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畜牧兽医场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509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畜牧兽医场站
分类号:
S851.3
页数:
47
页码:
248-294
摘要:
本节记述了长春市畜牧兽医场站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解放前的畜禽场、解放后的畜牧兽医场站等。
关键词:
畜牧兽医
场站
长春市
内容
一、解放前的畜禽场
1.“新京国立种马场”
“新京国立种马场”经办于东北沦陷时期的1937年,场址位于现长春市宽城区宋家洼子的唐家营子。1937年日本关东军陆军部马产局为了实施第1次马政计划,给日本侵略者提供军马,在长春建立了“新京国立种马场”。该场有马舍10栋,每栋养马31匹,所养种马品种为法国盎格鲁诺尔曼、贝尔修伦等品种,种马来源基本上是从日本的本州、鹿儿岛及北海道等地引入,还有从内蒙古“索伦国立幼驹育成牧场”调入。在1944年的《牧畜报告书》中记载,当时该场有种马390匹。1945年8月统计该场有种公马650匹。其中场内所属种公马380匹(轻型种10匹,中型种240匹,重型种130匹),属于轻型种以阿拉伯、托罗答、胜洋、纪特兰为主,中型种以盎格鲁诺尔曼为主,重型种以贝尔修伦为主。关东军将种公马270匹借贷给该场,后分配到各县配种。该场有土地36公顷,员工164人,其中场长1人,技佐1人,技术员8人,事务员2人,牧工152人。该马场设有庶务股、改良科(负责饲养管理,马料,卫生、护检,配种等工作)。“新京国立种马场”的改良范围主要包括长春、伊通、双阳、农安、扶余、长岭、德惠、榆树、大赉等县以至吉林省的全部。“新京国立种马场”建场8年共改良马匹近1万匹。1945年马场种马大部分被苏联红军带回苏联,少部流落到民间,马舍被当地农民拆毁。
2.“榆树国立种马场”
“榆树国立种马场”建于东北沦陷时期的1942年。场址位于榆树县城。1945年8月该场有种公马150匹,其中场内有种公马120匹(中型种50匹,重型种70匹),贷给各县改良民马的种公马30匹。该场占地20多公顷,有员工66人,其中场长1人,技术员6人,事务员1人,牧工58人。1945年种马被苏联红军带走。
3.“新京国立养鸡场”
东北沦陷时期长春曾建有伪满时期最现代化的“新京国立养鸡场”1处,场址位于长春市郊外的孟家屯,养鸡3000只,有蛋鸡舍3栋,雏鸡舍数间。面积48市亩。
4.“新京种畜场”
据东北沦陷时期的《牧畜报告书》记载,长春市曾有“新京种畜场”1处,该场于1942年与“三江口国立绵羊改良场合”并改为“三江口国立种畜场。”
5.“新京种猪场”
东北沦陷时期长春市曾有“新京种猪场”1处,1931年始建于长春市郊大屯,该场曾经营过种猪、乳用山羊及鸡、兔等。
6.“劝农模范场”
东北沦陷时期长春市各县曾建有“劝农模范场”。1945年长春市曾有5处。农安县劝农模范场建于农安街三里桥屯。长春县劝农模范场建于长春县合隆村(现农安县)。九台县劝农模范场建于九台火石崖村贺家桥。德惠县劝农模范场建于德惠街。榆树县劝农模范场建于榆树县城南门外。各县劝农模范场根据该县的需要经营种马、种羊、种猪、种鸡、种兔等。
二、解放后的畜牧兽医场站
1.畜牧兽医站
1950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市、县、乡均没有畜牧兽医事业单位,畜牧兽医工作均由个体和集体联营诊所承担。自1952年长春市组建了兽医院,从1955年起,各级政府开始组建畜牧兽医工作站。
(1)长春市畜牧兽医工作总站
长春市畜牧兽医工作总站由长春市兽医院沿革而来。长春市兽医院建于1952年1月。以门诊治疗为主,同时管理个体开业兽医人员。院长:第一任吕海(代理),第二任王执中(代理)。1955年改为长春市畜牧兽医工作中心站,开展畜牧工作,负责门诊治疗及畜禽疫病防治工作,站长:王执中(代理)。1959年7月改为长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其任务是结合畜牧业生产实际,开展畜牧兽医应用性科技项目的研究,同时开展门诊治疗工作。所长:第一任姜运山,第二任林玉成。1961年12月改为长春兽疫防治站。主要开展门诊治疗,搞疑难病症会诊工作。站长:林玉成。1963年1月与长春市畜牧防疫队合属办公,搞门诊治疗并负责长春市畜禽疫病防治工作。领导人:林玉成、刘长德、赵作范、齐凯。1972年5月与长春市畜牧防疫队分开办公,并改为长春市畜牧兽医院,开展兽医门诊治疗工作,结合治疗开展应用性科技项目的研究工作,并负责长春市牲畜交易市场的检疫工作,至1979年10月。院长:杨众钦、黄庆余、王国桢。
1960年6月长春市成立畜牧防疫队,当时与长春市畜牧局兽医科合属办公,编制为事业编15人,负责长春市畜禽疫病防疫工作,队长:刘长德。1963年与市兽疫防治站合属办公。1972年5月与兽疫防治站分开办公,并改称长春市畜牧防疫站。负责长春市畜禽疫病防制工作,并结合防疫工作搞小项目科研,至1979年10月,站长:刘长德、副站长:朱景云、李明臣。
长春市畜牧兽医工作总站始建于1979年10月。由长春市畜牧兽医院与长春市畜牧防疫站合并而成。隶属于长春市畜牧蔬菜局,编制55人。内设畜牧技术科,兽医技术科,防疫科,检验科,办公室。负责长春市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及畜牧、兽医指导工作,并结合防疫工作搞一些科研项目。站长为石纯珂,副站长有程少军(1981•10)朱景云、孙焕钧、王澜波。
1984年4月长春市畜牧兽医工作总站升为副局级单位。
(2)县(市)区、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1950年,长春市所辖5县先后建立起县家畜防治所,1956年家畜防治所相继撤销,建立县畜牧兽医工作中心站。1988年长春市所辖5县(市)5区都设有畜牧兽医工作站。
乡镇级畜牧兽医站是1955年开始陆续建立起来的,至1978年底,建立乡(镇)级畜牧兽医站150个,职工1179人,主管本乡的动物及其产品的兽医卫生以及防疫、检疫和兽药监督管理工作。到1987年职工增至1384人。在1693个村中有1479个村建立了兽医所,有村兽医1479名和村防疫员2102人,负责本村的防检疫工作。
2.家畜繁育工作站
(1)长春市家畜繁育指导站
长春市的家畜繁育工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由主管局直接管辖,1976年在长春市畜牧场内设家畜冷冻精液站,人员5人,由主管局和畜牧场双重领导,技术人员由场技术科人员担任。建站时配备有南京嘎斯车一台,英国产42立方液氮罐4个及21立升液氮罐21个,开展了牛的冷冻精液制作、保管、分发及技术指导工作。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牛冷冻精液的制作及使用经验。从1976年到1980年初,主要以从上海引进的种公牛为主,并配合使用从英国引进,在北京培育的优良种公牛生产并用安瓶装的冷冻精液,5年间共生产安瓶冷冻精液5000瓶,颗粒冷冻精液1500粒。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为尽快普及家畜繁改技术,加速家畜繁改工作进程。经长春市革委会批准,1980年1月1日建立长春市家畜冷冻精液站,设编18人,任务是为长春市家畜繁改生产液氮,贮存、供应种公牛冷冻精液,指导长春市家畜繁改工作。1980年5月吉林省畜牧局下文改为长春市液氮站,站址暂设在长春市畜牧兽医工作总站1楼,同时选定了建站地址(即现址:长春市朝阳区南官舍15栋前),经过12年的建设,建成了液氮生产车间、办公楼地基、收发室、围墙、生产液氮用井1眼,并购置送液氮用吉普车1台、30立升液氮机1台、4立升液氮机1台、500立升贮氮罐2个。国家共投资42.5万元。在建站的同时开展了业务工作。1982年8月液氮站工作人员迁到南官舍办公。1983年开始正式生产液氮。1984年以后长春市牧工商总公司决定将家畜繁改行政业务,划归长春市液氮站。同时将4万元育种冷配费划归长春市液氮站使用,并统管长春市家畜繁育指导工作。国家又投资近70万元建起了办公楼、车库、食堂、铺筑了院子及路面,种植了树木、花草,使该站变成了长春市畜牧系统环境优美的单位之一。还先后购置了20立升液氮机2台,吉普车4台,小卡车1台,打电机井1眼。建站工作基本结束,开展了长春市家畜繁育的业务指导工作。1986年4月经长春市编委批准改名为长春市家畜繁育指导站。1988年末,全站有职工24人,其中技术人员11人,行政干部3人,工人10人(工人中6人为临时工)。从1980年到1988年生产液氮近4万立升,储存及供应牛冷冻精液达10万(粒)支。
长春市家畜繁育指导站1980年组建,工作起步较晚,“六五”期间仍处于吉林省的中下游水平,“七五”期间,认真贯彻了改革开放的方针,坚持以推广扩大人工授精技术为重点,以提高家畜受配率、受胎率、产仔成活率为中心,以商品瘦肉型猪基地、肉牛基地建设为核心,全方位加速了家畜良种化进程,改变了后进局面,进入发展阶段,取得明显成果。人工授精站点由“六五”末期1985年的219个到“七五”期间的第三年达到289个,增长32%;技术员由313人增加到369人,增长17.9%;家畜人工授精“三率”明显提高,受配率大幅度增长。“七五”第三年的1988年,猪人工授精达到55873头,比“六五”末期1985年的9336头增长近5倍,受配率由5.42%提高到59.09%;黄牛冷冻精液的配种,1988年达到21796头,比1985年的2661头,增长7.2倍,受配率由2.55%提高到22.1%;其受胎率也明显提高,1988年猪人工授精受胎率达到89.14%,比1985年的78.18%提高10.96个百分点,1988年黄牛冷配受胎率达到68.55%,比1985年的64.98%提高3.5个百分点。产仔成活数也有所提高,1988年猪产活仔猪397009头,比1985年的62529头增长5.4倍。
长春市家畜繁育指导站自1986年开始紧密结合生产、针对生产的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关键技术问题,认真推广了先进的家畜繁改新技术。在生猪生产方面,贯彻了长春市畜牧局提出的保持母猪,稳定猪源,提高母猪“三率”,控制母猪数量的方针。在猪的繁改工作中,重点培育了经国家、地方投资建设的37个猪统一供精站,全面开展猪人工授精工作,推广了自制假台猪、电热板,研制了冬季人工配种的精液稀释液配方及输精保温措施。在黄牛的繁改工作中,在广泛开展常温人工授精的基础上,于1983年开始利用优良种公牛精液,采用冷冻精液进行黄牛、奶牛的人工授精工作,到1988年用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达到21796头。在推广人工授精冷配的过程中,冷冻精液的剂型技术进展较快,长春市的黄牛冷配随新技术的进展正逐渐由用安瓶冷冻精液向用颗粒、细管冻精进行人工授精过渡。另外,在提高家畜受配率、受胎率方面还广泛采取了激素药物促情,治疗子宫疾患等措施,把牛的“冷配”工作推向了一个新水平。
长春市家畜繁育指导站为了进一步加快繁改速度,提高改良效果,还强化了技术队伍建设,狠抓了基础建设,推广了“双包双保责任制”,开展了“全改乡”、“千头站”、“赛牛会”等竞赛活动。对提高良种和改良种的覆盖率和加速良种化进程起了一定作用。
1986年以后,长春市家畜繁育指导站和县(市)区、乡(镇)繁改站(配种站),都把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做为指导工作的重点,坚持年年培训,进行继续再教育,提高业务素质,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基本形成了技术培训制度化。长春市家畜繁育指导站借助于地理条件的优越性和自身技术力量,先后聘请吉林省农科院畜牧分院、解放军兽医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吉林省内知名的家畜繁改专家、教授举办了黄牛、猪、奶牛、羊人工授精技术的高、中、初级的师资班和普及班。1986~1988年3年中共培训800多人次,榆树、农安、德惠、九台、双阳、郊区等6个县(市)区,都有所侧重的坚持年年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并坚持技术指导、技术咨询、技术交流工作,扩大了技术队伍,提高了技术水平。乡、村级猪配种技术员由1985年的292人增加到332人,牛配种技术员由117人增加到302人,分别增长1.4%和1.58倍。
在抓基础建设方面,长春市家畜繁育指导站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酝酿,调查、总结,认为必须认真抓标准化配种站建设。从1988年下半年开始总结榆树市闵家镇配种站和双阳县劝农山乡配种站的经验,提出:“站点布局网络化、技术队伍专业化、基础设施规格化、技术操作规范化、种畜饲养管理标准化、劣质公畜去势经常化、杂交组合科学化、资料管理档案化、工作任务指标化、精神文明达标化”。使基层配种站开始走上规范化管理。
1986年长春市家畜繁育指导站,在农安县滨河乡抓了“双包双保”责任制的试点工作,即乡里包收费、保配种头数,配种站包配种、保受胎率。1987年又在25个乡(镇)进行了示范推广,随后又进行全面推广。1988年末达到61个乡(镇)推广,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达到了责、权、利相结合,提高了家畜的受配率、受胎率、产仔成活率。
根据农业部关于改良黄牛及建设商品瘦肉型猪基地的要求和吉林省畜牧局制定的标准,并结合长春的实际情况,长春市家畜繁育指导站于1988年开始,年初把家畜繁改任务落实到乡镇,年终检查,查卡片,看记录,进行评选,表彰奖励。1988年猪的“全改乡”达到18个,牛的全改乡达到22个,猪的“千头站”达到24个,牛的“千头站”达到2个。并通过开“赛牛会”等竞赛活动,提高和激发群众改良家畜的积极性。
关于马匹的人工授精,从“六五”到“七五”的1988年期间,马匹虽然处于下降趋势,但长春市有较好的马匹改良基础,其受配率、受胎率仍有所提高,受配率由1985年的61.27%到1988年提高到62.88%,受胎率由73.95%提高到76.11%。
长春市家畜繁育指导站由于建站较晚,工作刚刚起步,从整体看,取得了显著成果,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繁改队伍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与蓬勃发展的家畜繁改形势很不适应,政策倾斜不够,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化验、检验、监测等设备严重不足,服务的方法和形式,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需进一步解放思想,探索新时期家畜繁殖改良工作的思路。
(2)县(市)区乡(镇)家畜繁殖改良站
自1980年开始,长春市对家畜繁改工作进行了总体规划和布局,相继在农安、双阳、郊区、榆树、九台等5个县(市)区分别组建了工作相对独立,经济独立核算的家畜繁育指导站,德惠县仍由德惠县种畜场分管,德惠县政府和县畜牧局正在酝酿建立县家畜繁育指导站。
长春市乡(镇)级家畜繁殖改良站(点)是长春市家畜繁殖改良的主体,自1949年开始相继建立,50年代至60年代以改良马为主,70年代以改良猪、马为主,80年代以改良猪、牛为主,不断发展壮大。长春市到1988年已先后在104个乡镇建立了家畜配种站,配种站和输精点总数达到289个,已初步形成了站点布局网络化。
3.草原工作站
长春市仅农安县有大片草场,草场总面积52万亩,占长春市草场面积的40.2%,可利用草场面积51.8万亩,占长春市可利用草场面积的53.4%。为此,农安县1980年设立农安县草原站,隶属于农安县畜牧局。全部人员由县畜牧局调配,1980年配备工作人员7名,1985年增至11人,1988年增到15人。主要任务是:负责草原建设、管理和保护工作,禁止毁原开荒,破坏草原。
解放前,草原由私有者经营,土地改革后收归公有。50年代由区、村自管。60年代后仍由所在社、队管理使用。多年来,由于马、牛、羊、猪混群放牧、践踏,挖坑取土,水土流失,草场缺乏治理,严重退化、砂化、碱化。农安县草原站建立以后,1981年农安县政府发布了《加强草场管理和保护的布告》,重申了5不准,即不准在草场上开荒种粮,取土拉伐,乱割乱收,搂耙抢草,雨季践踏等。1983年建立草原管理责任制,小片草场的保护、建设、使用的责、权、利放给所在队社,大片草原由所在乡(镇)统建统管。1988年农安县正在设想按照《草原法》有关精神对草原实行专业承包管理。并从1980年开始对草场进行规划建设。经国家、集体共同投资156万元建设草场,到1988年,9年间共围栏草场5.2万亩,人工种草6.8万亩,占全县52万亩草场的13%。
4.畜禽检疫站
(1)长春市畜禽检疫站
长春市畜禽检疫站建于1985年7月。自1978年以后,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逐步对农副产品流通实行了放开经营。1982年,由于市场畜产品流通量的不断增多,长春市工商部门将畜产品市场检疫工作移交给长春市4个城区的畜牧部门管理。1985年长春市取消了统购统销政策,生猪实行了放开经营,同时国家取消了对城市居民的肉食补贴,商业部门也停止了对肉类的凭票供应,肉类流通全部进入了农贸市场,在此情况下,农贸市场病死畜禽肉、痘猪肉上市现象屡见不鲜,市民买肉十分不放心,意见很大。在变化了的新形势下,没有一个专门的检疫机构,应付不了局面,为此成立一个相应的畜禽产品检疫机构已势在必行。经长春市畜牧局申请,1985年7月31日长春市编委下发了长编〔1985〕77号文件,批准成立长春市畜禽检疫站。办公地点设在解放大路24号(长春市畜牧兽医工作总站3楼内)。定编28人。为长春市畜牧局直属事业单位。负责长春市区内畜禽及其产品交易中的检疫、检验工作。所需经费主要从检疫收费中解决,不足部分由长春市财政给予定额补助。第一任站长王澜波,副站长张大民、丁延令。
1985年10月长春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市场畜禽及其产品检疫的通告》。长春市畜禽检疫站制定了长春市兽医卫生监督管理程序和方法。11月初长春市畜禽检疫站正式开展了工作,先后进驻了光复路、红旗街、东风大街,和平大路、全安街5个农贸市场,对畜禽产品进行检疫、检验。11月末,共检猪肉近8万公斤,检出需高温或消毁处理的病腐肉1000公斤,检出率为1.1%。对检出病腐肉都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深受群众欢迎。
1986年长春市畜禽检疫站配齐了检疫人员,配备了车辆,完善了检疫程序和违法处罚办法,在5个农贸市场内设了5个畜禽检疫所实行定点检疫。市场上检验出的主要畜禽病有:猪囊虫病、猪丹毒病、猪肺疫病、猪黄疸病、结核病、脓毒败血症及鸡瘟、禽霍乱等病,其中猪囊虫病占70%左右。5个畜禽检疫所年内共检验各种畜肉1548452公斤,其中检出病腐肉11950公斤,检出率为0.77%.。是年5月12日至14日长春市畜禽检疫站还对市区内192家饭店、熟食加工点、食堂、烧鸡店、副食品商店等加工制作畜禽产品的单位进行了一次畜产品卫生监督检查。共检各种家畜家禽肉5264公斤,检出病腐肉580公斤,占11%,检鸡光子755只,检出病死鸡375只,占49.7%,检白条狗132条,检出患旋毛虫病狗15条,占11.4%。对49家存放病死畜禽、腐败变质肉和冷库污秽不洁的饭店进行了罚款和限期改进的处罚。1986年长春市畜禽检疫站,为培养检疫人员举办了2次技术培训及动物食品卫生法规学习班,从而提高了检疫人员的业务水平与政策水平。
1987年长春市畜禽检疫站为便于开展市场检疫工作,依据农牧渔业部〔1986〕农(牧检)字第46号文件精神,全部检疫人员都统一着了服装。9月,长春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城区实行牲畜定点屠宰检疫的通知》,以避免畜禽及其产品在流通领域出现漏洞。凡屠宰猪、牛、羊、马、骡、驴一律到屠宰点统一屠宰检疫后销售;外地进入城区经营肉类的单位和个人只准在光复路、长青街、红旗街等13个市场销售,其肉品必须经当地检疫部门检疫,再经市场检疫人员复检后销售,严禁个人在城区内私自进行屠宰。在长春市畜禽检疫站组织下,分别建起了双德、城西、宽城、净月、二道、民族食品公司等9个屠宰点。10月至12月屠宰点共宰牛1046头,检出病牛4头,占0.4%,宰猪1607头,检出病猪19头,占1.2%。实行定点屠宰保证了上市肉品的卫生质量,保护了消费者利益,市民食肉增加了安全感,深受群众欢迎。同时也受到肉贩的抵制,城西乡屠宰点的屠宰锅被人在半夜砸漏。据调查,长春市13个较大农贸市场所销售的肉定点屠宰的占30%左右,外进肉占40%左右,私杀滥宰肉占30%左右。10月,根据吉林省畜牧局〔1987〕84号文件精神,长春市对全市经营、屠宰、加工畜禽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实行了发放“兽医卫生合格证”的管理办法。到年底市畜禽检疫站发证203个,其中屠宰点4个,加工厂8个,副食店19个,饭店74个,卖肉摊床98个。同时对长春市华春禽业联合公司、长春市民族食品公司、长春市动植物园等3个单位办理了检疫委托。在检验手段上,长春市畜禽检疫站受吉林省畜牧局委托研制了市场检验用的WJ×—1型肉品卫生检疫箱,共配备了150套。该检疫箱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箱内备有各种实用器具和47种卫检试剂,能完成12个项目的卫检工作,可作出对肉类的正确卫生评价,并提出能否食用的处理意见。到1987年11月末长春市城区市场共检猪肉3588750公斤,检出病腐肉22865公斤,检出率为0.63%,检牛肉845390公斤,检出病腐肉1612公斤,检出率为0.19%,检羊肉72904公斤,检出病腐肉45公斤,检出率为0.06%;检禽(含活禽和禽光子)366090只,检出病死禽3285只,检出率为0.9%,检鲜蛋116223公斤,检出变质蛋110公斤,检出率为0.07%,检动物内脏18539公斤,检出腐败变质和患寄生虫内脏86.5公斤,检出率为0.47%,检狗7585公斤,检出病狗645公斤,检出率为8.5%。1987年在畜牧部门主持下对经营、屠宰、加工畜禽产品的国营、集体和个体单位进行了14次监督检查,共检查2100余家(次),处理各类违章208起,占10%,违章单位比1986年下降13%,罚款1.2万元,其中长春市畜禽检疫站罚款3176元。
1988年长春市畜禽检疫站开始拓宽业务范畴,开展了畜禽疫情调查、监测、业务指导、培训、重大事件及动检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的检验、处理等方面的工作。1988年长春市畜禽检疫站共举办长春市所辖各县、区动检人员技术培训班12期,检疫人员全部参加了培训,并对检疫人员进行了统一考试,有457人参加了考试,占应考人员的90%,考试平均成绩94.6分。长春市在1987年基础上共建定点屠宰点115个,其中畜牧部门建46个,个体户建60个,其他方面建9个。屠宰点全年共宰牲畜80313头,其中宰猪57930头,宰牛2833头,宰羊1987只,宰马7102匹,宰狗10461条。共发放兽医卫生合格证5588份,占应发证8377家的67%,其中卖肉摊床发放1573家,占摊床总数的87%,经营肉品商店发放176家,占应发总数的36%,熟肉加工厂(点)发放180家,占应发总数的71%,屠宰场(点)发放123家,占总数的18%,饭店发放3479家,占总数的62%,收贮运点发放52家,占总数的85%,其他发放5家。1988年长春市共检各类畜禽肉23112370公斤,其中检猪肉14622666公斤,检牛肉7305470公斤,检羊肉233413公斤,检禽肉3244459公斤,检马肉792090公斤,检狗肉166600公斤,检其他肉类254400公斤。共检出病腐肉93.394公斤,占0.4%。还检疫皮张156690张,检毛、骨、蹄、角344690公斤。并继续对饭店、烧鸡店、副食品商店等经营畜产品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监督检查,全年共查11834家(次),查处违章案件650起,占5%,罚款29078元。
1988年7月由站长王澜波主持制定了《长春市畜禽及肉品检疫(验)程序》,对定期检疫、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市场检疫及运输检疫程序都作了具体规定,并对牛、羊、马、骡、驴、狗、兔的胴体及活禽的检疫(验)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及处理规定。
(2)县(区)畜禽检疫站
长春市城区动物性食品卫生检疫工作,最早开始于1982年,当时各级编委没有正式下发文件建立机构。长春市内的畜禽及其产品检疫工作主要由辖区内的畜牧兽医站负责。1987年,朝阳区,南关区先后经区编委批准成立了畜禽检疫站,朝阳区定编18人,南关区检疫人员由畜牧部门内部调剂。1988年榆树县、长春郊区经县(区)编委批准成立了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人员编制也是内部调剂。以后,农安县、德惠县、九台市、双阳县,二道河子区也都陆续在畜牧兽医站内设了畜禽检疫机构,编委没有正式下文。
5.兽医药械管理站
(1)长春市兽医药械管理站
长春市兽医药械管理站建于1984年7月。1984年以前长春市兽医药械行政管理一直归长春市卫生局管理。兽医药品器械经营也归长春市医药公司经营。1953年,该公司在三马路设店经营少量兽药。1963年在二马路口(世一堂药店南侧)设立兽药批发部,批发零售兽药140余种,器械200余种,年销售额达140万元左右,盈利13万余元。1980年国务院颁布了《兽药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兽药、器械由畜牧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和经销。为此长春市畜牧局从1982年起开始从事对兽医药械的管理工作,1984年5月,长春市农牧局向市编委提出申请增设长春市兽医药械管理站,经长春市编委长编〔1984〕39号《关于同意建立长春市兽医药械管理站的批复》,1984年7月19日长春市兽医药械管理站正式建立。性质为国家事业单位,与长春市畜牧兽医工作总站是1套机构2个牌子,人员内部调剂。办公地点设在长春市畜牧兽医工作总站1楼。任务是检查指导兽药厂、药械站、制剂室的兽医药械生产、供应、管理工作,检查各级畜牧兽医站(所)对兽药政策的执行情况,对城区7个乡镇畜牧兽医站(所)和较大的养畜单位所用的兽医药械进行计划调拨,以满足防治畜禽疾病的需要。该站由赵育杰负责组建,开展工作后,1986年2月任王国桢为站长。
长春市兽医药械管理站是先从事管理工作,后经批准建站。
1983年长春市兽医药械管理站按照国家《兽药管理暂行条例》及吉林省有关规定,对长春市辖区内的兽药生产、供应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及整顿。长春市有经吉林省农牧厅正式批准的兽药厂4家,有农安县兽药厂、德惠县兽药厂、长春市岳阳兽药厂、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兽药厂,共有职工249人,厂房面积1789平方米,固定资产60万元,可生产46个品种,年创产值110万元,年利润14.8万元。长春市有6个已初具规模的兽医药械供应站,共有职工61人,经营近400个品种,年经营额在157.8万元,年利润为5.2万元。长春市兽医药械管理站于1983年11月25日至12月13日对4个兽药厂,6个药械供应站,4个县站制剂室,12个公社畜牧兽医站及社办兽药厂进行了1次检查。通过检查,看到德惠县兽医药械站经营情况比较好,全年进货额64万元,占长春市6个站进货总额48.1%。进货质量合格,管理好,周转快,供应品种多,收入多。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兽药厂办的也很好。技术力量强,设备条件好,药品质量过关。检查中也发现许多问题,一是兽药厂粗制乱造情况比较严重。4个药厂生产46个品种,有24个品种不合格,没有批号的占52%。最严重的是德惠县兽药厂生产的16个品种,有14个品种无批准文号,占87.5%。长春市岳阳兽药厂卫生条件差,无质量检验室,生产14个品种,有5个品种无批号,占35.1%。县级兽医站制剂室条件更差,九台县站制剂室制作的5个品种,只有1个品种合格。二是乱购乱销兽药问题普遍存在。各药械供应站乱购,经营无批号、假冒伪劣药品。兽药厂销售无批号药品。三是有的兽药厂还生产国家明文规定已淘汰的兽药,有的兽药供应站经销已淘汰的药品,甚至过期失效、发霉变质的药品。针对上述问题,管理人员按照《兽药管理暂行条例》及有关文件规定精神对违法单位进行了严肃的处理,并再度重申,不准生产单位生产无批号药品,不合格药品一律不准出厂,经销单位也不准经营假冒伪劣、过期变质药品。对问题严重的单位处以停产、停业整顿。被停业整顿的单位改正后,经申请验收合格后方准再生产兽药或经销兽药。经再抽查发现有不合格产品吊销生产批号或营业执照。
1984年长春市兽医药械管理站继续认真贯彻执行《兽药管理暂行条例》。为搞好管理,防止粗制滥造及销售假冒伪劣兽医药品,巩固兽医药械产、销、用、管一体化成果。于1985年3月9日至3月23日,对辖区内5个兽药厂(又新建了长春兽药厂),6个药械站及部分畜牧兽医站的1984年工作情况进行了1次检查,这一次检查中了解到长春市的5个兽药厂生产条件都得到了改善,药品生产合格率上升幅度较大,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其中改善比较大的有长春市岳阳兽药厂,更换了新厂房,卫生条件较好,工艺流程合理,质量检验室得到了完善。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兽药厂新购置了质检设备、仪器,开展了生测,化测,对药品批批把关出厂。1984年长春市5个兽药厂生产兽药品种为79个品种,生产产值为147.2万元,纯利润为19万元。兽药供应也大为改观,长春市经营兽医药械品种达421种,年总经营额为364.2万元,纯利润为18.3万元。各站严把进货关,无批号,质量低劣的药品大大减少。也对12个乡级站进行了检查,计查728种药品,不合格的为54种,占7.4%。1984年农安县兽药厂、长春市岳阳兽药厂分别被评为第1名、第2名。长春市郊区和榆树县药械站被评为第1名、第2名。
兽医药械归口管理以后,长春市兽医药械管理站,认真贯彻落实《兽药暂行管理条例》,严把药品质量关,查处了近10万元的伪劣兽药,采取严管严罚,有效地控制了私购、乱购伪劣药品,保证了兽药质量,提高了各药厂及兽医药械供应站执法意识,提高生产与经营管理水平,兽医药械市场基本得到了整顿。
1985年11月长春市兽医药械管理站开办了长春市兽医药械商店,性质为大集体单位,因安置局内职工子女就业,为此享受集体所有制免税待遇。经营地点设在长春市畜牧兽医工作总站办公大楼1楼。经营药械是1984年从长春市医药公司二马路兽药批发部接收的40万元药品器械,当年经营药品和器械共490种,其中针剂146种,粉片剂为188种,器械156种。经营的药品主要有抗菌素、磺胺类药,解热镇痛药,健胃药、止泻药、泻药,中枢兴奋药,麻醉、镇静药,维生素、微量元素类药,激素类药,消毒药,驱虫药,中草药等。经营的器械有注射器械、手术器械、产科器械、消毒器械、检疫、检验器械、家畜人工授精的配种器械及畜禽饲养设备等。1986年以后长春市兽医药械商店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品种不断增加,经营收入不断提高。
(2)县(区)兽医药械站
在国务院颁布《兽药管理暂行条例》之后,长春市所辖各县(区)先后成立了兽医药械站,并将各县(区)医药公司经营的兽医药械接收过来,由畜牧部门自己经营。1983年5月8日双阳县兽医药械站接收1万余元药械,品种47种。1983年5月21日,九台县兽医药械站接收1万元药械,品种37种,其中有6种不合格产品。1984年3月15日德惠县兽医药械站接收10.6万元药械,品种110种,其中30种不合格产品。1984年4月榆树县兽医药械站接收4.2万元药械,品种32种。1984年4月22日农安县兽医药械站接收7.5万元药械,品种110种。
各县(区)兽医药械站建立后,按照《兽药暂行管理条例》及吉林省、长春市有关规定,不断探索、完善经营规模,品种数量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1983年长春市6个药械站经营近400个品种,年总经营额为157.8万元,总销售额为122.5万元,纯利润为5.2万元。1984年经营品种达421种。年总经营额为364.2万元,比1983年增长1.3倍。总销售额为308.4万元,比1983年增长1.52倍。纯利润为18.3万元,比1983年增长2.5倍。
6.长春华春禽业联合公司
长春华春禽业联合公司,是由中国牧工商联合总公司、吉林省畜牧局、长春市人民政府合资兴办的原为养蛋鸡企业。1981年4月始建时为长春华春禽业联合公司。公司位于长春市东南郊风景旅游胜地净月潭的西北侧,距长春市8公里。1981年创办初期有职工233人,其中高中初级技术人员8人,由3个分场(厂)组成,即饲养2万只父母代蛋用种鸡场、年饲养20万只的商品蛋鸡场、年生产3万吨配合饲料的饲料厂1座。占地总面积1500亩,于1983年全部建成投产。1988年公司有职工737人,其中高中初级技术人员129人,公司设有种禽、蛋禽、饲料、技术开发、能源设备、生活服务6个分公司,又新建年产2万只父母代肉用种鸡场1座。年饲养1.4万只第二蛋用父母代种鸡场和年饲养10万只的第二蛋鸡场正在建设之中。
多年来华春禽业联合公司为长春市市场的鲜蛋供应及养鸡基地的建设做了较大的贡献。8年中曾从国内外引入星杂“288”、星杂“579”、罗斯、海赛克斯、尼克褐、伊莎黄等优良高产蛋鸡品种和印第安河、爱拔盖加等肉鸡品种、并推广到长春及吉林省内外。
7.长春市奶牛场
长春市奶牛场组建于1958年4月。该场是1958年长春市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时,对158户奶牛户公私合营基础上建立的。6月1日,长春市人民委员会正式发文批准时定名为“公私合营长春市奶牛场”,场部设在长春市东三马路长春市牛奶消毒站院内。同年9月迁至城西公社的“西官舍”。即后来的长春市城西奶牛场。合营时,入场职工154人,奶牛526头,合营资产37.8万元,建场后新建奶牛舍4栋,950平方米,建职工食堂一栋,有土地276亩,胶车6台。1961年5月改为地方国营长春市畜牧场。1966年11月由城西迁至城东,场址位于长德公路6公里处。1979年改为长春市奶牛场。1988年,长春市奶牛场已建场30年,已拥有奶牛488头,其中成龄母牛284头。有职工580人,其中技术人员44人。有牛舍11栋,面积700平方米。有土地560公顷。经过30年的艰苦奋斗,长春市奶牛场牛群质量与奶牛平均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已是全国高产奶牛饲养单位之一。已发展成为一座具有优越自然条件,较强技术力量,丰富管理经验和现代化饲养设备的大型奶牛场。
(1)“大跃进”年代,农业遭受3年自然灾害,奶牛群“保牛渡荒”阶段。
建场初期,牛群来源混杂,血缘不清,主要有大型荷兰奶牛及后裔,还有滨州牛及荷兰杂种牛,既有黑白花、黄白花、灰白花,又有全黑、全黄的牛,牛群里有80%的奶牛患有结核及布氏杆菌病。为此,建场初期,更新改造牛群,消灭疫病,增加产奶量,提高经济效益是该场的当务之急,任务也相当艰巨。可是这些工作刚刚起步,就遭受了连续3年的农业自然灾害,人无口粮,牲畜无料,饲草奇缺,为此,不得不被迫停止对牛群的更新改造工作。为保护奶牛不被饿死,在奶牛生产经营上开始进入了“保牛渡荒”阶段。为解决饲草饲料短缺,1960年初经长春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将长春郊区合心公社陈家洼子生产队划归给奶牛场管理,定为自负盈亏的集体所有制单位,种植饲料,奶牛场按价购买。当年奶牛场开始用青玉米秸搞青贮饲料,年贮量近1万斤。1960年全场有奶牛847头,其中有成龄母牛495头。由于饲料饲草不足将100余头老弱牛、育成牛及犊牛转移到前郭旗异地放牧“渡荒”。1961年1月,为解决牛奶产销矛盾,经长春市农林局批准,将长春市乳品供应站划归给市奶牛场管理。1961年4月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长春市人民委员会决定将和平、净月等农场的一部分奶牛又调给了奶牛场饲养。5月根据国家的全民和集体单位逐步分开的指示精神,公私合营长春市奶牛场经上级批准成立地方国营长春市畜牧场,对外挂两个牌子,对内是一套机构。同时又建起了西山(疫牛场)、农安、前郭旗3个分场,将奶牛分散饲养,“保牛渡荒”。同年8月根据上级关于“退赔”的指示精神,该场将长春郊区合心公社的陈家洼子生产队退回给郊区。1961年末,地方国营长春市畜牧场奶牛存栏已达1240头,其中成龄母牛547头,母牛平均单产为1614.5公斤,为历史最低水平。1962年初,地方国营长春市畜牧场根据当时党的调整政策及指示精神,将农安、前郭旗2个分场撤销,奶牛迁回。同时按照长春市畜牧局关于“去劣留优,保持精华”的要求,对奶牛群进行了调整。将1142头奶牛调整定群为500头,其中成龄母牛300头,育成牛100头,犊牛为90头,大、小公牛10头。将228头奶牛拿到德惠、九台、双阳等地社队寄养,其余部分全部作了淘汰处理。1962年末地方国营长春市畜牧场奶牛存栏523头,其中成龄母牛327头,奶牛平均单产提高到2165公斤。1962年3月长春市乳品供应站由长春市畜牧局收回直接管理。
1962年以后由于农业遭灾情况逐步得到缓解,地方国营长春市畜牧场奶牛群基本渡过了荒年。
(2)培育健康、高产奶牛群,建立饲料基地,饲草饲料自给自足阶段。
1963年,在情况稍有好转之后,地方国营长春市畜牧场开始着手培育健康高产奶牛群。首先在场内成立了奶牛育种领导小组,建立了奶牛系谱,对牛群进行选种选配,采用人工授精技术配种母牛,全部淘汰了本交配种。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按照饲养管理操作规程进行合理饲喂、饮水、运动、刷拭、护蹄。为了解决饲草饲料问题,1963年3月和12月经上级批准,将吉林省供销社长春东郊养殖场东郊分场172名职工,1245亩低洼地调给了长春市畜牧场作为饲料基地搞饲料生产。同时又派人去铁岭牧场学习玉米秸青贮技术,回来后购机械铡草机1台,挖了大型青贮窑,搞玉米秸青贮5~10万公斤。为更新牛群血缘,从1965年起先后从上海、铁岭等地购入5头优质种公牛,改良牛群,使牛群质量得到了提高。还制定了严格的疫病防、检疫制度,每年定期对牛群进行检疫,定期对牛舍、奶牛进行清洗消毒,发现结核阳性病牛立即隔离,淘汰处理,对开放型结核病牛,立即宰杀深埋。从而使牛群健康状况逐步得到了好转。1964年长春市畜牧场开始在东山建筑牛舍6栋,500平方米。1966年10月将西山分场牛群全部迁移到东山新牛舍,西山疫牛舍逐渐拆除并移交给部队。11月23日长春市畜牧场场部由城西迁至城东。1966年末,全场共有奶牛574头,其中成龄母牛365头,平均单产达3842公斤。1966年12月该场“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为此,奶牛育种工作被迫中断。6年间,有的技术人员调离、插队,有些育种资料遗失,给培育奶牛群工作造成一定的损失。
1972年国家开始培育中国北方黑白花奶牛,吉林省和长春市都相继成立了黑白花奶牛育种协作组,国营长春市畜牧场是北方黑白花奶牛育种协作组成员之一。为此,又重新成立了育种领导小组,重新整顿了牛群,清理了血缘,建立了系谱,严格进行选种选配,定期进行体尺、产奶性能、繁殖性能测定和选留基础母牛群等项工作。1973年7月场技术人员研制种公牛冷冻精液获得成功,受配母牛受胎率达到93%以上,并在场内奶牛群中全面采用。1975年该场对从上海购入的17、18号2头种公牛进行了后裔测定,其育种值分别为110%、106%,后裔表现很好。同时该场还选留了3头良种公牛,并定期从北京市北郊农场购入冷冻精液,改良奶牛群。经过多年育种及加强饲养管理,1978年该场母牛第3产平均产奶量单产达到5249.5公斤,超过北方黑白花奶牛育种5000公斤的育种指标。在外貌评定上,体尺测定已有96.4%达到品种牛指标,符合良种牛指标的牛占牛群的66%,整个牛群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1982年该场奶牛群经北方黑白花奶牛育种协作组验收合格,奶牛的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达到品种牛指标,并被评为“育种先进单位”,同时颁发了“高产奶牛群”奖状。1985年长春市奶牛场被中国奶牛协会授予“全国奶牛高产单位”,并获“二等奖”。1985年长春市奶牛场和城西奶牛场共有奶牛746头,其中成龄母牛504头。1985年长春市奶牛场产奶量达266万公斤,平均单产5789.5公斤,其中长春市奶牛场平均单产6306公斤,长春市城西奶牛场平均单产5273公斤。
为了解决饲草饲料自给问题,继1963年之后长春市畜牧场又购入康拜因联合收割机1台,用2台机器搞青贮,青贮数量逐年增加,1966年青贮入窑115.5万公斤,1967年青贮入窑145万公斤,1969年入窑青贮99.5万公斤。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生产饲草饲料,从1973年开始对场属农田进行综合治理,清理沟渠4条,计6000多米,挖排水沟2条计500余米,内涝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并修筑了宽幅条田,农田得到了治理,饲料基地初具规模。为解决土窑青贮饲料浪费大的问题,该场又分别于1979年、1982年修筑了2个石头结构的青贮窑,容积为1461立方米,并花了近20万元分别于1979年、1980年、1987年从东德、通榆等地购入机械青贮收割机3台,用于收贮饲料,既节省了人力,加快了青贮进度又保证了青贮质量和数量。1982年入窑青贮496万公斤,1983年入窑青贮500万公斤,从而青贮饲料基本代替了羊草喂牛,粗饲料自给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在奶牛育种的同时长春市畜牧场还非常重视疫牛净化工作,1966年10月西山疫牛场疫牛净化工作基本结束。并于1975年12月在场内建立了化验室,对牛群进行细菌学、血清学、牛乳的理化检验监测及饲料营养成份分析等项检测。到1976年城西奶牛场疫牛也全部净化。使疫牛场变成了健康牛场。
1979年4月长春市成立乳品公司,地方国营长春市畜牧场隶属长春市乳品公司管理。1979年8月9日经长春市农业局批准,长春市畜牧场改为长春市奶牛场。1980年1月长春市乳品公司撤销长春市奶牛场,分别建立了东山、东郊、综合和城西4个场,隶属于长春市乳品公司管理。1980年12月又恢复了长春市奶牛场,场部内设行政办公室,基建办公室和人事保卫、技术、供销、财会4个科。基层有东山、东郊2个分场和1个制砖厂。长春市城西奶牛场仍隶属于长春市乳品公司管理。
(3)新建示范奶牛场,奶牛生产将步入现代化发展阶段。
1987年经国家计委、农牧渔业部批准,在长春市奶牛场基础上兴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长春市示范奶牛场。长春市示范奶牛场于1987年7月19日动工兴建,总投资为75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50万元,地方配套400万元。建设总面积1.5万平方米。新建牛舍11栋(安装机械化设备),面积5920平方米。挤乳厅1处,其中包括待挤厅、奶库、机器房、工作间等(榨乳设备是当时国内最大,最先进的),面积843平方米。综合服务楼1栋,除办公外还可进行奶牛冷冻精液制作、贮存,鲜奶的化验检测,奶牛疾病防治研究等,治疗室、配种室各1处,建筑面积222平方米。奶牛运动场1.6万平方米。设有电围栏1080延长米。此外还有锅炉房、变电室等。示范奶牛场建成后可饲养奶牛800头,其中成龄母牛500头,后备母牛300头,年产鲜奶300万公斤,年产值可达186万元,利润为32万元。到1988年末已完成投资340万元。1988年12月16日长春市城西奶牛场迁至城东,并入长春市示范奶牛场。长春市示范奶牛场建成后,将步入科学化、现代化生产阶段,将为长春市奶牛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8.农安种畜场
农安种畜场建于1949年3月15日,位于农安镇古城街。1949年3月初东北人民政府为恢复马产,由东北农林部派谢谦、田谷春、吴中有、邹连仲、沈嘉枫、潘荣伦、孟庆元、董连吉等13人到农安建立农安马产指导所,同时吸收当地12名有中专学历的知识分子为骨干开展全县马匹资源调查,之后又建立起了12个区级马产指导所(即马匹配种站),采用人工授精方法进行马匹改良。1950年3月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将农安马产指导所改为农安县人民政府畜产局,农安县长何奔光兼局长,东北人民政府农林部派许承构任副局长,1954年吉林省农业厅决定将农安县畜产局改名为吉林省农安种马场,专门承担农村民马改良工作。该场建场初期有37名职工,24名技术人员,5间旧砖房,到1988年拥有种猪、种牛、农业饲料、家畜繁改、乳制品、制砖、劳动服务公司等7个机构和分场,种畜场拥有耕地0.9万亩、畜舍1.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45.2万元,流动资金147.1万元,772名职工,86名技术人员(其中高级技术人员9人,中级技术人员60人),拥有大型匈牙利机械化养猪设备和美国先进饲料加工设备和雄厚家畜繁殖改良技术力量。
1949~1957年农安种马场以养种马为主,开展民马改良。1949年3月利用从辽宁铁岭种马场及黑龙江牡丹江军马场借来的杂种公马30匹采取人工授精的方法,在12个马产指导分所进行马匹杂交改良。1950年3~5月由田谷春等同志从满洲里接回从苏联引入的阿尔登种公马108匹,建马厩3栋,利用阿尔登种公马在农安县范围内广泛开展马匹杂交改良工作。
1950年冬农安种马场,吸收当地民间艺人组成马匹人工授精宣传队,深入农村以当地真人真事编成二人转、快板、拉洋片、太平鼓在群众中演出,对开展马匹人工授精起很大作用,1951年元旦该宣传队曾到沈阳东北人民政府大礼堂演出,领导同志观看,并给予好评。
1958年中央农业部对种畜场提出“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办场方针。农安种马场在办场方针上提出“以种马繁育和民马改良为主,大力发展养猪、养鸡、养牛、养兔并抓好饲料生产”。1958年6月从山丹军马场引进顿河种公马7匹。1959~1960年经吉林省农业厅调给该场苏维埃重挽马66匹,其中母马63匹、公马3匹,拉脱维亚褐色红牛21头,承担了种马和种牛的繁育任务。马匹人工授精配种范围扩大到长春、白城地区的双阳、德惠、长春郊区、前郭、乾安、双辽等7个县区,马匹配种站建立了32处。为发展养猪、养鸡事业,将华家公社亮衣门大队的70公顷土地划入种马场,建立起拥有16栋猪舍的大型猪场1处,有基础母猪450头,年可生产仔猪0.6万头,还修建拥有5栋鸡舍的养鸡场1处,养蛋鸡1万只,月孵雏鸡5万只。
1958年为解决饲料自给将洼中高农场5队划给种马场做为农业分场生产饲料。1965年由于种马场划归长春市畜牧局领导,洼中高分场被收回,将农安县良种场的刘家分场划归种马场做农业分场。
1962~1964年吉林省农业厅决定将苏重挽马122匹、拉脱维亚牛84头调给长岭、通榆两县。1965年农安种马场有纯种母马10匹,杂种母马40匹,基础母猪102头,耕地3500亩。1974年4月从北京东郊农场引进摩尔根种公马2匹,母马3匹。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农安种马场生产上没有新的进展。
1977年吉林省和长春市有关领导要求农安种马场的发展方向应以猪和奶牛为主。1978年吉林省畜牧局决定将农安种马场种马淘汰,饲养牛,到1980年为止,该场共处理大小马匹200余匹,从吉林农业大学购入黑白花奶牛17头,到1985年发展到76头。1986年从加拿大引进荷斯坦奶牛145头,到1988年发展到300余头,并被吉林省奶牛协会定为吉林省良种奶牛繁育基地之一。随着奶牛业的发展,于1985年建成日处理5吨鲜奶的新型奶粉厂1处和年产1000万只冰果的加工厂1处。
1976年经吉林省政府批准,在亮衣门分场建机械化万头猪场1座,计划投资500万元,饲养基础母猪600头,年出栏商品猪1万头。在投资156万元建猪舍3栋时,因计划改变,终止投资,吉林省农业厅决定利用新建猪舍养基础母猪250~300头,年提供仔猪3500~4500头。1988年农牧渔业部及吉林省和长春市决定,从匈牙利引进全套大型机械化养猪设备在亮衣门分场建年养基础母猪1000头,年出栏商品猪1.8万头的大型现代化养猪场。1988年引进设备,将于1989年动工建设,1990年投入生产。
1986年由国家经委等批准技改项目,从美国引进80年代新型饲料加工设备在亮衣门分场新建了1座预混浓缩饲料加工厂,可年单班生产浓缩饲料4.8万吨,预混饲料1.2万吨,1988年已建完,1989年将投入生产。
在马匹改良方面,1949年农安种马场首次在我国开展民马人工授精工作,利用30匹种公马在1个配种期人工授精配母马3170匹,受胎率达31.7%,写下了中国马匹改良史上的一个新篇章。1957年农安种马场马匹人工授精率达67%。1960年农安种马场平均每匹种公马1个配种期可人工配种母马250匹以上,受胎率为75%以上。其成果与经验撰写成《中国马匹人工授精和提高种公马利用率的研究》论文,在1961年的第4届国际家畜繁殖会议上交流。1985年农安种畜场马匹人工授精受配率达到82.4%。
1958年改种公马精液蔗糖稀释液为奶粉鲜奶稀释液,改精液稀释倍数由不超过1:3扩大到1:5以上,改每匹母马1次输精标准7.5亿为2~3亿,使精液的利用率提高2倍多。
对种公马的精液输送采取途中降温法,还采取了子宫角输精法,由一般1次输精20毫升降到8~10毫升。
在猪改良方面,1976~1985年农安种畜场先后进行了公猪精液冷冻试验和猪杂交育肥试验。1981年农安种畜场的《公猪精液冷冻的试验研究》论文作为日中畜产兽医学术交流中方交流资料,并在日本1982年《畜产的研究》杂志中发表。1985年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由1974年的42%提高到80%。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由1960年的65%提高到70%。羊受胎率从1974年开始保持在80%左右。
农安种畜场从1949~1988年总投资483万元,生产总收入3335.7万元,创社会效益7000万元(只计算农村马匹改良收益部分)。总计配种母马695916匹次,产改良马(骡)驹243570匹。推广出售改良马7万余匹。1959年向越南出口改良马25匹。1973年以后累计用长白猪、苏白猪、吉林白猪、杜洛克猪人工配种母猪11.5万头次,产杂种猪68万头。1973年以来用拉脱维亚、西门塔尔、黑白花牛改良黄牛、共计配种本地母牛1.86万头次,产改良牛犊0.81万头。
1973~1985年共配种母羊2万余只,产羊羔1.6万只。
1959~1982年纯繁种马200匹,推广120匹。
1959~1988年累计推广猪6.1万头。
1960~1964年推广拉脱维亚种牛102头。
1985~1988年繁殖奶牛386头。
1978~1988年生产鲜奶450万公斤,生产“辽塔牌”奶粉41.5万公斤。
1956~1964年向白城地区大赉、长岭、通榆及四平地区梨树县输送种马179匹,拉脱维亚种牛80余头,技术干部27人,饲养工人45人,建立安广种马场、腰井子种马场、梨树种马场及新华种牛场。
1958~1962年,场办畜牧兽医学校,培养畜牧兽医技术员180人。
1955~1956年配马结束后,在吉林省农业厅的指示下,部分配种站技术人员携带显微镜赴白城地区,协助该地区推广羊人工授精技术。
1964年6~7月,北京科影以农安种马场为基地,拍摄《马匹改良与人工授精》科教片,许承构任技术指导,该科教影片发行全国公演放映,对推动马匹改良与人工授精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5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30年里共培训各类家畜人工授精农民技术人员500多人,有200多人到吉林省内外各地从事家畜人工授精技术工作,已成为各地的技术骨干力量。
9.德惠种畜场
德惠种畜场建于1950年3月,位于德惠镇站前街,距德惠火车站东1公里处。东北沦陷时期为亚麻厂,光复后为第二示范农场。
长春解放初期,吉林省农业厅派吕克润、王选儒、杨絮、渡边弘、朝仓泷二、郎海鳌、赵鼎鼐等人建立吉林省农业厅德惠种马场。建场初期全场有职工65人,干部34人,其中技术干部25人(高级2人、中级3人),工人31人。设有总务、配种、饲养3个组,有马舍4栋,土地40余垧。该场从小到大,从以单一的马匹繁殖改良的种马场发展到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综合种畜场。1988年末全场职工总数774人,有干部95人,其中技术干部52人(高级6人、中级19人),有种鸡、火鸡、种猪、种马、农业、工副业、复合肥7个分场,下设14个家畜繁殖改良站,饲养长白、苏白种母猪125头,阿尔登种马121匹,父母代蛋用种鸡1.1万只,种火鸡1200只。全场土地总面积1.35万亩,其中耕地1.33万亩,草原0.02万亩,房屋建筑总面积1.1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44.1万元,流动资金171.4万元。
1950~1957年德惠种马场先后从苏联及黑龙江、辽宁等地引入种公马99匹,母马8匹,杂种公马12匹开展马匹人工繁殖改良工作,其中弗拉基米尔种公马38匹,阿尔登种公马26匹,苏重挽种公马35匹,阿尔登种母马8匹。到1957年种公马增加到105匹,下设马匹配种站33个,民马改良面扩大到德惠、榆树、九台等县。
1958年德惠种马场马匹改良面扩大到长春、吉林、四平、白城4个地区的德惠、双阳、榆树、九台、永吉、舒兰、伊通、扶余8个县。同时从黑龙江、辽宁、四平等地引入苏白种猪38头,哈尔滨白猪40头,新金猪80头,吉林黑猪37头,从陕西引入关中种公驴6头,从吉林市引入西门塔尔种牛1头,从新疆引入新疆细毛羊400只,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引入来航鸡0.4万只,从上海引入康贝尔种鸭650只,从辽宁引入海文那种兔200只,从山东引入海狸鼠100只,从蛟河引入意大利种蜂40箱进行饲养繁殖,为长春发展畜牧业生产提供良种。
60年代初期,由于中苏关系中断,不能继续从苏联引入种马,为此,吉林省农业厅决定在德惠种马场建立良种马纯繁马群。1960年以后德惠种马场从镇南调入苏重挽母马48匹,公马3匹,阿尔登种公马9匹,从双辽种羊场调入阿尔登高血杂种母马35匹,开始了苏重挽、阿尔登纯系与高血杂种马杂交育成高血马的品系繁育,还培育吉林马,为吉林省民马改良提供种马。同时又从黑龙江、北京、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地引入苏白种猪135头,长白种猪38头,克米洛夫种猪40头,二民猪10头,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来航种鸡0.5万只,芦花种鸡0.15万只,澳洲黑种鸡350只,从大连、北京、通辽等地引入荷兰奶牛51头,其中公牛38头,母牛13头,从黑龙江引入苏系西门塔尔牛1头,从陕西、山东等地引入关中驴8头,德州驴4头,进行以养猪、养鸡、养牛、养驴为副的种畜生产。
1976年因农业机耕面积不断扩大,德惠种马场对经营方向及畜群结构进行了调整,把160匹基础母马削减为30匹,之后引进来航、星杂“288”、星杂“579”、罗斯、公杂1号、星布罗、罗曼、白洛克、新汉县、红育等种鸡3.9万只,引进长白、苏白、杜洛克、二民猪种猪83头,德、苏系西门塔尔牛6头,滨州、草原红等种牛,萨能奶山羊43只,辽宁中卫绒山羊108只,尼古拉火鸡1万只,乌苏里种貉200只,变成了以鸡为主,猪、牛、羊等为副的种畜场。为保存阿尔登马种源,1980年8月21日农业部与财政部颁发了〔80〕农业(牧)字第119号、〔80〕财农字第178号文件关于种马保种的联合通知,规定德惠种马场为国家保留阿尔登基础种马50匹,以保证马匹繁殖种源的供给。
1950~1951年在马匹繁殖改良方面,采用人工授精与本交相结合的方法,母马发情鉴定以阴道检查法为主,以试情法为辅,每匹种公马平均配母马22.9~31匹,母马受胎率为21.2%。1957~1963年,为吉林、通化、白城、延边地区输送种马63匹,技术干部6人,饲养工人18人,支援吉林市、海龙、长岭等3个种马场的建立。1956~1974年,马匹繁殖改良由集中配种改为分散配种,以扩大改良面。稀释液配方由庶糖稀释液改为奶糖稀释液,每匹公马年平均配母马211.4~365匹,受胎率达70~80%。1975~1980年,试制成功牛、马精液冷冻稀释液,每匹种公马年平均配母马600~1000匹,母马受胎率达72.3%。1986年德惠种畜场与吉林农业大学联合进行猪精液稀释液筛选试验,历经3个春秋近千次镜检,找出了最佳稀释液配方,2号配方’,采用此种配方,母猪受胎率达89.65%,为开展猪人工授精工作奠定了基础。
1986年,德惠种畜场开展了火鸡人工授精技术工作,受精率达96%。
该场建场以来,为国家发展畜牧业生产提供大量种畜种禽。提供阿尔登种公母马754匹,支援到东北3省及河南、河北、山东、内蒙古等省区。提供关中、广灵、德州种驴57头。提供种公母猪15484头。提供种牛137头。
提供种鸡566万只,种蛋107万枚,种鸡雏101万只。改良马11587万匹,其中为越南、朝鲜提供50匹。还在德惠、榆树、九台3县(市)建立乡镇级家畜人工授精站75个,村输精点523个。培训农民家畜人工授精技术员1200多人。
10.榆树家畜良种繁殖场
榆树家畜良种繁殖场建于1972年1月,位于榆树县怀家乡的三家子屯,距榆树县城45公里。1948年由吉林省人民法院始建,当时为省劳改农场。1954年被地方接管改为地方国营榆树县三家子农场。1958年为榆树县公安局劳动教养所。1963年移交给吉林省民政厅改为东方红农场。1969年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部队某炮兵团。1972年1月移交榆树县畜牧局,改称为榆树县家畜良种繁殖场。
改称榆树县家畜良种繁殖场初期该场有职工367个,干部37人,有工人330人。场部设有政工、生产、办事3个组,下设1个畜牧所,2个畜牧队,4个农业队。有马64匹,猪37头,牛3头,驴1头。有土地6005亩,其中可耕地3000亩,房屋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1988年末,榆树县家畜良种繁殖场共有职工494人,其中干部37人,工人457人。有种猪88头,鹿133只,种马5匹,种牛2头。有种畜禽舍2317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为118.3万元,流动资金76.3万元。
1972~1974年为以养马为主,养猪、养驴、养牛、养鸡等为副的时期。
1972年为进行马匹繁殖改良从德惠及榆树县原种场引入阿尔登种马和顿河种马各10匹,从双辽引入吉林马5匹,从哲里木盟引入驴120头,开始了以养马为主的种畜生产,同时从长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哈尔滨新发种猪场等地引入长白种猪7头,吉林花猪14头,苏白种猪36头,从辉南引入延边黄牛2头,南阳牛2头,从镇南羊场引入新疆细毛羊65只,还引入种鸡、种鸭、种貂及珍珠鸡等。进行了以养猪、养牛、养羊、养鸡、养鸭、养貂等为副的种畜生产。
1973年由于资金短缺,项目多,浪费大,将养鸡、养鸭、养牛、养羊、养驴等6项砍掉,以马匹繁育和改良为主,1973年末马匹发展到222匹。
1974年为发展以马匹繁育改良为主的种畜生产,又从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引入阿尔登种马12匹,黑龙江挽马29匹,同时还从永吉县、吉林市、双阳县等地购入梅花鹿235只,其中公鹿114只,母鹿121只。1974年修建畜舍1270平方米。
1975~1988年砍马上猪,转向以养猪为主,养鹿、奶牛等为副时期。1975年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意见要求砍马上猪,1974年引入的种马不再扩繁。1976年在中央提出1980年实现机械化精神指导下,吉林省主管部门多次指示榆树良种繁殖场砍马上猪,1978年马基本被砍掉。1975~1985年该场又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长春市农科所、梨树、怀德、哈尔滨、广东等地引入种猪176头,其中长白种猪52头,苏白种猪47头,东北民猪22头,杜洛克猪55头。1980年以前每年基础母猪存栏在300头左右,1981~1984年基础母猪存栏在200头左右,1985年种猪下放承包给职工饲养。1980年鹿发展较快,达446只,以后由于鹿茸滞销,鹿价下跌,到1985年鹿存栏量为273头。1984年为提高鹿群质量,更新鹿群血液,又从双阳引入梅花鹿4只。1982年该场从黑龙江省双城县引入黑白花奶牛3头。
榆树家畜良种繁殖场建场以来为国家提供种畜情况如下:
种马。1972~1974年提供阿尔登、顿河、吉林马255匹,推广到榆树及黑龙江省五常县。
种猪。1972~1985年推广长白、苏白、吉林黑猪、东北民猪、杜洛克种猪7325头。推广到吉林省榆树、桦甸、和龙、蛟河、敦化等县及黑龙江省尚志、阿城、五常县、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等地。
种羊。1973年推广新疆细毛羊231只,推广到黑龙江省鹤岗市。生产商品羊111只。
种驴。1984年以后推广关中种驴11头。其中公驴4头,母驴7头。
梅花鹿。1982~1986年推广梅花鹿140只,推广到吉林市九站及黑龙江省拉林县空军某部。到1985年止共销售鹿茸9693两。
种牛。1972~1982年推广延边及南阳牛20头,其中公牛3头,母牛11头。推广到黑龙江省五常县。1982年以后还推广黑白花奶牛6头。
11.双阳种畜场
双阳种畜场建于1969年11月25日,位于距县城南24.4公里山清水秀的土顶乡土门村朱家沟,背靠将军岭,西依拉骆驼山,山脚下有长流不息的一眼泉水,为贯通双阳县肚带河的源头,场部位于双明公路旁,1979年双阳县根据畜牧业生产的需要,将原吉林省商业局建的双阳县太平饲养场一分为二建立双阳县种马场和双阳县第四国营鹿场,同时将县种马场在佟家乡庄家村(原县外贸鹿场、畜牧兽医学校旧址)移地兴建,1969年11月25日正式建成。1971年初夏经县决定第1次将场址移至甩湾子林场,1972年4月1日买下土顶乡土门村朱家沟的土顶乡饲养场设立种马分场。1975年6月第2次将种马场全部迁到土门村朱家沟(现址)。1976年该场经长春市批准改为双阳县种畜场。
1988年末双阳县种畜场已建场19年,该场从建场初期的14名职工(其中技术人员2名),4匹阿尔登种马,20匹杂种马的种马场发展到拥有113名职工(其中技术人员5名),700只种鹿、25头种猪、10头种牛、5匹种马,4500亩土地。其中草地面积500亩,耕地面积400亩、30.4万元固定资产,51.4万元流动资金的综合性种畜场。1988年该场有年可产1万吨水刷石厂1个。林业资源也很丰富、天然林贮量为0.3万立方米,人工林贮量为0.12万立方米。
1969~1971年为以养种马为主,单一开展马匹改良时期。1969年建场时该场为单一马匹改良的种畜场,有4匹阿尔登种马及20匹阿尔登杂种马。1969~1971年该场从农安、德惠、长岭种马场引入种马12匹,其中阿尔登种马8匹,苏重挽种马4匹,并在佟家乡建配种站1处,利用引进种公马开展马匹改良工作,并向各乡(镇)推广改良用种马。
1972~1979年为马、牛、羊、猪、鹿种畜生产时期。1972年以后该场为继续开展种马生产及民马改良工作,又于1972~1974年从辽宁盘锦、黑龙江省四方山、海林、吉林省德惠、长岭等地引入种马31匹,其中阿尔登种马29匹,苏重挽种马2匹,从山西引进山西种驴6头,继续进行民马改良及种马生产。1974年该场有种马35匹,杂种马54匹。同年从内蒙古、延边、长岭等地购入种牛32头,进行种牛生产,其中苏系西门塔尔牛10头,延边黄牛10头,草原红牛12头。从内蒙引入波尔华斯种羊55只,开展种羊生产。从辽宁盘锦、长春市农科所、农安种畜场引入种猪103头开展种猪生产,其中苏白种猪48头,长白猪25头,克米洛夫猪15头,东北民猪5头,杜洛克猪10头。1975年从双阳县各鹿场引入梅花鹿500只,进行了种鹿生产,为双阳县提供种畜。
1980~1988年为猪、牛、鹿、貉种畜生产时期。1980年上级指示该场削减种马,为此到1988年该场仅保留场设配种站配种用种公马5匹。为了改良双阳县猪种,加强种猪生产,该场于1982~1985年从德惠、农安、梨树、辉南县和长春市农科所等地引入种猪98头,其中长白猪82头,汉普夏、杜洛克猪14头,二民猪2头。1987年实行联产承包,该场将部分种猪承包给职工饲养,到1988年全场有长白种猪25头。1982~1983年为更新牛群血液从白城地区长岭及查干花种畜场引入西门塔尔牛2头,1985年该场种牛存栏43头,1988年有西门塔尔种牛10头。1986年为发展双阳县养貉生产,从双阳河养殖场引入种貉200只,开展了种貉生产,饲养效果不理想。
1969~1974年共为国家提供种马72匹。1969~1988年共配种母马7500余匹。1972~1985年共为国家提供种牛100头,1982~1983年共为双阳县黄牛改良销售种公牛精液4万余粒。1973年为双阳县羊的改良销售波尔华斯种羊85只。1971~1988年向社会销售种猪5000余头。1975~1988年向社会提供种鹿60只,共产销鹿茸近7万两。1987年推广种貉35只。
12.九台县种畜场
九台市种畜场于1970年3月始建于风景秀丽的波泥河公社腰站大队下板石生产队。始建时为种马场,由于场址距九台市较远,交通不便,为此于1971年4月1日迁至现址营城镇营城村,后又在土们岭镇的马鞍山设立分场。到1988年该场由建场初期的15名职工(其中场长1人,技术人员1人,会计1人,临时工人、12人),0.2垧土地、180平方米圈舍的种马场发展到拥有102名职工,300亩土地、700亩荒山牧地、19.6万元固定资产、29.5万元流动资金、1栋办公室、2栋猪舍、20头种猪的种畜场。
(1)1970~1974年为以养种马为主,养种猪为副时期。1970年3月建场初期,该场定为种马场,引入阿尔登种公马1匹,杂种母马30匹扩繁饲养,1972年又引入顿河母马10匹进行繁殖。同时引入吉林花猪10头进行种猪生产,1973年又引入苏联白猪7头,吉林黑猪6头进行种猪生产。1974年该场将种马逐步淘汰,剩有种猪20多头,变成了养种猪为主的种畜场。
(2)1975~1979年为以养种猪为主,以养种牛为副时期。1975年该场改种马场为种畜场。1975~1978年从陕西、江西上饶、吉林市等地又引入种猪46头,其中长白种猪9头,苏白种猪18头、约克夏种猪7头、吉林花猪种猪6头、东北民猪种猪6头,进行以种猪为主的种畜生产。1975~1976年从陕西引入秦川牛32头(其中公牛4头,母牛28头),从长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黑白花奶牛4头,从查干花种牛场引入滨州牛12头,在马鞍山分厂扩建牛舍400平方米,进行种牛生产,1979年将种牛全部处理掉。
(3)1980~1988年为以养种猪为主,养绒山羊、东北细毛羊、乌苏里貉、肉鸡为副时期。1980年该场有种猪40多头。同年10月从德惠种畜场引入辽宁绒山羊30只(其中公羊2只,母羊28只),从双辽种羊场引入东北细毛羊28只(其中公羊2只,母羊26只),牧养于马鞍山分场,1983年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产仔成活率仅为25%,全部淘汰。1984年6~7月从黑龙江海伦县野生动物饲养场引入乌苏里种貉100对,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及母貉质量较差等原因致使80%的母貉空怀,加上大多数母貉无奶,致使60%仔貉死亡,到1985年7月将剩下的20对种貉卖给了东丰县养貉专业户。1985年从广州三元里种鸡场引入AA肉用种鸡875套,红布罗肉用鸡435套。1988年又从吉林省种猪场及德惠种畜场引入丹麦系长白种猪17头,充实种猪生产。
1979~1987年,为扭转亏损局面,曾办过沸石矿、调合漆加工车间、包装箱加工车间,白钢加工车间及碳素加工厂。有的项目曾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建场18年共为社会提供长白、苏白、吉林花、吉林黑、东北民猪等种猪2830头。提供杂种马80匹。提供秦川牛45头,黑白花奶牛2头,滨州牛5头。提供绒山羊20只,东北细毛羊50只。乌苏里貉48只。该场家畜人工授精站自1984年至1988年共配种受胎母马1600匹,母牛140头,母猪600头,奶牛140头。
13.双阳县国营鹿场
解放后双阳县积极发展养鹿生产,先后建起了4个国营鹿场。1948年土改初期双阳县长岭乡将地主的157只梅花鹿收为公有,成立农会鹿场。1949年在农会鹿场的基础上建起了双阳县长岭子鹿场,当时有职工7人,草房1栋,梅花鹿60多只,木栏鹿圈1处,并于1959年改为第一国营鹿场。同年从第一国营鹿场调出梅花鹿280只(其中公鹿102只,母鹿178只),调配职工19人在石溪乡黄家村建立第二国营养鹿场。1963年又先后从第一、第二鹿场和吉林省外贸鹿场调出梅花鹿329只,调配职工21人,在县城东郊双阳水库北侧建立了第三国营鹿场。1969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又将商业局饲养场养鹿队饲养的557只梅花鹿(其中公鹿265只,母鹿292只)及13名职工调出,在太平镇小河子村建立第四国营鹿场。在鹿的繁殖、鹿茸生产、炸茸方法等方面,经过多年的实践,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
鹿的配种方式:1949~1956年采用传统的“群公群母法”配种。1965年第三国营鹿场采用“单公群母替换法”配种。每群鹿公母比例2:30,配种初期、末期每隔3~7天替换1次种公鹿,配种盛期每隔2~3天替换1次种公鹿。1972年以后双阳县国营鹿场全部采用此法。1978年第三国营鹿场采用“单公群母一配到底法”配种。每群公母比例1:20。
第三国营鹿场韩坤经过多年实践摸索试验,认为鹿茸生长的快慢、骨化程度大小、颜色的好坏与生茸期降雨量多少有密切关系,并与农业生产年景一致,从1975年开始在生茸季节天气炎热干旱时期利用人工降雨改善小气候,增加鹿只运动量和采食量促进鹿茸生产,提高鹿茸产量和质量,据1978年试验结果,人工降雨可使鹿舍降温1~3℃,提高空气相对湿度16%左右,公鹿产茸量比不实行人工降雨提高5%。
改进炸茸方法。传统的炸茸方法比较复杂,技工一边炸茸一边数数,炸1副茸需6个小时,稍有大意鹿茸就会被炸破皮、脱壳造成成百上千元损失。1958年第一国营鹿场试行“快速炸茸法”炸茸,创造了30分钟炸好1副鹿茸的记录,质量也很理想。1979年第三国营鹿场韩坤和赵青彦研制成了92—12型鹿茸煮炸机,该机比人工炸茸提高效率6倍,节约人力1/3,破损率由原来的手工操作的3%降为1.9%,1980年获农垦部重大发明3等奖,获吉林省政府发明4等奖。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全书翔实记述了长春市畜牧业发展的进程,全书七章,包括畜牧业志、畜牧业资源、畜禽产品及饲料加工、畜牧科技、畜禽疾病的防治及检疫、畜牧业机构。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