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石器 玉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文物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80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石器 玉器
分类号: K876.2;K876.8
页数: 11
页码: 166-17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文物石器、玉器的情况。其中包括盘状石核、棱柱状石核、石核、石片、石龙、石斧、石锄、亚腰石锄、石铲、透雕玉牌饰、荷叶石饰、狮形玉饰等。
关键词: 长春市 石器 玉器

内容

(一)盘状石核
  盘状石核1件,在榆树县大于乡周家油坊遗址第一地点出土。原料为石英闪长斑岩。长径、短径、厚分别为5.3厘米、3.8厘米、3.0厘米,围绕石核四周向两面中心打击,形成中间厚四周薄的特点。两面分别有5—6个石片痕,打击点是互相错开的,这是已充分利用了的石核,几乎不能再用以产生石片了。它属旧石器时代晚期遗物。由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二)棱柱状石核
  棱柱状石核1件,在榆树县大于乡周家油坊遗址第一地点出土,原系一较大的粗粒玄武岩砾石,长、宽、厚各为10.2厘米、5.4厘米、4.2厘米,各方向都有打击石片的痕迹,形成四棱柱状的石核。一端的侧面还留有砾石的磨圆面,是利用很不充分的石核,它是旧石器晚期遗物。由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三)石核
  1948年5月九台市莽卡乡奢岭村北山青铜时代遗址内采集到大小不同石核共9件。
  这些石核为灰褐色燧石经过打击后的残体,外形近似球状或盘状核体,打击点十分明显。
  石核是制做刮削器、石片、石镞等细石器时残留的一种石器。现藏于九台市文物管理所。
  (四)石片
  利用自然砾石打击的石片1件,在榆树县大于乡周家油坊遗址第一地点出土。原料为含针状长石微晶的黑色玄武岩。长、宽、厚各为6.5厘米、5.0厘米、2.0厘米。背面上端中间的打击点和放射线十分清楚,腹面打击点稍偏左侧。由于岩石隐节理发育,致使半锥体和石片疤不太规整。此工具属旧石器晚期遗物,由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五)石龙
  石龙1件,1985年5月于农安县左家山遗址出土,现藏于吉林大学。
  龙体呈盘蜷状,头尾相连,近似璞璧形。嘴部有两道阴刻细纹,眼部为透雕圆孔,头尾分明。其间有缺槽,径4.5厘米,孔径1厘米,眼孔0.4厘米,厚0.5厘米。
  此石龙与辽宁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龙形象基本相似。对探讨龙的起源与演变,研究新石器时代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工艺品的制造,都是难得的珍贵实物资料。
  (六)石斧(1)
  1985年5月,在左家山遗址出土石斧9件,按形制可分两式:
  Ⅰ式:梯形石斧,上窄下宽,两面刃,横截面呈圆角长方形,其中一件长10厘米,厚2厘米,中宽5.5厘米。
  Ⅱ式:扁椭圆形石斧,上部略窄于下部,两面刃,横截面为椭圆形。
  以上两种石斧均为磨制,为新石器时代人们的挖掘或砍斫工具。由吉林大学收藏。
  (七)石斧(2)
  解放前在长春市郊石碑岭出土。
  通体磨制,刃部较光滑,圆首弧刃,横剖面近椭圆形,长6.2厘米,宽2.8厘米,厚1.5厘米。
  此石斧为西团山文化中的常见石器,现藏于旅顺博物馆。
  (八)石锄(1)
  1959年采集于长春市新立城水库西山。通体磨制,但不甚光滑,表面有许多小凹坑,石质为泥质砂岩。此器一面扁平,一面向外凸出,尖首弧刃,上半部有两道有一定距离的横凸棱,以便于捆绑在木柄上使用。这件石质工具产生于青铜时代晚期。残长24.9厘米,首宽7厘米,中宽7.8厘米,刃宽9.8厘米。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
  (九)石锄(2)
  1962年出土于长春市南关区幸福乡黑嘴子,泥质砂岩磨制而成。器身一面扁平,一面略呈圆弧状,平首较窄,弧刃较宽,首部以下凸起三条等距离的横棱,便于捆扎在木柄上使用,长27.5厘米,首宽3.7厘米,刃宽11.3厘米。这种石器常见于本地区青铜时代遗址中,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
  (十)石锄(3)
  1966年采集于长春市郊区新立城水库岸边。保存较好,只首部略残,磨制较粗糙。器身扁平,体近上窄下宽的梯形,平首弧刃,刃部有磨蚀痕迹,首部以下有四个上下对称的突包,以便于捆绑在木柄上使用。此器多见于本地区青铜时代遗址中。长24.5厘米,首部宽4.1厘米,中宽7.8厘米,刃宽10.6厘米。
  (十一)石锄(4)
  1961年出土于长春市郊区王家窝堡南屯。泥质砂岩磨制而成,下半部较光滑,上半部表面略有小凹坑,器身一面扁平,一面呈圆弧状。上窄下宽,圆首弧刃,为了便于捆绑在木柄上使用,首以下略呈亚腰,并有一条横凸棱。这种石器在本地区青铜时代的遗址中常见,长15.8厘米,首宽5.5厘米,刃宽7.2厘米。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
  (十二)亚腰石锄
  1984年6月在九台市放牛沟乡小岭村黄花沟青铜时代遗址采集,共9件。
  亚腰石锄为青灰色燧石打制后经过琢磨而成。呈亚腰形。圆头,刃部厚钝,琢磨细致。亚腰处及边沿为压琢,其余部分为打琢或间接打琢,器形完美。长为16.5厘米,最宽处11.4厘米,亚腰处宽7.5厘米,厚1.8厘米。现藏于九台市文物管理所。
  (十三)石铲
  1984年5月在九台市庆阳乡双兴村二道嘴子青铜时代墓群地表上采集。现藏于九台市文物管理所。
  该石铲为灰褐色页岩琢磨而成,形体柄部略厚,下薄,扁平,安柄部分呈亚腰形,正面有两道凸棱,柄部上端及铲身两侧磨制较细致,其它部位为打琢或间接打琢,刃部略弧,并有使用的残痕。长16.8厘米,宽8厘米,亚腰处宽6厘米,厚1.5~2.2厘米,棱高0.3厘米。
  石铲是一种翻土工具,主要用于农业生产。石铲起初为打制,后来出现了磨制或琢成亚腰,起棱,便于使用时往木棒上捆缚,它标志着人类的进化,生产力的发展。
  (十四)石镐
  1959年在长春市郊区新立城水库岸边的西山出土,由板页岩打制而成,整体近似不规则的椭圆形,器身扁薄,中间略厚,首部窄于刃部,弧形刃,长21厘米,首宽6.3厘米,刃宽8.8厘米。此器物是用来翻土的农具,可能是还需进一步加工的半成品。它是青铜时代遗物。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
  (十五)双孔石犁
  1959年采集于长春市郊区新立城水库岸边台地。刃残。由泥质砂岩磨制而成,表面大部分比较粗糙。器身扁平,周边略薄,通体近似椭圆形,圆首,上半部有两个并列的对面穿孔。形体较大,长23.2厘米,宽17.5厘米。此种器物在本地区发现较多,是一种附合在木质工具上用来翻耕土地的耕具,使用年代已进入金属时代。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
  (十六)石镰
  解放前于长春市郊石碑岭出土。由页岩打制而成。形状不规整,弧背直刃,刃部有使用痕迹。柄向内凹进,略扁于器身,背与刃略薄,中间较厚,横截面近菱形,长8.1厘米,宽2.3厘米。这种石镰曾经见于西团山文化晚期遗存之中,相当于战国晚期,现藏于旅顺博物馆。
  (十七)舌形器
  1985年5月出土于农安县左家山遗址,现藏于吉林大学。
  此器物呈舌形,长10.5厘米,上宽3.5厘米,下端为尖圆状。左、右、下三面刃,双面磨刃,细腻精致,为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
  (十八)柱状石器
  1959年出土于长春市郊区瓜王沟屯。泥质砂岩磨制而成,形体较大,在本地区比较少见。形似石杵,上细下粗,圆首,横截面呈椭圆形。此器物保存比较完好,只是刃部略残,残长37.9厘米,首宽5.8厘米,刃宽6.3厘米。根据形制特点和制作水平判断,此器物的使用年代已进入青铜时代。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
  (十九)磨盘(1)
  1985年5月于农安县左家山遗址出土,现藏于吉林大学。
  花岗岩质,长13厘米,宽12.5厘米,呈长方扁体,一端较圆,另一端已残,上下两面磨制平整。磨盘、磨棒是新石器时代粮食加工工具,此类遗物的发现,为研究当时人们的农业生产状况提供了珍贵资料。
  (二十)磨盘(2)
  1982年出土于长春市郊区解放砖厂(黑嘴子第二机砖厂),保存完好,系白色花岗岩磨制而成。圆首,长方形,体扁,首端较厚,尾端略薄。长38.5厘米,宽21.6厘米,首端厚7.1厘米,尾端厚5.3厘米。这种石器是用来研磨谷物的加工工具。其使用时代在原始社会晚期,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
  (二十一)磨棒(1)
  1985年5月农安县左家山遗址出土,现藏于吉林大学。
  花岗岩磨制,长8.7厘米,宽5厘米,厚4.3厘米,长方体,一端较圆,另一端已残,断面呈梯形,此磨棒与磨盘为同一套工具。
  (二十二)磨棒(2)
  1982年出土于长春市郊区解放砖厂(黑嘴子第二机砖厂)。首尾两端略残,用白色花岗岩磨制而成,形似石斧,上圆下扁,首部截面圆形,下半部较宽,弧刃,长25.4厘米,首径4.5厘米,刃宽10.3厘米。这种石器应与磨盘一起使用,用来研磨加工谷物,其使用时代在原始社会晚期。现藏吉林省博物馆。
  (二十三)石磅(1)
  1985年5月于农安县左家山遗址出土。现藏于吉林大学。
  整体呈梯形,上窄下宽,一面刃,黑页岩磨制,高4厘米,刃宽3厘米,顶宽1.5厘米。与此同时出土的石〓还有数件。
  此件完整,为新石器时代砍伐工具。
  (二十四)石磅(2)
  1961年出土于长春市郊区新立城水库岸边台地的石场山。保存完好,系泥质砂岩磨制而成。形体小,器身扁薄,长方形,平首,弧刃。长6.1厘米,首宽2.7厘米,刃宽3.2厘米。这种石器多见于本地区青铜时代遗址中。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
  (二十五)石镞(1)
  1956年出土于长春市郊区幸福乡红旗村红嘴子屯。有4件保存完好,另外3件已残,均系磨制而成。保存完好的1件制作粗糙,只是作成镞形后略加打磨,没有突起脊部和扁薄的刃部。前半部呈长三角形,后面有铤。其它3件均桂叶形,有突起的脊和较薄的边刃。完整的1件长4.5厘米,中宽1.2厘米,厚0.5厘米。这种石镞应是本地区青铜时代人们狩猎用的一种原始武器。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
  (二十六)石镞(2)
  1956年出土于长春市郊区幸福乡红旗村红嘴子屯。共11件。保存完好者7件,余者已残,均系精磨而成。按其形制可分五式,第一种为菱形,1件,体薄,无脊,各部薄厚一样;第二种为菱形,4件,边刃锋利,凹底;第三种为柳叶形,4件,边刃薄,器身扁平。平底,无脊;第四种为圭形,1件,刃薄,器身扁平,无脊,平底;第五种为桂叶形,1件,薄刃,小平底,无脊。石镞形体均较小,制作较精细,长度2.6~4.1厘米,宽1.4~1.7厘米,厚0.2厘米左右。多种多样的石镞是本地区青铜时代人们狩猎用的武器之一。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
  (二十七)石刀
  1983年5月于德惠县大青嘴乡岭上遗址出土。平背,弧刃已残。残段中有小圆孔,刃部作成锥形棱,有使用痕迹,残长6厘米,宽6厘米。黑褐色,磨制。属于新石器时代主要生产工具,现藏于德惠县文物管理所。
  (二十八)石矛(1)
  1983年5月出土于德惠县大青嘴乡岭上遗址。柱状,由石叶加工而成,青灰色,长13.5厘米,宽6厘米,厚0.7厘米,横剖面为三角形。刃长8厘米。属新石器时代主要生产工具,现藏于德惠县文物管理所。
  (二十九)石矛(2)
  1956年出土于长春市南关区幸福乡光明村红石砬子屯九道沟。尾部已残,磨制光滑精细,器身扁而薄,近圭形,刃部锋利,中间脊部略厚,横截面呈菱形,残长7.4厘米,宽4.6厘米。此种器物常发现于本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中。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
  (三十)石凿
  1980年于双阳县山河乡五家子村五家子遗址采集。长条形,两面刃,横剖面呈正方形,通体磨光。属青铜时代遗物,现藏于双阳县文物管理所。
  (三十一)石纺轮
  椭圆形,磨制,中间有圆孔。属青铜时代遗物,现藏于双阳县文物管理所。
  (三十二)石网坠
  利用自然卵石将两端打成缺口而成。属青铜时代遗物,现藏于双阳县文物管理所。
  (三十三)玉斧
  出土于农安县三宝乡宝城村。1982年征集,现藏于长春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玉斧为磨制,玉石质,一面呈淡绿色,一面呈淡绿与琥珀混合色。其形制上窄下宽,弧形双面刃,刃部锐利,长圆形的脊部略厚,通体光滑精美。上宽4厘米,下宽6厘米,脊厚0.4厘米。
  此类玉斧在我省白城地区多有发现,此斧使用痕迹不明显,可能是非实用器物,或为装饰品,或为权力的象征。属原始社会遗物。
  (三十四)玉刀柄
  1983年4月在德惠县边岗乡马家村征集,现藏于德惠县文物管理所。
  玉刀柄呈扁圆形,柄前部宽3.2厘米,后部宽3.8厘米,最厚处为1.6厘米,长11.8厘米。前部断面有一深1.8厘米,径0.8厘米圆孔,为嵌镶之用。玉柄为灰色,半透明,如液体状,中间有深红色、浅红色、褐色、浅褐色迂回于玉柄之中,形成不规则的图案。亮处观之,层次分明,颜色瑰丽夺目。以手握之,三伏天仍感微凉。与此同时出土的还有另外两块玉柄,一为灰白色,长方形;另一为灰白色,长棱形,均经久磨,抚之光滑细腻。玉刀柄出土于辽金时代的古城之内,系辽金时代遗物。
  (三十五)玉碟
  1983年4月于德惠县边岗乡马家村征集,现藏于德惠县文物管理所。
  碟口外径10.8厘米,内径9.1厘米,底径5.5厘米,缘平,底斜,腹内收,形为6个半圆相接,有如一朵开放的六瓣花朵,颜色灰白,呈半透明状。此物造形匠心独具,可谓古玉器中之佳品。此遗物出土于辽金古城内,系辽金遗物。
  (三十六)玉环(1)
  1982年征集,原出土于农安县三宝乡宝城村。器物完整。由长春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收藏。
  碧玉质料,呈圆形,上下两端面扁平,外径5.5厘米,内径3.5厘米,横截面厚0.8厘米。
  此玉环较为精美,根据出土地点及同时出土物判定,此物件为原始社会人们的装饰品。
  (三十七)玉环(2)
  出土于农安县巴吉垒乡元宝沟村一古墓内,1985年征集。现藏于农安县文物管理所。
  此玉环为质地坚硬的黄玉,用砂水研磨制成,局部半透明,横断面呈圆形,内壁稍平,直径8.6厘米,断面直径1.4厘米。
  玉环为古代装饰品,多佩于腕上,根据同时出土器物推断,为清代遗物。
  (三十八)玉璜
  此件由农安县文物管理所征集收藏。
  此璜为白地绿斑翠玉磨制,残长5厘米,宽1厘米,厚0.9厘米。
  璜,为古玉器名,呈半环形,似璧的一半。古代贵族朝典、祭祀、哀葬时所用的礼器。所见的璜,通常多为装饰品。璜为佩下饰,衍为佩上饰。璜、衍起源可能是仿照兽牙的形状而用玉、石制作,商、周时常见,新石器时代也有类似器形。此件当为北方青铜时代遗物。
  (三十九)鹧鸪斑青玉盏
  1985年10月出土于农安镇金代窖藏,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
  此盏为青玉磨制,呈棕绿色,有斑纹状半透明点,底有圈足,高4.2厘米,口径10.8厘米,足径3.8厘米。为金代中早期遗物,金代中早期的玉石盏较为罕见,此次发现,为金代玉石工艺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四十)鹧鸪斑青玉盘
  1985年10月出土于农安镇金代窖藏。吉林省博物馆收藏。
  此盘高1厘米,口径14.9厘米,底径11.5厘米,青玉磨制,浅腹,平折沿,沿上刻有一周弦纹。为金代中早期遗物,与鹧鸪斑青玉盏同出,为成套器皿。
  (四十一)玉葫芦
  出土于农安县鲍家镇,由农安县文物管理所征集并收藏。
  此玉葫芦通长4.1厘米,下部直径1.5厘米,上部直径1.3厘米,呈扁平体,边缘较薄,蒂茎弯曲,器表磨光,小巧玲珑,工艺精美,玉石呈红黄色,底上有孔斑,磨制而成。
  玉分软硬两种,此件为软玉。我国东北产玉较多,并久享盛名。此玉葫芦当为辽金时代工艺品。
  (四十二)狮形玉饰
  此饰物解放前于长春市郊金代完颜娄室墓葬中出土。用白玉石雕刻而成。方头垂尾,前肢蹬地,后肢弯曲。呈蹲卧状,外形较简练,细部也只用寥寥几笔细线,手法近于立体圆雕。在背部与腹部有一相通的圆孔,用于系绳佩戴。长4.1厘米,高2.9厘米。此玉饰是金代女真贵族常用的装饰器,具有女真的民族特色。现藏于旅顺博物馆。
  (四十三)荷花玉饰
  此饰物解放前出土于长春市郊金代完颜娄室墓葬。一副两件,大小形制相同,图案对称,用灰白色玉石雕刻而成。其透雕的图案为开放荷花,待开苞蕾及莲蓬、荷叶相互缠绕。整体近方形,正面凸出,富有立体感,背面扁平。长4.3厘米,厚0.4厘米。
  此玉饰是金代女真贵族常用的装饰品,具有女真的民族特色。现藏于旅顺博物馆。
  (四十四)荷叶石饰
  此饰物解放前于长春市郊金代完颜娄室墓葬中出土。共2件,形制相同,大小厚度相近,用浅褐色化石雕刻而成。图案为立体的荷叶,近中间部位有一圆形叶心,周围是由细线组成的脉纹,体近蚌形,正面外凸,背面扁平。尺寸分别为长3.2厘米,厚0.53厘米;长3.25厘米,厚0.9厘米。
  这2件饰物似为某种用具上的嵌镶物。现藏于旅顺博物馆。
  (四十五)龙云纹玉牌饰
  此牌饰出土于榆树县大坡辽金古城,长方形,长8.1厘米,宽6厘米。玉色乳白,半透明。纹饰为一条蛟龙在云朵中张口伸爪,呈腾跃之态。云朵及龙体采用透雕,龙的细部(须、爪)采用线条阴刻,造形生动,栩栩如生。“龙”的传说在我国中原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唐宋时期,人们把年景的好坏全部寄托在已经神话的“龙”身上。这种习俗也影响了东北各族。在大坡古城中出土的这块玉雕龙云牌饰,一方面体现于当时的精湛技艺,另一方面说明中原文化对这里产生了一定影响。此牌饰现藏于榆树县博物馆。
  (四十六)透雕玉牌饰
  1982年于德惠县菜园子乡城岗子古城内出土,现藏于长春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透雕玉牌饰共2件,长圆形,洁白无瑕。通长6.5厘米,宽4.7厘米,厚0.3厘米。外形大体似变体雄狮端坐圆台之上,口眼均以透雕琢出,四边以规整的齿形阴刻线条饰出毛皮形象,中间用对称的三角形,制有透孔和两前足,座中透有大圆孔。通体精磨,有光泽,形象生动,玲珑剔透。
  玉器自商周以来,一直在各种饰物中占居首位。此对玉牌饰反映了东北古代在经济、文化上与中原的密切联系,受中原文化影响之深。
  (四十七)鱼形玉石饰件
  出土于九台市胡家乡红石村高家窝堡遗址内,现藏于九台市文物管理所。饰件为玉石雕刻而成,呈扁鱼形,头大尾小,刻有鳞纹,嘴前部刻有水草纹饰。长8厘米,头部宽3厘米,厚0.5厘米。器形完整,双面雕刻。根据出土地点判断,该遗物为辽金时代遗物。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物志

《长春市志 文物志》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文物志的情况。其中包括古代遗址、近、现代遗迹、重要文物、表、大事记、附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盘状石核
相关作品
棱柱状石核
相关作品
石核
相关作品
石片
相关作品
石龙
相关作品
石斧
相关作品
石锄
相关作品
亚腰石锄
相关作品
石铲
相关作品
石镐
相关作品
双孔石犁
相关作品
石镰
相关作品
舌形器
相关作品
柱状石器
相关作品
磨盘
相关作品
磨棒
相关作品
石磅
相关作品
石镞
相关作品
石刀
相关作品
石矛
相关作品
石凿
相关作品
石纺轮
相关作品
石网坠
相关作品
玉斧
相关作品
玉刀柄
相关作品
玉碟
相关作品
玉环
相关作品
玉璜
相关作品
鹧鸪斑青玉盏
相关作品
鹧鸪斑青玉盘
相关作品
玉葫芦
相关作品
狮形玉饰
相关作品
荷花玉饰
相关作品
荷叶石饰
相关作品
龙云纹玉牌饰
相关作品
透雕玉牌饰
相关作品
鱼形玉石饰件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