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职工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物资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99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职工教育
分类号: G726
页数: 8
页码: 341-348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职工教育的情况。其中包括文化教育、技术、业务培训、科技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
关键词: 长春市 职工队伍 职工教育

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资系统职工队伍的不断扩大和青年职工的增多,市物资部门领导把搞好职工队伍建设,提高职工的政治、文化和业务素质作为全局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文化教育
  为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市物资部门根据中央有关文件指示精神,从1981年开始,对系统内1968年至1980年高、初中毕业的中青年职工,统一组织进行文化补课教育,并责成局人事教育科(人事教育科撤销后改由干训班)负责编制统一培训计划,分期分批组织培训。教育内容主要是高初中的语文和数学。1981年至1984年底,全系统(不含县、区)共开设了32个文化补习班,有2050名职工先后参加文化补习,并对统考合格者发给补课合格证,承认其学历。全系统还有1340名职工被送往各类学校代培和深造。这两部分人总计为3390人,占应参加文化补习的职工总人数的92.7%。
  为进一步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1984年初经市有关部门批准,在局干部培训班的基础上成立了长春市物资局职工学校。学校编制为10人,其中除校领导外,还有3名行政管理人员和5名专职教师。校舍总面积为330平方米(包括3间教室、4间办公室)。1984年到1985年,学校先后举办了2期职工高中文化补习班。在物资局系统职工中,经考试择优录取95人参加学习,每期7到8个月。学习结束后,经市工农教育委员会验收统考,全部及格发给毕业证书。通过文化补习,使全系统中青年职工的文化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基本上摘掉了“半文盲”的帽子。
  二、技术、业务培训
  1965年,根据物资工作发展的要求,物资系统吸收了大批新人员。为了使他们尽快适应工作需要,市物资局所属各单位利用业余时间组织职工学习,除学习物资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提高为生产服务的自觉性外,还根据“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组织职工学习专业知识,开展“岗位练兵”活动,1966年1月,全市物资系统举办了大练业务基本功竞赛活动,涌现出一大批业务能手。“文化大革命”期间,职工教育受到严重冲击而中断。“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物资部门职工队伍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从事物资工作的,一部分流失了;同时有相当数量不熟悉物资工作的人加入进来,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亟待提高。
  为了提高物资系统业务干部,特别是企业的中层(科长级)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物资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局干部培训班从1980年7月到1982年底,先后举办了7期。采取脱产集中培训的办法,每期一个半月到两个半月。主要学习《物资经济概论》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两门课程。7期共培训中层干部205名,占企业中层干部总人数的83%,同时还代培一般干部191人。通过比较系统的政治和经济理论培训,提高了干部的政策和业务水平,加深了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了对党的方针、政策执行的自觉性。
  为了提高本局系统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局于1982年举办了物资企业会计专业培训班,有55名职工参加培训。经过5个月的脱产学习,使每个学员基本上掌握了一般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有关财务政策,经结业考试全部合格发给结业证书,并大部安排在各企业财会部门工作。
  1984年和1985年,局职工学校陆续举办了物资计划管理、仓储管理、财务管理等4期短期脱产培训班,每期学习6个月,参加学习的132名职工结业考试均及格,由学校发给结业证,承认单科达到中专水平。
  1985年10月,局职工学校根据市里的要求和局的决定,举办了1期学制为2年的电视职业高中班。招收的对象主要是本系统职工子女中的应届初中毕业待业青年,共43人。本届职业高中班,一年学习文化课,一年学习专业课。毕业后,按学习和考试成绩,由系统内各企业择优录用。
  1987年,局职工学校举办了财会人员初级职称业余学习班,学习3个半月,参加学习的65名职工结业考试及格61人。
  1988年,局职工学校还举办了为期3年的物资管理专业电视大学班,共招收39名学员,其中在职干部12名。同年11月,又举办了物资专业证书班,参加学习的62名学员均来自物资系统内的在职干部,学期1年(半脱产)。到1988年末,在校学员达124名。
  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班,对提高物资企业干部的业务素质,加强系统内业务建设,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见表163、164、165)。
  三、科技教育
  市物资部门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强了对各级干部的科学技术培训工作。除了每年有计划地接收部分应届大专毕业生充实系统内的科技力量外,还有针对性地选派部分专业干部到各大专院校进行深造。
  为了普及科学技术教育,加强物资经济理论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市物资局还于1984年正式成立了长春市物资经济学会,吸收市内学术界和经济理论界有名望的权威人士参加学会理事会。从1984年到1988年,理事会共召开4次年会和5次学术研讨会,总计发表论文125篇。主要课题有:如何深化物资经济体制改革,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如何进一步发展生产资料市场,完善市场体系;如何增加企业活力,健全内部机制;如何进一步改革物资计划管理体制,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如何看待现行的“双轨制”中的利弊关系等。通过上述理论问题的探讨,使人们进一步提高了对深化物资体制改革重要意义的认识,对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积极指导作用。
  为了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吸收更多的同志参与理论研讨,市物资经济学会还刊印和出版了《长春物资简报》和《长春物流》学术刊物。《长春物流》现已发行4期,主要是总结交流有关深化物资系统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经理负责制和经济承包制等方面的经验和体会,以及对实际工作某些问题的质疑、批评、建议等。所有这些,对普及广大职工的科学技术知识,开阔视野,不断改革创新,均有一定的启迪。
  四、思想政治教育
  为提高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市物资部门多年来,紧紧围绕每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向广大职工进行比较系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60年代在职工中开展“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思想教育,使职工树立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思想,增强革命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还通过开展“学雷锋、树新风”的活动,培养职工树立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良好道德风尚。
  “文化大革命”给广大职工造成严重思想混乱。70年代后期,为清除其余毒和影响,组织全系统职工结合揭批“四人帮”,开展民主与法制教育,批判无政府主义思潮;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使职工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发扬了务实作风。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围绕新时期的总任务和两个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向职工进行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崇洋媚外的思想倾向,使广大职工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提高执行党的政策的自觉性,巩固和发展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与此同时,还在职工中进行了形势教育、理想前途教育、改革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教育,并开展了“文明经商,优质服务”活动。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系统内职工的政治思想觉悟不断提高。许多职工工作不计报酬,主动为社会主义多做贡献;他们自觉地遵纪守法,秉公处事,拒腐蚀、永不沾,许多职工不满足干现状,勇于开拓,大胆创新,争当改革的促进派。
  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了全系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986年,系统内的轻化、燃料、建材公司被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市轻化、燃料、建材、木材、生产资料公司被省物资局命名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全系统有8名同志先后被国家物资部和省、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物资志

《长春市志 物资志》

本书详述吉林市当今物资流通始末,着重记述地区物资系统有计划的物资流通、经营管理;并将中直、省直企业和市属工业部门物资供应的某些侧面和主要特点加以综合叙述。

阅读

相关人物

郭发君
相关人物
王淑贤
相关人物
孟宪贵
相关人物
蔡俊惠
相关人物
台金榜
相关人物
宋林德
相关人物
韩柏林
相关人物
陈富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