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蔬菜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531
颗粒名称: 人物
分类号: F326.13
页数: 37
页码: 212-248
摘要: 本节记述了长春市蔬菜生产人物传记,其中包括了孙俭、刘箴、张承升、徐志武、胡维洋、马俊龙、王手一等。
关键词: 人物 长春市 蔬菜生产

内容

一、人物传
  孙俭
  (1917~1969)
  孙俭,男,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
  出身于中农家庭。自幼跟随父亲种地,学会和掌握了传统的种菜技术。1950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积极响应长春市委、市政府“组织起来,发展生产,开垦荒地,多打粮食”的号召,第一个在自家菜园地里实行马铃薯原垄上复种大萝卜的种植方法,取得了丰收。为长春市城区发展复种提供了先例。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蔬菜生产模范称号。
  1969年因病逝世。终年52岁。
  刘箴
  (1926~1980)
  刘箴,男,汉族,1926年5月出生,河北省乐亭县人。
  出生在贫农家庭,幼年父母双亡,靠亲戚扶持读完小学后辍学,在家务农。1941年随亲戚到滨江省双城堡福公堂作店员、记帐员。1948年福公堂废业,出布床卖布维持生活。1949年去伊通县亲戚家暂住。1950年3月经伊通县政府介绍,参加长春市土产公司工作。195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长春市土产公司店员、记帐号、朱城子商店会计,土产货栈业务员、业务股长,蔬菜采购供应站副科长、科长、经理,干鲜菜批发商店副经理、经理等职。
  在工作中,他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有关蔬菜购销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并按计划经济的要求,摸索总结、制定出按城区人口和商品菜可供量,按比例平衡调拨的分配、管理办法,保证了群众生活需要。为增加蔬菜供应量,积极开辟货源,与全国40多个省、市、地区建立稳定的进货渠道。组织采购员每年购入和调出各种鲜菜、地产菜1500万公斤左右,有效地保证了市区鲜菜供应和促进地产菜的生产发展。
  为了保护消费者、生产者的利益,按政策要求对外进菜坚持微利经营或保本经营,减轻消费者负担。对地产菜外调坚持实行计划价格,保护菜农合理收入。对零售商店坚持执行亏批发不亏零售的原则,实行倒挂调拨,保证零售价格的稳定。
  20多年来,他不断加强、改善企业管理,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购销程序、岗位责任、费用管理等规章制度,平均每年为企业增收节支近30余万元,使企业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
  刘箴勤勤恳恳的工作了一生,为不断扩大蔬菜购销,保证市场供应做出了贡献,多次被评为局、公司(站)先进工作者。
  1980年1月30日因病逝世。终年54岁。
  张承升
  (1931~1982)
  张承升,男,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九站人。
  1950年在吉林市九站农校毕业、参加工作。195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长春市12区园艺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长春市农田水利局园艺科副科长、长春市郊区农业处副处长、郊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蔬菜组副组长、郊区蔬菜局副局长等职。
  他长期从事蔬菜技术管理工作。1952年在长春市12区建立起第一个园艺技术推广站,向农民传授科学种菜和防治病虫害的新技术。深入到社、队、农民家中开展示范教育,手把手地教,一招一式地传授,对帮助农民改变旧观念、克服保守思想,增加科学种菜的新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1953年,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水利建设,打井提水浇灌菜田。并从山西省引进解放式水车取代笨重旧式斗车,提高水浇地机械化程度。
  1954年,学习、引进、推广苏联营养钵育苗新技术,指导农民建造温床和温室,对开展保护地建设做出了贡献。此间,他还通过蹲点、现场会等方式,向菜农讲解药理、药性,帮助配药,指导施用,提高菜农科学用药意识,有效地提高了防治常见和多发病虫害的能力。
  1956年以后,在市农田水利局、郊区农业处和蔬菜局工作期间,积极发动、组织社队开展保护地建设、扩大温室育苗、推行塑料大棚生产、兴修水利,改良品种,防治风灾、旱灾、涝灾、病虫害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工作积极肯干,作风正派、生活简朴。在患有严重胃病期间,带病坚持步行下乡指导工作。他家中有患疯病的妻子和女儿,但他妥善安排家务,不给组织添麻烦,勤勤恳恳地工作了一生。1982年因病逝世。终年51岁。
  徐志武
  (1902~1983)
  徐志武,男,汉族,山东省新泰县人。
  出身于贫农家庭,幼年失学。1943年随亲友“闯关东”来长春市定居在大屯区小房身屯(今宽城区奋进乡杨家粉房屯)。
  他一直从事蔬菜生产,并以生产黄瓜著称。多次从山东新泰县引进新泰密刺黄瓜(小八杈)良种,在科技部门的帮助下,利用温室提纯复壮,坚持2~3年更新1次。除自用外,还供给其它农户。经过多年选育适宜温室种植,被定为长春市城区主栽品种。
  在长期生产中,总结和实施了一套独特的栽培技术:利用马粪土酿热物提高地温;实行高畦栽培;压蔓蹲苗;分层施肥(施马掌水);实施大温差(夜温15℃,日温24℃)管理。保证了温室常年生产,并取得高产、高值的效果,人称“黄瓜王”。
  1983年因病逝世。终年81岁。
  胡维洋
  (1925~1985)
  胡维洋,男,汉族,1925年2月出生,山东省黄县人。
  出身于贫农家庭,幼年读过2年小学。1938年来长春,在伪满洲国图书印刷所学徒。1941年因病回原藉,后再度来长,先后作过小本生意,为日本关东军陆军做饭。1948年长春解放后,在第八区民主村合作社当营业员。1949年7月任民主村小房身屯屯长,1950年1月被选为民主村村长。1952年5月参加土产公司蔬菜批发商店作营业员工作,7月任菜籽商店经理。1954年8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56年任蔬菜采购供应站采购员。1957年任蔬菜采购供应站干鲜菜批发商店副主任、副经理。
  胡维洋为蔬菜购销工作了30余年,特别是在任干鲜菜批发商店副经理以后的20余年间,工作积极,热情肯干,刻苦钻研,熟练地掌握了商品菜购销规律,与全国40多个产菜省、市、地区建立了稳定进货渠道。亲自主持制定年、季商品菜调入、调出计划,组织、带领采购员分赴全国各地组织外埠菜调入和地产菜调出,调入调出量平均每年在1500万公斤左右。为满足市区元旦、春节、“五一”、国庆节和淡季市场鲜菜供应,扩大地产菜外调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为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他坚持节约为本,勤俭持家,从严要求。规定驻外采购员与单位工作联系使用电话时,一律在夜里半价时间通话,并形成制度,每年节约费用1万多元。为减少装卸搬运费、修理费,亲自带领职工卸火车、缝补保温棉被,每年减少费用开支5~6万元。对外埠调入菜一次性使用的废草袋子,他也组织职工一个一个的回收起来集中变卖,每年给企业增加收入20余万元。在他的精心管理下,企业每年增收节支30余万元。
  胡维洋同志,以店为家几十年如一日。他没有节假日,也没有8小时工作制,起早贪黑,夜以继日的常年吃住在单位,对企业竞竞业业,对工作勤勤恳恳。1984年退居二线后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1985年2月7日上午9时,劳累过度晕倒在工作岗位上,抢救无效,因工逝世。终年60岁。
  二、人物录
  马俊龙
  马俊龙,男,汉族,1928年出生,吉林省长春市人。
  1948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长春县鲍家区政府生产助理员、长春县政府农林科科员,长春市政府农田水利局科员、副科长、处长,中共长春市委农委、农工部组织部副部长,郊区城西、净月公社党委第一书记,郊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副主任、主任、革命委员会副主任、郊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区委副书记。1983年10月退居二线,任区政府顾问、机关党组副书记。
  1958年任红旗人民公社(后改为净月人民公社)党委书记期间,为发展蔬菜规模生产,亲自发动群众组建了百菜园和温室宫,成为当时郊区规模最大的蔬菜专业生产基地。
  1966年至1970年,在市政府、市革命委员会蔬菜组工作期间,为发展全市蔬菜产销,积极为领导出谋献策,提供决策依据,当好参谋和助手。
  1969年蔬菜生产由郊区统一管理以后,他坚定地贯彻、执行中央、省、市有关蔬菜产销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落实“郊区生产以菜为主,为城市服务”的方针,并明确提出“郊区以菜为主,肉、蛋、奶、果、鱼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亲自主持制定规划、措施,协调各委、办、局把支持蔬菜生产放在优先的地位,有效地促进了蔬菜生产和副业的发展。在农业实行“以粮为纲”时期,为保护菜农生产积极性,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经过同市、区有关主管部门的反复协商,调减了近郊蔬菜社、队的征购粮指标,保证了菜农口粮和牲畜饲料的供应标准,稳定了菜田面积,保护了副业生产的发展。
  为不断提高生产力,积极组织社、队推行科学种菜,大力推广温室生产、土方育苗、大棚栽培、黄瓜嫁接、地膜覆盖、运用新农药防治病虫害和“五代合剂”等新技术。同时,大搞菜田基地建设,兴修水利。他多方筹资2060万元,建成了抽水站267处,打电机井551眼,修建水库、塘坝22处,喷灌站39处,初步形成了库、站相联,蓄、提结合,跨流域引水,畦、沟、喷灌的水浇地网络。1982年全区菜田实际灌溉面积达到5390公顷,占播种面积的52%。
  他还十分注重培养农民技术员。1980年亲自主持开展农民技术员职称评定,评出一大批农民技师、技术员,并给予适当经济补贴,有效地扩大了农民技术队伍。
  为了满足市区群众吃菜的需要,精心组织商品菜上市,制定和实施了“春提前,夏排开,秋延后,冬贮存”均衡供应市场的做法,保证了市场需要。1953年,被评为长春市政府先进工作者,是郊区人民代表大会第8、9届代表。
  王手一
  王手一,男,汉族,1925年出生,河北省乐亭县人。
  1945年参军。194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沈阳新华社、黑龙江省公安厅、嫩江省公安处报务员,长春新报电台副台长,1952年转业任长春市工业器材公司副经理,市商业局私改科、业务科副科长。1958年3月被错定为右派份子。1979年平反后任市蔬菜副食品公司副经理。
  王手一对中国共产党坚信不移,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坚定不移。从1958年至1979年的20余年中,身处逆境,除接受“劳动改造”外,还能勤勤恳恳的为党的事业积极工作。在市蔬菜副食品公司被降职担任做一般工作期间,积极主动建立统计台帐,编著《长春市蔬菜产销资料汇编》、《长春市历年地产蔬菜购销价格资料汇编》。在领导支持授意下,制定了《蔬菜经营若干规定》、《蔬菜副食品零售双八条规定》、《菜窖管理试行办法》、《经济核算制度》等,为建立健全企业规章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积累企业经营历史资料作了大量的工作。
  1979年平反,担任市蔬菜副食品公司主管财务工作的副经理后,认真贯彻执行财经纪律、各项财务制度和有关规定,作到严格要求,忠于职守。为了降低费用,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和不断完善企业费用管理制度,明确规定费用定额,实行费用包干超计划自补,节约归己(单位)的办法,同时,在各菜站、菜窖推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主营外的收入实行70%留给基层企业,30%上缴公司,有效地解决了基层企业“经营靠计划、亏损靠补贴”的依赖思想。促进了企业规范化管理。
  1985年离休,享受副厅级待遇。
  王保良
  王保良,男,汉族,1920年8月出生,辽宁省盖县人。
  1936年在沈阳皇姑屯机务段作火车司炉,后在铁道部工厂当翻砂工、记帐员,在“山佐酱园”当过职员,后任厂长。解放后当过临时工,1954年在宽城区民主街以种菜为生,1956年任宽城区新利蔬菜社主任,7月调二道河子区新晨蔬菜社任主任,后改为新晨农场(英俊村前身),任场长。现任二道河子区英俊乡英俊村村长。1981年1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83年被郊区评为农民技师。
  王保良在基层蔬菜社、队、村担任领导工作30多年,带领英俊村社员发展蔬菜生产,大搞科学种菜,积极兴办乡村工业,1988年全村总产值达到4528万元,人均收入达到2513元,分别是1978年的29.2倍和8倍。
  1958~1959年大搞水利建设,建造水站3个,使农场80%的耕地实现了水浇化,1962年被确定为市蔬菜生产示范点。
  1964年,从四平学习了土方育苗技术,在英俊大队试验成功后,在全市推广。1964年参加市蔬菜科技推广小组为成员。1965年,试验成功用秫秸架小拱棚种植黄瓜,使黄瓜早上市10~15天,为大棚的创建提供了经验。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罢官、靠边站、下放劳动。在劳动期间继续带领群众试验成功了“高温灭菌法”防治黄瓜霜霉病技术。1972年在哈尔滨全国蔬菜会上作为经验交流,并被写入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1975年长春市首次从通辽引进日光温室技术,在英俊大队建了10栋半地下式、土墙、钢筋骨架、每栋60米长的日光温室,采取外盖纸被、草苫,冬季不生火,种植韭菜、小白菜。1982年,学习引进了日本地膜覆盖技术,1983年在全市推广。
  在统购包销时期,他积极提供蔬菜各品种的产量、产值、收获上市时间等数据,为市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并积极组织商品菜上市,为供应市民、活跃市场作出了积极贡献。
  1983、1984年被评为市蔬菜生产先进工作者。
  王福生
  王福生,男,汉族,1931年7月出生,吉林省长春市人。
  1949年1月参军,同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55年4月转业到地方工作。历任郊区合心公社党委书记、郊区区委农工部书记、西新公社党委书记、城西乡党委书记等职。现任朝阳区城西乡党委书记。
  1977年,王福生刚到城西公社时,全公社劳动力平均日值只有0.1元,70个小队有31个小队年终分红倒找钱。贫穷使社员人心涣散,生产处于停滞状态。到任当年,又遇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雹灾,受灾面积达1055公顷,占蔬菜总面积的62.8%。面对困难,王福生发动党员、干部和广大社员进行抗灾自救,抢种、补种速生蔬菜。经过努力,在大灾之年取得了蔬菜总产5095万公斤、总产值548.8万元的好收成,分别比1976年增长9%和41.6%。
  他十分重视蔬菜生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从1978年起,在全公社先后推广了地膜覆盖、沟栽、风障、黄瓜嫁接、土方育苗等项新技术。到1988年,推广地膜覆盖442.3公顷,风障238公顷,黄瓜嫁接1.5公顷。蔬菜品种由老5样(黄瓜、西红柿、辣椒、萝卜、白菜)增加到菜花、油菜、苦瓜、莴笋等十几个品种,社员收入也有了很大提高。
  积极开展蔬菜基地建设。1986年在全乡5个村建了8个育苗中心,总面积25万平方米,年育苗量1559万株,占夏菜苗量的50%。同时积极发展塑料大棚和温室生产,到1988年共建大棚545栋,是1978年的11.8倍,温室649栋,是1978年的4.4倍,保护地总面积达48.2公顷。
  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坚持走农工牧业并举的道路。从1978年开始建新厂,上新项目,发展乡、村办企业,到1988年全乡企业发展到140户,工农业总产值1.2亿元,人均收入785元,是1976年的13倍。
  1956年评为省优抚先进工作者,1982~1988年评为市先进工作者,1985年评为朝阳区劳动模范。
  曾被选为中共朝阳区第三、四届委员会委员。长春市第一、十、十一届人大代表,市第二、四、五次党代会代表。
  牛厉生
  牛厉生,男,汉族,1930年出生,河北省乐亭县人。
  1956年于沈阳农学院园艺系毕业,同年9月参加工作。196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系秘书、蔬菜研究所副主任、长春市农业局、畜牧局、二商业局蔬菜科长等职。现任长春市蔬菜副食局副总农艺师,蔬菜产销办公室副主任。
  牛厉生在管理蔬菜产销工作的30多年期间,深入实践掌握生产规律,了解市场需求,为生产者提供信息,为领导者提供决策依据,并按要求逐年编制生产计划,组织商品菜均衡上市,为活跃市场,满足群众消费服务。
  积极组织科学种菜,推广专业生产技术。1960年,研制成功“电热温床自动控制加温方法”,推广应用效果显著。1964年,推广“育苗营养土方技术”增产30%。1980年,研究防治黄瓜根部病害,辣椒落叶、落花、落果病害及秋白菜苗期病毒病的技术,并推行辣椒小棚栽培、黄瓜嫁接、大棚生产地膜覆盖技术,黄瓜增产30%,辣椒增产1倍,秋白菜稳产。1984年推广“地膜覆盖”27000亩,增产30~50%,1984年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大棚黄瓜嫁接技术”,解决了大棚土传病害,防效100%,增产36%,增值39%,1988年获长春市科技成果二等奖。1987年,推广省科委转让的“吉杂一、二号黄瓜”、“吉农方椒”、“九白一号白菜”3个品种的科研成果,达到予定的科技指标,纳入星火计划,1988年分别被吉林省科委评为二等、三等、三等科技进步奖。
  30多年来,他积累了蔬菜生产与技术的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并著书立说,以育后人。1958年,编写《番茄栽培》、《吉林省蔬菜良种介绍》,1972年,编写《塑料大棚蔬菜栽培技术》,1988年,编写《长春市蔬菜丰产技术汇编》。此外,还在省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长春市秋白菜减产原因和1982年丰产栽培技术》(1982年)、《蔬菜地膜栽培技术》(1988年)等论文,分获省科协优秀论文三等奖、省园艺协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1960年以来,多次被评为吉林省农科院科技标兵、省农业厅、市人委、市政府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
  他是吉林省园艺学会常务理事、长春市园艺学会理事和蔬菜专业委员会主任,市政府经济技术顾问、市科技委员会、农业规划委员会顾问。省蔬菜新品种鉴定委员会委员。《吉林蔬菜》常务编辑。
  龙中岳
  龙中岳,汉族,1935年生,湖南省祁东县人。
  1956年长春市教师进修学院数学专科毕业。1954年3月,奉中央教育部调令“支援东北教育建设”来长春市。历任长春市第九中学校数学教员、副教导主任、团委书记、二十一中学教导主任、长春市郊区人委教育视导员。“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1969年到“五七”干校劳动,1970年下放农村插队落户,1971年回城调长春市郊区生产指挥部蔬菜组工作。1981年3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任郊区蔬菜局副局长、党组成员。1983年后担任长春市蔬菜副食局(第二商业局)蔬菜科副科长、科长、蔬菜生产处处长、长春市蔬菜产销办公室副主任等职。
  在郊区蔬菜局工作期间,他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蔬菜工作的方针政策,深入农村落实菜田面积,组织菜田基地建设和科学实验,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当好领导参谋,为促进蔬菜生产作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
  1975~1976年,在长春市英俊公社福利大队蹲点,组织干部、技术人员考察东北地区大、中城市塑料大棚结构,结合本地实际,在拖拉机厂的大力协助下,建造了我市第一座4650平方米的钢筋骨架大棚。在此期间还组织大队进行钢筋混凝土连拱棚、硬质塑料骨架棚、双层墙日光温室等结构模式试验及地膜和棚内多层覆盖栽培技术试验等活动,为全市塑料大棚结构定型和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1978~1980年,为落实市政府在郊区扩大菜田面积的决定,深入到西新、城西等新蔬菜生产基地调查研究,就基地建设、粮食征购、菜农口粮、产品销售、价格补贴等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得到市、区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接纳,保护了菜农的积极性和生产的稳定发展。
  1981~1982年,为贯彻、落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先后到幸福公社幸福大队、英俊公社金钱、长江大队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试点,总结了统分结合和“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然后都是自己的”的联产承包思路和具体政策措施,为在蔬菜基地全面推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经验和依据。
  1983年,市政府对全市蔬菜产销体制改革,变农、商分管为产销统管、分区负责。他为建立新体制,积极出谋献策,协助领导解决体制变改中的各种矛盾。是实施产销体制改革的具体执行者。
  1984~1988年担任蔬菜产销办公室副主任期间,按照市政府提出的改革开放思路和部署,大胆探索开放蔬菜市场和购销办法;完善生产经营承包责任制;搞活流通、理顺价格等实施方案。1985年按领导要求改计划管理、统购包销为大管小活、合同收购。1986~1987年,继续扩大放的比重,改计划价格为旬、月水平价格和幅度浮动价格;改大管小活为小管大活到基本放开;改传统的价格倒挂补贴为灵活运用、宏观调控,使全市蔬菜产销工作开始逐步向市场经济轨道转变。
  此外,他还按照市政府的部署,会同工商、城建等部门共同拟定开办蔬菜交易市场方案,筹集资金,兴办了乐群街、辉南街等蔬菜专业交易市场,促进了蔬菜流通。
  为推动蔬菜产销发展,1985~1988年间,他先后撰写了《遵循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探寻蔬菜产销管理新路子》、《产销一体、放管结合、宏观调控、灵活补贴》、《建设基地,培育市场、搞活流通、丰富“菜蓝子”》和《办好蔬菜批发市场,参与全国大流通》等多篇论文,对产销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受到全国性专业会议的好评和中央农、商两部的肯定。
  1980年8月,选为长春市郊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8~1988年,先后被评为市郊区、市政府机关、吉林省蔬菜产销系统先进工作者。
  冯永德
  冯永德,男,汉族,1938年出生,辽宁省锦县人。
  1954年参加工作,196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从事商业工作近40年。历任商店营业员、出纳员、副科长、副经理。1983年12月任蔬菜副食品公司经理,兼长春市蔬菜产销办公室副主任。现任长春市蔬菜副食品公司经理。
  在蔬菜、副食品经营管理方面,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市有关蔬菜产销工作的方针、政策,积极扶植、发展地产蔬菜生产,深入到生产、流通第一线,予测、下达种植计划,协调产销关系,决策市场供应,组织统一购销市场,平仰物价、稳定市场,为保证群众蔬菜、副食品供应做出了贡献,受到国务院和国家商业部的表扬。
  为了保证春城人民冬季和重大节日吃到鲜菜,他亲自组织采购队伍,带领采购员分赴省内外20多个产菜区,激励采购员保质、保量、超计划地完成南菜北运的采购任务。
  为了解决南菜北运的安全,特别是冬季不受冻损,1986年组织修建3600平方米的火车装卸保温棚,保证了南菜北运的保鲜,减少了损失。
  1983、1985、1987年,筹集大量资金改造陈旧网点,建筑了桂林、永昌、长江等3处大型副食品商店,改变经营面貌,增强了服务功能、提高了文明经商水平。1988年筹集资金150万元,修建了5000平方米的恒温库,储存大量鲜菜供应市场,使淡季鲜菜供应期由原来的6个月延长至10个月,个别品种做到常年供应。
  改革开放以来,他积极摸索企业改革的路子,组织批发交易市场,推行经理(厂长)负责制,门市部、柜台承包制,工效挂钩分配制。这些改革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益。1988年,蔬菜副食品系统销售总额12143万元,比1978年增长2.5倍,经营利润215万元,比1978年增长5.6倍。
  1985、1987、1988年,连续被评为市政府的先进工作者。
  1987年被选为南关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刘长钧
  刘长钧,男,汉族,1922年出生,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县人。
  1952年参加工作,1986年4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二道河子区福利大队总技术员、园艺学校教师、副校长、蔬菜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农民总技师等职,现任福利农工商公司副经理。
  刘长钧从24岁开始种菜,积累了丰富的种菜经验。1957年,将城西合作社“菜把式”徐志武从山东引进的“小八杈”黄瓜良种移入温室栽培,经过多年栽培筛选,成为本地温室生产良种,后又移入大棚栽培,公顷产量达7.5万公斤左右,成为长春市的主栽品种,1971年引入沈阳,被称为“长春密刺”。受到我国“三北”(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广大菜农的欢迎,纷纷引种,推广到全国。
  1964年,参加市蔬菜种子技术推广小组,在小组领导下积极进行各项新技术的研究试验,蹲点示范“营养土方育苗”、“塑料薄膜覆盖”、“一地多茬高产增收”新技术,并研究改进了营养土方制做方法,由“和泥”一种,发展到“和泥”、“不和泥”二种。整理编写了《夏菜营养土方育苗技术》、《塑料薄膜覆盖技术》、《一地多茬高产增收经验》、《大方大苗》等著作,编入《长春市1964年蔬菜生产新技术新经验汇编》,为开发蔬菜栽培提供了教材。
  1967年开发应用大棚种植蔬菜后,经过反复实践,总结出建筑大棚的最佳结构,栽培管理、稳产、高产经验,为发展大棚生产做出了贡献。
  1973年,为解决大棚越冬问题,他研制成功越冬大棚,实行双层和多层覆盖,提高棚内温度,减少棚内冻土层深度,每平方米产黄瓜26公斤,创全国大棚生产黄瓜高产纪录。编写了《越冬双层棚黄瓜高产技术》,载入吉林省《农业科技成果选编》。
  1980年至1983年,他又研制成功用“黑籽南瓜”和“南砧一号”作砧木嫁接“长春密刺”黄瓜,防止土传根部病害,效果显著,并获得增产20%、增值30%的成果。
  1959年至1988年,他多次被二道河子区、市政府及省、市科协评为先进工作者。1964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1961年至1965年被选为长春市四、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8年至1983年被选为郊区七、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1年至1988年被选为二道河子区九、十、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3年至1988年是长春市人民政协四、五、六届委员。
  刘友亭
  刘友亭,男,汉族,1925年4月出生,黑龙江省爱辉县人。
  1943年在伪满(长春)土产兽医大学读书,1945年转入长春大学农学系。1948年投奔九台解放区,参加干训班,同年5月参加工作,10月调长春供销合作社。198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长春市合作总社计划科长、市贸易公司副经理、市二商局业务科长、市蔬菜公司副经理、经理等职。
  1962年任长春市蔬菜公司主持业务工作的副经理后,坚持贯彻执行和具体实施“以地产菜为主、外进菜为辅”的购销原则,扶持地产菜生产,建立生产基地和外埠菜货源基地,有效地扩大购销业务,平衡市场供应。
  在计划购销期间,向生产单位常年派出驻队员,具体贯彻落实产销计划,组织商品菜排开上市。按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经过调查研究,不断实践,逐步建立起“统购包销”为主要内容的蔬菜计划购销体制。并制定了城区之间三级平衡调拨、产购销三角结算和物价管理等具体办法,不断规范企业管理。
  “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迫害。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坚信共产党,坚信共产党的政策,不说违心的话,不做违心的事,受到群众的称赞。
  1971年复职后,他积极恢复被破坏的产销关系和固定的产销渠道,建立外埠菜收购基地,为稳定蔬菜市场做出贡献。
  1975年,按市委、市革命委员会的要求,他主持制定了冬贮秋白菜“四统一”的供应办法,即“统一收购、统一运输、统一价格、统一调拨”,使秋贮菜的收购、供应、贮存三及时。
  1980年贯彻改革开放搞活方针后,他积极支持开展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推行经理(厂长)负责制和经营责任制,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1984年评为高级经济师。并任长春市科技委员会顾问。
  1987年离休。
  刘贵学
  刘贵学,男,汉族,1935年出生,河北省献县人。
  1955年参加工作,1959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长春市吉林农业生产合作社技术员、团支部书记、郊区宏伟农场党支部书记、郊区蔬菜局局长兼英俊公社福利大队书记,英俊公社党委副书记、书记。1980年被郊区评为农民技师。现任二道河子区英俊乡党委书记。
  50年代任吉林农业生产合作社技术员期间,同张升齐等人研制春菜阳畦覆盖栽培、草帽扣角瓜,比露地角瓜早上市7天,增产20%,在全市推广。
  1965年任福利农场党支部书记时,把发展蔬菜生产、狠抓科技推广工作放在首位。1966年,组织群众搞了塑料小棚栽培试验,建50平方米的平顶大棚种植黄瓜,提前15天登市,增产20%。之后组织群众由小棚发展到大棚。1968年大棚面积已发展到3.8万多平方米,并连续搞了棚型结构、种植品种的试验。棚型由探头棚变为平头棚,由竹木结构变为钢筋结构;种植品种由单一种植黄瓜,发展为西红柿、辣椒、角瓜、豆角等多品种,由一茬种植发展为间、混、套种多茬种植。1975年在福利大队召开了全国塑料大棚科研协作会议,作为全国首创成果推广。还主抓了温室电热温床试验、“长春密刺”黄瓜品种繁育、黄瓜嫁接、露地间、混、套种等项技术推广工作,组织编写了《塑料大棚蔬菜生产实践》、《蔬菜生产的一场革命——关于福利大队塑料薄膜大棚的调查材料》、《蔬菜塑料薄膜大棚简介》三册技术资料。
  他还大搞基地建设,从1969年起,发展地下管道灌溉,到1977年全村50多公顷菜田全部实现地下浇灌,其中喷灌20多公顷,滴灌6公顷。并利用冬闲时间改造了20多公顷涝洼地,变为台条田。
  他坚持贯彻“以菜为主,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办起了车马服务店、机械加工厂、纱厂、塑料厂、铸钢厂、织布厂、猪场、鸡场,当时的千斤猪闻名全国。工副业年产值达300多万元,到1981年,全大队积累资金超千万元,是全市首富队。
  1982年到英俊公社后,实行“稳定提高蔬菜生产,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农、工、贸并举”的经济发展战略,稳定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狠抓班子建设,对发展蔬菜生产有贡献的老干部、老科技人员采取保护政策。1985年在推行包产到户责任制时,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对7个集体积累比较薄弱的大队实行包产到户,4个集体积累雄厚、人心凝聚的大队坚持集体生产,有效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同时,大力鼓励和发展个体经营,到1988年,工副业企业发展到120多户,工农业总产值近2亿元,成为吉林省工副业产值第一乡。
  1958年被评为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1975、1979、1981、1983年评为市劳动模范;1979年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吉林省模范干部。1971~1976年任市革委会委员。1977年省四届政协委员;1978年郊区八届人大常委会常委;1978~1988年选为长春市七、八届人大代表;1983年后被选为中共长春市第四、六届党代会代表;1987年被选为吉林省第六届人大代表。1984年至1988年为中共二道河区区委委员。
  吴玉富
  吴玉富,男,汉族,1938年出生,山东省潍坊市人。
  1955年毕业于长春一中后参加工作,196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上台子、新晨(现英俊村)蔬菜生产合作社会计、二道河子区农业科科员、农工部干事、新晨农场党支部副书记、宏丰大队党支部书记、英俊大队党支部书记、英俊村党总支书记等职。现任英俊村党总支书记、英俊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
  1955年担任新晨蔬菜生产合作社会计以后,协同生产社社长王保良发动、带领群众平地造田。经过艰苦努力,把全社120公顷零散瘠薄、高低不平的900余块河套、旧房基地、乱尸岗子、窑包地改造成平整连片的菜田,组织社员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到1976年,由一个吃饭靠救济,生产靠贷款,集体帐面上仅有2角5分钱的贫困队变为人均收入300元,办起社员合作医疗,为社员发放养老金的温饱队。
  1978年他担任党支部书记后,带领一班人支持、协同生产大队队长王保良、蒋德巨研制成功了菜田播种机、多功能的铺膜联合机,实现了整地、施肥、打药、铺膜一次完成的系列作业,提高工效十几倍。到1981年,共制造、引进、使用各种农业机械50多台(套),实现了蔬菜生产机械化。1983年在市、区水利局的支持下,引进菜田固定喷灌装置,50%的菜田实现自动喷灌。1985年他发明了畜禽废弃物熔炼装置——蒸煮干燥机,列为国家计委1989年重大新产品计划,在全国16个省50多个地区推广应用。
  为进一步发展蔬菜生产,积极配合队长发动社员大搞科学种菜。1971年,摸索试验成功大棚高温灭菌防治黄瓜霜霉病技术。1982年试验成功无土育苗、二氧化碳施肥、大棚膜下滴灌、地膜覆盖茄子、西红柿技术,收到了提前上市20天,增产50%的效果。1986年在吉林省工业大学的协助下研究成功了大棚“太阳能”交换器,提高棚内温度,促进蔬菜生产。1979~1988年间,在省、市农科站的支持下,成功地引种了西蓝花、荷兰豆、木耳菜、空心菜、苦瓜等20多种南菜和外国菜。1985年又搞了速冻菜加工贮存。1987年春节上市的速冻菜达50万公斤,丰富了市民“菜蓝子”。
  在不断发展蔬菜生产的同时,他坚持实施“以副补农、以工养农、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1973~1988年间,先后办起了冶炼铸造、轻纺皮革、副食及饲料加工、综合服务等4大系列46个企业。其中工业26家、农牧业11家、第三产业5家、合资合作企业4家,151种产品。198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528万元,人均收入2513元,成为全省、全市生产致富的第一村。
  1986年被评为中国农业会计函授学校优秀学生、二道河子区优秀党员。
  1987年被评为省、市优秀农民企业家、二道河子区文明职工标兵、优秀共产党员。
  1988年被评为吉林省优秀乡镇企业家、获吉林省“振兴活动”一等功、他发明的“蒸煮干燥机”获国家农业部三等奖、吉林省政府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特等奖。
  1978年当选中共郊区代表大会代表;1983~1988年当选中共二道河子区代表大会代表;1988年当选中共长春市第七届代表大会代表。
  杨光
  杨光,男,汉族,1938年出生、吉林省长春市人。
  1957年参加工作,196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五七公社同心大队团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双德公社长青大队党支部书记等职。现任双德乡长青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从1975年至1988年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他带领群众大力发展蔬菜生产,投资300万元建造大棚群3处面积20公顷、日光温室38栋面积6.6公顷、温室温床62栋面积5公顷。保护地面积总计达31.6公顷,占耕地面积70公顷的45.14%;投资50万元发展露地生产,推广地膜覆盖和风障保护,1980年率先实行露地早生甘蓝沟栽起拱种植,上市时间提前10~15天。小棚栽培辣椒,解决了长期难以解决的“三落”(即落花、落果、落叶)难题。全村露地栽培实现了地膜化、风障化。80年代初,投资250万元修筑水库3座、水渠管道8000延长米、电灌站8处、打大棚小井170眼,1988年全村水浇地面积达到100%。
  他积极推行科学种菜。实行大棚套小棚、小棚套地膜等多层覆盖和间种、混种、套种多茬生产。种植结构由原来的萝卜、茄子、大葱、甘蓝、秋白菜等五大看家品种发展到45种,并以种植细菜为主,同时首先在我市引进空心菜、丝瓜、蛇豆、木耳菜等10多个南菜品种。作到常年种植,年产蔬菜500多万公斤,成为市城区细菜、淡季菜主要供应基地。为不断发展科学种菜,从1985年开始,他每年冬春季举办科技普及班和技术夜校3~5期,组织生产队长、组长、骨干160余人,请教授和技术员传授蔬菜科学种植技术和经验,培训率达80%。1988年全村有科技示范户38户,技术员17名,技师3名,农艺师1名。
  1984年实行土地承包到户以后,他在村内建起生产资料服务站,从种子、化肥、农药、薄膜到大小工具等一应生产资料全面组织供应。并实行党员“三落实”(即包户落实、项目落实、服务落实)、“五到户(即: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到户、思想教育到户、信息传递到户、技术指导到户、服务供应到户),保证了生产的需要。
  1985年贯彻执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方针后,他积极兴办村办工业。到1988年末,全村建起制鞋、服装、制药、铸造厂和纸张、建材、日杂、百货、副食商店及饭店、招待所等村办工业、商业、服务业13处。1988年,全村工、农、商业总产值360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00万元,全村年人均收入1680元,比1975年的400元增长了3.2倍。
  1978年,选为郊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评为郊区劳动模范。1983年、1986年,评为市劳动模范。1987年,被评定为政工师。1988年,被选为朝阳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宋广金
  宋广金,男,汉族,1936年12月出生,山东省肥城县人。
  1957年参加工作,1959年9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宽城区奋进公社奋进大队会计、出纳员。1964年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现任宽城区奋进乡奋进村党总支书记。
  自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为发展蔬菜生产增加菜农收入,他带领群众挖土方2000米3,肥土还田3000米3,消除了历史遗留下来的战壕多、房框子多、坟圈子多、可耕地少的局面,使全村150公顷土地得到治理。大搞水利建设,引伊通河水进村,投入10万元,修泵站5所、干渠4条、支渠10条、小水库8座,使全村耕地面积全部实现水浇。同时,积极开展修路造林,植树10余万株,铺路万余米,实现了全村土地平整、菜田成方、水渠交错、林木成荫、村路成网。
  大力发展科学种菜。与省蔬菜研究所挂钩,培养技术人员,推广科学种菜新经验,在全村增加20余个蔬菜新品种。在全市率先引进了蔬菜大棚生产新技术,扩大温室、温床种植。成为全市秋白菜高产村,大葱、韭菜的主要供应基地,彻底改变了过去三菜(甘蓝、瓦菠菜、芹菜)一瓜(角瓜),品种单一的局面。研制出蔬菜刨埯机、播种机、菜田翻耙机,提高工效6倍。
  1979年后,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改革、开放、搞活”方针,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大办村办工业,先后建立起了淀粉厂、铸钢厂、电器设备厂、养鸡场等11个村办企业。1988年全村总产值达1478万元,其中村办工业产值1100万元,全村人年均收入达到1680元,比1960年的390元增长3.3倍,比1978年的711元增长1.4倍。
  1979、1983、1986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1979、1980、1981年被评为郊区劳动模范,1983、1984、1985年被评为宽城区劳动模范。
  1984、1987年被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1985、1986年被评为宽城区优秀共产党员。
  1988年被省政府授予“优秀乡镇企业家”称号,并被授予“振兴吉林”二等功。
  1983年~1988年是长春市第六届政协常委。
  张升齐
  张升齐,男,汉族,1932年6月出生,吉林省柳河县人。
  1955年8月参加工作,1956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长春市第一园艺技术推广站技术员、郊区农校教师、郊区人委农业处技术员、城西公社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宽城区奋进公社农业推广站站长。现任英俊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农艺师。
  张升齐长期从事蔬菜科技推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科技资料。在任农业技术推广站领导期间,负责组织实施了大棚、温室黄瓜、西红柿高产栽培技术,甘蓝、秋白菜丰产栽培,黄瓜霜霉病防治,黄瓜嫁接控制土传病害等10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其中黄瓜嫁接在全乡推广面积达45垧,增产30%,增值38%。
  他先后在《吉林蔬菜》和市、乡蔬菜技术汇编中发表蔬菜丰产、防病的经验、总结性文章10余篇;为广大菜农和蔬菜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1956~1980年被市、区、乡评为先进工作者。1983年评为农牧渔业部技术推广工作先进工作者。1985年评为市先进工作者,二道河子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张光远
  张光远,男,汉族,1934年12月出生,辽宁省新金县人。
  1957年毕业于辽宁省熊岳农业专科学校作物栽培系,同年参加工作。1984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长春市郊区拉洛乡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员、郊区蔬菜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副站长等职。现任长春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农艺师。
  张光远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蔬菜生产技术工作。在劳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蔬菜栽培、病虫害防治经验。他主持及与他人合作研究推广的《蔬菜地膜覆盖技术》,1984年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1988年获省园艺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吉杂1号、2号黄瓜”、“吉农方椒”、“长茄一号”等新品种选育,分别获1987年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988年农业部科技三等奖;《大白菜丰产综合栽培技术》获1988年省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此外,还在《吉林蔬菜》、《农业科学实验》、吉林、长春科技报刊上发表40余篇论文和技术资料,参与审编《科学种菜经验选编》、《蔬菜栽培技术规程》等12册著作。其中《大棚黄瓜间、混、套多品种多茬次栽培技术规程》被审定为吉林省地方标准规范,在全省推广。
  他是省园艺学会蔬菜专业理事、《吉林蔬菜》编委会委员。
  张德惠
  张德惠,男,汉族,1930年出生,辽宁省盖县人。
  1955年参加初级合作社,1958年任奋进公社统计,1960年任奋进公社农业助理,197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任上台大队副大队长,1984年任上台村副村长。
  自担任上台大队副大队长以来,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发展生产。1971年,领导群众建造塑料大棚7公顷,建造喷灌站、水浇面积达11公顷,建造温室54栋。组织群众开展科学种田。1978年,东北三省开展辣椒、秋白菜产量攻关时,他创造和利用小拱棚栽种辣椒,早熟15天,增产40—60%,同时解决了辣椒落叶、落花、落果的问题,获得东北三省协作组的奖励。1981年,为解决棚前茬小白菜效果不佳的问题,试行棚前茬种植油菜,既保证了鲜菜质量,又提高产量,增加产值50%。1984年实行分田到户时,他坚持对大棚、温室等基础设施不分、不拆,实行集体所有,承包到户。为保证正常生产,在原有温室的基础上建立起育苗中心,按成本价为承包户提供200万株种苗。同时,开展生产技术、生产资料、生产工具、水利设施、市场信息服务5到户,促进了生产的发展。1988年,经过多年的试验、摸索、总结,推行了大棚生产抢一茬油菜、栽一茬黄瓜、套种一茬辣椒、复种一茬黄瓜的一年四茬栽培技术,增产70%,获省科技一等奖,为全市蔬菜生产做出贡献。
  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他负责全村的蔬菜生产和经济工作,上台村是全市菜乡、村首富的种菜村,90%的村户年收入达万元。
  1984年至1988年间,4次被评为乡劳动模范、1次区劳动模范、5次区、市先进工作者。
  陈贵
  陈贵,男,汉族,1918年出生,吉林省长春市人。
  1950年参加工作,195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郊区城西公社范西社长、生产队长,四季青大队副书记,城西乡基建工程队副队长、副书记。现任四季青村党总支副书记。
  解放初,四季青村非常贫困,靠种粮维持生活,1958年任范西社社长,他带领全社社员改造土地发展水利,种植蔬菜。社员不会种菜,他就带领社员到邻社学习种菜技术;没有水源,他组织社员挖深井,用人担车拉浇水种菜。1964年全社大田全部发展为菜田。
  发展水利和基地设施建设。1965年建起了火烧里水库,1968年又建了范西水库,并在社里通了电、修了路,购置了农机、车马,利用几年时间,使全社面貌大变,林路沟渠纵横,水电机械配套。
  为解决育苗问题和延长生产时间,60年代初率领社员自己动手建起了108栋土温室,形成了温室城,春天育苗,冬季生产。70年代,又大力发展蔬菜大棚和日光温室生产,增加细菜,延长供应期。
  积极应用推广新技术。初期应用冷床育苗,60、70年代推广了营养土方育苗、风障、地膜覆盖,80年代推广了日光温室、三上架、沟栽地膜起拱种植、电热温床育苗,反光膜应用、黄瓜嫁接、多层棚覆盖等项新技术,并引进优良品种,改良蔬菜品质。
  他还组织剩余劳力,建起了猪舍、牛舍、鸡舍,办起了粮食加工运输、饮食服务等工副业,增加农民收入。到1988年全村农工副业总产值达到8000万元,比1976年增长2.2倍,人均收入1568元,比1976年增长50%。
  1976年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60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
  陈健儒
  陈健儒,男,汉族,1926年出生,河北省定兴县人。
  1943年参加工作,194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河北省定兴县南大位村民兵自卫队长、中队长、锄奸组长、党支部书记、总支书记,1945年至1947年间任河北省定易诔县政府秘书、区委敌工委委员、县委干事,1948年任定兴县三区区委副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1959年任吉林省双阳县委书记处书记、长春市郊区区委副书记、书记、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主任等职。
  他在任郊区区委书记期间重视蔬菜生产,大力开展蔬菜基地建设,推广科学种菜技术,增加商品供应量,为发展蔬菜产销做出贡献。
  1969年,蔬菜生产交由郊区统一管理后,认真贯彻、执行“郊区生产以菜为主、为城市服务”的方针,积极调整蔬菜基地布局、稳定菜田面积,在水、肥、交通条件较好的社队建设专业生产基地,推行规模生产。同时,加强了基层生产单位领导班子建设,动员有生产经验的干部归队,每个社队配齐“菜主任”、“菜技术员”、建立工作岗位责任制度,从组织上保证“以菜为主”方针的落实。
  农业推行“以粮为纲”时期,合理调整粮、菜布局,近郊区菜社的粮食生产任务调到远郊,保证了近郊区蔬菜生产面积。
  此间,还亲自组织计委、蔬菜、水利、财政、物资等委、局成立菜田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制定规划、筹集资金,兴修拦河闸3座、水库塘坝18座、拦河坝1座、节制闸1座、提水站45处、新打和配套电机井540眼、固定半固定喷灌站39处,水浇设计面积达6847公顷,比1973年的3607公顷增长89.83%。
  为保证扩大蔬菜生产需用资金的来源,实施了“以工补菜”的政策。组织干部、菜农学习外地发展工副业生产的经验,培养和树立英俊公社福利大队、五七公社长青大队两个典型,以点代面,推动全局。1973年至1982年间,全区社队“以工补菜”投资1600多万元。其中用于水利建设500万元,保护地建设140万元,种子和蔬菜上市补贴240多万元。有效地促进了蔬菜生产的发展。1983年被中共吉林省委、人民政府授予“东北防护林第一期工程模范区委书记”荣誉称号。
  1988年退居二线。
  曾当选河北省定兴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长春市郊区第五、七、八、九、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长春市第七、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第四届代表大会代表和吉林省长春市第六届代表大会代表。
  罗桓
  罗桓,男,满族,1930年出生,辽宁省抚顺市人。
  1948年参加工作,195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吉林省医药公司副科长、长春市百货公司科长、长春市农林水利局蔬菜科副科长、科长、园艺处处长、蔬菜畜牧局副局长,现任长春市蔬菜副食局(第二商业局)副局长、市蔬菜产销办公室主任、长春市园艺协会副理事长。是长春市领导决策蔬菜产销大计方针最得力的参谋者、蔬菜产销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1958年,任长春市农林水利局蔬菜科副科长以来,全心致力于蔬菜生产管理工作。按计划经济的要求,逐步建立起计划生产(包括耕地面积、播种面积、生产品种、上市时间)的一整套计划管理的体制。配合商业部门完善计划价格、计划收购、计划供应等管理制度。对协调产销矛盾,平抑物价,保证农民合理收入,减轻消费者负担,稳定蔬菜市场做出了贡献。
  为了保证计划供应,积极组织菜农扩大生产,推广新技术,建立科技推广小组,组织领导广大菜农、干部大力推广试验塑料薄膜应用、土方育苗等先进技术。1964年、1965年,组织英俊、福利、西长青大队示范、推广、应用塑料小棚生产黄瓜,早熟5—7天,增产30—35%。1966年,在总结小棚生产蔬菜经验的基础上,在福利大队首创塑料大棚生产。组织群众不断总结完善了塑料薄膜大棚全面配套技术。组织科技人员编写了《塑料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吉林人民出版社发行全国。1975年,国家农业部在长春召开“塑料大棚”科研、生产协作会议上肯定长春首创大棚生产蔬菜的新成果,在全国推广。1976年,组织干部、技术员参观学习沈阳小棚种植辣椒经验,在上台、奋进、福利、西长青等生产大队推广、应用,取得了早熟15天,增产1倍的成果,并解决了辣椒“落叶、落花、落果”的问题,受到东北协作组的奖励。
  在长期组织管理蔬菜生产中,采取1年试验、2年示范、3年推广,以点带面的方法,推广应用了20余项蔬菜生产新技术。突出的有塑料小棚、大棚、地膜覆盖、营养土方育苗、定植(播种)等距全苗、刨埯定植、甘蓝沟栽、辣椒密植催秧、氨水施肥、大棚黄瓜嫁接、速冻冷藏保鲜技术,日光温室建设、生产技术以及引进沙克沙豆角、758白菜、长茄新品种等。使长春市区的蔬菜生产由传统种植向科学生产前进了一大步。
  为了完善大棚新技术,1969、1970年曾先后在英俊、福利大队蹲点,积极参与科学试验,亲自总结经验,建立示范样板,发动群众学习、推广大棚生产技术,有力地推动了大棚生产的发展。
  发展菜田基地建设。30多年来,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3千多万元,建设基地菜田1万公顷,保护地334公顷,水浇地4760公顷,产菜总量稳定在3亿公斤左右,满足了市区人民的基本需要。
  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扩大专业技术队伍。每年举办1次“科技之冬”活动,采取市办师资班、区(乡)办骨干班、村办普及班的方法,培训4000—5000人次。同时,在生产季节还不定期举办技术讲座、召开生产现场经验交流会,提高菜农技术水平,推动科技进步。
  1983年,调任长春市蔬菜副食局(第二商业局)副局长、产销办公室主任后,一手抓生产,一手抓销售,组织商业职工建立和完善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干部百分考核奖励;菜站费用定额;零售商店“三定五保”、联产、联销计酬;菜窖定贮存、定损耗、定费用等扩大购销、提高服务质量、减亏增盈等企业经营管理制度。
  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1983年,在罗桓同志的倡导、主持下,改变了过去统购包销办法,实行“大管小活”。对80%的大路商品菜,坚持计划生产、计划价格,保证居民的需要;对20%的小品种实行指导计划,放开价格,自由购销,适应市场的多种需要。同时,积极推行产销管理体制改革,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改农商分管办法变为产销统一管理,分区负责,从而解决了多年未能解决的蔬菜产销、农商矛盾,有力地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供应的改善,取得了菜农高产量、低消耗、增加收入,商业购销形式灵活、方便销售、提高市场供应水平的新成果。
  1985年,一部分干部否定产销一体化管理的优越性,坚持传统的产销分管的做法。在产销体制改革面临功亏一篑的关键时刻,罗桓同志用事实向各级领导力陈改革前后的弊利,取得省、市领导的支持,坚持了改革方向,保护了改革成果,为发展社会主义的蔬菜市场经济奠定了基础。
  洪福祥
  洪福祥,男,满族,1926年出生,辽宁省辽阳县人。
  1948年参加工作,195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长春市长春区政府秘书股长、市委商业部办公室主任、南关区委副书记和第一副区长兼财贸部长、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市商业局副局长、市二商业局局长、市蔬菜副食局局长等职。
  在长期担任商业局、二商局、蔬菜副食局领导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有关蔬菜产销工作的方针、政策,并结合长春市的实际,坚持“以生产促销售,以销售指导生产”,平抑物价,保护生产者合理收入、消费者合理负担的基本方针,保持了市场的基本稳定,改善了群众生活。
  在计划生产、计划价格、计划供应期间,他第一手抓的是保证蔬菜播种面积。按市定计划,指定蔬菜公司常年向生产社队派出驻队员,帮助落实播种面积、品种、数量,保证按计划提供地产商品菜货源。同时,要求各有关公司对蔬菜生产所需要的种子、各种生产资料给予优先调拨,保证供应,有效地促进了蔬菜生产特别是保护地的发展。对地产蔬菜的收购实行统购包销。
  丰年超产超收,保证菜农增产增收,歉年放宽收购等级标准,本着亏商不亏农的原则按略高于计划价格收购,保证菜农的合理收入。对鼓励菜农扩大生产、提高产量起到了推动作用。
  为了保证市场供应和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每年在安排地产菜产销的同时,根据淡旺季的需求规律,实行“以地产菜为主,外埠调剂为辅”的经营原则,地产菜按计划平衡调拨。丰年供应有余,组织蔬菜公司积极开展外调、外销,歉年地产菜不足或春节、元旦、“五一”、国庆节群众需要的短缺品种、季节性鲜菜,积极组织南菜北运。亲自与全国40余个省、市、地区和生产单位建立稳定的进货渠道,保证商品菜货源。销售价格,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微利或保本经营,保证了计划购销时期物价的基本稳定。
  建国40年来,受生产调整,丰歉年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的因素影响,商品菜供应量不尽稳定。为了保证市民吃菜,在市委、市政府(人委)的支持授意下,制定了菜多时敞开销售,菜少时实行凭票、证定量、限量供应的方法。合理摆布和扩大销售网点,基本满足了群众的需要。
  实行改革、开放后,积极探索改革蔬菜产销的路子。80年代初期他积极向省、市领导大胆提出支持蔬菜生产实行包产到户、产销实行统一管理、市场价格逐步放开的改革措施,为产销体制改革,向市场经济过渡作出了贡献。
  他工作主动认真,作风正派、在政策允许下,积极调解产销矛盾,平衡上下左右关系,主动取得省、市领导和综合管理部门财力、物力支持,促进了蔬菜市场的繁荣。
  1985年离休。
  赵玉祥
  赵玉祥,男,汉族,1928年12月出生,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幸福乡人。
  1947年参军,1948年回乡生产,195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幸福乡光明初、高级合作社、人民公社管理区主任、党支部书记等职。现任光明村党支部书记。
  赵玉祥种菜40多年。在种秋白菜上积累了选良种、优选种植期、发展水利建设、加强田间管理等一套成功的经验。在种植品种上选用棵大、心满、易于储存的“大青帮”、“八叶齐”和产量高、病害少的“吉林758号”、“吉研3号”及叶嫩、帮鲜的“核桃纹”等优良品种;优选7月25日最佳种植期。1958年发动菜农打了一眼直径6米、深25米的大井,1965年又投资200万元,求得国家拨款200万元,引伊通河水入村,实现了菜地水浇化,全村324公顷占总耕地面积80%的秋白菜地产量翻了一翻。每年为城区提供2000万公斤秋白菜,成为城区秋白菜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被群众誉为“白菜王”。
  1979年后,在巩固秋白菜生产优势的同时,积极发展大棚和日光节能温室生产,种植菠菜、韭菜、黄瓜、西红柿等春、夏菜,每年为市场提供各种细菜100万公斤。
  1984年后,贯彻“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大力发展副业生产和村办工业。1980年至1988年间,先后办起了养猪场养猪6000头、蛋禽场养鸡20万只、养牛场养牛280头、养鱼场养鱼32万尾,以及钢丝绳厂、鞋厂、化工厂、汽水厂等4个村办工业,年产值4000万元,全村人年均收入1400多元,比1978年的300元增长近4倍。
  1988年,评为长春市劳动模范。1987、1988年,评为长春市优秀共产党员。1985、1988年,评为南关区先进工作者。
  郝德富
  郝德富,男,汉族,1918年2月出生,黑龙江省富锦县人。
  1948年参加工作。建国前曾任伪新京特别市公署农业技术员、农业技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长春市人民政府农业技术员、园艺科技佐,郊区农林处农业技师、蔬菜局技师、副局长,宽城区商业局副局长。1988年4月离休。九三学社成员,高级农艺师。
  郝德富从事蔬菜科技工作40余年,在宣传普及科学种菜知识、推广先进技术及在蔬菜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研究方面,都做出贡献并取得丰硕成果。
  1949至1988年,在各类蔬菜技术培训班上为菜农、乡、村干部和技术人员讲课,其中区级班70余次,市级班20余次,省级班5次。在吉林、白城、伊春、佳木斯、牡丹江等地讲课七次,为外地来长学习参观蔬菜大棚生产技术的同志讲课上百次,听讲人数近万人次。在省、市电台、电视台及郊区有线广播站举办讲座多次。
  通过讲课传授科技知识推广应用了营养土方育苗、病虫害防治、化学除草、地膜、小棚复盖、土豆二季作与夏播晒种、良种繁殖、秋白菜春化采种、大棚蔬菜栽培等20余项新技术。
  1956年在南郊农场工作期间主持设计建设了改良温室群,进行冬季蔬菜生产。采取地下铺酿热物、分层施肥、选用良种、合理密植、退蔓培土等科学管理措施种植黄瓜,平均单产达17.1公斤/米2,最高产量创32.7公斤/米2,创全国高产纪录,受到国务院的表彰。
  1960至1961年,在净月公社红星大队试办“百菜园”,并亲自去广东、上海、武汉等地学习考察和引种。共引进100多个种类近300个品种,种植面积达10000平方米,大部分品种试种成功,特别是蛇瓜、丝瓜、瓠瓜、节瓜、石刁柏、黄秋葵、空心菜、木耳菜、紫菜薹等品种生长良好,受到东北三市(沈阳、哈尔滨、长春)蔬菜检查团的赞扬与好评。
  1970至1975年在福利大队蹲点期间,帮助搞大棚类型、结构和性能的改进并总结了大棚建造经验与生产技术经验。
  郝德富还勤于笔耕,先后编辑出版了《越冬菠菜栽培技术》、《蔬菜栽培实用技术》、《塑料大棚蔬菜生产实践》、《蔬菜贮藏实用技术》等4部著作和《秋根菠菜越冬死亡原因及其防止途径的探讨》、《马铃薯稳产技术初报》、《对辣椒低产问题的认识》、《辣椒减产原因的调查分析及其促进增产的意见》等4篇学术论文。总结生产经验300多篇,有的编成了小册子,为培训技术人员提供了丰富的教材。
  历任吉林省园艺学会常务理事,省蔬菜果树专业技术职称评委会委员,省蔬菜新品种鉴定委员会委员,省蔬菜科研成果鉴定委员会委员,市园艺学会理事及蔬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市农业技术职称评委会委员,郊区农业技术职称评委会副主任,市科普创作协会理事,《吉林蔬菜》常务编辑。
  1959年被评为省、市和郊区的先进工作者。
  1982年评为市先进科技工作者。
  1983年评为省先进科技工作者。获得农牧渔业部农业科技推广荣誉证书及奖章。
  1984年评为全国农林科技推广工作先进个人。
  曾当选郊区人民代表大会第七、八届人大代表,市政协第四、五届委员,第六届常务委员,宽城区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席。
  徐广海
  徐广海,男,汉族,1927年1月出生,山东省诸城县人。
  1941年随父迁到长春种菜为生,1956年参加福利高级合作社,任生产队长、副大队长,1979年调英俊公社宏胜大队任党支部书记,现任宏伟农工商公司副经理。1970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
  徐广海坚持实施科技种田,对菜农技术素质要求较高,严格要求菜农按技术规程进行生产。保护技术人员。1967年,被打成“反动技术权威”的原二道河子区蔬菜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刘长钧被遣送到福利大队劳动改造期间,他支持刘长钧继续发挥一技之长,在试验大棚蔬菜生产中除给予人力物力支持外,还抽时间亲自参与观测试验,使刘长钧的技术和创新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并使其试验成功黄瓜大水大苗高产技术。
  他积极推广保护地蔬菜生产。自1970年开始推广大棚保护地生产,到1978年使全大队大棚面积发展到了12公顷,占蔬菜种植面积的20%以上,其中面积4650m2的单拱钢筋结构大棚号称全市第一大棚。1977年建日光温室两栋,总面积2100m2,1978年又建了五栋,5250m2,使全大队日光温室生产形成了规模。
  为进一步增加单产,提高土地利用率,大搞科学种菜。同社员吃住在田间地头,总结摸索出了一整套大棚黄瓜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在高产基础上再夺高产,每公顷产黄瓜15万公斤,创全国第一。同时实现了大棚间、混、套作种植,合理安排茬口。1978年,试验成功大棚种植西瓜,增加了保护地生产种类。还利用大棚边缘种植角瓜,棚内种植,棚外结瓜,既节省土地,又提前上市。
  1972年首创地下管道代替明渠灌溉,使全大队40公顷菜田全部实现了水浇。
  1958年被二道河子区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1972、1973、1975年被郊区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当选为二道河子区第三届、十届人大代表。
  袁禄
  袁禄,男,汉族,1926年4月出生,吉林省伊通县人。
  1948年参加工作,198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双阳县政府财粮助理、长春市土产公司秘书股长、门市部主任、蔬菜公司驻社代表、办公室主任、南关区蔬菜副食商店副经理、经理、解放菜站副经理、经理等职。
  他从事蔬菜购销工作数十年,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蔬菜产销工作方针、政策,刻苦钻研业务,积极努力工作,特别是担任解放菜站经理以来,按照计划生产、计划供应的规定,组织干部深入到辖区蔬菜生产社、队帮助安排播种面积、种植品种、数量,保证种植计划,为市场提供较为充足的地产菜货源。同时,按比例平衡调拨的原则,坚持作到排开上市,均衡分拨,保证市场供应。
  1978年,他为减少迂回运输,保持鲜菜质量,不断改革鲜菜分拨程序。先后改革和实施了生产单位与销售单位队、店挂勾。由生产单位直接送菜到商店,派分拨员到店划等划价,主持队、店双方就地验质划价,减少了经菜站中间调拨环节,节省了人力、运力,保证了及时供应。改革了秋菜分拨程序,对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购买秋菜,减少了菜站调拨,由购货单位到指定的社、队就地划等、划价、检斤,每年减少运力500台车次,节约费用近5万元。改革了秋菜贮存方法,由过去垛贮变为单裸平放贮存,损毫率下降5%左右,每年减少秋菜损失30万公斤左右,价值4万余元。为支持蔬菜生产,保证计划购销,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做出了贡献。
  1984年被选为南关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委。1987年离休。
  黄永洲
  黄永洲,男,汉族,1929年10月出生,吉林省长春市人。
  1950年参加工作,1956年9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宽城区奋进乡上台村副村长、新丰公社生产队长、奋进公社畜牧场场长、党支部书记。现任宽城区奋进乡上台村党总支书记。
  1960年,奋进公社上台子大队200多户菜农,家家欠三角债,生活极为困难。黄永洲放弃了奋进公社畜牧场场长的职务和每月近100元的收入,回到上台大队任党支部书记。他贯彻执行“以副养农”的方针,带领党员群众生产自救。利用伊通河边砂子多的自然条件,发动群众挖砂子卖给城市基建单位,这一年冬天挣了7万元。5万元给群众买口粮,2万元买了12匹马,发展生产。随后组织党员、群众挖渠道、修泵站,引伊通河水进屯。1968年,全大队104公顷菜田全部实现了水浇化,使蔬菜总产量增长了3倍,人均收入达到220元。
  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水平,他推广科学种菜。在全市率先引进塑料大棚栽培技术,并扩大温室生产面积。到1988年,全村温室生产面积发展到1.9万米2,大棚栽培面积发展到16.6万米2。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大棚间、混、套种栽培方法,提高了产量,增加了品种,创造了1年生产4茬蔬菜的记录。1987、1988年先后有日本、波兰、瑞士、朝鲜、苏联等10多个国家的农业代表团来村访问考察,受到国际农业专家的称赞。
  黄永洲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市场调查,总结出“提前、延后、赶节、堵缺”的产销规律,做到生产应时应需,蔬菜上市应季应节,丰富了蔬菜市场。
  1984年,蔬菜生产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黄永洲坚持实事求是,视本村实际情况,宜统则统、宜包则包,不搞一刀切。对无力承包的困难户,组织起来成立了两个生产组,派有经验的干部组织领导生产。这一年生产组每个劳力所得3000多元,与承包户收入相差无几。对缺少技术的承包户,采取党员干部包户岗位责任制,实行“服务五到户”,即技术指导服务到户、生产资料服务到户、计划信息服务到户、大型农机服务到户、水利灌溉服务到户,解除了菜农的后顾之忧。对技术性要求较高的温室、大棚等保护地实行租赁承包,并制定了“三不租”制度:有菜不卖给国家、不保主渠道的不租,不以农肥还田、搞掠夺式生产的不租,达不到计划产量的不租。这些做法,有效地调动了菜农的生产积极性,保持了蔬菜生产的稳步增长和发展后劲。
  在不断发展蔬菜生产的同时,还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大力发展村办工业。采取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再发展一个的“滚雪球”办法,聘用了省内外24名工程师,办起了针织厂、服装厂、机械厂、排灌机械厂等村办企业。并积极完善村办企业管理机制,建立了“统一领导、集体经营、指标管理,全员承包、利润分成”的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了企业领导和工人两方面的积极性。
  198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131万元,实现利税225万元,全村固定资产总额达到220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2200元,是1968年的10倍。全村245户菜农,年收入达到万元的233户,占95%,成为全市蔬菜乡村脱贫致富的首户。
  全村富裕起来之后,黄永洲为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又为群众做了3件实事。一是建机井,为家家户户安上了自来水。二是建副食、粮油、煤炭商店,方便群众。三是实行菜农劳保制度,每年拿出5万多元为村里60岁以上的男社员、58岁以上的女社员发放劳保费,进一步弘扬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帮助贫困村脱贫致富,还主动派出技术员,拿出资金,同马家村结成扶贫对子帮助发展生产。
  1983至1986年被评为宽城区劳动模范。1987年与1988年被评为长春市模范共产党员。1988年10月被评为省优秀企业家。1988年12月被省政府授予“振兴吉林”一等功。1988年被选为长春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常委。
  曹洪钧
  曹洪钧,男,汉族,1929年7月出生,吉林省德惠县人。
  1949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5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宽城区农业科副科长,郊区奋进公社党委副书记,郊区蔬菜局副局长、局长,农工部副部长等职,现任郊区区委巡视员。
  在任职的20多年间,在正常行政工作中组织干部、菜农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大兴水利建设,发展水浇地。70年代初,在奋进公社建了3个水库,改扩建抽水站4个,使水浇面积由不到百公顷发展到一千五百公顷,占总面积的近50%。
  积极推广蔬菜栽培新技术。1975年使郊区夏菜全部实现了土方育苗,并用了5年时间,建设温室10万平方米,解决了2000垧夏菜的育苗问题。在任郊区蔬菜局长期间,积极推广大棚蔬菜生产,到1983年发展到120垧,基本满足了市区人民早春吃菜需要。
  在抓生产的同时,注重发展蔬菜贮藏。1974年,兴建冬贮菜窖106个,每个300~500平方米,增加了农业贮存能力。
  1973~1978年当选为郊区人大代表。
  隋修君
  隋修君,男,汉族,1950年5月出生,吉林省长春市人。
  1972年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73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朝阳区西新公社革委会副主任,经委副主任、主任,副乡长等职,现任朝阳区西新乡副乡长。
  在西新乡工作10多年来,积极倡导、发展蔬菜生产,使过去不产菜的“粮食跨纲要乡”一跃发展为长春市的蔬菜主产乡。
  1978年,全公社大农业总产值达到3681万元,而人均收入只有90元,这种增产不增收的局面使隋修君下决心要发展蔬菜生产,壮大集体经济,使群众脱贫致富。他向公社党委提出了改良土壤、发展水利、发展蔬菜生产的建议,并得到了赞同。1979年开始在双丰等大队发展蔬菜生产。1983年增加菜田面积,大量建设育苗温室,1988年温室已发展到800栋,并由乡统一组织供应蔬菜生产资料,鼓励社员种菜。1985年,发明了地铺育苗,苗齐苗壮抗病力强,由不会育苗成为全市育苗质量最好的乡。
  1986年,他组织社员建设大棚186栋(每栋670平方米),组织技术人员到外乡学习保护地种植技术,到1988年,全乡大棚发展到330栋,总面积22公顷,平均公顷产量达到6万公斤,超过全市平均5万公斤的水平。
  为解决蔬菜生产的水源问题,1987年由各村出资6万元为温室和大棚打了小井,做到了一棚(室)一井。
  他在组织蔬菜生产的同时,还注重发展工副业,建起了造纸厂、预制厂、机械厂、锻模厂,年创产值985万元。
  到1988年蔬菜业年收入达到656万元,人均年收入676元,是1978年的7.5倍。
  1986、1987、1988年评为市蔬菜先进工作者。
  1988年评为朝阳区优秀共产党员。
  蒋德巨
  蒋德巨,男,汉族,1942年10月出生,山东省掖县人。
  1964年毕业于长春市二道河子区园艺学校,同年9月参加工作,1975年3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二道河子区蔬菜技术推广站技术员、英俊公社英俊大队会计、生产队长、宏明大队生产主任、英俊大队科技队队长。现任英俊乡英俊村副村长,农民技师。
  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蔬菜生产第一线,在领导蔬菜生产的同时,积极总结先进的生产经验,积累了大量科学种菜知识。
  1971年,他会同本大队王保良、董崇武共同摸索试验成功大棚高温灭菌法防治黄瓜霜霉病技术。1982年,主持试验成功地膜覆盖茄子、西红柿技术,比无地膜覆盖提前采收20天,增产50%。
  1984年主持建设了长春市第一座速冻冷藏库,并参与试验速冻菜品种的筛选,为我市发展速冻菜生产提供了实践经验。
  1986年,会同吉林工业大学谢毓奇教授共同主持研究成功大棚“太阳能地中热交换系统装置”,在早春可提高棚内地温2~4℃,夜间提高棚温6~8℃,比同样覆盖条件下的大棚生产蔬菜提前上市半个月,延后生产1个月,在全国属首创,并通过了省级专家鉴定。
  1981~1982年与吉林农业大学合作试验成功了无土育苗、二氧化碳施肥、炉渣、炭化稻壳育苗、大棚膜下滴灌、无柱温室等项技术。
  1988年,整理编写了蔬菜大棚生产管理综合配套技术书籍,包括越冬棚、四层膜覆盖、二氧化碳施肥、暖风炉、潜伏芽利用等项技术,在北方14城市蔬菜检查中获得专家的好评。
  他是二道河子区和英俊乡多年的先进个人;1988年被评为市蔬菜生产先进工作者。1987年被省科协评为农民技师。
  韩守德
  韩守德,男,汉族,1930年出生,辽宁省绥中县人。
  1949年参加工作,1955年3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南关区全安街道办事处主任、清明公社党委副书记、社长,胜利农场党委书记,区委农工部副部长,郊区东风公社革委会主任、党委书记,郊区农工部部长,南关区财贸工作部部长。现任南关区政府调研员。
  韩守德从事蔬菜生产管理工作20多年,积累了大量生产管理经验。
  1963年,他在胜利农场任职期间,带领群众试种元葱成功,每公顷产量达到了4万公斤。1964年在南关区推广土方育苗,使夏菜生产获得了早熟高产,其中三道筋青椒每公顷产量达到6万公斤。他还同东风大队向阳生产队农民一起研究温室黄瓜高产栽培技术,平均株产4.75公斤,创全市最高纪录。
  70年代初,他在任东风公社党委书记期间,深入社队同菜农和科技人员摸索总结出一套秋白菜高产栽培措施:选好地快、施足底肥、选好良种、适时播种、早疏苗、三肥下地、及时灌蛆、按地力安排株距。使全公社秋白菜单产创全市第一。
  在管理农业生产上,他十分重视水、肥、种的关键作用,认为这是生产的基础。在水利建设上,1976年至1977年间,他组织黑咀子大队建造630亩地的大片喷灌设施,居全省第一,受到了省水利厅的表彰。他积极发展水浇地,使全区54%的菜田实现了水浇。组织农肥下地,公顷施农家肥70~80立方米,使蔬菜产量稳步增长。
  在改革生产方式方面,他积极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1982年省直机关大会上受到表扬。
  坚持农副业并举的生产方针,发展肉、禽、蛋、奶、鱼等副食品生产。1977年,奶牛生产获得北方14省先进单位称号,誉为超千头奶牛公社,受到表彰。
  几十年来,先后被评为省、市、区先进工作者13次;1987年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南关区机关模范干部。1988年评为省畜牧系统先进工作者。
  三、人物表
  劳动模范名单
  [=此处为表格=]
  [=此处为表格页:(续表)=]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蔬菜志

《长春市志 蔬菜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从稳定市场,安定人民生活的角度,记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40多年来长春市蔬菜产销发展的历程,再现了历史上许多珍贵的资料,包括生产经验、供应方法,其中包括了产销体制、生产、市场、购销、价格、储存加工、计划管理、技术培训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孙俭
相关人物
刘箴
相关人物
张承升
相关人物
徐志武
相关人物
胡维洋
相关人物
马俊龙
相关人物
王手一
相关人物
王保良
相关人物
王福生
相关人物
龙中岳
相关人物
冯永德
相关人物
刘长钧
相关人物
刘友亭
相关人物
刘贵学
相关人物
吴玉富
相关人物
杨光
相关人物
宋广金
相关人物
张德惠
相关人物
陈贵
相关人物
陈健儒
相关人物
罗桓
相关人物
洪福祥
相关人物
赵玉祥
相关人物
徐广海
相关人物
袁禄
相关人物
黄永洲
相关人物
曹洪钧
相关人物
隋修君
相关人物
蒋德巨
相关人物
韩守德
相关人物
王滨江
相关人物
李才
相关人物
赵春玲
相关人物
李新
相关人物
张凤艳
相关人物
王桂章
相关人物
张希岭
相关人物
李桂兰
相关人物
原毓镜
相关人物
王殿甲
相关人物
王万善
相关人物
刘凤泰
相关人物
姜玉洁
相关人物
边作华
相关人物
李进奎
相关人物
付秀清
相关人物
刘学礼
相关人物
刘经纬
相关人物
王桂芹
相关人物
王艳珠
相关人物
宋鸠义
相关人物
于相云
相关人物
静桂荣
相关人物
关淑芹
相关人物
陈世玲
相关人物
赵江
相关人物
张洪岐
相关人物
刘晶梅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