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陶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文物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80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陶器
分类号: K876.3
页数: 8
页码: 176-1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文物陶器的情况。其中包括陶网坠、漏斗、陶杯、陶支座、斜口器、筒形罐、镂孔陶豆、双耳陶罐、红陶罐、长颈双系壶、白釉铁花罐等。
关键词: 长春市 文物 陶器

内容

(一)陶网坠
  1985年春在农安县靠山乡二道子遗址内采集到网坠2件,均为泥质黄褐陶,手制,体呈圆柱状,两端及中间均有两道横向凹槽,当为系绳所用。其一,长4.3厘米,宽1.8厘米,厚1.3厘米;其二,长3.5厘米,宽1.4厘米,厚1厘米。
  网坠是捕鱼网上的附件,缚在网上使网下沉。
  这两件网坠为青铜时代遗物,现藏于农安县文物管理所。
  (二)漏斗
  1985年5月于农安县左家山遗址出土,器物完整,现藏于吉林大学。
  此物件为夹蚌陶,灰褐色,上口径6.2厘米,斗深2.4厘米,流长2.1厘米,通长5.5厘米,流尾口内径0.5厘米。形制与今漏斗相同。
  漏斗是向壶、瓶内灌装流体的专用工具。在新石器时代遗址内发现尚属首次,为研究这种器皿的起源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
  (三)陶杯
  解放前出土于长春市郊石碑岭。
  此杯为泥质红褐陶,火候低,壁较厚,形状不规整,敞口圆唇,斜直腹,平底,口沿下有四个相互对称的小板耳,手制,口径4.5厘米,底径2.7厘米,高3.1厘米。
  此器物为随葬冥器,流行于青铜时代,现藏于旅顺博物馆。
  (四)陶支座
  1985年5月,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在农安县左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时,出土陶支座10余件,均为手制。砂质褐陶,可分两种形制:一种,底部椭圆形,径11~7厘米,顶部中心凹下,呈马鞍状,一高一低,高10厘米,中宽9.5厘米,左右两侧一侧竖直,一侧斜直;另一种,上下均呈圆角长方形,中间为空心,正反两面有透孔。高11厘米,中宽8厘米。此类支座较为少见。
  支座为固定炊器的支架,到鼎、鬲出现之后,随即淘汰。
  (五)陶钵(1)
  1985年5月于农安县左家山遗址出土,现藏于吉林大学。
  此件为手制,褐色夹蚌陶,平底,底部明显加厚,口径16.5厘米,底径6.5厘米,高8厘米,厚0.3厘米。
  此件为新石器时代器具。
  (六)陶钵(2)
  此器物于1972年在德惠县菜园子乡新立村王家坨子出土,1983年由德惠县文物管理所收藏。
  这件陶钵与镂孔豆同时出土,为灰色泥质细砂陶,口微敞,小底无足。通高11厘米,口外径14厘米,底外径5.2厘米。在其口沿一端下部有一单耳残痕,可能是单耳钵。为青铜时代的遗物。
  (七)斜口器
  1985年5月于农安县左家山遗址出土,共20余件,现藏于吉林大学。
  此类器物为褐色夹蚌陶,手制,平底,有的斜口器外壁带有扳耳。其一,上口径25厘米,最高部27.5厘米,最低部12厘米,底径12厘米,口前扳耳长5.5厘米,耳厚0.5厘米,耳宽1.4厘米。
  斜口器在新石器时代遗址多有发现,是当时人们的生活用具。
  (八)筒形罐
  1985年5月于农安县左家山遗址出土,共10余件,均由吉林大学收藏。
  形制大体相同,均为褐色夹蚌陶,敞口,小平底,手制。其一,口径27厘米,底径9.5厘米,通高33.5厘米,壁厚0.4厘米。沿下为鱼鳞纹,鱼鳞纹下为4道人字纹;其二,方唇,直口,器壁较直,器表留有打磨痕迹,上施人字形直线划纹,口径16厘米,底径9.6厘米。高30厘米,形制简单,胎体粗糙,火候偏低,为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盛器。
  (九)镂孔陶豆
  1972年在德惠县菜园子乡新立村王家坨子出土,1983年5月,由长春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征集并收藏。省 三耳镂孔豆在我 是首次发现。豆体通高22.4厘米,口径13厘米,豆盘外径5.5厘米,圈足外径9厘米。器形为豆盘呈敛口钵式,中部束腰,豆座呈喇叭状。制造颇精,手制。其质地为红色夹细砂,上部钵式豆盘为敞口圆平唇,稍外侈,腹部圆形外鼓,肩部有三个小巧玲珑、制作精美的小桥状横耳,下部为喇叭形高柄圈足,并于正视面饰有四个构成菱形图案的鸡心镂孔,共三组12个鸡心镂孔。制造工艺达到一定水平,器表均经压抹磨光处理,火候较高。王家坨子北岭发现了如此发达的镂孔工艺品,不能不说与辽东半岛乃至山东半岛的文化遗存存在着联系,它说明远在2000年以前的青铜时代,中原的先进文化就已对饮马河流域的古代文明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两处的人们已经有了一定的交往,那里比较进步的制陶工艺已传播到了这里,并通过自身的方式表现在大量的陶器上。
  (十)双耳陶罐
  该遗物与镂孔豆于1972年在德惠县菜园子乡新立村王家坨子出土,1983年由德惠县文物管理所收藏。
  双耳陶罐,通高13.4厘米,口径18厘米,底外径6.4厘米,直口双耳,圆鼓腹小底,直口两端有一对称竖桥状耳。器表均经压抹磨光处理。质地为灰色夹细砂,胎质较薄,火候较高。为青铜时代遗物。
  (十一)红陶罐
  1972年在德惠县菜园子乡新立村王家坨子出土,1983年由德惠县文物管理所收藏。
  罐高21厘米,口外径14.2厘米,底外径6.2厘米。质地为红色夹细砂。微敞口,腹部呈鱼脊形外鼓,有一条阴刻弦纹,腹部两端有一对称小横桥状耳,小巧玲珑,制造精美。
  (十二)陶鼎
  出土于农安县小城子乡田家坨子遗址,1982年征集,现藏于长春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鼎为古代炊器,相当于现在的锅与灶的结合体,用于煮食或盛食物,形状多为圆腹、双耳、三足。此鼎为夹砂灰褐陶,手制,平唇,直腹,口沿边有一对称的乳丁耳,三足呈圆锥状,足的横截面为圆形,器壁饰有斜向绳纹。口径17.5厘米,壁厚0.7厘米,足高7厘米,通高19.5厘米。
  陶鼎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盛行于夏、商、周,汉代仍在流行。东周与汉代常用鼎作为殉葬的冥器。商周奴隶制度社会时,出现了铜鼎,并作为代表王权的重器,史籍曾载:“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此鼎为生活用炊具。
  (十三)长颈双系壶
  出土于农安县小城子乡田家坨子遗址,1982年征集,现藏于农安县文物管理所。
  壶为黄褐夹砂陶,手制,尖唇,侈口,长颈,鼓腹,腹两侧有一对称的桥状耳。通高12.5厘米,上口径6.9厘米,底径5.4厘米。火候不甚高,器表较为光滑。
  陶壶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商、周的青铜壶往往有盖,多为圆形,原用之盛酒或粮食,后专盛液体。此壶为汉代遗物。
  (十四)陶壶(1)
  1980年秋,农安县小城子乡李林通村田家坨子屯农民刘宝国,在屋内挖菜窖时,发现此陶壶,现由长春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收藏。
  此壶圆唇侈口,束颈,柳肩,鼓腹,平底,下腹部有两竖向桥状耳,耳截面为矩形,口沿饰捺压纹,器表为竖向夹杂斜向细绳纹。质地为夹砂红褐陶,手制,高43厘米,口径16厘米,底径13厘米,腹径29厘米,颈高15厘米。
  (十五)陶壶(2)
  1981年7月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在榆树县大坡乡后岗村老河深屯古墓群考古发掘时,于中层文化汉墓中出土。现由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此壶圆唇直口,鼓腹,平底,两横桥状耳,器形较小。质地为夹细砂黄褐陶。体高14.5厘米,口径7.6厘米,底径7.6厘米,腹径14.8厘米。
  (十六)陶罐(1)
  解放前出土于长春市郊石碑岭。
  此罐为夹砂灰褐陶,火候不高,器壁较厚,尖唇微侈,敛口,鼓腹,平底,腹部有三个小扳耳。手制。口径7厘米,底径4.6厘米,高6.2厘米。
  此陶罐形制较小,壁厚而火候低,无实用价值,应是墓葬中随葬的冥器。其时代在青铜时期。现藏于旅顺博物馆。
  (十七)陶罐(2)
  吉林省文物工作队于1981年7月在榆树县大坡乡后岗村老河深屯考古发掘时,在上层文化(即靺鞨墓葬)中,出土。
  罐为手制,泥质黑褐陶,侈口平唇,短颈,圆鼓腹,平底。腹中部有一对称桥状横耳,并有一阴刻弦纹,体高24厘米,口径18厘米,底径16.5厘米。
  (十八)深腹罐
  解放前出土于长春市郊石碑岭。
  夹砂红褐陶,烧制火候较低,胎壁厚,直口尖唇,深腹,器壁较直,平底略向内凹,腹部有三个乳突耳,手制而成。口径4.3厘米,底径2.4厘米,高6.2厘米。
  根据这种陶器的形制及特点判断,应是墓葬中随葬的冥器,流行于青铜时代。现藏于旅顺博物馆。
  (十九)灰陶瓶
  1964年出土于农安镇,同时出土有花式口灰陶盘,均由吉林省博物馆征集并收藏。
  此瓶为泥质灰陶,轮制,口沿部用于手工制成花式(有八个突起部),卷沿,高颈,广肩,鼓腹,下腹回收较陡。口径7厘米,颈高8厘米,腹径6.5厘米,残高12.5厘米。
  根据出土地点及同时出土物判断,此花式口灰陶瓶为辽代遗物。
  (二十)灰陶盘
  1964年出土于农安镇,同年由吉林省博物馆征集收藏。
  此盘为泥质灰陶,轮制。口沿手工捏塑,沿呈八个突起花形,沿内有一圈竖向堆塑纹,平底,斜腹。口径14厘米,底径7.7厘米,高4.5厘米。
  花式口盘为辽代所特有,据《中国陶瓷史》载:“……花式长盘、长把执壶等器,多为契丹人所喜用。”根据此盘形制、特点及出土地点推断,为辽代遗物。
  (二十一)陶瓶
  1964年出土于农安镇,同年征集。由吉林省博物馆收藏。
  此瓶为泥质灰陶,轮制,圆唇,直口,柳肩,直腹,平底。沿下有一周凸棱,素面。口径54厘米,底径11厘米,壁厚0.7厘米,通高21.7厘米。为辽代遗物。
  (二十二)扑满
  1964年出土于农安镇,同年征集,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
  此扑满为泥质灰陶,似球形,腹下收,平底。腹部周围有大小不等的6个孔。肩部上端有一道细弦纹,顶部微平,顶中心有一个3.4~0.5厘米的扁平形开孔,通高15.3厘米,底径10.4厘米,腹孔径1.5~2.1厘米。从器表观察,为上下两部分段轮制,开孔后再把两部对合粘接抹平,然后烧制。
  扑满是我国古代用于日常储藏零星铜钱的器物,仅有入孔,而无启盖。据《西京杂记》卷五载:“扑满者,以土为器,以蓄钱,只有入窍而无出窍,满则扑亡。”此种陶器以往在我省境内辽金遗址内多有发现,但多残破,唯有此件完整无损,出土时内藏铜钱300枚,最早者为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铸的“开元通宝”(34枚),最晚者为金海陵王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所铸的“正隆元宝”(3枚)。另有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2枚“唐国通宝”与南宋的5枚“建炎通宝”,其余259枚均为北宋铜钱。以此推断,当为金代遗物。
  (二十三)赭石釉陶瓮
  1985年10月在农安镇金代窖藏内出土,修复完整。
  此瓮高47.7厘米,口径36厘米,腹径47.2厘米,底径25.2厘米。敛口,圆唇,矮肩,鼓腹,平底,赭石釉色,釉施到底。
  瓮内原装有定窑瓷钵、瓷盘、铜钱等金代遗物,据此推断,此器为金代遗物。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
  (二十四)豆绿釉碗
  1981年春在德惠县朝阳乡双利村赵家坨子出土。此碗通高10厘米,口径18厘米,底径6.2厘米。敞口,深腹,圈足,胎质细腻,施淡青绿色彩釉。内壁有文字,人物之上,由一周五笔回纹与沿相隔。外壁沿边同为一周五笔回文。文字、人物、纹饰用橄榄绿勾线,分四组,每组间又以文字隔开。
  第一组,“孔子忆颜回”图,一人端坐琴台抚琴,背后三圆点呈三角形,似为星辰;第二组,两人对奕,分坐棋台两边,左边人物着装文雅,对棋沉思,右一武夫伸右手进棋,背后三角形圆点以线相连,字题“真子安恭关”;第三组,一学士装束人物,桌前静读,背后饰卷云,字曰:“李白功书卷”;第四组,二武官披挂舞剑,中间云捧明月,题字“关索武之材”。整体构图匀称,人物神态各异,用笔流畅,富于变化。制作工艺达到相当水平。此瓷碗根据彩色与纹饰分析,属明代遗物。现收藏于德惠县文物管理所。
  (二十五)绿釉铺首兽足鼎
  1985年10月在农安镇发现的金代窖藏内,出土1件绿釉铺首兽足鼎,口沿微残,后由吉林省博物馆收藏。
  此鼎为釉陶器,折沿,短颈,鼓腹,腹部有等距离的三个铺首,底有三个兽足。通体施绿釉。通高12厘米,口径9.2厘米,足高2.7厘米。
  鼎为古代炊器,铺首一般置于器物的腹壁,多为兽面衔环,作提手或装饰用。此鼎形制独特,为罕见的金代中早期遗物。对研究北方陶瓷器演变具有一定价值。
  (二十六)赭石釉双扳耳陶罐
  1985年10月在农安镇金代窖藏内出土,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
  此陶罐高22厘米,口径25厘米,腹径32.5厘米,底径12厘米。大口,小平底,腹部有对称的两个横向耳,唇部露胎,外壁腹下及底末施釉,赭石色釉。出土时残缺,已修复。
  (二十七)黑釉小陶罐
  1985年10月在农安镇金代窖藏内出土。
  陶罐高41厘米,口径24厘米,腹径32.5厘米,底径13.5厘米。内外壁施黑釉,唇部及外壁腹下未施釉,并有小泪痕。敛口,圆唇,矮圈足。
  此罐为金代遗物,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
  (二十八)铁花四系罐
  德惠县边岗乡丹城子村双城子古城南有一长1公里、宽0.5公里的辽金时代遗址,1972年当地农民从砖厂挖出一个四系铁花金代釉陶罐。此器物目前仍保存完好如初,可谓珍品。其形制为小口圆唇,颈部四个对称竖耳与肩相连,柳肩鼓腹,矮圈足,通体呈立式椭圆形状,胎质坚实,造型规整,釉色白中泛黄。肩部饰宽窄不同条带状黑褐色纹饰,并在四耳的空隙处点有四个黑褐色圈点。腹部绘“铁锈花”三组,图案简朴大方,笔调流畅。腹部以下遍饰黑褐色釉。此器物通高28厘米,口径3厘米,腹径18厘米,底径7.5厘米,系金代典型器物之一。现收藏于德惠县文物管理所。
  (二十九)白釉铁花罐
  1974年在德惠县万宝乡万宝村第二生产队出土。敞口,卷沿,矮颈,鼓腹,体施白釉,近底无釉露胎。高47厘米,口径25.5厘米,腰直径41.5厘米,底径17厘米,口沿微残。同时出土11件大小不等器物,此件最大,较完好。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
  (三十)鼓墩
  1983年7月征集于榆树县红星乡孙家村。胎质粗糙,鼓腹空心,上下皆为圆形平面,下底部中间有一径长5厘米的穿孔,酱红色釉。通高58厘米,中周长125.5厘米,上下径均为28.5厘米,壁厚1.7厘米。上下腹部由突起的乳丁纹与卷云纹组成图案环绕器壁一周,腹部中间为四个互相对称的变形古钱透孔图案,图案四周分别为凸起蝙蝠、鲤鱼、万字与几何纹图案,两两对称,形象逼真。此墩虽然胎质粗糙,但造形美观,器表光滑细腻,为清代遗物。现藏于榆树县博物馆。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物志

《长春市志 文物志》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文物志的情况。其中包括古代遗址、近、现代遗迹、重要文物、表、大事记、附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陶网坠
相关作品
漏斗
相关作品
陶杯
相关作品
陶支座
相关作品
陶钵
相关作品
斜口器
相关作品
筒形罐
相关作品
镂孔陶豆
相关作品
双耳陶罐
相关作品
红陶罐
相关作品
陶鼎
相关作品
长颈双系壶
相关作品
陶壶
相关作品
陶罐
相关作品
深腹罐
相关作品
灰陶瓶
相关作品
灰陶盘
相关作品
陶瓶
相关作品
扑满
相关作品
赭石釉陶瓮
相关作品
豆绿釉碗
相关作品
绿釉铺首兽足鼎
相关作品
黑釉小陶罐
相关作品
铁花四系罐
相关作品
白釉铁花罐
相关作品
鼓墩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