直到入窑等几道工序相连的传送带。除特殊规格产品外,滤器焊片工艺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体力劳动,改造了环境,年产量由1970年的6.8万个到1988年达到20万个,提高1.94倍。
(五)注射器生产设备更新和工艺改革
1.设备更新。为提高注射器产品的生产能力和质量,1958年由国家投资20万元购置磨管机和对管机50台。1963年学习上海,购置2台无心磨床做为磨尖之用,同时自制半自动压槽机等91台专用设备。翌年,单位产品成本5me由0.80元/支降到0.60元/支(上海0.55元/支),2me由0.70元/支降到0.50元/支(上海0.45元/支),基本接近上海单位成本的水平。年生产能力由改造前1957年的28.9万支增长到69万支,提高1.39倍。
2.工艺改革。注射器产品在50年代和60年代属省管产品,轻工业厅的领导经常深入企业指导工艺改进工作,被列为工艺改革的重点。因该产品工序较多,大工序就有9道,制造工艺十分复杂,工艺改革难度很大。50年代产品生产工艺从灯工到研磨对管、磨尖等全部工序均由手工操作,年生产能力仅达20万支左右。60年代多次派人去上海注射器一厂、二厂和三厂学习,结合本厂的技术和设备状况不断地改进工艺。到1965年,开口、卷沿、搓泡等灯工工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生产,刻度改为渗透印度和先印后磨工艺,磨内管粗磨由手工改为机械化研磨,磨尖改用无心磨床磨。
经过1960年到1965年的5年时间的工艺改革,注射器产品从规格、型号到质量,均达到了上海的水平,产品成本降低到接近上海的程度,合乎卫生部颁发的注谢器标准。年生产能力达到120万支,比50年代年生产能力20万支提高5倍。
(六)培养皿生产工艺改革
培养皿产品的生产在50年代采用炸口和磨口工艺,不仅影响生产效率,也影响产品质量。到60年代通过学习上海,由炸口、磨口改为爆口工艺。这样就由过去吹制、炸口、磨口3道工序改为吹制、爆口两道工序,做到了炉台上一次性出成品。减化了工序,节约了人员和磨口用的金钢砂。1981年,培养皿出口古巴和内销量剧增,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消除玻璃应力减少自炸,采用了炉台增设小保温炉进行暂时性退火新工艺,并修建了1座薄壁产品退火隧道窑,较好地解决了自炸问题,产品质量达到了部颁标准,1982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年生产能力达到120万套,比改造初期1981年的53.9万套增长1.23倍。
三、原料加工技术改造
日用玻璃制品的原料加工在解放以前,各生产厂家对所需原料的称量、加工、混合,全部靠人工开放性干料搅拌。因原料系无机物粉状,粉尘严重污染,致使多数操作工人患矽肺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职工矽肺病引起了国家高度重视,为防范矽肺病,保障工人身体健康,责成各级轻工业部门和劳动管理部门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并在技术和资金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50年代后期,首先采用原料混合喷雾加水的方法,减少了粉尘危害。进入60年代,通过技术改造和扩建,原料车间相继安装了密闭、吸尘、集尘装置,基本上达到了粉尘空间密度每立方米不超过2毫克的国家规定标准。50年代以前,上料工序均采用人工抬、小车推,耗费工人体力较大。从60年代开始,大搞料房改造,到80年代,基本实现了送料机械化,上料自动化。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一轻工业志》
本书记述了长春一轻工业沿革、自行车行业、缝纫机行业、时钟行业、玻璃制品行业、陶瓷行业、搪瓷行业、保温容器行业等行业的兴起与发展。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