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品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蔬菜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50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品种
分类号: F326.13
页数: 19
页码: 53-71
摘要: 本节记述了长春市的蔬菜栽培随着农业的发展,品种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到1988年栽培的春、夏、秋菜已达22类214种。
关键词: 品种 蔬菜 长春市

内容

长春市的蔬菜栽培随着农业的发展,品种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到1988年栽培的春、夏、秋菜已达22类214种。
  一、传统品种
  1948年长春解放当时,栽培的蔬菜品种有萝卜、小白菜、菠菜、芹菜、韭菜、茄子、辣椒、大葱、西红柿、窝瓜、豆角、黄瓜、秋白菜等10类56种。
  1.根菜类10种
  水萝卜3种:五缨水萝卜、大红袍、白水萝卜;
  秋萝卜4种:磨盘、灯笼红、青萝卜、长白萝卜;
  胡萝卜3种:地八寸、鞭杆红、紫胡萝卜。
  2.白菜类4种
  小白菜1种:八叶齐;
  秋白菜3种:八叶齐、核桃纹、山东白菜。
  3.芥菜类4种
  叶用芥菜2种:大花叶雪里蕻、花叶雪里蕻;
  根用芥菜2种:花叶疙瘩、六缨疙瘩。
  4.叶菜类6种
  菠菜3种:越冬菠菜、春菠菜、瓦菠菜;
  芹菜1种:空心芹菜;
  香菜2种:山东香菜、大叶香菜。
  5.葱蒜类6种
  韭菜2种:二马蔺、站秧;
  葱2种:仙鹤腿、八叶齐;
  蒜1种:白皮蒜;
  毛葱1种:黄皮毛葱。
  6.茄果类8种
  西红柿4种:大黄桃、牛奶柿子、黄牛奶柿子、小桃柿子;
  茄子2种:小鹰咀、火茄子;
  辣椒2种:二道筋、羊角椒。
  7.瓜类5种
  黄瓜2种:白头霜、长春叶三;
  南瓜3种:窝瓜、红窝瓜、青皮角瓜。
  8.豆类10种
  豇豆2种:铁杆青、长春豇豆;
  菜豆4种:五月鲜、灰家雀蛋、大姑娘挽袖、大花皮;
  豌豆2种:快豌豆、皱皮豌豆;
  扁豆2种:白花扁豆、紫花扁豆。
  9.薯类2种
  马铃薯2种:麻土豆、男爵。
  10.牛蒡(狗宝)类1种。
  二、地方良种
  从50年代起,为保证市场需要,从各省市科学研究单位,引入9类58个品种,经30多年的长期栽培、选择,保留下来已成为地方良种。
  1.萝卜8种
  水萝卜2种:
  大红袍,早熟种。板叶、长倒卵圆形、绿色、叶脉红绿色。肉质根长圆柱形,纵径12~13厘米,横径3~4厘米,皮深红色,肉白色,平均单根重80~100克。食味稍甜、水份多,不易糠心,适宜生食。从播种到收获55天,公顷产1.5—2万公斤。
  粉白水萝卜,中熟种。农安县普遍种植,长春市区有栽培。叶簇直立,叶脉呈红绿色。肉质根长圆柱形,纵径12厘米左右,横径3~4厘米,皮粉红色,肉白色。食味稍甜、水分多,不易糠心,宜生食。从播种到收获60天,公顷产2~2.5万公斤。
  秋萝卜4种:
  磨盘,晚熟种。叶簇匍匐,花叶,长倒卵形,绿色。肉质根扁圆形,纵径5~7厘米,横径12~17厘米,皮粉红色,肉白色。平均单根重0.5~1.5公斤。肉质根味稍辣,品质好,耐贮,适熟食。抗病毒病弱。从播种到收获90天左右,公顷产2~2.5万公斤。
  灯笼红,中晚熟种。叶簇匍匐,花叶,长倒卵形,叶脉浅红色。肉质根长灯笼形,纵径15厘米左右,横径10厘米,皮浅红色,露出地面三分之一,地下部色浅。平均单根重0.5~1公斤。肉质脆,味稍甜,水份多,易糠心、不耐贮。适宜熟食,从播种到收获85天左右,公顷产2万公斤。
  青萝卜,中熟种。叶簇匍匐、花叶、长倒卵形、绿色。根头部皮黄绿色、地下部绿白色,肉白色,平均单根重0.5~1公斤,肉质脆,味甜,水份多,品质好,不易糠心,耐贮,适宜腌渍和熟食。从播种到收获80天,公顷产2~2.5万公斤。
  露八分,中熟种。叶簇匍匐,花叶,长倒卵形、绿色,叶脉浅绿色。根的三分之二露出地面,外皮绿色,地下白色,肉白色,平均单根重1~1.5公斤。肉质脆,味甜,水份多,品质好,贮藏性中等,适于腌渍和生食。从播种到收获85天,公顷产量2.5~3万公斤。
  胡萝卜2种:
  地八寸,中熟种。叶簇半直立,叶绿色,叶柄基部绿紫色,肉质根短圆锥形,纵径16~17厘米,横径3厘米左右,外皮及根肉均为橙黄色,髓部较粗,平均单根重60~80克,耐旱性较强,耐贮性弱。味甜,品质中等,从播种到收获100天左右,公顷产2~2.5万公斤。
  鞭杆红,中熟种。叶簇较直立,叶绿色,叶柄基部紫红色。肉质根长圆锥形,纵径30~40厘米,横径3~4厘米,外皮橙红色,光滑。平均单根重200~250克。肉质根嫩脆,品质好。从播种到收获100天左右,公顷产2.5万公斤左右。
  2.秋白菜5种
  白帮河头,中熟种。植株高度55~60厘米,开展度58厘米,外叶18片,浅绿色。叶球长筒型,心叶黄绿色,单株重2~3公斤,叶球纤维少,品质好,贮性中等,从播种到收获82~85天,公顷产5~6万公斤。
  青帮河头,中晚熟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47~55厘米,开展度50~57厘米。外叶直立,深绿色,中肋浅绿色。叶球长筒型,单株重2.5公斤左右,叶球纤维少,品质好、耐贮、抗病性强。从播种到收获85~90天,公顷产7万公斤左右。
  八叶齐,中熟种。株高60厘米,开展度63厘米,外叶直立,绿色,中肋白色,叶柄长。叶球长筒型,单株重2公斤左右,叶球纤维多,从播种到收获80~85天,公顷产6万公斤左右。由于外叶直立叶柄长,已成为早春小白菜的主栽品种。
  大矬,中熟种。植株较矮,其高度46厘米左右,开展度65厘米,外叶椭园形,叶片绿色,叶面皱缩,中肋白绿色。叶球长筒型,结球紧,单株重2.5公斤左右,叶球纤维多,耐贮。对病毒病、白斑病、软腐病抗性较强。从播种到收获82~85天,公顷产6万公斤左右。
  “改良”,中早熟种。株高40~50厘米,开展度60厘米,外叶少,浅绿色,中肋白色。叶球长筒型,球顶翻黄心,单株重1.5~2公斤。耐瘠薄土壤,抗病性强,品质好,从播种到收获75天左右,公顷产5万公斤左右。
  3.芥菜3种
  叶用芥菜(又叫雪里蕻)2种:
  大花叶雪里蕻。株高30厘米,开展度19厘米,叶片长倒卵形,叶绿深裂呈花叶,叶面有茸毛,叶柄较长,单株重100克左右。叶质细嫩,纤维少,品质好,适宜腌制,公顷产2.5~3万公斤。
  花叶雪里蕻。株高26厘米,开展度15厘米,叶片倒卵形,具有2~3对小叶翅,绿色,叶面有茸毛,叶柄细长。单株重75克左右,品质细嫩,纤维少,适宜腌制。从播种到收获50天,公顷产2~2.5万公斤。
  根用芥菜1种
  花叶疙瘩。植株直立,株高40~45厘米,叶片缺刻多、深裂,叶柄长。肉质根圆锥形,三分之二露出地面,地上部浅绿色,地下部白色,须根生长于两侧,单根重200~250克。肉质根水份少,品质好,适宜腌渍。从播种到收获75天左右,公顷产2万公斤左右。
  4.绿叶菜类9种
  菠菜3种:
  光头菠菜。植株较直立,株高30厘米,叶片戟形,最大叶片长11厘米,宽7厘米,绿色,叶肉薄。根粉红色,单株重30~40克。种子近圆形,无刺,耐热性强,抗寒性弱,适于春季栽培,从播种到收获50~60天,公顷产2.5万公斤左右。
  洋大叶菠菜。植株直立,株高25厘米,叶片卵圆形,浅绿色、肥大,最大叶片长13厘米,宽8厘米,单株重40克左右。种子近圆形、无刺,抗寒性弱,适于春季栽培,从播种到收获60~65天,公顷产2.5万公斤左右。
  根菠菜。也叫越冬菠菜、刺菠菜。植株半直立,生长势强,株高25厘米,叶基部有深缺豁,最大叶片长11厘米,宽6厘米,叶绿色,表面光滑,叶中脉和叶柄基部呈浅紫红色。根红色,单株重40克左右。种子有刺,故叫刺菠菜,耐寒性极强,而耐热性弱,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上旬收获,公顷产3万公斤左右。
  叶用莴苣(也叫生菜)2种:
  皱叶生菜。株高20~23厘米,开展度16~18厘米,叶面皱缩,浅绿色,叶绿缺豁多,呈大波浪状。单株重40克左右。耐寒性中等,耐热性差,叶肉嫩,水分少,品质好,从播种到收获55天左右,公顷产1.5万公斤。
  鸡冠生菜。株高18~20厘米,开展度17厘米,叶缘有缺豁,上下曲折呈鸡冠形状。叶浅绿色,不结球,单株重30克左右。耐寒耐热,叶肉嫩,水份少,宜生食。从播种到收获60天左右,公顷产1.5万公斤。
  芹菜:
  空心芹菜。植株直立,株高87厘米,叶浅绿色。最大叶柄长55厘米,宽2~3厘米,浅绿色,空心,故称空心芹菜。单株重150克左右,植株生长速度快,易倒伏。味浓,纤维少,品质好。从播种到收获90~100天,公顷产3.5~4万公斤。
  芫荽(也叫香菜)2种:
  紫柄香菜,也叫火香菜。植株较直立,株高25~30厘米。叶片7~8个,绿色,叶柄长8厘米,紫红色。单株重10~15克。耐寒性弱,味浓,品质好。从播种到收获50天左右,公顷产1—1.5万公斤。
  大叶香菜。植株较直立,株高30~40厘米,叶片大,绿色。单株有6~7片叶。叶柄最长12~13厘米,浅紫色,单株重15~20克。耐寒性强,味浓,品质好,从播种到收获60天,公顷产1.5万公斤左右。
  韭菜:
  二马蔺,中熟种。株高30厘米左右,分蘖性弱。叶绿色,叶长24~26厘米,宽0.6~0.8厘米,肉质厚,单株重4克左右,公顷产3万公斤。
  5.葱、蒜类7种
  大葱2种:
  明水大葱,晚熟种。株高90厘米左右,不分蘖,叶片8~9个,绿色,单株重130克左右。辛辣味淡,适宜制干葱,公顷产2.5万公斤左右。
  海洋大葱,晚熟种。株高82厘米左右,不分蘖,叶片12~14个,绿色,单株重150克左右。辛辣味中等,品质好,适宜制干葱,公顷产3万公斤左右。
  大蒜2种:
  马牙蒜(也叫白皮蒜),晚熟种。植株生长势强,较直立,株高50~60厘米。成株有叶片8~9个,绿色,鳞茎纵径3~4厘米,横径4~5厘米,每头蒜约有20瓣左右,排列2~3层,外皮白色,薄而紧,不易剥离,单蒜头重30克左右。抗寒性强,辛辣味不浓,适宜腌糖蒜和栽蒜苗。从播种到收获120天左右,公顷产1.5—2万公斤。
  大红袍,早熟种。株高50厘米,成株叶片8个左右,深绿色。鳞茎横径4厘米左右,每头蒜5~8瓣,整齐,外皮厚,深紫红色,易剥离,单蒜头重20克左右。辛辣味浓,宜生食。从播种到收获100天左右,公顷产1.5万公斤左右,产蒜薹1300公斤。
  洋葱3种:
  黄皮洋葱,早熟种。叶绿色,蜡粉多。鳞茎扁圆形,横径9厘米,纵径5厘米,鳞片7~8片,鳞片外皮薄,浅黄色,故叫黄皮洋葱。单个鳞茎重100~130克,味甜,稍有辛辣,耐贮。从播种到收获110~120天,公顷产2.5~3万公斤。
  紫皮洋葱,早熟种。叶深绿色,蜡粉多。鳞茎扁圆形,横径8~9厘米,纵径6厘米左右,鳞片8~9个,鳞茎外皮紫色,故叫紫皮洋葱。单个鳞茎重200克左右,辛辣味浓,耐贮。从播种到收获120天左右,公顷产3万公斤左右。
  黄皮毛葱,极早熟种。叶簇生,分蘖性强,叶长21厘米,绿色,蜡粉多。鳞茎纺锤形,分瓣7个左右,鳞茎皮黄色,故叫黄皮毛葱。单鳞茎重30克左右,辛辣味浓,耐贮,从播种到收获80天左右,公顷产2.5万公斤左右。
  6.茄果类8种
  西红柿4种:
  苹果青,中晚熟种。植株生长势强,无限生长类,在第9节处着生第一花穗。以后每隔3节便长出一个花穗。果实圆球形,整齐,果实成熟顶部粉红色,果肩绿色,似苹果,故名苹果青。果皮厚,不易裂果,耐贮耐运。果肉厚、果汁多,品质好,宜生食。从播种到收获140天左右,而育苗定植到收获60天左右,公顷产3.5~4万公斤。
  黄牛奶,中熟种。植株蔓生,无限生长类,在第8叶处着生第1花穗。果实长圆似牛乳形,黄色,故名黄牛奶。果实纵径5厘米左右,横径3.8厘米,果面光滑,二心室,单果重30克左右。生长势强,抗毒病,果味甜酸适口,耐贮耐运。从播种到收获105天左右,公顷产2万公斤左右。
  牛奶柿子,无限生长类,早熟种。主茎7~8片叶着生第一花穗,间隔3~4片叶着生第2花穗。果实长梨形、粉红色,二心室,单果重30~40克,果汁多,甜酸适口,适生食。从播种到收获105天左右,公顷产2.5万公斤左右。
  小桃柿子,无限生长类,早熟种。主茎7~8片叶着生第一花穗,间隔3~4片叶。果实桃形,粉红色,纵径6厘米,横径4厘米左右,果面光滑,果脐小,并有深绿色果肩,似小寿桃。果肉粉红色,二心室,单果重50克左右,果汁多,酸甜适口,适生食。从播种到收获105天左右,公顷产3万公斤左右。
  辣椒3种:
  三道筋,中熟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50~60厘米,开展度50~60厘米,叶片绿色,卵圆形。第一朵花着生在第11~12节上。果长圆锥形,有3条沟,果肉厚0.4厘米,3~4心室。果纵径6厘米,横径7~9厘米,单果重100克左右。果肉甜,耐贮耐运,从播种到收获110~120天,植株抗毒病性弱,公顷产2.5万公斤左右。
  苏密斯克,晚熟种。植株直立,生长势强,株高60~65厘米,开展度55~60厘米。果长14~15厘米,横径3厘米左右,单果重30克左右。果味稍辣,适生食、炒食。从播种到收获120天左右,植株抗逆性强,公顷产2—2.5万公斤。
  羊角椒,早熟种。植株开张型,生长势中等。株高45~50厘米,叶片柳叶型,黄绿色。第一花序着生在6~7节上,果实长锥形。果皮皱缩,肉薄,果长12~13厘米,横径1.6厘米,单果重10克左右。植株抗逆性强,果味辣,适宜生食及干制,从播种到收获100天左右,公顷产1万公斤左右。
  茄子:
  火茄子,早熟种。植高70厘米左右,开张度65厘米。茎紫绿色,叶绿色,主茎第7~8节上生第1花朵。果实短棒形,纵径21~22厘米,横径5厘米。果皮紫色,光泽差,易老。果肉淡绿白色,单果重150克左右。从播种到收获110天左右,植株抗病性弱,公顷产2.5万公斤左右。
  7.瓜类6种
  黄瓜2种:
  长春密刺,原名小八杈,早熟种。1971年自长春市引入沈阳市,被称“长春密刺”。该品种露地栽培生长势弱,而保护栽培生长势强。三节位结瓜,瓜长35~40厘米,横径3.5厘米,深绿色,瓜柄短,果刺较密呈白色,果肉白绿色,单果重300克左右,瓜脆、有香气,品质好,宜生食。瓜码密,回头瓜也多,产量高,为大棚生产的优良品种,已推广到长江以北,为各省市大棚栽培的主栽品种。从播种到收获65天,抗霜霉病弱,但耐热,耐寒性强,适于大棚栽培,公顷产量在5万公斤以上。
  叶三旱黄瓜,早熟种。主蔓2米,节间短,第一雌花着生主蔓3~4节,着瓜密,节成性强,单株结瓜4~5个瓜。瓜短棒形,长20厘米左右,横径3~4厘米,瓜皮黄绿色,刺黄色、较稀,瓜肉白绿色,单瓜重100克左右。瓜肉脆甜、清香,适生食。从播种到收获55天,公顷产2万公斤左右。
  窝瓜,中熟种。植株蔓生,茎五棱形,分枝性强。叶心脏形。瓜扁圆形,表面有12~16条深沟,嫩瓜深绿色,肉白黄色,老熟瓜绿色变金红色,单瓜重2公斤左右。瓜肉厚、味甜、品质好、适宜熟食。从播种到收获120天左右,公顷产2~2.5万公斤。
  角瓜(又叫西葫芦)3种:
  白皮站秧角瓜,早熟种。植株矮生,株高25厘米左右。叶片近三角形,缺豁浅,绿色,叶柄长,浅绿色。瓜长筒形、白色、长30厘米左右,横径12~15厘米,单瓜重为1~1.5公斤。瓜肉水份多、稍甜、品质好,适用炒、馅两用。从播种到收获55~60天,公顷产2.5~3万公斤。
  花皮角瓜,中熟种。株高50厘米,分枝弱。瓜形上粗下细,呈棒槌形,长35~40厘米,横径15~18厘米,嫩瓜皮色浅绿带白花纹,单瓜重1.5公斤左右,瓜肉水份中等,做汤、炒及晒干(菜)。从播种到收获65天,公顷产3万公斤以上。
  青皮角瓜,中熟种。主蔓4~6节结瓜,瓜长圆筒形,长25~30厘米,横径9~15厘米,皮深绿色,表皮有5~6条不明显的纵棱,有细花纹,单果重1.5公斤左右,瓜肉厚、嫩,适做汤、炒食。从播种到收获65天左右,公顷产4万公斤左右。
  8.豆类10种
  豇豆2种:
  长春豇豆,晚熟种。植株蔓生,花冠紫色,嫩荚绿色呈园条形,长75厘米左右,最长达100厘米,宽0.7厘米,平均单荚重20克,每荚有15~19粒种子,种子椭圆形,种皮红褐色。嫩荚肉厚,纤维少,适炒食。从播种到收获115天左右,公顷产量2.5万公斤。
  铁杆青,中早熟种。植株蔓生,花冠浅紫色,嫩荚绿色,呈扁圆条形,平均长65厘米,宽0.7厘米,单荚重10克左右,嫩荚肉厚、种子少,无纤维,品质好,适炒食。从播种到收获110天左右,公顷产2万公斤左右。
  早豆角2种:
  沙克沙(也叫沙哈),早熟种。植株矮生,株高30~40厘米,花冠白色。食用嫩荚浅绿色,圆棍形,平均长12厘米左右,宽1厘米左右。单荚重6克左右,每荚有豆粒5粒,种子短圆柱形,种皮浅黄色,种脐周围浅褐色。嫩荚无纤维,质地脆,适炒食。从播种到收获60天左右,公顷产1~1.5万公斤。
  五月鲜,早熟种。植株矮生,株高50厘米,生长势强。花冠浅紫色,嫩荚黄色,呈刀形,平均长12厘米,宽1.2厘米左右,单荚重5克左右,每荚有5粒种子,呈圆棍形,种皮黑色。嫩荚有纤维,从播种到收获60天左右,公顷产1.5万公斤。
  晚豆角2种:
  大花皮,中熟种。植株蔓生,花冠浅紫红色。嫩荚绿色,呈宽刀形,平均长13厘米,宽1.7厘米,单荚重7克左右。每荚有4~6粒种子,种子近园形,种皮浅粉红带紫红纹,种脐周围黄色。嫩荚无纤维,豆面,品质好,从播种到收获70天,公顷产1.5万公斤左右。
  挤豆,晚熟种。植株蔓生,花冠紫色,嫩荚浅绿色,每荚有6~8粒种子。种子近方形,种皮浅黄色,种脐周围深黄色。嫩荚无纤维,品质好,从播种到收获85天,公顷产1.5~2万公斤。
  豌豆2种:
  阿拉斯加,早熟种。株高75厘米,叶绿色,花冠白色。第一花序着生在第6节位。嫩荚浅绿色,平均长7厘米,宽1.3厘米,单荚重5克左右,每荚有种子5~7粒。种子圆形,种皮灰色。嫩荚、种粒可食用,从播种到收获55天,公顷产1万公斤。
  皱皮豌豆,中熟种。株高75厘米,叶绿色,花冠白色,第一花序着生在6~7节上,嫩荚浅绿色,平均长度7厘米,宽1.7厘米,单荚重3克。每荚有种粒5~7个,种皮皱缩,圆形,故称皱皮豌豆。嫩荚品质好,从播种到收获65天左右,公顷产1.5万公斤。
  扁豆2种:
  白花扁豆,中熟种。植株蔓生,生长势极强,花冠白色,嫩荚绿白色,荚扁薄,呈蛾眉形,顶端有尖,一般长10厘米,宽3~4厘米,单荚重6克左右,每荚有种粒3~5个。嫩荚肉厚、脆,品质好。植株抗病性强,从播种到收获100天左右,公顷产1.5万公斤。
  紫花扁豆,早熟种。植株蔓生,生长势强,极抗病。花冠紫色,嫩荚浅紫色,呈蛾眉形,顶端有尖,平均单荚长度9厘米,宽3.5厘米,单荚重5克左右,嫩荚肉厚、脆,从播种到收获90天左右,公顷产1.5万公斤。
  9.马铃薯2种
  红纹白(又叫红苹果),早熟种。植株生长势强,花冠紫色,匍匐茎较短,结薯集中,块茎近似球形,表面光滑,红色带白纹,故叫红纹白。从播种到收获80天左右,公顷产量1.5万公斤左右。
  红眼圈(别名红眼),早熟种。植株生长势强,生育期80天。匍匐茎短,结薯集中,表面光滑,薯皮白色,芽眼红色,故称红眼。不抗病,栽培过程中,有时出现“芽变”现象,即变成红皮带白纹,似红纹白品种。公顷产量1.5—2万公斤。
  三、引进品种
  长春解放以后,从国内外引入蔬菜新品种,共计有果菜、葱蒜、叶菜类100个品种。其中,有的已作为本地主栽品种,也有的作搭配品种,还有的在某个时期作主栽品种,后被更新。引进的品种有:
  1.秋萝卜5种
  王兆红。1970年从哈尔滨市郊区王兆屯引入,为70年代搭配品种,现已更新。
  大头青。1960年从大连市引入,现为搭配品种。
  红丰一号。1983年从沈阳市引入,早熟种。肉质根圆形,须根少,表皮红色,肉白色,单个重1公斤左右,比当地磨盘品种增产50%,公顷产2.5万公斤左右,现为本地主栽品种。
  心里美。1985年从北京市引入,肉质根短圆筒形,长10~12厘米,露出地面二分之一,上部绿色,下部白色,根部紫红色,肉红色,品质清脆,味甜,适生食。公顷产1.5万公斤左右,现为本地搭配品种。
  翅头青。1987年从青岛引入,肉质根圆柱形,青皮,肉淡绿色,生育期80天,公顷产2万公斤,现为本地搭配品种。
  2.水萝卜1种
  五缨水萝卜。1988年从天津市引入,早熟种。肉质根圆锥形,长8厘米。
  早熟性比当地大红袍品种早上市5~7天,公顷产1~1.5万公斤,为本地主栽品种之一。
  3.秋白菜6种
  天津青麻叶。1970年从天津市引入,品质优,但因生育期90天以上,秋贮包心不紧,故更新。
  吉研1号。1980年从吉林省蔬菜所引入,己更新。
  吉研2号(也叫“75—8”)。1981年从吉林省蔬菜所引入,植株生长势强,株高52厘米,开张度51厘米,外叶直立。叶球长筒型,绿黄色,单株重2.5公斤左右,抗病稳产,公顷产7.5万公斤左右,为本地主栽品种。
  长春快菜。1981年从吉林省蔬菜所引入,早熟种,生育期70天,作快白菜品种。7月种,9月卖,堵淡季菜。也可做夏菜倒茬晚的地块播种栽培。
  九白一号。1987年从吉林市农科所引入,中熟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52厘米,外叶直立。叶球长筒型,绿黄色,单株重2公斤,公顷6.5万公斤左右,为本地搭配品种。
  牡丹江2号。1988年从牡丹江蔬菜所引入,中熟结球种。直筒型,叶绿、白帮、生食味甜,熟食易烂,品质佳,公顷产4万公斤,在本地有少量栽培。
  4.甘蓝10种
  50年代初,从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苏联1号、狄特马尔斯卡、继承甘兰和从旅大市引入金早生、班大古甘兰。为50~60年代的主栽品种,现已更新。
  70年代又从上海、北京市引入上海黑叶小平头、北京早熟甘蓝,为70年代主栽品种。
  80年代初,从北京农科院蔬菜所引入一批早熟杂交种,如报春、中甘11号和从吉林省蔬菜所引入吉夏品种。其中,中甘11号为本地主栽品种;报春、吉夏为搭配品种。
  5.花椰菜3种
  瑞士雪球。1987年从北京蔬菜所引入,早熟种。20片叶出花球,白色、圆球形。单球重0.5公斤左右,耐寒不耐热,为本地大棚、露地栽培的主栽品种。
  荷兰雪球。1987年从北京蔬菜所引入,中熟种。30片叶出花球,圆形、白色,单球重0.75公斤左右,耐热性强,为本地夏秋栽培的主栽品种。
  日本雪花。1988年从日本引入,早熟种。花球白色,圆球形,紧实不易散,单球重0.75公斤左右,耐寒性强,不耐热,适于本地早春露地栽培。
  6.茄子3种
  紫水。1951年从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为60~70年代主栽品种,现已更新。
  长茄1号。1974年从长春市蔬菜所引入,中熟种。植株生长势强,茎紫色。果实长棒形,黑紫色,有光泽,单果重150~200克,果肉细嫩,品质好,公顷产3~3.5万公斤,为本地主栽品种。
  大鹰咀。1980年从辽宁引入,中熟种。长果形,尖端稍弯尖细,似鹰咀。果皮黑色,有光泽,品质好,公顷产3~3.5万公斤,为城西乡的主栽品种。
  7.西红柿13种
  卡德大红。1951年从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中熟种。为50年代主栽品种,已更新。
  新贝尔。1951年从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早熟种。为50年代主栽品种,现已更新。
  粉红甜肉。1952年从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中熟种。为50年代搭配品种,已更新。
  早粉2号。1970年从北京市引入,自封顶,早熟种。为70年代主栽品种,因品质有怪味被更新。
  强力米寿。1976年从日本引入,杂交种,为搭配品种。
  佳粉1号。1985年从北京蔬菜所引入,中熟种。果实扁圆形、粉色、光滑,多心室,水份多,甜酸适口,单果重150~200克,为本地大棚主栽品种,公顷产5万公斤。
  沈粉1号。1985年从沈阳市农科所引入,中熟种。果实扁圆,粉红色,果基部绿色,单果重200克左右,酸甜适口,己做大棚主栽品种之一,公顷产5万公斤。
  强丰。1985年从北京市蔬菜所引入,果实扁圆、粉色,脐小,4~5心室,已更新。
  齐研矮粉。1987年从齐齐哈尔市引入,早熟种,自封顶。茎直立,株高50厘米,三穗果封顶。果实粉红色,高圆形,单果重100克,酸甜适口,公顷产2.5万公斤,为露地早熟栽培的主栽品种之一。
  中蔬4号。1987年从北京市农科院引入,生长势强,果实正圆形,红色,果肩绿色,4~5个心室,单果重150克左右,品质好,甜酸适口,宜生食。为本地大棚主栽品种之一,公顷产5万公斤。
  长春粉红。1987年从吉林省蔬菜所引入,晚熟种。生长势强,果实粉红色,圆形,酸甜适口,为本地露地栽培的搭配品种。
  吉农大桃。1988年从吉林农业大学引入,中熟种。果实大桃形,粉红色,单果重150克左右,植株生长势、抗病性强,为本地露地栽培搭配品种。
  东农704。1988年从东北农学院引入,早熟种、自封顶。植株高60厘米,三穗果封顶,果实高圆形粉红色,4~5心室,单果重150克左右,为本地露地早熟栽培的搭配品种。
  8.辣椒4种
  大辣椒3号。1950年从东北农业研究所引入,为60~70年代主栽品种,已更新。
  红旗方椒。1981年从吉林市红旗良种场引入,晚熟种。植株生长势强,果实灯笼形,果肉薄,有辣味,公顷产2~2.5万公斤,为本地搭配品种。
  吉农方椒。1987年从吉林省农业大学引入,中晚熟种。植株生长势强,抗病。果实方头型,深绿色,3~4心室,果肉厚0.4厘米,单果重80~100克,味甜。耐贮耐运,公顷产2.5万公斤左右,为本地搭配品种。
  九椒1号。1987年从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植株生长势中等,中熟种。果实圆锥形、绿色,果肉薄,果长8~9厘米,横径5~6厘米,公顷产2万公斤左右,为本地搭配品种。
  9.黄瓜7种
  公主岭水黄瓜。1950年从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早熟种,已更新。
  9月青。1970年从烟台市引入,晚熟种,旱黄瓜。植株生长势强,抗病。侧蔓结瓜,瓜棒状,长30厘米,横径4~6厘米,瓜皮厚,水份多,白刺,单瓜重300~350克,从播种到收获75天,公顷产2.5~3万公斤,70年代为本地保八、九月份供应的主栽品种,现为搭配品种。
  吉杂一号。1982年从吉林省蔬菜所引入,杂交一代,早熟种,旱黄瓜。植株分枝性强,爪棒状形,长30厘米左右,绿色,黑刺,瓜肉白绿色,有香气,适生食。公顷产2.5—3万公斤,已做露地旱黄瓜的主栽品种。
  吉杂2号。1984年从吉林省蔬菜所引入,中熟种,旱黄瓜。果实棒状形,长20~30厘米,单果重300~400克,需搭架栽培,露地有少量栽培。
  津研一号。1985年从天津市蔬菜所引入,早熟种。植株生长势强,第一瓜着生5~6节上,瓜长棒形,长40厘米,横径3~4厘米,白刺,单果重400克左右。果肉水份多,品质好,适生食。公顷产量3~3.5万公斤,为本地早春露地栽培品种之一,也可做延后栽培。
  津研2号。1985年从天津市蔬菜所引入,中熟种。植株生长势强,瓜长棒形,绿色,三心室,瓜长40~50厘米,品质中等,抗热性强,公顷产4万公斤左右,为本地春、秋两季栽培的搭配品种。
  津研4号。植株生长势弱,无侧枝,主蔓结瓜,瓜条棒状,长35~40厘米,单果重250克,抗病性强,已做春季露地和大棚延后生产主栽品种之一。
  10.角瓜2种
  阿尔及利亚。1982年从哈尔滨引入,站秧,早熟种。瓜长筒形,青绿色,有网纹,单果重1~1.5公斤,耐寒性强,品质好,为本地早春露地主栽品种之一。
  一窝猴。1988年从天津市引入,早熟种。植株茎蔓短,节间密、分枝多,主蔓8节结瓜,可结3~4个。瓜长筒形,长36厘米,单果重1~1.5公斤,耐寒不耐热,为本地试栽品种。
  11.冬瓜2种
  车轴冬瓜。1987年从北京市引入,瓜长方型,灰绿色,有腊粉,有毛刺。瓜肉色白质密、品质好,耐热,单瓜重3~3.5公斤。为本地主栽品种之一。
  青皮梅花瓣。1988年从天津引入,瓜园筒型,绿色,上有白色梅花斑,茸毛多,抗热,单瓜重6公斤,为本地搭配品种。
  12.金丝瓜1种
  1987年从北京引入,老瓜皮金黄色,经冷冻或蒸、煮后搅开,瓜肉同金丝一般,脆嫩可口,风味独特,每株结瓜3~5个,单瓜重1公斤左右。
  13.窝瓜1种
  红甘栗。1965年从沈阳市引入,晚熟种。植株蔓性,生长势强,分枝性弱。瓜纺锤型,桔黄色。老熟瓜橙红色,单瓜重1.5~2公斤。果肉厚、味甜,品质佳,耐贮,公顷产2.5~3万公斤,为本地主栽品种。
  14.豆角6种
  嫩荚。1970年从北京市蔬菜所引入,站秧,早熟种。花冠紫色,嫩荚灰绿色,呈弓形,已更新。
  双季豆。1974年从辽宁省锦州市引入,植株蔓生,生长势强,分枝弱。嫩荚浅绿色,圆棍形,平均长17厘米,纤维少,品质中等,搭架栽培,公顷产1.5~2万公斤,为本地晚豆角主栽品种。
  早白羊角。1982年从吉林省蔬菜所引入,早熟种。植株半蔓性,蔓长1米。嫩荚绿黄色,圆棍呈羊角状,平均长13厘米,公顷产1~1.5万公斤,为本地早豆角搭配品种。
  623(也叫芸丰)。1983年从大连市引入,蔓生种。嫩荚长23厘米,绿色。种子土褐色,生育期70天,丰产、质优,公顷产2~2.5万公斤,为本地春、秋两季架豆角栽培的主栽品种。
  春丰4号。1988年从天津市引入,植株蔓生,嫩荚深绿色,稍弯曲,平均长18~20厘米,肉厚,无筋,品质好。种子肾型,棕色,公顷产1.5~2万公斤,为架豆角的搭配品种。
  吉农引快豆。1988年从吉林农业大学引入,站秧早熟种。嫩荚深绿色,圆棍型,荚长13厘米,无筋品质好,生育期50天。早熟,丰产,公顷产1.5万公斤,为本地早豆角主要的推广品种。
  15.豇豆2种
  豇28—2。1988年从北京引入,蔓生种。荚长60~70厘米,浅绿色,种皮紫红色,耐肥水,公顷产1.5万公斤左右。为本地推广品种。
  红咀燕。1988年从天津市引入,蔓生种。嫩荚浅绿色,成对生长,尖端呈浅紫白色,故名红咀燕。嫩荚长40~50厘米,细圆棍状,公顷产2万公斤左右,为本地推广品种。
  16.豌豆1种
  丰实大粒。1951年从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已更新。
  17.大葱1种
  公主岭大葱。1958年从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已更新。
  18.大蒜1种
  大白皮。1970年从农安引入,晚熟种。鳞茎,皮和肉白色,横径5厘米,每头蒜瓣8~12瓣,大小整齐,辛辣味浓,耐贮,公顷产1.5万公斤,为本地主栽品种。
  19.韭菜3种
  大青苗。1981年从天津市引入,株高35厘米,叶宽0.7厘米,色浓绿,叶背中肋明显突出,叶片直立,不易倒伏,分蘖弱,公顷产3万公斤左右,为本地搭配品种。
  站秧白。1977年从四平市引入,早熟种。株高30厘米左右,分蘖性强。叶宽0.6~0.7厘米,绿色,茎绿白色,单株重5克左右。春季返青早,耐寒,抗倒伏,香味浓,品质佳,公顷产3万公斤左右。
  竹杆青。1977年从哈尔滨市引入,中早熟种。株高32厘米左右,分蘖性弱。叶宽0.4~0.6厘米,绿色、直立,单株重5克左右。春季返青较早,生长快,抗倒伏,耐热,抗寒,品质中等,公顷产3万公斤,为本地保护地主栽品种。
  20.油菜3种
  白帮油菜。1983年从北京引入,株高35厘米,叶柄白色,单株重100~200克,纤维少,品质佳,公顷产2.5万公斤左右,为本地早春露地和大棚主栽品种。
  青帮油菜。1984年从北京引入,株高35厘米,较直立,深绿色,叶柄青绿色,抗病,耐寒性强,单株重100~200克,公顷产2.5万公斤左右,为本地春秋两季主栽品种。
  四月漫。1985年从上海市引入,株高25厘米,直立,叶柄长6~8厘米,不易抽薹,纤维少,品质佳,公顷产2万公斤左右,为本地大棚前茬栽培的主栽品种。
  21.马铃薯5种
  白公主。1950年从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早熟种。已更新。
  292~20。1952年从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中熟种。已更新。
  克新一号。1970年从克山农科所引入,中熟种。植株较直立,块茎椭圆形,大而整齐,表面光滑,白皮白肉,公顷产2万公斤,为本地主栽品种。
  春薯1号。1977年从吉林省蔬菜所引入,早熟种。已更新。
  春薯2号。1984年从吉林省蔬菜所引入,早熟种。植株生长势强,花白色,薯块扁圆形,食味好,含淀粉14%,抗病,稳产,公顷产1.5~2万公斤,为本地伏马铃薯主栽品种。
  另外,1988年从吉林省种子公司引入食荚大、延引软荚豌豆;从天津市引入大青苗韭菜、鞭杆红胡萝卜、孛荠扁洋葱;从北京市引入苦瓜、雁翎莴苣;从沈阳市引入风尾菇;从广州市引入49号菜心,20号菜心、空心菜、木耳菜、紫甘蓝、荷兰豆、蛇豆;从克山引入克新10号马铃薯;从吉林省蔬菜所引入长春4号西红柿、辣椒1号,共计20个品种,进行试种。
  四、品种开发
  1978~1988年的10年中开发新品种7个品类12种。
  1.长茄一号。1978年市农业畜牧局从省蔬菜所引入长茄一号品种,在市区各公社建点示范,由于长茄1号抗病高产,1981年开始大面积开发推广。1981年长茄一号开发推广面积1090公顷,占茄子面积1190公顷的91.5%。公顷商品量为16535公斤,比1977年10850公斤增产52.4%。1985年被农业部评为科学进步三等奖。
  2.红丰1号萝卜。1983年从沈阳市引入红丰1号萝卜,市蔬菜副食局和幸福乡农科站在幸福乡的八一村、光明村建点试种,由于抗病高产,确定为开发推广品种。1984年开发面积400公顷,占萝卜面积600公顷的67%。总上市量1150万公斤,比1983增加2.6倍,从此结束了秋萝卜供应不足的局面。
  3.秋白菜。1986、1987年秋白菜连续两年减产,公顷交商品量分别为34000和29000公斤。秋贮供不应求,从山东、河北调入3500万公斤,才满足了市场需要。针对这一问题,1988年长春市政府提出了“打秋白菜翻身仗”的任务。年初,组成了“秋白菜打翻身仗”的领导小组,市蔬菜副食局罗桓副局长为组长,四城区主管蔬菜的副区长为成员,组织了科技人员调查研究,制定了方案、措施。一是水浇地块以“75—8”为主栽品种,中远郊旱大垄以“大矬”为主栽品种;二是抓丰产播种期。水浇地块的播种期为7月23日~26日,旱大垄的播种期为7月21日至24日;三是苗期浇降温水,降土温防苗期病毒病。这一年秋白菜获得丰收,一、二等商品菜占76%,满足了市场供应,获省秋白菜生产一等奖。
  4.沈粉1号、佳粉1号、中蔬4号西红柿。长春市是蔬菜大棚发源地,种植的品种主要是黄瓜,占大棚面积的80%以上,造成了大棚生产重茬现象严重,病虫危害逐年增加。市蔬菜副食局为减少黄瓜病害,改善西红柿在6月份依靠南方调入供应的局面,调整了大棚品种结构,从1986年开展了沈粉1号、佳粉1号、中蔬4号3个西红柿品种开发推广工作,到1988年大棚西红柿开发推广面积为50公顷,上市量250万公斤,从此,长春市改变了6月份西红柿从南方调入供应市场的局面。
  5.四月漫油菜。为了提高大棚土地利用率,市蔬菜副食局开发推广了奋进乡上台子村大棚春茬抢一茬四月漫油菜的经验,1988年计划开发120公顷,实际完成180公顷。4月份上市量175万公斤,创收100万元,仅此项就解决了棚膜的三分之二投资。
  6.吉杂1号黄瓜、吉农方椒、九白一号白菜。1986年吉林省科委将吉林省蔬菜所育成的“吉杂1号”黄瓜、吉林农大育成的“吉农方椒”和吉林市农科所育成的“九白一号”白菜,纳入星火计划,指定在长春市进行开发推广。长春市蔬菜副食局成立了开发推广领导小组。组长牛厉生,成员有吉林农大张汉卿、省蔬菜研究所郭风鸣、吉林九站农科所杨永敬,及各乡主管蔬菜生产的乡长、站长,制订了开发方案。经过2年工作,3个品种的开发达到了吉林省科委的合同指标,1988年被吉林省科委分别评为二等、三等、三等的开发奖。其中,特别是“吉杂1号”黄瓜,1986年长春市开发面积为119公顷,占市区旱黄瓜面积的19.8%,平均亩产3336公斤,比当地主栽品种叶三黄瓜增产85%,增值23.5%。1987年长春市开发推广面积为161公顷,占全市旱黄瓜面积的35%,平均公顷产41175公斤,比当地叶三黄瓜24975公斤增产65%。比当地叶三黄瓜增值为81.9%。
  2年增产417万公斤,增加经济收入65万元。
  7.秋菜花。为丰富秋菜品种,市蔬菜副食局从1987年开发推广了秋菜花工作。品种为荷兰雪球,6月10日左右在露地作畦直播育苗,亩播量1两,苗龄35天,于7月15日定植。定植缓苗后,花球形成前各追一次化肥,每亩追硝酸铵10~13公斤,并结合浇水。为保持花球洁白、柔嫩,在花球直径大约6厘米左右,摘底叶盖上花球,这是花椰菜栽培中最重要的环节。一般在9月中旬上市,公顷产1.5万公斤左右。为秋菜栽培中增加了个新品种。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蔬菜志

《长春市志 蔬菜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从稳定市场,安定人民生活的角度,记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40多年来长春市蔬菜产销发展的历程,再现了历史上许多珍贵的资料,包括生产经验、供应方法,其中包括了产销体制、生产、市场、购销、价格、储存加工、计划管理、技术培训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