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常地籍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土地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630
颗粒名称: 三、日常地籍管理
分类号: P272
页数: 3
页码: 204-206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长春市为搞好土地利用现状详查后变更登记统计工作,加强农村日常地籍管理,国家土地管理局于1990年把榆树县确定为日常地籍管理试点单位,按照国家土地管理局的安排和要求,榆树县土地管理局安排专人进行变更土地调查,变更地籍测量和年度土地统计等,对地籍表(簿)、卡(册)、图式进行了试验和研究。制定了《榆树县日常地籍管理试点办法》,对试点内容和日常地籍管理体系进行了总体构思和模拟设计,并在大坡、弓棚、李合、环城和黑林5个乡(镇)建立了土地动态监测点,聘请专职监测员38名,兼职信息员400名情况。
关键词: 日常 地籍 管理

内容

为搞好土地利用现状详查后变更登记统计工作,加强农村日常地籍管理,国家土地管理局于1990年把榆树县确定为日常地籍管理试点单位,按照国家土地管理局的安排和要求,榆树县土地管理局安排专人进行变更土地调查,变更地籍测量和年度土地统计等,对地籍表(簿)、卡(册)、图式进行了试验和研究。制定了《榆树县日常地籍管理试点办法》,对试点内容和日常地籍管理体系进行了总体构思和模拟设计,并在大坡、弓棚、李合、环城和黑林5个乡(镇)建立了土地动态监测点,聘请专职监测员38名,兼职信息员400名。
  为适应日常地籍管理试点工作需要,榆树县土地管理局举办了培训班,组织各乡(镇)土地管理员系统学习国家土地管理局制定的《县级日常地籍管理试点试行方案》、《县级土地统计工作试行办法》、《土地统计调查技术要点》等文件,讲授各种表格使用方法和修测地籍图等技术要领。
  试点采取变更土地调查,变更地籍测量,变更土地登记,统计调查,分析和年度统计“一条龙”的办法,开展日常地籍管理试验研究。
  变更土地调查:土地登记机关,接到变更土地登记者申请后,地籍管理人员或委托乡(镇、街道)土地管理员,首先到现场对欲变更宗地的权属、界址、用途和地类等地籍要素进行勘查。然后,核查地籍信息资料,与申请变更土地者提供的表、证等文件资料是否一致。经过外调、内查、参照土地登记规则和土地管理政策规定,提出调查意见。
  变更地籍测量:经过变更土地调查,土地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需要进行地籍测绘的,组织地籍测绘人员开展外业实测工作。变更地籍测量,采用与原图相同比例尺地籍图为底图,根据测区图件资料,地物变化幅度和地形条件,选择测量方法。以土地统计调查工作底图上的固定地物为依据,量测至变更图斑界线拐点的距离。并在工作底图上用铅笔画出变更图斑界线。两次丈量的误差要在1/200以内,并保存原始资料。
  对地物变化大或变更图斑是形状不规则的大图斑,用平板仪进行补测。对于变更图斑面积小于土地利用现状详查规程要求上图面积的,需实丈面积,按零星地类要求补测。
  调查与测量完成后,填写土地统计调查表,预编图斑号,记录变化图斑形状(即草图),用彩色笔准确描绘变更图斑界线。
  变更土地登记:继变更土地调查、地籍测量后,达到权属合法、界址清楚和面积准确三条标准,并附有标准宗地图的变更宗地,由县土地局地籍科审查,送主管局长签署审查意见,报县政府批准,换发土地证书。
  年度土地统计:乡(镇、街道)土地管理员按《土地统计调查原始记录表》上原始图斑顺序逐图斑调查,经过内业转绘、清绘后用网格法或求积仪法在聚脂薄膜底图上量算出变更图斑面积,填写于土地统计台帐中。县土地统计人员对上报的统计资料进行审核后,编写出县级土地统计簿和土地统计台帐。然后将成果资料整理,归档立卷。
  乡(镇、街道)土地管理所整理、归档范围是:土地统计明细台帐和土地统计簿,统计调查原始记录表和外业记录草图,当年外业调查工作底图。
  县土地管理局地籍科整理归档范围有:分幅聚脂薄膜地籍底图;用彩色整饰变更界线薄膜底图、复制图件;乡土地统计明细台帐、土地统计簿。
  这次试点取得主要成果是:(1)《榆树县日常地籍管理试点办法》;(2)榆树县规范化日常地籍管理表(簿)、卡(册)、图式;(3)榆树县日常地籍管理试验技术报告和工作报告等。
  榆树县级日常地籍管理试点,为长春地区乃至全国农村变更土地登记和日常地籍管理提供了经验。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土地志

《长春市志 土地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志书记述的是1936-1990年长春市土地管理史上第一部志书,为土地管理部门积累了一笔宝贵的知识财富。本志书的出版,有利于提高全市土地管理干部的历史素养,丰富土地管理专业知识,增强土地管理的责任感,为搞好全市土地管理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它有益当代,惠及子孙,意义深远.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