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六节 队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743
颗粒名称:
第六节 队伍
分类号:
J812.1
页数:
12
页码:
222-233
摘要:
本节记述了解放后至1988年流传长春市戏剧对于与人员的情况。
关键词:
队伍
戏剧
长春市
内容
一、队伍结构与人员来源
(一)评剧队伍
长春解放前,外地流入的评剧班社相继离长。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长春市教育局社教科将新民戏院仅有的张铁华、郑锡伍、黄质彬等17名京、评剧艺人组织起来,安排在茶社清唱。其间,一部分失散的京、评剧艺人陆续返回戏院,遂于同年11月4日组成了京、评“两合水”份子班。
1950年4月,新民戏院分为京剧、评剧两个团,评剧以郑锡伍、黄质彬、宋孝岩、翟云亭、杨海庭等评剧艺人为骨干,成立了民营评剧团。之后,又陆续吸收筱王金香、杜文彬、张桂霞、金玉霞、李清溪、刘奎英、张云燕、周小楼、于德江以及随团学艺的张晓雯等加入剧团。
1952年11月,剧团由民营改为国营长春市实验评剧团,定编70人。长春市文教局派关国瑞、张炬辉、陶欣、沈瑞苓、张士魁、那炳晨等国家干部和新文艺工作者到剧团工作,充实剧团的领导和编剧、导演、编曲、伴奏等创作力量。1953年至80年代,长春市文化主管部门先后派董文、李映、王贵生、李树谷、李文农、徐艺等到剧团担任领导工作,又相继从省内外兄弟剧团和大专艺术院校毕业生中调入演员郭贵臣、李春生、王曼苓、何中天、杨兆明、欧阳菊辉、鲜凤霞、郑桂芳,导演李俊贤、何一之,鼓师张国珍、刘彦明、张国荣(后为编剧),编曲范明山、史林、王殿楼,舞美设计李宇光、向森,编剧李学忠等一大批艺术骨干。
为不断培养新生力量,长春及各县评剧团先后举办以团带校学员班,或招收随团学艺的青年学员,使各种门类的艺术人员得到不断充实。长春市评剧团还先后接收了被撤销的长春市河北梆子剧团、长春市京剧团的演职员共60余人。
1954年,长春市评剧团招收随团学艺学员邬莉、张奉生、李玉芬等7人。
1956年至1980年,双阳县评剧团以随团学艺的方式先后举办4期学员班,共招收柴晓莉、刘文汉、韩东华、贾玉兰等57名学员,由剧团老演员李桂肪、柴金山、刘广巨、朱玲霞等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
1956年至1982年,榆树县评剧团先后举办3期学员培训班,共招收于文奎、韩松兰等43名学员,由剧团老演员刘文卓、崔虹霞、蔡玉肪、李淑兰等担任教师。
1957年,长春评剧团招收刘立明、刘秉义、谢木华等10名随团学艺学员。
1958年至1980年,德惠县评剧团先后举办4期学员培训班,共招收武福林、樊秀梅、段惠新、王艳君、宋桂艳、王贵臣、李少芹、乔安凤等42名学员,由剧团老演员赵玉珍(筱月舫)、明月樵、林宝奇等担任教师。
1959年2月和1960年5月,长春市评剧团举办以团带校学员班,先后招收陈丽妹,杨月芹、左玉山、周连生、李德林、秦廷福、白金先、柴志等64名学员,学习期限3年,由老艺人李清溪、黄质彬、张云艳、刘英杰、王德明等任班主任和专职教师。
1960年至1970年,九台县评剧团先后举办两期学员班,共招收学员45人,由崔叔珍(艺名张喜凤)、刘志杰担任基功和唱腔教师。
1964年6月,长春市河北梆子剧团撤销,30余名演职员调入长春市评剧团。
1970年10月,长春市评剧团成立第二期以团带校学员班,学制5年,共招收赵丹红等14名学员。
1985年,长春市京剧团撤销后,导演宋强、演员姜建东等20名演职员调入长春市评剧团。
1988年,长春评剧院及九台、榆树、德惠、双阳等县评剧团,共有职工462人。其中,业务人员394人。
(二)京剧队伍
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国民党军队所属的京剧团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收编后离长。本地所剩的演员只有新民戏院的张铁华、张青华、王少鹏、孙玉楼、李秋波、樊永在、阎茂林、郝福生等10余人,与评剧艺人“两下锅”演出期间,一些失散的京剧艺人陆续返回戏院。1950年4月,70余名京剧演职员迁到大众艺园(今大众剧场),成立了民营京剧团,团长张铁华。同年,张铁华离长后,由老艺人阎茂林任团长。之后,相继在流动演员中吸收穆燕燕、李声铜、李春芳、苏茹兰、宋富林等加入剧团做主要演员。1956午3月,剧团由民营公助改为国营长春市京剧团。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长春市文化主管部门先后委派李文农、王奎文、郝明、丁涛、李树谷等国家干部担任剧团的领导工作,并调入关敏、袁履霜、杨金旺、张福禄、刘乙等一批新文艺工作者充实剧团的编剧、导演、舞美设计、音乐设计等创作力量,剧团又相继从外地剧团、流动演员以及中国戏曲学校毕业生中吸收孙震霖、李筠秋、任鸣武、张晨明、刘效秋、张至云、孙持正、尚明珠、尚凌云、苏承龙、张少臣、董春柏、任菊香以及青年演员徐枫等加入剧团。
为不断培养新生力量,剧团除招收阎宗孝、欧阳甲仁、毕其成等随团学艺的学员外,于1959年8月成立学员班。至1960年招收两期男女学员,共66人(其中文武场学员9人)。王元瑛、关敏、李声铜等先后任学员班主任。按正规戏校有计划地进行教学,选派张又天、李声铜、孙玉楼、穆艳云、于荣秋、任菊香、陈世新、樊永在、郝福生、郭连福、白喜鹏、尚凌云等20名专职教师,分别负责基功、剧目、文武场的教学。学员刘喜亮、姜建东、李学忠、崔永芳、徐桂苓、王书敏、林俊久、乔世佑、李先尧等后来均成为省、市剧团的艺术骨干。
到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前夕,剧团拥有演职员180余人。1969年9月,在体制改革中全团并入吉林省京剧团。
1972年4月,长春市革委会决定组建新的长春市京剧团,先后委派赵惠、勾继成、李文农、许仲、徐冬冰、李绮秋、包学广、焦洪举、阎作义、白宗启等担任剧团的领导工作,陆续抽调原市京剧团和省京剧团的李秋波、张琳娜、尚凌云、阎宗义、郝福生、任菊香、姜建东,以及长春市评剧团演员张晓雯等19人任基功教师,又相继调入舞美设计刘志启、张海波,导演李声铜、宋强,鼓师张立达、贡振山、李先尧,琴师崔秀岩、王书敏等,充实教学队伍和创作力量。
1972年7月开始,从初中学生和农村知识青年中招收张继波、周昱敏、夏铁民、姜立地、金卫东、张刚、郭玉林、李思理、王莹、陈力、邮影珍、温美叶、王小力、博百良、王圣起等35名男女学员。1974年9月至12月,又招收刘斌、郭锋、辛苏悦、苗英、韩兵侠等男女学员35名。其中,宋锁成、李虎岭、蔡占秋等12人是从河北省保定地区农村招收的武戏学员。两期学员经过5年时间的培训,在边学习边参加演出实践中涌现出一批较优秀的演员和作曲、伴奏员。“文化大革命”以后,为充实剧团的骨干力量,又先后调入原市京剧团老演员董春柏,省戏曲学校京剧科毕业生柳亚莉、魏军和延边京剧团青年演员邢美珠以及贾喜麟等,使剧团的阵容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984年长春市文化局根据文化部1983年《关于艺术表演团体的建设和改革方案》的精神,决定撤销京剧团建制。从1985年开始,全团113名演职人员陆续离团。其中,演员张继波、周昱敏、李虎岭,鼓师李先尧调入吉林省京剧团。邢美珠、贾喜鳞、宋锁成、张志田调入云南省京剧团。郭玉林考入中国京剧院。王小力、金卫东考入北京京剧院一团。王金生、蔡占秋考入江苏、浙江京剧团。刘斌、李思理考入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做独唱演员和伴奏员。张刚考取中国戏曲研究院戏曲音乐研究生。王圣起考入广播电视学院导演系。王锋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导演宋强、演员姜建东、苗英等30人调入长春市评剧团从事评剧工作。其他大部分演职员改行从事电视导演、演员,或报社编辑、记者和其他工作。老演员李绍秋评为一级演员后离休。演员阎宗义、李声铜,舞美设计刘志起,鼓师贡振山,伴奏员崔秀岩、芦颖、张彬生等评定为二级职称后也相继离退工作岗位。
(三)二人转队伍
新中国成立之前,二人转演出团体都是由二人转艺人自行组班,并时聚时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长春市和各县文化主管部门的扶持下,把散在的二人转艺人组织起来,委派国家干部,配合有经验的二人转艺人共同担任领导,并不断充实新文艺工作者参加创作和辅导,逐步形成一支有导演、教师、编剧、编曲和演员等各种艺术门类正规的专业化队伍。
建国后新的二人转队伍最早是从榆树县开始组建。1950年11月,中共榆树县委宣传部、县政府文教科组织举办3期民间艺人训练班,进行短期时事学习,每期20余人。在此基础上,由艺人谷振铎、杨福生、王国臣等人组成民间艺术改进会,另由杨福生、王永贵、罗洪志、王海山、谷振铎等组成文艺创作小组,并组成几个宣传组,在各区、村开展演出活动。1951年11月11日,正式成立榆树县文艺宣传队(1957年改为榆树县地方戏队),由谷振铎、杨福生担任队长,主要演员、乐队员有王国臣、王永贵、贲景昌、王海山、李殿奎、邵祥等,后又充实了赵吉昌、关瑞,女演员安景芝、尤桂芬、郎秀霞、张永莲、王亚娟、齐淑琴、苏文芳等,老艺人刘士德也参加演出并传授技艺。
1952年零散的二人转艺人开始进入长春市,在富海茶社形成一个时聚时散的不固定的小班,主要艺人有温占林、张勤和女演员李红霞等。1954年,根据文化部《关于加强对民间职业剧团的领导和管理的指示》精神,在长春市文化局的扶植下,把不固定的小班组成为一支有组织、有章程、有领导的集体所有制的文艺队伍。市文化局派政府干部白万程到队兼副队长,加强领导。地方戏队由王悦恒任队长,男演员有温占林(艺名“七盏灯”)、张勤,女演员有杨福芝、杨灵芝、杜淑莲等。1955年,市文化局又先后派新文艺工作者那炳晨、徐昶奎等加强业务辅导,整理剧目,提高音乐和表演艺术水平。1956年6月,著名二人转老艺人李青山从舒兰县调入该队任教师,后任副队长。为培养二人转艺术接班人,相继招收关长荣、姜秀玉、姜秀安、王志杰、李金等10名青少年学员,由李青山亲自授艺,经半年培训即登台演出。
这一时期,德惠、农安、双阳等县也相继成立了集体所有制的地方戏队。各县文化局均派国家干部加强领导,并采取随团学艺、以师带徒的方式,培养、青年学员,使专业二人转队伍得以不断扩大。
1958年始,为了支援全省二人转事业的发展,榆树县的谷振铎调到吉林省戏曲学校任地方戏科主任,李青山、王云鹏任地方戏科教师,为培养全省的二人转队伍做出贡献。
据1960年5月统计,榆树、农安、德惠、双阳等县地方戏队共有演员51人,学员10人。1960年8月,为创建东北地方戏新剧种,长春市文化局决定成立长春市民间艺术团。编制37人。成员以原东北地方戏队的部分二人转演员为主,又从中学生中招收部分青少年演员。主要二人转演员有徐文臣、张勤、顾玉增、关长荣、姜秀安等。编剧白万程,作曲刘乙,导演高愚,文化局委派李洪湛、王昭担任艺术团的领导。该团在1962年9月精简机构时撤销建制。
1963年经中共吉林省委批准,吉林省文化局从省内专业地方戏队(团)抽调艺术骨干组成吉林省吉剧团附设二人转实验队。谷振铎任队长。李青山、徐文臣等任教师。抽调双阳县文化馆的二人转业余作者王彻任专职编剧。原长春市东北地方戏队的青年演员关长荣成为该队的主要艺术骨干。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市的二人转队伍遭到严重破坏,二人转老艺人一律被遣散,回乡务农。各县地方戏团(队)全部撤销,大部分演员被迫到农村“插队落户”或改行从事他业。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县又开始恢复或重新组建地方戏队或民间艺术团。为充实新的二人转队伍,相继招收青年学员,采取举办小科班或以师带徒的方式,培养新生力量。到1985年长春所辖5个县的民间艺术团(队)的演职员发展到119人。演员苏文芳、陈殿栋、李桂琴、郝春荣、王书丽、张庆新、王捍东、张文杰、张小惠、隋永福、安凤田、陈淑珍、程玉华、董艳梅、王海云,导演(兼演员)徐景荣,编曲田立春、韩松兰、孟宪丰等是这一时期的艺术骨干。
从1986年开始,各县对剧团布局进行调整。到1988年,只保留榆树、农安两县的民间艺术团,有演职员56人。其他各县民间艺术团(队)的主要演员大多调入县评剧团,坚持演出二人转。流动在5个县境内的民间职业二人转小班又有所发展,成为长春市二人转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较有影响的演员有:李光、高晓霞、解艳丽、董小艳、郑小华、石淑琴等。
(四)话剧队伍
长春市的话剧队伍是从1948年11月组建的长春市文艺工作团时期逐渐形成的。1948年至1953年,文工团的成员主要是来自长春市中、小学校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长春市委主办的青训班、东北鲁艺文工团三团、郊区土改工作队、东北大学文工组、市青年干部学校、市工人政治学校,以及从哈尔滨和长春两市招收的一些爱好文艺的中青年。其中,白光远、王兆一、王常俭、李树谷、王旭、张云、吕启凤、李俊贤、杨珍年、赵永栋、张岱、王雨竹、吴振德、董润泉、靳维民、孙和亭、吴桂林、雷影梅、郑丽金、王承圣、陈松年、朱宇、刘凤一、阎学斌、王力学、崔北桥等均为建国后长春市第一批话剧队伍的主要成员或基本成员。
1953年10月20日,长春市文艺工作团改为专业性的长春市话剧团。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任命文艺处干事林野任团长,王兆一、王异、关敏、王旭等先后任副团长。主要演员除文工团时期的部分成员外,又相继从民间职业剧团、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原辽东省和辽西省话剧团、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等艺术团体调入佐夫、张力军、许志余、薛世贤、魏克莉、倪凤翔、宁喜萍,以及原“满映”演员张奕等。这时期,还有在华东艺术专科学校美术系毕业的高俊柏等,使演职员队伍得到充实。
1957年7月,吉林省话剧团全体成员并入长春市话剧团后,又增加了导演吴飞、何一之、孙立昌,演员杨村夫、韩林、王炎、邱苓华、陈励、滕岩、黄沙、吕贵(后做导演)、田吉海、景风、徐雅芝、高鸣、崔国钧,舞台美术工作者王凤林、向森、李学淮、杨起、傅宝金、赵举、李保等。其中,多数是解放战争时期参加吉辽军区政治部文艺工作团和吉东、吉北、吉南军区政治部宣传队的成员,以及原吉林市文工队的主要演员。两团合并后,由吴飞任团长,杨村夫、关敏、王旭、李树谷任副团长。其后,从1958年至60年代中期,又相继调入原人民解放军三十八军文工团转业的姜长华、张振山、余琢等6人和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生雷广赢、吕松、徐国隆,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毕业生姚鸿斌,武汉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刘尚武,长影电影演员沙娜,以及汪洁、纪维时等一批艺术骨干,使剧团的艺术阵容又得到进一步加强。
为了提高在职人员的艺术素质和创作水平,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剧团选派李俊贤、雷影梅、滕岩、李树谷、吕启凤、吴飞、杨村夫、陈励、高鸣、孙立昌、韩林、王常俭、孙和亭、王力学、乔尚志、郭维城、朱宇、吕贵、王承圣、范玉珍等考入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或东北文化部举办的表导演训练班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单位进修学习、短期培训。其中,多数成员学习结业后返回剧团(院)成为表演、导演和舞美工作的骨干。
为了不断充实新生力量,剧团于1959年举办第一期以团带校学员班,从中学生中招收李杰、任玉莲等男女学员19名。1960年举办第二期学员班,招收男女学员43名。1966年又招收于丹等6名学员。
1969年9月话剧院解体后,大部分成员并人1964年在省艺术专科学校话剧系基础上组建的吉林省话剧团。少数成员组成市革委会政治部文工团话剧队。其间,原吉林省广播文工团演员李嘉斌、田振林、王成烈、杨秀芬等加入话剧队,并吸收王德顺等一批艺术骨干充实表演队伍。1973年又招收何伟、李又斌、张瑞芹、王长平等10名学员。
1977年话剧队组建为长春市话剧团,由王旭任团长。
1978年市话剧团同省话剧团合并,恢复长春话剧院。先后由吴飞、王旭、赵国庆、高鸣任院长。表导演队伍又增加了原戏剧专科院校毕业的罗满、甘雨洲、朱德喜、郑坤范、张运霁、吴茵录、史宪富,以及舞美人员汪凤岐、陶子厚,编剧赵国庆,和本团培养的青年演员徐长松、李莉等。1988年剧院共有职工185人,其中,业务人员164人。
(五)创作与艺术科研队伍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长春市直属各剧团共有专职和兼职的编剧人员10余名。1964年成立长春市戏剧创作室,吉林师范大学中文系和长春电影学院接纳5名毕业生,做专职创作员。1969年9月,创作室被撤销。1972年重新组建长春市文化局创作组。1978年改为长春市戏剧创作室,编制15人。到1980年长春市和各县(区)创作室(组)及市直各剧团(院)共有专职创作员42人。
1980年成立长春市艺术研究所,同市戏剧创作室合署办公。所长由创作室主任王兆一兼任。主要研究人员有:原创作室编剧白万程、陈永芙、杨廷玉、王桔,话剧院舞美设计乔尚志、汪凤岐,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兼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韩玉洁、市话剧院导演(后任市文化局戏剧科副科长)孙立昌、市京剧团副团长徐冬冰、市评剧团副团长左玉山、市群众艺术馆编辑杜林等。
1985年研究所与创作室分成两个独立单位。为了加强艺术科研工作,扩大艺术科研队伍,于1986年10月,从市、县专业艺术团体中聘请33名有实践经验,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独立研究能力的专业文艺工作者为特邀研究人员。
1988年全市共有专业创作人员51人,专业研究人员15人。
二、人员交流
新中国成立后,长春市各艺术表演团体培养造就一大批艺术骨干和富有经验的领导干部。为了支援全国和全省戏剧事业的建设,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一些人相继调到省内外剧团或艺术院校,从事编导、编曲、主演、教学和领导工作。
附注
①(注:①引自吉林省文化局档案,1962年第15号卷309—340页。)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出版者:长春出版社
本志上下年限为1881至1988年,从机构、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群众文化等方面记述了长春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人物
王云鹏
相关人物
金明
相关人物
刘海茹
相关人物
周小楼
相关人物
王力学
相关人物
李俊贤
相关人物
刘中
相关人物
那炳晨
相关人物
张先程
相关人物
陶欣
相关人物
金玉霞
相关人物
郑锡伍
相关人物
邬莉
相关人物
张奉生
相关人物
李青山
相关人物
谷振铎
相关人物
李春生
相关人物
关长荣
相关人物
姜秀玉
相关人物
王彻
相关人物
杨村夫
相关人物
徐枫
相关人物
刘喜亮
相关人物
孙震霖
相关人物
欧阳甲仁
相关人物
崔永春
相关人物
阎宗孝
相关人物
邢美珠
相关人物
徐长松
相关人物
刘斌
相关人物
张士魁
相关人物
董春柏
相关人物
张晨明
相关人物
郝明
相关人物
丁涛
相关人物
关敏
相关人物
徐云龙
相关人物
纪维时
相关人物
郭贵臣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