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书刊流通与馆办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77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书刊流通与馆办活动
分类号: G259.22
页数: 17
页码: 452-468
摘要: 本节记述了自情况至1988年长春市书刊流通与馆办活动发展情况。
关键词: 图书馆 馆办活动 长春市

内容

对于书刊流通,清宣统二年(1910年)“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设立的“长春图书阅览场”(后改为“长春简易图书馆”),是专门为日本人开放的,中国人无权涉足。民国年间,民国政府虽然注意到了“民智待开”的现实,把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设施,但因藏书量较小,藏书又以古籍为主,一般民众识字者不多,因此阅览者寥寥无几,图书流通领域有限。1912年双阳县建立民众教育馆时,曾开展书报借阅,但因“藏书不及二百册”,“每日不过三、五人”。
  1919年建立的榆树县图书馆情况较好。该馆章程规定:“本馆为社会教育起见,遵照部定图书馆规程,储集各种图书,供公众之阅览,以表彰文化,发扬国光,灌输常识,启迪国民为宗旨。”馆内阅览分5种:普通阅览、特别阅览、妇女阅览、儿童阅览和报章阅览。同时,设置巡回文库,选购通俗图书,配置图书箱若干,分送各乡镇,传递阅览,定期收回。但为时不久,因县财政经济困难,除仅存几种旧日书籍外,“新闻报类,片纸皆无,终年封锁,人迹鲜到。”1925年农安县通俗教育馆图书馆每日开馆时间为上午8时至11时,下午2时至5时,而每天平均阅读者仅25人次。
  1930年9月1日,长春市公立图书馆正式开馆。据《礼教资料汇辑》载:由于当时“房屋过少,院落又小,因陋就简,维持现状,每日阅书者二、三名不等,阅报者每日三十余名”。东北沦陷期间,因各地图书馆奉命对馆藏书刊进行“清理”,图书结构的变化,进一步影响了图书的流通。
  1938年10月,伪满洲国民生部发布第167号训令,要求各地图书馆举办“读者识字周间”活动,作为图书馆“阅者稀少”,“不能尽量发挥其机能”①的补救措施。自此,“新京特别市立图书馆”以馆藏90%以上的日文书刊为资本,设立“战时巡回文库”、“阵中文库”、“移民地慰问文库”、“林间文库”等,同时举办“建国”资料、日俄战役图书、明治资料、北支那资料、时局照片、宣传画、满洲摄影等军国主义、殖民地色彩浓重的各种形式的展览。此期间,各县图书馆也分别采取开展览会、办巡行文库等措施,企图拓宽流通渠道。但人民群众对殖民地文化的敌对情绪和冷漠态度仍无力扭转,流通情况不佳。据伪满洲国民生部社会司社会科《吉林省公报》(1939年第1116号)统计:1939年2月,农安县民众教育馆附设图书馆馆内阅览月平均220人次,馆外阅览月平均5人次;德惠县民众教育馆附设图书馆馆内阅览月平均67人次,馆外阅览月平均94人次;榆树县图书馆藏书较多,为2988册.,馆内阅览月平均为1305人次,而馆外阅览月平均仅45人次。“新京特别市立图书馆”(总馆)藏书49010册,馆内阅览月平均为2006人次,馆外阅览月平均为488人次;“新京特别市立图书馆”北大街分馆,藏书18534册,馆内阅览月平均为788人次,馆外阅览月平均为128人次。
  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同年12月,长春市图书馆改名为长春特别市立图书馆,划为长春特别市政府直接领导。当月,分馆开馆,设成人阅览室和儿童阅览室。1949年4月,采用了《东北图书馆分类法》,对解放区出版的新书进行分编,并编制了公务分类目录和读者分类、书名目录。同年7月,开始办理读者个人和集体借书证,实行押金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49年11月为了改进业务,方便群众,除对各种制度及借阅手续都力求简便,赶制书名卡片外,又于长春市内试办了5处巡回图书馆,用巡回书箱按读者需要装满图书,送往各处轮流阅览(每一期为半月),深受各界群众欢迎。同年12月,扩大了成人阅览室,并增设了儿童阅览室。1950年3月,对各工厂、部队、机关、学校发出集体借书证142个,使借阅读者日渐增多。当月,馆内阅览为9685人次,较上年11月增加3倍;图书流通数达19300余册。1950年8月始,试办儿童故事讲座,有106名儿童参加。此举吸引了广大少年儿童经常来馆阅览儿童读物。1951年6月,在长春卷烟厂等6个较大的工厂建立了图书流动站。1952年5月,在胜利公园又举办了通俗读物流动阅览站,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从1953年4月开始,将原来的机关团体集体借阅办法改为个人借阅,给广大读者带来了方便。
  1953年,国家进入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期间,长春市图书馆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进行了编制图书专类目录的工作。首先,根据基本建设的需要,把馆内藏书、期刊和报纸中有关基本建设的理论指导、政策法令、施工设计、财政会计、先进经验等各方面的材料集中一起,编制了《基本建设专题目录》。同时,把馆内藏有的苏联和中国文学获得斯大林文艺奖金的作品,也编成专题目录,并把书中的主要内容加以介绍和说明。同年,为了支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工程,组成图书小分队,随长春市基本建设文化服务队深入六五二(今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基建工地,并提出“送书上门,保证重点,活跃生活,推动生产”的口号,同工人同吃同住,随时了解需要,及时提供书刊资料,并编印了《基本建设参考资料索引》等。先后在工地、宿舍建立流动站67处,流通图书达525400多册次。同年10月,于驻长部队又建立10余处图书流动站,受到解放军指战员的普遍欢迎。
  1954年6月,市图书馆与东北图书馆联合组成领导小组,对六五二基建工地图书室进行重点辅导,至8月,共建立工地图书流动站18处,为各工区发放图书借书证884个,借阅图书达14300余册次。这一年,举办图书流动站的工作又深入到长春市郊区的农村,特别是1955年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和中共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发表后,又进一步地推动了此项工作的开展。图书流动站达47处。
  1956年,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同年5月,中央文化部召开了“全国公共图书馆工作会议”,指出了公共图书馆同时承担为科学研究服务和为广大群众服务两项任务。根据需要,长春市图书馆将推广辅导部改为参考辅导部,并开辟了参考阅览室,把图书流通站的工作全部移交给区文化馆图书组,集中人力主动为工厂、科研和农村合作社的科技人员提供书刊资料,协助他们解决生产和科研中的难题。如:协助吉林农校完成了人参栽培和鹿的饲养的科研项目;协助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完成了“布林双喷式化油器”的研制等等。由于成绩显著,受到了上级领导部门的表彰。同年8月始,又为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发放了荣誉借书证,在借书时间和册次方面予以优待。同时,并开展了电话借书、邮寄借书,以及送书上门等多种服务方式,深受各阶层读者的称赞。是年,榆树县图书馆为了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对图书分类使用“人大法”,①著者号使用“四角号码”进行排架,设有读者分类目录和公务分类目录,建立了图书个别登记帐。当年读者44475人次,图书借阅14026册次。1957年,为扩大馆外图书流通,建立图书流动站30个,其中:工厂企业18个,农村12个。添置图书流动箱35个,流通图书12983册次。农安县图书馆1956年阅览18000人次,借书6500人次。
  1958年3月,文化部召开了《全国省、市、自治区公共图书馆工作跃进会议》。这一年,受“大跃进”浮夸风的影响,长春市图书馆盲目地追求建站数和送书册次,抽调大批人力,集中大量藏书,不顾客观需要和可能,仅1958年至1959年,在农村、工厂、部队就建图书流通站352个,由于辅导工作跟不上去,管理又较混乱,造成送下去的图书丢失和损坏,不仅给国家的财产造成损失,而且为生产和科研服务工作均被迫停止,馆内的借阅亦受到冲击。据统计,1957年借阅的人次、册次为286559人次,419465册次,而1958年下降为171100人次,219449册次。同期县图书馆因一度简化图书借阅手续竟使得6000余册图书受到损失。
  1960年冬,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根据中央精神,长春市图书馆自1960年至1965年,首先对图书流通站进行整顿,对有条件的群众又特别需要的流通站加强了辅导,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开展活动;对不具备条件的,坚决撤销。到1965年,经过整顿,共保存162个流通站。这一时期,为了提高图书利用率,方便读者,对传统的闭架借书进行改革,实行了开架借书。还与长春市科委情报处联合开办科技阅览室,在为生产和科研服务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市及各县(区)图书馆(站、室),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文艺黑线专政”论的控制下,建国后17年的图书馆工作被全盘否定,污蔑社会主义图书馆为“封资修的大染缸”、“修正主义的温床”。否定了图书馆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和为生产科研服务的方向,致使一大批图书和报刊当成“封、资、修的黑货”而被封锁。同年9月,市、县图书馆均被迫闭馆,使书刊流通工作中断。1969年12月,以“备战”为由,市图书馆将10万册贵重书刊运往九台、双阳“备战点”,直到1971年3月才全部撤回。1970年10月,市图书馆局部恢复开馆,外借只接待持单位介绍信的读者。1972年1月开始办理个人借书证。但由于受“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的束缚,能开放流通的书刊极为有限。其间,还经常开展所谓“批黑书”、“批作家”、审书、评书、录音辅导报告等活动。仅据1972年统计,全年举办政治理论辅导报告达203场,听众30100人次。之后,又相继组织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阶级教育”的录音报告51场,听众22000人次。
  1976年1月,长春市图书馆经过反复讨论和学习,正式使用《中国图书分类法》,并制定了《长春市图书馆图书分类细则》。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特别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市及各县图书馆的书刊流通和馆办活动也随之逐步纳入为四个现代化服务的正常轨道。1978年4月,根据国务院批转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关于图书开放问题的请示报告》的精神,各图书馆开放了“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禁锢的大批图书;“文化大革命”以前公开借阅的社会科学和文艺类图书绝大部分公开借阅;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图书、工具书亦全部公开借阅。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长春市图书馆不断扩大读者队伍,对读者登记办法实行改革。1979年分自然科学证、社会科学证两种,限额8000个。
  1980年,合并为一个证,限额发展到10000个。
  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以后,市及各县(区)图书馆(站)普遍加强了为生产和为科研的服务工作。双阳县图书馆坚持面向基层,增加科技书的购买比例,由总购书量的10%提高到40%。在全县15个乡镇建立了科技图书流动借阅制度,把适合农村读者的图书,如《科学种田》、《经济作物栽培》、《农药化肥的使用》等书籍,送到群众手中,采取“为人找书,为书找读者”的办法,使过去一度成为“死书”的变成“活书”。同时,加强了信息传递和反馈,与科技等部门建立了科技咨询服务网络,并加强了同外地科技信息交流,注意收集外地先进科技信息,编印《信息快报》,及时发放给广大科技人员和农民。
  德惠县图书馆实行“跟踪定向服务”的方法,根据生产科研各个环节的需要,主动提供资料。1980年至1982年,共为用户查找提供资料200余种,1000余册,有效地促进了生产和科研的发展。德惠县玻璃厂生产的平板透明玻璃,质脆且浊,薄厚不匀,产量不高。经县图书馆辅导部多方查找和提供资料,协助该厂解决了下料不准的问题,使玻璃质量越来越好,产量也不断增加。
  长春市图书馆为适应新的形势,调整了组织机构,改自然科学部为科技部,重点开展为生产和科技服务,建立“科技文献检索室”,加强了情报职能。其间,增订《化学文摘》、《生物学文摘》、《工程索引》、《科学技术文献速报》、《世界专利索引》、《科技文摘杂志》等100余种。在服务方式上,开展了定题跟踪服务、咨询服务、代查代译代复制、资料展览、举办检索工具学习班、编制专题资料和索引等工作,获得服务成果20余次,解答咨询956件,接待读者98343人次。科技部被长春市科委评为科技情报先进单位。
  长春市图书馆素以收藏沦陷期间东北地方资料而著称。为发挥馆藏优势,更好地为社会科研服务,在调整机构中,新建参考部。该部将馆藏东北地方资料集中起来,组建了“东北地方文献资料特藏书库”。从1982年开始,时逢全国各条战线编史修志工作普遍开展。参考部抓住机遇,紧紧围绕编史修志工作,开展了编制专题资料索引、开发文献、代查代译代复制、参考咨询等服务项目。市图书馆编写的《东北地方资料索引》、《东北市县沿革与地名由来》等书出版发行后,受到广大编史修志和社科科研工作者的普遍欢迎。4年间,共接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等地4000多个单位,总共11870人次,提供资料58900册次。为此曾受到吉林省地方志办公室的表扬。参考部多次被市文化局评为先进部。
  1984年始,长春市图书馆为方便读者,实行了小说证限额发放,普通证敞开发放的办法,使读者队伍猛增到18000个,创市图书馆发证最高记录。同时,调整了开馆时间,由每周6天开馆改为7天全部开馆;由每周开馆38小时增加到56小时,后又增加到61小时。在借阅方式上,扩大了半开架的范围,同时实行了邮寄、预约借书的办法。同年,期刊室由闭架阅览也改为开架阅览,并开辟了报刊咨询室。1986年又实行对15万册书刊全部开架借阅,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
  从1986年1月开始,市图书馆充分利用馆内报刊图书资料较多的优势,设专人收集信息,编印《信息文摘》(后改为《信息摘编》)。文摘重点反映全国各地报刊中反映长春市的改革动态、经济、文化教育、市场经济等评介文章,为中共长春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信息咨询。同年7月,科技部又新设“中外文科技文献检索室”和“中外文科技报刊阅览室”两个开架阅览室,并正式对读者开放,免费为读者查找和提供国内外科技资料。1987年6月,市图书馆为方便读者,将馆内图书、期刊、报纸,对读者全面开放,外借部实行敞架借阅,受到了读者的普遍欢迎。当年,图书流通已达280000册次,其中:哲学类2000册次,社会科学类234000册次,自然科学类44000册次。
  对于馆办活动,从建国到1956年期间,长春市图书馆为积极配合党的中心任务,还多次通过开展图书宣传工作,向广大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党的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政治运动。如:1952年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三反”、“五反”运动的伟大胜利,举办了图书展览并设置通俗图书、画报的露天展览站;为揭露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推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在各大商场和馆门前先后举办8次大型图片展览;1954年又组织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图书、图片展览”,展出图书400余册。同时编印了《学习总路线资料索引》,开展了有关总路线的专题剪报工作。这一时期,还曾组织《把一切献给党》、《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报告会,与共青团长春市委、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举办《底沙河畔》、《保卫延安》、《三里湾》等报告会和读者座谈会,积极向读者推荐优秀读物。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有效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也有力地宣传了图书馆本身,扩大了读者队伍,密切了和读者的关系。
  少儿阅览室的工作也十分活跃。在馆内外大力开展阅读与辅导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截止1964年4月,共接待小读者30余万人次,阅览书刊135万余册次。在阅览中,有目的地引导高年级学生配合课堂教学进行阅览,并组织报告会、故事会、诗歌朗诵会320余次。在距较远的1900多所小学校中,建立了210多个借书小组。这些活动对培养儿童的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增进文化知识,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成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深受儿童、教师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文化大革命”期间,“四人帮”的倒行逆施不得人心。长春市图书馆的广大工作人员以对党和人民群众的责任感,在逆境中还曾自觉地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为生产和科研服务的工作。如:1971年始,先后与长春市科技局联合举办了“机电产品革新项目资料展览”;同吉林省情报所联合举办了“外商来华座谈资料展览”。1972年,派出人员深入德惠县农机一厂,经过调查研究,提供资料,帮助解决了该厂“中频感应电炉”的试制工作;为九台县农机大修厂提供产品样本,使他们研制成功手扶式水田锄草机。1973年4月,参加国家科研攻关项目“三聚氯氰”大会战的资料收集编译工作。1975年,组织“机械夹具图纸展览”,在市内展出后又到外县巡回展览,德惠县农机一厂利用展出的图纸,制成了“三用钻头”。1976年完成了编译《三聚氯氰专利译文集》和《三聚氯氰专题资料》(1~9集),为这一国家攻关项目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国家化工部的表彰。
  1988年2月23日,经长春市人民政府决定,市图书馆馆舍因年久失修,从即日起闭馆。在闭馆期间,市图书馆仍然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力所能及的各种活动。

附注

(注:①引自《满洲帝国文教部第二次年鉴》,1935年12月版。) (注:①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出版者:长春出版社

本志上下年限为1881至1988年,从机构、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群众文化等方面记述了长春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