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展过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一轻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514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发展过程
分类号: F426.8
页数: 10
页码: 85-94
摘要: 本节记述了长春市玻璃制品行业的发展过程,其中包括了恢复发展阶段(1948~1957年)、曲折前进阶段(1958~1978年)、稳步增长阶段(1979~1988年)等。
关键词: 发展 玻璃制品 行业 长春市

内容

长春市玻璃制品业始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吉林府(现吉林市)民间商人在长春府开设了春华盛玻璃厂(该厂是吉林府兴华玻璃公司的分厂)。到1923年,长春府的玻璃厂共有3家:在长春北门外新立屯,由日本人伊藤开设的伊藤玻璃厂;城东四道街的春日玻璃厂;城内东二道街的春华盛玻璃厂。相继日本人又在铁北天光路8号开设了吉庆玻璃厂,后改名实业玻璃厂。这些小作坊式的玻璃制品厂家资本很少,雇工不多,一般在10~20人左右。设备主要是熔料小圆炉,开口模具和吹制用的铁杆子,以煤炭作燃料,主要是用回收的碎玻璃作原料。生产方式采用人工吹制。产品有灯罩、烟袋嘴、灯伞、花灯、台灯和杯盏等。产品销往东北各地。
  1944年,长春市玻璃厂只有满洲霜下硝子(厂址在和顺区东盛路1707号)、大康硝子(厂址在宽城区利国街106号)、天光玻璃厂(厂址现长春玻璃仪器厂厂址)和吉庆玻璃厂(厂址铁北橡胶制品厂对过),共4户。产品除照明玻璃、器皿外,又增加饮料瓶和药瓶等。年产煤油灯和器皿126万个、瓶类244.6万个。
  1945年至1948年长春解放前,大部分小玻璃厂处于停产状态,只有刘桂春等人在大经路开设的天光玻璃厂还勉强支撑门面。
  1948年长春解放后,日用玻璃制品行业得以恢复和发展,到1988年,已形成结构合理、门类齐全、质量上乘的行业。解放后的40年间,大致经过了恢复发展、曲折前进和稳步提高3个阶段。
  一、恢复发展阶段(1948~1957年)
  长春解放后,长春市政府接收满洲霜下硝子和大康硝子两个玻璃工厂。1949年1月17日天光玻璃厂恢复生产,职工18名,资本1亿元东北币(折人民币949.2元),主要产品有灯壶、灯罩、苍蝇篓、灯泡壳、注射药瓶等。
  从1949年6月开始,东北玻璃厂(现长春市玻璃仪器厂)从佳木斯陆续迁来长春,由长春市人民政府拨款63亿元东北币(折人民币5.98万元),总投资13万元人民币(下同)重新建厂,仍归东北军区卫生部领导,厂名不变。购买天光玻璃厂圆炉1座,接收天光玻璃厂职工28名,加上从佳木斯迁来的20名职工,总计有职工48名,厂址选在长春市西五马路二段48号,于当年8月1日建成正式投产。主要产品有烧瓶、投药瓶、吊球、磨口瓶、注射器等,年生产能力50吨。同时,还试生产了水位计产品。成立了注射器部、磨光部、大炉部、烤工部和安瓶室等4部1室,工厂粗具规模。
  1950年春,赵德林、许长贵、张义亭等人合资开设了同和玻璃厂。1951年,东北军区卫生部将东北玻璃厂移交地方,划归长春市人民政府工业局领导,厂名改为长春东北玻璃厂。同年6月长春市新华灯泡厂建厂不久就并入东北玻璃厂,扩大了职工队伍,增加了生产设备,健全了生产组织。同年,承担了抗美援朝军需品的供应工作。长春东北玻璃厂当年生产注射器2.28万支、投药瓶31.8万个、安瓶120万支、磨口瓶9万个以及机车用水位计1.5万块,此时,民用品基本停止了生产。这一时期,为支援抗美援朝,吉林省松花江玻璃厂(现长春市保温瓶厂)1个车间也生产了药用安瓶和注射器产品。新中国成立后,私人建的华丰玻璃厂于1951年试制成功并投产了玻璃滤过仪器,结束了该产品依靠进口的历史,为国内玻璃仪器行业填补了一项空白。就在这一阶段,长春市先后成立了同和玻璃厂、新生玻璃工厂、新兴安瓶厂等10余个私营玻璃生产厂家,以生产安瓶、毛细管、分装药瓶为主的生产厂家的出现,繁荣了日用玻璃行业,为满足人民需要和支援前线做出了贡献。
  1952年,“三反”运动后,长春市工业进行了调整。5月至9月,又将德惠铁工厂和电工三厂合并到长春东北玻璃厂,建立铁北分厂(现橡胶制品厂址),并拥有2座圆炉。到年末,长春市的日用玻璃工业拥有圆炉10座,职工千人。仅长春东北玻璃厂职工就达627人,工业总产值78.4万元,为建厂时的10倍。主要产品产量,注射器12万支、水位计5.4万块、磨口瓶18.4万个。
  1952年11月,长春东北玻璃厂改名为长春玻璃厂。1953年,建华安瓶厂移交给长春玻璃厂。年末,长春市日用玻璃厂家达到18户,其中大型3户、小型12户、个体3户。资本金达到31959元,从业人员868人。1954年,吉林省玻璃厂(原吉林省松花江玻璃厂)由王昭斌(工程师)等人试制生产了体温计新产品,填补了省内医疗产品的空白,当年产量1.7万支,发展成为全国4个生产体温计厂家之一。因体温计在整个东北地区为独家生产的产品,产销两旺。同年,长春市工业局为长春玻璃厂投资23.7万元,用于改建527平方米的安瓶管车间厂房和改造扩大化验室,添置了显微镜、高压灭菌器、马伏炉、分析天平、应力仪、热电偶等仪器设备。改建了生产车间的通风、防热罩等设备,较好地解决了大炉(熔炉)车间防暑降温难题。1954年长春玻璃厂承担了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研究试制全套汽车灯光子任务,于1956年试制成功,当年投产,为国内制造的第一台解放牌汽车装配了全套灯光子,为国家和地区争了光。
  1956年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为贯彻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中共长春市委派出公私合营工作组进驻同和玻璃厂、新生玻璃厂、新兴安瓶厂、利民安瓶厂、风纪安瓶工厂、新明安瓶厂、廷祥工艺社、云记安瓶工厂、志远安瓶工厂、宝兴安瓶厂等10家私营企业开展工作。在私方人员自愿的基础上,成立了由公私双方、职工代表组成的公私合营筹备委员会。1月18日通过民主协商,公私双方签定了《同和玻璃厂等十家私营企业合并为公私合营协议书》,并于当日正式成立公私合营长春市同和玻璃厂(现玻璃容器厂),厂址设在长春市南关区西三道街塘子胡同2号,隶属于长春市工业局(后隶属长春市第二工业局)。厂长李绍文(公方),副厂长赵德林(私方)。合并时固定资产26110元,职工87人,圆炉2座,主要产品以酒瓶、玻璃瓶罐和安瓶为主,年生产能力600吨左右。到年末,固定资产13770元,职工人数发展到119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人,工业总产值42.9万元,产量568吨。当时是长春市以及省内最大的生产玻璃瓶罐的专业厂家。
  经过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发展,到1957年,长春日用玻璃工业产量达到1754吨,比1949年的50吨提高34倍。工业总产值达到203.2万元,比1949年的7.5万元增长26.1倍,利润实现28.5万元,比1949年的1.4万元提高19.36倍。主要生产设备圆炉10座。产品由初期只能生产煤油灯具、投药瓶、杯盏等简单的玻璃制品,发展到能生产各类酒瓶、药瓶、安瓶、磨口瓶以及工艺复杂的注射器、体温计、滤过仪器、水位计玻璃、各种规格的安瓶管和全汽车玻璃光子等产品,成为长春一轻工业的主要行业。
  二、曲折前进阶段(1958~1978年)
  1958年,国民经济建设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全国迅速掀起“大跃进”高潮。长春市为加速发展日用玻璃工业,给长春市第二玻璃厂(原长春玻璃厂改为长春市玻璃厂后又改为长春市第二玻璃厂)投资37万元,新建了1548平方米的西炉厂房和1座生产水位计玻璃的“九五”料池炉。同年,同和玻璃厂被下放到南关区工业处管辖,区政府投资兴建池炉3座。从此,长春玻璃制品行业的玻璃熔料工艺仅用1年时间就完成了由圆炉发展到池炉的全过程,这是玻璃行业制造技术的一次重大改革。同时,在玻璃制造行业中普遍推广了煤气发生炉,淘汰了煤炭熔料,采用了半煤气燃料技术,并对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加工工艺和设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技术改造和扩建,扩大了生产能力,提高了产品质量。长春市第二玻璃厂水位计产量,1958年达到39.6万块,是建厂后最高年份1952年5.4万块的7.3倍。长春市玻璃容器厂1959年在南关区东安屯东菜南街28号扩建1个生产车间,年末工业总产值达到319万元,比1958年的138.2万元增长1.31倍。
  通过1958和1959两年的“跃进”,长春市的玻璃制品工业出现了“三高、一多、一差”(高产量、高产值、高利润;职工多;质量差)的畸形发展状态。1959年,玻璃制品产量4478吨,比1957年的1754吨增长1.55倍,平均年增长率59.8%;工业总产值1061.1万元,比1957年的203.2万元增长4.22倍,平均年增长率128.5%;利润297.5万元,比1957年的28.5万元增长9.44倍,平均年增长率128.5%;利润297.5万元,比1957年的28.5万元增长9.44倍,平均年增长率为223%。由于这期间招收了不少职工家属和盲目流入城市的农工,1959年职工人数剧增到1894人,比1957年的876人增加1.62倍,平均年增长率为47%。当时由于盲目追求产值,生产了质次价高、市场不需要的大弯管、超声波、盘丝管道、钢铁定碳仪等高产值产品,忽视了水位计产品质量,堵塞了销路,造成产品库存积压,仅长春市第二玻璃厂就在当年报废产品产值103.5万元。
  从1962年起全国进行经济调整,长春玻璃制品行业也积极进行了调整工作。当年7月,公私合营华丰玻璃厂合并到长春市第二玻璃厂。1963年同和玻璃厂为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从人口稠密居民区的南关区西三道街塘子胡同3号搬迁到南关区东安屯东菜南街28号(现址)。在这一阶段还调整了产品结构,对不适销的产品停止生产,质量不过关的产品进行停产改造。第二玻璃厂拆除“九五”料池炉,改回圆炉,生产水位计玻璃,增加钢化工序,提高了产品质量。在调整过程中,由于生产能力的缩小和报废积压产品,企业一度出现亏损局面。
  1964年,国家投资54万元,对长春市第二玻璃厂的安瓶管生产进行了技术改造。新建1053平方米的厂房和购置安装了1条自动拉管生产线,安装煤气发生炉2台、池炉1座,使安瓶管生产能力提高2倍,并将拉管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行业调整的效果从1964年开始显露出来,同年市第二玻璃厂和同和玻璃厂扭亏为盈,获利润50.2万元,企业开始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
  1965年,长春市为了加强行业领导,长春市委、市政府决定将长春市第一玻璃厂(保温瓶厂)、第二玻璃厂、同和玻璃厂以及东广安瓶社、朝阳安瓶社、清明安瓶社等6个厂社合并,成立了长春市玻璃总厂,形成长春市玻璃制品行业的联合体。人财物、产供销一切权力由总厂统管,隶属于长春市轻工业局。
  1966年,是国民经济进入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也是“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的头一年。这一年,因为经过了恢复整顿和休养生息,职工队伍比较稳定,是调整后的最好一年。玻璃制品达到2371吨,实现利润69.4万元。
  1967年,企业受“文化大革命”的极“左”思潮冲击,批判管、卡、压,建立所谓无制度工厂,群众夺权,领导靠边站,使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产量、质量急剧下降,工厂处于混乱状态。1967年,玻璃总厂安瓶管分厂新建的厂房失火,烧毁了厂房和拉管机,被迫停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多万元。日用玻璃制品当年产量只达到578吨,比1966年下降75.7%,是这一行业建国以来滑坡最严重的一年。
  1968年末,成立革命委员会后,企业开始恢复发展。1970年九台县弹棉社转产玻璃器皿,易名九台县玻璃制品厂,职工39人,年产值8万元,主要产品有水具、酒具、口杯等。1971年以后,市场上日用玻璃产品出现了畅销的局面,安瓶管供不应求。玻璃总厂又修建了1座池炉,命名为“勤俭炉”,当年产量达到4348吨,工业总产值达到830.2万元,比1968年的578吨和138.9万元分别增长6.52倍和4.91倍。玻璃滤器和玻璃仪器产品比上年翻了一番。长春市革命委员会决定号召全市工业“远学油脂、近学玻璃”(油脂指吉林市油脂化工厂、玻璃指长春市玻璃总厂),掀起“学油脂、赶玻璃”热潮。这一显著成果引起国家重视,当时国家财政部领导到厂视察。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越南等国代表团也到玻璃总厂参观。同年,玻璃总厂为安置家属就业,经上级机关批准,在长春市“老虎公园”(现长春市动植物园)院内利用两栋花窖成立了家属工厂,定名为玻璃总厂“五七”连,属集体所有制企业,200人左右,主要加工药用安瓶,年生产能力1000万支,成为长春市最大的安瓶专业生产厂家。1972年,德惠县玻璃厂生产的平板玻璃质次价高,销不出去,改产黑色医药瓶。
  1973年,长春市根据产品归口管理的原则,决定从10月1日起,将长春市玻璃总厂解体,分别成立长春市保温瓶厂、长春市玻璃仪器厂、长春市玻璃容器厂、长春市注射器厂(厂址在玻璃总厂时就已迁到珠江路)、玻璃模具厂(厂址在保温瓶厂院内)等5个厂,隶属关系归一轻工业局。对原合并的区办3个安瓶厂隶属关系仍划归原区领导。对后成立的“五七”连,交给朝阳区管理,厂名改为长春市玻璃器材厂,后更名为长春市玻璃器皿厂,产品由单一安瓶扩大到生产酒具、茶具等玻璃器皿。1974年,因平板玻璃短缺,德惠县玻璃厂停止了药瓶生产,恢复了平板玻璃产品的生产。
  长春市玻璃容器厂经过1975至1978年3年的机械制瓶技术改造,共投入资金60万元,建成了两条生产自动线,引进了国内较先进的QD4型行列制瓶机,修建了烧油的横火焰熔化池炉,年玻璃制品生产设计能力16200吨。于1978年投入生产后,在市内生产出第一批机制啤酒瓶、汽水瓶,成为市场畅销货。1977年,长春市保温瓶厂的体温计车间因汞中毒和行业归属不明确而下马停产。1978年榆树县福岗公社建起了玻璃制品厂,主要生产汞灯壳、汽车光子、安瓶管等。同年,农安县的靠山、新农等公社创办4个安瓶厂,后因设备和成本等原因生产不够正常。
  长春玻璃制品行业从1958年至1978年20年的发展过程中,其熔炉的演变过程普遍完成了从圆炉到半煤气池炉,又发展到蓄热式马蹄型火焰池炉的过渡。在燃料方面,经历了燃煤、半煤气和燃油阶段,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溶化效率。在玻璃制品加工方面,大部分采用了半机械化、机械化。制瓶采用了自动制瓶机,拉玻璃管用上了自动拉管机,水位计玻璃研磨由手工磨改为研磨机等。提高了生产效率,扩大了生产能力,改善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到1978年,日用玻璃制品产量达到3526吨,比1957年的1754吨增长1.01倍,平均年增长率为3.5%。
  三、稳步增长阶段(1979~1988年)
  1979年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玻璃制品行业进行了全面整顿。通过经济体制的改革,开始推行了经济责任制。重新调整了产品结构,重点企业都分别进行了技术改造。同年,长春市玻璃仪器厂设计制造了滤球焊片机和漏斗机,从此滤过仪器焊片工序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有效地提高了产品质量,当年被评为省和轻工业部优质产品。
  1980年,长春市一轻工业局决定将长春市玻璃模具厂解体,主要的技术骨干和设备并入长春市玻璃容器厂,成立模具车间,提高了制瓶生产的工装水平,使容器生产能力提高1倍。同年11月份,又将长春市注射器厂撤销,将人员设备并入长春市玻璃仪器厂。1981年的玻璃容器产量达到12404吨,比1979年的4888吨提高1.53倍,这年玻璃仪器厂生产的培养皿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当年出口古巴47.8万套,换取外汇折人民币45.1万元,为长春市日用玻璃产品首开出口纪录。同时长春市玻璃仪器厂在生产出口培养皿的熔制车间推行了独立核算,利润奖金全包干的经济责任制。当年该车间扭转了前4个月亏损8.9万元的局面,年末盈利8.9万元,这一改革萌芽属全局首创,立即引起局领导重视,很快在全局推广,收到良好效果。是年5月,该厂原注射器厂的厂房并入长春市第二食品厂。
  1982年,长春市玻璃制品行业的长春市玻璃仪器厂、玻璃容器厂、玻璃器皿厂,本行业外的长春市保温瓶厂和系统外的长春生物制品所、光学仪器厂等10个厂家,利用农安县天然气资源,分别在华家乡创办联营玻璃制品厂。采取了当地乡政府出厂房和劳务,主办厂出管理技术人员和设备。主要产品有血浆瓶、烧瓶、安瓶管、钟罩、酒具、茶具、水具、药用瓶、水表玻璃毛坯等30多种。还帮助华家乡办起了玻璃厂,投资15万元,建筑面积150平方米,主要设备熔料圆炉1座。同时协助三合村办起10个安瓶厂。
  1983年,长春市玻璃仪器厂“鹿头牌”耐酸玻璃滤过仪器被评为国家优质奖,并获银牌。这是全国同类产品的惟一银牌,也是长春市轻工业产品的第一个国家银质奖。
  1984年,长春市能源处为长春市玻璃仪器厂投资20万元,改造安瓶管池炉为半保温池炉,当年投产,运行5年仅节约修炉费1项就达30万元。同年长春市玻璃容器厂在完成制瓶生产技术改造和全面落实经济责任制的基础上,生产大见成效。年末,完成玻璃制品产量18860吨,超过设计生产能力16200吨的16.41%。工业总产值825万元,实现利润70.4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9378元/人,创玻璃制品行业产量、利润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历史最好水平。
  1985年,华家乡联营厂总计完成产值310万元,利税96万元(利润66万元)。榆树县福安乡四间房村建立安瓶厂,生产安瓶和异型瓶。翌年,德惠县玻璃厂因生产平板玻璃销路不畅,造成亏损,停止了平板玻璃生产。投资350万元从延吉玻璃厂引进玻璃容器技术和设备,建成年产3200万只玻璃容器的生产线,生产各种异型酒瓶类产品。
  从1986年开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市场放开,原材料涨价,银根紧缩和市场出现疲软现象,给企业造成很大困难。企业坚定地走改革道路,一方面继续实行承包责任制,层层包保。同时大搞增产节约挖潜的群众运动,把涨价因素消化在企业内部。长春市玻璃仪器厂1988年在消化涨价因素93.3万元的基础上,完成玻璃制品产量3689吨,工业总产值952万元,销售收入1024.7万元,实现利税194.2万元(利润80.1万元),创10年来最好水平。长春市玻璃容器厂198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43.3万元,玻璃制品产量17301.2吨,在消化95.2万元涨价因素的基础上,实现利税18万元(利润3万元)。
  长春市日用玻璃制品行业到1988年,全行业大小玻璃制品厂家达40户左右,属一轻行业归口管理的企业只有5户,工业总产值总计2107.4万元,销售收入2005.9万元,实现利税298.8万元,产量25990吨,产值、利税、产量分别比1950年增长70.2倍、24.9倍和173.2倍,平均年递增率分别为18.4%、8.8%和45.3%。占地面积58968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249.1万元,净值743万元,职工人数2177人,专业技术人员144人,占职攻总数的6.6%,全员劳动生产率9680元/人。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一轻工业志

《长春市志一轻工业志》

本书记述了长春一轻工业沿革、自行车行业、缝纫机行业、时钟行业、玻璃制品行业、陶瓷行业、搪瓷行业、保温容器行业等行业的兴起与发展。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