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778
颗粒名称:
人物
分类号:
K825
页数:
16
页码:
543-558
摘要:
本文记述长春市人物,其中介绍了张云燕、樊永在、程喜发、黄质彬、苏茹兰、范政、阎茂林、张炬辉等。
关键词:
长春市
人物
内容
张云燕
(1917~1962)
女,又名张云艳,艺名筱紫燕,沈阳市人,评剧演员、编剧。16岁投师刘子西学评戏,工青衣3年期满。她嗓音甜润,学艺期间即随师登台演出,闻名于开原、大连、沈阳、吉林一带,在东北评剧舞台初露头角。1939年被迫出嫁,退出舞台。抗日战争胜利后,挣脱羁绊,重返舞台,来到长春演出。1952年加入长春市评剧团,本工青衣,以唱功磁实,塑造悲剧人物见长,擅于演传统戏《孔雀东南飞》、《牢狱产子》、《碧玉簪》及时装戏《新贫女泪》、《雷雨》、《红粉铁血》等。1956年在《杨八姐游春》中扮演的老旦佘太君,尤为生动感人。她还担任过编导部主任,改编过《寡妇自由》、《罗汉钱》、《妇女代表》、《柳荫记》等剧目。1952年同周小楼合作,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结婚》参加吉林省文艺会演受到好评。1953年与沈瑞苓、王肯合作创作的现代评剧《女教师》,参加东北地区戏剧、音乐、舞蹈观摩演出会,获作品奖。1960年任剧团学员班专职教师,讲授剧目课,为培养青年演员做出贡献。
樊永在
(1884~1965)
京剧演员,河北省霸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0岁入河北永盛和梆子科班习花脸。演李逵,虎虎有生气,得号“大李逵”。17岁出科后改演京剧,在天津、烟台、旅顺、奉天(沈阳)、哈尔滨等地搭班演出。清宣统三年(1911)在吉林市演出,加入正乐育化会,任评议员。1921年到长春龙寿舞台,后到新民戏院任后台管事20余年。工架子花脸和武花脸,擅演《铁笼山》、《收关胜》、《艳阳楼》、《连环套》等。在花脸开打中勇猛火爆,并在耍大刀时加上了出手,有“大刀樊永在”之誉。饰《战宛城》中的曹操,尤能表演人物的阴险奸诈,被称为“活曹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年事已高,只演二、三路花脸。1954年长春市政府为他庆祝70寿辰,1955年被选为长春市政协委员,1956年参加吉林省老年人舞台生活纪念会,1963年退休,1965年病故于长春。
程喜发
(1889~1965)
二人转演员,唱上装时,艺名程喜凤;唱下装时,艺名程傻子。原籍辽宁省辽中县,15岁时拜杨得山为师。16岁起随师各地演出。农闲时在农村唱,农忙时到城镇、矿山、金场、林场等地流动演唱。走遍了吉林、辽宁、承德等大部分地区。常演剧目有《西厢》、《蓝桥》、《浔阳楼》、《盘道》、《包公铡侄》、《马寡妇开店》、《双锁山》、《华容道》等。多年来,形成了唱腔优美、吐字清楚、韵味醇厚、自然亲切的演唱风格。还善于从河北梆子、皮影、大鼓等戏曲、曲艺中吸收营养,广撷博采,为二人转所用。30岁左右改唱下装,与上装配合默契。他幽默滑稽不油滑,每逢出场都是浑身是戏,“口”、“相”俱佳,具备了丑角艺术的独特艺术风貌。1951年,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请他任民间艺术顾问,由他口述、王肯整理,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六十年来的二人转》一书,1956年调到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工作,1958年调到吉林省戏曲学校地方戏科任教师,1959年任吉林省新剧种创编组顾问,1965年病逝于长春。
黄质彬
(1909~1966)
原名黄文盛,评剧琴师、作曲,原籍山东,出生于吉林市。8岁入私塾,酷爱民间音乐,17岁开始自学民间乐器,29岁入评剧班社,拜老艺人邵玉堂为师,学拉评剧与河北梆子板胡。先后为筱麻红、王金香、粉莲花、鑫艳玲、筱紫燕、金玉霞等著名演员操琴,并协助他们研究唱腔、唱法。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入长春市评剧团任琴师兼作曲。在伴奏上,托、保、衬、带严密准确。1952年新音乐工作者进入戏曲界之后,他虚心求教,短期内学会了简谱。20余年来,为百余出戏编曲和设计唱腔,创造了评剧《大慢板》、《二眼板》,小生《娃娃调》及老旦唱腔,填补了评剧音乐某些空白,尤其是他创作的老旦唱腔,1965年以后不仅被广泛传唱,还被吉林省戏曲学校采用为教材。曾被选为长春市南关区历届人民代表,1960年任剧团学员班教导主任,他所培养的学员,有的已成为评剧艺术的骨干。
苏茹兰
(1937~1966)
京剧演员,女,江苏宜兴人。出身于梨园世家,10岁随姑姑苏慧兰和舅父李俊麟练功学戏,又随丁福禄练打出手,由于聪颖好学,练功刻苦,13岁便开始在赣州登台演出,一出《泗州城》赢得了“小神童”的称号。1953年参加尚长春的新宁京剧团,到西安、天津、北京、青岛、济南等地演出,一年后便担当主演。1955年2月,参加长春市京剧团为主要演员,她文武兼备,尤以“打出手”见长,拿手剧目有《泗州城》、《金山寺》、《百鸟朝凤》、《打焦赞》、《刺巴杰》等。1960年拜著名演员赵燕侠为师,还向筱翠花学习筱派花旦艺术。她扮演《战宛城》中的邹氏,《汾河湾》中的柳迎春,《花田错》中的春兰,《箭射九头鸟》中的玉兰公主,《火焰山》中的铁扇公主,都各具青衣、花旦、泼辣旦、花衫、刀马旦等不同风采。在历史剧《澶渊之盟》中扮演的萧银宗,《火烧望海楼》中扮演的崔大脚,现代京剧《五把钥匙》中扮演的农村青年会计唐素芬等,均性格鲜明,独具特色。1966年4月病逝时,年仅29岁。
范政
(1925~1968)
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县一个革命家庭,原名李万万。幼年时代深受父亲李常青(曾任中国共产党北平地下党负责人)的影响,1936年到北京于小学校读书时,参加爱国抗日学生运动,在北平新报的儿童副刊上发表文章,后因参加学生示威等活动被校方开除。1937年3月,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少年抗日救亡组织——新安旅行团,到全国各地演出,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1938年3月,在兰州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3月,随中国救亡剧团到东南亚一带演出,回国后出版游记《海外一课》(1940年,桂林生活书店),发表第一个独幕话剧《谁拿的?》(1941年,桂林《戏剧春秋》)。1941年随新安旅行团从广西桂林经香港、上海到苏北抗日根据地,任该团编委会主任,主编《儿童生活》和《儿童画报》。1944年在盐阜区总剧联任副理事长。其间,曾改编淮剧《过关》(盐城区农村文娱社),创作歌舞剧《刘桂英是朵大红花》。抗日战争胜利后,参加解放淮阴战役,与黄齐明合写并导演了五幕话剧《淮阴之战》(山东新华书店)。1945年调来东北,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哈尔滨市委任宣传部部长兼任辽东军区文工团副团长,在《白山》杂志上发表小说《阔别八年》。1947年任《东北日报》记者,发表中篇小说《夏红秋》(哈尔滨东北书店),在文艺界、青年中引起较大的反响。1948年后,曾任共青团沈阳市委副书记兼青年联合会主席及哈尔滨一〇〇厂党委书记。1950年,随中国青年代表团赴苏联访问,回国后发表长篇报告《尤拉的志愿》及10几篇苏联游记,参加全国和东北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被选为东北文联委员。1953年调到工业战线,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4年到北京中央马列学院学习。1956年调任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部长,作协长春分会副主席,创作儿童读物《列宁的故事》(1957年,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1957年曾任长春市文艺整风领导小组组长,后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到第一汽车制造厂工作。这期间创作大型话剧《生龙活虎》和《吉鸿昌》获得成功。因“文化大革命”《吉鸿昌》未能上演。1978年由长春话剧院重新排练,搬上舞台。1979年,由文化部调北京演出,被誉为“一曲爱国主义的颂歌”,获得奖励。“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残酷迫害,含冤逝世。1979年平反昭雪。
阎茂林
(1896~1968)
京剧演员,原名阎阔山,河北徐水人。10岁起在沧州坐科学艺6年,出科后到河北、山东一带演出。1922年随“七岁红”到东北各大城市演出,回天津后连演10余年,是有名的武花脸和武行头。1944年到大连、沈阳演出,后到长春新民戏院为班底。解放后,一直任长春市京剧团团长。他扮戏干净,画脸讲究,阅历广,办事公道,在艺人中享有威望。1956年剧团改为国营后,与政府派进的干部和新文艺工作者团结一致,热心参加戏曲改革工作,深受干部和演职人员的爱戴。“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1968年4月病故。
张炬辉
(1924~1969)
又名张福全,吉林省怀德县人,1952年入长春市评剧团任副团长兼导演。从本世纪50年代初开始,先后导演了《志愿军的未婚妻》、《刘胡兰》、《花木兰》、《密建游宫》、《半把剪刀》、《武则天》、《金沙江畔》等50多个剧目。他既擅长导演轻松活泼、色彩浓郁的喜剧和凄切哀惋的悲剧,又能导演气势雄浑、深沉凝重的正剧,并致力于剧本创作。主要作品有现代戏《人民勤务员》,与老艺人合作改编的历史剧《密建游宫》,与郑锡武合作、重新整理的传统戏《王定保借当》等。他重视评剧艺术接班人的培养教育工作,满腔热情地创办剧团学员班,并亲自审定教材,还多次面向社会,为评剧爱好者讲授《评剧发展史》、《评剧剧目一览》,以及剧种知识等,深受群众欢迎。于1969年1月20日逝世。
王云鹏
(1898~1970)
著名二人转演员,原名王永贵,艺名双红,吉林省榆树县福安乡人。幼年家贫,15岁投师孙成和学唱二人转。东北沦陷期间被日伪统治当局抓去当劳工,曾自编《劳工恨》演唱,后因唱《安重根刺伊藤博文》遭日本兵毒打。从此,兜里装副竹板到处流浪,艺人称他“兜江湖”。他唱上装(旦),扮相俊,舞蹈美,擅演《杨八姐游春》、《双锁山》、《西厢》等戏。他为人正派,主张“一做人,二讲义,三打基础,四演戏”。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演出新剧目。1953年应邀到吉林省音乐工作组从事民间音乐搜集整理工作,同年10月在全省民间艺术会演大会上同杨福生合演《杨八姐游春》受到表彰,1954年当选为吉林省政协委员,1958年调到吉林省戏曲学校地方戏科任教,热心培养二人转艺术接班人。1959年被吉林省文化局新剧种创编组聘为顾问,1970年7月11日病逝。
任占奎
(1898~1970)
曾用名任玉明,东北大鼓艺人、教师,河北省滦南县油盘庄乡孟庄窝村人。16岁开始作艺,初唱乐亭大鼓,曾多方学艺,在河北省已有名气。1909年后到奉天(沈阳),是最早把乐亭大鼓传入东北的艺人之一,拜东北大鼓名家车德宝为师后,改唱东北大鼓,从此在东北长期作艺。30~40年代经常在吉林北山脚下的茶社营业演出。解放后在吉林市授徒作艺。1961年被长春市曲艺团聘为东北大鼓教师,教授青年演员。其间,曲艺团曾派专人记录了他的代表性书目《三英战吕布》、《单刀会》、《黛玉葬花》、《黛玉焚稿》、《独占花魁》、《刘金定观星》、《大劈棺》等10余段。他是东北大鼓东城调的代表人物之一。东城调,即吉林流派。唱腔中吸收了京剧、评戏的音乐成分,讲究气势声韵,细腻传神,表演以唱为主,俏句多。拿手书目为子弟书的《三国》、《红楼》段,深受宅门女客欢迎。他还于1949年和1965年两度在家乡村中的街口广场上为乡亲们演出,自弹自唱《三国》段。中年收徒有何春芳、芦月秋、杨丽芳等,晚年传人为长春市曲艺团王素华,1965年退休返回滦南老家,1970年阴历二月初九病故。
张青山
(1888~1972)
著名评词演员,原名张捷先(另一说张杰淼),北京市人。幼读私塾,拜师张伯俊。20岁后开始说书,曾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天津青年会广播电台同相声演员马三立等直播琴书《列国》等。改评词后,在秦皇岛、山海关作艺已小有名气。到东北奉天(沈阳)、吉林、长春等地除茶馆营业演出外,长期在电台播讲长篇评书。他说书文白对半,干净利落,且文武兼备,典故安排得当,特别讲究“蓄水关闸”与“开闸放水”的表演艺术手法,生动感人。他整理并出版的《水浒拾遗》和《洪武剑侠图》曾在《盛京时报》、《大同报》上连载,并出版单行本,是评词艺人较早成书并发行的长篇说部。《水浒拾遗》内容取自《水浒后传》,但有他自己的创造,从“打渔杀家”开书,书中人物的绰号都是从《山海经》中选出。他说过的书还有《雍正剑侠图》、《九义十八侠》等,并为其他艺人串过《梁山剑侠》书道子。20世纪40年代曾在沈阳皇姑商场内开清山书房,出售他编撰的两本书。其后至50年代中期,长时间在长春作艺。1953年整理改编的《武松打虎》等在晚会上演出和电台播放。1955年离开长春到吉林省内各地和沈阳市流动演出。1957年定居四平,1972年病故。
固桐晨
(1903~1972)
著名评书演员,学名有德,原名固松年,曾用名张静泉,北京市人,满族。父亲在镶蓝旗护卫营当兵,父死后生活无着,一度充当奉军二等兵、上士。由于自幼常随父亲听书看戏,又在清廷中做事的亲戚处听到不少宫中掌故、轶闻、礼节等项,在军中常为长官说书。25岁时陆续在锦州、沈阳作艺,演说评词《燕山外事》、《清官秘史》。在沈阳拜李庆魁为师。1931年在天津演出时,又拜陈士和为义父,学习《聊斋》。后在东北各地作艺10余年,已负盛名。1948年再回天津,一部《清宫秘史》名震海河,书客送上多幅绣帐,赞誉他“艺术超群”。天津解放后被选为曲艺协会委员和天津市劳动模范。1953年回东北,在营口、四平等地演出。1955年到长春演出,担当曲艺联谊会会长。1958年长春市曲艺团成立,任团长,又被选为吉林省文联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吉林分会副主席、中国曲协理事和吉林省第三届人大代表,曾出席全国三届文代会。
固桐晟演出的长篇评书有《列国》、《东西汉》、《三国》、《水浒》、《明史》、《海瑞》、《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聊斋》、《廿年目睹之怪现状》等。任团长后,勤俭办团,一心为公,并亲自多次率领演员上山下乡演出,带头说新书。曾演出现代评书《红旗谱》、《新儿女英雄传》、《警钟响起》等。“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致残,1972年病逝于长春。
李又罘
(1908~1976)
著名国画家,字光郙,山东省诸城县人。1925年秋毕业于山东省第一中学校,同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在山东从事美术教育工作。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参加抗日宣传活动,1938年到延安,先在陕北公学学习,后到鲁艺美术系学习,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0年5月以后,曾历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所属抗战剧团美术教员、绥德分区文协美术主任、子洲图书馆长、干部文化学校校长、抗敌书库经理、大众画报主编。其间,曾创作过一些抗战内容的门画和年画。1946年6月来东北任黑龙江省绥化县联合中学校长、拜泉中学校长、黑龙江省一中校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兼东北工艺美术展览馆馆长、长春市文化局副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吉林分会主席等职务。
李又罘是全国有影响的中国花鸟画家,对古体诗词也有较深修养。他的写意花鸟画,丰富多采,代表作品《春光烂漫》和《鹊雀梅花》等,皆寓意深远,别具一格。1963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吉林分会、吉林省博物馆、长春市文联曾联合为他举办个人画展,著名画家关山月、作家老舍及省、市领导为其作品题词,先后在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和北京展出,受到好评。1976年11月5日在长春逝世。
谷振铎
(1916~1976)
著名二人转演员,艺名谷月秋,吉林省榆树县人。16岁拜王云鹏为师,学唱二人转,后又拜石玉玺为师,专工上装(旦),唱做俱佳。尤以“三场舞”和“小卖弄”最为精彩,较全面地继承、发展了二人转表演艺术,刻画人物真实细腻,声情并茂,字清味美。代表剧目有《王二姐思夫》、《马寡妇开店》、《西厢》等。1951年开始,先后任榆树县民间艺人宣传队队长、县评剧团副团长等职。1952年参加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同杨福生合演《西厢》受到好评。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调吉林省戏曲学校地方戏科任主任兼教师。其后,又任吉林省吉剧团副团长、吉林省地方戏曲剧院二人转实验队队长、中国曲艺家协会吉林分会副主席。在二人转艺术的改革、创新和培养接班人等方面,都做出了较大贡献。
李青山
(1904~1978)
著名二人转演员,祖籍山东省莱阳,生于吉林省舒兰县。15岁拜二人转艺人张相臣为师学唱二人转,在吉林、黑龙江各地走乡串屯,以卖唱乞讨为生。30岁以前唱上装(旦),艺名“大金镶玉”,30岁以后唱下装(丑),艺名“大机器”,曾被誉为“大将李青山”。东北沦陷期间,被抓去当劳工,受尽折磨凌辱。他嗓音响亮,演技精湛,风格独特,能戏较多,流传在东北地区的60余首民歌和200余出二人转均能演唱。善于“说口”,在长期演出过程中,曾创编许多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即兴“说口”,见景生情,针砭时弊。代表剧目有:《洪月娥作梦》、《摔镜架》、《浔阳楼》、《西厢》、《蓝桥》、《回杯记》、《包公赔情》、《二大妈探病》、《大观灯》等。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家乡搭班演唱,并带徒授艺。1947年参加土地改革运动,1948年在解放战争中做担架队员支援前线,被评为一等模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参加舒兰县艺人文工队,并被吉林省文艺工作团和长春市文艺工作团聘为教师,向新文艺工作者传授东北民间艺术。1956年调到长春市东北地方戏队,任副队长兼教师。1959年以后,历任吉林省戏曲学校教师、吉林省新剧种创编组顾问、长春市民间艺术团教师、吉林省地方戏曲剧院二人转实验队教师。被选为长春市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长春市政治协商会议委员。曾任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吉林分会理事。他注重戏德,提倡“有饭大家吃”,“有戏大家唱”。善于团结众多老艺人切磋技艺,和新文艺工作者合作,挖掘整理大量艺术遗产。由他口述、王兆一整理的“谈艺”、“谈戏”、“小传”等史料专著,由中国曲艺协会吉林分会和吉林省地方戏曲研究室编入《二人转史料》二、三辑中内部出版;由他口述的《洪月娥做梦》、《二大妈探病》、《马前泼水》、《回杯记》、《补汗榻》等传统剧目和唱腔、民歌、说口等,收入《二人转传统唱腔汇编》、《二人转传统说口汇编》等书中。他提倡尊师爱徒,省内知名的二人转演员姜秀玉、关长荣、秦志平、郑淑云、李晓霞、董孝芳、高茹等,皆受过他直接培养,颇得真传。1978年在长春病故。
李秋波
(1910~1978)
京剧演员、导演,河北省霸州县人。8岁随兄李春亭学戏,9岁在安东(丹东)拜李清溪为师,习老生,艺名筱荣庆。10岁随师到沈阳、哈尔滨等地演出,15岁离师后,因倒仓改习小生,受过李妙兰的指教。1936年到长春为新民戏院班底演员,曾编排上演连台本戏《马潜龙走国》、《大五义》、《呼延庆打擂》等。1952年参加民营长春市京剧团担当艺委会委员,剧团国营后为艺委会副主任,兼做演员和导演。1956年因导演《十五贯》和扮演阿鼠成绩突出,当选为“长春市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1970年退休后仍强令其下乡插队,1972年长春市京剧团重建任教师,为培养青年京剧演员做出了贡献。1978年病故。
张宝忠
(1895~1979)
著名杂技艺人,北京市人。出身于杂技世家,其父张玉山在清代当过官差,后入江湖,擅长中国武术,尤以“打弹弓”为其绝技之一,时有“神弹弓”和“弹弓张”之称,并能耍200余斤重的大刀。张宝忠自幼习练武功,并得其父亲传授指点。1956年,入长春市杂技团任教师。他从不保守,以团为家,热心向青年传授技艺,主要演员李素云(女扛竿)、李凤琴、张英武(打弹弓),以及《狮子踩球过桥》、《顶碗》等集体节目,都得到过他的亲自指导。其子张英杰继承父艺,把《举刀拉弓》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将此节目传授给其孙张少杰,成为长春市杂技团和中国杂技团的保留节目,多次出国演出。1979年病故,终年84岁。
李光月
(1920~1979)
长春市人,1937年12月于长春两级中学校毕业。1938年4月到双阳县长岭小学任教员,同年8月到长春孟家屯农事合作社担任职员。1939年3月,在伪满新京邮政管理局保险科任科员。1941年8月,任博文印书馆编辑。1942年至1945年先后任伪满杂志社电影画报、康德印书馆编辑和国民书店编辑主任。抗战胜利后,任长春北光书店编辑兼《忠勇晚报》特约记者、《中正日报》副刊编辑。1947年4月任长春丛文出版社编辑部长,8月任长春一中教员兼工商报副刊编辑。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曾在长春女中、十中、小学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教师进修学院、长春师专等院校任教师。1957年5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长春分会为会员。伪满时期曾出版长篇童话《黑国王和白国王》、《秃秃历险记》(均用笔名李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创作出版的童话故事集有《长耳朵的故事》内收《小绒毛和瘸子》、《长耳朵的故事》、《柳树哥哥和柳树弟弟》、《大地的铁链》、《红花姑娘》5个短篇童话。1957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三个朋友》,内收《三个好朋友》、《笛子的故事》、《除夕》3个短篇童话,1959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再版。1979年1月21日病故,终年59岁。
李清溪
(1894~1982)
河北梆子、京剧、评剧演员,艺名李德全,北京市人。出身于手工业者家庭,自幼酷爱戏曲艺术,先后求艺于河北梆子艺人郭际湘(水仙花)和京剧艺人钱宝奎。1906年入北京“燕喜益”戏园,在“德胜奎”河北梆子科班坐科6年。1912年以后,辗转于天津、烟台、营口、沈阳、吉林、黑龙江的县、镇剧团搭班演出。应工武丑、武行20年,后改文丑,也唱小生。1940年改说评书,1950年重返戏曲舞台。在沈阳北市场评剧班司鼓,后到长春加入长春市评剧团,历任编导兼教师,曾编历史剧《香妃》,与张云艳创作现代评剧《寡妇自由》。1962年任学员班专职教师,曾将戏曲传统表演程式和技巧编成“身段组合”、“台步组合”、“水袖组合”教授学员,主要演员王曼苓、筱王金香、郭贵臣、张晓雯等都曾领受过他的指导。1982年病故。
金玉霞
(1921~1982)
著名评剧演员、吉剧导演,女,原名刘桂芝,艺名新春艳,辽宁省铁岭县人。11岁在四平入“一条鱼”河北梆子班学戏,工青衣花旦。14岁拜师赵文奎改学评戏,在铁岭、大连一带流动演出。扮相俊俏,演戏火爆,颇受欢迎。16岁挑梁唱主角,在大连新世界和奉天(沈阳)中央大舞台、大观茶园因演出《珍珠衫》、《纺棉花》而成名。
1950年参加长春市评剧团,工花旦和彩旦。她善于吸收姊妹艺术,并形成了自己的表演特色。嗓子冲,腔调板式运用自如,在《小二黑结婚》、《小女婿》中扮演三仙姑和陈快腿,运用传统戏曲表演程式刻画现代人物,有许多发挥创造。1957年后调入吉林省戏曲学校任教。1959年吉剧创建初期,调入吉林省吉剧团任副团长兼导演。在导演吉剧第一批实验剧目《蓝河怨》、《桃李梅》、《包公赔情》、《燕青卖线》、《搬窑》过程中,既善于启发诱导演员,又能给每个行当角色示范。她巧妙地运用京剧的水袖、扇子功和二人转手绢绝活塑造人物。她导戏能广撷博采,刻意求新,以构思新颖、风趣幽默著称,为创建新剧种培养青年后辈倾注了心血。1961年和1963年曾被选为长春市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率全家到农村插队落户期间仍在九台县尽心担任导演9年。1979年8月调回长春评剧团任导演,排出各具风采的6部大戏《杜十娘》、《屠夫状元》、《借妻》、《公主与奴隶》等,还自导自演了现代评剧《这样的女人》。1979年8月被吸收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吉林分会理事。1982年在长春病故。
邹佐臣
(1924~1982)
曾用名邹辅员,字壮吾、壮梧,号石奴,别号石头奴才、子夜石奴等。祖籍山东蓬莱,1924年1月25日出生于吉林省怀德县。他自幼酷爱书法、篆刻艺术,因家境贫寒,读私塾刚满三年,便辍学谋生。
他20岁投身革命,23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怀德县武工大队队部文书,县委委员、县政府监委文书、副主任等职。1955年后,曾在长春市监察局、市人委机关党委、市文化局任科长、监察员等职。这时,他不但在书法、篆刻领域内辛勤耕耘,刻苦磨练,而且在剪纸、木刻和民间工艺等方面也有所研究和探索。
1962年至1969年间,任长春文化服务社(吉林省文物店前身)经理,更多地接触到了中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成果,吸取了大量民族艺术遗产的精华。无论是书法,还是篆刻,已达到了以刀代笔在图章上直接进刀的水平,且标新立异,不落窠臼。
1971年被调到吉林省文化局,筹备恢复吉林省文物店的工作。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被任命为吉林省文物店党支部书记兼经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表了书法“坚持社会主义文艺”、篆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等作品。
1982年6月18日病故于长春,终年58岁。
郑锡伍
(1909~1983)
著名评剧演员、教师,河北省滦县人。其父是说书艺人,二伯父是著名京剧武生,受父辈影响,自幼酷爱戏曲。14岁时,拜师张友泰,到李子祥班正式学艺,初以学习花旦为主,取艺名筱荷花。17岁时开始唱主角,在班里挑大梁。1927年随李子祥等去朝鲜演出一年,1928年年底回国。旦角唱红之后不久,又拜著名小生演员张化龙为师改学小生,得其亲授拿手戏《刘伶醉酒》,唱腔、身段均独具特色。曾与著名评剧演员倪俊声合作演出此剧,郑锡伍饰刘伶,倪俊生饰杜康,珠联璧合,红极一时。在与倪俊生合作过程中,悉心学习倪派小生的演唱技巧和风格,受到倪俊生的赏识。郑锡伍的唱腔既有倪派简洁平易、亲切传情的优点,又兼张化龙板头磁实、讲究抑扬顿挫的长处,自成一派。表演身段利落,台步、水袖等俱见功夫。1930年以后,同著名评剧旦角演员李金顺合作3年。其间,又细心学习李金顺高超的演唱艺术,提高自己的旦角演唱技巧和丰富小生的表演艺术。1933年至1945年间,他辗转于营口、安东(丹东)、天津、北京、大连、张家口、哈尔滨、齐齐哈尔、吉林、长春等市,在评剧舞台上,成为红遍关内外、很受欢迎的名小生之一。
1945年“八·一五”抗战胜利后,加入长春新民戏院。1948年长春解放后,他积极参加现代戏的演出,改以老生为主。新中国成立后,他带头团结艺人组建长春市评剧团,并担任主管业务的副团长,热心培养新人。1953年因在现代戏《女教师》中成功地扮演老贫农芦振,在参加东北区第一届戏剧、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中获表演奖。因其技艺出色,为人忠厚,德高望重,曾当选为长春市第一届、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长春市政协委员、省文联执行委员。195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31日,由他和评剧老艺人李岱(李小舫)共同发起成立吉林省百花社,为进一步整理戏曲遗产和发展评剧艺术作出贡献。由他口述、沈瑞苓记录的《刘伶醉酒》,经过整理后,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58年,郑锡伍调入吉林省戏曲学校任评剧科主任,把全部精力倾注在培育学员身上。1983年3月20日,因病逝世于长春,终年75岁。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出版者:长春出版社
本志上下年限为1881至1988年,从机构、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群众文化等方面记述了长春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人物
张云燕
相关人物
樊永在
相关人物
程喜发
相关人物
黄质彬
相关人物
苏茹兰
相关人物
范政
相关人物
阎茂林
相关人物
张炬辉
相关人物
王云鹏
相关人物
任占奎
相关人物
张青山
相关人物
固桐晨
相关人物
李又罘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