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文物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79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遗址
分类号: K878.3
页数: 8
页码: 105-1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遗址情况,分别记述了长春旧城遗址、养正书院遗址、李家围子抗俄斗争遗址等。
关键词: 长春市 遗迹 遗址

内容

(一)长春旧城遗址
  清·嘉庆五年(1800年),长春厅设立后,治所初在长春堡东5公里的新立城。清·道光五年(1825年),移建衙署于宽城子,即今南关区一带。
  同治四年(1865年),为维护当时长春的安宁,由商民捐款修筑城墙。
  当时城区位于今长春大街以南,城墙大致走向为:南起今大马路南端,向西南经全安街至民康路,然后向西北,沿民康路南侧至西三道街折向北,穿过四道街、平治街经长春第七中学东侧折向东北,至大经路同长春大街交接处,再沿长春大街南侧向东,穿过大马路、永长路至东门里路后折向南,顺东门里路东侧沿伊通河西岸台地向西南至大马路南端,全长约10公里。
  当时的城墙由木板修筑,高3米左右,城门也为木结构建筑。《长春县志》记载:共有六门,南为全安门,位于今长春大桥小学校门前,光绪二十二年(1897年)重修,改为砖瓦结构,高8.25米,宽6.6米,上有望楼,楼前及两侧有雉堞31堵,每堵砌有炮眼。望楼檐下前额题曰“众山远照”四个大字,1930年修建大马路时拆除。北为永兴门,位于今长春大街南侧大马路农机公司西侧,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重修,形式与南门同,望楼悬额题曰“关左通衢”四个大字,1912年因妨碍修路被拆除。东为崇德门,位于今东门里路与东门路相交处东侧,1923年补修为砖瓦结构,高8.25米,宽6.6米,上有望楼雉堞,形式与南门略同,筑有炮眼,城墙根有排水洞。城墙上有2.93米的女儿墙,城门上有门额,门额上刻有“崇德门”三个大字,解放后拆除。西为聚宝门,位于西三道街双桥子北侧,1923年补修为砖瓦结构,有雉堞19堵,高8.25米,宽6.6米。西南为永安门,位于今永安桥粮店西侧全安街上,高6.6米,宽3.3米,1926年拆除。西北为乾佑门,位于今平治街长春七中操场附近。1925年重修为砖瓦结构,高8.25米,宽6.6米,上有望楼雉堞。
  另外,还有六个小门,建毁年代均不可考。即马号门,位于今大经路与长春大街交点体育用品商店西侧。小东门,位于今东二道街小学校附近,门南侧有土墙长6.6米,北侧有砖墙长9.9米,上有雉堞三堵,下面有通水洞。小西门,位于今西二道街民康路南侧。东北门,位于今南关区文教基建队南侧。东双门,位于今东门里路由西往东第一栋二层楼房附近。西双门,位于今双桥子左侧,民康路南侧,木制门楼,高6.6米,宽5米。
  北门外到西门内有绕城水沟,长1.5公里。自东北门起,经大北门至西北门有人工挖掘的水沟,宽3米左右,长2公里。自西北门起,经西双门至西南门,有西河沟,宽10余米,长2公里。由西门西侧依城东南流经三道街,至二道街、头道街、西南门外,折而向东流入伊通河,有天然沟渠。
  城内主要街路为东西走向的三道街和南北走向的南大街(今三道街以南大马路)、北大街(今三道街以北大马路),这两条街道直通东、西、南、北四面城门。现在的东门路当时与东三道街相接。除此之外,还有东西走向的头道街、二道街、四道街,南北走向的大经路、永长路、东门里路等。
  随着时代的进步,交通的发达,商业的兴盛,长春旧城城墙,逐渐成为城市交通的障碍,城门先后被拆除,城墙已陆续消毁,现整个旧城已无一点遗迹可辨。
  (二)养正书院遗址
  养正书院遗址在今南关区西长春大街与西三马路之间,现由省教委校办公司贸易中心、西长春大街小学、西三马路小学三个单位占用。
  清·光绪九年(1883年)出任长春厅抚民通判的李金镛,为了改变当时长春“学者苦无师承”、“书院缺如,无以培养人才”的局面,上任后即四处奔走游说,倡议“劝募捐款”创办书院,“以教士民”,并自捐俸银一千两。在其倡导和带动下,城乡内外,工商各界纷纷捐助,经过三个多月时间,共募集捐款九万一千吊市钱,为建筑和开办书院奠定了基础。光绪十年(1884年)三月,书院正式动工兴建,八月二十三日即告竣工。至此,长春历史上第一所官办的学校诞生了。
  书院为三进四合院,正门面向今西长春大街,门楼五间,中间为门厅,两侧有门房,门里有影壁一道。北门面向西三马路,今为西三马路小学校门。第一进院,竖立两块青石碑于正堂前,碑体长方形,高约2米左右,外护以碑亭,碑文由李金镛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撰写,记述了书院创办时间、规模、宗旨、地方士绅捐募名录等。碑后依阶而上,是书院正室讲堂,堂阔五门,占地147平方米,其构造颇具晚清建筑风格,飞檐立柱,海青鸳鸯瓦复盖,六抹格扇门。在门与柱交接处是花牙子雀替,雕刻精巧,古香朴雅,讲堂上悬李鸿章亲笔楷书“养正书院”四个大字横额。“养正”二字取自《易经》“蒙以养正”,即启蒙和修养正道之意。过堂门后面横额“敬书堂”三个大字由吴大微所书。在讲堂前面,有东西厢房各六间,东厢房占地218.91平方米,西厢房占地210.14平方米,分为“主敬”、“存诚”、“穷理”、“养性”四斋,为生童肄业之所,反映了养正书院的办学思想。讲堂两侧有耳门通往二院,院内建有正房五间,是祭祀和藏书的地方,占地155平方米。主室为供奉孔夫子、朱熹、陆九渊等儒学先师像的祠堂。西梢两间,为藏书阅览室,有经书史籍数千卷,供学者、生童诵用。东侧室是主持书院的山长高培田“总董”居住的地方。穿过祠堂东山墙走廊进入第三院,为一趟正房,共11间,是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施工续建的,分称“居仁”、“循礼”、“浚智”、“由义”四斋,作为生童学舍。
  书院四周有围墙环绕,院内植有榆、柳、梧桐、丁香等树木。在修建书院的同时,还于二门内仿试院格式修考棚一座,在考棚东西两旁分列号舍36间,为试前地方一级的预考场和士子食宿的地方。
  养正书院存在22年,它作为长春地方科举的预备学校,培养了一批读书人,对传播文化知识,开发“文风士气”,起了积极的作用。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推行“新政”,宣布废停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堂。养正书院顺其潮流改为长春府中学堂,开设有科技文化知识的“西学”课程。1913年,学堂改称长春县立中学,1915年改为吉长道立中学校,1920年奉命改为吉林省立第二中学校。
  在沦陷时期,这里先后为“新京特别市公署”临时厅舍、“立法院”、“新京特别市图书馆分馆”、“新京特别市民众教育馆”等。在此期间,旧址的房舍均无大的改动,只是增加了若干规模较小的厢房,并依北墙建筑正房一栋。国民党统治时期至1953年以前,旧址仍由长春市图书馆分馆和市民众教育馆(后改为长春市文化馆)使用。
  1953年,旧址重新变为学校。先为长春大街小学,1957年一分为二,第三院的生童学舍及北面的房舍为西三马路小学占用,生童学舍以南的房舍为西长春大街小学占用。由于年久失修,房舍濒于倒塌,从1981年11月开始,西长春大街小学的校舍逐渐拆除,1985年底,全部拆除完毕。1983年秋在原门楼基础和原二院祠祀堂、阅览室等房舍的基址上各建楼一座,前者由省教委校办公司贸易中心使用,后者仍为西长春大街小学校舍。生童学舍及南面房舍基本保持完整,除北面一栋后建房舍换瓦外,余者均无改动,只是年久失修,房舍的门窗及附属设施已不完全,屋顶也有部分塌落,亟待修缮。
  (三)李家围子抗俄斗争遗址
  李家围子抗俄斗争遗址在今九台市苇子沟乡头道嘴子村的南岭上,是一座有八面城墙围合的城址,俗称“八面城”。
  1900年,沙俄出兵东北,当地群众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自发地修筑了这座防御城堡,以防备侵略者的掠夺与屠杀。
  城堡由八面城墙组成,周长2350米,夯土构成。因受地形限制,各面城墙长短不一。其中东墙北段350米,南段270米;南墙东段250米,西段400米;西墙270米;西北墙310米。北墙西段有一门,宽10米,木质结构。墙垣基宽30米,顶宽10米,每个墙角设有炮台,长宽各为40米。
  城址地处高于四周的岭上,西临南北走向的九(台)德(惠)公路,视野开阔,易守难攻。当年巍然屹立的八面城象一座丰碑,体现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1984年4月18日,被列为长春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张家围子抗俄斗争遗址
  张家围子抗俄斗争遗址在德惠县大青嘴子乡朝阳沟屯北部500米处。
  该遗址占地20余万平方米。据《满洲古迹古物名胜天然纪念物汇编》所载:它是“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为避俄兵屠戳起见,由当地富绅募款所建”。修筑围子时,首先由杨、张二姓绅士发起,广大农民积极响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昼夜奋战,仅用半个多月的时间就将这一巨大的建筑工程完成。整个围子近似正方形,只是因为避开东南角坟地,将南墙东段200米处往里缩回50米。墙高3.15米,底宽2.4米,墙顶宽2米,外面用草辫子,里面加黄土夯成。城墙外是城壕,墙半腰设有“马趟子”,出入有东西二门,四角均设有炮台。城内有三条街道,每条街有四眼井,共打井12眼,深八丈。居住地全是“地窨子”。敌扰时,人很快就可转入地下,畜可放窨中,能容纳千余户人家。
  当时为了加强武装准备,从山东请来12名铁匠,制造一丈二尺长的土炮四门,每门炮可装火药一斗,铁砂一升,还要装入铁磙脐子。此外还打制了大量的扎枪、长矛、割刀。
  这座遗址成为大青嘴人民抗俄斗争光辉的历史见证。
  (五)沙俄炮台群遗址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六月,沙俄军队为抵抗日军,在中国领土修下了这处军事设施。
  从农安县靠山乡新城村广元店屯东红石砬子台地,直向西北至青山乡二泡子屯附近,长达15公里,为沙俄军队修筑的炮台群。这个炮台群有大小炮台22座,另有行车的长、短沟和道路。其走向是:在靠山乡新城村广元店屯东0.5公里处修筑一个大炮台;由此向西北,在新城屯修小炮台一座;在丁家平房屯前修筑大炮台一座;在大北地西修小炮台一座;在大北地西北0.75公里处修大炮台一座;在高家平房修大炮台一座;在小屯子左右两侧修大炮台两座;在大屯子西北修大小炮台各一座;在东岗子屯修大小炮台各一座;在青山口屯附近修大小炮台各一座;在具家洼子屯后修小炮台一座;在邢家店修大炮台一座;在二泡子屯附近修大炮台一座和小炮台两座;在张家炉的城里修大炮台一座。这些炮台形制各异,有的大炮台形成对称三角形,带有暗沟,有的炮台两座并列。同时,在各个炮台之间还挖了大沟和小沟,沟宽可行驶两排车辆,长达5公里多,深1.40米;小沟宽2米,深1.50米左右。另修筑大、小车道多条。
  现在这些沙俄侵略军所修筑的工事基本上都已改为耕地,但许多炮台遗址仍可辨认。如靠山乡新城村大北地屯西北0.75公里处的大炮台为夯土结构,现高3米,底宽4.30米,上宽1.20米,主体是三角形。又如青山乡邢家店屯的一条壕沟,长1500米,宽3米,深1.50米。
  沙俄侵略军为了修筑炮台群,占毁当地人民群众熟地290.3垧,被沟隔出不能耕种的土地6.65垧,毁田苗108.1垧。此外,为修建营房占毁田苗熟地351.01垧,砍柳条45.22万余捆,砍伐大小杨树984棵,毁房65间。同时还有31户农民遭到沙俄侵略军掠夺。
  (六)华俄道胜银行长春支行遗址
  华俄道胜银行长春支行遗址,座落于长春市南关区民康路与西三道街交口处的西三道街北侧。华俄道胜银行是沙俄掠夺中国资源的经济侵略机构。总行设在圣彼得堡,1895年开行。1896年在上海设立分行,1898年在汉口、天津、烟台、北京、大连、哈尔滨、长春等大城市设立支行。长春支行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9月兴建新楼。9月破土动工,翌年11月落成并开始使用。
  清·光绪年间,长春旧城西三道街西端毗连双桥西街,据《长春县志》记载:“西三道街,东由大街起,西至西双门止,长约2里余,地势最高,街道亦宽,昔日商业最盛。”“双桥西街,昔称西岭,东由西双桥起,西至西门止,长约一里余,在光绪初年此处商业最盛,所有栈店、油房、诸大商铺,均在此街,如仁和栈,益发合等商号,资本雄厚,商界群呼为‘西岭八大家’”。华俄道胜银行就在此地建造一座典型的俄式二层楼。
  主楼边缘距路口中心20米。楼长22.5米,宽20米,高约15米,近似方体楼,水黄色涂面。二楼南向正面,是一个山云花铁栏杆组合的大阳台,长达10米,凹入楼内,所有门窗阳台铁栏杆涂色都是苹果绿。楼顶是人字架铁皮包面的屋顶,涂黑色绿色防腐漆。两侧楼顶有两座高约5米,用铁皮制作的鱼鳞形角式塔楼,塔楼上竖有旗杆。因地势较高,而且向南、向西都是坡地,此楼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楼南正面围墙是铁栅栏,对应楼的正门设有宽约1.5米的小铁门(营业门)。楼西有砖筑围墙,中间设有大门,可通行车辆。
  总建筑面积为1535平方米(包括两幢砖木结构库房751平方米),占地面积为5000平方米(据市房地局产权处档案)。此楼系砖木钢混结构,在毛石基础上砌三层青条石,每层条石厚约315毫米,层间用白灰沙浆粘结。墙体青砖布于墙柱、门窗口处,其余墙壁全系红砖。外墙厚三砖,内墙厚两砖半。全楼有两道出入门,一门设于楼西部向南(正门),外门是木质铁皮包面的双开门,内门系铁件组合折叠门,上下开闭。另一门在楼东侧北口,与正门相似,但折叠门居外,为后门。门内各有通往二楼及楼顶的楼梯,后门还有通往地下室的楼梯。深3.6米的地下室,有大小不等的七个房间和走廊。有两处房间设有铁门,约0.8×0.6米。中间大屋有一个深约1米的集水坑。有连接一、二楼洗漱室通往楼外沉淀池的排水管道(铜弯管、铁接头)。靠南正中两间系混凝土整体浇注,其它是砖混拱形基础。
  从正门厅步入楼内,楼口及一层地面用各种形状的瓷砖铺地(有方形、六角形及小块兰三角形等组对)。楼梯为苹果绿色,云花铁架铆接,镶紫檀色硬杂木扶手。室内举架高约4.2米。窗框宽约1.93米,高约2.45米,上窗呈低拱形。采光良好。地板表面涂防腐红漆。西屋房角有一个俄式壁炉。一、二楼有走廊,两边有两砖厚的间壁墙。北面有一白瓷砖贴面的洗漱室,南面通过两道月亮门,进入长廊式大阳台。东西两侧有通往屋顶和塔楼的爬梯。楼顶东侧有一小房间,塔楼通气透光,楼内有下水设备。
  华俄道胜银行长春支行于1919年5月,按长春交涉员训令被中国收兑。华俄道胜银行关闭后,该房舍民国时期曾用作长春县立图书馆,沦陷时期为伪水电局,国民党统治时期是长春团管区司令部的办公楼和吉林师管区司令部韩某的住宅。解放后,市公安总队执法队及中央轻工部建筑安装公司曾先后使用。1963年起为南关区少年官和双桥小学校舍。因年久失修,有倒塌危险,于1985年拆除,在此楼的旧址,现已建起一座新建筑物。
  (七)万宝山事件遗址
  万宝山事件遗址位于今德惠县万宝山和三胜两乡交界处的马家哨口。
  1931年7月2日,在原长春县三区万宝山(现属德惠县)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万宝山事件”。“九·一八”事变爆发前,日本帝国主义者挖空心思寻找出兵东北的借口,挑拨中朝两国人民关系,蓄意制造了这次大规模的流血事件。
  1931年初,在日本驻长春领事馆的授意和怂恿下,汉奸郝永德成立长农水稻公司,租得万宝山地区姜家窝堡农民所有的生荒熟地500垧,转手租给李升薰等九名朝鲜侨民改为水田。为了从25公里之外的伊通河取水灌溉,他们在伊通河的马家哨口截流、垒坝,并强行在附近农户的土地上挖掘水渠,毁田40余垧,并给两岸低洼处的7000余垧良田造成洪涝威胁。
  当地农户出面阻拦挖渠筑坝,日本驻长春领事馆却指使日本警察干预。6月31日,万宝山一带受害农民500多人在万宝山召开“反对日本警察唆使韩民筑坝大会”。会上做出议决:除催请官府进行强力交涉外,由大会推举的会长、干事联合受害村庄,按户出工,集体填渠平坝。7月1日当天,300多受害农民,不惧日本警察的威胁,填平水渠1000多米,拆毁用柳条编筑的水坝。
  7月2日上午7时许,中国农民400~500人,手执铁锹、镐头前往马家哨口,继续平渠,许多农民携带土枪,准备自卫。这时,马家哨口已集结日本武装警察50多人,便衣警察十几人,上午8时许,日本警察突然对中国农民实行血腥镇压,有的农民当场被日本警察打伤。日本警察向中国农民开枪射击,中国农民跳入壕沟,开枪反抗。下午3时,日本领事馆派守备队骑兵50名赶到万宝山,协助日本警察到各村乱捕乱抓,抓走十五六名农民,严刑拷打,灌煤油、辣椒水,并强行收缴中国农民的自卫枪支,第二天才将被捕农民放回。由于日本警察气炎嚣张,肆无忌惮地闯入民宅抓人,致使马家哨口前村于泽家正在分娩的孙媳妇于马氏,因受惊吓,造成母子死亡。随后,长春县政府派300名警察保卫队到马家哨口,中日双方形成军事对峙。
  万宝山事件发生后,日本方面编造耸人听闻的消息,在朝鲜各地日文报纸上发表,同时又特急电告朝鲜汉城的报纸发行“号外”,说什么“800农民与200朝鲜侨民发生冲突,朝鲜侨民受伤累累”,“朝鲜侨民处境危急”,“朝不保夕”,煽动反华,以至在朝鲜国内酿成“迫害华侨案”,华侨被残杀者500余人,伤者2000余人。
  当时,国内舆论大哗。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蔡元培先生发表了题为《万宝山事件及朝鲜排华惨案》的重要报告,代表中国人民发出了正义的呼声。国内各报分别发表《万宝山日警之鬼蜮》、《万宝山事件真相》等等文章,痛斥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行径。经中国政府出面交涉,日本不得不同意撤走日本警察,但谈判未获结果。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
  在“万宝山事件”遗址处,当年挖掘的水渠痕迹,现在仍清晰可辨。虽然马家哨口朝鲜侨民所建的第一道闸门已荡然无存,但仍留有土基豁口。北300米处,尚存第二道闸门水泥基座,它南北方向放置,长10米,中间有1米宽豁口,上宽1米,下宽2米,呈梯形,高出地表0.6米。这就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侵略中国东北而制造的“万宝山事件”遗留的罪证之一。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物志

《长春市志 文物志》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文物志的情况。其中包括古代遗址、近、现代遗迹、重要文物、表、大事记、附录等。

阅读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