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塔 碑碣 边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文物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79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塔 碑碣 边墙
分类号: K878.6
页数: 12
页码: 92-1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文物情况。其中包括农安辽塔、万金塔塔基、贡江碑、柳条边墙等。
关键词: 长春市 文物 边墙

内容

(一)农安辽塔
  农安辽塔位于农安古城西门外100米,今农安镇黄龙路与宝塔街交汇处。该塔高44米,13层,实心,砖造,密檐式,分座、身、刹三部分。为吉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座呈八角形,每边长7米,高1米,垒砌坚固,承托塔身。
  塔身基部东西直径8米,南北直径8.30米,系用不同形制的青砖、平瓦、筒瓦、猫头瓦、水纹瓦等建成。第一层高1.3米,其它层均高1.75米。第一层上半部修有大小相同等距间隔的四个龛门、四个哑门,门上55厘米处均有一长120厘米、宽40厘米的拱式眉额,眉额凹入塔身10厘米,四周有筒状边沿。龛门均宽140厘米、高210厘米、进深160厘米。龛门上壁是椭圆形砖结构的仿木斗拱,拱上18厘米处有与拱顶等长的卷沿浮雕。13层的塔檐砌成叠垒新奇的花纹,磨砖对缝,犬牙交错,每层檐下的仿木方椽排列整齐。各层塔脊均有泥塑的脊兽。塔刹与塔身的衔接处,8个斜坡戗脊雕塑各种兽类,狮子在前,龙马居中,戗兽尾随。戗脊两侧各有四条凸起有线圆筒瓦,筒瓦一端砌有圆形瓦当,瓦当周围刻有双重套环,中间刻有“喜”字图案。戗脊的尽端镶一铁环,挂有风铎,亦称“铁马铜钟”。在13层的8个角上,共挂104个风铎,塔高罹风,风铎摇动,铮铮作响,悦耳动听。据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出版的《农安乡土志》记载,塔的四周原曾镶有铜镜,现已无存。
  13层的塔身上面是塔刹,塔刹的基础部分是3层敞口仰莲,仰莲上置鼓腹、细颈敞口宝瓶,宝瓶上是铜制镀金“圆光”,内为车轮形的卷曲花纹。圆光之上筑一铜制镶金仰月,月牙向天。仰月留有双层空边,中间雕刻云卷。仰月之上镶有五颗铜制镀金宝珠,第二颗宝珠上面有一宝盖,其顶端是两颗宝珠呈葫芦形连在一起。宝盖上焊有四条铜链,分别垂挂在塔脊的铁勾上。精美匀称的塔刹,使古塔显得挺拔高耸。
  农安辽塔的建筑年代,历来载述为辽圣宗耶律隆绪(983——1030年)时期所建。
  据史料记载,东晋时期,我国东北地区的夫余族曾在农安建都城,为古夫余国后期王城。到唐代,是渤海国的夫余府。辽灭渤海后,改夫余府为黄龙府。传说辽太祖灭渤海后,回师夫余府,一天,太祖病重,当晚有一颗大星落于太祖帐前,次日天刚亮,见内城上空有一条黄龙缭绕,长达一里,光耀夺目,后进太祖所住行宫,当即紫黑气蔽天,有一天时间方散,太祖乃病故,年55岁,因此,将夫余府改为黄龙府。
  辽圣宗时期是辽的极盛时期,同时也是佛教的兴盛时期。因为辽圣宗耶律隆绪笃信佛教,当时的皇室贵族和富有者信教极多,伴随其政治、经济、军事和交通等方面的发展,在全国建立起不少的佛教寺院和佛塔,农安辽塔就是辽代黄龙府的一座佛塔,距今已有950多年的历史。
  农安辽塔名称很多,基于民间传说,观其雄姿名谓“宝塔”;念其历史悠久而称“古塔”;因与佛门相关曰“佛塔”;考其建塔年代则名“辽塔”。随着建制的兴废和地名的变化,“宝塔”、“佛塔”前又常常冠以“黄龙”、“龙湾”、“隆安”以至“农安”二字,即“黄龙宝塔”、“龙湾古塔”、“隆安佛塔”、“农安辽塔”等。
  农安辽塔在悠悠岁月中历经沧桑,由于战祸连绵,风雨剥蚀,到解放前,已剥落成两头细中间粗的棒槌形,塔身岌岌欲坠。解放后,为了保护祖国文化遗产,1953年由国家拨款对农安辽塔进行第一次修缮,当时修复到10层。在修缮过程中,塔身10层中部有一块80厘米的方砖,揭起方砖,是一砖室,砖室深462厘米,底面近方形,边长235厘米×238厘米,上下是倒扣斗形,墙高237厘米,上以砖叠涩收口,计叠涩13层(每层两块砖厚)。砖室的上部口径50厘米。砖室内的西北角,有个用砖摆的小台,台上为硬山式木制小房,房内发现铜佛两件,木制圆骨灰盒、骨灰布包(内有舍利子)、瓷香炉、瓷香盒、银质小型圆盒、银质单线刻划的佛像各一件。这些珍贵文物,是研究农安辽塔和辽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1982年,又对辽塔进行大规模修缮,1983年10月竣工,使辽塔恢复了原貌。这次修复后,在塔基周围2100平方米的范围内,修起了钢筋水泥围栏,塔的正面围栏,树起对称古楼式门垛四座,安上栅门和保护标志,栏内栽植了松柏花木,红砖铺成的甬路通向塔基。如今前来游览的人们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二)万金塔塔基
  坐落在农安县万金塔乡万金塔古城(辽祥州)东北角楼以北108米处的塔基,被当地称为“半截塔”,万金塔的地名即由此转音而来。
  残留的塔基外形是漫岗上的一大土包,高6~7米。1968年调查时,塔基业已塌毁。根据残迹测查,塔基为方形,南北长8.8米,东西宽8.5米,系用灰砖错缝平砌而成。壁角上嵌有力士像,调查时采集到力士像腰部残段一件,宽14厘米。
  塔基内“地宫”,平面呈方形,长、宽各8米,高2.5米,迭涩盝顶。南壁正中有拱券顶门道,高约1.6米,宽约1.5米。“地宫”周壁用条砖平铺、侧立交错砌成,壁涂白灰,上绘有墨线壁画。据当地群众介绍,南壁门两侧画有手持兵器的门神(可能是天王像),北壁画一胖大人物侧卧(疑是释迦涅槃像),旁侍立多人;东壁画有手执刀枪的出征图,西壁画有松竹梅岁寒三友图。这些珍贵的壁画已全部脱落。
  塔基建造用砖,多为灰色素面,少数压印有绳纹,个别的砖色微呈黄褐。其长、宽、厚规格多种。素面砖Ⅰ式:长33厘米,宽17~18.5厘米,厚6厘米;Ⅱ式:长34厘米,宽17~18.5厘米,厚5厘米;Ⅲ式:35×19×7厘米:Ⅳ式:(37.5~38.5)×(17~18.5)×(6.5~7)厘米;V式:47×23×7厘米;绳纹砖:23×18×7厘米。
  “地宫”内出土文物大多保存完好。靠北壁用条砖平砌一空方台,台上平砌中间带方孔的扁平方石,石上放置一彩绘石雕小塔(万金塔的模型)和塔座,塔底有一方形凹槽与下面方孔对合一竖洞,内装一薄铁小塔。铁塔中空,内藏大中小套装的三个舍利盒。
  在砖砌方台前半米许,有一木桌,桌上陈有瓷器、铜器、织物残片、水晶饰物、腊质筒状残段等。
  万金塔曾是辽代拱卫黄龙府重要州城之一的祥州的治所。塔是佛教的产物,当时建城、建塔通常是统一布局,同时施工,或建塔稍晚于建城。根据塔基内出土文物分析,此塔基当建于辽代。特别是彩绘石雕塔和北宋真宗天禧年间所铸的“天禧通宝”铜钱,可据以确定年代。石雕塔与铁塔颇似辽、北宋建筑实例,石塔的局部结构、比例、装修、彩画等方面,与河南密县出土的北宋三彩琉璃塔大致相同,而石塔顶上的球状“覆钵”又与山西应县佛宫寺辽塔相似,整个塔的形状与辽宁朝阳市附近几座辽塔类同。石塔第二层雕饰的奔羊,充分反映了契丹人的风俗及其游牧部族的艺术特色。塔基“地宫”出土的铜钱中以“天禧通宝”年限最晚。北宋真宗天禧(1017——1021年)与辽圣宗开泰(1012——1021年)同时。综上所述,可以断定此塔建造年代,上限不早于辽兴宗时期,下限不晚于辽道宗年间(1040年前后)。
  塔基及出土文物,对研究东北地区北部辽代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同中原的密切联系等情况,对考察黄龙府和曾作为节度、铁骊户置的辽代祥州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砖塔的建筑与薄铁的锻造,显示了辽代的建筑、生产工艺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三)清代“夹荒十一、十二、十四、十五甲纳租报竣章程碑”
  此碑1982年冬发现于长春市西四道街原财神庙(塑料九厂)院内。碑首、碑座均无存。碑身由汉白玉制成,长1.81米,宽0.71米,厚0.22米。正面碑文楷书,题名“夹荒十一、十二、十四、十五甲纳租报竣章程碑记”,刻勒时间为咸丰八年十月初一日,字迹清晰,笔法遒劲,全文共十八行,计六百六十三字,仅一字脱落。背面为“户科承办人”、“原办人”、“经理人”、“户约”、“甲长”、“牌头”、“方正人”等一百四十人名单,亦十八行,计四百八十九字,楷书,四周由圆形花纹环绕。
  据史料记载,清顺治入关后,东北人口锐减,土地荒芜。早期,清朝统治者把该地区看成祖宗发祥之重地,采取封禁政策。当时长春地方为蒙古郭尔罗斯游牧之地,据《长春县志》记载:“长春原分四大乡,乡外横跨之地曰夹荒”,“地多沙漠,半属不毛”。从乾隆年间开始,流民日多,阡陌渐广,蒙公鉴于垦种有利,每年得收租银,便“私自招民垦种”,清政府迫于既成事实,终奏准招民。而居民房屋、耕地之税概归蒙公府征收,不经厅吏之手。
  碑文记载了本地自清代以来招民垦种的历史及丈地纳租的经过。“夹荒系由道光七年奏准招民”,“道光十五年起租”,垦种之初,耕地而积较少,随着开垦土地的增多,立法十年重新丈量一次,增加一次地租。于是,“道光二十四年按熟地每甲照四加增”,至咸丰六年,第三次丈量土地,并增加地租。至此,“开垦已竭”,“蒙古公与民户等议妥”,四甲“共出新陈租四万五千垧,照此数咨部报竣,永不加增”,并树立永不丈量之碑。碑文中详细记录了每垧地租银的数量,对水泡、碱疤等地的处理,租户付给蒙古公丈量土地和用于军需的费用等,“勒石为志”,“永久有信”。但是在这以后,统治者并没有遵守此章程,仍几次重新勘丈土地并加增租赋。光绪十五年(1889年)民众根据前约逐走了前来丈量土地的委员全某。光绪二十年(1894年)官府派兵至裕通福屯、朝阳堡等地,屠杀抗丈村民七百五十六人,造成一起骇人听闻的流血事件。
  此碑对于了解长春一带当时土地关系及租赋变化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对弄清清末长春农民抗丈斗争的历史背景也有很重要的意义。碑身现存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附:夹荒十一十二十四十五甲纳租报竣章程碑记 (正文)
  □自来则壤定赋王制有不易之规计产均输编氓守一成之法普天率土莫不遵循非仅长春厅一隅为然是政治书其一也但此处荒田当草莱初辟时户口日增阡陌新广故立法以十年加增一次蒙民均有裨益是两得平其情也我夹荒系由道光七年奏准招民道光十五年起租道光二十四年按熟地每甲照四加增至咸丰六年又经 将军衙门差派委员协同蒙员并扎饬本厅 松父母赴荒勘丈是遵十年之旧制也众民户因此次自起租已度三次开垦已竭具呈声明众官长谕令众民户与蒙员同赴 公府糜明垦竭之情是示物各有主也 蒙古公与民户等议妥以夹荒十一十二十四十五合四甲共出新陈租四万五千垧照此数咨部报竣永不加增随用印文知会 将军与本厅两衙门有印文存据是照永久有信也每垧正租四百二十文至所剩水泡碱疤河冲沙压等荒日后倘值亢旱偶遇冲淤其荒难免无沧海桑田之变 蒙古公任民户或耕或收概置不问是不苛求於民户也众民户感 蒙古公之惠后愿於正租外每垧津贴钱三百八十文以佐 蒙古公丈地糜费又每垧出钱一百文备助 蒙古公军需之用虽民户所费甚巨是有施必有报也是举也查办始於丁已初春告竣岁聿云暮诚蒙民两相欣悦永无更张矣又蒙众官长将以上各情铃印出示晓谕 公府之施民户之报两相表白则众官长体恤民情从客成就之力非浅鲜也我小民感颂众官长之德荷 蒙古公之惠是以勒石以志勿替云尔吉林正红旗协领兼世管佐领军功记名副都统工兵司正堂加二级纪录三次庆 林 笔帖式章京及格木德吉林理刑主政兼理工司务加二级纪录 二次恒 德 笔帖式章京葛及格图特授吉林长春厅理事分府加十五级记录 六次松 鹤 笔帖式章京 巴一里白吉加嘎式拉希林钦 议书九品金丙文撰文并书咸丰八年十月初一日 长春厅西北夹荒恒裕乡十一十二十四十五甲众民户公立
  (背面)
  户科承办人经理人十一甲乡约甲长牌头蔡朝选方正户侯俊朱国信谷仲魁
  田有成徐肇年王辅清孙国殿李文德杨德祥金丕昆陈起乐李永升姜文学共公租九千三百七十四垧
  任智远王复名张吉祥张本秀徐铎孙泰和孟希顺邹世隆杜万令
  李化南丛兆明吴青山彭凤彩丁秀林长发孙起通于德
  董复郁杨玉荣十二甲乡约甲长赵文福王金兴吴义林徐士魁滕来鹏田林
  边昆石孙朝彦王希公暴天元卢万金福有张廷魁包丕永祖公候吕成共公租五千七百七十七垧七亩
  周福公张林张义良郝发杨廷明毛鸿宗孟继春
  原办人孙东礼十四甲乡约甲长牌头林栋方正户孙义李先春张宏彩
  徐懋德张琴和赵玉珍杨忠贵董万良周德才孙庆周起发邹庆峰夏世兴
  朱 琛朱连玉苏国仁放正仁于史继王金堂刁荣李纯德毕孝明共公租一万四千九百三十一垧
  齐鹤孙安世良 阎凤鸣杨继盛姜荣徐安王吉春周发王贵
  王朝柱李会林田宝和宋会 仲义张禄王义魁隋相礼
  张兴泰王绍宗十五甲乡约甲长牌头张成崇方正户王广增郭有连赵起复
  赵尚普张万斗王兆先陈举张有仓张文祥王志兴朱世刚赵福王杰
  马泰令卢克一 张庆史文学董海张宝山李文关发刘连贵共公租一万四千九百三十二垧
  张万有傅荣刘刚孙明贵赵福顺孙忠义杨荣
  由忠仁王世有赵财王洪远张玉美于胜池刘忠义
  卜文德刘广张玉清葛泰袁发
  (四)贡江碑
  清代“贡江碑”位于德惠县朝阳乡朝阳村朱家坨子屯东0.5公里处,其西北距德惠县城65公里,南距九台市三台乡12公里,东距榆树县大坡乡15公里,东南距舒兰县法特乡黄鱼村20公里,是四县交界处。
  据《打牲乌拉地方乡土志》记载,第二松花江的名贵土特产品东珠、人参、蜂蜜、松子、婚鳇鳟鱼等每年都要做为贡品献给清朝皇室。当年设在吉林城外35公里乌拉城的总管衙门,是专门管理纳贡活动的。它的管辖范围东西60公里,南北62.5公里,其周界280公里,而积7000平方公里。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为记载捕鱼纳贡有关事宜而建立“贡江碑”。
  此碑早在60年代就被当地农民发现,但在“文化大革命”中连遭厄运。碑首被搬去压生产队的打稻机,碑身被垫在道上,碑座用去垫马槽。在竖碑的地点还有青砖砌成的拱形碑罩,也被拆弃一空。1979年冬,根据德惠县水利局提供的线索,省、市文物管理部门查找到了这件100多年前的文化遗物。1982年9月,在市、县文物部门的支持下,将碑首、碑身、碑座重新修复,恢复了原貌。
  石碑通高3.1米。其中,碑首高0.9米,宽0.76米,厚0.22米。碑首的正反两面雕刻着二龙戏珠图案。龙珠下面阴刻楷书铭文,正面为“铭刻万代”,背面为“铁案千秋”。碑身高1.72米,宽0.73米,厚0.20米。正反两面的上下边缘雕刻着二龙戏珠图案,上方二龙中间有一倾斜的“卍”字图案,两面的上半部还雕刻着变形卷云纹饰,下半部雕刻浪花纹饰。碑身正面阴刻楷书碑文719个字,其中137个字已模糊不清。背面左方有由左向右竖写的满文,字迹基本上被毁坏,难以辩认。碑的背面右方为阴刻楷书汉文四行,因大部分被毁坏,只能认出几个字。碑座高0.48米,宽0.93米,厚0.55米,正面雕刻牡丹花纹图案,背面是整齐小卷云连台图案。
  碑文内容有二:①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同蒙古郭尔罗斯王公为在此地捕鱼和垦荒事引起争执,清政府派衙门署总管会同蒙员经过勘丈,划定各方管理区域并解决纠纷的经过;②详细记录打牲乌拉捕鱼晾网和蒙古王公招佃开垦的区域范围及二者中间的界限。
  关于“贡江碑”刻成年代,碑文中不见记载。碑文中有清朝官员“全福”,“富庆”等人名字,据史料记载,全福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八月任当地协领,富庆在清·光绪九年(1883年)任翼领。据此推断解决争执之事当在清光绪年间。碑文中又有“是以于十三年四月间,经本衙门署总管富庆会同蒙员吉祥,分定界址,永绝葛藤”等字句,这里的“十三年四月”当是光绪十三年四月,由此确定此碑刻勒时间当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之后。
  贡江碑碑文如下:
  打牲乌拉总管衙门 为恪守封疆勒诸贞珉事窃胙土而崇 国体任倚屏藩分疆而睦邻封谊联唇齿此
  国家之宪章可监边陲之经界綦严也溯查本衙门设网捕鱼每岁冬间 本总管 奏明出边督率官弁兵丁等采捕〓鳇鳟鱼并五色杂鱼挂冰运署报明将军会衔分二次呈 进恭祭
  坛庙之要 贡委非 内庭口味可比嗣因边里人烟稠密水浅鱼稀前於乾隆二十六年经本省将军 奏明由边外起南至松江上掌北至下红石砬子石子滩等处止其间沿江均为捕 贡晾网之区由望波山迤下老江身分出一岔名曰巴彦河河西原设鱼圈一处鱼营二所派员看守惟因埋栅鱼圈需费甚巨即令看围官丁在江干左近旷地留养条枝高大者作栅圈樟杆细小者为看营柴薪按年派员上下川查严禁私捕侵占地址如此办理百有余年敬谨奉行委无异说无如愚氓窥伺通场为沃土觊觎条甸如利薮从未歇心迭有案据兹遵郭尔罗斯公报请本省将军请将巴彦河附近通场撤回招佃输租当经省派委员协领全福乌拉翼领富庆会同蒙古二品顶戴花翎梅愣吉祥等会勘将巴彦河东岸两岔分脉之间俗名巴彦通此通迤北连脉又名黄花岗浅碟子鲇鱼通等处拨给蒙古公经营并巴彦河西岸鱼营荒甸一段自西南第二封堆起斜向东北长七里余由中分界南归蒙公北归乌署各得一半其巴彦河西五里通张家湾一捉毛老牛圈并鱼圈后花园通及杨家湾等处拨给乌拉永为捕 贡之区至于家套仍断归登伊勒哲库站经理与北公输租如是拟办均以乐从等情绘图禀请 爵帅将军希 批示著照所议办理是以於十三年四月间经本衙门署总管富庆会同蒙员吉祥分定界址永绝葛藤旋蒙郭尔罗斯公来咨并谕内云除归蒙公之巴彦通业已招佃开垦输租外其拨给乌拉附圈左右南荒场亦令其自行招佃开垦所收租赋津贴鱼务以补撤出作养条场之资永无争競等因遵此足徴 公爷上崇 国贡下便民生 鸿恩远沛乌郡难名诚恐年湮代远罔识遵行故勒铭永志以清蒙乌之接界而杜永远之争端永垂不朽云尔
  (五)柳条边墙
  柳条边是清代挖沟垒土修筑的一条边墙,边墙外有沟,沟内注水,以阻止行人私自入边。边墙高三尺,宽三尺,墙上栽种三行柳树,每隔五尺种柳树三棵,树与树之间再用两根柳条横连起来,称为“布柳结绳”,编织成一道屏障,以阻行人,因此称之为柳条边,或柳条边墙。
  清朝入关后,为了保护清朝发祥地和那里的自然资源不被汉族人占据和开发,并防止满族汉化,在东北修筑柳条边,加以封禁。
  柳条边有老边、新边之分。老边建于清初,顺治年间,在辽河流域修筑了一条东起凤凰城,经开原到山海关的边墙,全长950余公里,名为“盛京边墙”。因其修筑时间较早,也叫“老边”。从康熙九年至二十年(1670年到1681年),清政府修筑了一条南自开原威远堡起,北至舒兰法特东亮子山止全长345公里的柳条边,是为“新边”。柳条边以内的地区谓之“边里”,柳条边以外的地区谓之“边外”。边外当时是蒙古科尔沁等诸部的游牧区。
  修筑在吉林省境内的柳条边属于新边。
  清王朝为了控制全东北的交通要道,最初设边门21个,在康熙展边后,减为20个。这些边门,均设在交通要道上。老边自东向西设边门16个,新边自南向北设边门4个。
  新边的4个边门,即布尔图库边门、克尔素(赫尔苏)边门、伊通边门、法特哈边门。
  布尔图库边门,旧名布尔图库苏巴尔汉门,也叫半拉山门。在今四平市东南。满语苏巴尔汉意为“塔”,因此门之东稍南的塔山而得名。布尔图库边门南至威远堡85公里。
  克尔素(赫尔苏)边门:南至布尔图库边门75公里,在今怀德县南偏西。因克尔素河而得名。克尔素为满语,原意是海边盐池所生之草。门设于陕隘之山间,为监视货物出入之所,其间道路狭隘,仅可容大车一辆,车马交通亦稀,为通往吉林、伊通县必由之路。
  伊通边门:即易屯门,又叫一统门,因河而得名。南至克尔素边门90公里,在今长春市南20公里乐山乡同永春乡交界处的东面新立城水库内。
  法特哈边门:又名巴彦鄂佛罗门。法特哈是山名,山在法特哈江西,形如蹄状,满语法特哈是马蹄子的意思。原来此地有一驿站,名曰法特哈,设边门以后,站名改为门名。康熙东巡至此,指门外黄山嘴子,改门名为巴彦鄂佛罗门。满语巴彦是富的意思,鄂佛罗是山嘴的意思,言山嘴林木繁茂也。
  法特哈边门南至伊通边门150多公里,为伯都讷(今扶余地)、黑龙江往来孔道。
  每个边门设防御一员,笔贴式一员,俗称“文武二章京”。外有领催一人,统属宁古塔(吉林)将军。每门有八旗兵20名,专司边门启闭,稽查行人出入。
  沿柳条边除设边门以外,还随边的走向设有许多边台。
  新边的头台设在今吉林地区舒兰县法特乡东6公里处的头台村,法特哈门是二台,今九台市三台乡三台村是三台,今上河湾镇四台村为四台,今上河湾镇五台村为五台,今六台乡六台村为六台,今城子街镇七台村为七台,今苇子沟乡腰八台附近为八台,今九台镇为下九台。清朝对新边采取从一台排到十台,然后再重复从一台排至九台的排法,称上十台,下九台。今九台市放牛沟乡荆家村饮马河台屯也叫头台,还有个二台在今放牛沟乡腰站村二台屯。在九台市境内共有边台9处,全长为131公里。
  从九台市放牛沟乡任家屯村北双顶子向西南走去,柳条边就出了九台市境,进入长春市郊区三道镇四合村东南盛家岗子和双阳县泉眼乡岗子村后屯交界处,这是进入长春市郊区的一个边台,即今后台屯;向南0.5公里到西边屯,净月乡小河台为第二个边台;过幸福乡的靠边吴屯、新立城镇的靠边孙、靠边王到刑家台,这是郊区内第三个边台。今径直向南入今新立城水库(原伊通河西侧),在乐山乡同永春乡交界点的东而(今新立城水库内)向西南的转向处,即新边的伊通边门旧址。在长春市郊区范围内在柳条边的伊通边门和三个边台,全长40公里。总计柳条边在长春地区为171公里,经九台市、双阳县和长春市郊区。
  在原伊通边门旧址,再向西南过乐山乡红胜村王小店屯后,柳条边就进入伊通县境内。
  清代柳条边每个边台设台丁150名至200名,台丁是“由汉人入旗籍人充之,种地免征租税”,俗称“边台人”。台丁和驿站的站丁一样,最初由吴三桂等残部充当。据《奉天通志》记载:“台丁、站丁云南人,系康熙年间平定逆藩吴三桂浮虏,编管盛京兵部,拨驻边台、驿站,充当苦差。”又说边台、驿站等旗人“清初三藩降卒,当时由云南拨来884户,分布边台守挑壕,驿站传递文书、网户捕牲罗雉,虽属汉军旗人不准考试。”因此,站丁的主要职责是“俱供补篱浚壑”,即在每年的二月,八月修壕补边,“并司采山梨、红野鸡,于冬月进贡之职。”据调查:站丁与边台丁不是一回事,站是随驿道走直线,台是随边而走,站丁专管送公事文书,台丁是专门管理修补边壕,台丁种官地,有出修边的官差,过去都叫他们“边耗子”。据此可知,边台并不是象墩台与烽火台一类土台子,而是柳条边区域性的行政管理机构驻地。
  清政府曾对柳条边有过规定:凡出入边门进行生产者,均需持有印票,从指定的边门验票出入,否则,就以私入“禁地”论罪。公元1681年(康熙二十年)题准:“凡在禁河内来捕蛤蜊及采蜜、捕水獭。偷采东珠者,照采参例,为首者拟绞监候,为从者枷两月,鞭一百。”如“雇人刨人参,不分旗民,俱发云南等省充军。”当时,经过边门的车马,都要纳税,出边门的纳二百文,进边门的纳四百文,从船厂(今吉林市)来的纳钱更多。死人出边门也要纳钱。各边门管事的有大少爷、二少爷,衙门内摆着大眼枷、黑红棒和皮鞭子,是管来往行人的。行人要从边门走,叫做“犯边”,是有罪的。在清代,不知有多少劳动人民因违“禁例”而遭迫害。柳条边保护了清代皇族的发祥地,却滞碍了对这块富饶土地的开发利用。
  昔日的边墙、边壕遗迹,今天大部分还清晰可辨,多成为县、乡、村、屯的分界线。如在九台市三台乡山后屯一段边墙仍高达1.5米,从放牛沟饮马河台屯至二台屯,约7.5公里长的一段边墙残高均在1米左右。今长春市郊区内的边墙,其边壕一般深1米至1.5米,宽2.5米至6米。部分地段雨季积水深达1米左右。由于风雨的浸蚀与泥土淤积,边壕的宽窄、深浅不一,但大体可见当年柳条边的概貌。

附注

①(《伊通县乡土志·沿革史略》)②(《奉天通志》卷167——3919页)③(康熙《锦州府志》)④(《大清一统志》) ①(《大清一统志》)②(《大清一统志》)③(《柳条边设置调查记实》)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物志

《长春市志 文物志》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文物志的情况。其中包括古代遗址、近、现代遗迹、重要文物、表、大事记、附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
农安辽塔
相关地名
万金塔塔基
相关地名
贡江碑
相关地名
柳条边墙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