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菜田基本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蔬菜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506
颗粒名称: 第六节 菜田基本建设
分类号: F326.13
页数: 20
页码: 112-131
摘要: 本节记述了长春市菜田基本建设包括土壤改良、保护地建设、菜田水利建设和新型农机具投入。
关键词: 菜田 基本建设 长春市

内容

菜田基本建设包括土壤改良、保护地建设、菜田水利建设和新型农机具投入。
  一、土壤改良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菜农基本利用原有地力生产,从50年代开始逐步开展土壤改良。50年代初,用马拉农具深翻土地,耕作层由原来12~15厘米加深到30厘米以上,坚持3年轮翻一遍。
  60年代,遵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大办农业”的号召,制定菜田规划,开展平整土地。1966年,近郊的宏伟、福利、新晨、宏新、红心、幸福、东风、东春、黑咀子、奋进、上台子、团山子、新月、四季青、长青、红旗、南湖等17个社队的2700公顷菜田,实现了“方田化”、“园田化”,1988年发展到4200公顷,占蔬菜耕地面积的42%。这些菜田建成了“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蔬菜生产基地。
  70年代,在原有土地上施“客土”,砂土地施入粘土,保水保肥。粘土地施入砂土、炉灰,使土地松软,增强土质透气性能,提高地温。宏伟7队,对20公顷粘土地施入砂土、炉灰后,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能,蔬菜公顷单产由改良前的15000公斤增加到30000公斤,增长1倍,产值由9万元增加到25万元,增长1.77倍。在施入“客土”的同时,还逐年合理的施入有机肥,以城肥(人粪尿)、厩肥、农家肥为主。50~60年代,每年每公顷施入30—40吨,最多60吨。70~80年代施入50~80吨。其中水浇田施入80吨,旱大田施入50吨。在蔬菜播种、定植前,每公顷还辅以施入粪干25000公斤或饼肥1500公斤,有效地改良了土壤,促进增产。
  二、保护地建设
  1.苗床
  1949年至1952年间,长春市区的温床发展缓慢。1953年,共有苗床面积13066平方米。其类别为有酿热物的温床和无酿热物的冷床。多采用土木结构、玻动窗扇和草苫子覆盖。覆盖面积一般在30~40平方米左右。
  个别温床采用砖木结构,每平方米造价2.5元左右。
  1958年,农村实现人民公社化后,公社、管理区平调了部分生产队的财物,修建了一大批温床,到1960年,长春市区温床面积发展到135830平方米,比1953年增加了9倍。
  1964年,推广应用塑料小拱棚代替玻璃冷床。其规格一般为宽1.2米,高50厘米,长20~30米。小拱棚冷床结构简单造价低,且又易行方便,发展很快。到1966年苗床面积发展到223000平方米,比1960年的135830平方米增加64.18%。“文化大革命”期间,苗床面积有增有减,一直徘徊在220000平方米左右。
  1984年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后,小型温床、冷床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到1988年苗床面积已达456060平方米,比1977年的235500平方米增长了94%。
  2.温室
  长春解放初期,菜农为恢复、发展蔬菜生产,自筹资金建造了一批“一面坡式”温室,一般为长30米,宽6米。
  “一面坡式”温室建造简单成本低,保温性能强,发展很快。1953年发展到9636平方米,1957年达17311平方米,增长了79.6%。
  1959年,在“一面坡式”温室的基础上改革为一面坡加立窗,提高了室内空间高度又易于操作,得到推广和应用。温室面积发展到72575平方米,(其中红星公社建温室宫7200平方米)比1957年增长了3.19倍。
  1960年,学习北京温室结构,在二道河子区新晨农场(现英俊村)示范应用,6月召开现场会全市推广,由于北京式温室(也称改良式温室)有光线好、温度均匀、土地利用率高的效用,各社队迅速增建了一大批“改良式”温室。到年末,市区温室面积已达224253平方米,比1959年增长了2倍。
  这一时期建造的温室均为木质结构,每年更新改造10000平方米左右,温室面积增长幅度不大。1977年后,郊区根据市革委会菜田建设规划要求,当年新建温室42600平方米,光照温室75035平方米。为增强抗御风灾能力,稳定温室生产,1981年又采取国家补助和社会自筹相结合的办法,筹集资金17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00万元,逐步把竹木结构的温室改造成立窗式钢筋结构和拱棚式的永久式温室。补助标准分为3类:1类大队年人均收入80元左右的,每栋温室补助7500元;2类大队年人均收入140元左右的,每栋温室补助5000元;3类大队年人均收入150元以上的,每栋温室补助2400元。另外予留购玻璃款11000元,按各大队建造温室数量按比例分配使用。刘钰副市长亲自组织商业、物资部门调给玻璃、棉布、棉花、木材、水泥等大量生产资料支援扩大生产。这一举措,调动了社队改造、新建温室的积极性。1981年末,新建温室224栋80520平方米。
  1984年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大部分温室承包给菜农户经营,有一部分困难户无力承包,自己不能育苗,采取一茬直播栽培,影响生产。为扶持困难户生产,保证夏菜播种面积与产量,国家从菜田建设费中拨款20万元,社队自筹85万元,在各乡建立育苗中心49处,永久性育苗温室145栋,53000平方米,保证了秧苗供应。
  1986年,推广应用“日光温室”(也称节能温室)新技术,建筑了竹木结构“节能温室”和永久性钢架结构“节能温室”168栋。
  1949~1988年的40年间,温室建设总投资1273万元,其中国家拨款190万元,无息贷款50万元,社队(乡村)自筹1033万元。温室面积发展到763200平方米。其中,永久性钢架温室346340平方米,节能温室200000平方米。
  3.大棚
  1966年,英俊公社福利大队开发应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的经验在全市推广以后,各社队相继建筑了一批竹木结构的大棚,到1971年覆盖面积已达27公顷。
  1975年,中共长春市委发动工矿企业支援蔬菜生产,汽车厂、拖拉机厂、柴油机厂和机车、客车厂等单位,无偿支援建棚。郊区政府指派龙中岳、郝德富、徐广海、谢广彦、林强、唐桂珍等人到吉林、黑龙江两省考察,研究设计出“倒三角型圆拱”骨架和钢筋大棚图纸,在福利四队建成一座4650平方米的钢筋结构大棚。同时还在奋进、同心、四季青等大队,建造了6个钢筋结构的永久型大棚,覆盖面积3.3公顷。
  1977年,郊区蔬菜局投资10万元在英俊公社福利大队,新建10个永久型钢架大棚,增加覆盖面积1公顷。
  1980年以后,各社队按宽12~13米、长60米、高2.4~3米、肩高1.1~1.3米、覆盖面积660~1000平方米的最佳规格标准,新建、改建、扩建了一批永久型的钢架结构大棚,大棚结构趋于标准化、规范化。
  1986年,市政府批准从菜田建设费中拨出931万元无息贷款给各乡村将竹木结构的大棚大部分改造和新建为永久型的钢筋结构大棚,1987年达到263公顷,比1986年增加74%。
  1966年至1988年间,大棚建设总投资额1924万元。其中无息贷款931万元,国家投资40万元,社队自筹953万元,建筑各类大棚覆盖面积258公顷。其中钢筋结构大棚占60%。1988年,长春市城市保护地面积379.9公顷,为1953年的152倍。其中温床(小棚)45.6公顷、温室76.3公顷、大棚258公顷,全市人均占有保护地面积2.2平方米,列全省第二位。
  三、水利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菜田水利建设没有列为重点项目,除临伊通河、新开河、无名河较近的菜田实行提水浇灌外,多数菜田是“等雨浇灌、靠天种菜”。1955年以后,国家和社队逐年扩大菜田水利建设投资,增加提水灌溉、机电井灌溉和喷灌设备。
  1.提水灌溉
  长春解放初期,市区仅有10余台解放式水车抽水灌溉,1952年,市区菜田水浇地面积仅有104公顷,占总面积的1.4%。
  1955年,英俊公社的福利和宏伟大队自力更生,在伊通河岸修建提水站2座,总装机容量42千瓦,浇灌菜田30公顷。
  1956年,市农林水利局投资30万元在伊通河两岸建立提水站18座,装机22台,容量319千瓦,扩大水浇地面积300公顷。其中永安桥污水提水站铺设直径200毫米的铸铁压力管道1100米,引入福利大队,浇灌菜田30公顷。
  1962年,市人委投资250万元修建幸福电灌站,增加菜田灌溉面积300公顷。到1963年,提水站发展到69处,装机90台,容量2008千瓦,其中100千瓦以上的提水站有7处,灌溉面积1011公顷。
  长春市区水资源贫乏,为解决水资源不足,1961年至1982年,在五七、西新、城西、奋进、净月、幸福等社、队修建水库、塘坝、蓄水池54座。其中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17座,塘坝34座。修建提水站317处。1983年后由于城市建设占用菜田,废弃水库塘坝14座,提水站87处。到1988年末实有蓄水库40座,总库容量2663万立方米,每年调水量2528万立方米,其中污水2148万立方米,占调水总量的85%。提水站224处,装机369台,容量12188千瓦,灌溉面积3872公顷,占蔬菜耕地面积10011公顷的38.7%。
  2.机电井灌溉
  1956年,国家投资在近郊区修建高压输电线路94.4公里,菜农自筹资金兴建低压配电线路82.5公里,打电力灌溉井(木敖大口井)170眼。由于木敖浅,地下有流沙,抽水后井底淤塞,当年因四壁倒塌而废掉62眼。
  1958年遇到罕见干旱,光明农业社投资12万元,菜农投资8万元,在贾家洼子屯挖了一口直径5米、深13米的“社会主义大井”,安装2台抽水泵,灌溉菜田105公顷。后因市公用局在该屯打了深水战备井15眼,超量开采,大井因地下水枯竭而废弃。
  1964年,中共长春市委、市人委遵照毛泽东主席“水利是农业命脉”的指示,发动、组织群众大力加强水利建设。到1965年长春市区电灌站发展到96处,机电井278眼,机井247眼,灌溉面积1280公顷,比1961年增加1倍。
  1973年开始打“竹筐井”。有两种,一种是将潜水泵直接下到井管中;另一种是在“竹筐井”中地下4~6米处焊6寸铁管对接6B—20水泵对口抽。
  1984年,市蔬菜副食局从新菜田建设费中拨款60万元,在温室、大棚内打小水井1528眼。由于城市建设占用菜田,灌溉设施、水浇地面积均有减少。到1988年末市区有机电井537眼,小水井2665眼,灌溉面积890公顷,占蔬菜耕地面积的8.8%。
  3.喷灌
  1973年,为了节约用水扩大灌溉效益,市革命委员会投资8000元在英俊公社福利大队试点喷灌。因管道衔接技术不过关,试点失败。1975年,引进延边农机厂生产的DY—40型喷灌机33台,在净月公社长青大队使用。浇地30亩,增产3~10%。由于该设备笨大、移动困难,喷灌水滴过大影响作物幼苗生育被淘汰。
  1977年,幸福公社红心大队第八生产队自筹资金6300元,从四平引入塑料一厂生产的管道移动式喷灌机,喷灌秋白菜13公顷,增产43%,增加收入20000元。1978年推广应用。1979年长春市区应用喷灌设备的社队发展到55处。同年又引进轻型喷灌机100台。
  1981年,开始在露地中修建固定式喷灌设施,到1982年末,有喷灌设备1265处(台)。其中固定管道式22处,容量588千瓦;半固定管道式14处,容量313千瓦;轻型喷灌机1229台(电机430台、柴油机799台),喷灌面积2120公顷,占蔬菜灌溉面积5699公顷的37.2%。
  1983年,在英俊大队温室试建滴灌设备,节水三分之二。
  1984年,实行土地承包以后,各承包户种植布局和用水时间不统一,多数喷灌设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加之年久失修,损坏严重。
  1949年至1988年的40年间,长春市区菜田水利建设累计投资3382.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033.9万元,社队自筹349万元。在全部投资总额中用于1983年至1988年间维修和完善原有水利工程投资1355.9万元。
  40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长春市区的菜田水利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较完整的生产系列。但由于城市建设占地,从1970年至1988年间菜田水利建设处于边建边废的局面,减缓了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1988年城区蔬菜水浇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7.5%,比1977年减少5.33%。如果排除占地影响,水浇地面积还会更多些。
  四、蔬菜耕作机具
  自1949年10月长春市解放后,40年间,蔬菜耕作由手工劳动、畜力生产、逐步发展到翻地、打垄、作畦、播种、镇压、喷药等机械化。
  解放初,蔬菜耕作用点葫芦点种或手撒种,耕地使用木犁,群众叫“先破茬,后掏墒”,用于种萝卜、马铃薯、豆角、茄子等蔬菜。菜园子是畦作,所用的工具为镐头、耙子、铁锹等,生产的蔬菜品种有芹菜、水萝卜、小白菜、大蒜等。浇水采用人工提水。
  1950年,长春市推广新式马拉农具,加深了土壤耕作层。在耕作技术上提倡顶浆打垄。同时推广使用了解放式水车,用牲畜做动力。
  1956年以后,农村实现初级和高级社,土地联片,适于机械化作业,国家分配给每个管理区一台履带式拖拉机,有的社开始使用拖拉机牵引双铧犁翻地、耙地。由于当时机具不配套,不能起垄和播种,长春市夏季雨水多,秋季秋霜早,农民习惯采用垄作。因此,农民开始将木犁挂在拖拉机后面,用人扶犁起垄趟地,俗称“犁后喘”。
  1958年“大跃进”年代,国家又分配供应每大队1台履带拖拉机,每大队达到2台。长春市也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深翻地运动,调动男女老少参加大会战,经1个月的紧张劳动,深翻耕地1666公顷。由于翻地过深,破坏了原有的土壤结构,影响了作物生长,造成了蔬菜大幅度减产。
  1960年,在各公社建立了农业机械管理站(简称拖拉机站),各大队成立了机耕队,推广五铧犁、二铧犁、圆盘耙、中耕机,进行秋翻、春耙、镇压、起垄、中耕等连续作业的机械化。蔬菜生产由“粗放管理”逐步向“精耕细作”发展,基本做到了三铲三趟。1966~1970年因“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农业机械化没有发展。1972年学习外地经验,用手扶拖拉机研制刨埯机,中耕播种。1978年以后,每年大体秋翻菜田3000~4000公顷,做到了3年轮翻1次。
  1978年后,蔬菜耕地逐步采用了手扶拖拉机牵引打畦机、刨埯机、刨畦机进行作业。英俊公社英俊大队春菠菜、根菠菜、小白菜作到了整地、作畦、播种、覆土、镇压机械系列化。1982年英俊、光明、曙光、红心等大队从沈阳市引进6台覆膜机,覆地膜速度比人工铺膜提高3~4倍。
  1983年承包到户后,调动了菜农生产积极性,开始大量购入四轮拖拉机,进行翻地、耙地、起垄、中耕。1984年长春市蔬菜乡、村共有汽车208辆,大拖拉机218台、小型拖拉机356台,马车2270辆,喷雾器2580个。
  1985年后,机械农具和小型农具有了进一步发展,到1988年末,长春市城区蔬菜专业生产乡共有大型拖拉机394台,小型拖拉机2058台,农用汽车763台,马车4222台,二马车9450台,基本满足了菜田耕作和商品菜运输的需要。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蔬菜志

《长春市志 蔬菜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从稳定市场,安定人民生活的角度,记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40多年来长春市蔬菜产销发展的历程,再现了历史上许多珍贵的资料,包括生产经验、供应方法,其中包括了产销体制、生产、市场、购销、价格、储存加工、计划管理、技术培训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