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猪的改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504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猪的改良
分类号: S813
页数: 9
页码: 139-1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猪的改良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解放前长春市猪的改良、解放后长春市猪的改良。
关键词: 长春市 畜禽改良

内容

一、解放前长春市猪的改良
  猪的杂交改良工作最早始于1934年,当时伪满政权曾在长春市郊外的大屯设种猪良种交配所一处,并从日本输入大量的巴克夏、约克夏良种公猪,对长春的东北大民猪等进行杂交改良,1936年以后又分别往农安、九台等县投放一定量的巴克夏、约克夏种公猪进行杂交改良工作。民间也曾将从河北、山东移民带入的中小型黑猪进行杂交改良,并在部分地方开展了民间选育工作。经过杂交改良后的杂种猪除保留了原耐寒、耐粗饲、产仔多、母性强的特点外,在生长速度及肉的品质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基本接近或稍有超过巴克夏猪的生产水平。
  二、解放后长春市猪的改良
  解放前长春的生猪生产都作为农家副业分散经营,由于受农村经济条件制约,养猪生产水平很低,其改良速度缓慢,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猪的改良方向是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而变化。长春解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各级领导和业务主管部门为了增积有机肥料,促进农业生产,都比较重视发展生猪生产和猪的改良工作,先后从国内外,省内外引入大量优良种公猪对本地猪进行杂交改良,由于没有注意对当地优良品种的保存,经过改良纯东北民猪基本绝迹,改良猪群逐渐扩大,基本遍布广大乡村,猪只质量也逐步提高。在品种改良的基础上还形成一些深受当地农民欢迎的“地方品种群”,如农安的“花腰猪”、“鲍家黑猪”、德惠的“长山猪”、榆树的“八号猪”等。1950年农安、九台等县从辽宁等地引入巴克夏种猪88头,约克夏种猪68头,并在农安县种马场内设种猪场进行纯繁,之后向各乡村投放,对当地猪进行杂交改良。1952年,长春成立了配种站,并从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购入巴克夏种公猪5头,种母猪3头。1954年长春市示范场和长春市供销总社又由新金县购入巴克夏和少量约克夏种猪,贷放给3个区64头(种公猪9头,种母猪55头),其中分配给七区26头,十一区6头,十五区32头。但由于当时母猪分散饲养,经济杂交利用率不高,加之由于民间对良种公猪和杂交改良工作缺乏管理和技术指导,猪的改良工作长期处于杂交乱配状态,改良效果不太显著。1958年以后,在大跃进时期,大抓养猪的形势下,农安、榆树和国营长春西郊农场(现长春市农研所)等县区单位从辽宁、黑龙江、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处引进了克米洛夫种公猪16头,苏白种公猪8头,新金种公猪20头,对长春市的本地猪进行改良。在“大跃进”时期,并提出了“全改良”口号,长春市的东北民猪等地方良种也发生了混杂,使地方良种东北民猪已尽濒于绝灭。畜牧部门和群众经过对杂交效果观察,逐步趋于选择“吉林黑猪”、“克米洛夫猪”为父本,以本地猪为母本的最佳杂交组合。猪的改良方向是肉脂兼用型。1960年以后又由农安、德惠、榆树、双阳、郊区等县区从哈尔滨香坊猪场、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等地引入苏白种公猪42头、哈白种公猪20头、克米洛夫种公猪9头、长白种公猪18头、吉林花猪种公猪2头,应用经济杂交手段对本地猪进行改良。60年代前、中期,长春市猪的改良方向是肉脂兼用型,末期开始逐步向瘦肉型方向改良。先是以“苏白猪”进行杂交改良为主,其杂交一代效果很好,后因其身腰短,种猪退化而逐渐被“长白猪”所取代。引进的长白猪虽然为数不多,但因杂交后裔好,瘦肉率又高,为群众所喜爱,并为以后开展瘦肉型猪改良工作做了准备。1970年以后各县、区继续从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辽宁省的铁岭种畜场、梨树县种猪场、北京通县以及山西等地引入苏白种公猪201头、长白种公猪131头、克米洛夫种公猪20头、约克夏种公猪3头,对本地猪进行较大规模的杂交改良。这时期长春市猪的改良方向是有计划的利用苏白、长白猪改良本地黑猪,即以肉脂兼用型为主,以肉用型为副的改良方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在农村各项经济政策的调整、落实,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猪的饲养条件得到改善,良种猪的引进、应用和管理开始走向科学化。80年代初期榆树等县区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等地引入长白种公猪50多头。同时长春市畜牧局在猪的改良上明确提出“两白一黑”的改良方向,即用长白、苏白杂交改良本地黑猪,培育出具有高产性能的一代育肥猪。1983年以后,随着市场的开放,价格的放开,根据人们普遍要求吃瘦肉的需要,各县区又从加拿大、广东、江西上饶、吉林市、哈尔滨、杭州大观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梨树、等地引入长白种公猪100头、杜洛克种公猪121头、约克夏种公猪32头、苏白种公猪23头、克米洛夫种公猪22头、汉普夏种公猪5头、哈白种公猪3头,对本地猪进行杂交改良,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80年代中后期根据市场的需求,猪的改良方向是以肉用型为主,肉脂兼用型为辅。特别是自1986年、1988年农安、榆树两县被农牧渔业部列为商品瘦肉型猪基地以后,促进了瘦肉型猪体系的系列开发。据农安、榆树两县调查基地建设成果比较显著,验收时两个县有可繁母猪61 835头,产瘦肉型仔猪56 044窝,占产仔总窝数的71.8%,出栏瘦肉型猪占总出栏猪的64.9%。
  1981年在全面开展畜牧业资源调查时,对猪的改良效果进行了测定,改良效果比较显著。
  长春市猪的常温人工配种技术最早开始于“大跃进”年代的1958年,当时农安、德惠两种马场首次进行猪常温人工授精试验。1959年农安、德惠种马场试验获得成功。最初所用的稀释液是牛乳,假台猪是自己研制的“木制假台猪”,每头种公猪能负担20~3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1959年受配母猪有47头,其中一头母猪最多产下18头仔猪,试验效果比较理想。1960年农安种马场在农安县的城郊、巴吉垒两个乡开展了猪的常温人工配种工作,当时由于参加配种头数少,效果不太显著。1961年由于农业受灾减产,生猪生产大幅度下降,加之当时采精,配种方法比较繁琐,技术掌握程度不够,受胎率不高等原因,造成此项工作推而不广。1972年生猪生产又形成了大发展的趋势,农安种马场又重新开展了猪的人工授精工作,首先在前岗乡于家村试点,1973年在前岗、万顺、万金塔等3个乡开展工作,1974年长春市畜牧局在农安县召开了家畜人工授精现场会,再次将猪人工授精工作引向深入,当年农安县有29个乡开展了工作。1975年农安县有30个乡开展了工作,并先后培训了乡、村级猪人工配种技术员410多名,全县基本形成了猪人工授精配种技术网络。1975年6月长春市召开猪人工授精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决定在长春市范围内全面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1975年长春有46个乡开展了猪人工授精工作,其中农安县30个乡,德惠县7个乡,九台县7个乡,榆树县1个乡,郊区1个乡。1977年长春市有72个乡,499个村,2 723个社搞起了猪人工授精配种。
  农安县于1977年对黄金、杨树林乡27头个体母猪人工授精配种效果观察,一个情期配种受胎21头,情期受胎率77.7%,最终受胎率100%,这一时期长春猪人工授精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只是由于养猪体制及母猪群质量较差,影响了猪人工授精的成绩。1979年共配母猪2184头,受胎2086头,受胎率95.6%。1983年吉林省畜牧局,为了进一步开展猪人工授精工作,并提高其受配率和受胎率,当年对15个配种站进行了拨款补贴,当年共人工配母猪2298头,占可繁母猪的2.4%。1984年人工配母猪9698头,受配率达到74.3%。1985年吉林省决定将猪人工授精配种工作向统一供精方向发展,走以统一供精为主的猪人工授精道路,特别是自1985年以后,国家共投资184万元,在长春相继建立了37个猪统一供精站。这项工作是从1985年开始的,当年新建猪统一供精站23处,人工配种母猪1.2万头,占母猪总数的7%,受胎率达到79%。1986年猪统一供精站达到35个,受配母猪11959头,占母猪总数的10.2%。是年,还总结推广了农安县滨河乡“双包双保”责任制,即乡(镇)村包收配种费,保母猪受配头数,配种站和技术员,包配种,包受胎率。将双项指标落实给干部和技术员,并与工资、奖金挂钩,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猪人工授精工作迅速发展。1987年猪统一供精站达到37个,受配母猪22166头,占长春母猪总数的23.4%,1988年长春有猪统一供精站点72个,参加人工授精配种公猪达2262头,猪人工授精配种55873头,受胎49840头,受胎率为89.2%,其中有16个猪统一供精站配种达千头。榆树县闵家、五棵树、保寿、大岗、谢家配种站和农安县巴吉垒、三宝、高家店、万顺、滨河、三盛玉、万金塔、龙王、黄金配种站、九台县庆阳和德惠县的五台、朱城子等16个配种站,猪人工授精配种都超千头,共配种24037头。人工授精应用的种公猪主要有“长白猪”、“杜洛克猪”、“大约克夏猪”占优势。
  1975年农安县种畜场在大搞猪人工授精的同时也进行了猪冷冻精液配种试验,他们从1978年至1980年共用冷配技术配种母猪423头,产仔108窝,获得仔猪1 454头,按实际产仔窝数计算受胎率为42.55%,平均每窝产仔8.08头。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全书翔实记述了长春市畜牧业发展的进程,全书七章,包括畜牧业志、畜牧业资源、畜禽产品及饲料加工、畜牧科技、畜禽疾病的防治及检疫、畜牧业机构。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