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粗饲料加工开发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5071
颗粒名称: 二、粗饲料加工开发技术
分类号: S81
页数: 4
页码: 182-185
摘要: 本节记述了长春市畜牧业粗饲料加工开发技术的情况,其中包括了饲料青贮、半干青贮技术的推广、物理加工青饲料的应用、“人工瘤胃”发酵饲料(牛胃液发酵饲料)的推广应用等。
关键词: 粗饲料加工 开发技术 长春市

内容

1.饲料青贮、半干青贮技术的推广
  长春从1952年开始推广饲料的青贮、半干青贮技术。可供青贮、半干青贮的饲料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玉米秸、甜菜叶、葵花头、蒿草、树叶等。长春市畜牧业资源普查时,查清长春可供青贮、半干青贮饲料,除去烧柴做肥料等用外,总蕴藏量达8万吨左右。据各年度记载,1952年长春市示范农场青贮了22窖,118吨,并吸收了奶牛业者10余名在示范农场学习青贮方法。1959年长春市青贮饲料达27596吨,1980年达28940吨。从1952年开始推广,经过近30年的工作,仅在长春市奶牛场、农安县种畜场、双阳种畜场、双阳县鹿场等单位全面推广应用,面上由于受粉碎机械、技术指导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制约,一直是推而不广。1980年以后,随着党在农村各项经济政策的落实,市场与价格的全面放开,促进了节粮型畜禽的迅速发展。加之从1986年吉林省畜牧局将此项工作列为技术推广项目,中央专门召开了青贮工作会议,并从1986年起每年都组织东北三省联评检查,更促进了青贮、半干青贮饲料的发展。1986年长春市贮量达1亿斤,长春郊区被农业部授予先进县(区);1987年长春市贮量达3.5亿斤,农安、双阳、榆树、郊区被评为青贮达标县,长春市被评为农牧渔业部达标地区。1988年贮量2.3亿斤,列吉林省第一位,是全国第7个达标市。
  2.物理加工青饲料的应用
  长春从60年代开始改变切碎煮熟的方法,在一些地方采用打浆处理,既解决了缩小青饲料体积,又增加了猪采食量和增重的目的。
  3.“人工瘤胃”发酵饲料(牛胃液发酵饲料)的推广应用
  “人工瘤胃”发酵饲料,长春市于1973年配合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所,首先在吉林省内开始科研工作。当时在榆树县闵家公社三合三队猪场进行试点,到1975年长春市开展了3个点,除榆树闵家公社外,还有榆树县弓棚子公社长发大队一队、农安县哈拉海公社金大房子四队。
  试验表明,“人工瘤胃”发酵饲料,对改良粗饲料的质地,使硬变软,增强适口性,扩大采食量,减少消化系统疾病和促进增膘复壮,有一定作用。
  试验结果证明,喂用“人工瘤胃”发酵饲料日粮与无曲盐水或自然发酵饲料日粮对比,猪体的增重率一般可提高15—20%,另外对提高母猪繁殖生产力有较好的效果。榆树县闵家公社三合三队,经过3年生产饲喂,1975年,46头可繁母猪,共产78窝仔猪,平均每头母猪年产1.7窝,每窝成活仔猪7.8头,每头母猪平均年成活仔猪12.36头,成活率为85%以上。比喂用“人工瘤胃”发酵饲料以前年分的猪群生产力有显著成倍增长。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全书翔实记述了长春市畜牧业发展的进程,全书七章,包括畜牧业志、畜牧业资源、畜禽产品及饲料加工、畜牧科技、畜禽疾病的防治及检疫、畜牧业机构。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