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农业区划成果应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土地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69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农业区划成果应用
分类号: F304.5
页数: 3
页码: 397-399
摘要: 本节记述的是长春市农业区划成果应用情况包括指导当前农业生产、建立农业现代化实验点、制订农业区域开发规划等。
关键词: 农业区划 成果 应用

内容

农业区划的目的在于应用。在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一批农业区划档案,坚持了边区划边应用的方针,成果应用项目逐渐增多,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主要是因地制宜地指导农业生产,建立农业现代化实验基地和制订农业发展规划等。
  一、指导当前农业生产
  农业部门从1983年开始,推广了玉米配方施肥,面积逐年扩大。1983年推广面积为2.6万亩,到1988年达到361万亩,这一年平均亩产469.7公斤。1989年推广面积达到530万亩,占玉米播种面积50%以上,在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情况下,平均亩产仍达到322公斤。
  水利部门利用水资源调查成果,根据水资源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开发水田,打井种稻,打一眼成一眼,走以稻治涝,以稻治碱,以稻致富的路子。全市水田面积不断扩大。从1982年到1990年,大约平均每年以20万亩的速度增长。水稻年年丰收,农民收入逐年增加。
  利用渔业区划成果,发展水塘养鱼、稻田养鱼和大水面网箱养鱼也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并出现了群众性小水塘养鱼热潮。
  畜牧部门利用畜牧业区划成果,推广了玉米秸饲料青贮和黄贮的经验,并在畜禽良种扩繁等方面也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气象部门在利用光热资源提高玉米产量上,推广了玉米适时早种晚收,拓宽优良品种领域和利用地膜等实验成果,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各县和郊区本着因地制宜指导农业生产的原则,对粮豆与经济作物种植结构进行调整。1988年粮豆面积比农业区划前的1983年减少226.7万亩,把一批不适合种植粮豆的轻盐碱地和沙土地种上了适宜葵花、甜菜、亚麻和马铃薯等生长的经济作物,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此外,在改良草原,建设农田防护林,治理水土流失,发展多种经营和庭院经济等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建立农业现代化实验点
  为了探索农业现代化路子,1983年,农安县与吉林农业大学合作,在农安县前岗、巴吉垒、高家店、小城子四个乡镇,建立了农业现代化实验基地,分别进行了农、林、牧综合实验、种植业经济技术评价和水稻栽培实验。在农业区划的基础上推广农业增产新技术和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工作,使实验基地50%的农民受到教育,农户科技水平普遍有所提高。到1987年,完成第一阶段任务。五年来,基地面貌明显变化,粮食产量与产值都增加了一倍。参加实验的科学技术人员还取得了一批科学实验成果,成为指导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财富。从1988年开始,进行第二阶段实验,主要集中在前岗乡,建立玉米、甜菜、生猪、家禽、奶牛等5个生产基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进行科学实验活动。
  三、制订农业区域开发规划
  1986年,为了进一步扩大农业区划成果应用,搞好农业区划与规划的衔接,在农安县农业区划办公室开展了县级综合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是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农安县综合农业区划的基础上,应用农业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利用电子计算机,在全县各部门的配合下,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农安县综合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规划依照总体设计提出的任务,按照系列产品经济技术开发的内容和要求,建立与之相应的定量分析模型群,把技术攻关的重点放在8个系列40个产品上。通过电子计算机模拟结果分析,明确了系列产品开发在农安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向、途径,提出了系列产品开发所必需的各种外部条件及其满足程度,并落实到每个具体规划项目中,从而使整个规划既体现了宏观控制能力,又有具体项目保证。规划经县委县政府批准运行,并经长春市人民政府以长府办〔1988〕126号文件转发各县(市)和郊区人民政府学习研究。
  1987年初榆树县农业区划办公室适应农业开发的需要,利用农业区划成果,开展了卡岔河谷地区域开发规划。经过两年的努力工作,于1988年底完成。卡岔河是榆树县境内的一条内河,流经13个乡(镇)、58个村,规划面积为57万亩。
  规划以农业系统工程的理论为指导,以农业自然资源调查资料和现实生产状况为依据,在进行系统诊断的基础上,建立目标规划数字模型,充分利用河谷的农业资源,种稻、种果、植树、养禽、养畜、养鱼,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把卡岔河谷建设成农副产品的商品生产基地提供了思路。
  1989年11月,长春市农业区划办公室贯彻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989〕农(区办)字第3号和第12号文件,关于编制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长春市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在综合农业区划的基础上,编制了《长春市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规划的目的是加强农业资源开发的计划性,提高开发决策的科学性。
  长春市农业区域开发的任务是:坚持以粮食生产为主,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开发,采取工程、生物、技术等综合治理措施把占耕地78%的中低产田改造成为稳产高产农田。靠政策稳定,靠科技进步,靠增加投入,加快农村商品生产基地建设步伐,使长春市粮油糖肉等商品量大幅度增长,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规划是在“七·五”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编制的,具体指标本着远粗近细的原则,将“八·五”期间作为重点规划时期。在提出开发任务和目标以后,进行投资概算和效益分析。1989年11月21日,规划以长春市人民政府长府〔1989〕128号文件呈报国家土地开发建设基金领导小组办公室,请求国家对长春农业区域开发予以支持。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土地志

《长春市志 土地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志书记述的是1936-1990年长春市土地管理史上第一部志书,为土地管理部门积累了一笔宝贵的知识财富。本志书的出版,有利于提高全市土地管理干部的历史素养,丰富土地管理专业知识,增强土地管理的责任感,为搞好全市土地管理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它有益当代,惠及子孙,意义深远.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