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氧气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物资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97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氧气生产
分类号: TQ116.14
页数: 4
页码: 236-2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氧气生产的情况。其中包括长春市制氧业概况、长春市氧气厂发展概况等。
关键词: 长春市 生产加工 氧气

内容

一、长春市制氧业概况
  长春市的制氧工业发展比较晚。1956年以前,全市除科研部门拥有小型制氧设备(仅供本部门从事科研用)外,社会上并无制氧工业。社会各部门需用的氧气,全部依靠外地(主要是沈阳和黑龙江省鸡西两地)供应。1956年第一汽车厂动力分厂氧气站建成投产,生产的氧气以供应本厂需要为主,多余部分向社会出售。至此,结束了长春市不能生产氧气的历史。
  1960年以后,随着生产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长春机车厂和长春客车厂这两所较大的国营工厂也都先后开始生产氧气并向社会出售,但氧气仍然供不应求。1966年,经长春市经济委员会出面联系,将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制氧站的全部厂房设备购置过来,成立长春市氧气厂。这便是长春历史上出现的第一家氧气专业生产厂家。
  从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间,长春市建立了4处氧气生产厂、站,共有制氧设备12套。按设备生产能力计算,每小时可制氧1625立方米,年产氧气能力为1170万立方米(合195万瓶),基本上可以满足本地区的需要。由于社会上的制氧工业缺乏统一规划,以致1979年至1983年间,全地区又相继建立8家氧气站,共增加50立方米/小时制氧投备12套,加上原有有4家氧气厂、站的设备,共计有22套制氧设备。
  按设备生产能力计算,年产氧气1720万立方米(合287万瓶),远远超过了全地区对氧气的总需求量。由于氧气生产供大于求,一些小厂家不得不采取间断式生产的做法,在能源和人力消耗上造成极大浪费。
  二、市氧气厂发展概况
  1.设备及生产能力。市物资局下属的市氧气厂1966年建厂初期,有50立方米/小时制氧设备2套,年产氧气3万瓶;1970年增添125立方米/小时制氧机1套,生产能力比以前提高3倍;1976与1986年,又分别增添150立方米/小时制氧机2套、150立方米/小时制氧机1套(其间有50立方米/小时和125立方米/小时制氧机卖出和待报废),使氧气年生产能力达41万瓶,比建厂初期产量增加13倍。
  2.产品品种。1981年,为满足工业生产单位对特殊气体的需要,工厂对2套150立方米/小时制氧设备进行了改造,使其中的一台能够生产高纯度氧气和氮气,另一台装配了制氩设备,可生产高纯度氩气。
  截至1988年末,这个厂除生产氧气外,还能够生产压缩空气、氮气、高纯度氮气、液氮、二氧化碳及氩气等多种产品。其中氧气年生产能力为41.6万瓶,普通氮气年产量为10~12万瓶,高纯度氮气年产量为1~2万瓶。
  3.供应范围。1979年以前,市氧气厂生产的氧气除供应本地区外,还供应四平、吉林、辽源等地区共计1200多个单位。1980年以后,由于各地区兴办小氧气厂、站,该厂供应范围逐渐缩小。目前供应范围主要为市内各需用单位,用户约1000家,年供应氧气量37万瓶(占市场总需要量的70%),主要供应生产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等单位使用。
  供应的方法有两种形式:一是用户自取,即用户在市氧气厂建立供应户头后用租用的氧气瓶或自备氧气瓶,到厂内或氧气供应点去购买氧气。每瓶收费5.20元,加上气瓶周转费0.30元,合计5.50元。由用户自取的,约占总供应户数的60%;另一种形式是由氧气厂按用户每日预约的数量送货上门。气瓶每周转一次收费1元(不包括押金费)。由氧气厂送货上门的用户,约占总供应户数的40%。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物资志

《长春市志 物资志》

本书详述吉林市当今物资流通始末,着重记述地区物资系统有计划的物资流通、经营管理;并将中直、省直企业和市属工业部门物资供应的某些侧面和主要特点加以综合叙述。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