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代遗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文物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790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古代遗迹
分类号: K878
页数: 98
页码: 7-1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古代遗迹的情况。其中包括遗址、城址、墓葬、塔、碑碣、边墙等。
关键词: 长春市 古代 遗址

内容

第一节 遗址
  (一)周家油坊遗址
  周家油坊遗址,位于榆树县城西南18公里处大于乡境内。遗址东起长久村后蒋家窝堡,向西延续到高家、万发、大车家、小车家、施家沟,终止于刘芳村前、后轧口子。东西长约12公里,南北宽为7公里。遗物集中地点在松花江与拉林河之间的黄土台地南侧,地理座标为北纬44°43',东经126°21'。台地标高200~220米,高出松花江面50~70米,被松花江支流所切割,成为岗垅地形。周家油坊村前有一条小河,从东北流向西南,注入松花江。河谷两岸形成明显的两级阶地,阶地高出河床8~12米,由上更新统地层组成。上更新统地层是地质年代第四纪形成的地层。地层上部为淡黄色土,下为灰绿色、灰黑色淤泥质亚砂土及黄色砂层。该层含有古人类文化遗物和猛犸象、披毛犀动物化石。这些古生物被称为“榆树动物群”。
  1951年,东北工学院地质系师生在这里进行野外实习时,采集到大批哺乳动物化石,发现经过人类加工的石片一件,人的胫骨一根和头骨残片两块。头骨发现于第三化石地点附近的河滩上,头骨呈棕黑色,系人的顶骨残片,前宽后窄,形状不规则,石化程度较浅。头骨标本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测定,含氟量为0.53%。这个数据与1977年周家油坊第一地点出土的一块猛犸象门齿的含量相等。该层猛犸象经碳14测定,其年代距今29800±1200年。
  1977年10月,吉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和吉林省博物馆的有关人员,在周家油坊进行了科学发掘工作,先后发掘了7个地点。除第三地点外,均出土有相当数量的化石。同时,在第一、二、四、七地点发现有石器、骨器等遗物70余件。
  在此遗址中,出土石器19件,采集石器1件。石器的原料为玄武岩、安山岩、石英闪长斑岩、脉石英、纹流岩等。遗址及其附近未发现制造石器的石材,石材应来自松花江沿岸。石器有石核石器和石片石器。种类有盘状石核、尖状器、刮削器等。石器表面有打击点、疤痕、半锥体,人工制作痕迹清楚;有的石器上并有明显的第二次加工和使用痕迹。其中的盘状石核,原料是石英闪长斑岩,长5.3、宽3.3、厚3.0厘米,制法是两面交叉打击法,围绕石核的周边向两面中心打击,使器物形成周边薄而中间厚的盘状。尖状器1件,是1964年采自万发屯附近河滩上。原料为石英闪长斑岩,长6.6、宽4.3、厚2.4厘米,腹面呈现半锥体,背面中间下部有修整时留下的疤痕。制法是沿其尖端两侧边缘向上用交错打击法修琢而成。
  遗址中发现有人工加工或使用痕迹的骨片和骨器共51件。其中层位确切的28件,此外还发现一些有打击痕迹的披毛犀等动物肢骨化石。骨器中有一件是以猛犸象门齿为原料,其他大部是大型哺乳动物的管状骨制成。骨器最长的为19.5厘米,最短的为7.5厘米。种类有:骨铲、骨矛头、尖状器、刮削器、挖掘器等。制法采用了直接打击、刮削、旋刮、错磨、锯错等方法。其中一件骨铲,为猛犸象门齿所制。长7.7、宽3.9、厚1.0厘米。背面的左上部和腹面右上方的一部分,由于长期使用被磨得光滑明亮。圆头刮削器,是由动物骨片制成,长7.5、宽5.0、厚1.5厘米,采用单方面打击法,由端部经腹面向背面加工,使之形成圆弧形锐刃。骨矛头,原料为管状骨片,尖部已缺损,残长1.07、宽3.7、厚1.2厘米。制法是将下侧两边各打一个缺口,再由背面右下端开始向尖端两面交错加工而成。尖状器,原料为一段动物的管状骨,长13.6、宽3.2、厚1.6厘米,制法是先在右上侧打出一个缺口,形成偏在左侧的尖部,再用横向错磨法修整后使之锐利。
  遗址的孢粉组合中,木本花粉的松、云杉、冷松花粉占有相当比例,草本花粉以蒿科和蔡科等为主,这些植被构成了当时寒冷的森林草原景观。遗址出土的动物群和孢粉组合都反映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周家油坊一带的冰期和冰缘特色。冰缘动物、植物的存在,为“榆树人”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周家油坊遗址的年代为距今约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
  榆树动物群化石的发现,对研究榆树和吉林省古代哺乳类动物,古人类活动、古气候、古地理和第四纪地层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二)左家山遗址
  左家山遗址的年代在距今7000~4800年之间,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位于农安县城郊乡两家子村高家屯西南500米处,距农安县城约4公里。南距伊通河50米,在伊通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地面高出河流水平面20米。
  伊通河蜿蜒曲折在遗址南侧自西向东缓缓流过。由于自然力的作用,遗址所处地形起伏不平,南北宽约30米,东西长约40米,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
  1985年春,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约400平方米,发现房址一座,烧土遗迹两处、灰坑20个。出土遗物有陶、石、骨器以及大量的蚌壳、鱼骨、动物骨骼等。
  左家山遗址的文化遗存分为四个时期,一期:陶器多为砂质灰褐陶,夹蚌黄褐陶较少,还有少量的黑、红陶。纹饰陶多于素面陶,纹饰多为平行条带或阶梯状条带。图案多为尖头或圆头工具刻划而成的菱形纹、弦纹、斜平行线纹或戳压而成的弧线之字纹、连点纹。器物造形均为小底侈口,且有部分为厚唇(唇外突棱明显)。器形种类单一,主要有筒形罐和少量的钵。另外有残陶“支座”。还发现骨铲一件。
  二期:出土陶器以砂质灰陶为主,夹蚌黄褐陶次之。纹饰和器形大部分同于一期。新出现的纹饰有用尖、圆头工具刻划而成的蓆纹、人字纹、扭曲纹、戳压而成的菱形内填篦点纹、指甲纹等。陶器多直口器、厚唇器,并见有斜口器。
  此外还有针、锥、簪、镞、梭、凿、矛等骨角器,斧、刻刀、磨盘、琢制石叶等石器和少量蚌器。房址四周有柱子洞七个,均有生土二层台,房址中间为瓢形灶址,南有夯土墙的残迹。
  三期:出土陶器中砂质灰褐陶和夹蚌黄褐陶比例大体相同。陶器表面主要施有由刻划之字纹和压印之字纹构成的组合纹饰及少量带状篦点纹、波浪纹和附加堆纹。器物造型多直口器,唇部均不加厚。器形种类主要为筒形罐和钵。
  此外还见有针、锥、匕首等骨器,锛、环、小石叶、小石龙等石器及少量蚌饰。
  四期:出土陶器绝大多数为夹有蚌黄褐陶。纹饰主要是以尖头工具刻划而成的人字纹、三角形内填斜平行线纹、网格纹、斜平行线纹等,还有少量戳压而成的鱼鳞纹和花边口沿等。器物多直口,一部分为大底器,不见厚唇器。器形主要有筒形罐、斜口器、钵(碗)和带流器。另有“支座”、纺轮、陶塑兽头。此外尚有锥、针、簪、刀、凿、刀梗、镖、刻纹骨等骨器和斧、镞、矛、磨盘、磨棒、尖状器等石器。个别见有蚌器。
  发掘时,在遗址下层出土了一件石龙,为吉林省首次发现。此石龙与辽宁省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雕刻石龙基本相似,为研究龙的起源和演变提供了重要实物。
  左家山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发现与发掘,为吉林省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三)元宝沟遗址
  元宝沟遗址位于农安县巴吉垒乡元宝沟村所在地西南500米处,遗址东0.75公里是一处较大的湖泊——敖宝图泡。湖泊东、西、北三面绕有土岗,土岗高出湖面30~50米,与湖面相距500米。1985年6月至7月,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80平方米。先后清理了五个灰坑,一个为圆形,其余四个为不规则圆形。除了灰坑外,有几处成片的红烧土,是篝火遗迹。地层分三层:耕土层、黑灰土层和黄褐土层。遗址共出土小件器物100多件,陶片几千片,各种动物骨骼几百件,灰坑中出土有大量鱼骨、鱼鳞和蚌壳。
  遗址内出土的陶器均为手制,以细夹砂灰褐陶为多,有一定数量的夹细砂褐陶,火候较高。纹饰除了一部分素面和几块压印、刻划之字纹陶片外,绝大多数是划纹陶,划纹有多种形式,主要有单线划纹、双线划纹、单曲划纹、双曲划纹、扭曲划纹、斜格划纹等。器形以罐为主,其特点是底小,直口圆唇或方唇,器壁薄而质地坚硬。此外还有陶碗、盅、漏水器、斜口器等。
  石器可分磨制石器、细石器、打制石器三种。磨制石器有:小型石斧,其中一件残长3.5、宽3.1厘米,两面磨光,弧刃。石矛,有单脊和双脊两种,从剖面看可分为梯形、椭圆形、三角形三种。石镞,多数呈柳叶形,其中一件残长3.5、宽1.2厘米。网坠,利用自然砂岩石块磨制而成,两面凹槽的网坠残块在遗址中发现多件。磨盘、磨棒,用大块河卵石磨制而成。细石器主要是尖状器、刮削器等。打制石器以石球为多,略呈圆形,一般直径约6.8厘米,利用河卵石或自然石块加工打制而成,是捕捉动物的抛掷工具。除石器外,在遗址中还出土了加工石器剩下的废片和废料。
  骨器以锥为多,形制分两种:一种是锥体全部经过加工,锥尖断面呈圆形。另一种是一面利用骨骼外壁呈弧形,另一面经加工磨制,锥尖断面呈不规则形。锥身一面利用骨骼内壁做槽,另一面以人工磨成内凹的槽。有的锥身以骨骼内壁做槽。同时还有人工磨成的内凹槽。此外,还有骨针、骨匕、骨柄、骨镞、骨簪等。
  遗址中还出土用动物的角磨制而成的器具。主要是利用鹿、羊的角。角锥是利用动物较硬的角,一端磨成尖状,一般长约10厘米。角矛有两种形制,一是将角磨成扁平体,两端磨尖;一是将一端磨尖,另一端保持原状,略微加工磨锐。有的在角身中间磨出两个内凹的槽,显然是用以固定系绳的。此外还发现一些有明显加工磨痕的动物角等。
  陶纺轮仅发现一件,直径2.2厘米,厚0.3厘米。装饰品在遗址中共发现四件,包括一端钻孔的野猪牙,磨制成椭圆形的一块小玛瑙石和一面磨平、一端钻孔的动物角。
  在第5号灰坑发现一石雕人像,残存胴体下部和下肢有明显磨制痕迹,两腿一粗一细,属于女性。它是显示原始时代人们审美趣味和信仰观念的艺术珍品。
  元宝沟遗址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房址,但是出土大量陶片说明,当时人们在这里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出土的大量捕鱼工具网坠和狩猎工具石球、石镞以及鱼骨、动物骨骼(有的动物骨骼有明显火烧痕迹),表明渔猎是当时人们的主要经济来源。遗址中发现的骨骼主要是野猪、鹿、狍、羊等草原动物。骨针、纺轮的发现说明,当时有原始的缝纫和衣着。雕塑人像是我省历史最久远的艺术作品,蕴含有女性崇拜意味,对于探讨母系氏族社会很有价值。
  元宝沟遗址出土的斜口器和之字纹陶片,与沈阳新乐遗址出土器物有雷同之处,漏水器和斜口器又与左家山遗址出土器物有一定相同之点。元宝沟遗址陶罐大口小底,而且以划纹为主,与新乐、左家山两处遗址又不相同。从文化类型看,元宝沟遗址是一种新的文化类型,距今5000年左右。
  (四)大屯遗址
  大屯遗址属新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位于长春市郊大屯镇西南1.5公里处,新兴村阜丰山东坡中部。西南与怀德县为邻,东北有京哈线铁路贯通,东南和南面为丘陵山地,北和东北面地势平坦。遗址东西长250米,南北宽130米,总面积约32000平方米。遗址遭到严重破坏。1988年5月,长春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郊区文物管理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总面积165平方米。
  出土遗物有陶器和石器两类:
  陶器均为夹砂陶,其颜色分为灰褐色、红褐色和黄褐色三种,灰褐陶较多,红褐陶和黄褐陶较少。陶器又有夹粗砂和细砂之分:灰褐陶是夹粗砂,红褐陶和黄褐陶则是夹细砂。红褐陶和黄褐陶胎内都掺有砂粒和数量较少的蚌壳粉末,分布比较均匀。陶器烧制的火候不高,质地较疏松,器壁较薄。有的器物表面,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器物内壁呈黑色,器表以素面最多,施纹较少。陶器均为手制,泥圈套接。个别器物口沿有一或两个圆孔,是由外向内钻的。在陶罐的颈部有明显的工具刮痕,表现出制法上的特色。陶器的形制多为侈口、微鼓腹、平底的陶罐,器壁较薄,器表多经打磨,比较光滑,口沿外部有工具刮痕。素面陶占绝大多数,纹饰陶多见刻划几何形纹,有直线纹、弦纹和刻划弧线之字纹,还有压印之字纹。石器中仅见打制和磨制的石斧和石镞。这处遗存与西辽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属不同的文化谱系。与吉林市郊古代遗址的“文化一”、吉林东丰县的西段梁山遗存有更多的相同之处。
  (五)大青嘴遗址
  大青嘴遗址属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德惠县大青嘴乡东500米处的一个海拔200米呈东南——西北走向漫岗之上。遗址面积近万平方米,古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在遗址地表、断崖上,见有石器、陶器残片、鱼骨、兽骨及动物骨骼等。
  1985年文物普查时,在地表采集了大量遗物并清理了一个灰坑。采集的遗物有石器、陶器和动物骨骼。石器有石斧、石铲、石锛、石刀、石矛。石斧分两种形制:一种磨制非常光滑,梯形圆刃,横剖面为椭圆形。另一种器身为琢制,只在刃部略加磨光,整体近似长方形,横剖面为椭圆形。石铲分两种形制:一种琢制,体近梯形,略有束腰,横剖面近似长方形。另一种也为琢制,圆首亚腰,横剖面呈长方形。石锛较小,打磨光滑,横剖面为长方形。发现石刀残部1件,弓背弧刃,在残断部有一钻孔,通体磨光。石矛磨制,圆圭头,中间有一条不很明显的脊。
  陶器分两类:一类为夹砂红褐陶,陶质较粗,含粉末状砂粒和蚌粉。器表有素面的,也有饰篦纹、划纹、捺压纹等。篦纹多构成几何形图案,划纹为横向平行线,捺压纹多与篦纹相结合,组成图案。器形有罐、体等。平底器分直口、敞口二种,均手制。另一类也为夹砂红褐陶,颜色比第一类浅,且胎质较疏松,火候较低,均为素面。器形见有鼎、鬲、罐、纺轮等,均手制。
  采集的动物骨骼有野牛、羚羊角等。灰坑中清理出的遗物有磨制的骨针、〔骨锥各1件,打磨光滑的石镞2件、蚌饰1件及夹砂红褐陶罐残片。
  遗址跨越的年代较长。根据遗存分析,应包含两种文化。第一类陶器和灰坑中出土的遗物与吉林地区的虎头砬子、二道岭子等遗址的文化面貌相似,是一种较早的文化遗存。第二类陶器和大量的磨制石器与吉林市郊西团山文化的同类器物相近,在该遗址中年代相对较晚。
  (六)偏脸城遗址
  遗址位于九台市庆阳乡庆阳村靠山屯东侧的漫岗上。在东西长400米、南北宽300米的地表上,散布着新石器时代遗物和辽金时代遗物,以新石器时代遗物居多。
  夹砂陶片分素面陶和纹饰陶两类。素面陶胎内所含砂粒粗细不均,陶土未经淘洗,颜色多呈红褐色,亦有灰黑色和黄褐色。这类素面陶片与德惠大青嘴、二青嘴、亮子沟、黑坎子,农安田家坨子、林家坨子诸遗址同类器物相同,应属西团山文化类型。
  纹饰陶的纹饰有压印连点纹、压印弧线连点纹、直线划纹、几何形划纹。这类陶片均夹细砂,并掺有蚌壳粉,手制,多数器表经过打磨。颜色主要有红褐色和黑色。由于烧制火候不均,往往同一块陶片上呈现红褐、黑褐、黄褐等多种颜色,有的陶胎还带有黑色夹层。这类纹饰陶和德惠二青嘴、农安左家山遗址同类型陶片相同。
  石器有刮削器、石镞、石斧和石锄等。其中刮削器1件,白色,长4.4厘米,石质细腻,磨制精巧,弧刃锋利,棱角分明。石镞1件,通长3.6厘米,呈柳叶状,琢制精细,两侧压制均匀,镞尖微残,周身留有压剥痕。石锄1件,黑色燧石打磨而成,刃部较锋利。石斧3件,均为磨制。其中2件制作粗糙,器形不甚规整;另1件通体磨光,器形较规整,斧身剖面呈椭圆形,弧刃锋利。
  (七)五家子遗址
  五家子遗址,属青铜时代。位于双阳县山河镇五家子村北1.5公里的北山上,距县城32公里。
  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地表散布的遗物极其丰富,有陶器和石器两类。
  陶器,胎质粗糙,火候不均,夹层呈青灰色,素面,手制,采用泥圈套接法,不少残片留有套接的碴口。主要器形有鼎、鬲、豆、罐、壶等。鼎足有圆锥形、扁方形、方锥形三种。豆为矮柄,罐均为平底,腹部安瘤状耳或桥状耳。壶,侈口、长颈、斜肩、鼓腹、平底,腹部安两个对称竖桥状耳。
  石器种类较多,皆为磨制。有斧、〓、凿、刀、纺轮、网坠、镞等。石斧通体磨光。石镞磨制精细,表面光滑,两侧有翼,后部有铤。
  1981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此遗址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陈家坟遗址
  陈家坟地遗址位于双阳县太平乡田家村李家街屯东南500米的一座向阳坡地之上。
  遗址面向西南,正南700米为田家街屯,东北1.5公里为三胜屯。一条南北走向的小河从遗址东南面蜿蜒流过。
  遗址东西长300米,东南部有一高10米,周长200米的圆形台基地,遗址总面积约30000平方米。
  此遗址面积大,遗物多,种类丰富。大小鼎足、鬲足,各种形制的器耳、器底,多种颜色的陶片随处可见,石刀、石斧、石凿、石〓、石镞等完整石器多于其它同类遗址。尤其在遗址内东南部圆形台基地附近,遗迹、遗物更加丰富。
  采集到的陶片多为夹砂陶,质地松软,火候偏低,呈红褐与黄褐两种颜色,而以红褐色为多。从鬲足来看,其器表均为手制后磨光。形制有圆锥状、方锥形二种。鼎足均为方锥形,有明显的接榫痕迹,当初是将榫插入鼎下部后抹平,使之构成一体的。陶器器耳有扳状耳、瘤状耳、桥状耳三种形状。陶器底仅见两种,一种是带有假圈足的平底器,底薄厚不一,均在0.5~1.5厘米之间。另一种无假圈足,虽属平底器,但底从边缘到中心,逐渐内凹。还见有甑底,与西团山文化原始社会遗址上的遗物相似。采集到完整的陶纺轮1件,用泥质陶烧成,器表磨光,呈红褐色,中间带孔,类似算珠状,径长4厘米,厚2.8厘米,孔径0.4厘米。
  在此遗址上采集的石器有石镞,呈柳叶状,两侧均为双面刃。石凿,呈扁方锥形,两面刃,通体光洁,刃部锋利,由青色花岗岩磨制而成。石刀残片,复原后呈半月形,中间带有两个对穿圆孔,两面刃,由黑色板岩磨制而成。石斧,青灰色,略呈梯形,两面刃,由硅质灰岩磨制而成。石〓,呈梯形,单面刃,由硅质灰岩磨制而成。
  综上所述,遗址上采集的陶器残片,均为夹砂红褐、黄褐素面器。此地位于双阳县南部的双阳河发源地一带,这里山丘林立,沟谷纵横,从大的范围看,与吉林地区只隔一饮马河,从石器的形制种类来看,也与吉林地区原始文化相近,因此,此遗址应属于西团山文化的范畴。
  (九)老河深遗址
  老河深遗址位于榆树市城南30公里大坡镇后岗村老河深屯南500米的岗地上。四周地势平坦,河流纵横。遗址南北长100米,东西宽50米。
  1980——1981年,吉林省文物工作队、长春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榆树县博物馆对此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在遗址下层发现属于西团山文化的两座房址。
  1号房址为半地穴式,平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四角圆钝。东西长4.8米、南北残宽3.35米。穴壁已残,深0.30~0.50米,方向70度。穴壁和居住面经火焙烧,呈红褐和黑褐色,较坚硬。有一条较短的长方形门道,呈斜坡状,长0.90米,宽0.70米,室内南壁西侧有一近似长方形的灶址。灶面经长期火烧形成一个坚硬的光面,其上有两个不相等的尖底圆形坑,坑内堆满了红烧土。室内西部有三个并排柱洞,问距0.50~0.70米。门道内壁两侧亦各有一柱洞,皆为圆形,柱洞内及附近有长短不一的圆形木炭。
  房址的北壁有一长方形烟道,经长期使用,被火烧得十分坚硬,表面光滑,可能为原始的火坑。在房址内出土遗物有陶鼎、陶碗、陶纺轮和一些鼎足、陶片等。
  2号房址,距1号房址30米,半地穴式,面积较大,平面呈圆角长方形。东西长6.44米,南北宽4.3米,穴壁残高5~30厘米,方向70度。四壁较直,西北角穴壁和居住面中部经火烧土质坚硬。门址在东壁中间,门道因被上层墓葬打破,已不清楚。在室内西北部的小高台上,有一陶鼎,土台经长期火烧形成约2厘米厚的一层光滑硬面。在残鼎内堆满红烧土,该器物为保存火种之用,称之为“火种罐”。室内西南侧有两块不太规整的石块,因被上层墓葬扰乱,原住址已不准确,但周围有成片的红烧土和“火种罐”,可能是灶址。
  在2号房址的室内出土有陶鼎、陶罐、四棱锥形鼎足、桥状器耳和黄褐陶片等。附近还有一些相类似的房址,因破坏较大,已看不出形制,只存“火种罐”和零星的环状石器、石斧和敲砸器等。
  房址出土的陶鼎是吉林地区西团山文化的典型器物。陶碗、陶纺轮与猴石山遗址的器形比较接近。
  遗址中的房址,经科学测定,可分为早期和晚期两种。早期房址多构筑在山坡、台地上,穴壁较深。晚期则多在平原地区,由半地穴式上升浅地穴式。时代约当战国时期。
  上述两座房址具有确切年代和鲜明的文化属性,为研究西团山文化的分布范围,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十)肖家堡子遗址
  肖家堡子遗址位于南关区幸福乡红心村肖家堡子屯伊通河西岸台地上,现高出水面10余米,伊通河在东200米处由南向北流过,肖家堡子屯位于台地下面东侧的河滩上。
  1951年首次发现遗址时,曾在地表采集鬲足、瓶底等陶片100余件,采集石斧残体1件。之后,原东北人民大学历史系部分师生在50年代中期,又在该遗址采集到杯、鬲足、鼎足、器耳等陶器残片多件及石环、石镞、石刀等石器10余件。
  现在遗址地表残存遗物不多,但仍可拾到陶器残片,其分布范围南北400米、东西100余米,所见陶器残片均为红褐色夹砂陶,胎质疏松,火候较低且不均匀,表面颜色深浅不一,器表均为素面。采集到的陶片有实心长柄豆腰,截面呈矩形的桥状耳、扁扳耳,罐或碗的腹部残片等。陶器手制痕迹明显,采用泥圈套接法制成。采集到的石器有石刀和类似“石犁”的生产工具,均已残,采用黑色页岩为原料打磨而成。石刀为半月形,弧刃直背。石犁形器尖部呈直角,两侧刃较锋利。这些陶器和石器与吉林市郊西团山文化比较相似,应属同一文化系统,年代应在春秋战国时期。
  另外,在遗址中还发现一些辽金时代的灰色泥质陶片和布纹瓦等,说明辽金时期,这里也是一处人类生活居住的村落址。
  (十一)河东屯遗址
  遗址位于长春市郊区三道镇丰产村河东屯东后岭。此岭属大顶子山余脉,呈鱼背形,东西两侧是雨水汇聚冲刷而成的沟堑。岭南有一条小河,源出双阳县的双山子,经河东屯,绕大顶子山脚折向北去。
  遗址中遗物极为丰富,分布面积约30000平方米。从河东屯居民住宅始,一直延续到岭中部,较为集中的区域在东南偏坡。
  采集到的标本有鬲裆和扁圆形的鬲足足根。拣到的器耳有三种:一是大型陶器桥状耳,断面既厚又宽;其次是大型陶器的桥状耳,断面既薄又窄;还有一种是扳耳,质地坚硬,略向下弯曲。还发现残破空心豆柄一件。所见陶片多夹粗砂,未经淘洗,火候不匀,因而在颜色上有黑红相间、灰褐黑相间的现象。鬲裆形制较大,并有烟火熏烤所留的痕迹。所有陶器均为素面,手制。耳的两端与器壁榫接,手捏痕迹很清楚。
  此遗址的文化性质与吉林西团山文化相似,年代相当于中原的春秋战国时期。
  (十二)马家岭遗址
  遗址位于长春市郊幸福乡红心村小南沟屯东侧的台地上,西北100米远有解放军某部教导队靶场,伊通河在东面南北穿过,由于常年的河水冲刷,使台地边缘呈锯齿状,台地上留有一条宽窄不同的雨裂沟。
  遗址南北长100余米,东西宽70余米。所见遗物多为夹砂的红褐色陶片,由于烧制火候不匀,有的陶片黑褐斑驳,质地疏松,制作粗糙,除常见具有西团山文化特点的方锥形鼎足、圆锥形鬲足和素面平底的陶罐残片及大小扳耳外,还采集到残破的喇叭状高圈足豆座一件,上面透有“丁”字形镂孔10个。这种陶器为红褐色,陶胎内搀有白色小砂粒,胎质疏松,制做不精细,许多镂孔没有刻透器壁。这种镂孔陶器在省内比较少见,代表着一种新的文化类型。
  (十三)东硷草遗址
  遗址地属长春市郊农林乡建国村东硷草屯,西面是较平坦的河滩地,东面山势逐渐增高,遗址即在山的余脉之上,现高出河滩25米左右。山下为东硷草屯,其南坡下有一东西走向的季节河通向西面3公里远的伊通河。遗址主要分布在南坡,面积约30000平方米左右。
  遗址地表陶片、石器都很多,在调查中采集石斧4件、环状石器1件。石斧均为磨制,有3件圆首平刃,正面近似矩形,横截面为椭圆形,通体磨制较粗糙;另1件形体较大,磨制光滑,横截面矩形,棱角明显。环状石器磨制得也很光滑,中间有一较大钻孔,周边刃部较薄,上有砍砸物体后留下的疤痕。这种石器在我国东北,乃至朝鲜、日本、太平洋岛屿等地均有分布,而以我省延边、吉林、长春一带较多见。含有这种石器的诸考古文化都已进入青铜时代。
  一般认为,这种石器是在中间安上木柄用来砍砸物体用的。陶片均为夹砂褐陶,砂粒在胎内分布均匀,由于烧制火候不高,可在一些胎壁内看到灰色夹心。所有陶器全为素面,器形有鼎、鬲、罐、碗等。采集的鬲足较多,全都是圆锥形,足根较长,可分大中小三种型号,最大者长11.5厘米,最小者仅长6.5厘米,鼎足有方锥形、扁锥形、圆锥形。陶器的耳部也多种多样,最多的是截面宽而扁的桥状耳,其次为舌形扳耳,还有截面呈椭圆形的柱状耳、乳丁耳,所有器底均为平底,个别有假圈足。陶器手制痕迹明显,可看出鼎足、鬲足都是将榫头插入卯眼中,然后再在外面抹平使之结为一体,器耳也是采取这种方法安在器壁上。器底与器壁相接时,底的茬口在内,器壁茬口在外。
  此遗址的石器、陶器都具有西团山文化特点,两者应属同一系统。从鼎、鬲等器物的特征和柱形耳、舌形耳的出现来看,此遗址的大部分遗物处于西团山文化的中晚期,相对年代应在春秋战国之际。
  (十四)福利遗址
  遗址位于榆树县刘家乡福利村福利屯南300米处。第二松花江自西向东蜿蜒流过。在江的北岸,有一朝阳的斜坡,福利青铜文化遗址即坐落在此坡地上。由于常年雨水冲刷,在遗址上形成两条沟,遗址的南端被江水冲出一道断崖,崖壁上暴露出文化层,层深80~150厘米。遗址面积为东西150米,南北240米,在地表和断崖壁上发现有较多的遗物。
  当地居民在遗址上曾拾到过石斧和各种陶器残片,原物多已散失。调查中仅采集到一些陶制生活器皿残片,皆为手制,陶质有夹砂褐陶、夹砂灰褐陶和夹砂黑褐陶,有的陶片中含有很大的石英颗粒,烧制火候不高。器形有鼎、罐、甑、圈足器等。从采集的陶片看,鼎足较长,有方锥状、圆锥状和横剖面呈梯形的几种,罐沿外折,甑为单孔,器耳有桥状和瘤状二种。采集到器物口沿1件,为敞口尖唇,胎较薄。另有器底1件,胎较厚重。
  据上述采集的遗物分析,其器物种类和特征都与吉林市郊西团山文化相似。遗址的文化堆积层较厚,遗物丰富,种类多样,对研究西团山文化的分布及其发展颇有价值。
  (十五)黑鱼泡遗址
  黑鱼泡遗址位于农安县黄鱼圈乡连三坑村北2公里的黑鱼泡屯。
  遗址北部延至屯外的沙坨子上,东西各距松花江江汊200米,北距江汊500米,三面环水,一面临田。在南北长250米、东西宽100米范围内的地表上,散见大量的陶片、器耳、器足及辽金时代的陶瓷片、瓦片。共采集器物78件,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属西团山文化类型。陶器残片有:细砂陶口沿,黄褐色圆唇直颈,口沿外侈,器表经过打磨。指甲纹口沿,细砂黄褐陶,平唇,唇下部饰有一圈指甲纹。板状耳,夹砂黄褐陶。鼎足,方锥形。陶塑,系陶猪,夹砂褐陶,长3厘米,高1厘米。
  第二种为汉书文化类型。此类型陶片较多,典型者有:1.泥质灰陶片,饰有由复合篦纹组成的方格和三角形图案,纹饰在肩下腹上。2.泥质褐陶片,饰有由复合篦纹组成的三角形图案,图案上方有排列整齐的连点纹。3.泥质褐陶片,饰有复合篦点纹和连点纹。4.泥质褐陶片,在连点纹上下有长方形、中间由凸起圆点组成的三角图案。5.泥质黄褐陶片,外涂红衣,饰有粒状连点纹鬲足。6.夹砂红褐陶,圆锥形,上饰绳纺,袋部肥大,足根较小,呈乳头状。7.夹砂褐陶口沿,方唇外侈,上饰有划纹。8.夹砂褐陶口沿,方唇外侈,唇上饰有划纹,唇下饰有按压纹。9.夹砂褐陶口沿,平唇,直口。10.碗底,夹砂褐陶,圈足。
  第三种属靺鞨类型。标本有:粗砂灰陶口沿。其一,唇部经捺压成锯齿形,陶胎夹有白粒砂,火候偏高。其二,口沿下方1厘米处饰有一圈泥条,圆唇外侈,陶胎夹白砂粒,火候偏高。其三,口沿唇部稍内敛,下方1厘米处有一圈凸起泥条,泥条下有捺压纹。夹砂红褐陶片,饰有斜方格纹,用拍具拍印而成。陶网坠,泥质褐陶,柱形。Ⅰ式,长约3厘米,直径1厘米。一端有一凹槽,器身上有一对称沟槽。Ⅱ式,长2厘米,直径1.5厘米,中部有一圈凹槽,一端头部有十字形凹槽。这种文化类型,从陶系上看,有夹砂陶、泥质陶和粗砂陶,有的泥质陶冷眼一看似有掺合料,但仔细辩认,系因陶土未经陶洗,调和不匀所致。从陶色上看,分红褐、灰褐和黑褐几种,火候多数偏高,唇部多捺压成锯齿纹,口沿多外侈,其下方1到3厘米处多有附加1到3条泥条,并在泥条上多有捺压的纹饰。这种文化类型与已知的“靺鞨陶器”上的堆纹有相似之处,与黑龙江省的同仁、吉林省的杨屯、大坡等地出土的靺鞨陶器又有区别。1984年长春市人民政府公布此遗址为长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六)王公坨子遗址
  遗址位于农安县黄鱼圈乡西北部的王公坨子屯,南、北、西三面被河汊环绕,地势北高南低,为一凸起的砂坨。在长200米、宽60米的地表上,暴露着大量的陶器残片。从所采集的文物标本看,有三种文化类型的遗物。
  一种类型具有西团山文化特点。采集到的陶器口沿为夹砂灰褐陶,圆唇直口,口沿外折;陶器器柄为夹砂红褐陶,外施红衣,内壁打磨黑亮;桥状的器耳为夹砂褐陶,外表经过打磨,较为光滑;陶鼎足呈圆锥形,夹砂红褐陶,有明显的榫头痕迹;陶器底为细砂黄褐陶,底部有附加泥条。
  第二种类型具有汉书文化特点。陶片饰篦纹红衣,泥质,胎为红褐色,有灰色夹层,篦纹为菱形图案。陶器的肩部施有篦纹组成的长方格图案,瘤状耳的耳缘下弯,器壁上饰有粗绳纹。口沿圆唇,口沿下约1厘米处,有一圈指甲纹。
  第三种类型具有靺鞨文化的某些特征。此种陶片仅见两件。一件为夹砂褐陶口沿,口沿下1厘米处有一圈附加泥条,泥条上饰有斜划纹。另一件为泥质灰陶片,上饰篦点纹,火候较高。此类陶片在此遗址内所见不多,但其形制与特征显然不同于前两种文化类型,而与黑龙江、吉林各地的靺鞨文化特征相仿。
  王公坨子遗址有青铜时代和辽金时代的两种文化遗存,对研究当地历史与考古具有重要作用。
  (十七)南楼遗址
  遗址位于农安县靠山乡新城村南楼屯南1公里处台地上,第二松花江和饮马河在遗址南侧20米处汇合。正西500米处是江南镇屯,北距新城窝堡屯500米。南北长45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135000平方米。
  在地表上采集到的遗物有:鼎足、鬲足和豆把残块,均为夹粗砂红褐陶,手捏痕迹明显,火候不匀,质地不甚坚硬。夹砂陶片分红褐与黑褐两种,砂质有粗细之别,夹粗砂者多见于炊器,夹细砂者多见于饮器和容器。纹饰有压印纹和锥刺纹,有的刺成几何图案。、器形以瓮、罐、杯等生活用品为多。此类遗物与西部汉书文化及东部西团山文化均有某些相似之处。
  遗址内出土完整陶杯1件,质地为夹细砂红衣陶,平沿,小底,唇外侈,素面,手制。器表经过打磨,腹部微鼓,略呈筒状。部分色泽已脱落。同农安田家坨子遗址所见同类器物的特征较为一致。
  另外,在遗址地表上还采集到布纹筒瓦、麦穗纹瓦檐、鸡腿瓶残块、灰色细泥质纹饰陶片、石杵等遗物。说明在辽金时代,契丹与女真族也相继在此地生存与活动。
  此遗址具有两种文化遗存,延续时间较长,从青铜时代到辽金时代,均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
  (十八)亮子沟遗址
  亮子沟遗址位于德惠县松花江乡宝泉山村,松花江南岸的二级台地上。
  遗址附近岗坡连绵,河流纵横,它的北面是松花江,东面为松花江的支流沐石河,常年的雨水把河边的台地冲成了一道道深沟。遗址就在台地的南坡上。这个江河汇流的三角地带,土质肥沃,交通方便,为原始人类的居住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沿着亮子沟屯的南山,顺漫坡向南行进,直到1.5公里之外的宝泉山村,沿途地表散布着各种陶器残片,非常丰富。断崖上的灰坑痕迹也很明显,最深者可达2米,文化层厚度也有0.5米。
  遗址中出土最多的是陶器,采集到的陶片大体可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为红褐色的夹砂陶,质地较疏松,内含粉末状的砂粒,器壁较平整,器表为素面。采集到的标本还有方锥状的鼎足,圆锥状的鬲足以及鬲裆,敛口罐的口沿,横截面为椭圆形的桥状耳等。
  第二种为红褐色的夹砂粗陶,器壁较厚,且不很平整,由于火候不均,有的地方为黑色,器表为素面。采集到的陶器桥状耳剖面为圆形,豆为实心的长柄豆,这类陶器和吉林市郊泡子前山、东团山等遗址出土的陶器相近。
  第三种为灰色泥质陶,质地较硬,器形较大,器表饰斜绳纹,底部有小圆孔,应为陶甑的残片。这种陶器具有汉代陶器风格。
  发现的石器仅石斧一种,通体琢制,只在刃部略加打磨,它的横断面呈椭圆形,纵剖面为锥形。
  亮子沟遗址,最少有两个时期的文化遗存,较早的是西团山文化,后两种陶器应属汉代文化。
  (十九)北山遗址
  北山遗址位于九台市莽卡乡奢岭屯北山的东南坡上。遗址北靠西南——东北走向的丘陵,东距松花江2.5公里,其间是第二松花江故道冲积平原。岭下东1公里是莽卡乡通往其塔木镇的公路。
  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出土有大量的青铜时代遗物。1984年文物普查时采集到石斧、石核、石片、鬲足、陶器耳、陶器底等。
  石斧分磨制和打磨两种。磨制较光滑,剖面呈圆形和椭圆形。其中一件较完整的磨制石斧,磨制较粗糙,刃部较钝。还有一件磨制石斧,石质为沉积岩,后半部残断,磨制也较粗糙,刃部较锋利,呈弧形。打制石斧较粗糙,多是利用天然器形稍加打制而成。
  遗址还出土有砍砸器、石核、石片等石器。
  砍砸器,制作粗糙,没有确定的器形,器表打击点非常明显、清晰。石核,打击点明显,形状有长条形、圆形、三角形等。
  石片,是制造石器时两块较大的石头互相撞击而形成的,一般都有锋利的刃,可以充当刮削使用。
  陶器多为夹砂红褐陶,陶土未经淘洗,质地粗糙,陶色不纯。由于火候低,陶胎常见有黑色夹层,有的器表也略呈黑褐色,制法为手制,素面。采集到的陶器有鬲足、鼎足、器底、鬲裆、器耳。鬲足呈袋形,较肥大;鼎足实心而细长,有一件呈多棱体,其余为圆锥形。器底有平底和矮圈足底。器耳多为桥状,形制大小不一,另外有一乳丁状耳,非常小巧,起装饰作用。
  山顶有一小型城堡残垣,尚能清晰辩认。
  遗址出土器物的形制和特征与吉林市郊西团山出土的器物属同一体系。该遗址遗物丰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961年4月长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长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十)田家坨子遗址
  田家坨子遗址属汉代遗址。位于农安县小城子乡李林通村田家坨子屯西的坨子上。北距第二松花江3公里,东距流向松花江的季节河250米,南距五家户屯1公里,西距半拉坨子1.5公里。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
  1958年吉林大学历史系部分师生到此调查,采集到各类手制陶器残片及石斧、石环、白石串珠、六棱青铜锥形器、铁斧刃部残片等共150余件。并发现许多鱼骨和小动物的骨骼。
  1974年4月,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在遗址西部发掘约50平方米,发现房屋遗址一处。在房屋中清理出陶瓮、陶鼎、陶壶、陶碗、罐形器、彩绘泥质陶罐以及鼎足、鬲足、豆座、陶片等文物。
  房址为圆角长方形半地穴式结构。东西长6.1米,南北宽5.3米,面积为32.3平方米,居住面在生土层上,墙壁残高30~60厘米,西壁北端已遭破坏,墙壁及居住面均用泥土涂抹,并焙烤成红褐色。在居住面东部正中部分,有一略呈椭圆形灶坑,底为锅底形,灶附近存陶鼎、壶底和瓮各一件。房屋西南角置一研磨石,东南角有陶鼎,在北墙中部偏东处,有两条平行的长方形烧土块,西边的长50厘米,东边的长30厘米,宽均在20厘米左右,二者相距40厘米。南墙偏西的地方,也有一长方形烧土块。遗物有陶器、石器、铜器和铁器。
  一、陶器,分夹砂红褐陶、泥质红褐陶和彩绘泥质红褐陶三种。泥质红褐陶最多,陶土均未经陶洗;夹砂红褐陶内含有较大的碎石颗粒。泥质红褐陶和彩绘泥质红褐陶质地相同,内含砂粒,陶质粗糙,陶色不纯。在一件器物上,各部分颜色不一,陶片内外的颜色也不相同,呈褐、黄、黑、灰、红等几种。陶器均为手制,采用泥条圈筑法,陶鼎是先制器身,再在底部掏三个洞,然后将实足插入洞内。陶器上的瘤状耳及桥状耳也采取安鼎足的方法。陶器以素面为多,少数刻有纹饰,有粗绳纹、线纹、指甲捺压纹、篦点纹和彩绘。指甲捺压纹多数见于罐和罐形器的口沿和底部四周,彩绘多见于碗、罐、壶、瓮,皆为红色。现将器物接陶质分述如下:
  1.泥质红褐陶有碗、罐、罐形器、壶、瓮。
  碗分三种类型:(1)方唇,斜直壁,平底,外壁凹凸不平,手捏痕迹明显,内壁刮磨平滑;(2)大口,圆角方唇,曲壁浅腹,小平底,外壁粗糙,修刮痕迹明显,内壁较平整;(3)方唇,深腹,胎壁较薄,器壁内外均经刮磨,表皮光亮,断口处有明显的泥条衔接痕迹。
  罐形器分四种:(1)方唇、口微敛、深腹曲壁,唇部内外抹泥加厚,器物外壁经打磨光亮,内壁刮磨;(2)圆角方唇、直口,内外壁均经刮修,口沿下饰垂直线纹;(3)方唇、深腹、斜曲壁,唇下方饰指甲捺压纹;(4)敛口、方唇,唇下饰指甲捺压纹,腹部饰稀疏的线纹。
  罐分两种:(1)口微敛,口沿下方有瘤状耳;(2)卷沿大口、曲壁,唇上饰篦齿纹,口唇下绳纹中间饰捺压纹。
  壶:圆唇、直颈微曲、鼓腹,肩、腹间有横向桥状耳一对。
  瓮分两种:(1)大口,鼓腹,小平底,口沿下方有瘤状耳一对;(2)圆唇、口微敛、腹曲鼓,外壁磨光,内壁较粗糙,见有刮修痕迹。
  2.彩绘泥质红褐陶有碗、罐、壶、瓮。
  碗:大口、方唇,深腹,斜曲壁,陶器成型后经刮磨,内外壁涂刷红彩,器壁较薄。
  罐分三种:(1)圆唇、鼓腹,外壁及口沿内侧涂红彩;(2)敛口、卷沿、鼓腹,器物外壁及口沿内侧涂红彩;(3)圆唇、敞口、宽沿。
  壶分三种:(1)方唇、高直颈、颈微曲,外壁和口沿内侧涂红彩;(2)侈唇敛口、颈微曲,外壁和口沿内壁涂红彩;(3)圆唇外卷、曲颈,仅外壁涂红彩。
  瓮:敛口圆唇、鼓腹、小平底,外壁及口沿内侧涂红彩。
  3.夹砂红褐陶有钵、罐形器、罐、鼎、豆。
  钵:椭圆形敞口,圆角方唇、斜壁、平底,器口被烧变形。
  罐形器分三种:(1)敛口、直壁,饰稀疏线纹或绳纹;(2)方唇、直壁,饰粗绳纹或密集线纹;(3)大口、圆角方唇、壁微斜,口沿下饰绳纹。
  罐:敛口、方唇、鼓腹、平底,唇部打磨光亮,其下有瘤状耳一对,通身饰圆点锥刺纹。
  鼎分两钟:(1)方唇、口微敛、深腹、圆底,口沿下方有一对瘤状耳,足外撇,呈圆柱状,内壁粗糙,陶质疏松;(2)敛口方唇,口呈椭圆形,深腹曲壁,圆底近平,口沿下有瘤状耳一对,鼎足横截面呈椭圆形,饰绳纹。
  豆:未见完整器物,豆座可分三种,(1)空心豆座,根据制作留下的痕迹,是先制成豆盘和豆座,然后结合成豆;(2)实心豆座;(3)较短的实心豆座。
  陶制生产工具,只见纺轮一种。
  二、石器有石斧和研磨石。
  石斧2件:(1)仅存下段,上宽下窄,如倒梯形,横截面呈椭圆形,弧形刃,利用自然石块略加磨制而成。(2)仅存下段,斜刃,刃口有明显使用痕迹。
  研磨石1件,略呈椭圆形,长27厘米,宽23厘米,两端厚6厘米,中间厚5厘米,两面均经使用。
  三、铜器有铜镞两件,形制相同,均作带倒刺的三棱形,中有安箭杆的孔。
  1980年春,长春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与各县文管所人员进行复查时,曾先后征集到枕状物一件,系用黑色铁矿石磨制,长圆形,一面凸起,一面微向内凹,凸面中间两侧各有一半圆形乳突。体长7.6厘米,宽4厘米,厚2.5厘米。此物是青铜短剑后部的附件,亦称“枕手”,在辽宁、吉林市郊均有发现,时代相当于春秋——战国,当为青铜时代遗物。同时还征集到鸣镝2件:青铜质,铸造,呈圆锥状,镝锋尖锐,两侧各有孔。其一,尾孔径1厘米,侧孔径0.9厘米,体厚0.15厘米,通长4.2厘米。其二,长3.5厘米,尾孔径0.80厘米,侧孔径0.7厘米,体厚0.13厘米。鸣镝为响箭,古称为“嚆矢”。《汉书匈奴传》载:“冒顿乃作鸣镝”。并征集铜镞一件,此件为范铸,呈三翼形,中间穿孔,镞已残。残长3.6厘米,孔径0.5厘米,壁厚0.1厘米,镞锋锐利。在这次复查中采集到大量陶片,有鼎足和鬲足等。
  1982年初冬,长春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同志对该地又做进一步调查时,征集到4件手制陶器,其中陶鼎1件,陶壶3件。陶鼎为夹砂灰褐陶,平唇、直腹,口沿边有一对称桥状耳,鼎足呈圆锥状,横断面为圆形,器壁饰有斜向绳纹。陶壶均为夹砂陶。其一,圆唇、侈口、束颈、柳肩、鼓腹、平底。下腹部有两个竖向桥状耳,口沿饰有捺压纹,红褐色。其二,圆唇、侈口、束颈、鼓腹、小平底,腹上有两个对称的横向扳状耳,两耳之间的肩部各有一乳丁状突起。由于火候不匀,器壁呈灰褐、黄褐、红褐等不同颜色。其三,尖唇、直口、束颈、鼓腹、平底素面。
  田家坨子遗址的文化内涵,与大安市的“汉书一、二期文化”有诸多相似之处,是一种独具特征的汉代文化遗存。
  1981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此遗址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十一)北红嘴子遗址
  北红嘴子遗址位于长春市南关区幸福乡红旗村北红嘴子屯。这里地处伊通河西岸,在腰红嘴子、北红嘴子等现代村庄西边的台地上分布着许多古代遗址,其密集的程度几乎和现代村落相近。50年代,原厦门大学教授荆三林和原东北人民大学历史系的部分师生曾分别在这一带作过几次考古调查,发现了一批原始社会遗址。
  原遗址的三分之二现已被砖厂挖砂土破坏,在遗址北端又建起了红旗村小学,台地下西南方的腰红嘴子屯也逐渐向上发展,少数住房已和遗址相连,遗址所剩下的范围南北仅20余米,东西仅50米,文化层厚在0.50~0.70米之间。
  在地表上发现了不少遗物。采集到残破石器3件,为石镐2件,石铲残体1件。石镐为磨制,一面扁平,一面稍凸,圆首略细,在凸面亚腰端处有凸起横带,便于在木棒上捆绑。石铲经过磨制,但较为粗糙,也是一面扁平,一面凸突,下半部圆刃略尖,近似“石犁”或“石耜”。陶器残片可分两类:一类为夹砂褐陶,砂粒细小,胎质疏松,素面,均为手制。采集的标本有方锥形的鼎足,截面椭圆形或扁方形的桥状器耳、小扳耳等,这类陶器具有西团山文化的特点。另一类陶片也为夹砂陶,但含砂量要少于前一种,砂粒也较大,火候似低于前一类陶器,不少陶片是黑灰色、素面,采集到的标本仅限于截面圆形的粗大桥状耳和较厚的腹部残片。这一类陶片在吉林、长春地区多有发现。原吉林大学教授张忠培将其称为吉林市郊原始文化的“文化三”,年代应在汉。在遗址中还采集到一片饰有竖绳纹的陶片,为泥质灰陶,慢轮加工痕迹明显,似为罐的肩部,属比较典型的“汉陶”。这枚汉陶片应与第二类陶片共生。
  北红嘴子遗址遗物丰富,具有青铜时代和汉代两种文化遗存,石器形制也比较少见。这些对了解伊通河沿岸古代文化特点及当地土著文化与汉文化的关系,都有一定意义。
  (二十二)十八盘遗址
  十八盘遗址属汉代遗址,位于榆树县滨江乡龚家村十八盘屯西南300米平坦开阔的耕地上,第二松花江自东向西北蜿蜒流过,南面是松花江涨水造成的冲沟。
  遗址东西宽190米,南北长200米,现已垦为耕地,地面上发现有铁制农业生产工具和陶制生活器皿残片等遗物。采集到的铁器有铁䦆4件,范铸而成,上宽下窄,上部有矩形銎,器物的纵剖面呈V字形。器形最大的1件体长10.4厘米,刃宽5.6厘米,上端宽6.6厘米。陶器皆是残片,多为夹砂褐陶和夹砂灰褐陶,有少量的泥质灰陶。制法为手制,烧制火候不高。器形有鼎、鬲、罐、豆等。其中鼎足较短,为柱状,鬲为粗大圆锥状,器形较大,器壁厚重。发现有泥质灰陶的残断豆把1件,较细,实心。器耳有桥状和柱状两种,有的陶片上饰有不清晰的粗疏绳纹。
  遗址濒临第二松花江,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开阔,正是古代人类聚族而居的理想之地。发现的铁䦆与大坡镇后岗村老河深墓葬中出土的器物相同,与辽东、辽西地层发现的汉代铁制农具亦十分相似,反映了中原汉代发达的农业对第二松花江中游地区有着强烈的影响。十八盘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汉代人们在这个地区的生活状况和生产水平以及中原文化在边疆的传播情况有重要的价值。
  (二十三)函营遗址
  函营遗址位于农安县青山口乡青山口村二泡子屯西北1.5公里处,西南距张家炉屯1.5公里,北面濒临松花江,高出江岸沙滩20米。
  遗址中心位于松花江南岸的向阳坡地上,高出耕地表面1.5米,面积6000平方米。在坡地和耕地的表面可以找到大量陶片,在断崖上可见有断断续续的红烧土痕迹。
  在遗址上采集到石斧1件,顶部已残,磨制,长5厘米,宽3厘米,厚2厘米,刃宽2厘米,体瘦长,刃呈弧形,比较锋利。陶罐1件,口沿部分已残,根据其它部位推断,应为敛口、鼓腹、平底的双耳罐,最大腹径在其耳部。耳位于腹上部,为横向桥状对称耳。耳孔细小,环部粗厚,横截面呈圆形。罐残高28厘米、最大腹径33厘米、底径18厘米。内外壁及胎质均呈黑色、夹粗砂,器壁薄厚不匀,手制,器表抹平,烧制火候较低,质地较疏松。豆把1件,黑褐色,夹砂陶,空心,把柱中间径略大,两端径略小,手制,器表磨光,豆盘已毁,火候略高,质地较硬,座径10厘米,柱径6.5厘米,残高14厘米。陶器残片有各种圆唇、尖唇、平唇口沿、桥状耳、假圈足和平底器底,均为夹砂陶,呈红色、红褐色、黑色,其中黑色和黑褐色占有一定比例,皆手制,个别经过慢轮修整,烧制火候不高。
  采集的豆把与吉林市郊东团山出土的汉代陶豆酷似。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49年),夫余国曾臣服于中原汉帝,后期迁都农安。据文献资料载:夫余人“饮食用俎豆”,以此推断,此遗址为汉代夫余文化遗址。
  (二十四)张家窝堡遗址
  张家窝堡遗址位于榆树县大岗乡国家村张家窝堡屯北500米处,地势平坦,西北距双榆村姜家窝堡屯800米,北距拉林河2公里,河的北面是黑龙江省双城县。有一条拉林河支流由西北向东南流至张家窝堡屯北500米处转向东南,遗址即在这一支流的西岸。在张家窝堡屯北100米处,有一道东西向围堤,堤北面是开阔的耕地,一条从姜家窝堡屯通往张家窝堡屯的乡路,在遗址西部斜穿而过。
  由于遗址东临拉林河支流,其东部很大面积已被河水冲刷淹没,至今在河底泥砂中尚可捞出布纹瓦和陶瓷残片等遗物。在遗址临河断崖上暴露出文化层,深40~130厘米,可分为上下两层,根据采集的遗物分析,其下层为汉代的堆积,上层为辽金时代的堆积。
  采集的汉代遗物都是陶制生活器皿残片,陶质均为夹砂,以褐陶居多,由于烧造火候不匀,有的器表颜色黑、褐相间,制法为手制,器表经过打磨,器形有罐、豆等。其中罐为敛口、卷沿鼓腹、素面。1件豆把为陶质较粗的空心圆柱状,其两端尚残留粘接豆盘和豆座的痕迹。
  辽金时代遗物亦均是陶制生活器皿残片,为轮制的泥质灰陶和红褐陶。器形有瓮和盆等,器耳有桥状和鸡冠状,纹饰有弦纹。
  该遗址包含有汉和辽金两个时代的文化堆积,遗物丰富,为研究我国古代各族人民在长春地区榆树县境内拉林河流域的活动提供了宝贵资料。
  (二十五)小柴树林遗址
  小柴树林遗址位于榆树县福安乡姜家村小柴树林屯西约700米处一岗地的朝阳坡上,东距卡岔河约2公里,南面地势低洼,有一道沟渠,西端是一条通往县城的乡路,东西200米,南北100米。
  遗址现已垦为耕地,由于长年耕作,地表的遗物所存不多。采集到汉代遗物6件,皆为陶制生活器皿残片,手制而成,陶质为夹砂褐陶、夹砂黑陶和少量泥质褐陶,胎质粗糙,烧制火候较低,其中有桥状耳和碗的口沿等,陶片皆为素面。
  此遗址应属汉代文化遗址。
  (二十六)马喜屯遗址
  马喜屯遗址位于榆树县刘家乡施家村马喜屯南约500米处一岗地上,由西向东呈缓坡,坡下是一片低洼地,其东、南各有一条冲沟围绕,西、北是开阔的耕地,遗址西南距第二松花江约6公里。
  遗址范围东西50米,南北80米。在这里采集到一些陶制生活器皿残片,有夹砂褐陶和夹砂黑褐陶,胎质粗糙,制法为手制。其中有豆把4件,形制有空心和实心两种,从陶器的质地和形制特点看应属汉代遗物。
  在遗址上还散布有数量不多的辽金时代的布纹瓦、泥质灰陶片及辽白瓷和粗瓷片等辽金时代文物。
  此遗址包含有汉代和辽金时代两种文化遗存。
  (二十七)八丈沟遗址
  八丈沟遗址位于农安县青山口乡江东王村下窑屯东北500米处的八丈沟口。第二松花江从遗址西北缓缓流过,东南靠沟,北临断崖,西面丘陵起伏,南面紧接耕地,整个遗址处在丘陵之上。
  在东西长60米、南北宽50米的遗址范围内,散布有褐色、黄褐色、红褐色泥质陶片。断崖处有灰坑,有的深达0.5米。1985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4员在此地普查中采集陶片32件,其中完整的1件陶纺轮为泥质陶,红褐色,手制,直径4.3厘米,厚0.4厘米,孔径0.3厘米,呈圆形,一面微鼓,一面扁平。另有褐色、红褐色口沿各1件,其一圆唇外卷,口微向内侈。两件口沿唇下均有一圈附加泥条,泥条上有压印的锯齿纹。所见陶片胎体内均含有较多的粘土小块,颇似掺合料,实际上系陶土未经淘洗并未揉合均匀所致。器外壁不平整,质地松散,火候不高为其共有特点。
  此遗址上的遗物比较单一,与黑龙江流域的同仁文化类型及榆树大坡出土的靺鞨陶器基本相同,应属渤海时期的文化遗存。
  (二十八)下窑屯遗址
  下窑屯遗址位于农安县青山口乡江东王村下窑屯东100米的林地与耕地交界处。第二松花江在正北70米由东向西流过,北侧的弯曲断崖深达20余米,崖上为一向阳漫岗。依山傍水,背岭向阳,水源充足,鱼肥草茂。
  遗址东西长100米,南北宽80米。从北侧断崖看文化层深度达0.7米,地面各种陶片甚多。
  采集陶片63件,其中泥质陶居多,仅有少许夹砂陶。颜色以黄褐色为主,另有褐陶和红褐陶,多数陶片胎质不匀,陶土未经淘洗,器表不平整,胎体内似有小土块存在。多为素面,有2件饰有篮纹。部分陶器口沿唇下2厘米左右处饰有一道或三道附加堆纹。即器物坯胎做成后,用泥条贴在唇下一周,然后在泥条上压印出锯齿状的纹饰,有的泥条紧贴唇部,几乎形成重唇。此类陶片一般呈黄褐色,也有少许呈灰褐或黑褐色。从形制上看,多为圆唇或平唇、平底侈口器,有的带有假圈足。其中1件泥质黄褐陶口沿比较特殊,此器无颈,唇部为一条较宽的泥条贴在器口,泥条上有三道凸棱。这种器物及上述陶器残片与靺鞨文化重唇器的风格基本一致,该遗址属渤海时期文化遗存。
  (二十九)腰坨子遗址
  腰坨子遗址位于农安县黄鱼圈乡潘家坨子村刘文举坨子屯正北500米处。沙坨高出地面1米。其北300米处为东西流向的第二松花江,南40米与东西向人工渠相邻,西距王八坑坨子300米。临江近水,资源丰富,为以渔猎、牧业、农耕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古代民族,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
  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00米。地表散布有夹砂黑褐陶、灰陶、红褐陶残片合口沿等遗物。尤其当春风刮剥或秋雨冲刷后,露出地表的各式陶片、蚌壳、兽骨更令人瞩目。此遗址文化内函比较单一,汉代之前的遗物未见,仅有类似靺鞨文化的遗物。其最显著特点是:在口沿以下施有切压锯齿纹的泥条附加堆纹,数量一到三条不等。有的靠近唇部的附加堆纹,几乎成了重唇器。这种具有鲜明的时代及民族特点的器物,与榆树县老河深靺鞨墓葬出土的双唇长身罐以及黑龙江东宁团结遗址、延边敦化六顶山渤海墓地、吉林永吉杨屯大海猛遗址上层的陶罐口沿大体相同,应属于同一文化,从在此处采集的陶片观察,器物大部分不甚规整,火候不高,多为手制。陶器口沿中有圆唇,沿下1厘米处有一凸起棱,棱上饰有按压纹,颈下部也有同样纹饰的夹砂黑陶口沿;有直口圆唇,唇下紧连着两圈凸起泥条,第二圈泥条上饰有按压纹的夹砂灰陶轮制口沿;有唇外侈,唇下1厘米处有一圈凸起棱,棱的剖面为方形,棱上饰有按压纹的夹砂褐陶口沿。一些轮制陶器表明,有少量陶器曾经特殊处理,但整个陶器制作水平还是比较低的。
  遗址附近还发现了大量蚌壳、鱼骨,表明当时的生产方式还是以渔猎为主。
  此遗址的年代及族属,当为隋唐时期生活在第二松花江中游的粟末靺鞨人。
  据《隋书·靺鞨传》载:粟末部,分布在松花江上游,与高丽相接”。《新唐书》渤海传载:粟末靺鞨人大祚荣改忽汗州都督府为渤海都督府后,“去靺鞨号,改称渤海”。当时设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而扶余府下的扶州,即在今农安县内。
  (三十)林家坨子遗址
  林家坨子遗址位于农安县黄鱼圈乡六里半村西2.5公里的林家坨子屯西北部的沙坨子上。坨子高出地面2米,东、南两侧150米处为人工水渠,北100米处为第二松花江江汊。遗址范围东西长100米,南北宽20米,地表散布大量陶器残片,有鼎足、器耳、蚌壳等。
  陶片数量较多的为夹砂红褐陶,仅见少量夹砂褐陶或灰黑色陶。胎内所含砂粒虽较粗,但分布均匀,显然未经过淘洗。有的陶片还含有少量云母或风化了的石英粒。可辨器形有鬲、鼎、罐等,均为素面。器耳仅见桥状、瘤状两种。有的鼎底有附加泥条脱落痕,制法为手制,采用泥圈套接法,器壁较厚,表面经过打磨,较为光滑。从采集的鼎足和素面红褐陶片看,鼎足呈圆锥状、方锥状或扁状,上部多有榫头,足身修长,较为规整。其中陶纺轮1件,系夹砂褐陶,孔为对穿,直径4.2厘米,孔径0.6厘米,厚0.5厘米。此类陶器与西团山文化遗址及墓葬中常见的同类器物大体相同。
  另一种泥质或砂质的褐色陶,其中施纹的和涂红衣的陶片较多,素面陶极少,主要器形有罐、鬲、壶、碗等。纹饰以篦点纹组成的三角形、菱形等几何图案为突出特征,另有少许指甲纹、锯齿纹等。鬲一般通体饰绳纹,有粗细之分。1984年,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在此地采集到1件长颈鼓腹壶(泥质素面褐陶,手制,比较粗糙)。此遗址应属松嫩平原分布甚广的汉书文化遗存。
  遗址附近还发现形状不规整的钝头圆锥形鬲足,圆柱状豆柄,横剖面为圆形的桥状耳。陶质较粗糙,器表不平整,有的饰有绳纹。此类器物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1974年在农安田家坨子发掘的出土遗物基本相同,与吉林市郊古代遗址的“文化三”有密切联系。其中还有一种与王公坨子遗址、黑鱼泡遗址中所含的“第三种类型”相同的陶片,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却以其自身特殊的纹饰、陶质和器形而引人注目。采集的1件泥质褐陶陶片,颈部有两圈并列凸起棱,棱脊尖锐。另1件为夹细砂灰褐陶的桥状耳,耳上部有一排小孔,下部是由小孔下未穿透时凸出的乳丁纹饰。陶片最突出的特点是:泥质或夹砂陶片上,锯齿状附加堆纹距口沿一般3~4厘米,而砂质陶片却只有1.5厘米左右。此类陶片器表不规整,火候高低不等,质地较松散,呈浅褐色。这种陶片虽不多见,但与勿吉靺鞨陶器有很大相似之处。
  在该处地表采集到的遗物有西部汉书文化遗存,有东部西团山文化遗存,又有靺鞨文化的遗物,说明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
  (三十一)苏吉良子遗址
  遗址位于农安县永安乡苏吉良子村苏吉良子屯东面坡地上。南侧有一条季节性河流自西向东流过,北侧是树木遮掩的土路,西距乡政府所在地1000米,东南角上今建有一砖厂,附近遗址已被砖厂挖土破坏。
  遗址东西500米,南北300米,除砖厂占去一部分外,余皆垦为耕地。据当地群众介绍,过去在趟地或挖土时,曾在遗址内发现石臼、石磨、铁铧、六耳铁锅、铜钱等遗物,现已无存。
  1985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区内散布很多布纹瓦和陶瓷器物残片。有细泥灰陶圆唇卷沿,堆塑纹、篦齿纹和锥刺纹陶片。瓷器碎片均施乳白釉,形制为圈足器,表面光滑,质地坚硬。此外还采集到环首刀柄1件,铁镞1件,铁刀片1件。
  遗址断层中,距地表不足1米处有一文化层,从中发现有灰坑和少量兽骨,并在遗址内采集到夹砂褐陶、乳状耳和带孔石器1件。说明此地曾有游牧民族和原始人类活动。
  从地表散布和出土的遗物分析,此处系辽金时代遗址,原始文化遗存很可能被叠压在下层。
  (三十二)揽头窝堡遗址
  揽头窝堡遗址位于德惠县边岗乡丹城子村揽头窝堡屯周围的耕地中,遗址地表散布着大量古代砖瓦、陶器、瓷器的残片。分布的范围北边可达1.5公里之外的双城子古城城下,南边与2公里远的丹城子古城相接,东西跨度1公里。遗址有一条宽1米左右的小河由西向东流去。
  遗址的东部,由于砖厂长年取土,形成许多断崖,在断崖上可看出文化层厚达1.5米左右,文化层内除包含很多古代砖瓦、陶器残片外,还依稀辨认出当时的灰坑、青砖垒砌的墙壁等遗迹。遗址地表暴露的主要遗物有陶器、瓷器、各种建筑构件等。
  陶器,均为灰色泥质陶,有罐、瓮等。罐为卷沿平底,轮制痕迹明显。瓮,卷沿比较大,平底。还有的瓮为直口,在口沿以下饰有一圈压印纹。在一些陶器腹部的残片上还饰有规整的篦齿纹,釉陶器,多为大型器,直口圆底上涂酱色釉。
  瓷器,多为小型的碗、盘等,其中碗的上半部挂有黄白釉,腹部以下有“覆烧”痕迹,少数瓷片有细碎的“开片纹”。并在距双城子古城较近的耕地中出土一金代的铁花四系罐。此器物目前保存完好,其形状为小口圆唇,颈部有四个对称的竖耳与肩部相连,溜肩鼓腹,矮圈足,通体呈立式椭圆状。胎质坚实,造型规整,釉色白中泛黄,肩部饰宽窄不同的三圈条带状黑褐色纹饰,并在四耳的空隙处点有四个黑褐圆点。腹部绘“铁锈花”三组,图案简朴大方,笔调流畅,腹部以下遍饰黑褐色釉。此器物通高28厘米,口径3厘米,腹径18厘米,底径7.5厘米。
  建筑构件,除布纹瓦、青砖外,还有瓦当、勾滴等。瓦当的图案有两种:一种尖叶花状,中间有花蕊,周边有两圈乳丁纹;一种为凸起的几何形图案,已看不出几何形状。勾滴的边沿有捺压的痕迹,主要的图案是凸起正反三角形状。另外,在遗址中还出土过铁刀、马镫等遗物。
  揽头窝堡遗址是以金代遗存为主的重要遗址,遗址面积较大,遗物丰富,文化层厚,又与丹城子、双城子两处古城为邻,它对于研究当时社会政治、军事与人们的生活状况,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三十三)白家屯遗址
  白家屯遗址位于榆树县保寿乡跃进村白家屯北15米处,东南距卡岔河8公里,地势较高,地表略有坡度,西高东低,周围是起伏的漫岗。
  在遗址南北250米、东西200米的范围内,散布有布纹瓦和陶制生活器皿残片等遗物。
  采集的标本中,陶片皆为泥质,多灰陶,有少量红褐陶。烧制火候较高。轮制器形有瓮、罐等,口沿为卷沿。陶片中有一件上饰刻划几何形纹,为竖向长方格内排列数个小方格,小方格内有四条相对弧线,纹饰为两两一组,饰在器物腹部,器形不辨。布纹瓦质地有泥质和夹砂两种,颜色有灰色和褐色,纹饰有两种,其一凸面为素面,凹面饰布纹,数量较多;其二凸面饰波浪纹,凹面饰布纹,数量较少。在发现的遗物中,饰在陶器上的刻划几何形纹和饰在板瓦上的波浪纹是长春地区过去所未见的。
  此遗址属辽金时代的居住址。
  (三十四)国家屯遗址
  国家屯遗址位于农安县榛柴乡咸家村国家屯,南北各靠土路,西距咸家村政府所在地500米。地面遗物很少见,在屯中空场距地表30厘米的坑壁上,发现有红烧土、灰坑痕迹和大量布纹瓦、陶瓷器残片。遗址范围为东西长200米,南北宽80米,文化层厚0.5米。
  陶器残片多为泥质灰陶,有少量黄褐或红褐陶。多卷沿,大卷沿浑然厚重,小卷沿壁薄体轻,耳均呈桥状,皆平底,口沿有圆唇和折沿,肩部有广肩和溜肩,腹部有直腹或鼓腹。火候高而且匀,质地纯而硬,皆为轮制的瓮、罐、盆等生活器具。
  采集标本中有一鸡腿罈底,器壁厚重,施釉不到底,是辽金时代常见器物。
  1980年,在遗址西北部曾出土六耳铁锅1件,保存完整,口径45厘米,通高32厘米,壁厚2厘米,耳上部铸有9道弦纹。1981年在遗址中部出土黑釉罈1件,高45厘米,口径21.5厘米,底径18厘米,器壁光滑,圆唇、溜肩、鼓腹、小底。这处遗址属辽金时代遗址。
  (三十五)二道梁子遗址
  二道梁子遗址位于双阳县二道梁子煤矿东北,属太平镇辖境。遗址在东西走向的漫岗上,西南400米是头道梁子屯,东南3.5公里是太平镇政府所在地,西北0.75公里的泉眼沟屯,遗址周围多丘陵。
  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00米。
  1980年4月砖厂工人挖土时,在距地表30厘米深处挖出六耳铁锅、三足铁锅各1口,铁镰4件,菜刀、铁锹、铁凿、铁锛各1件。
  六耳铁锅,范铸,直口深腹,内平折沿,圆底,上腹部有六个扳耳,耳上至口部之间饰七道等距凸弦纹,口径48厘米,通高30厘米。
  三足铁锅,范铸,平唇直腹,口沿上有两个对称桥状耳,平底带有三足,足呈三角形,里侧内凹,锅口径30厘米,通高20.5厘米,足高4.5厘米。
  出土的两件铁锅与北京大葆台金代遗址出土的同类器物基本相同,属金代典型炊具。
  铁锹,身呈弧形,裤合缝朝上,锹肩向下呈圆弧状内收,一面略低,可能是长期使用之故,锹头较平展,通长30厘米,宽18厘米。
  铁刀2件,刃部残损,其一直背斜直刃,方锥柄可插木柄,刀背与刀刃斜直相连,通长30厘米,宽6厘米,柄长8厘米;另一件与前件样式不同点是背部呈弧形,刀体略小,通长22厘米,宽6厘米。
  凿2件,形状相同,均呈圆锥形。其一通长18.8厘米,上径2.2厘米;另一件通长19.2厘米,上口径2.3厘米。
  锛,纵剖面呈V字型,上窄下宽,上部有一矩形凹槽可安置木柄,通长15厘米。
  二道梁子遗址出土的遗物属金代遗物。
  (三十六)高家窝堡遗址
  高家窝堡遗址位于九台市胡家乡红石村高家窝堡屯南侧的向阳坡地上,此地岗峦起伏,俗称“五道岗”。遗址东面有一条从南向北流的小河,其间是一片开阔的河谷形成的平川地,四周山岭环绕。
  遗址地表遗物比较丰富,在南北400米、东西400米的范围内,采集到的文物有灰色、褐色细泥质陶片,灰色细泥质小卷唇陶口沿以及灰色布纹瓦、乳白釉开片瓮、绿釉缸胎罐残底。在遗址西部的边缘地带,还采集到1件夹砂陶器底残体。
  遗址自1980年以来,曾先后出土过“开元”、“崇宁”等唐宋铜钱百余斤,并有铁刀、铁铧、铁锹等铁制生产工具,还出土有铜筷、铜镜、铜匙等器物。市、县文物部门在普查时征集到的有:双鱼纹铜镜、反裤铁锹、鱼形玉石件等金代比较典型的器物。
  铜镜背面中间有一半球形纽,纽的周围是鲤鱼莲花图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该镜直径7.7厘米,边厚0.3厘米,边宽0.7厘米。
  铁锹为反裤,下部已腐蚀,残长26.5厘米,宽17.2厘米。
  鱼形玉石饰件为青绿色玉石磨制而成,长7.9厘米,通宽3.1厘米。
  高家窝堡遗址属辽金时代一大型居住址。
  (三十七)新立城长春厅遗址
  新立城长春厅遗址位于现长春市郊区新立城镇卫星村新立城屯南。
  清军入关统一中国后,长春一带为蒙古郭尔罗斯部游牧之地,但从乾隆时期开始,“流寓渐多”,迁来居住者主要为清初战俘、罪犯以及河北、山东的穷困汉民。蒙公鉴于流民日多,垦种有利,遂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正式报请理藩院,划出地亩,招民垦种。以后,“无业流民利其收获,至者日众”,嘉庆四年(1799年),吉林将军秀林奏设理事通判,嘉庆五年(1800年)旨准设厅。当时长春厅的辖区为:东自沐石河起,西至巴彦济鲁克山根止,广115公里;南至伊通边壕,北至季家窝堡,纵90公里。全境划分为四个乡,即沐德乡、抚安乡、恒裕乡、怀惠乡。
  关于长春厅治的地理位置,《长春县志》写道:“长春厅之设非在长春堡,乃在堡东隔伊通河十里地方筑土城设治,因谓之为新立城。当日长吏奏疏均称为长春堡者以筑城地方原无村落,且其地属长春堡界,故举以名之耳。后人以与长春堡无别故又有新立城之名。”
  长春厅在新立城设立了25年,其理事通判所理者为自内地移住民人之事,土地权属蒙古,即所谓“借地设治”。道光五年(1825年),因厅治地方偏僻,垦民日益增多,遂移建衙署于比较适中的宽城子。由于长春厅设在新立城时间较短,其性质又为“借地设治”,所以筑城及衙署规模均不太大。据《长春县志》载:自长春厅治迁于宽城子后,新立城“从此遂降为市镇矣”。“街东西长约里许。有杂货商店十数家。光绪年间为最繁盛时代,近受时局影响渐次仅存小本营业数家。”
  现在,在新立城屯南有一片略呈方形的房舍基址,略高出周围的稻田地0.30米左右,其面积近万平方米。当地农民称此处为“衙门地”,即清代官署基址,在基址中经常发现青色砖瓦残件及白石灰残块等。其青砖略小于辽金时代青砖,而比之现代者又较大,应为清代遗物。在此东南30余米另有一处略高于地表的小片基址,面积为2500平方米左右,也常见清代砖瓦建筑构件出土。这两处基址是当时长春厅衙署遗址。
  第二节 城 址
  (一)农安古城
  农安古城位于今农安县城内,南距长春市70公里。长(春)白(城)铁路和图(们)乌(乌兰浩特)公路在城西400米处由南向北穿越县境,伊通河在城东1公里处自西南向东北蜿蜒奔流,古城地处南北交通要冲,傍水筑垣,雄踞高地,俯瞰四野,周围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古代理想的建城屯兵之地。
  古城呈方形,方向10度,周长3840米,计东墙936米,南墙984米,西墙937米,北墙983米,四垣有城门各一,皆设于每面城墙的正中。在南门东侧300米,西门北侧400米,东门北侧400米处各设一小门。城墙系夯土结构,墙基宽30米,北墙残高0.5~2米;东墙残高1~3米;南墙大部分被破坏,仅南城门以东尚留残痕;西墙皆被住房占用,已无痕迹可查。四隅均有角楼,东北角楼残高7米;东南角楼残高3米;西南和西北角楼稍有痕迹。
  据史料记载,这座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以前的东晋时期。当时,在东北活动着一支强大的扶余民族。它于公元之初建国,到公元494年灭亡,长达500多年,和中原汉、魏、两晋、北魏王朝往来频繁,一直保持朝贡关系。其疆界南临高句丽(今辽宁省北境);东与挹娄(即肃慎后裔,在今乌苏里江一带)相接,西靠鲜卑(东胡族一支,附于匈奴,游牧于西喇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北到弱水(黑龙江)。主要的活动区域,即以今农安为中心的松嫩平原。史学家金毓黻先生认为扶余国后期(346年)的王城,就在今农安。
  北魏至唐初,夫余亡后,农安城为高句丽的扶余府。公元668年,唐破高句丽,这里属唐的河北道,由渤海都督府管辖。公元713年,肃慎族的后裔粟末靺鞨人,在其首领大祚荣的率领下,建立了渤海国,并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在原扶余都城所在地设立扶余府,其下辖有扶余、仙州,成为渤海防御西部契丹族的边防重镇。
  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率兵征渤海,四月夜围扶余府,次年春,攻破城池,辽把渤海的扶余府改名为黄龙府。
  黄龙府统五州(盖州、安远州、威州、清州、雍州)三县(黄龙县、遇民县、永平县),是辽的政治军事重地。
  在军事上,黄龙府都部署司统领信州(今怀德秦家屯古城)彰圣军节度史,宾州(今农安靠山乡广元店古城)怀化军节度史,祥州(今农安万金塔乡万金塔古城)瑞圣军节度史,益州(农安小城子乡小城子古城)观察州,威州(今农安三宝乡小城子古城)刺史州。这些军队均在黄龙府的附近驻屯,黄龙府是控制东北生女真各部的军事重地。
  在职官上,辽道宗清宁二年(1056年),以北院大王耶律仙重知黄龙府事,以知黄龙府事耶律勒孔为南院大王。从统领掌管黄龙府的主要职官之大,亦可知黄龙府在行政管辖方面的重要。
  黄龙府不但是军事重镇,也是各族人民聚居之地。由于辽代移民的结果,黄龙府一带不但居住着契丹人、渤海人、女真人、汉人,而且还有铁骊、兀惹、突厥、党项等少数部族的移入,各族人语言不能相通,都用汉语以证,可见当时黄龙府是个众多民族聚居的城镇。看出汉语在辽代已经成为当时各族人民使用的共同语言。
  辽代佛教亦很盛行,在黄龙府修建的佛塔(今农安塔),至今犹存,是辽代佛教在这里盛行的物证。塔高44米,中实,砖造,密檐式,八角十三层,是典型的辽塔。距今约有900多年,虽久经风雨浸蚀,塔基遭到破坏,但仍未倒塌,说明辽代建筑技术的卓越。为了保护祖国文化遗产,1953年国家拨款修复到第十层,在修复过程中,在塔的上部中心一个小砖室中发现铜佛2件,木制圆骨灰盒、骨灰布包(内有舍利子)、瓷香盒、瓷香炉、银质小型圆盒、银质单线刻划佛像的银牌各1件,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1983年由国家和省文物局、县财政局拨款22万元作为修补古塔经费,同年10月修补完十三层,如今塔身每层檐各角的坡脊,塑有狮子、龙马等各种走兽,姿态各异,跃跃欲动。古塔的每层各角都挂有风铎,一遇风雨铮铮作响,金铁齐鸣。塔刹结构匀称,古朴壮观。它是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辽景宗七年(975年)七月,黄龙府卫将燕颇杀都监张琚反辽,辽平定叛乱后,将黄龙府治所迁至今四平市一面城。辽圣宗开泰九年(1020年),为加强对东北女真族的统治,又将黄龙府治所迁回农安古城。
  1114年九月,女真各部不堪辽代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其首领完颜阿骨打会诸精兵约2500多人,于涞流水(今拉林河)下游起义,首战告捷,攻陷辽代的东北重镇宁江州(今扶余县伯都讷古城),大大鼓舞了女真军的士气,增强了女真反辽战斗的信心。接着攻下出河店(今黑龙江肇州八里城),然后直奔黄龙府。1115年,在攻打黄龙府战斗中,女真大将完颜娄室立下了卓越功勋,他首先断绝了辽兵外援,控制交通要冲,并乘风纵火,督军力战,火燃战靴至足而不知,一举攻克了这处军事重镇。金建国后,定都于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年)改黄龙府为济州,置涉利军节度史。金所以把黄龙府改为济州,是因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率兵南渡混同江(今松花江)时,水深无舟。便命一人在前探索,乘赫白马涉水,后续兵马按他鞭子所指的方向而行。水深仅及马腹,金兵顺利过江攻入黄龙府。后来,使人测所渡之处,水深不得其底,大军无船而顺利涉过,乃是“天意”,正合“济州”、“涉利军”之意。
  天德四年(1152年),改济州为转运司,掌一路税制、钱谷、仓库出纳、权衡度量之制。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因济州与山东的济州同名,又改为隆州,亦作龙安,俗名龙湾;农安这个名字,就是由此音变而来。金末,东北有蒙古兴起,不断南下进攻。各族人民起义也不断发生。金朝为加强东北地区的军事力量,金贞祐初,隆安由州升为隆安府,成为军事重镇。
  1234年,金被蒙古所灭。1271年改国号为元。蒙古平定东北以后,于1233年在建州故城北石墩寨设官行路(开元路)事,辖女真等户,乙未年(1235年)立开元,将开元路的路治移到隆安府。后开元路徙至咸平。黄龙府城废弃,成为蒙古族游牧之地。
  明洪武八年(1375年),农安属辽东都司的三万卫,到永乐元年(1403年),属奴儿干都司东河卫,成为明代“开原北隆路”驿站中的一个驿站——龙安站。历代的繁华城镇,逐渐衰落。
  清初,农安属蒙古科尔沁部郭尔罗斯前旗游牧地。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郭尔罗斯扎萨克辅国公以其游牧之地招流民垦种。嘉庆五年(1800年),在长春堡东数里的地方(即新立城)设置长春厅管理汉人民政。今农安县境属长春厅辖境,其后汉人来镇内垦荒者日众,农安又逐渐发展起来。农安当时俗称龙湾,荒地较多。招民垦种,而且地多租少,故汉人来垦者日众,农牧业发展,购销旺盛,交易频繁。光绪三年(1877年)夏,商民掘壕筑土墙。光绪八年(1882年)于农安城分设照磨,光绪十五年(1889年)设农安县,属长春府,由此农安成为一个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光绪十六年(1890年)六月,在旧城四周隆起的遗址上,又重新建起了城池。筑有夯土城墙,周长约为4公里,有四门:东为聚蓄门,南为阜财门,西为宝积门,北为藏富门,并设有小南门、小西北门、小东门等三个小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夏,重挖了护城壕。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春,续修城墙及炮台以及上砌垛口。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夏,修整城内街道,大街中分十字,共成四街。城里有手工业兴起,如织布、酿造、油坊、磨坊、皮革和窑业等。民国和沦陷初期,县城手工业已有40多家,工商业户300多家,人口2.5万余众,小学6所,中学1所。由于农安县地处松辽平原北部,有一望无际的沃土良田和草原,出产大量农产品,驯养的马和骡子更是驰名东北三省。农安成为本地区经济贸易活动主要场所之一。
  从农安古城内出土的文物,据资料记载和征集的实物有:
  印鉴:汉代的军假侯印,金代的副统之印,元代的虎贲军百户印。
  铜镜:辽代三角缘素面镜、花间双童镜、仿唐水草瑞兽葡萄镜、海兽镜、卧人有柄铜镜,金代柳毅传书故事镜、风景人物故事镜。
  陶器:辽代花口式灰陶盘、花口式灰陶瓶、灰陶瓶,金代扑满、陶罐,以及多孔器、陶兽头、陶座、鸱尾、布纹瓦、瓦当、板瓦、筒瓦、网坠等。
  玉器:金代鹧鸪斑青玉盏、鹧鸪斑青玉盘。
  铁器:金代铁钳4件、铁锤1件、铁砧1件、铁罐2件、铁锉2件、铁錾1件、铁环数件、铁带卡6件,皆从同一窖藏出土。
  铜器:铜象棋子1枚,铜钏、铜剪刀各1件。
  瓷器:定窑白釉刻花钵8件、定窑白釉刻花龙纹盘9件、定窑白釉刻花缠枝花卉盘1件、定窑白釉印花盘6件、定窑白釉印花小碟4件、湖田窑印花石竹纹影青方执壶1件。此外,还有定窑白釉素面盘、碟、碗、钵、双系素面罐、白釉提梁壶等器物。
  釉陶:有黑釉小陶罐、赭石釉双系小陶罈、绿釉铺首兽足鼎等8件。
  铜钱:清·同治七年(1868年)在古城南街路东发现一处窖藏铜钱,共2亿枚。清·宣统初年,在古城出土陶瓮1件,内装铜钱,多为宋钱,其中有金代海陵王铸的正隆元宝。1966年在古城东街路面出土唐宋铜钱40万枚。1968年在古城出土的陶制扑满中藏有铜钱300枚,最早的有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始铸的开元通宝,最晚的为金正隆二年(1157年)所铸的正隆元宝,另有两枚五代十国时期南唐铸的唐国通宝,余皆为宋代钱。1985年10月5日,在古城西北隅发现的金代窖藏中,有汉代“半两”,宋代“大观通宝”、“天禧通宝”,金“大定通宝”共34枚。
  石棺:1935年3月20日在古城北墙出土石棺一具,高76厘米,边长57.7厘米,棺盖里面刻有“大定二十一年十二月五日赵景兴故,二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葬灵柩记”字样,棺内有黑釉瓶、素烧瓶、仿定窑白瓷器2件、碗1件。
  这些丰富多彩的出土文物及其精美高超的造型和制作技术,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证明这里当年建筑宏伟,市景繁荣,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名城。
  (二)广元店古城
  广元店古城位于农安县靠山镇新城村广元店屯东南50米的第二松花江与饮马河汇合处的临江高崖上,滔滔江水像一条银带穿过广阔的沃野,地势险峻,风景宜人。古城处在扶余、德惠和农安三县交界处。隔江相望是扶余五家子乡,南是德惠菜园子乡后岗屯,西南距农安县城76.5公里。距靠山镇新城村广元店屯50米。江面最宽处达5公里。古城依山势叠土筑墙,城垣的形状不甚规整,呈南北狭、东西长的长方形,方向20度。
  古城的城垣只有北和东两面保存较好,西墙被破坏,已为耕地和大道,南墙由于修筑于漫岗之上,已看不出墙基痕迹。经调查实测,北墙长337米,西段现高1米,东段高2.5米,南墙长315米。东墙长691米,已被江水打成深沟四段:从北墙往南150米处有一30米长深沟,并发现红烧土;到170米处有一37米长深沟,在深沟距地表1.1米处发现有灰坑,到240米处有一20米长深沟,到390米处有一20米长深沟。所余城垣残高1.2米,顶宽0.6~0.8米。西墙长337米。加上北墙伸向江岸的副墙部分95米,总计全城周长2129米。共设四门:东门、东北门、西门和北门。
  东门和东北门各筑于两座山峰间的峡谷中,顺谷底斜坡可直抵江边乘舟,在东北门址东南有一边长70米的方形台,台上发现有砖瓦等古建筑材料,观其位置和形制,似为当年屯戍瞭望之所。
  西墙辟为耕地和大道,仅南段尚有231米长的墙基可以辩认。在中段突起两条高出地面0.8米、各宽7米的土埂,是西门残址,方位正西270度,由此绕过山包,沿山谷大道可直达东门。
  北墙因后经培修,高于其他三面。自西向东残存的墙基逐渐增高,保存最好的一段高达2.5米,顶宽1.7米。自西北角往东143米处有一豁口,宽6米,即北门址。
  北墙东段尽端,即城之东北角,有一陡峭山梁插向东北江岸,这条山梁高出地表40余米,其上留有顶宽0.8米、高1.1米的城垣遗迹,这是自北墙延伸到城外江岸的附墙,长95米。附墙对面为一半月形江湾。另在北墙外发现有护城壕遗迹,宽16米,深1.3米。
  在城内发现多处建筑遗址,由北向南逐渐增多,规模较大的两处,均在东门内大道两旁南、北坡地上:南坡较小,南北9米,东西12米;北坡较大,南北13米,东西30米。遗物有饰布纹的筒瓦、板瓦、沟纹砖、兽面瓦当。发现的生活用具瓷器多,陶器较少。瓷器中有缸胎单釉粗瓷,有黑色、茶末绿、浅绿和黄绿等釉色,器型有鸡腿罈、缸、瓷罐等。并有白釉铁花瓷,仅见口沿和器底,有的器表饰细密的弦纹,有的内壁无釉有旋纹痕。瓷片以白瓷为多,可分粗细两种,较精细的瓷胎洁白,胎质细密坚致,皆有冰裂纹,有光泽,口沿有凸起宽边;粗白瓷胎质灰白,白中泛黄,釉色灰暗不甚光亮,大多釉不到底或有蜡泪痕,器内底多有渣饼疤痕,宽平短圈足,足内底面不施纹。可辩识器形有碗、盘、碟、壶、钵等。此外还有白定瓷、龙泉窑、钧窑及景德镇的影青瓷片等。还采集到宋代景祐元宝和皇宋通宝铜钱各1枚。据当地群众反映,早年在城内还出土过铁铧、铜锅、铜钱、石臼、八棱铜镜、金簪、金耳饰和银戒指等文物,出土的1面湖州石家镜,镜背铸有“湖州真正石家镜铜无比照子”12个楷书阳刻汉字。在广元店屯内盖房打井时,群众反映经常挖出人骨。1958年深翻地时,距地表不到1米,挖出过成堆的马骨和人骨。古城南500米,还发现一处文化堆积2米厚的建筑遗址,其中有大量辽金陶器、建筑构件、完整的鸱吻等。
  1985年,在调查实测中,采集到斜方格纹瓦檐、白釉瓷片、乳白釉瓷底、黑褐色陶器耳以及石斧等遗物,此外,还征集到1件平唇直腹平底铜洗。洗的上口直径32厘米,口厚0.2厘米,通高8.5厘米,底高1厘米,底沿厚0.2厘米,底直径14.5厘米,具有典型的金代器物特征。
  据《元一统志》记载:“……废祥州在宾州西南”,可见宾州理当在祥州东北。清代著名史地学者曹廷杰于清·光绪13年(1887年)曾亲赴农安(黄龙府),对万金塔、青山口一带进行实地考察,在其名著《东三省舆地图说》中,明确指出“宾州应在伊通河(注:实为饮马河)入松花江红石砑高楼上”。在万金塔东北伊通河与松花江汇流处,确有叫红石砬子的地方,但无红石砑之称。红石砬子乃临江连绵数十里的红石崖,当地人称为红石砬子。经实地踏查,这一带除广元店古城外,在广元店南1.5公里处,尚有一处古建筑遗址,但并不具备古城条件,只是广元店古城外一处颇具规模的建筑遗址。综上所述,具备宾州之诸多条件者,除广元店城址别无他处可定,而曹所指的“红石砑高楼上”,“砑”可能为“砬”之误,高楼上显然不能建城,故“高楼上”显系“高崖上”之误。
  广元店原名新城窝堡,自辽金以来直到东清铁路修筑前,这里商旅频繁,店肆林立,交通发达,既有陆路,又有水运,是黄龙府东北方沟通松花江下游的交通孔道。据说早年曾有一高姓在此开设可容纳数百人的大店才得名广元店的。
  据《辽史·地理志》载:“宾州,怀化军节度,本渤海城,始建辽圣宗,统和十七年迁兀惹户,置剌史于鸭子、混同二水之间,后升,兵事隶黄龙府都部署司”。可见,古城早在唐代渤海国时期就已有一定规模了。从地理位置上看,宾州既是北接益州(今农安小城子乡小城子古城),南连祥州(今农安县万金塔乡万金塔古城)的中转站,又是扼控第二松花江下游的咽喉要道。因此,金太祖领兵进逼辽东北军事重镇黄龙府之前,先破宾州、祥州。虽然辽曾派行军副都统检点肖乙薛往援宾州,但仍未能阻止它陷于金军之手。另据《金史》载:“仆虺等攻宾州,拔之”。宾州废于被攻陷之时,即1114年。从辽建州至金攻破,共历经115年。
  金政权建立后,宾州被废,改名古鸟舍寨,和托撒孛堇寨一样,是一个重要驿站。元时,它是从祥州站至黑龙江下游奴儿干城驿道上的第一个驿站。明、清时沿用。
  从广元店古城(辽代宾州)出土文物的发现,进一步证明在900年以前,这里曾是繁荣的城镇,又是兵家拼死争夺的重要战场。
  (三)万金塔古城
  农安县城东北30公里处万金塔乡有一座古城旧址,据考证,它就是900多年前的辽代祥州。
  古城位于今万金塔乡政府所在地。东南2.5公里处是由西南向东北蜿蜒流去的伊通河,地处略有起伏的漫岗上,周围良田沃野,平展无垠。长白国防公路从古城中心东西穿过。
  根据实际勘测,古城平面近正方形,方向360度,周长3222米。东城墙长820米,南城墙长800米,西城墙长810米,北城墙长792米。城墙为夯土板筑,虽历经沧桑,受到破坏,但至今夯窝仍清晰可见。四面城垣,除西墙已作公路,其余三面遗迹犹存,保存较完整,南墙尚高出地表0.5米左右,东墙和北墙残高0.80米左右。北墙外尚有护城壕遗迹。在四面城墙正中备有一门,西北角还有一小门,东西二门基本上在一条直线上;北门址现为一豁口,宽7米;南门址保存完好,在门址两侧各有一漫圆土包,土包向前延伸,形成两边高中间低的斜坡通道,门宽7米,通道宽5.3米。四隅角楼,现已破坏殆尽,从东南角楼处2米深的坑壁断面观察,其基部系用粘土掺沙分层夯筑。
  在古城北门外东北方向约100米处,有一高6~7米的大土包。相传是一座塔基,万金塔地名的由来即得之于此。1968年4月修战备公路时,在土包下发现了塔基和“地宫”(详见第一章第五节(二)万金塔塔基)。塔是佛教建筑,古塔和古城往往相提并连,常作为统一的建筑布局。塔基内出土的遗物证明,万金塔基建于辽圣宗以后即辽兴宗、道宗时期。这就确定了万金塔古城建置的下限应当在兴宗时期。
  在古城内西北隅,有一直径21米的圆形夯土台基,现高出地表0.70~1.20米,上面堆积大量红烧土块、炭渣和白灰等建筑材料。有青砖、筒瓦、花缘板瓦和兽面瓦当等,皆为青灰色,火候高,质地坚固细腻,体积硕大厚重。兽面瓦当底面平整,边缘宽厚。板瓦的边缘有用手指捺出的波状纹饰,沿面压印有凸条、方块或菱格组成的图案花纹,均属典型的辽代瓦件。根据方位和出土文物推测,此处是辽代寺庙遗址。
  如今在古城遗址内,地表上青砖、布纹瓦残块和陶瓷残片俯拾即是,尤以陶片为多。陶器肩部或腹部饰有短线、长线或三角形篦齿纹饰。器形以罐、壶为主,瓷片多为白瓷,釉色白中泛黄,施釉不匀,有流釉或釉不到现象,多系碗、盘、碟之类的辽代遗物。
  在距古城西北2公里的傅家屯,先后发现200余个骨灰罐和石棺、墓穴,是与古城同时代的一处古墓群。这处范围较大的墓群,很可能是万金塔古城附近的平民墓地。1956年,在古城内牟家屯出土一陶瓮,内盛铁锅、铧、铡刀、斧、镐等农具及小石磨、浅绿釉鸡腿罈,霍家屯出土有敞口矮圈足白瓷碗,东关屯出土有茶色釉罐,华家屯出土有肩饰绳索纹的黑釉瓮等,这些说明古城当年曾是村廓相连、人烟稠密的繁华之地。
  如今,万金塔一带由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农安重点粮区之一,同时是农安农副产品的集散地。过去,由万金塔东北行,经榛柴岗、高家店,至小城子乡之小城子古城(辽益州),可直抵松花江畔。往东,经靠山屯可直达新城村的广元店古城(辽宾州)。据当地老人介绍:早年伊通河水势很大,可放筏行船,在今万金塔南宋家船口处曾设有码头,以往由农安沿伊通河顺流而下,东南通往德惠,向北沿松花江可达扶余,它是沟通农安、德惠和扶余三县的水运中转站,这样便利的水陆交通,难怪成为元代乃至明、清诸驿道的交通枢纽。
  据《辽史·地理志》记载:“祥州,瑞圣军节度,兴宗以铁骊户置”。由于这里东蔽宾州,北控益州,西通黄龙府,既是拱卫黄龙府的前沿要地,又是南北交通枢纽,地位十分重要,所以设治之后即与宾、信二州一样,在兵事上隶属黄龙府都部署司管辖。
  《元一统志》云:“祥州在宾州西南”。《中国历史地图集》记载:“祥州当求之于农安东北伊通河北岸的古城”。清代学者曹廷杰在《东三省舆地图说》“得胜陀瘗碑记”中明确指出:“托色贝勒寨在今农安城东六十里的万金塔地方”,托色贝勒寨系清代女真语,营寨之意。金代称托撒孛堇寨,即祥州之地。
  根据诸多史料和古城一带出土文物考察,进一步印证了万金塔古城是辽代祥州的可靠性。
  祥州在军事上的显赫地位,在金军进攻黄龙府时表现最为明显。1114年9月,阿骨打会诸路精兵约2500人,于涞流水(今拉林河)下游起义,首战攻陷辽之东北重镇宁江州,再战攻下出河店后,直奔黄龙府。杨宾在《柳边纪略》卷四收录的完颜娄室碑文中有生动的描述:“太祖将进取黄龙,召诸将议方略,王(娄室)进曰:黄龙,辽之银府,所以围边者,拒守甚坚,若不行额其巡属,使绝外援,则未易可拔”。为“使绝外援”,首先在黄龙府周围城镇,如宾、祥、益等州拉开了战斗序幕。
  金代,废祥州,这里被称为托撒孛堇寨,是交通线上一大重要驿站。元时,驿站从大都(今北京)直到祥州,再从这里伸向四方,祥州在联系南北交通上起着重要枢纽作用。1981年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虎左旗出土的“祥州站印”,为此提供了实物资料。到了明清时代,祥州仍未失去东北地区一大交通枢纽的地位。一直到东清铁路建成后,祥州之盛况,方始见衰。
  (四)小城子乡小城子古城
  古城位于农安县小城子乡小城子村西侧200米处,南距乡政府所在地1公里,西距刘家油房屯100米,北距引松干渠水泥桥1公里。东、南、西三面是广阔的沃野,北面1.5公里处是古代松花江冲刷而成的狭长河谷。站在古城的角楼上,可以俯瞰松花江两岸的田野和水面上来往的船只。在古城西侧300米处有一条季节河注入第二松花江。这一带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花果繁茂,鱼虾丰饶,俗有花果鱼米之乡的美称。
  古城呈正方形,方向160度,每边长400米,周长1600米。城墙夯土结构,南墙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彻底破坏,其余三面城墙各存10米宽、3米高残垣。四边各有一门,位于城墙的正中(城门处略见有20米的豁口)。四角各有一角楼,现在可以见到残存3米高、直径15米的圆形角楼。
  古城内现已全部辟为耕地,在距西、南、北墙各150米处,尚存并列两个2米高的土岗,每个土岗有20米方圆,岗上的大青砖和布纹瓦很多,在普查中曾采集到带有波浪纹饰的勾滴、麦穗花纹的勾滴和兽面瓦当。这两处建筑址似为当年的州衙和驿馆。
  城内地表散布有少量的陶片、彩色釉瓷片、粗瓷残片,泥质灰陶残片多为口沿,鼓腹、颈底饰有锯齿纹、篦点纹、堆塑纹和划纹,质地坚硬,烧制火候较高。在城东墙附近还采集到青铜时代石网坠一个。
  古城周围的辽金时代村落遗址较多,距古城1.5公里的北山遗址,占地75万平方米,地表有大量的布纹瓦、青砖和各类建筑饰件;正北面的西五家遗址,曾出土过六耳锅、铜人、铜牛等文物;西南方的潘家屯遗址,出土的石磨、铜镜、铁锅都各具特点;城西北的两处村落遗址也都具有面积大、遗物多的特点。从村落稠密的布局,可以想见古城当时的繁华和兴旺。
  南宋建炎三年五月,宋遣洪皓假礼部尚书职使金,他在《松漠纪闻》中叙述由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南白城)至济州(今农安县城)旅途中提到:“自宾州,七十里至北易州(即益州),五十里至济州东铺,三十里至济州”。小城子古城恰是在济州和宾州(广元店古城)之间,距农安县城40公里,至广元店古城35公里。据此可知,这座古城即《松漠纪闻》中所提到的益州。当时这里是联结中原到上京会宁府的驿站。
  《辽史·地理志》载:“益州,观察,属黄龙府,统县一,静远县”。即指此城。在辽代,此城是黄龙府东北的门户,金太祖阿骨打起兵攻辽,攻陷黄龙府前曾进兵益州。由于这里山环水绕,地势险峻,前扼松花江,背靠黄龙府,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五)三宝乡小城子古城
  这座古城位于农安县三宝乡宝城村小城子屯东南100米处的耕地中。东临乡路,北靠耕田,西接砂矿,南墙之外为王铜匠屯,距农安县城20公里。东南、东北、西南1.5公里以外,被元宝洼泡子、广兴店泡子和敖宝图泡子所环绕,给古城增添宜人景色。
  威州古城是辽代黄龙府的外围重镇,西部门户,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古城近似方形,方向50度。经实测,东墙长240米,南墙长240米,西墙长239米,北墙长292米,周长1011米。现残高0.3~0.7米。西墙、北墙的西部72米,南墙西部60米,已被挖砂而毁掉。南墙所有部分已辟为乡路。北墙被垦为耕地,东墙保存尚好。
  据当地群众反映,原城四隅均有角楼,南墙设门、马面各一,其余东、西、北墙各设马面二,角楼、城门、马面相互间距基本相等。从东墙看,墙为夯土结构,残基上宽3米,下宽6米,马面高出残墙0.5米。南门现有豁口12米,城门结构不清。城内现为耕地,从南门向北已被打成一条通道。
  城内西部中段,群众取砂时曾发现一陶窑址,已被破坏,只见地表下有青砖垒砌的窑基。附近见有大量烧制变形的瓷沿、盆底、罐腹等残片。在城西北部,发现有炉灶、火炕、灰坑等居住址遗迹。北部地表散布有大量布纹瓦残片、青砖残段、石块,似当年建筑址集中之处。
  在城内采集到的遗物有生产工具、粮食加工工具和生活用具等。生产工具有已残的铁斧、铁镰各1件。此外,还采集到铁钉1枚。粮食加工工具4件,除其中一石磨残缺外,余下2件石磨(上合)与1件石杵均完整或可复原。生活用具多瓷器残片,均系辽白瓷与乳黄釉粗瓷的碗、盘之类器具,多属矮圈足。一般外壁釉不到底,个别者内施酱绿色釉。有的底壁中心外凸。有的呈螺旋状纹饰。在内壁底部,往往会留有叠罗烧制留下的支撑痕迹。釉陶器多施酱色釉,圆唇、微侈口较普遍,个别内壁及外壁呈瓦楞纹状,并见有白地铁花釉陶片。陶片均为泥质灰陶,黑陶少见。一般陶土均经过淘洗,未见有掺合料,候较高且均匀,颜色纯正,质地坚硬,敲之有声。所见陶器耳多属单脊桥状耳,口沿部有大卷沿、小卷沿,分平唇、方唇、圆唇、尖唇四种,除素面外,弦纹、堆塑纹、划纹、印压纹、篦齿纹较普遍。从器形上看,均属盆、罐、瓶、罈等生活用具。
  据群众介绍,古城内以往多次出土过唐、宋、辽、金铜钱,并出土过铁刀、铧、六耳锅、釉陶瓷等。
  建筑饰件仅有灰、红两色布纹瓦,灰色占绝大多数,瓦厚重体大,质地坚硬。并见有大青砖、石块,以往还发现有柱石等物。
  据史料记载及历史考古工作者考证,此城为辽威州所在地,女真人在攻打黄龙府之前,曾先扫平外围城池,其中包括此城。
  (六)大坡古城
  大坡古城位于榆树县大坡镇所在地东南2公里处,第二松花江自西南向东北蜿蜒流过。当地群众称这座古城为“营城子”,属于辽金时代的古城。此城址现已列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坡古城建筑在北高南低的缓坡上,南、北墙垣比较平直,东、西墙垣因就地势所筑,略为弧曲,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据实际勘测,东墙长1050米,西墙长840米,南墙和北墙各长630米,周长为3150米。城垣残高不等,唯有北墙垣保存较好,残高为3~4米,墙基残宽5~7米。
  城墙为黄褐色夯土板筑,城外设有护城河,现宽10米左右,深2~3米,护城河与古城西南的松花江支流——白家泡子相连。
  该城设有东、西、南、北四门,各门现宽15~20米不等。东门位于东城墙的南段距东南隅12.0米处。西门位于西城墙的南段距西南隅180米处。南门位于南城墙的偏东距东南隅200米处。北门位于北城墙的东端距东北隅60米处。据当地群众讲,很早以前城门均有瓮城,但现已看不出瓮门的痕迹。
  古城四角均有角楼的痕迹,西北隅的角楼保存较好,直径约7米,残高约3米左右。西南和东南隅角楼的直径5~7米。东北隅的角楼仅存一点痕迹。
  四面墙垣的马面均高于墙垣并且突出墙垣外缘呈半圆形,马面间隔成等距离为90米,马面的直径10米左右。由于每面城墙的长度不同,马面的数目也有差别,东墙6个,西墙现仅存3个,南墙5个,北墙4个,其中北墙马面保存较好。角楼、马面是防御敌人进攻的军事设施,说明此城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古城内地表残砖断瓦比比皆是。从遗物分布的密度看,北部较多,西北部散布有绿釉瓦、连珠兽面瓦当、棱形花纹和缠枝花纹滴水、布纹瓦以及卷云纹建筑构件。这里很可能就是当年官署的建筑群。古城的东北,地面上除了有密集的砖瓦残块外,也有许多瓷器和陶器残片,瓷器残片仿定瓷较多,还有一定数量的辽白瓷、宋代泉窑瓷片和青瓷残片。陶器残片多为罐的口沿,大卷沿居多,泥质灰陶,火候较高,质地坚硬。同时在古城内还发现大批铜钱,主要有“开元通宝”、“咸平元宝”、“祥符元宝”、“皇宋通宝”、“元丰通宝”、“元祐通宝”等。
  在古城中部偏南曾出土大块的雕纹砖,从纹饰可分为忍冬花纹和花瓣纹两种。忍冬花纹是唐宋时期盛行的一种纹饰,这里出土方砖上加饰的忍冬花纹与中原的几乎相同。
  在北城墙上,曾出土一个石球,直径13厘米,应是抗击敌人进攻的一种武器,也就是当地群众所说的“擂石”。
  在古城外,周围遍布建筑遗址。其中较为主要的遗址有:冶炼址,在城的东北隅30米处,当地群众取土时发现,面积有100平方米左右。遗址内散布木灰、红烧土和大量铁渣,无疑是一处冶炼作坊。在古城东北,与古城相距
  6.25公里处有一座高出地表10米左右的土丘,其上有一处面积约为350平方米的遗址,略呈方形。遗址内散布有布纹瓦和青砖残块。站在遗址上可以总览古城内外。当地群众俗称这个遗址为“金顶子”。传说是当时储粮之地。从建筑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它应是古城外一处军事设施。
  在古城西墙外30米,距西北角楼20米处,有三处凸出地表0.5米,呈南北走向的建筑台基,这三个台基彼此间互相交错,由东向西,一处南北40米,东西30米;一处南北100米,东西50米;一处南北60米,东西30米。在三处遗址上散布残砖和一些双珠兽面瓦当和兽面建筑构件。
  距城南门400米,有一处建筑遗址。当地群众称为“花园”遗址。呈长方形,面积为3000平方米,遗址四周凸起,中间为凹形,凸起的地方可能是建筑台基。在台基上有许多布纹瓦、青砖残块和一些兽面建筑构件和少量的陶罐残片,它是一座规模较大的建筑遗址。
  大坡古城,不但有许多规模较大的建筑遗址,而且出土了玉雕龙云牌饰、双鲤鱼铜镜、带柄仙人故事铜镜、人物奏乐铜镜、海兽葡萄铜镜以及石虎、石函、铜钱等许多珍贵文物,这些出土文物是我们研究大坡古城经济、军事、文化的佐证。
  大坡古城遗址面积较大,城垣内外遗迹丰富,还有许多具有一定规模的建筑群。这在第二松花江以东的广大地区是极少见的。
  (七)榆树城子古城
  榆树城子古城位于榆树县武龙乡武龙村前榆树城子屯西30米处,西北距大榆树城子屯1公里,东南距县城35公里。灰塘沟支流由城西绕过城南,沿古城南垣向东流去。
  古城略呈平行四边形,城内地势高于城外3米,现已垦为耕地,城墙为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8~10厘米,残高3.3米。城址方位为351度,实测周长1466米,其中,东墙348米,北墙379米,西墙370米,南墙369米,城内土地面积约134000多平方米,东墙垣基本完好,西、北、南三面墙垣部分残缺,北墙垣破坏稍重,现残存249米。
  该城设有城门一座,位置在南墙垣东侧,门宽13米,并设有瓮城,瓮城门口朝东。城墙四角各设有角楼一座,西北角现已无存,东北和东南角目前只看到一土包凸起,高出墙垣50厘米,西南角楼尚清晰可见,角楼址高出城墙约1米,下面并有灰土痕迹。
  四面城墙皆设有马面,东、北、西三城墙之上各有马面两个,马面与角楼间距相等,南墙只设马面一个,位于西南角楼和城门中间,东西城墙上的四个马面互相对称,南北墙上的马面稍有偏错,城墙四周处围有护城河,痕迹现仍可见。
  城内遗物有建筑所用的布纹瓦、青砖残块、生活器皿陶瓷碎片。陶器多系泥质灰陶,还有少数泥质红褐陶或黑色陶,胎质坚硬,薄壁轮制,火候较高,素面居多。从陶器碎片看,器型有罐、瓮、盆等。
  瓷片中辽白瓷较多,釉色白中泛黄,胎质细腻,密度较大。还有一种瓷,胎质粗糙,密度较小,器表施黑釉。有的器物外表带有瓦楞状纹饰。在采集的标本中,有一器物残盖,其边缘凸起,施白釉,外壁带有紫色细道花纹。除此之外,在城门里附近还采集到铸铁板残段一块,铁板左右两端边缘铸有凸起波浪纹,中间铸有乳丁纹构成的水字形图案。
  此城内过去曾出土过石臼、铡刀、铁剑、铁镞,还出土过铜镜、六耳铁锅、铜钱等。1960年县文物普查时,在城内曾采集到数枚“熙宁元宝”、“元祐通宝”等宋代铜钱。据当地群众讲:城内有一眼枯井,位于城内西南侧,几十年前已被当地群众用石碾盖上,现地面已无迹可寻。
  城内西南部有一东西长150米、南北宽60米的建筑台基,地表散布有青砖瓦砾、碎石残块,应是城内一重要建筑。
  城外四周数里,皆发现有辽金遗址。西北400米处有一辽金遗址,西面3公里是后楼辽金遗址,西南2公里是小邹家辽金遗址,东南2公里是东三家堡辽金遗址,正西20公里处是有名的辽金古城一石头城子(扶余县境内)遗址。1944年,在城南0.5公里处还发现一砖室墓。
  根据该城的形制及城内遗物综合分析,该城当属辽金时代所建。城址面积较大,周围遗址较多,应是辽金时代比较重要的城镇。
  (八)哈拉海古城
  哈拉海古城位于榆树县先锋乡城子村后城子屯西北20多米处,坐落在松花江沿岸广阔、平坦的平原上。古城南10公里有第二松花江自东向西北流过,这里土地肥美,适于耕作,是古代人理想的居住地域。古城址方向是15度,呈长方形。东、西两墙各长365米,南、北两墙各长420米,周长1570米。从墙垣断面看为夯土版筑,夯层厚8~10厘米,墙垣残高0.7~1.3米,墙基残宽10米左右。设有东门和西门,东门位于东墙垣距东南隅80米处,门宽15米。西门在西墙垣上与东门遥遥相对。
  古城内地面上散布大量的灰色布纹瓦、青砖残块和陶片。陶片多为灰色,火候较高,质地坚硬,轮制,器形有大卷沿陶罐等。瓷片有辽白瓷、仿定瓷,绝大多数为碗的残片。宋代青瓷、龙泉窑瓷片在古城中也有零星发现。城中西南有一个高出地表0.5米左右的台基建筑址,面积100平方米左右。遗址上有密集的青砖残块,红、灰两种颜色的布纹瓦,兽面瓦当建筑构件。从台基规模及遗物上看,是古城中规模较大的建筑遗址。
  在古城内外还有3处与古城属于同时期的遗址。在古城东北隅,距东墙30米,有一处南北长100米、东西宽300米的遗址。遗址内散布有许多布纹瓦、青砖残块、陶罐残片和零星的辽白瓷片。在古城东南隅,距南墙30米,有一处南北长100米、东西宽200米的遗址,地面上也散布有布纹瓦、青砖残块。从古城内外遗址上出土的遗物看,均属辽金时代。据当地群众讲,过去在古城中还曾经出土过铁镞、铜钱等遗物。在古城东北,距城1公里处,有一个高出地表10米左右,面积约8000平方米的土丘,当地群众称之为“点将台”。
  古城内砖瓦繁多,建筑址密集;城外周围又有许多建筑遗址。据此可以断定,辽金时代这里曾是一座人烟稠密的城镇。
  (九)山泉古城
  城址位于榆树县恩育乡新胜村山泉城屯北侧的平岗上。东、西、北三面地势低洼,有水渠。传说过去是自然河流,围绕着古城,成为天然的护城河。
  城址平面略呈正方形,周长1580米,夯筑城垣,夯层清晰可见。土层黑黄相间,黑土夯层厚2~3厘米,黄土夯层厚4~5厘米,城墙残基宽约9米,顶宽2米,残高2~3米。东墙长390米,南墙长405米,西墙长395米,北墙长390米。东、北二面城墙保存较好,西墙南段60米外侧遭到破坏,其余完好,南墙残留二段,一段为200米,另一段为120米。城墙四角均有角楼,西南角楼已遭毁坏。据当地群众介绍,在南墙两侧各有一门,但现无迹可查。
  城内遗物稀少,地表零星散布着青砖、灰色布纹瓦和陶器残片,城内偏西北部较为集中,采集到的遗物中有泥质灰陶布纹板瓦,饰弦纹和素面的陶器残片,器形有大卷沿瓮和卷沿罐等。当地群众过去曾在城内发现过长颈壶和零散的铜钱,古城外西侧150米处,在约100平方米的范围内残留着布纹瓦、勾滴和陶片,当是一处建筑遗址。
  综上所述,该城址应为辽金时代的城址。
  (十)梨树园子古城
  梨树园子古城址,位于德惠县大房身乡梨树园子村城子下屯后漫岗南坡上。漫岗呈东北、西南走向,高出地表35米左右,其西有小溪,东岗下沐石河支流由南向北缓缓流去。
  该城方向46度,城墙为夯土结构,城址平面为长方形,经实测,东西城墙各长392米,南北城墙各长340米,周长为1464米。由于年深日久,城墙破坏严重,南墙为路所占,西墙已成为耕地,只有东墙和北墙各有一段残垣可见。现高1~2米。东南角楼已被山水冲毁,西南角楼也已破坏。东北、西北角楼高2.5米。据当地群众讲,此城有南北二门。城内、外都已辟为耕地。1960年普查记载,当时城址四周可见护城壕痕迹,现已无法辩认,只有个别地段略低于地表。
  城内外地表散布着大量青砖残片、布纹瓦、陶瓷碎片,在古城内东南部尤为集中。陶片火候较高,多为灰色、黄褐色,有轮制的盆、罐口沿及红褐色钵的底部残片,还有乳白色和淡黄色小开片瓷碗残片。征集到铜牌饰1件,海兽葡萄镜1面(已残),并先后出土多方铜印。据《满洲古迹古物名胜天然纪念物汇编》记载,此地1936年12月发现铜印1方,该印二寸见方,中央有柄高一寸,正面刻“上京留守司印”,背刻“泰和酉年正月礼部造”字样。《历代官制概略》记载:“金代以会宁为上京,置上京留守司,以留守兼本路兵马都总管”。1982年9月份又发现“拽挞懒河猛安之印”、“盔烈可乌主谋克之印”、“应辨所印”等3方铜印,据《历代官制概略》载:“在阿骨打建立金国的前一年(1114年),又规定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猛安,称之为千夫长,谋克称为百户长。……金熙宗以后成为军事编制、生产单位和地方行政机构三位一体的封建组织”。这些铜印的出土,对研究金代行政、军事的设置和管辖,及此城所建年代都提供了很重要的资料。
  据群众讲,每当大风、大雨过后,农民都能在城内拾到“开元”、“大观”、“崇宁”等唐宋铜钱。还拾到铜镯、铜镜、金碗、金条。从这些遗物不难看出当时古城内经济繁荣、商业兴旺的景象。
  1983年12月在城子下屯征集到1件符牌。通长3.4厘米,宽2.15厘米,厚0.2厘米,银质浇铸而成。牌面铸契丹文字,字迹工整,线条丰富有力。
  古代的符牌起源很早,战国时期就有虎符。符牌是皇权的象征,是行军作战、调发兵马和掌握地方兵、刑、钱、谷的凭信物。《辽史》志三(915页)有关于符契的记载:“银牌二百面,长尺,刻以国字,文曰‘宜速’,又曰‘敕走牌’,国有重事,皇帝以牌亲授使者,手扎驿马若干。驿马阙,取它马代。法,昼夜驶六七百里,其次五百里,所至如天子亲临,须索更易,无敢违者。使回,皇帝亲授之,手封牌印郎君收掌”。此牌上的文字尚未辨识,契丹文有大、小字之分,通过和辽宁白塔子辽皇陵出土的道宗和懿皇后衰册刻面上的文字对比来看,应属契丹小字。这块符牌的出土,对研究辽代文字、历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此物现存吉林省博物馆,为一级藏品。
  城东岗下洼地,有一大土堆。土堆上发现较多砖、瓦残件和陶瓷碎片,可能是一处建筑遗址。
  根据古城出土文物之丰富、金代铜印之多为证,可以断定此城是辽金时期军事、生产和地方行政的中心。
  1960年和1983年普查中,在此城内外,均发现红色夹细砂陶鼎、鬲足残片,说明原始社会时期就有人在这里活动。
  (十一)顺山古城
  顺山古城址,坐落于农安县新阳乡顺山村西段家沟北500米处山地上。它是农安县境内现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古城。它的南侧是绵延起伏的顺山山岭,一条深达10米左右的自然沟壑,自西向东将山岭切断,西侧和北侧的狭长川地更把此城衬托得挺拔雄伟。一条季节性河流蜿蜒川地之间,隔川与伏龙泉乡耿家窝堡屯相望,东侧1公里处山脚下,则是宽阔的洼中高盆地。
  古城呈方形,方向360度,据实测,南北长370米,东西宽360米,周长1460米。城垣为夯土结构,城垣基宽8米,残高均在2米左右。四墙中间均有城门,迹象清晰可见,宽约7米,城门结构不清。四角均有角楼,残基高出城墙半米,每面残垣之上,均设有马面二,马面与角楼、城门间距基本相等。奇特的是东西城门间贯通一沟,宽约6米,呈凹形,豁然将全城分为两截,与城外水域衔接。
  城内遗物极为丰富,偏南北两侧较为集中,以青砖、布纹瓦、陶瓷器物残片为多。1985年普查时采集到的遗物有:灰色细泥质划纹、堆塑纹陶片,大、小灰陶圆唇卷沿、桥状耳、器底,米黄釉瓷器残片等。这些器物制作工艺较细腻,质地坚硬,烧造火候较高。1980年普查时,在城内发现铁镞、铁矛各1件,同辽金时代所用的兵器完全一致。
  另据当地群众介绍,1958年深翻地时,曾在城内挖出陶罐、三足铁锅、双耳陶壶、釉陶瓮、铁刀、铁铧、犁镜、石磨、石杵、铜钱等遗物。铜钱多见北宋年号,并有少量的金代“大定”、“正隆”钱。古城外东西侧方圆200米范围内,残留着密集的青砖、布纹瓦等建筑构件和大量陶瓷器物残片,显然是城外建筑遗址,颇具规模。与此城有密切关系。
  古城地势险要,遗物丰富,四周建筑遗址亦较多,如东南部二台子遗址、西北部的老果树园门前遗址等,均属同一时期的文化遗址,与古城遥相呼应。由此可见,该古城在其鼎盛时期,显然是经济枢纽、交通门户、军事重镇、政治中心,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据考证,此城为辽金时代山寺铺所在地。
  (十二)岳王城
  岳王城位于农安县黄鱼圈乡八里营子村东山上。此山位于松花江南岸,北为悬崖峭壁,西为江汊支流,东为起伏丘陵,南有一通道,与八里营子相连。
  岳王城呈不规则四边形,顺山势而设。方向20度,经实测:东垣长235米,南垣长525米,西垣长290米,北垣长493米,周长1,543米。城垣现已垦为耕地,痕迹稍存,西北二垣残高仅0.1~0.15米。在南垣之上设有东西二门,门宽均为8~10米。城垣四隅均设角楼,角楼痕迹现已不清,周围共有马面八座,南北各三,东西各一。此城虽范围大,但山势陡峭,交通不便,并非生产、交通、经济之中心,且又在江之南岸,据此推定为军事城堡。
  1980年文物普查时,在此城中出土了一批器物,其中1件泥质灰陶陶罐为圆唇、敛口、直腹、假圈足罐,腹上有4个乳丁耳。另一釉陶小罐为平唇、鼓腹、下有假圈足,肩部有一对对称的桥状耳,还发现有铜簪、铜币等物。
  辽金以前遗物有红褐色夹砂陶方形鼎足,带有绳纹的圆锥形鼎足,并见有红褐、黄褐、灰褐色陶片若干。有的口沿为束颈,颈部施有附加堆纹,并有篦点纹、方格纹夹砂陶片,一般器耳呈板状、乳丁状及桥状三种,器底多为平底。采集到1件磨制有孔石片,长5.3厘米,宽4.1厘米,青石质地。另一件陶纺轮,直径5.7厘米,厚1厘米,孔径1.5厘米。此类陶器与松花江南岸其它辽代以前遗址遗物相同,都反映出了汉书文化田家坨子类型及靺鞨文化的一些特征。
  根据遗迹、遗物综合分析,此城应为辽前所建的军事城堡,辽金之后被继续延用。
  (十三)二泡子古城
  古城位于农安县青山口乡青山口村二泡子屯北50米处。古城西500米、东1000米,分别为张家炉屯与贝家洼子屯。西墙外,一条林荫大路贯穿南北。城址地势北高南低,站在城北制高点向北眺望,可见碧波荡漾的第二松花江由东向西奔流而去。
  由于风剥雨蚀,古城突出地面的残垣已高低不一。东、南、北三墙残存0.3~0.5米,现存最高的西墙也仅在0.7~1米之间。四角角楼痕迹依稀可见,城设一门在南垣西侧,城门豁口现宽15米,瓮门较清楚,门口朝东。四垣之上各置马面一座,高出残垣0.4米,东、西、北三面皆在城垣正中,南垣马面在城门与东角楼之间。城外护城河痕迹清晰,现深1米、宽7米。
  该城呈长方形,方向11度,东西二墙各长207米,南北二墙长230米,周长847米,残基现宽7~9米。从断面看,墙垣为夯土结构,夯层薄厚不一。南、东、北三面城墙现已垦为耕地,略见有突起痕迹,仅西墙保存完好。在城内东部中心,有一布纹瓦残片、青砖残块、碎石等建筑构件较密集的地点,当为官署或作坊区。在此城城北,有一较大的辽金时代遗址,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100米,地面遗物颇多,当与此城有关。
  由于多年的机耕与平整,现城址内遗物已大为减少。普查时,除发现一些建筑饰件外,仅有少许陶瓷残片。采集到的陶片多为泥质灰陶,皆为轮制,其中大卷沿的瓮沿较为多见,一般器壁较薄,底部多为平底。素面较多,有的饰有压印纹,其中一件饰有篮纹的红褐色陶片较为特殊。另有一件釉陶器残片,表面呈瓦楞状,暗绿釉色,为其它辽金遗址所少见。
  建筑饰件多为厚重的布纹瓦,灰色比例占绝大多数,仅见少许红褐色。仰瓦头部有的印有花草纹和方格纹。1960年,曾在此城内出土铁锅1口,锅呈筒状,腹壁上有两个对称的竖形桥状耳,属范铸。出土粗瓷碗1个,尖唇、斜腹、圈足、黄白釉,釉不到底。
  据当地群众讲,在此城内,以前多次发现过唐宋铜钱、铜箭头、铁刀,并在城南出土过古生物化石。
  二泡子古城从形制上看,属一军事城,它与第二松花江南岸诸城一样,对当时政治、军事、生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出土器物及其它方面综合判定,此城为辽金时代古城。
  (十四)松江山城
  城址位于九台市莽卡乡松江村小锦州屯西侧山顶,松花江水自南向东北环山脚流过。松花江南岸为永吉县,东北是平原地带。山城平面呈长方形,方向350度,东、西墙长26米,南、北墙长25米。在东墙距东北角3.5米处有1门,门宽5.5米。东墙残高3米,基宽9米。西墙残高2.5米,基宽7米。北墙残高2米,基宽6米。南墙残高3.5米,基宽10米。城墙为夯土结构,东南角坍塌约10米长、2米宽的一段,是松花江水常年冲刷所致,其余保存完好。城的西、北两面墙外均有双护城壕痕迹,壕宽4米,两壕间隔1米许,北壕距北墙14米,西壕距西墙25米。在城的北面山坡上,有两条宽2.3米的沟道直通山脚下,可能为当年运兵的隐蔽通道。
  此城址内外遗物极少见,加之规模很小,推测为辽金时期军事城堡一类的遗迹。
  (十五)八家子古城
  八家子古城坐落在九台市其塔木镇八家子村小学校西200米一条东西走向的漫岗上。城址南是九(台)其(塔木)公路干线,一条小河绕经城址东北向西流去。
  城址为正方形,方向40度,城墙每边长320米,系夯土结构。现只存西墙,残高2~3米,基宽10米,门址不详。
  城内现已垦为耕地,零星散布有青砖、灰色布纹瓦,以及陶瓷残片等。在城外西侧地表上密集地散布有青砖、布纹瓦、细泥灰陶建筑饰件,还有灰色细泥质陶器大卷唇、外侈口沿、器底、附加堆纹陶片;瓷器有黄白釉、淡兰釉瓷器残底以及黄白釉开片、龟裂纹残片等。
  据当地群众反映,以前种地时常在城内拾到铜钱、铜佛、铜烟袋等。1974年耕地时在城内发现1个石函。
  根据城内遗物文化特征,可以认定这是一座辽金时代古城。
  (十六)和气古城
  城址位于九台市卡伦镇和气村西北30米处的平岗地带。东北3公里为卡伦火车站。整个城址高出地表2米许。
  和气古城是一座典型的辽金时代城址,宏伟方整,城墙为夯土结构,方向25度,城墙周长1714米,东西两墙长407米,高2米,南北两墙长450米,南墙高2米,北墙高3米,城墙顶宽2米,基宽15~20。在城外5米,城垣四周均有15米宽的凹洼地带,即当年护城河遗迹。城墙四角均有角楼,长宽各10米,略高于城墙,东南、西南两角楼已被破坏,东北角楼保存完好,从高耸的台基可以想见当年的雄伟气势。北墙上以不等距离分布着略高于城墙的3个马面,均长20米,宽10米。南墙上距东南角楼200米处设有一门,宽25米,门前16米有与墙垣相接的弧形短垣痕迹,即瓮城。在城门的断壁之上,黄、黑色土层清晰可辨,夯层的厚度为:黑土层6~9厘米,黄土层10~15厘米,墙基坚实牢固。
  城内地表遗物丰富,砖、瓦、陶、瓷残片俯拾即是。在距北墙100米处的东西长150米、南北宽60米的小漫岗上,青砖、布纹瓦更为密集,并采集到青砖雕刻建筑饰件及瓦当、琉璃瓦等建筑材料,此地可能是当年一处大型建筑址。在城外的耕地里也发现有零星的陶、瓷残片及青砖、布纹瓦,说明城外当时也有人居住。
  在采集到的遗物中,瓷器类有淡青釉瓷碗残底、乳白釉龟裂纹瓷盘残底、缸胎酱釉瓮底残片等。陶器类有灰色细泥质陶器大卷唇、小卷唇口沿和陶罐、盆底的残片以及饰附加堆纹的陶片。建筑材料类有青砖、布纹瓦、花缘板瓦、勾滴以及青砖雕刻建筑饰件、绿釉琉璃瓦勾滴等。
  据当地群众反映,城内曾耕出过大量的“开元”、“大观”等唐宋铜钱及铁刀等生活用具。
  据此城形制结构及采集到的文物标本分析,这座古城为辽金时代军事城池。
  (十七)赵家沟古城
  赵家沟古城址位于九台市上河湾镇北4公里处赵家沟屯东岭之上。地理形势西高东低,距城址200~300米处为清代边墙,九台与德惠二县即以此边墙为界。
  城址呈正方形,边长219米,正东南西北向。夯土结构,夯土层厚度为8~10厘米,墙基宽12米,顶宽2米,残高内侧2米,外侧5米。城外有护城河痕迹,宽4米。东、西两墙各设一门,均偏于南,门宽4米。城址保存较完整。
  据当地群众反映:城内西南方原有一眼井,现已填死,尚有圆形坑迹。城内南部砖、瓦较多,农民耕地时曾出土过大量青砖,长50厘米,宽25厘米,厚12厘米。瓦为灰色和褐色布纹瓦。出土的六耳铁锅,大的直径100厘米,小的直径60~80厘米。根据出土的遗物和城址的形制,此城址为辽金古城址。
  (十八)朝阳乡双城子古城
  由德惠县朝阳乡向西北行2.5公里,在第二松花江西岸冲积平原的沃野之上,坐落着一座古城。由于该城有内、外两城,故名双城子古城。
  古城的外城是一座较大的辽金时代古城,城墙为夯土结构。正南正北向,每边城墙长1000米,周长为4000米。由于风剥雨蚀,古城破坏严重。东、南两墙已夷为平地,西、北两墙略有痕迹,城门已不可考。
  古城的内城是1900年防御沙俄侵袭而修建的。近似正方形,方向为350度,东墙长410米,西墙长411米,南、北墙各长416米,周长1753米。西墙保存较好,东、南、北三面都残缺不全。所剩残墙高度在2米左右,顶宽2~3米,基底宽6~9米不等。南、北墙正中各有一门,宽10米,城西南角尚存炮台痕迹,其余三个角炮台都已毁坏。城墙为夯土建筑。
  在古城的外城内散布着大量布纹瓦和青砖残片,城内西南部尤为密集,并有一土台,应是建筑遗址。采集到的遗物多为陶器、瓷器残体碎块。陶片均为灰色、黄褐色泥质陶,上饰斜方格纹、指压纹、篦纹、附加堆纹。形状有陶罐的桥状耳、大卷沿的口沿和腹部残片等。瓷片有乳白色器物腹部残片、淡黄色圈足、酱釉色罐底等。另外,还征集到透雕鹿形铜牌1件。据当地农民反映在耕地过程中,经常发现铁镞、铁剑和“开元”、“大观”等唐宋铜钱。
  此城东部为第二松花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为南北交通枢纽和军事攻守之咽喉。加之古城建筑规模宏大,不难想象当年这里商旅聚集、人烟稠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是一座辽金时代较为重要的城址和军事要塞。
  (十九)丹城子古城
  丹城子古城本名为“单城子”,指与北而3公里外的“双城子”相对而言,后来讹变成“丹城子”。丹城子古城址所在地属德惠县边岗乡丹城子村。城址在高出地面的漫岗之上,东面为丹城子屯,东行2.5公里就是饮马河,北面和西面为坡度不大的漫岗,揽头窝堡遗址即在此处,过了这片漫坡地便是双城子古城。遗址的南坡为漫岗,其坡度略大于北和西南。
  古城为正方形,城墙边长400余米。北墙和东墙保存完好,残高仍有1.50米以上,墙上各种附属设施痕迹清楚,有角楼,每面有直径10米的马面3个,高达2米以上,西墙由于平整土地被毁,破坏最严重的是南墙,大部分城墙已被压在农民的住宅之下。根据对南墙的断层观察,此城为夯土结构,黄色夯土层厚达40厘米。城内建筑遗迹依稀可辨,距南墙100余米,有两处与南墙成水平方向的台基,面积为40×40米,二者间距近100米,正与古城仅有的南门相对。另外城东部和西部也有一些建筑遗迹,而东部尤为密集。
  古城外东北50余米处,有一东西宽80米、南北长300米、现高约0.5米的长方小城。遗迹与大城成水平方向,当地农民称为“马圈”。在城外东南150余米处还有一南北长12米、东西长16米、高1米多的台基,农民称为“钟鼓楼”。
  城门内外遗物丰富异常,有呈筒形的布纹瓦、略有弧度的布纹瓦、尖状花纹的圆瓦当,压有斜方格的勾滴。陶器残片更多,包括泥质灰陶的大卷缘口沿、桥状器耳、上饰规则篦纹的腹部残片、直口方唇的酱釉陶壶口沿。瓷器均为白色残片。另外,当地农民还在城中拾到过铜钱。
  丹城子古城与揽头窝堡遗址、双城子古城相距不远,古城的规模不小,城内外各种遗迹、遗物丰富,在辽金时代可能是一座较大的城池。根据地表遗物分析,清代可能又有人在此居住。它对于了解这些时代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情况都很有价值。
  (二十)边岗乡双城子古城
  城址位于德惠县边岗乡丹城子村揽头窝堡北600米一条东西走向的漫岗之上,东距郑家屯400米。城南2公里的丹城子古城与双城子古城隔沟相望。东面1公里处有饮马河缓缓东去汇入松花江,形成一道重要关隘。
  此城分南北二城。南城方向零度,呈方形,东、西、南、北墙各长400米,总长1600米。与南城西部夹有30度角的北城,方向25度,东墙长400米,南墙长400米,西墙长270米,北墙长400米,总长1470米。墙高均为1.6米。
  南北城城墙均为夯土构筑。北城东墙中部有一40米宽的城门。四角皆有角楼,高1.6米,宽22米。北墙有3个相等距离的马面,高1.70米,宽14米。墙内外四周地表散布着丰富的布纹瓦、泥质灰陶残体等建筑物件和陶瓷碎片,城外有一条8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城墙,城内东部建筑遗址密集,砖瓦、勾滴、陶瓷残体多分布于此。采集到的文物标本有泥质灰色建筑饰件、泥质灰色兽面瓦当、布纹瓦,陶器有灰陶饰有划纹的器底、陶罐口沿、红泥质饰有附加堆纹的陶器残体和青花瓷、底部饰有三彩的瓷片、乳白釉开片等。
  南城南墙中部有一宽60米的城门,附近地表散布有大量的建筑物件残体:有布纹瓦、勾滴、饰件、兽面瓦当等,一直延续到揽头窝堡遗址。城内部多见布纹瓦、青砖残块。陶片有褐色、灰色口沿、耳、唇等,均为罐、瓮的残体。乳白色龟裂纹瓷片多见于此。城内东、南部建筑址较为密集。
  综观双城内外,遗迹、遗物丰富,建筑物件多于陶瓷器残体,陶器多为灰、红、褐色泥质陶,火候较高,质地坚硬。据当地群众讲,每当春季大风过后,人们常于此地拾到铜钱,常见的有“大观”、“开元”等。从城内城外的出土遗物和城的形制看,此城当为辽金时代的古城址,明清时可能沿用。
  (二十一)卧虎古城
  卧虎古城现属德惠县边岗乡卧虎村。古城坐落在一漫岗之上,形似虎卧,因而得名。城东1公里处是自然村落顺发市,由顺发市向西地势逐渐增高,到城址附近达到极点。城的西北、西南陡然下跌,下为河滩地。在西南面1.5公里开外的伊通河由西南转向东北流过,因此城址所在的漫岗实质是伊通河边的台地。在方圆几十里范围内,唯此处最高。
  城的面积不大,是四边各200米的方形小城。城墙土筑,四角有角楼,南、北、西三墙各有马面3个,东墙有马面2个。在东墙的正中有一宽10米左右的瓮门痕迹,城内已看不出有什么建筑遗迹,城外有一条宽20余米的沟环绕古城,可能是当时的护城河。
  城墙保存比较完好,现在仍高出地面近1.6米。城内外遗物不多,仅见稀少的布纹瓦残片和泥质灰色陶器残片。陶器有大卷沿的陶罐口沿、饰规则篦齿纹的陶片,均属轮制。
  根据古城规模较小,城内城外又极少遗迹、遗物,加之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可以认定该城是属于看守河道、瞭望敌情一类的军事城堡,其时代为辽金。
  (二十二)奋进乡小城子古城
  小城子古城位于长春市区奋进乡小城子村小城子屯东北0.5公里处。
  古城建筑在北高南低平缓坡地之上,伊通河在城东南流过,南为小城子屯,距城200米有一荒废庙址,名为万寿寺,传为清代所建。
  古城平面呈长方形,据测量,城垣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250米,残存城墙高1.5米左右,墙基宽10米左右。城门和城墙的附属设施已无法辨认。城墙由黄褐色土夯筑而成。由于年代久远,现在部分城墙和城内遗迹已无法辨认,南墙的大部分已被压在农民住房之下,北墙也被压在土坝之下。
  城外有宽10米左右的护城河,绕城后向东流入伊通河,现已干涸。
  城址内外现均已垦为耕地,地表仍可见到零星的青砖、布纹瓦和陶器残片,陶片均为灰褐色泥质陶,多为盆、罐的口沿及腹部残片等,轮制痕迹明显,属辽金时代遗物。过去还在城内出土过宋代铜钱、六耳铁锅等。
  此城多有传说,民间有“先有小城子,后有宽城子”的说法。(按:长春市区所在地原名宽城子)。根据古城内外出土的遗物可以断定,此城应为辽金时代所建。
  (二十三)东营城子古城
  古城遗址位于双阳县城北部,属新安镇向阳村向阳坡子屯。城址座落在一条西南——东北向漫岗的顶端,东、南两面皆为开阔平原,东1公里许,有双阳河由南向北流过。由新安镇到奢岭乡的东西向乡路在城北通过。
  古城略呈方形,城垣为夯土板筑,夯土层厚12厘米,方向140度,周长1980米。其中,东墙长460米,西墙长500米,南墙长485米,北墙长475米。城墙底基宽12米,顶宽2米,城墙现存高度在2~2.5米不等。只在南墙有一城门,现宽30余米。城墙现存马面12个,南、北墙各有4个,东、西各存2个。马面半径5米,高2米左右,间距不等。城外设护城河一道,现平整为耕地。但痕迹尚可辨认。
  城内现已被开垦为耕地,地表散布有大量的砖石瓦砾、陶器、瓷器等残片。布纹瓦有灰色和红褐色两种,模制,还有瓦沿上饰放射状条纹的滴水,砖为青灰色,模制。城内的生活用具残片有罐、盆等,口沿为大卷沿和小卷沿,平底,均为泥质、灰陶,轮制,素面,烧制火候较高。瓷器有一白瓷碗底部,带假圈足,饰白釉,外施釉不到底。
  在此城内还曾发现过六耳铁锅和唐宋时期的铜钱,都已无存。
  根据城内出土器物的特征及城的形制特点判断,此城应为辽金时代城址。
  (二十四)南城子古城
  南城子古城位于双阳县太平乡长山村所在地东南400米,海拔高度250米,城址正南500米是南城子屯,西北700米是黄瓦房屯,东150米为保护屯,北偏东600米是永安屯,正东200米处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季节河,古城所在地西高东低,属于一片开阔的平原。
  此城呈正方形,每边城墙长500米,方向35度,南北墙东部各有一城门,北门距东北角180米,并有瓮门痕迹,南门距东南角102米,因取土破坏较重,未见到瓮门痕迹,两门宽皆10米,南北二门之间已变为一条通道,原城门结构不清。从断面看,城墙为夯土板筑,夯层8厘米,残基宽8~11厘米不等,顶宽1.5~2.5米。南北二墙各有马面2个,均在城门两侧,东西二墙各有相对的马面4个,马面直径4~6米,高出墙0.5~1米,突出墙外1~2米。此城四角均有角楼迹象,墙外未见护城河痕迹。西、南二墙外现有一乡道。
  此城南墙城门以东及整个东墙已被开垦为耕地,仅见微微隆起的土堆,东墙马面,东南、东北及西北角楼已很难辨认。城外西北3000米有贾家屯与山嘴子两处辽金遗址,东2000米处有二道梁子遗址,东南4500米处有将军岭辽金古墓,墓前现存残缺的石人、石羊各1对。
  城内所见遗物多属泥质灰陶残片,布纹瓦,瓷片,粗瓷片多数散布于城内东部,采集到的器物残片有:深灰色筒瓦残段1件,凹面施布纹,端部有衔接头,火候均匀,颜色纯正,质地坚硬,厚1.5厘米。据群众介绍,城内东部以往砖瓦残片、残段也很多,推断当为城内较大型重要建筑。
  采集到的陶片,多为泥质灰陶,个别口沿及残片呈黄褐色,陶土未加掺合料,经过淘洗,质地细腻、坚硬,火候均匀且高,颜色纯正,有的陶腹片穿圆孔,有曾经补缀的痕迹。口沿多为大卷沿,薄厚不等,少数有平折卷沿,斜肩,其中有一口沿较为特殊,呈“S”形,残高6厘米,宽5.8厘米,厚1厘米,由于口沿上卷沿部已残,横向剩余部较窄,因此器形很难辨认。所有陶器均为轮制,素面,器表经过磨光,属于金代生活用具。
  瓷片采集到2件,其一内外施灰绿釉,素面,直口,圆唇,为胎质细腻的碗沿;另一为粗瓷残片,内外施酱釉,并见有流釉现象,器外壁呈横向瓦楞纹,质料属缸胎。
  因此城位于平原,四周又有多处辽金遗址,根据城内采集的器物鉴定,此城当为金代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一座重要城址。
  第三节 墓 葬
  (一)王家坨子、北岭墓群
  王家坨子和北岭是饮马河下游沿岸的两个村庄,这里正是饮马河与第二松花江交汇的三角地带,地势平坦,大小水系很多。
  王家坨子位于德惠县菜园子乡新立村王家坨子屯西居住区后的台地上,东距第二松花江支流300米许,护江堤坝在屯东头穿过,北距第二松花江的支流筒子河约3.5公里,形成两面绕水之势,西面500米与大沙坨子屯古遗址为邻,南面是一片农田。这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是有名的渔米之乡。
  在西侧居住区后,有一东南西北走向的台地,现高5米左右,长约2000米,宽约1200米,台地的南坡现已建起了许多农民住房。墓葬就分布在住房和庭院之中以及南坡的大部分耕地里。台地的东南部破坏严重。从1972年起,由于农民长期取土,到1982年,坡上已形成了一个方圆可达100米、深2米多的大坑。根据观察土坑断面,最上层为黄褐色的砂土层,厚度为2米,其下是厚2米多的黑砂土层,再下是原生的黄土和黄砂。
  多年来,农民们在此取土时,常在耕地和房屋周围发现大量人骨和陶器等。据初步统计,在大坑范围内挖出人骨达50多具以上,完整陶器近200多件,均被农民打碎后扔掉。人骨侧上方多为随葬陶器,除一具人骨上面压有三块石板外,不见其它葬具。
  北岭屯属德惠县菜园子乡溏沽村。东南距王家坨子仅7.5公里,地理形势与王家坨子略同。它坐落在东西走向高10余米的沙丘上,面积近万平方米,为德惠、农安、扶余三县的交界处。这里江河纵横,地势开阔,东3.5公里处是第二松花江,西1公里处为饮马河。
  当地农民在住宅前后的园田翻耕土地时常发现人骨,人骨附近多有随葬陶器。发现人骨的住宅均建在屯内居住区东部的土丘上,土丘南北走向,长200余米,宽100余米。
  省、市文物考古部门于1983年多次到此调查,1984年上半年组成联合发掘小组进行发掘,初步认定这是两处古代墓群。王家坨子墓群大部分已被破坏,北岭墓群也遭严重破坏,仅挖到了两座墓葬。这两座墓葬都是土圹竖穴,由于这里地下均是松散的砂质土,现在要找到清楚的墓圹已很困难。估计埋葬当时也只是按人体形状,挖个砂坑,并没有什么规则的墓圹。人骨距地表都不很深,去掉表土20~30厘米就可见到。两座墓葬中墓主的葬式,一座为“仰身曲肢葬”,即人体头及上体冲上平躺,下肢弯曲;另一座为“二次葬”,即在墓主死后若干年,从另一墓中移入该墓,尸骨零乱地散置在墓坑内。在墓内都有随葬陶器,分别是一件陶罐与两件陶豆,一件陶豆和两件陶罐。
  在两处墓葬群未发现石器、铜器、铁器等陶器以外的其它器物。以前当地农民发现的陶器多已毁坏后扔弃,仅在王家坨子收集到完好陶器4件,在北岭收集6件,加上发掘中得到的6件,共计16件。
  这些陶器的陶土大部分经过陶洗,夹有均匀的细砂,器壁较薄,质地紧密,火候较高。但由于火候不太均匀,有的部分呈灰色,有的部分呈褐色。器表经过打磨,较光滑,均为素面,没有轮制加工痕迹,应为手制而成。总的说来,敞口、微鼓腹小平底是这里陶器的主要特点。器形有钵、高领罐、鼓腹罐和豆,其中以鼓腹罐和陶豆为多,16件陶器中有鼓腹罐6件,陶豆6件,可以看出它们是这种文化遗存的代表性陶器,也是墓主人生前日常所用最多的器皿。
  鼓腹罐为侈口圆唇、斜肩,鼓腹以下内收成小平底,在腹部有两个对称的竖安小桥状耳。有的还在同一种陶罐的另外两面,安两个对称的鸡冠状耳,在这种鼓腹罐的腹部表面常有一条凹线。这里发现的陶豆可分两种样式,一种由钵式的豆盘下接喇叭状的豆座,另一种由较浅的盘式豆盘下接喇叭状豆座。在两种豆盘上都加有3个横安的小桥状耳。有趣的是,在多数豆座上都刻有镂孔,镂孔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长三角形的,有“鸡心形”的;有“丁”字形的;还有“十”字形的。有的镂孔是透孔,有的镂孔为不透孔。镂孔的排列方法也根据多少而不同,一般多纵向成行,长短不一。过去,镂孔豆陶器多发现于山东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而在吉林省发现镂孔豆还是首次,它为我省文物考古又填补了一项空白。在饮马河下游出现如此丰富多彩的镂孔陶器,引起了省内外文物考古界的瞩目。
  在东北地区,陶豆的使用都在汉代以前,而在第二松花江流域,这种底座呈喇叭形的陶豆主要流行于“西团山文化”之中,在相近的牡丹江、绥芬河流域,多流行于“团结文化”之中,二者都属于青铜时代文化,其相对年代在汉代以前。东北地区发现的镂孔陶器不多,且大部集中于沿海的辽宁旅大地区,分别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晚期遗存和青铜时代文化遗存。从形制特点看,王家坨子、北岭的镂孔陶豆与旅大地区新石器文化遗存中的陶豆差别很大,而与旅大地区上马石青铜短剑墓中所出镂孔陶豆风格相近,该墓属于青铜时代遗存,相对年代在战国阶段。根据这些,虽然目前还没有在王家坨子、北岭遗存中发现石器或铜器,但它仍可能是饮马河流域中的一种青铜时代文化。
  王家坨子、北岭发现的这种古代文化遗存很有意义。过去考古界认为,东北地区旅大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文化中的镂孔陶豆是受到了山东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仅限于辽东半岛。现在看来并不止如此,王家坨子、北岭发现了如此发达的镂孔工艺,不能不说与辽东半岛乃至山东半岛的文化遗存存在着联系,它说明远在2000年以前的青铜时代,中原的先进文化就已对饮马河流域的古代文明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两处的人们已经有了一定的交往,那里比较进步的制陶工艺已传播到了这里,并通过自身的方式表现在大量的陶器上。
  (二)月明楼墓群
  这个墓群位于九台市庆阳乡庆阳村月明楼屯北侧东西走向岭地的南坡上。岭的西侧有九(台)德(惠)公路通过,往西1.5公里是饮马河,南面有一条小河自东向西流入饮马河。
  此墓群是1960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的,1980年对此进行了复查,并采集到1件磨制石斧,4件骨角器。1984年复查没有发现遗物。
  当地群众反映,趟地时,在东西500米、南北200米的范围内,经常能碰到大块板石,即石棺盖,由于它象“暗礁”一样经常毁坏农具,农民们曾挖掘了五座石棺。挖掘出的石棺为长方形,单室石封,东南、西北方向,随葬品有夹粗砂陶罐。由于没有对此进行正式发掘,该墓群的数量及墓葬的详细情况,尚有待发掘考证。该墓群为青铜时代墓葬。
  (三)万宝南山墓群(南山遗址)
  此古墓群所在地属于双阳县山河乡万宝村所辖,北距万宝山屯1公里,东0.5公里有饮马河自南向北流去。这里属哈达岭山麓丘陵地带,山势漫缓。
  近几年来当地农民常在南山东坡上发现长方形石棺墓,总数已达10余座。
  1983年春,文物工作者曾清理了两座“西团山文化”的墓葬。两墓都为长方形土圹石棺墓,发现石棺两侧壁采用石板立砌,西北端为块石垒砌,唯有东南端用一块大石板堵立。较完整的一座墓口长1.95,宽0.8米;墓底长2.04米,宽0.85米;棺深0.7米,棺底为黄砂土,棺顶盖三块大小相同的不规则石板,顶部距地表0.6米。此墓为单人葬,头向为300度。棺内人骨已腐朽,葬式不明。随葬器物共7件:2件陶壶,1件陶碗置于死者脚下,1件陶碗、1件陶罐置于死者头上,1件铜刀置于死者腰部,还有随葬石斧1件。其中一陶壶内还盛有猪的牙齿4颗。
  墓葬出土的陶器均为砂质黑褐陶,素面,胎质略粗,砂粒大小不均,并掺有云母粒,手制。其中陶壶为泥圈套接,器壁较薄,表面经过打磨,其圆唇侈口、鼓腹假圈足的特点与磐石县汶水后山、永吉县星星哨出土的同类陶器有相似之处。石斧为长方形弧刃,磨制精细,棱角分明。铜刀凹背弧刃,刀身与刀柄之间有圆形凹缺。
  这两座墓葬,一座随葬品为7件,而另一墓葬却一无所有,表明了墓主人生前占有财富的多寡不一。根据吉林市郊已发现的大量“西团山文化”墓葬资料,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此时的社会性质虽然还处在原始社会阶段,但人们贫富分化现象已很明显,财产的私有已很严重,社会正处在阶级社会的门槛上。
  从石棺墓的形制和随葬器物看,与西团山文化相近,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如有假圈足的陶壶,带柄凹缺的铜刀,都有其独自特点,但在时代上此墓葬与西团山文化不会相差太远。
  在墓葬附近的耕地中,还有一些质地疏松粗糙、砂粒较大、器壁较厚、呈红褐色的陶片,这类陶片与墓中陶器很不相同,而与吉林市郊的“文化三”相似,表明此地还存在着另一种文化遗存。
  关于西团山文化的族属,历史界和考古界基本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该文化的主人为西周时期分布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古老民族肃慎;另一种认为它的主人是东北地区的另一支古代民族秽貊,目前尚难有定论。但是,不管该文化属于哪一民族,南山墓葬的这种遗存只能做为该族系的一个分支而存在,即它属于这个系,但与同一族系内的各个分支又不相同,在出土陶器上显示出的地方性特点就是证明。
  (四)老河深汉代墓群
  墓群位于榆树县大坡乡后岗村老河深屯南松花江北岸岗地上,岗地东北高、西南低,呈长条形。墓群分布在岗地的西侧,南北长100米,东西宽50米。
  汉代墓群位于老河深中层,共发掘清理出129座。
  墓群分布按头向可分为向东和向西两大部分。头向东的墓较集中地分布在墓地的中部西侧,头向西的墓分布较分散。在墓地的北部有两座大型夫妻异穴合葬墓。在其东侧,有30余座墓,头向均朝此二墓,呈扇形分布,这是一个家族的墓群。墓地的西部和南部,属男女异穴合葬墓和一男二女异穴合葬墓较多。
  墓葬形制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口宽于墓底,呈斗状。墓坑深浅不一,大多在0.8~1.5米之间,墓底多打在沙砾层上。
  大部分墓有木棺,多数已腐朽。根据残存的痕迹,棺具可分为矩形、工字形、梯形、矩形带头箱、矩形四角外插立柱等5种,大多有盖有底,棺板厚3~4厘米,棺底大多铺布、苇席和兽皮。绝大多数是单人葬,同穴合葬墓只有3座,死者面朝上,葬式为仰身直肢。埋葬习俗具有鲜明特色,棺具多有火烧痕迹,但骨架及随葬品均未被烧。表明在埋葬时,曾将棺具燃烧,但未烧透就填土掩埋。绝大部分墓在死者头部上方棺外置放一双耳陶罐或双耳陶壶。男女异穴合葬墓型制较大,随葬品较丰富,女子在左,男子在右,男性墓往往略前于女性墓。一男二女异穴合葬墓的型制更大,男子居中,女子分置两侧,随葬品更为丰富。一些较大的墓中,死者头部前方多横置一列手制的小陶杯、陶豆盘;头部附近有弯曲小环首刀和环首锥;头部、颈部还有破碎的玛瑙珠,在一些墓的填土中有一颗或两颗马牙,最多的一个墓,有三堆马的臼齿,共48颗。在墓地中心,还有一个专门葬有三具马头骨的葬坑。
  随葬品置放有规律,男、女有明显区别。男性多随葬武器,如剑、矛、刀、镞、箭囊等;还有生产工具,如镰、䦆、锸、凿;生活用具有小环首刀和小环首锥;装饰品有耳瑱、金耳饰、银耳饰、玛瑙珠。镂刻有动物和花卉纹饰的带钩、精铸的神兽牌饰和虎纹、鹿纹牌饰,制作都很有特色。这些器物多置于腰部。马镳、马衔、头盔、铠甲和铜釜放在脚下。女性随葬品少于男性,较为单一,比较普遍的是手腕部有一种扁宽多节套接的铜腕饰,少则一节,多则每腕达10节,随葬品愈丰之墓,节数亦愈多。女性佩戴的玛瑙与男子无大差别,还有少许镰、锸等生产工具。
  随葬品的质量和数量有很大不同。1号墓为男女异穴合葬墓的女性墓。墓大坑深,漆棺厚葬,棺上的双耳陶壶,器大质优,为全墓区之冠。死者从头到脚,环置金、银、铜、铁、玛瑙等各种质地的器物达200余件。两耳佩戴缀有18片金叶的耳饰,有一串由266颗桔红色玛瑙珠穿成的项链,中间有6只金管。死者手腕部戴有银质护腕,扁薄如纸,工艺精绝。脚下葬有马衔和闪亮的铜合金桃形牌饰,随葬品之豪华,令人惊叹。
  从形制、死者从属关系等方面,可将墓葬种类分为单人葬、男女合葬、男女异穴合葬和一男二女异穴合葬和儿童葬,共5种,其中以单人葬为多。
  随葬品种类齐全,有武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车马具、装饰品等。
  陶器的器形简单,工艺粗糙。陶质多为夹粗砂的褐陶,火候较低。器形有罐、壶、豆、豆形罐、杯等。双耳罐和壶发现数量较多并具有特色。
  武器有长兵、短兵、远射、防护等类,制作精良。剑包括铜柄铁剑和木柄铁剑两大类。铜柄铁剑又分两种,一种为剑柄后部为一圆柱,上穿6~8枚铜环,铜环呈算盘珠状。两面相对动之则“哗、哗”作响。一种剑柄呈竹节状,上饰细密的乳丁,为铜合金质,乌亮夺目。矛为长兵器。刀只有环首一种,数量较多。镞的种类很多,有柳叶形、铲形、三尖形、三棱形等。箭囊为一长方形,侧边微凸的铁片,使用时外包皮革。在一些较大的男性墓中,武器常以剑、矛、刀、镞、箭囊、头盔、铠甲等成组随葬。共出土3具甲胄,为东北地区汉代文物中所仅有,其型形与中原稍有差异。
  生产工具有镰、锸、䦆、凿,种类虽然不多,但质地与形式和中原相同。
  车马具较多,不论男女和贫富,大多数死者脚下都葬有一副马衔或马镳。有的男性大墓,葬有两副或三副。有的葬铜镳,有的选用鹿角做镳。
  装饰品种类繁多,有金耳饰、银耳饰、鎏金耳饰、耳 ,玛瑙珠、料珠、骨珠、神兽牌饰、虎纹牌饰、鹿纹牌饰、蔓草纹牌饰、带钩、当卢等。牌饰皆为鎏金。神兽牌饰主题相同,为一展翅腾飞的神兽,实为一飞犀形象。这种动物头部略呈扁长形,不类马,颇似牛,鼻端高耸上翘的尖角,当为犀牛之类。虎纹牌饰,长圆形,较小巧,正面有一凸起的猛虎,作蹲伏欲纵状。鹿纹牌饰为长方形,正面为一回首小鹿,恬静安祥,制作手法简练。带钩形状各异,或兽首形,或琵琶形。器身上有错金图案,为卷云花卉和凤鸟。带纹饰的当卢有1件,呈覆底状。正面鎏金,背有双穿。正面用细线刻画两条游龙,口张身曲,双尾卷曲,上伫立一鸟。
  生活用具,有铜镜和铜釜。铜镜共4面:为四神规矩镜、四乳四螭镜、四乳八鸟纹镜、七乳七兽纹镜。四神规矩镜,圆钮,四叶座,座外有一方栏,栏外有“T”、“L”形符号与八乳,乳间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禽兽图案。四乳四螭镜,边稍残,桥形钮,钮两侧各有一圆形穿孔,主要纹饰分内外两圈,内圈中有四乳,乳间有变形蟠螭纹,以细斜折线为衬底。外圈内有内向连弧纹。四乳八鸟纹镜,圆钮,钮外有四乳,乳间有两只对立的鸟。七乳七兽纹镜,圆钮,圆座,座外有七乳,乳间有七个神兽,外区中有锯齿纹,镜之边缘有波折纹。铜釜仅2件,一为镂空高足;一为平底。高足器身上有简单的草卉纹。这类釜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匈奴墓曾出土过,是北方游牧民族常用的一种炊具。
  墓地尚出土1枚五铢钱,已残,仅余“五”字部分。铁制的刀、矛、锸、䦆、镰、凿,是汉代中原的产物。四面铜镜都以乳丁分区,间以神兽、蟠螭、瑞鸟,这是西汉中晚期至王莽这一历史时期流行的图案。墓群的年代为东汉。
  (五)南排木墓葬
  在榆树县大于乡大于村前排木屯有一辽金时期墓葬。古墓坐落在屯内一家房后,墓地周围地势平坦。南40米以外为低洼地,由东南而来的第二松花江水经古墓西侧向西北流入德惠县境内。
  古墓发现于1980年秋,本屯农民张耀春在家房后挖菜窖时,在距地表深约1.70米处发现墓葬一座。墓为青砖垒砌而成,内置石棺一具,系花岗岩石凿制,形制为房屋式,呈正方形,由棺盖和棺体两部组成。棺盖呈露顶式,盖顶至底部高25厘米,棺盖长86厘米,宽80厘米,四壁与底厚为5厘米。内槽深25厘米,内口长70厘米,宽58厘米。
  据知情者所述,石棺由青砖铺底,周围及上部皆由青砖垒砌封闭。青砖长33厘米,宽15.5厘米,厚5厘米。墓内所置石棺内盛骨灰,为火葬,墓内未发现随葬品。
  这种青砖垒砌房屋式石棺墓,在长春还是首次发现,这在研究辽金时期墓葬的形制特点、丧葬习俗等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六)老河深靺鞨墓葬
  老河深靺鞨墓葬为老河深遗址地层堆积的最上层,共发现墓葬37座。墓葬有三种类型:土坑竖穴石棺墓、土坑竖穴木棺墓、土坑墓。有一座木棺墓叠压在一座石棺墓之上。所以,从时间上看,石棺墓有可能早于木棺墓和土坑墓。三种类型的墓中,以土坑墓数量为最多,但随葬品极少,有的甚至没有随葬品。木棺墓和石棺墓中有少量简陋的陶器、甲片和小铁削之类的器物。这是一处贫困的平民公共墓地。
  这处墓葬的葬式为仰身直肢,有完整骨架者极少,头向无规律,但东西向较多。
  石棺墓、木棺墓、土坑墓均有几座被火烧过,有的墓内存有较大面积的较厚的红烧土,烧过的骨骼多呈块状,灰白色,断面有很多小孔。
  在二次葬中,最令人注意的是一座土坑墓,墓中遍存红烧土和木炭,烧过的肢骨凌乱,反映出迁葬后再经火烧的习俗。
  在这为数不多的墓中,反映出当时的火葬、二次葬和二次葬后再行火葬等习俗。这种纷繁复杂的现象,正是当时不同部族或同一部族受到外界的强烈影响而发生葬俗变化的反映。这处墓葬随葬品种类较少,器型较单一:有陶器、铁器、铜器和玉器。陶器以罐为多,主要器型是双唇长身罐。这种器物具有鲜明的时代及民族特点,是大家公认的判别文化类型的典型器物。陶器火候较高,手制,夹砂,大部分器形不甚规整,有一件轮制的灰色细泥质陶罐,是陶器群中的佼佼者,这表明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器物经过特殊处理,但整个陶器的制作水平较低。
  铁器多为铠甲片、小铁刀,铁镞较少。铁器锈腐严重,有的难以确定名称。铜器是些扣、泡、钏、环之类,数量很少。银器为装饰品,一钏一环。还出土少量玉器,扁环形,质地细腻,洁白晶莹。
  这里出土的双唇长身罐,与黑龙江东宁团结遗址、吉林敦化六顶山渤海墓地、吉林永吉杨屯大海猛遗址上层的陶罐大体相同,说明同属一个时期同一民族的文化。考古学界将渤海遗物,以文王大钦茂迁都上京(黑龙江宁安县渤海镇)为界,以前为早期,其后为晚期。上述遗址的年代为早期。因此,老河深遗址的上层遗存的年代,为相当于渤海早期,约在公元七世纪初到八世纪中叶以前,也就是大钦茂迁都以前。
  从墓葬的形制、葬俗以及有特点的随葬品表明,它的主人是隋唐时期生活在第二松花江中游的古老民族靺鞨族的一支,具体的说应是粟末靺鞨人。据《北史·契丹传》记载:靺鞨族的祖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肃慎族,到汉时称挹搂,魏晋时称勿吉,隋唐时期称靺鞨。共分七部,其名为粟末、白山、伯吐、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据考证,粟末抵太白山下与高丽接,依粟末水以居。太白山为今长白山,粟末水即今松花江北流段,粟末部系因水为号。因此,粟末部应分布在今第二松花江北流段两岸,老河深上层墓葬的主人,就是粟末部的一部分。
  从随葬品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尚不发达,虽然有铁器,但仅限于武器,表明当时社会还是以渔猎为主,农业、畜牧业尚未成为经济的主要支柱。这恰好是靺鞨人在渤海建国前及建国初期经济发展的情况写照。
  (七)完颜娄室墓地
  完颜娄室墓位于长春市区东南10余公里的石碑岭,现属郊区三道镇丰产村刘家炉屯。此岭地处平原与山地交界带,西北地势平坦,东南山岭起伏,属半山区。西北坡下是煤矿,东南面2.5公里有大顶子山。墓地周围村庄有:北0.5公里的石头坑屯,南1公里的刘家炉屯,东1.5公里的后石碑岭屯等。岭的相对高度400余米,上下遍植松柏树,墓地就在岭腹南坡之上。
  墓地现在既无封土,又无石刻,仅可见残存石龟趺两尊,均坐北朝南,一东一西,间距12米。龟背上刻有比较完整的一圈雷纹,西面一尊较大。无首,龟体尚保存完好,体残长2.55米,宽1.5米,厚0.9米,背上穿孔上口长1.1米,宽0.3米,底口长0.6米,宽0.28米,深0.35米;东面一尊身首分离,头部现放置在西南4米处,龟体残长1.78米,宽1.11米,厚0.75米,首长1.05米,背上穿孔上口长1.11米,宽0.3米,底口长0.4米,宽0.3米,深0.21米。
  龟趺上所驮石碑现已不见。成书于清光绪年间的《吉林通志》在记到“完颜娄室神道碑”时载:“碑已佚”,该书所记碑文“从《柳边纪略》中录之,是康熙中尚存也,《满洲源流考》引已不全,则其佚当在乾隆时矣。”本世纪30年代,日本人曾在墓地采集到石碑的残片一块长约10厘米,边缘雕刻卷云纹上有“坚甲”二字。文献中记载的完颜娄室神道碑文近末尾有“悉以帝筵所用金银酒具及细坚甲胄副以马铠战马七匹赏之”字样,在石碑残片上的“坚甲”二字即当出自这段文字。该残片现藏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考古学教研室。
  《柳边纪略》是记录完颜娄室神道碑文的唯一史料,其它文献中所录者均抄自此书。全部碑文4000余字,记载了该人轰轰烈烈的一生,其详尽程度大大超于《金史》中的记载。完颜娄室,字斡里衍,是金开国功臣,女真族著名将领,在灭辽战争中屡建战功,曾为黄龙府万户,后俘获辽天祚帝,可谓战功赫赫,生前多次受到金最高统治者赞赏。金天会八年(1130年),娄室病死于军旅之中,金皇统六年(1146年)被追封莘王,后改赠金源郡王。死后归葬于济州之东南奥吉里,即今石碑岭。完颜娄室神道碑文对研究辽与金、宋与金战争的历史都是极宝贵的资料。
  关于娄室神道碑的形制,《柳边纪略》记载:“高八尺八寸,阔四尺五寸,厚一尺二寸,顶高三尺,南面镂蛟龙,其阴残毁,其阳篆二十字作五行,文曰大金开府仪同三司金源郡壮义王完颜公神道碑,碑身作楷书。”将文中所记碑的尺寸与现存龟趺背上穿孔尺寸对照,完颜娄室神道碑当驮于西侧较大的龟趺之上。对于另一尊龟趺上所驮的较小石碑,文献中不见直接记载。但《金史·王竞传》说,皇统初年,王竞曾应诏作完颜娄室墓碑。所立的神道碑作文,且据神道碑碑文记载,该文系由王彦潜所撰,因此王竞所作者当是另一块墓碑,它可能驮在墓地中东侧较小的龟趺上。
  另据史料记载,在清·康熙年间,墓地还留有石人三尊、石羊两尊。后来这些石雕均被挪走,沦陷时期,曾有一石人被藏于当时的大连图书馆院内。现已不知去向。从留下的照片看,这尊石人身穿长袍,腰系带,尖领窄,穿靴,雕刻技术较原始古朴,具有金代早期墓前石雕特点。
  娄室墓地“石棺有二:一露土外,业经残破,一埋土中。”近年来,在龟跌附近耕土中常有零散青石板发现,累计已达20余块。这些石板凿刻规整,呈矩形或方形,矩形者长1.8~2米,宽1.1米,方形者边长1米左右,且在边缘凿有凹槽。这些石板应是石棺残骸。如以一座石棺用料为六块石板计算,埋在墓地的石棺应有数座。因此,这里应是一处以完颜娄室为中心的家族墓地。娄室生前曾为黄龙府万户,长子活女在其父死后继承该职。他与娄室次子谋衍都曾先后为奥吉猛安首领。而据娄室神道碑碑文,奥吉里即今石碑岭,以上当是完颜娄室家族葬于此地的主要原因。
  1912年,完颜娄室墓地被日本人盗掘,且未留下科学记录,只在墓地建小庙一座,上题:“女真仪同三司左副元帅完颜公之神位”。从墓中盗得的文物曾在旅顺陈列共计32件。现仍在旅顺博物馆收藏的随葬品有:银毛拔1件、银帽冠1件、玉柄铁刀3件、狮形玉饰1件、荷花玉佩2件、荷花石饰2件、骨质带具2件,一共12件,其余随葬品已不知下落。现根据《关于满洲吉林省石碑岭发现的金代遗物》(岛田贞彦)一文录之如下:
  结纽状金花饰3件。均宽7厘米左右。中间有一直径2厘米的圆圈,里面分成四个内弧,并以此为中心,形成纽结的花形,在纽结中心嵌以一个个圆宝石。纽结的花瓣表面呈凹槽状,边缘是一颗颗细珠连成的镶边。此物可能是帽冠上的装饰。
  鎏金环1付2件。由较粗的金属丝折曲成双环状。估计为指环或耳环。
  金钏1付2件。外缘圆弧状,内侧平直,通体素面,外径6.2厘米。
  鎏金簪1件。长12.3厘米。双叉。
  宝石金钳2件。台座编缀花瓣纹饰,内镶长方形宝石。
  胡桃形石饰1件。做成胡桃形状,上下两端用金属,中间嵌以胡桃。全长约3厘米。应是垂坠物。
  鎏金装饰品3件。均环状,表面铸出果实的草叶纹饰,背面为素面。直径约3厘米。
  鎏金饰件2件。系覆盖在某器物上端或下端的金器,一件有上盖,一件只有底。在周边刻划流利的波状纹或草叶纹。
  附带两环的鎏金饰件1件。整体做横截面半圆形直棍,两端附以小圆环。长11厘米,用途不详。
  鎏金剑鞘端头1件,已残,上面刻划草叶纹。
  磨石1件。长方形,长11厘米,宽3厘米,厚1.5厘米。
  另外还有残骨饰件及残布片若干。
  1987年12月,长春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在娄室墓地调查时,在距墓地500余米东坡下,又发现一个石羊的头部。其形状与舒兰小城子完颜希尹墓地和净月潭石羊石虎山墓地的金代石羊相同,这尊石羊头现藏于市文物办公室。
  1988年6月,长春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该墓地进行了清理发掘。发现了完颜娄室神道碑碑亭址。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地面建筑。基础的外圈为砖砌,靠砖砌基础的里圈有柱础石。西侧砖砌基础保存比较完好,残长10.4米,南侧残长5.8米,北侧残长9.65米,东侧仅残长1米。基础的中间是神道碑的龟趺。龟趺前面有一道砖石遗迹,距南侧砖砌基础2.45米。该遗迹正对龟趺的位置分为东、西两段,间隔2.2米,东段残存0.7米,西段残存1.9米。西段遗迹的根基是两块方石,东西排列,间距0.65米。两块石头均埋在当时的地下一半,地上留一半。石头上砌两道砖墙,均半壁砖,错缝砌筑,两道之间隔0.5米,现在残留的砖有两层。东段仅残留一道半壁砖墙,残存两层砖。
  砖砌基础结构四面也不尽一样。北面基础地下两层砖,半壁;地上残存一层砖,一壁。南面现只存地下的两层砖,也是半壁。东面由于破坏严重,残长仅1米,地下三层,半壁;地上残存二层,也为半壁,与地下砌砖重合。西面基础地下二道,均半壁,道与道之间的空隙4厘米,里面一道二层砖,外面一道三层砖,地上残存一层砖,一壁横砌,一半压在里面一道砖的上面,一半压在当时的地表面。在砖砌基础范围内,发现柱础石四块。
  在房屋倒塌堆积层中发现了大量的金代砖瓦和其它建筑构件。另外在砖石基础附近,还发现了很多不同型号的铁钉和一些腐朽的木屑残片。
  这座建筑类似古代常见的正方形亭阁建筑,用单檐四面坡攒尖屋顶,屋顶的四条脊在中部交结,脊上有鸱吻。四面以立柱等木结构为主体,没有砖墙,下面有外圈砖砌的台基。
  神道碑的残块多发现于西侧大龟趺东下方的侧塌堆积中。这些碑的残块石质为凝灰岩,灰白色,石质不太好,软而疏松。这种石质与舒兰小城子金代左丞相完颜希尹神道碑的石质相同。在采集到的残块中,10块有字,共计16字,可辨认的字有4个。3个字在一块最大残块上,左侧是“王”字,右侧是“军取”二字,应出自“王领先锋军取马邑破敌於雁门”这段话。另一字是“退”字,其下面还有一字不清。这些阴刻的文字字体近于颜体,同希尹神道碑上的字体。每个字所占面积7.5平方厘米,字与字间间隔0.5厘米。从现代人开始研究完颜娄室神道碑以来,仅日人原田一龟在墓地拾到二字,这次一下发现16字,是一大收获,它对碑体的复原工作提供了极宝贵的资料。
  板瓦完整的长35厘米,宽21厘米,还有滴水,滴水上的纹饰为花草细腻的图案,可分4种。瓦当有兽面、花草等三四种图案,并发现了一种表面印有松叶纹饰的板瓦。鸱吻发现多件,为一似鱼似鸟的大眼翘尾动物。青砖长35厘米,宽17厘米,厚5厘米。另外还清理出一些金代的灰色泥质陶器残片。
  在碑亭遗迹东北面,发现了七处早年挖掘的探沟遗迹。这些探沟由南向北排列有序,多为正南北方向,间隔1.2米左右,探沟面积也比较一致,除一处3.2×3米,方向偏西南外,其余都为1.6×1米左右,深度约1.5米。这些探沟的开口都在耕土层之下,可能是当年日人为寻找完颜娄室墓室挖掘的。
  完颜娄室墓地及神道碑很早就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从清代康熙年间开始,一些文献都有对此遗迹的记载。解放前,许多中国学者、日本学者都曾到石碑岭实地调查,并有专门文章发表。解放后,研究完颜娄室墓地的人也很多,省、市文物工作者多次进行调查、访问及对有关问题进行考证。该墓地是吉林省重要金代遗存之一。
  附:完颜娄室神道碑碑文
  大金故开府仪同三司左副元帅金源郡壮义王完颜公神道碑
  翰林直学士中大夫知制浩兼行秘书少监
  虞王府文学轻车都尉太原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赐紫金鱼袋 臣 王彦潜奉敕撰
  奉直大夫大名府路兵马都总管判官飞骑尉赐徘鱼袋 臣 任 询书
  明威将军东上篆门太庙署令上骑都尉平原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臣左光庆篆额
  王讳娄室字斡里衍与国同姓盖其先曰合笃者居阿注浒水之源为完颜部人祖洽鲁直赠金吾卫上将军以财雄乡里枝属浸蕃乃择广土徙雅挞濑水挐邻麻吉等七水之人皆附丽马父白答赠金紫光禄大夫事世祖为七水部长时为蠢谋寇乱者构为凶恶金紫公与同部人阿库德协心一力拒之以附世祖王简重刚健矫捷过人振甲蒙胄手之所及无不超越而器识深远幼不好弄卓然有成人风为乡闾所爱年十有四金紫公知其材曰儿胜兵矣乃献於穆宗一与语器之曰是子他日可以寄军旅重任而后阿拍留可蒲余罕等相继逆命王从之屡立战功受赏辽人肖海哩叛入於系辽籍之女直部穆宗使王觇知所在勒兵讨捕王登先鏖击蒙赏以甲胄具装战马高丽出兵侵曷曷懒甸进筑九城宗子赠原王什实款帅师讨之王从攻其城久而不克王言之於帅曰宣遏彼外援绝其饷道可不攻自下从之降其城五从魏王斡带讨讹□浑叛师攻其城王登自东南隅斧其楼柱流矢中手贯于柯攻犹不已士众从之以登城遂破功居其最年二十一代父为七水部长太祖方图义举间召王与同部人银术可问曰辽人骄矜且其见侵无厌又辖他部人阿克束弗吾畀吾欲先翦其外邑以张吾军然后进伐何如王进曰辽人内外□□□之余其时 太祖攻取宁江州王先登以战收国元年擢授猛安奉命总督银术可蒙□□吉等往平系辽籍女直诸部既降一部长而各部长告急於辽援兵三千且至王率其已降卷旆迳进掩其不备大破之追杀千余人明日破奚部又败援兵三千斩其将俘获监战银牌使者诸部以次平之宗室斡鲁古略地咸州以其敌重使会王合兵御之乃往败其戌兵三千於境斩其将遂会斡鲁古既而闻敌兵且至王留四谋克精锐各守其一门与斡鲁古济水□翼王居左击败其所衝追杀略尽斡鲁古军引却退□城□与所留诸谋克整陈而立王返兵祷敌背大败之咸州既下因徇地黄龙府太祖自将进达鲁古城将与辽兵遇遣使驰召王以军赴之太祖见其马力疲极益以三百匹命居右翼明日兵交以众寡不侔为敌所围者九王所向披靡辄溃围而出竟大破之太祖将进取黄龙召诸将议方略王进曰黄龙辽之银府所以围边者拒守甚坚若不行遏其巡属使绝外援则未易可拔请试效之太祖乃令王以军行自辽水以北咸州以西暨诸奚部城邑悉讨平之进壁府城东南扼敌军出入且巡其邨堡凡有以应援者使不得交通度城中力屈可攻使驰奏太祖遂亲御诸军以至围之王攻东南隅选壮秉苋倚梯望其楼橹乘风纵火王乃毁民家堞趋士力战至火燃靴伤足而不知诸军继进敌遁不守太祖嘉其功赏御马一奴婢三百仍赐誓券恕死罪太祖之败辽破敌兵九俱王挑战有功天辅及斡鲁古阿思□等平乾显路功克显州遂与辽大帅耶律淳□□□战於蒺藜山大破之遂下川成徽三州徙其人民於咸州黄龙之地於是太祖命王为黄龙路统牧皇弟辽王□统诸军以平中京王为先锋至□山败其节度使雅里斯之兵三千偕完颜□□耶律余笃等帅师徇地奚部所向辄克始与余笃以骑二千袭辽主於鸳鸯泺辽主遁去追至白水弗及获其内帑辎重大军围其西京城坚拒守王与皇弟阁母攻东面制攻具以三木骈榱为洞垣右长廊使士卒行其下以塞隍堑又作楼车巩之以革施四轮其上出陴堞以阚敌诸军乘之而遂克城与阇母徇地天德云内东胜宁边四州及其傍诸部悉降之叛人阿克束于是始获都统斡鲁以诸军次白水王营中夜有光如炬起矛□王戒严曰将有重敌明日闻夏人出兵三万援辽过云内矣斡鲁以诸军会天德辽主前后遣骑数百迎敌竟为所掩惟数骑得还时方暑雨斡鲁与诸帅议方略皆曰彼众我寡宜请济师於朝比其至姑择草牧以休养士马王独曰敌据我前傥吾军若纵之其势益张我虽不战亦必来争利或劫取新降人民则沮吾士气所请济师岂能遽集耶愿得精骑一千与辞不失拔离速二将以偕见可则战难则固垒以俟合军宗室什古乃诃之曰尔安轻举我军既寡马力疲甚将何交战王曰制敌如救烈火一后其时反为所乘则益难为功宜必迎战什古乃拔佩刀勃然曰诸帅皆不欲而敢咈众耶王厉声曰我独与战者非为身计盖国家大事耳阿昆乃欲屈忠勤之志而阻诸军之气乎亦挺刃相向诸帅大惊起扦之斡鲁□□□□□以二将与王偕行将至耶俞水登高以望夏军队伍不整方济水遣使驰报斡鲁曰今观敌众而无威易与耳将挑战伪遁以致之请速以师进王乃分所将为二旅更出□□□□□□□□□引郤其□继出进退以诱之退凡□□过□水乃再整行列奋锐气驰击敌兵遂郤退我大军亦至合击之敌乃大溃追至耶俞水杀数千人敌赴间结阵俄水□□□□□□□□□□□□□□□□□□□□□□□□於河之东降四部族迭剌部既降复叛讨平之太祖平燕皇子宗望由间道东下至昌平以取粮饷太祖□□□□□□□□□□□□□□□□□□□□□□□□□□太祖闻辽主越在阴山命斡鲁暨皇子宗望引兵追袭以王为先锋道出龙门擒其都统耶律大石至白水又擒□□□□□□□□□□□□□□□□□□□□□□□□□□□□□化又破西山巨盗赵公直出师于朔漠之境生擒公直天会初辽主播越应朔间斡鲁遣将分兵三路追袭□□□□□□□□□□□□□□□□□□□□□□□□□□□□□□□追之疾驰六十里及之于风山辽主以其骑陈而立王驰之其众溃辽主以六十余骑□王戒士卒曰无□□□□□□□□□□□□□□□□□□□□□□□□□□□□□□□□□□□□□□□马出其□□□□马□胄而□□□□诏书所以招谕之意辽主□□□□□□□□□□□□□□□□□□□□□□□□□□□□□□□□□□□□遂获以归□□□□□□□□□□□□□□□□□□□□□□□□□□□□□□□□□□□□□□□□□□□□□□□□□□□□□□□□□□□□□□□□□□□使请降辄名□□□□使驰奏王不能平□□□□□□□□□□□□辨之执政□□□□□□□□□□□□□□□□□□□□□□□□□□□□□□□□□□□□□□□殉国戳力於石马遂获辽君厥功茂马自今或罹罪□□□□罚余释勿论藏之册府有如□□□□□□□□□□□□□□□□□□□□□□□□□□□□□□□□□□□□王领先锋军取马邑破敌於雁门围代州克之执其将□嗣本进降忻州又降戍将耿守忠等太□□□□□□□□□□□□□□□□□□□□□□□□□□□□□□□□而宋之援兵日集银术可独不能办宗斡遣王以军与之协力遇宋将樊□之众十万於□城破之又败□□□□□□□□□□□□□□□□□□□□□□□□□□□□□□□反辔奋击大破之遂获九孛堇军趋汾州掩平遥介休灵石攻拔汾州招石州及诸县邑降之宗斡以大军□□□□□□□□□□□□□□□□□□□□□□□□□□□□□□津复逍子活女与诸将继之突葛速等破敌降河阳而宋人既撤河桥活女於是自津沂流行三十里见河水□□□□□□□□□□□□□□□□□□□□□□□□□□□□□浮深涉浅而驰於中州俄已登岸临岸敌望之以为神不击自遁诸军毕济遂取洛京及郑州合大军围汴与孛堇□□□□□□□□□□□□□□□□□□□□□□□□□□□□冒围出战王见其锋锐不以逆击使活女率精兵横截之敌众乱王乃督诸军进战手中流矢整辔挺枪驰击自若敌大败奔城而城中□□□□□□□□□□□□□□□□□□□为诸军所覆既克宋帅府俾王统诸军西去陕津讨河东未附郡县至渑池大破宋师范致虚勤王之师三十万僵尸盈沟致虚仅以数十骑遁去遂克陕府济河□□又破敌二万降解州攻河中城坚拒守王使其弟倚梯间关登陴俄援甲士三人上与敌格斗诸军继进克之蒲人西走先出者焚桥而去余溺於河使并流拯之活其卒五百人於是置蒲解二守以进士摄诸县长吏招抚散亡以活女领二猛安军留镇中京又降绛慈隰石四州而还元帅府将平陕西以王尝请之使诣阙图上方略还帅诸路军合万人以行出慈州乘冰渡河而南复与范致虚军十六万遇于朝邑大破之遂降同华进破重敌於潼关徇地京兆败敌数万於长乐坡遂克京兆擒其经制使傅亮转降凤翔陇州凤翔寻叛进军城下破其援兵十余万攻拔之还败敌三万于武功日中复败三万于近地又破十五万於渭南北趣鄜延徇下诸郡招降折可求收麟府丰三州及诸城堡克晋宁军杀其守徐徽言京西陕府叛复讨平之又破重敌於渭水终南略地西北宋将吴玠率军二十万来拒遇於武河战十有四合而敌气始衰遂大破之陕府又叛往讨之既成围使以薪□绝池筑甬列衝棚临城攻之池水忽涸王戒将士曰敌泄池水必突地欲焚甬也严备之既而烟出於堑遂撤攻具而退须臾火发甬为所焚敌复引水自固王使以沙囊塞堑於是梯衝并进数日攻克擒其将李□□及援兵之将赵士伯戮之鄜延复叛于是王已感末疾睿宗皇帝时为元帅将亲平陕右使王先讨定鄜延而宋将张浚率步骑十八万壁富平睿宗皇帝会诸军迎敌王至见敌游兵千余踰沟来觇乃率百余骑邀击而设伏於阨以轻骑诱之出将前伏发返辔夹击之斩馘略尽执生口以献遂领左翼及敌兵遇於两沟之间自日中战至於昏六合而后败之始合右翼引却王援之乃复振明日睿宗皇帝赏赉有功将士〓谓王曰力疾鏖战以徇国家遂破大敌虽古名将何以加也悉以帝筵所用金银酒具及细坚甲胃副以马铠战马七匹赏之由是疾增剧以天会八年十二月九日卒於泾州回山之西原年五十有三军中哭之如亲丧焉讣闻太宗震悼诏遣亲卫驰驿护其丧归葬於济州之东南奥吉里复逍皇子鹘沙虎宗子银术可迓之车驾还自中京道出终南之际亲至祭奠临哭久之所以赠赙者良厚天会十四年追赠使相官制行改赠开府仪同三司又追封莘王正隆二年改封金源郡配曰温都氏追封王夫人子男七人长曰活女官至仪同三司京兆尹本路兵马都总管曰斡鲁光禄大夫迭刺部节度使曰谋衍崇进留守东京曰什古乃金吾卫上将军留守北京孙男仕者曰斛鲁镇国上将军世袭猛安曰度刺世袭谋克曰宁古符宝祗侯曰撒葛祝太子内直郎曰辞烈宿卫士王鸷勇果毅济以明略始自伐辽迄於克宋率身先行阵前数千百战未尝不捷独追获辽主至於取汴箠马以涉大河威名震慑南北自国初迄今言将帅臣无能出其右者大定十六年天子思其功烈诏图像太祖原庙明年大拾配享太宗庙庭谥曰壮义又敕词臣譔次之建碑墓隧臣窃惟王之考金紫公在世祖戡难定乱时为不二心之臣书勋史册王以忠贞才武辅佐太祖太宗征伐功无与二称颂至今传所谓世济其美者欤铭曰
  金兴受命
  王惟世臣
  武元致届
  靡坚不摧
  实始翦辽
  熇熇忠荩
  须天应人
  靡强不踣
  武元载旆
  视敌无前
  天讨有罪
  薄伐云朔
  畴若戎昭
  身先行陈
  生此虎臣
  至於漠北
  匪学孙吴
  掩追亡逋
  迨及伐宋
  王锋一临
  宋既画疆
  宋阻洪河
  先之巩洛
  亦既克汴
  富平之役
  以死勤事
  寇垒既清
  维昔先王
  肖形以图
  □□□□
  出奇纵横
  屡执丑虏
  经营太原
  如晛之雪
  乃复渝盟
  舟梁既撤
  合围汴梁
  趣师关陕
  □□□□
  虽疾亦力
  陕右遂平
  □□□□
  写勋而□
  □□□□
  以寡覆众
  反辔风山
  所在寇敌
  膚公之奏
  王弗解甲
  靡杭一苇
  困兽搏斗
  貔貅裹粮
  王身历疾
  劲敌何有
  王诚有功
  □□□□
  □□□□
  殄歼夏兵
  卒获辽主
  如云之屯
  奚啻三捷
  师弗留行
  长驱而入
  击之而僵
  金汤失险
  威犹靡及
  力战乃克
  □□□□
  □□□□
  千载如生
  (全文引自杨宾:《柳边纪略》)
  (八)石羊石虎山墓地
  此墓地位于长春市东南净月潭实验林场的山麓之中,西北距市区25公里,南距长春至双阳西线公路2公里,北面100米许即为净月潭水库。这里坡岭起伏,山青水秀,由于在山的南坡上发现了石人、石羊、石虎等石雕,这里长久以来被人们称为“石羊石虎山”。
  1980年以来,省、市文物主管部门和文物考古科研单位多次来此调查,认为这里是一处金代的墓地。石人、石兽应是墓前的石雕刻。现在,这些石雕仍散置于山南坡上,计有石人2尊、石羊2只、石虎1只,附近还有残破青砖和布纹瓦等。石人的头部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遗失,身躯残高1.65米,穿长袍,腰系带,带上有弓箭形图案,双手执笏,脚穿靴,其装束与中原宋朝官员相近。石人下方14.3米处的石羊保存完好,只是吻部略残,身体呈伏卧状,身长0.94米,高0.60米。石羊下方19.9米处是一只石虎,呈坐立状,已残,高度为1.1米。所见砖瓦等均具辽、金时代特点。
  中国古代有在墓葬前树立石雕的习惯,《宋史·凶礼》规定,诸臣丧葬“坟所有石羊虎、望柱各二,三品以上加石人二人”,金代仿学宋制,可见此墓地的主人生前官爵应在三品以上。现在虽然在附近还未发现其他墓葬遗迹,但估计其墓葬规模应在中型以上。
  从造型风格看,石雕与吉林省舒兰县金代完颜希尹墓地石雕颇为一致,由于石人的服饰已近于宋人风格,说明较多地受了中原文化影响,脱离了女真本民族的传统习惯,因此其时代应在金大规模进入中原之后,即处于金代中期。
  (九)将军岭墓葬
  墓葬位于双阳县太平乡将军岭村石羊屯0.5公里的光屁股山东南缓坡上,东南面为坡耕地,西距西小坑屯1公里,南偏西距夹信梁子屯2公里,东0.5公里处有一条小河。墓地群山环抱,溪流围绕,前为开阔地。
  1980年长春地区文物普查队首次在此发现残砖、石块和石人2尊、石羊2只,石人、石羊均为花岗岩雕刻而成,头部已被砸掉。石人站在一长方形底座之上,残高1.67米,胸宽0.6米。底座长0.59米,宽0.34米,高0.1米。系采用圆雕和线刻相结合的方法雕制。上身内穿圆领衫,外着方领肥袖朝服,腰系宽带,两手交于胸前,抱笏板,足登方头翘尖靴,给人深沉稳重之感。从形象看,是朝见的文官。另尊残损甚重。石羊两只,分置石人东北和东南30余米处,造型基本相同,都是前、后腿自然弯曲,跪卧同一石块雕成的石座之上。
  1980年长春地区文物普查队在此调查时发现一石人头部,现已不见。
  墓地所见的这组石雕工艺技巧以及雕刻形象与舒兰县小城子金代完颜希尹家族墓群的同类造象基本一致。石人、石羊是金代墓葬常见的陪葬品,据此分析,这里应是一处金代墓葬。从现场看,此墓可能已遭到破坏。
  (十)姜家屯古墓群
  姜家屯古墓群位于榆树县育民乡莲山村姜家屯。墓址三面环高坡,一面靠河。坡下为天然沟,深8米,东1公里外是蜿蜒奔流的拉林河。此墓群过去曾发现石棺与石函。先后共出土8个石函,多数被群众移为它用。现存一完整石函,长64厘米,宽58厘米,厚43厘米;内槽长42厘米,宽31厘米,深15厘米;函盖长67厘米,宽31厘米,厚18厘米。盖内侧有浅槽,两者合盖严实无缝。石函内放置制作精细的方木匣1个,内放骨灰。发现石棺墓一座,基深3米,封土厚1米,石棺由6片石块组成。此棺早年被盗。
  1976年3月在石棺以西50米处,距地表70厘米之下发现卧于土中的石碣一块。通高1米左右,宽约60厘米,厚8厘米,因石质料松软,加之年久,出土后风化已成碎片残块。1983年文物普查时,采集到碑碣残块3块,从残块上看边缘刻有忍冬纹饰,碑文为阴刻楷书,自右至左竖行,尚在残块上仍留“荣禄”“故父”“大定”等字迹,据墓碣出土时当地小学教师姜国栋所记,其文为:“荣禄大夫□□正府同判
  故父 定远大将军墓碣
  孙忠武符宝完颜和尚立石
  大定二十八年六月二十六日”
  据《金史·志三十六·百官一》记载推断,碑文第五、六字应为“大宗”二字。墓碣缺字补齐可知墓主人原为金代中央政府专门管理皇族事务的大宗正府的副手,“同判大宗正事”是个二品的官吏。墓碣为其后人完颜和尚所立。从立碣算起这座墓葬距今已有795年。这一发现对研究金代历史,研究女真部落完颜家族的分布,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第四节 塔 碑碣 边墙
  (一)农安辽塔
  农安辽塔位于农安古城西门外100米,今农安镇黄龙路与宝塔街交汇处。该塔高44米,13层,实心,砖造,密檐式,分座、身、刹三部分。为吉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座呈八角形,每边长7米,高1米,垒砌坚固,承托塔身。
  塔身基部东西直径8米,南北直径8.30米,系用不同形制的青砖、平瓦、筒瓦、猫头瓦、水纹瓦等建成。第一层高1.3米,其它层均高1.75米。第一层上半部修有大小相同等距间隔的四个龛门、四个哑门,门上55厘米处均有一长120厘米、宽40厘米的拱式眉额,眉额凹入塔身10厘米,四周有筒状边沿。龛门均宽140厘米、高210厘米、进深160厘米。龛门上壁是椭圆形砖结构的仿木斗拱,拱上18厘米处有与拱顶等长的卷沿浮雕。13层的塔檐砌成叠垒新奇的花纹,磨砖对缝,犬牙交错,每层檐下的仿木方椽排列整齐。各层塔脊均有泥塑的脊兽。塔刹与塔身的衔接处,8个斜坡戗脊雕塑各种兽类,狮子在前,龙马居中,戗兽尾随。戗脊两侧各有四条凸起有线圆筒瓦,筒瓦一端砌有圆形瓦当,瓦当周围刻有双重套环,中间刻有“喜”字图案。戗脊的尽端镶一铁环,挂有风铎,亦称“铁马铜钟”。在13层的8个角上,共挂104个风铎,塔高罹风,风铎摇动,铮铮作响,悦耳动听。据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出版的《农安乡土志》记载,塔的四周原曾镶有铜镜,现已无存。
  13层的塔身上面是塔刹,塔刹的基础部分是3层敞口仰莲,仰莲上置鼓腹、细颈敞口宝瓶,宝瓶上是铜制镀金“圆光”,内为车轮形的卷曲花纹。圆光之上筑一铜制镶金仰月,月牙向天。仰月留有双层空边,中间雕刻云卷。仰月之上镶有五颗铜制镀金宝珠,第二颗宝珠上面有一宝盖,其顶端是两颗宝珠呈葫芦形连在一起。宝盖上焊有四条铜链,分别垂挂在塔脊的铁勾上。精美匀称的塔刹,使古塔显得挺拔高耸。
  农安辽塔的建筑年代,历来载述为辽圣宗耶律隆绪(983——1030年)时期所建。
  据史料记载,东晋时期,我国东北地区的夫余族曾在农安建都城,为古夫余国后期王城。到唐代,是渤海国的夫余府。辽灭渤海后,改夫余府为黄龙府。传说辽太祖灭渤海后,回师夫余府,一天,太祖病重,当晚有一颗大星落于太祖帐前,次日天刚亮,见内城上空有一条黄龙缭绕,长达一里,光耀夺目,后进太祖所住行宫,当即紫黑气蔽天,有一天时间方散,太祖乃病故,年55岁,因此,将夫余府改为黄龙府。
  辽圣宗时期是辽的极盛时期,同时也是佛教的兴盛时期。因为辽圣宗耶律隆绪笃信佛教,当时的皇室贵族和富有者信教极多,伴随其政治、经济、军事和交通等方面的发展,在全国建立起不少的佛教寺院和佛塔,农安辽塔就是辽代黄龙府的一座佛塔,距今已有950多年的历史。
  农安辽塔名称很多,基于民间传说,观其雄姿名谓“宝塔”;念其历史悠久而称“古塔”;因与佛门相关曰“佛塔”;考其建塔年代则名“辽塔”。随着建制的兴废和地名的变化,“宝塔”、“佛塔”前又常常冠以“黄龙”、“龙湾”、“隆安”以至“农安”二字,即“黄龙宝塔”、“龙湾古塔”、“隆安佛塔”、“农安辽塔”等。
  农安辽塔在悠悠岁月中历经沧桑,由于战祸连绵,风雨剥蚀,到解放前,已剥落成两头细中间粗的棒槌形,塔身岌岌欲坠。解放后,为了保护祖国文化遗产,1953年由国家拨款对农安辽塔进行第一次修缮,当时修复到10层。在修缮过程中,塔身10层中部有一块80厘米的方砖,揭起方砖,是一砖室,砖室深462厘米,底面近方形,边长235厘米×238厘米,上下是倒扣斗形,墙高237厘米,上以砖叠涩收口,计叠涩13层(每层两块砖厚)。砖室的上部口径50厘米。砖室内的西北角,有个用砖摆的小台,台上为硬山式木制小房,房内发现铜佛两件,木制圆骨灰盒、骨灰布包(内有舍利子)、瓷香炉、瓷香盒、银质小型圆盒、银质单线刻划的佛像各一件。这些珍贵文物,是研究农安辽塔和辽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1982年,又对辽塔进行大规模修缮,1983年10月竣工,使辽塔恢复了原貌。这次修复后,在塔基周围2100平方米的范围内,修起了钢筋水泥围栏,塔的正面围栏,树起对称古楼式门垛四座,安上栅门和保护标志,栏内栽植了松柏花木,红砖铺成的甬路通向塔基。如今前来游览的人们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二)万金塔塔基
  坐落在农安县万金塔乡万金塔古城(辽祥州)东北角楼以北108米处的塔基,被当地称为“半截塔”,万金塔的地名即由此转音而来。
  残留的塔基外形是漫岗上的一大土包,高6~7米。1968年调查时,塔基业已塌毁。根据残迹测查,塔基为方形,南北长8.8米,东西宽8.5米,系用灰砖错缝平砌而成。壁角上嵌有力士像,调查时采集到力士像腰部残段一件,宽14厘米。
  塔基内“地宫”,平面呈方形,长、宽各8米,高2.5米,迭涩盝顶。南壁正中有拱券顶门道,高约1.6米,宽约1.5米。“地宫”周壁用条砖平铺、侧立交错砌成,壁涂白灰,上绘有墨线壁画。据当地群众介绍,南壁门两侧画有手持兵器的门神(可能是天王像),北壁画一胖大人物侧卧(疑是释迦涅槃像),旁侍立多人;东壁画有手执刀枪的出征图,西壁画有松竹梅岁寒三友图。这些珍贵的壁画已全部脱落。
  塔基建造用砖,多为灰色素面,少数压印有绳纹,个别的砖色微呈黄褐。其长、宽、厚规格多种。素面砖Ⅰ式:长33厘米,宽17~18.5厘米,厚6厘米;Ⅱ式:长34厘米,宽17~18.5厘米,厚5厘米;Ⅲ式:35×19×7厘米:Ⅳ式:(37.5~38.5)×(17~18.5)×(6.5~7)厘米;V式:47×23×7厘米;绳纹砖:23×18×7厘米。
  “地宫”内出土文物大多保存完好。靠北壁用条砖平砌一空方台,台上平砌中间带方孔的扁平方石,石上放置一彩绘石雕小塔(万金塔的模型)和塔座,塔底有一方形凹槽与下面方孔对合一竖洞,内装一薄铁小塔。铁塔中空,内藏大中小套装的三个舍利盒。
  在砖砌方台前半米许,有一木桌,桌上陈有瓷器、铜器、织物残片、水晶饰物、腊质筒状残段等。
  万金塔曾是辽代拱卫黄龙府重要州城之一的祥州的治所。塔是佛教的产物,当时建城、建塔通常是统一布局,同时施工,或建塔稍晚于建城。根据塔基内出土文物分析,此塔基当建于辽代。特别是彩绘石雕塔和北宋真宗天禧年间所铸的“天禧通宝”铜钱,可据以确定年代。石雕塔与铁塔颇似辽、北宋建筑实例,石塔的局部结构、比例、装修、彩画等方面,与河南密县出土的北宋三彩琉璃塔大致相同,而石塔顶上的球状“覆钵”又与山西应县佛宫寺辽塔相似,整个塔的形状与辽宁朝阳市附近几座辽塔类同。石塔第二层雕饰的奔羊,充分反映了契丹人的风俗及其游牧部族的艺术特色。塔基“地宫”出土的铜钱中以“天禧通宝”年限最晚。北宋真宗天禧(1017——1021年)与辽圣宗开泰(1012——1021年)同时。综上所述,可以断定此塔建造年代,上限不早于辽兴宗时期,下限不晚于辽道宗年间(1040年前后)。
  塔基及出土文物,对研究东北地区北部辽代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同中原的密切联系等情况,对考察黄龙府和曾作为节度、铁骊户置的辽代祥州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砖塔的建筑与薄铁的锻造,显示了辽代的建筑、生产工艺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三)清代“夹荒十一、十二、十四、十五甲纳租报竣章程碑”
  此碑1982年冬发现于长春市西四道街原财神庙(塑料九厂)院内。碑首、碑座均无存。碑身由汉白玉制成,长1.81米,宽0.71米,厚0.22米。正面碑文楷书,题名“夹荒十一、十二、十四、十五甲纳租报竣章程碑记”,刻勒时间为咸丰八年十月初一日,字迹清晰,笔法遒劲,全文共十八行,计六百六十三字,仅一字脱落。背面为“户科承办人”、“原办人”、“经理人”、“户约”、“甲长”、“牌头”、“方正人”等一百四十人名单,亦十八行,计四百八十九字,楷书,四周由圆形花纹环绕。
  据史料记载,清顺治入关后,东北人口锐减,土地荒芜。早期,清朝统治者把该地区看成祖宗发祥之重地,采取封禁政策。当时长春地方为蒙古郭尔罗斯游牧之地,据《长春县志》记载:“长春原分四大乡,乡外横跨之地曰夹荒”,“地多沙漠,半属不毛”。从乾隆年间开始,流民日多,阡陌渐广,蒙公鉴于垦种有利,每年得收租银,便“私自招民垦种”,清政府迫于既成事实,终奏准招民。而居民房屋、耕地之税概归蒙公府征收,不经厅吏之手。
  碑文记载了本地自清代以来招民垦种的历史及丈地纳租的经过。“夹荒系由道光七年奏准招民”,“道光十五年起租”,垦种之初,耕地而积较少,随着开垦土地的增多,立法十年重新丈量一次,增加一次地租。于是,“道光二十四年按熟地每甲照四加增”,至咸丰六年,第三次丈量土地,并增加地租。至此,“开垦已竭”,“蒙古公与民户等议妥”,四甲“共出新陈租四万五千垧,照此数咨部报竣,永不加增”,并树立永不丈量之碑。碑文中详细记录了每垧地租银的数量,对水泡、碱疤等地的处理,租户付给蒙古公丈量土地和用于军需的费用等,“勒石为志”,“永久有信”。但是在这以后,统治者并没有遵守此章程,仍几次重新勘丈土地并加增租赋。光绪十五年(1889年)民众根据前约逐走了前来丈量土地的委员全某。光绪二十年(1894年)官府派兵至裕通福屯、朝阳堡等地,屠杀抗丈村民七百五十六人,造成一起骇人听闻的流血事件。
  此碑对于了解长春一带当时土地关系及租赋变化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对弄清清末长春农民抗丈斗争的历史背景也有很重要的意义。碑身现存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附:夹荒十一十二十四十五甲纳租报竣章程碑记 (正文)
  □自来则壤定赋王制有不易之规计产均输编氓守一成之法普天率土莫不遵循非仅长春厅一隅为然是政治书其一也但此处荒田当草莱初辟时户口日增阡陌新广故立法以十年加增一次蒙民均有裨益是两得平其情也我夹荒系由道光七年奏准招民道光十五年起租道光二十四年按熟地每甲照四加增至咸丰六年又经 将军衙门差派委员协同蒙员并扎饬本厅 松父母赴荒勘丈是遵十年之旧制也众民户因此次自起租已度三次开垦已竭具呈声明众官长谕令众民户与蒙员同赴 公府糜明垦竭之情是示物各有主也 蒙古公与民户等议妥以夹荒十一十二十四十五合四甲共出新陈租四万五千垧照此数咨部报竣永不加增随用印文知会 将军与本厅两衙门有印文存据是照永久有信也每垧正租四百二十文至所剩水泡碱疤河冲沙压等荒日后倘值亢旱偶遇冲淤其荒难免无沧海桑田之变 蒙古公任民户或耕或收概置不问是不苛求於民户也众民户感 蒙古公之惠后愿於正租外每垧津贴钱三百八十文以佐 蒙古公丈地糜费又每垧出钱一百文备助 蒙古公军需之用虽民户所费甚巨是有施必有报也是举也查办始於丁已初春告竣岁聿云暮诚蒙民两相欣悦永无更张矣又蒙众官长将以上各情铃印出示晓谕 公府之施民户之报两相表白则众官长体恤民情从客成就之力非浅鲜也我小民感颂众官长之德荷 蒙古公之惠是以勒石以志勿替云尔吉林正红旗协领兼世管佐领军功记名副都统工兵司正堂加二级纪录三次庆 林 笔帖式章京及格木德吉林理刑主政兼理工司务加二级纪录 二次恒 德 笔帖式章京葛及格图特授吉林长春厅理事分府加十五级记录 六次松 鹤 笔帖式章京 巴一里白吉加嘎式拉希林钦 议书九品金丙文撰文并书咸丰八年十月初一日 长春厅西北夹荒恒裕乡十一十二十四十五甲众民户公立
  (背面)
  户科承办人经理人十一甲乡约甲长牌头蔡朝选方正户侯俊朱国信谷仲魁
  田有成徐肇年王辅清孙国殿李文德杨德祥金丕昆陈起乐李永升姜文学共公租九千三百七十四垧
  任智远王复名张吉祥张本秀徐铎孙泰和孟希顺邹世隆杜万令
  李化南丛兆明吴青山彭凤彩丁秀林长发孙起通于德
  董复郁杨玉荣十二甲乡约甲长赵文福王金兴吴义林徐士魁滕来鹏田林
  边昆石孙朝彦王希公暴天元卢万金福有张廷魁包丕永祖公候吕成共公租五千七百七十七垧七亩
  周福公张林张义良郝发杨廷明毛鸿宗孟继春
  原办人孙东礼十四甲乡约甲长牌头林栋方正户孙义李先春张宏彩
  徐懋德张琴和赵玉珍杨忠贵董万良周德才孙庆周起发邹庆峰夏世兴
  朱 琛朱连玉苏国仁放正仁于史继王金堂刁荣李纯德毕孝明共公租一万四千九百三十一垧
  齐鹤孙安世良 阎凤鸣杨继盛姜荣徐安王吉春周发王贵
  王朝柱李会林田宝和宋会 仲义张禄王义魁隋相礼
  张兴泰王绍宗十五甲乡约甲长牌头张成崇方正户王广增郭有连赵起复
  赵尚普张万斗王兆先陈举张有仓张文祥王志兴朱世刚赵福王杰
  马泰令卢克一 张庆史文学董海张宝山李文关发刘连贵共公租一万四千九百三十二垧
  张万有傅荣刘刚孙明贵赵福顺孙忠义杨荣
  由忠仁王世有赵财王洪远张玉美于胜池刘忠义
  卜文德刘广张玉清葛泰袁发
  (四)贡江碑
  清代“贡江碑”位于德惠县朝阳乡朝阳村朱家坨子屯东0.5公里处,其西北距德惠县城65公里,南距九台市三台乡12公里,东距榆树县大坡乡15公里,东南距舒兰县法特乡黄鱼村20公里,是四县交界处。
  据《打牲乌拉地方乡土志》记载,第二松花江的名贵土特产品东珠、人参、蜂蜜、松子、婚鳇鳟鱼等每年都要做为贡品献给清朝皇室。当年设在吉林城外35公里乌拉城的总管衙门,是专门管理纳贡活动的。它的管辖范围东西60公里,南北62.5公里,其周界280公里,而积7000平方公里。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为记载捕鱼纳贡有关事宜而建立“贡江碑”。
  此碑早在60年代就被当地农民发现,但在“文化大革命”中连遭厄运。碑首被搬去压生产队的打稻机,碑身被垫在道上,碑座用去垫马槽。在竖碑的地点还有青砖砌成的拱形碑罩,也被拆弃一空。1979年冬,根据德惠县水利局提供的线索,省、市文物管理部门查找到了这件100多年前的文化遗物。1982年9月,在市、县文物部门的支持下,将碑首、碑身、碑座重新修复,恢复了原貌。
  石碑通高3.1米。其中,碑首高0.9米,宽0.76米,厚0.22米。碑首的正反两面雕刻着二龙戏珠图案。龙珠下面阴刻楷书铭文,正面为“铭刻万代”,背面为“铁案千秋”。碑身高1.72米,宽0.73米,厚0.20米。正反两面的上下边缘雕刻着二龙戏珠图案,上方二龙中间有一倾斜的“卍”字图案,两面的上半部还雕刻着变形卷云纹饰,下半部雕刻浪花纹饰。碑身正面阴刻楷书碑文719个字,其中137个字已模糊不清。背面左方有由左向右竖写的满文,字迹基本上被毁坏,难以辩认。碑的背面右方为阴刻楷书汉文四行,因大部分被毁坏,只能认出几个字。碑座高0.48米,宽0.93米,厚0.55米,正面雕刻牡丹花纹图案,背面是整齐小卷云连台图案。
  碑文内容有二:①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同蒙古郭尔罗斯王公为在此地捕鱼和垦荒事引起争执,清政府派衙门署总管会同蒙员经过勘丈,划定各方管理区域并解决纠纷的经过;②详细记录打牲乌拉捕鱼晾网和蒙古王公招佃开垦的区域范围及二者中间的界限。
  关于“贡江碑”刻成年代,碑文中不见记载。碑文中有清朝官员“全福”,“富庆”等人名字,据史料记载,全福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八月任当地协领,富庆在清·光绪九年(1883年)任翼领。据此推断解决争执之事当在清光绪年间。碑文中又有“是以于十三年四月间,经本衙门署总管富庆会同蒙员吉祥,分定界址,永绝葛藤”等字句,这里的“十三年四月”当是光绪十三年四月,由此确定此碑刻勒时间当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之后。
  贡江碑碑文如下:
  打牲乌拉总管衙门 为恪守封疆勒诸贞珉事窃胙土而崇 国体任倚屏藩分疆而睦邻封谊联唇齿此
  国家之宪章可监边陲之经界綦严也溯查本衙门设网捕鱼每岁冬间 本总管 奏明出边督率官弁兵丁等采捕〓鳇鳟鱼并五色杂鱼挂冰运署报明将军会衔分二次呈 进恭祭
  坛庙之要 贡委非 内庭口味可比嗣因边里人烟稠密水浅鱼稀前於乾隆二十六年经本省将军 奏明由边外起南至松江上掌北至下红石砬子石子滩等处止其间沿江均为捕 贡晾网之区由望波山迤下老江身分出一岔名曰巴彦河河西原设鱼圈一处鱼营二所派员看守惟因埋栅鱼圈需费甚巨即令看围官丁在江干左近旷地留养条枝高大者作栅圈樟杆细小者为看营柴薪按年派员上下川查严禁私捕侵占地址如此办理百有余年敬谨奉行委无异说无如愚氓窥伺通场为沃土觊觎条甸如利薮从未歇心迭有案据兹遵郭尔罗斯公报请本省将军请将巴彦河附近通场撤回招佃输租当经省派委员协领全福乌拉翼领富庆会同蒙古二品顶戴花翎梅愣吉祥等会勘将巴彦河东岸两岔分脉之间俗名巴彦通此通迤北连脉又名黄花岗浅碟子鲇鱼通等处拨给蒙古公经营并巴彦河西岸鱼营荒甸一段自西南第二封堆起斜向东北长七里余由中分界南归蒙公北归乌署各得一半其巴彦河西五里通张家湾一捉毛老牛圈并鱼圈后花园通及杨家湾等处拨给乌拉永为捕 贡之区至于家套仍断归登伊勒哲库站经理与北公输租如是拟办均以乐从等情绘图禀请 爵帅将军希 批示著照所议办理是以於十三年四月间经本衙门署总管富庆会同蒙员吉祥分定界址永绝葛藤旋蒙郭尔罗斯公来咨并谕内云除归蒙公之巴彦通业已招佃开垦输租外其拨给乌拉附圈左右南荒场亦令其自行招佃开垦所收租赋津贴鱼务以补撤出作养条场之资永无争競等因遵此足徴 公爷上崇 国贡下便民生 鸿恩远沛乌郡难名诚恐年湮代远罔识遵行故勒铭永志以清蒙乌之接界而杜永远之争端永垂不朽云尔
  (五)柳条边墙
  柳条边是清代挖沟垒土修筑的一条边墙,边墙外有沟,沟内注水,以阻止行人私自入边。边墙高三尺,宽三尺,墙上栽种三行柳树,每隔五尺种柳树三棵,树与树之间再用两根柳条横连起来,称为“布柳结绳”,编织成一道屏障,以阻行人,因此称之为柳条边,或柳条边墙。
  清朝入关后,为了保护清朝发祥地和那里的自然资源不被汉族人占据和开发,并防止满族汉化,在东北修筑柳条边,加以封禁。
  柳条边有老边、新边之分。老边建于清初,顺治年间,在辽河流域修筑了一条东起凤凰城,经开原到山海关的边墙,全长950余公里,名为“盛京边墙”。因其修筑时间较早,也叫“老边”。从康熙九年至二十年(1670年到1681年),清政府修筑了一条南自开原威远堡起,北至舒兰法特东亮子山止全长345公里的柳条边,是为“新边”。柳条边以内的地区谓之“边里”,柳条边以外的地区谓之“边外”。边外当时是蒙古科尔沁等诸部的游牧区。
  修筑在吉林省境内的柳条边属于新边。
  清王朝为了控制全东北的交通要道,最初设边门21个,在康熙展边后,减为20个。这些边门,均设在交通要道上。老边自东向西设边门16个,新边自南向北设边门4个。
  新边的4个边门,即布尔图库边门、克尔素(赫尔苏)边门、伊通边门、法特哈边门。
  布尔图库边门,旧名布尔图库苏巴尔汉门,也叫半拉山门。在今四平市东南。满语苏巴尔汉意为“塔”,因此门之东稍南的塔山而得名。布尔图库边门南至威远堡85公里。
  克尔素(赫尔苏)边门:南至布尔图库边门75公里,在今怀德县南偏西。因克尔素河而得名。克尔素为满语,原意是海边盐池所生之草。门设于陕隘之山间,为监视货物出入之所,其间道路狭隘,仅可容大车一辆,车马交通亦稀,为通往吉林、伊通县必由之路。
  伊通边门:即易屯门,又叫一统门,因河而得名。南至克尔素边门90公里,在今长春市南20公里乐山乡同永春乡交界处的东面新立城水库内。
  法特哈边门:又名巴彦鄂佛罗门。法特哈是山名,山在法特哈江西,形如蹄状,满语法特哈是马蹄子的意思。原来此地有一驿站,名曰法特哈,设边门以后,站名改为门名。康熙东巡至此,指门外黄山嘴子,改门名为巴彦鄂佛罗门。满语巴彦是富的意思,鄂佛罗是山嘴的意思,言山嘴林木繁茂也。
  法特哈边门南至伊通边门150多公里,为伯都讷(今扶余地)、黑龙江往来孔道。
  每个边门设防御一员,笔贴式一员,俗称“文武二章京”。外有领催一人,统属宁古塔(吉林)将军。每门有八旗兵20名,专司边门启闭,稽查行人出入。
  沿柳条边除设边门以外,还随边的走向设有许多边台。
  新边的头台设在今吉林地区舒兰县法特乡东6公里处的头台村,法特哈门是二台,今九台市三台乡三台村是三台,今上河湾镇四台村为四台,今上河湾镇五台村为五台,今六台乡六台村为六台,今城子街镇七台村为七台,今苇子沟乡腰八台附近为八台,今九台镇为下九台。清朝对新边采取从一台排到十台,然后再重复从一台排至九台的排法,称上十台,下九台。今九台市放牛沟乡荆家村饮马河台屯也叫头台,还有个二台在今放牛沟乡腰站村二台屯。在九台市境内共有边台9处,全长为131公里。
  从九台市放牛沟乡任家屯村北双顶子向西南走去,柳条边就出了九台市境,进入长春市郊区三道镇四合村东南盛家岗子和双阳县泉眼乡岗子村后屯交界处,这是进入长春市郊区的一个边台,即今后台屯;向南0.5公里到西边屯,净月乡小河台为第二个边台;过幸福乡的靠边吴屯、新立城镇的靠边孙、靠边王到刑家台,这是郊区内第三个边台。今径直向南入今新立城水库(原伊通河西侧),在乐山乡同永春乡交界点的东而(今新立城水库内)向西南的转向处,即新边的伊通边门旧址。在长春市郊区范围内在柳条边的伊通边门和三个边台,全长40公里。总计柳条边在长春地区为171公里,经九台市、双阳县和长春市郊区。
  在原伊通边门旧址,再向西南过乐山乡红胜村王小店屯后,柳条边就进入伊通县境内。
  清代柳条边每个边台设台丁150名至200名,台丁是“由汉人入旗籍人充之,种地免征租税”,俗称“边台人”。台丁和驿站的站丁一样,最初由吴三桂等残部充当。据《奉天通志》记载:“台丁、站丁云南人,系康熙年间平定逆藩吴三桂浮虏,编管盛京兵部,拨驻边台、驿站,充当苦差。”又说边台、驿站等旗人“清初三藩降卒,当时由云南拨来884户,分布边台守挑壕,驿站传递文书、网户捕牲罗雉,虽属汉军旗人不准考试。”因此,站丁的主要职责是“俱供补篱浚壑”,即在每年的二月,八月修壕补边,“并司采山梨、红野鸡,于冬月进贡之职。”据调查:站丁与边台丁不是一回事,站是随驿道走直线,台是随边而走,站丁专管送公事文书,台丁是专门管理修补边壕,台丁种官地,有出修边的官差,过去都叫他们“边耗子”。据此可知,边台并不是象墩台与烽火台一类土台子,而是柳条边区域性的行政管理机构驻地。
  清政府曾对柳条边有过规定:凡出入边门进行生产者,均需持有印票,从指定的边门验票出入,否则,就以私入“禁地”论罪。公元1681年(康熙二十年)题准:“凡在禁河内来捕蛤蜊及采蜜、捕水獭。偷采东珠者,照采参例,为首者拟绞监候,为从者枷两月,鞭一百。”如“雇人刨人参,不分旗民,俱发云南等省充军。”当时,经过边门的车马,都要纳税,出边门的纳二百文,进边门的纳四百文,从船厂(今吉林市)来的纳钱更多。死人出边门也要纳钱。各边门管事的有大少爷、二少爷,衙门内摆着大眼枷、黑红棒和皮鞭子,是管来往行人的。行人要从边门走,叫做“犯边”,是有罪的。在清代,不知有多少劳动人民因违“禁例”而遭迫害。柳条边保护了清代皇族的发祥地,却滞碍了对这块富饶土地的开发利用。
  昔日的边墙、边壕遗迹,今天大部分还清晰可辨,多成为县、乡、村、屯的分界线。如在九台市三台乡山后屯一段边墙仍高达1.5米,从放牛沟饮马河台屯至二台屯,约7.5公里长的一段边墙残高均在1米左右。今长春市郊区内的边墙,其边壕一般深1米至1.5米,宽2.5米至6米。部分地段雨季积水深达1米左右。由于风雨的浸蚀与泥土淤积,边壕的宽窄、深浅不一,但大体可见当年柳条边的概貌。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物志

《长春市志 文物志》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文物志的情况。其中包括古代遗址、近、现代遗迹、重要文物、表、大事记、附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