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畜禽改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5041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畜禽改良
分类号: S813
页数: 27
页码: 139-1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畜禽改良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畜禽改良、马的改良、牛的改良、羊的改良、家兔的改良。
关键词: 长春市 畜禽改良 杂交改良

内容

第一节 猪的改良
  一、解放前长春市猪的改良
  猪的杂交改良工作最早始于1934年,当时伪满政权曾在长春市郊外的大屯设种猪良种交配所一处,并从日本输入大量的巴克夏、约克夏良种公猪,对长春的东北大民猪等进行杂交改良,1936年以后又分别往农安、九台等县投放一定量的巴克夏、约克夏种公猪进行杂交改良工作。民间也曾将从河北、山东移民带入的中小型黑猪进行杂交改良,并在部分地方开展了民间选育工作。经过杂交改良后的杂种猪除保留了原耐寒、耐粗饲、产仔多、母性强的特点外,在生长速度及肉的品质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基本接近或稍有超过巴克夏猪的生产水平。
  二、解放后长春市猪的改良
  解放前长春的生猪生产都作为农家副业分散经营,由于受农村经济条件制约,养猪生产水平很低,其改良速度缓慢,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猪的改良方向是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而变化。长春解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各级领导和业务主管部门为了增积有机肥料,促进农业生产,都比较重视发展生猪生产和猪的改良工作,先后从国内外,省内外引入大量优良种公猪对本地猪进行杂交改良,由于没有注意对当地优良品种的保存,经过改良纯东北民猪基本绝迹,改良猪群逐渐扩大,基本遍布广大乡村,猪只质量也逐步提高。在品种改良的基础上还形成一些深受当地农民欢迎的“地方品种群”,如农安的“花腰猪”、“鲍家黑猪”、德惠的“长山猪”、榆树的“八号猪”等。1950年农安、九台等县从辽宁等地引入巴克夏种猪88头,约克夏种猪68头,并在农安县种马场内设种猪场进行纯繁,之后向各乡村投放,对当地猪进行杂交改良。1952年,长春成立了配种站,并从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购入巴克夏种公猪5头,种母猪3头。1954年长春市示范场和长春市供销总社又由新金县购入巴克夏和少量约克夏种猪,贷放给3个区64头(种公猪9头,种母猪55头),其中分配给七区26头,十一区6头,十五区32头。但由于当时母猪分散饲养,经济杂交利用率不高,加之由于民间对良种公猪和杂交改良工作缺乏管理和技术指导,猪的改良工作长期处于杂交乱配状态,改良效果不太显著。1958年以后,在大跃进时期,大抓养猪的形势下,农安、榆树和国营长春西郊农场(现长春市农研所)等县区单位从辽宁、黑龙江、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处引进了克米洛夫种公猪16头,苏白种公猪8头,新金种公猪20头,对长春市的本地猪进行改良。在“大跃进”时期,并提出了“全改良”口号,长春市的东北民猪等地方良种也发生了混杂,使地方良种东北民猪已尽濒于绝灭。畜牧部门和群众经过对杂交效果观察,逐步趋于选择“吉林黑猪”、“克米洛夫猪”为父本,以本地猪为母本的最佳杂交组合。猪的改良方向是肉脂兼用型。1960年以后又由农安、德惠、榆树、双阳、郊区等县区从哈尔滨香坊猪场、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等地引入苏白种公猪42头、哈白种公猪20头、克米洛夫种公猪9头、长白种公猪18头、吉林花猪种公猪2头,应用经济杂交手段对本地猪进行改良。60年代前、中期,长春市猪的改良方向是肉脂兼用型,末期开始逐步向瘦肉型方向改良。先是以“苏白猪”进行杂交改良为主,其杂交一代效果很好,后因其身腰短,种猪退化而逐渐被“长白猪”所取代。引进的长白猪虽然为数不多,但因杂交后裔好,瘦肉率又高,为群众所喜爱,并为以后开展瘦肉型猪改良工作做了准备。1970年以后各县、区继续从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辽宁省的铁岭种畜场、梨树县种猪场、北京通县以及山西等地引入苏白种公猪201头、长白种公猪131头、克米洛夫种公猪20头、约克夏种公猪3头,对本地猪进行较大规模的杂交改良。这时期长春市猪的改良方向是有计划的利用苏白、长白猪改良本地黑猪,即以肉脂兼用型为主,以肉用型为副的改良方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在农村各项经济政策的调整、落实,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猪的饲养条件得到改善,良种猪的引进、应用和管理开始走向科学化。80年代初期榆树等县区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等地引入长白种公猪50多头。同时长春市畜牧局在猪的改良上明确提出“两白一黑”的改良方向,即用长白、苏白杂交改良本地黑猪,培育出具有高产性能的一代育肥猪。1983年以后,随着市场的开放,价格的放开,根据人们普遍要求吃瘦肉的需要,各县区又从加拿大、广东、江西上饶、吉林市、哈尔滨、杭州大观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梨树、等地引入长白种公猪100头、杜洛克种公猪121头、约克夏种公猪32头、苏白种公猪23头、克米洛夫种公猪22头、汉普夏种公猪5头、哈白种公猪3头,对本地猪进行杂交改良,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80年代中后期根据市场的需求,猪的改良方向是以肉用型为主,肉脂兼用型为辅。特别是自1986年、1988年农安、榆树两县被农牧渔业部列为商品瘦肉型猪基地以后,促进了瘦肉型猪体系的系列开发。据农安、榆树两县调查基地建设成果比较显著,验收时两个县有可繁母猪61 835头,产瘦肉型仔猪56 044窝,占产仔总窝数的71.8%,出栏瘦肉型猪占总出栏猪的64.9%。
  1981年在全面开展畜牧业资源调查时,对猪的改良效果进行了测定,改良效果比较显著。
  长春市猪的常温人工配种技术最早开始于“大跃进”年代的1958年,当时农安、德惠两种马场首次进行猪常温人工授精试验。1959年农安、德惠种马场试验获得成功。最初所用的稀释液是牛乳,假台猪是自己研制的“木制假台猪”,每头种公猪能负担20~3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1959年受配母猪有47头,其中一头母猪最多产下18头仔猪,试验效果比较理想。1960年农安种马场在农安县的城郊、巴吉垒两个乡开展了猪的常温人工配种工作,当时由于参加配种头数少,效果不太显著。1961年由于农业受灾减产,生猪生产大幅度下降,加之当时采精,配种方法比较繁琐,技术掌握程度不够,受胎率不高等原因,造成此项工作推而不广。1972年生猪生产又形成了大发展的趋势,农安种马场又重新开展了猪的人工授精工作,首先在前岗乡于家村试点,1973年在前岗、万顺、万金塔等3个乡开展工作,1974年长春市畜牧局在农安县召开了家畜人工授精现场会,再次将猪人工授精工作引向深入,当年农安县有29个乡开展了工作。1975年农安县有30个乡开展了工作,并先后培训了乡、村级猪人工配种技术员410多名,全县基本形成了猪人工授精配种技术网络。1975年6月长春市召开猪人工授精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决定在长春市范围内全面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1975年长春有46个乡开展了猪人工授精工作,其中农安县30个乡,德惠县7个乡,九台县7个乡,榆树县1个乡,郊区1个乡。1977年长春市有72个乡,499个村,2 723个社搞起了猪人工授精配种。
  农安县于1977年对黄金、杨树林乡27头个体母猪人工授精配种效果观察,一个情期配种受胎21头,情期受胎率77.7%,最终受胎率100%,这一
  时期长春猪人工授精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只是由于养猪体制及母猪群质量较差,影响了猪人工授精的成绩。1979年共配母猪2184头,受胎2086头,受胎率95.6%。1983年吉林省畜牧局,为了进一步开展猪人工授精工作,并提高其受配率和受胎率,当年对15个配种站进行了拨款补贴,当年共人工配母猪2298头,占可繁母猪的2.4%。1984年人工配母猪9698头,受配率达到74.3%。1985年吉林省决定将猪人工授精配种工作向统一供精方向发展,走以统一供精为主的猪人工授精道路,特别是自1985年以后,国家共投资184万元,在长春相继建立了37个猪统一供精站。这项工作是从1985年开始的,当年新建猪统一供精站23处,人工配种母猪1.2万头,占母猪总数的7%,受胎率达到79%。1986年猪统一供精站达到35个,受配母猪11959头,占母猪总数的10.2%。是年,还总结推广了农安县滨河乡“双包双保”责任制,即乡(镇)村包收配种费,保母猪受配头数,配种站和技术员,包配种,包受胎率。将双项指标落实给干部和技术员,并与工资、奖金挂钩,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猪人工授精工作迅速发展。1987年猪统一供精站达到37个,受配母猪22166头,占长春母猪总数的23.4%,1988年长春有猪统一供精站点72个,参加人工授精配种公猪达2262头,猪人工授精配种55873头,受胎49840头,受胎率为89.2%,其中有16个猪统一供精站配种达千头。榆树县闵家、五棵树、保寿、大岗、谢家配种站和农安县巴吉垒、三宝、高家店、万顺、滨河、三盛玉、万金塔、龙王、黄金配种站、九台县庆阳和德惠县的五台、朱城子等16个配种站,猪人工授精配种都超千头,共配种24037头。人工授精应用的种公猪主要有“长白猪”、“杜洛克猪”、“大约克夏猪”占优势。
  1975年农安县种畜场在大搞猪人工授精的同时也进行了猪冷冻精液配种试验,他们从1978年至1980年共用冷配技术配种母猪423头,产仔108窝,获得仔猪1 454头,按实际产仔窝数计算受胎率为42.55%,平均每窝产仔8.08头。
  第二节 马的改良
  一、解放前长春市的马匹改良
  1948年出版的《东北经济小丛书》的畜产篇中记载:“农安所产之马,一向颇有名,此种马混有俄罗斯马之血液”,说明在沙俄侵略中国东北期间曾有过俄罗斯马改良长春本地蒙古马的历史,而且颇有盛名。
  1931~1945年,日本侵略者为进一步侵略及掠夺,积极扩充军马,曾先后在伪政权内设立过马政局、畜产司、畜政局等马匹繁殖及改良机构,并于1937年实施“满洲畜产开发第一个五年计划”,当时马匹改良主要是为了军事需要和赛马,所以大部分采用轻型的阿拉伯系种马改良,其目的是为日伪军队培育出体高145厘米的小型骑兵用马,1939年改为用中间型的盎格鲁诺尔曼系和重种小型的贝尔修伦系种马进行改良,当时采用本交配种。其目的是为日伪军队培育出步兵用的小型挽驮军马,体重为450~500公斤。为实现马政计划。分别于1937、1942年在长春建“新京国立种马场”、“榆树国立种马场”两处,1945年8月两处种马共有700匹,以盎格鲁诺尔曼为主,部分配备小型贝尔修伦,其它轻型种马为数较少。种马场每年在其管辖范围内从4月开始到7月为止下派种马对当地民马进行本交改良,每匹种公马每年能提供改良马10匹左右,改良效率较低。1940年由“新京国立种马场”分配给德惠县日系杂种公马30匹,在德惠县的刘家、大房身、五台等地设立了种马交配所,每所配备种公马2~3匹,牧手1~2人,所长1人。30匹种公马共配种母马1307匹,当时调查了450匹,妊娠171匹,受胎率为38%,又调查受配母马1437匹,产驹490匹,产驹率为34.1%。东北沦陷时期,农安、长春、榆树、德惠4县被指定为模范产马县,所产之改良马闻名东北,既适用于军用又适用于农耕。农安马很有名气,1942年夏伪马政局在农安县万金塔乡张龙榜家为伪皇帝溥仪选购御马1匹,此马是4岁盎格鲁诺尔曼杂种公马,体高146厘米,胸围173厘米,管围19.5厘米,具有相当的体幅和骨量,结构匀称,头部清秀,颈部隆起,耆甲发育良好,背腰平直,腹部充实,尻长短适中,呈正尻,四肢较干燥,蹄质坚实,有悍威而温顺,属重乘型马。
  东北沦陷时期,伪政府为日军侵略战争的需要,实施了开发计划,培育了部分军马,但因其改良面小,技术手段落后,马匹改良工作成效不大。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春市的马匹改良
  1948年10月长春解放,马和土地回到了人民手中,但由于战争的破坏,马匹的数量少、质量差。为了将被破坏的养马业恢复起来,东北人民政府十分重视马匹改良事业,于1949年搜集到日本种马20匹,在长春建立农安种马场,用人工授精对吉林省马匹进行改良,要想迅速恢复被破坏了的养马业,20匹种马远远满足不了需要,鉴于这种情况中央人民政府将从苏联定购的种马拨给吉林省。1950年3月农安种马场田谷春等同志将拨给该场的108匹阿尔登种公马及38匹弗拉基米尔种马从中苏边界的海拉尔接回,之后,德惠县成立了德惠种马场,并派文成善等同志将38匹弗拉基米尔种公马接回德惠,还从农安调去日本杂种公马12匹(农字号3匹、兴字号7匹、复字号2匹),配备在岔路口、榆树、城子街、松花江、双山配种站。从此长春的马匹改良工作,相继在农安、德惠等县全面开展,到1953年共建马匹人工授精站27个,产改良马1万余匹。1954年~1958年,德惠种马场又从黑龙江省引入苏维埃重挽马25匹,建立马匹人工授精站31处,共产改良马3.5万匹,马匹人工授精受胎率由1951年的13.9%提高到66.5%。1963年有马匹人工授精站65处,产改良马4.2万匹,1964年人工配马妊娠率为73%,比1963年提高6.53%,1964~1972年榆树县又从镇南引入顿河马25匹,1973年曾对马匹人工改良情况做过1次调查,从调查中看,当时除郊区以外,榆树、农安、德惠、九台、双阳5个县都先后建起了种马场,有马匹人工配种站153处,存栏改良马达9.3万匹,占马匹总数的40.8%。在改良的基础上,加强了培育和选育工作,为培育吉林马奠定了基础。从解放初到1985年,长春共产改良马42万多匹。1959年10月从农安、德惠两县选购阿尔登和弗拉基米杂种马各25匹(其中公马各1匹,母马各24匹,计50匹)支援越南。向北京、河北、山东、内蒙及辽宁、黑龙江等省市提供种马2500多匹,马冷冻精液14601粒,为国防建设提供军马200多匹。1985年共有家畜配种站179个,马匹人工授精受胎率为73.95%。
  从改良的效果看,重型种公马改良本地马的效果显著,群众普遍欢迎用重型公马与本地母马交配产生的一代杂种,其体高平均比本地马提高9厘米左右;一代杂种母马与重种公马交配产生的二代杂种体高平均又比一代杂种提高6厘米左右。一、二代杂种除体高显著提高外,其体长、体幅和骨量也都有相应的提高。重种一、二代杂种马与本地马体尺比较表。
  重种一、二代杂种马的体型外貌多表现为:头重颈厚,低身广躯,粗腿大棒,短蹄寸,大蹄壳等挽用型的特点。并具有体质结实,性格温顺,适应性强,耐粗饲,力气大,抗使役等优点。但有部分杂种马表现凹背,斜尻,结构松懈,蹄质脆弱,平蹄,眼壳小等缺点。
  其生产能力,一、二代杂种马比本地马约提高50~75%,用2匹二代杂种马拉犁趟二遍地,垅宽70厘米,耕深21厘米(实担150个挽力公斤)工作8小时,可趟地1.4公顷,用本地马3~4匹才能完成上项任务。
  用顿河公马改良本地马所产生的一代杂种马,其平均体高比本地马提高8厘米左右,但顿河杂种马螳螂脖子细高腿,不适于挽用。见表3~9。
  顿河一代杂种马用阿尔登(或苏重挽)公马复交所产生的二代(先轻后重)或阿尔登(或苏重挽)一代杂种母马,再用顿河公马复交所生的二代马(先重后轻),多表现头颈大小适中,躯干较粗大,四肢干燥,蹄腿利落,脚步轻快,具有挽乘兼用型特点。但部分表现:头颈、四肢像轻种,躯干像重种等嵌合现象。
  重型杂种公马与本地母马交配所产生的杂血马与纯种重型公马所见的杂种一代相比,其体高、体幅和骨量均略低于纯种的杂种一代,但与纯轻种一代相比,体高相近,体幅、骨量均略高。故群众对重型杂种公马的印象好于顿河纯种公马。
  杂种公马与杂种母马横交后一般表现较好,平均体高,体长和体幅均接近于阿尔登二代杂种马的体幅骨重,亦符合理想要求。见表3~12。
  1943年伪满洲国的马政机构为积极实施其第二次马政计划,在农安县三宝种马交配所用海库尼种公马搞过马匹人工授精试验。采精用的假阴道是“育种袋”,育种袋是用猪、牛膀胱制成的,即将膀胱用酒泡后,剥去膀胱内粘膜,只留外层浆膜,采出精液后用蔗糖稀释液稀释。对母马发情鉴定,采取阴道检查法,根据阴道粘膜色泽、粘液性状和子宫外口收缩形状判定输精时间。输精方法以2人操作,先用开膣器张开阴道,再用佐藤式输精器吸入精液,将精液输入子宫体内。
  解放以后,1949年在农安首次开展了省内的马匹人工授精试验,采精仍用“育种袋”,输精仍用佐藤式,母马发情鉴定仍采取阴道检查法。由于试验顺利,当年建站12处,马匹人工授精受胎率达31.7%。
  1950年3月东北人民政府农林部在辽宁铁岭种畜场举办东北第一次马匹人工授精讲习班,为开展马匹人工授精工作,农安、德惠、榆树等县派20余名同志参加了这次学习。当年东北局又在农安举办了马匹人工授精学习班,由北京畜牧研究所郑丕留教授主讲,长春各县都派员参加了学习。1950年3月从苏联进口种马,同时带入一部分假阴道。1950年6月仍采用阴道检查法进行发情鉴定,改佐藤弯杆输精器为杨学时的“直杆式”输精器输精。
  1951年,全部采用苏联式输精胶管输精,由一人操作。1952年大部分配种站开始用直肠检查法,根据卵泡性状判定输精时间。1953年5月东北农业部采纳苏联专家建议,正式下文指示各场站一律停止直肠检查法。但从1954年各配种站又自行开始用直肠检查法进行母马发情鉴定和早期妊娠诊断。人工授精配种受胎率获得明显提高。是年,培训出马匹人工授精技术人员110人,共有马匹人工授精站28处,马匹人工授精受胎率提高到66.5%。
  1958年长春有马匹人工授精技术人员116人,有马匹人工授精站86处,马匹人工授精受胎率达63%左右。吉林农业大学和农安种马场首次进行马精液低温(干冰冻精-79℃)冷冻保存试验。并获得初步成功,解冻后精子活力达到0.3~0.5。
  1958年6月越南畜牧局副局长陈文河等三人(越南自带翻译1人在内)来农安县参观学习马匹人工授精5天,以农安县政府名义赠送给越南朋友马匹人工授精器材1套。
  1963年有马匹人工授精技术人员146人,有马匹人工授精站56处,40处输精站(点),马匹人工授精受胎率达60~70%。
  1965年除社、队自办或联办本交配种站156处外,人工授精站在国办56处的基础上,又增设了社办人工授精站15处,输精点59处,长春已达到65%的公社采用人工授精改良马匹。1974年除国办56处外,社办家畜人工授精站达到120处,人工授精点148处。
  1974年普遍推广假台马采精。当年6月18~19日,法国动物生理研究中心站站长梅士尼尔。杜布松,去农安县考察马匹人工授精,到万顺配种站观看用假台马采精后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方法简单效果好”。
  1976年德惠、农安两马场又进行了液氮冻精马匹冷配的科学试验,1978年共冷配母马660匹,妊娠479匹,冷配受胎率为72.3%,1979年山东省烟台市引入德惠马冷配技术推广后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冷配受胎率平均达到74.2%,最高达到84%。
  1985年以后马匹人工授精已基本普及,家畜综合配种站达179个,由于受到马匹经济价值下降和重视猪、牛人工授精工作的影响,马匹人工授精受胎率仍维持在50~80%。
  在对种公马精液稀释技术等方面,也有较大突破。从1958年开始逐步改单一蔗糖液为奶粉、鲜奶稀释液。把精液稀释倍数由1:3扩大到1:5以上,并把每匹母马1次输精有效精子标准由不超过7.5亿,降到2~3亿。1980年又创造了子宫角输精,由1次输精20毫升降到3~10毫升,并提高了受胎率。部分地方还改变了稀释液配方。1967年农安种马场高家店配种站,改砂糖、奶粉为葡萄糖、奶粉、卵黄、青、链霉素稀释液,用纯净蒸馏水放入卵黄和抗生素后,不用滤过和消毒即可使用。用该液精子可生存162小时,弯尾率降到0.5~1%,输精母马908次,情期受胎率达51.6%,比砂糖、奶粉稀释液提高16.4个百分点。
  1973年6~7月,由长春市农业局组织马红东、许承构、孙宪和、冯志民、徐方、孙绍文、毕树亭等7名同志组成马匹改良调查组,对6个县(区)的702匹各类型的马匹进行了实测观察和分析对比,对各种杂交组合的特点,存在问题和一些规律性的趋势进行了探讨,为长春马匹改良、育种规划提供了可靠依据。
  第三节 牛的改良
  一、解放前长春市牛的改良
  长春牛的改良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期,日俄战争以前,俄国人侵入中国东北,由俄国移民带来荷兰牛、西门塔尔牛,对中东铁路长春段内沿线的蒙古牛进行过杂交改良。
  东北沦陷时期,据《东北经济小丛书》记载,德惠县经伪兴农合作社斡旋从日本引进过一些褐色“肥后”牛、对当地牛进行杂交改良。1935年的《九台县势》调查记载,曾引入过朝鲜牛对本地牛进行杂交改良。长春经日本人每年从日本北海道引入过一些日系大型荷兰奶牛,除用于繁殖奶牛外,对长春的本地黄牛也进行过少量的杂交改良。
  东北光复以后,国民党政府的善后救济总署曾从美国引入过一批美国荷兰奶牛及娟姗牛,饲养在长春大学农学院牧场,这些牛繁衍的后代及其杂交后裔,就是长春解放初期的黑白花奶牛。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春市牛的改良
  50年代是以荷兰奶牛为主改良本地黄牛时期。1952年长春市为了解决奶牛牛源不足,在城市郊区重点用荷兰奶公牛改良本地黄牛。1956年明确提出用荷兰奶牛公牛改良本地黄牛,以培育出乳肉兼用牛,到1959年用奶公牛配本地黄母牛2300头,约占配种母牛的6%。1960年共有用奶牛改良黄牛而产生的犊牛4814头,占牛总数的2.35%。1959年农安种马场从苏联引入拉脱维亚种牛28头,其中种公牛2头,对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50年代长春市牛的改良方向是以役乳兼用型为主,以役用为辅。
  1960年以后,各级政府为了提高牛的使役价值和商品价值,先后引进短角牛、黄白花牛、秦川牛、延边牛、拉脱维亚牛、滨州牛改良本地黄牛,其改良方向是以提高役用价值为主要目标。60年代初期,长春提出用短角牛、滨州牛、荷兰牛、黄白花牛、延边牛及拉脱维亚等种公牛改良本地黄牛。1961年长春市在德惠、农安、双阳开展了黄牛人工授精配种,共有种公牛10头,据当年5月12日统计,共用人工授精改良本地黄牛3 000头,占本交配种的6.9%。还提出通过改良培育吉林红牛、吉林花牛。是年榆树县从延边引入延边黄牛。1963年九台县从陕西引入秦川牛80头,其中种公牛2头,并对该县2500多头劣质小公牛进行了去势,较大面积的推广用秦川牛改良本地黄牛。1963年长春市为了开展黄牛改良,正式在农安县万顺建起了一个黄牛人工授精配种站,用荷兰公牛改良本地黄牛。1964年选出64头荷兰奶公牛对长春市本地黄牛进行改良,并在农安县巴吉垒乡增加了一处黄牛人工配种站。同年农安县万顺、巴吉垒两处人工授精站共配母牛183头,受胎119头,受胎率为65%。1967年万顺、巴吉垒两配种站用拉脱维亚种公牛人工配种本地母牛90头,受胎63头,受胎率70%。
  70年代初期,1972年德惠、双阳、九台、榆树等县分别从黑龙江、内蒙古、白城等地引入西门塔尔牛及延边牛对本地黄牛进行改良。德惠、双阳还从白城引入中国草原红牛,榆树县从辉南县引入南阳牛1头,1973年吉林省农业厅贷给农安县三河短角牛103头,对本地牛进行改良。这时期的改良方向开始向役、肉、乳方向转化,主要采用常温人工授精配种与良种公牛本交配种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黄牛杂交改良。70年代中期,1975年长春市提出育种方向以西门塔尔牛级进杂交为主,培育乳肉兼用牛,部分地方以短角、海福特牛级进杂交,培育肉乳兼用或肉用型牛,半山区及水田区继续选育黄牛,以适应役用需要。是年长春到哲盟嗄达苏种牛场取回西门塔尔牛精液800头份,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取回海福特、短角牛精液200头份,以德惠、农安马场为重点开展2~3个县的黄牛改良工作。1975~1979年九台县两次到陕西购入秦川种公牛对本地牛进行改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黄牛得到迅速发展。这一时期对黄牛的发展方向,提出“转向、改良、育肥出栏”。改良方向,以肉用型为主,役用型为辅。在改良的方法上,是在常温人工授精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冷冻精液配种,并收到很好的效果。
  1987年长春市用于改良本地黄牛的种公牛有西门塔尔种公牛4头,秦川种公牛21头,延边种公牛11头,中国草原红牛16头,短角种公牛2头。80年代长春开展了大规模的黄牛人工授精改良工作。1980年已有74个公社460个大队,3912个生产队,6个国营农牧场普遍开展了黄牛冷冻精液配种工作。80年代用于改良本地黄牛的种公牛精液主要是西门塔尔牛。
  西门塔尔牛改良本地黄牛的效果。
  用延边黄牛改良本地黄牛效果较好,其杂种牛适用于在水田区和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的地区使用。
  秦川牛改良本地黄牛效果。
  秦杂一代牛的体型外貌很近似秦川牛,头大小适中,眼大而圆,角短细致,向外或后方稍弯曲,颈较短,公牛耆甲高而宽,背腰平直,腹大而圆,四肢粗壮,蹄质坚实,毛色以紫红色和红色居多。
  秦杂一代牛的繁殖性能也比较好,初配年龄,公牛2岁,母牛1.5~2岁,母牛性周期18~22天,发情持续期1~3天,产后5个月即可发情配种。
  用荷兰奶牛改良本地黄牛所产生的改良牛,其体形介于役、乳、肉用型之间,毛色黑白斑、黄白斑,头一般中等大小,比乳用种宽阔,骨骼结实,肌肉丰满,乳腺较发达,骨骼较粗壮,行动较敏捷,运步较大,能挽重量,屠宰率高。改良效果如下:
  一代改良成年牛泌乳期150~180天,日产奶量9公斤左右,比本地黄牛提高1倍,二代改良成年牛泌乳期180~200天,日产奶量12.5公斤左右,比本地牛提高2.1倍,三代成年牛泌乳期250天,日产鲜奶20公斤,超过黄牛产奶量的3倍多。
  改良牛力气大,1头牛能拉动一部双铧犁。一代改良成年牛体重340公斤,超过本地同龄黄牛重量的15%以上,比同龄黄牛的力量大25%以上,二代改良成年牛体重500公斤左右,比本地黄牛重35%以上,比本地黄牛的挽力大1倍。
  奶牛的改良
  长春解放初除农大实验农牧场外,大多数奶牛饲养在个体手中。1954年根据当时长春市郊区的特点(当时长春不含榆树、农安、德惠、九台、双阳)重点发展奶牛,并组织了奶牛配种站1处,试行人工授精,重点推广奶用公牛与当地母牛交配,繁殖乳肉兼用型杂种牛,以扩大奶源。奶牛的来源比较复杂,有日系荷兰牛、滨州牛、娟姗牛及一些荷兰牛、滨州牛的高代杂血牛,其血统混杂、血缘不清、产奶量低下。为迅速改变这种落后状况,1956年吉林农大牧场开展了奶牛人工授精工作,对本地奶牛群进行改良工作。是年9月将5户45头奶牛直接纳入国营长春市畜牧场。1958年长春将个体牛集中,成立国营公私合营奶牛场。并开展了奶牛人工授精工作,1960年全面采用人工授精,为长春奶牛改良奠定了基础。为提高牛群质量,长春又先后从辽宁铁岭、北京北郊牧场、上海第二牧场、锦州等地引入日系荷兰种公牛对长春的牛群进行改良,1959年农业部召开全国畜禽育种工作会议,制定了黑白花奶牛育种规划,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各地封闭式培育,各行其事,欲自立品种,则欲速而不达。1963年~1964年吉林农业大学实验农牧场从锦州、
  铁岭引进8头种公牛,从中选出3头参加配种。有铁岭日系(203号),日×荷(205号),锦州(103号),其中203号和103号两头种公牛留下了大批女儿牛,并培育出401(203号后代)、413(103号后代)、421(401号后代)等优秀公牛。1971年又从北京引入常温精液培育出423(037号后代)、424(1098号后代)、427、428号等公牛。1973年以后长春市奶牛场又先后从上海、铁岭、合肥、北京等地引入日系荷兰种公牛和精液,培育出上海17号公牛(上海二牧场3653号)和上海18号公牛(上海二牧场3731号)。这两头种公牛的相对育种值分别为110%、100.2%。多年来就是用这些种公牛及其冷冻精液对长春市奶牛场牛群进行改良。1972年长春参加了北方部分奶牛场黑白花奶牛育种科研协作组,开展了黑白花奶牛联合育种工作,使育种工作走向正轨。长春于1973年首次试行了奶牛冷冻精液输精,使奶牛质量逐渐提高,在1974年的北方地区育种奶牛登记中,长春当时登记了172头种公牛,其中评定为特级的101头,占58.7%,一级的71头,占41.3%。1973年以后长春市郊区社队的牛场均是从吉林农大实验农牧场和长春市奶牛场引进冷冻精液进行改良的。1987年吉林农大实验农牧场及农安种畜场从加拿大引入186头荷斯坦奶牛,对长春市奶牛群进行改良。
  1960年长春市奶牛场人工授精受胎率为30%,1961年为80%,1981年为80%。1961年农大牧场奶牛人工授精受胎率为98%。1977年长春市采用了细管冷冻精液改良奶牛。
  1986年8~10月长春市畜牧局组织液氮站的部分技术干部,协助吉林省农科院,在英国专家马洪指导下,在长春郊区大南乡开展了80年代推广的新技术——牛胚胎移植技术试验,并取得显著成绩。试验采用长春市奶牛场的70头黑白花奶牛做供体牛,利用超数排卵技术,冲出458枚卵,每头平均6.5枚,其中正常胚胎263枚。试验共移植197头黄牛,经“直检”确诊妊娠90头,受胎率为45.6%,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历年黑白花奶母牛体尺体重变化情况。
  第四节 羊的改良
  一、解放前长春市羊的改良
  解放前长春的养羊业不太发达,由于受日本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国民党的破坏,养羊业大幅度下降。1932年,长春绵羊尚有20 104只,到1945年绵羊下降到1356只,下降了93.3%。从质量上看,当时中国东北的蒙古绵羊质量极为低劣,所产毛仅能做毛毡、地毯、呢绒之用,且成年羊产毛平均仅达1公斤左右,为此增加羊毛产量是其当务之急。在日本人统治下的伪满政权曾经制定了1500万只绵羊改良计划,当时长春各县的劝农模范场均进行了整备,扩充了绵羊设施,引入了一些美利奴、考力代品种绵羊,在吉林省开展了对本地蒙古羊进行杂交改良,但在长春却收效甚微。据《农安县畜牧志》(王正邦编)记载,农安劝农模范场(地址:农安街三里桥屯)用美利奴品种改良本地绵羊,到1949年改良率仅达5.8%。
  东北沦陷时期用美利奴种公羊与蒙古母羊交配产生的第一代杂种羊,再用第一代杂种母羊与美利奴公羊交配,产生第二代杂种,称为改良种。再用改良公羊与蒙古母羊交配,与用美利奴种公羊与蒙古羊交配所产生的效果相同。此改良羊无粗毛,仅生有绵毛,其产毛量比蒙古羊高3倍以上。
  二、解放后长春市羊的改良
  解放初期,长春的养羊业基础十分薄弱,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差。1949年,羊存栏只有6732只,而且以蒙古羊及其杂种羊的后裔为主。体型小、毛质粗、产毛量低。从1958年以后逐渐淘汰了蒙古羊、大褶子羊,并先后引入新缰细毛羊种公羊70只,高加索细毛羊种公羊10只,斯大夫细毛羊种公羊5只,并零星引入一些阿斯卡尼、波尔华斯、苏联美利奴羊等优良品种。1964年为了解决羊源及更新品种,以提高质量,通过吉林省畜牧厅无息贷款购赊引入新疆、斯大夫、阿斯卡尼等纯种细毛羊1395只,集中分配给农安、榆树、德惠3个县的21个公社40个生产大队61个生产队。70年代初期又引入波尔华斯半细毛羊124只,新疆细毛羊种公羊5只,绵羊改良方向是用细毛、半细毛羊改良本地绵羊。1979年又引进萨能奶山羊种公羊3只,用于改良本地奶山羊。这些优良品种羊经过扩繁推广,选育提高,形成了长春市现有羊群,并在长期选育中进一步确定了长春养羊业的方向,以东北细毛羊和新疆细毛羊为主推品种。并逐渐形成了榆树、农安、德惠等平原地区用东北细毛羊、新疆细毛羊、斯大夫、中国美利奴羊改良本地羊;九台、双阳半山区地区用波尔华斯、考力代、边区莱斯特半细毛羊改良本地绵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每年都引进东北细毛羊、中国美利奴羊等优秀种公羊改良羊群,以提高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从而把绵羊的选育提高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羊的人工授精技术开展情况。解放前和解放后的50年代,均采用本交配种改良本地羊。1964年在农安县万顺和巴吉垒公社试行开展了羊的人工授精工作,由于受技术等原因的制约,一直没能大面积推广。1974年人工授精母羊592只,1975年人工授精共配母羊2711只,1980年共配母羊111 168只,受胎96929只,受胎率为87.19%,其中人工授精母羊4018只,受胎3316只,受胎率为82.53%,1988年人工授精母羊2016只,受胎1770只,受胎率87.80%。
  第五节 禽的改良
  东北沦陷时期,长春曾引入来航鸡、大骨鸡改良本地鸡。农安县劝农模范场曾引入上述鸡对本地鸡进行改良。但因数量少,没形成多大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养禽业长期处于发展缓慢状态,饲养数量少,品种混杂,以生产性能低的当地土种鸡占主导地位,基本属于卵肉兼用型的鸡、鸭、鹅。50年代中后期先后引进来航鸡、洛岛红鸡、澳洲黑鸡、北京鸭、康贝尔鸭、麻鸭、雁鹅、改良本地鸡、鸭、鹅。1955年以后长春先后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引入0.2万只来航鸡、澳洲黑鸡杂交改良本地鸡。1957年长春市农林局畜牧科提倡用来航公鸡及吉林白公鸡杂交本地母鸡,并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引入近万只来航鸡及0.2万只吉林白鸡在广大农村进行杂交改良。1964~1966年长春市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引入来航鸡1.2万只,吉林白鸡0.2万只,芦花鸡0.01万只,并开始发展肉用鸡生产,引进了吉林庄河鸡和白洛克种鸡0.45万只对本地鸡进行杂交改良。70年代初期长春提倡杂交培育适应性强、产卵多、产肉多的卵肉兼用型家禽,大搞经济杂交,提高本地鸡生产性能。1975~1976年长春市曾引入来航鸡1.75万只,芦花鸡0.15万只,新汉县种鸡0.11万只,红育种鸡0.1万只,澳洲黑种鸡350只,用来改良本地鸡。1976~1980年又引入星杂“579”种鸡1.79万只,海兰717种鸡0.28万只,京白鸡0.6万只,星布罗种鸡0.1万只,改良本地鸡。并引进一部分疤瘌眼鹅、狮头鹅、白嗉黑鸭和康贝尔鸭等优良鸭、鹅良种。1982~1983年长春市畜牧局于风翔等同志在长春市郊区大南乡做了用星杂“579”公鸡杂交改良本地鸡的试验,共改良2~3万只母鸡,效果很好,深受当地农民欢迎。德惠县也曾用星杂“579”公鸡改良本地母鸡。80年代长春又引入星杂“579”、罗斯、星杂“288”、京白、海赛克斯、尼克、伊莎等蛋鸡50万只,宝星、艾维茵、AA、印弟安河、罗曼等肉鸡7.6万只及康贝尔鸭3万只,除大量用于纯繁外,还将淘汰鸡处理给广大农村,起到了杂交改良本地鸡的作用。1983年农村联产承包后,养禽业呈现大发展的趋势,一部分农民从农业生产中分化出来,从事畜牧业生产。各地相继涌现出大批以发展商品生产为目标的养殖业专业户,在生产中逐渐完善,形成规模生产。以华春禽业联合公司为龙头的27个养鸡基地乡,在这时期逐渐形成与完善。随着专业化、商品化生产的发展,良种家禽在长春不断得到推广,到处出现“引种热”。从1983年到1988年间,从国内、外,相继引进星杂579、罗斯、京白、尼克等蛋鸡品种和罗曼、宝星、AA、艾维茵、印弟安河等肉鸡品种和康贝尔鸭、金定鸭等优良品种。这些优良品种对提高长春养禽业生产性能,发展商品生产,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到1988年长春已基本形成了养鸡良种繁育供雏体系,并组建了祖代鸡场4个,即英俊乡英俊村祖代鸡场,城西乡四季青农场、兰家畜牧站和长春市农研所等4个祖代鸡场,并建立了9个父母代种鸡场。其中有华春禽业联合公司饲养尼克、星杂579父母代,长春市农研所饲养的罗斯父母代,长春市宽城区奋进乡五星村种畜场饲养的星杂579父母代,吉林省饲料公司种鸡场饲养艾维茵肉鸡父母代,华林禽业联合公司饲养的AA肉鸡父母代和南关区幸福乡光明村畜牧场、奋进乡奋进种鸡场、奋进乡上台村种畜场饲养的宝星父母代肉鸡及二道河子区英俊畜牧场饲养的宝星、艾维茵、海布罗等3个品种父母代种鸡场。形成了年提供蛋用种鸡雏100万只,肉用鸡雏1 200万只的良种生产体系。
  第六节 家兔的改良
  解放前长春市用日本大耳白兔、青紫兰兔、意大利兔等品种对本地兔进行改良。
  解放以后,1958~1961年长春市曾引入过大量青紫兰兔,力克斯兔(獭兔)对本地家兔进行改良,1961年曾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改良皮肉兼用兔。1965年农安县曾在滨河、榛柴等乡建立了37个家兔配种站点,选优秀青紫兰、日本大耳白等品种兔让农民自由挑选改良本地家兔。1980年以后长春市曾陆续引入比利时兔、法国公羊兔、西德花巨兔、美国加利福尼亚兔等优良品种兔改良本地家兔。1984年以后曾引入力克斯兔杂交改良本地家兔。遗憾的是长春市各年代家兔改良无系统的科学资料记载。
  第七节 鹿的改良
  解放以后双阳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对双阳梅花鹿品质的改良,先后建立起4个国营鹿场及3个兼营鹿场,对双阳梅花鹿进行提纯复壮和品质改良,使双阳梅花鹿的品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1979年国家农垦部也十分重视双阳梅花鹿的改良工作,把双阳梅花鹿的改良工作列入重点科研项目;为此在双阳县第三国营鹿场养鹿专家韩坤的主持下经过了20多年的努力使双阳梅花鹿的品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于1985年末通过了部级鉴定,被命名为国家第一个梅花鹿品种“双阳梅花鹿”。
  双阳梅花鹿60年代与80年代比较:头锯二杠锯茸由2.85两提高到3.71两;二锯三杈锯茸由11.23两增长到15.51两;三锯三钗锯茸由13.57两增长到19.38两;三锯以上成年公鹿三杈锯茸由15.68两增长到23.08两;各锯平均单产分别提高30.17%、32.11%、42.81%和47.19%。
  双阳县从1910年到1927年每年出售鹿茸30~40付,每付平均重量7.5市两。1949年每付平均重量为9.75两。1972年平均单产为15.7两。1985年平均单产为17两。双阳县第三国营鹿场1964年建场时鹿茸平均单产为10.8两,1985年平均单产达21两,鹿茸平均单产居全国之首,比吉林省平均单产高59.6%。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全书翔实记述了长春市畜牧业发展的进程,全书七章,包括畜牧业志、畜牧业资源、畜禽产品及饲料加工、畜牧科技、畜禽疾病的防治及检疫、畜牧业机构。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