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解放后畜禽饲养管理的研究应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5068
颗粒名称:
二、解放后畜禽饲养管理的研究应用
分类号:
S81
页数:
5
页码:
177-181
摘要:
本节记述了长春市解放后畜禽饲养管理的研究应用,畜禽饲养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随着畜牧科技的进展,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和饲养管理体制的变革而发展。
关键词:
畜禽饲养
研究应用
长春市
内容
畜禽饲养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随着畜牧科技的进展,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和饲养管理体制的变革而发展。解放初期,以一家一户为一个饲养单位,当时由于科学技术落后,畜禽数量较少,很少开展这方面的研究。1953年成立了初级社,牲畜由社统一经营,1956年实现合作社,1958年公社化,家畜由个体饲养变为集体所有,开始集中饲养,集中使役,农民对改进饲养管理方面的研究积极性不高,尤其是1958年出现的“一平二调”的共产风,严重的挫伤了农民饲养畜禽的积极性。1959年纠正了此风之后,生产稍有恢复。1962年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全面调整,国务院贯彻了《关于发展大牲畜的十条规定》,长春市恢复开放了13处牲畜交易市场。畜牧业开始全面回升,并逐步开展畜牧科学技术的研究。1964年积极开展了中间科学试验,长春市畜牧局配合长春市科委与吉林省畜牧、特产、九站农科所以及农安种马场等部门协作,在双阳县第二鹿场开展了仔鹿人工哺乳、驯化骨干仔鹿5只,混群驯化153只;长春市畜牧局还配合吉林省畜牧科学研究所,在长春市的德惠县边岗公社、农安县万顺等公社的16个生产队推行了《中部农区牲畜(马、骡)饲养管理技术档案》,通过基层多点试验,不仅取得了数据,而且为生产队合理科学饲养管理牲畜,推行饲养管理技术打下了良好基础。但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畜牧业生产受到“左”的思想干扰,徘徊不前,科学饲养管理也被批为“洋框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党的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政策,取消了对家庭饲养业的限制,放开了价格,调整了畜产品的流通渠道,调动了农民饲养畜禽的积极性,进入了全面研究探索科学饲养管理技术的新时期。
1.改革了畜禽饲养方式与饲养技术
1983年,长春市全面推广了冬季扣塑料暖棚养畜禽,这是饲养方式科学化的一场革命。解决了东北地区一年养畜半年长肉的问题,在生产实践中达到了减少饲料用量,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出栏率的目的。农安县在滨河乡优胜村畜牧场试验记载,采用扣塑料暖棚养猪,平均日增重在0.57公斤以上,比不扣棚养猪增加103克,提高21.9%,差异明显。从料重比情况看,扣棚组为4.3:1,不扣棚组为5.27:1,扣棚比不扣棚每增重1公斤可节约饲料0.97公斤,饲料利用率提高18.4%。每头猪比不扣棚多提高经济效益15~17元。1988年长春扣暖棚34552户,扣暖棚养畜禽388万头(只),占吉林省扣棚养畜禽总数的36%。配套技术饲养畜禽在长春的专业化饲养中广泛应用。在生猪生产中,改劣种为良种、改吊架子的饲养方法为直线育肥法,改单一饲料为配合饲料、改冷圈为暖舍的“四良四改”配套技术。1988年配套技术养猪4.5万头,这种配套技术的养猪方法,从发展趋势看,正在由点向面上发展。在养鸡业中推广了良种鸡、鉴别雏、笼养、喂配合料、火炕网上育雏,这种科学的养鸡方法在专业化的饲养中有突破性进展。1988年实现了配套技术养鸡178万只,占专业化养鸡的89%。在养牛、养羊中推广了扣棚养、喂青贮料、育肥出栏。在养鹅业中开始向鹅肉、鹅毛(搞活体拔毛)、鹅肝(肥鹅肝开发)等综合开发利用方向发展。1988年长春市鹅活体拔毛314万只,占吉林省608万只的51.6%。
2.对于猪的育肥方法的研究
经过多年的探索,特别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有了飞速的进展。通过多次育肥对比试验分析,杂交优势筛选研究,不断吸收国外、国内的先进经验和不断实践探索。
1978年吉林省农科院畜牧所张泽林副研究员先后在农安县三盛玉乡畜牧场和南关区幸福乡光明村畜牧场,做了猪的直线育肥科学试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随着塑料薄膜在畜牧业上的应用,从1985年以后,冬季扣塑料暖棚养畜禽形成了发展趋势,特别是在那些专业化养畜禽户中得到了全面发展。1987年长春市总结推广长春郊区合心乡哈达村杨自鸣的直线育肥法,首先在吉林省畜牧局把杨自鸣育肥法概括为“四改”即土种改良种;单一饲料改配合饲料;冷圈改暖棚;改“吊架子”为直线育肥。应用“四良四改”配套技术养猪,发挥了整体功能作用,提高了科学养猪水平,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8年农安县有5个乡23个村集体养猪场、29个乡镇畜牧站和328个户采用“四良四改”配套技术。共养猪30066头。在进行综合分析时随机抽样101户和7个畜牧站,其中101户养猪4548头,平均入栏重15.9公斤,结束体重为100.3公斤,增重84.4公斤。平均饲养天数为131.2天,平均日增重为643.3克,平均每头猪消耗饲料为291公斤,肉料比为1:3.45,平均每头猪盈利100.62元。7个畜牧站养猪357头,平均每头入栏重12.4公斤,结束时平均体重100.8公斤,平均增重88.4公斤,平均饲养131.7天,平均日增重671.2克,平均每头猪消耗饲料295.6公斤,肉料比为1:3.34,平均每头猪盈利105.59元。不仅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实现了年出栏两茬猪,促进了长春生猪出栏率的提高。1978年长春市生猪出栏率为44.76%、1979年为53.03%、1980年为54.97%、1985年为81.01%、1988年达到96.21%。
3.对于黄牛的科学饲养管理与育肥的研究
这项研究长春于1980年开始开展,黄牛正处于由役牛向商品牛转化的初期,采取配套技术可提高黄牛的科学饲养管理水平。即一是改良,采用人工授精配种,提高个体产肉能力;二是采用青贮、半干青贮饲料补喂;三是育肥出栏,提高出肉率;四是棚舍饲养,保持稳定增长膘情。在育肥方法上,1986年,榆树县五棵树镇、双阳县大营子乡利用酒糟育肥瘦牛(架子牛)达万头,创产值200余万元。长春市畜牧局于1988年在榆树县五棵树镇和长春市家畜繁育指导站进行了酒糟育肥瘦牛试验。试验结果是五棵树试验组每头牛收入168.80元,体重增重1公斤消耗费用核人民币0.738元,长春市家畜繁育指导站试验组每头牛体重增加1公斤消耗费用核人民币1.18元,郊益是可观的。
4.对于鸡的饲养管理技米的研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各地相继涌现出大批养鸡专业户,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在专业化饲养中,全面推广采用了配套技术饲养。即推广了笼养鸡,引鉴别雏,养良种鸡,喂配合料。在育雏方法上采用火炕网上育雏,这样既扩大了饲养量,又提高了成活率,增加产蛋量,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长春郊区畜牧局1982~1984年专业户养1只蛋鸡,1个周期成本为15元,周期产值为28元;1985年1个周期饲养成本为25元,周期产值为41元,除去贷款利息,单只净利达12.8元;1987年1个周期饲养成本为25元,周期产值为41元,除去贷款利息,单只净利为17.10元;1988年1个周期饲养成本为43元,周期产值为55元,除去贷款利息,单只净利为9.60元。
5.鹅的综合开发研究
长春市1986年推广鹅活体拔毛技术,提高鹅的“身价”,促进了养鹅业的发展。1986年长春市鹅发展到193万只,1987年发展到286万只,1988年发展到688万只,比1987年增长1.4倍,鹅活体拔毛达314万只,占吉林省的51.6%,产羽绒73.1万公斤,年增收金额2155万元。养鹅最多的农安县,鹅活体拔毛收入户均102元。鹅业的系列开发,促进了流通领域的发展,在农安县万金塔乡形成了全国第二大羽绒市场,汇集了全国15个省、市,56个羽绒厂家派人定点收购,高峰时每天3~4千人参与流通,日成交额达5~6万元。
6.沼气液喂猪试验的研究
1988年吉林省畜牧局首次推出用沼气液喂猪的科技试验项目。此科技试验在长春市畜牧局的主持下,在德惠县布海乡岫岩村和三胜乡良种场村进行了试验。试验猪46头,试验初重平均23.5公斤,饲养114天,试验末重93.2公斤,平均日增重0.61公斤,对照组46头,试验初重平均23.1公斤,末重85.3公斤,平均日增量0.54公斤,试验组比对照组日增重提高0.07公斤。
7.仔猪超前断奶,补给代乳料的试验
1988年农安县种畜场做了仔猪超前断奶,补给代乳料的试验。采取仔猪产后28~30天开始断奶,经过3年6个生产周期107窝910头仔猪试验,效果很好。它提高了母猪产仔窝数,由平均产仔1.7窝提高到2.4窝,平均提高0.7窝,由年获15头仔猪提高到20头,并节省了饲料耗量,1头母猪哺乳期喂精饲料由300公斤下降到200公斤,两个哺乳期可节约饲料200公斤。
8.蛋鸡笼层改造的研究
1988年华春禽业联合公司试验推广了蛋鸡笼层由3层改4层的试验研究,并获得成功。通过对蛋鸡笼层“三改四”,华春禽业联合公司提高了饲养量5~7万只,增加产值250~350万元。此项试验获长春市科委科技进步2等奖。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全书翔实记述了长春市畜牧业发展的进程,全书七章,包括畜牧业志、畜牧业资源、畜禽产品及饲料加工、畜牧科技、畜禽疾病的防治及检疫、畜牧业机构。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