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蔬菜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500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生产
分类号: F326.13
页数: 107
页码: 25-131
摘要: 本章记述了长春市蔬菜生产的情况,其中包括了生产环境、耕地面积与产量、品种、种植、自然灾害、菜田基本建设等。
关键词: 生产 蔬菜 长春市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长春市的蔬菜生产,经过自由种植——计划种植——按市场需要有计划种植的曲折发展,到1988年已有耕地10011公顷,播种面积14211公顷,复种面积4200公顷,复种指数1.44,人均占有耕地0.9分。与1949年相比,分别增长44.3%、78.1%、3.03倍、25.2%,减少58.5%。每公顷平均单产量28586公斤,增长2.8倍,总产量39614万公斤,增长3.2倍。生产品种212种,增长2.1倍。上市量34510万公斤,增长5.49倍。年人均可供量203公斤,增长83.7%。
  第一节 生产环境
  一、地貌
  长春市地处吉林省中部,位于吉东低山丘陵与吉林省中部台地平原的过渡地带。西部和中部的大片土地为波状台地平原,东部、南部和东北部为低山丘陵,海拔一般在300米左右。地形由东南向西北渐低,最高山峰为双阳县山河乡老道洞山,海拔711米。最低处为榆树县大岗乡拉林河谷的马家窝棚一带,海拔仅为140米。境内低山丘陵均为长白山系的大黑山和吉林哈达岭山脉的余脉。土壤以黑土和草甸土为主,呈中性反应,只有西部地区呈微碱性反映。由于地形平坦,特别是平原地区保水保肥,土质松软肥沃,雨热同季,有得天独厚的种植粮食和蔬菜的自然优势。
  二、气候
  长春市属中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升温快,干燥多大风;夏季温热,降雨集中;秋季少雨,降温快;冬季晴燥寒冷,积雪时间长。
  日照
  长春市太阳辐射年总量平均值1170千卡/厘米2。日照时数平均2578.5小时,日照率60%,有40%的白天有云雾蔽日。由于太阳高度角及昼夜长短变化,月际辐射量、辐射时数和辐射率各不相同。
  全年日照时数,春、夏、秋3季最多,每日平均实照时数为7~8小时,适合短日照蔬菜品种的生长和发育。
  气温
  长春市气温四季分明,气温变化较大。全年平均气温为4.6℃,1~7月份气温变化呈递增趋势,8~12月份呈递减趋势。7月份为最高月份,平均气温为23℃,1月份为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为零下17.2℃。6~9月份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1951年7月9日,温度为38℃。12月~2月份极端最低温度出现在1970年1月4日,温度为零下39℃。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终日分别在5月3日和9月24日,平均为151天。初、终霜期一般出现在9月中旬和5月中旬,无霜期只有135天左右。
  风
  长春市各年平均风速大体在4.3米/秒。春季风天次数多,4~5月份风力最大,持续时间长,有时达到8级以上。
  全年起大风月份一般从4月份开始,至5月末止。8级以上大风一年有10次左右,风向多为西南风或偏西风,对蔬菜生产特别是露地栽培影响很大,危害也严重。
  雨
  长春市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是多雨季节,冬季受大陆季风影响,降雨量偏少。4~5月份平均降雨量68.8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12%;6~7月份平均降雨量257.9毫米,占38%;8~9月份平均降雨量为179.8毫米,占32%。4~9月份平均降雨量为506.5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89%,其中7月份降雨量最大,平均为152.2毫米。
  雪
  长春市初雪一般在10月10日左右,终雪一般在下一年的4月下旬。年平均降雪量为46毫米左右。冻土层1.7米左右。初结冻期在10月下旬,解冻期在下一年的4月上旬。受自然条件的制约,长春市的蔬菜露地生产期仅有4、5、6、7、8、9月份,大部分菜田属单季、单茬产区。长达半年之久的冬、春蔬菜供应,除靠秋储和温室生产一部分外,还借助于南菜北运来解决。区域内做不到常年自给。
  三、水系
  长春市主要有第二松花江、饮马河和拉林河、伊通河4大河流。伊通河、无名河、新开河从长春市区穿过。此外,还有波罗泡子、敖宝吐泡子、元宝泡子等内陆湖泊以及大中型水库19座,小型水库149处。全市水域面积18584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12%。
  四、人口与耕地
  长春市管辖德惠、农安、九台、双阳、榆树等5个县(市)和朝阳、南关、宽城、二道河子等4个城区及郊区。
  长春市1988年总人口6119286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15933公顷。
  长春市区1988年总人口2016814人,其中郊区265483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5200公顷,其中,长春市城区菜田播种总面积14211公顷。
  长春市城区有种植蔬菜的专业乡7个,68个村。
  第二节 耕地面积与产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长春市各届市委、市政府对蔬菜生产的耕地面积进行过多次调整,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抗灾能力较强、产量稳步增长的商品菜生产基地。其发展过程经历了5个历史时期。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长春解放当时,郊区广大农民缺衣少食,走死逃亡,生产处于停滞。经过中共长春市委、市政府救生埋死,发放救济粮、款,组织逃亡户返乡安家复业,领导农民开展土地改革,生产互助等工作,蔬菜生产迅速恢复。1949年恢复耕地面积6939公顷,播种面积7980公顷,复种指数1.15,单产9443公斤,总产7536万公斤,上市量5314万公斤。
  1951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试办初级合作社,实行集体互助生产,耕地面积稍有调整,单产与总产量稳步上升。1952年耕地面积6136公顷,播种面积7883公顷,复种指数1.28,单产11935公斤,总产9409万公斤,上市量6471万公斤。与1949年比,耕地面积减少11.6%,单产增加了27.9%,上市量增长21.7%。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953年,国家对粮食、植物油实行统购、统销,受粮食统购指标的约束,城区菜田面积减少到4141公顷。1954年开始,国营商业部门根据城市人口增加和市场需求量扩大的需要,对蔬菜实行有计划的订购,1955年菜田面积扩大到5830公顷,但比1952年仍减少5%。
  1956年,根据毛泽东同志“关于农村合作化问题”的指示,掀起了并大社、转高级社的热潮,不到半年(到1956年6月),全部实现了高级社。取消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土地归集体所有,社员的耕畜、农具作价入社。耕地面积统一规划,统一安排轮作和茬口。蔬菜生产按生产队实行三包(包工、包产、包消耗)、四固定(包括土地、劳力、耕畜、车辆和农具)、一奖励的管理制度,实行专业种植,统一登市。菜田面积又减少到4455公顷。1956年下半年,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北方城市都能生产蔬菜,必须按城划片,就地生产,基本自给,保证供应”的方针,市委、市人委决定对蔬菜耕地面积进行调整。到1957年,蔬菜耕地面积增加到8311公顷,人均占有耕地1.27分。播种面积达到9012公顷,复种指数1.08,总产量10766公斤,上市量8644万公斤。其中,春菜播种面积638公顷,上市量为538万公斤,比1953年增长133%和37.7%。主栽小白菜面积增长2倍,菠菜1.4倍,韭菜1.8倍。夏菜播种面积1411公顷,比1953年增长75.3%,上市量1010万公斤,基本持平,主栽的角瓜面积增长1.2倍,辣椒4.3倍,甘蓝6.9倍,豆角34.8%,西红柿52%,黄瓜13%。秋菜播种面积2571公顷,上市量3839万公斤,比1953年增长12.4%和81.2%。主栽秋白菜面积增长1.2倍,大萝卜2.1倍,大葱15.3%。马铃薯播种面积4392公顷,上市量3257万公斤,比1953年增长75.7%和4.3倍。
  三、“大跃进”与三年调整时期
  1958年,国民经济进入“大跃进”时期,城市人口由1957年的82万人增加到86万人,蔬菜供应出现不足。市委、市人委决定从粮田中划出一部分菜田。1958年,菜田耕地面积增加到10880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由1957年的1.50分增加到1.89分。播种面积达到11786公顷,复种指数1.08,平均单产量17039公斤,上市量10385万公斤,比1957年增加了20%,基本适应了市场需要。
  1959年~1961年间,由于农业生产连续3年遭受自然灾害,口粮供应“低标准”,实行“瓜菜代”,蔬菜供应日趋紧张。为了填饱肚子战胜饥荒,渡过难关,市委、市人委决定进一步扩大蔬菜耕地面积,把近郊区的一部分稻田,低洼大田改作菜田,到1960年,菜田耕地面积扩大到21815公顷,播种面积23973公顷,复种指数1.10,上市量25592万公斤。分别比1958年增长1倍、1.03倍和1.46倍。这一时期,蔬菜耕地面积的增长超过了实际需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最高年份。
  1962年,按照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任青远副市长亲自主持对菜田耕地面积进行了调整:一是,按城市人口需要量制定蔬菜生产计划,本着“产稍大于销”的原则确定耕地面积。二是,建立为城市服务的蔬菜生产基地,实行计划生产。三是,对一部分不适合种菜的地块退菜还粮。经过调整后,1962年蔬菜耕地面积减少到15750公顷,1965年又减少到11165公顷,人均占有耕地1.52分,播种面积12800公顷,复种指数1.15,上市量18792万公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产销平稳、市场供应最好的一年。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
  “文化大革命”的10年,蔬菜生产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以粮为纲”的干扰影响下,推行“菜粮并举”,“菜农不吃商品粮”的做法,蔬菜耕地面积减少,1966年减少到10242公顷,比1965年减少923公顷,人均占有菜地1.39分。
  1968年,蔬菜生产社队推行大寨式“一心为公,自报公议”的评分计酬方法,取消了按劳分配,加之行政强迫命令,取消菜农自留地,极大的挫伤了菜农生产积极性,导致菜田管理粗放,缺苗断条及草荒,单产量下降。1968年、1969年分别比1966年下降17.31%和11.13%。上市量也分别下降了40%和17.1%。其中,1968年春菜减少34.21%,夏菜减少了16.4%,秋菜减少了56.8%。
  1970年以后,由于城市人口增加,蔬菜供应人口由100万人增加到135万人。为了填补供应缺口,根据市委决定,进一步扩大菜田面积,并贯彻执行郊区生产“以菜为主、产稍大于销”的原则。蔬菜播种面积、总产量、上市量逐年增加。1976年与1969年相比,耕地面积增长23.45%,人均占有耕地1.48分。播种面积增长37.95%,复种指数1.25,总产量增长47.94%,上市量增长36%,年人均可供量增长0.96%。其中,春菜播种面积增长48.9%,上市量增长19.62%;夏菜播种面积增长50.77%,上市量减少22.23%;秋菜播种面积增长13.81%,上市量增长94.4%;薯类菜播种面积增长53.2%,上市量增长73.28%。
  1966年至1976年蔬菜面积、产量、上市量变化。
  五、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这一时期,是长春市蔬菜生产的调整、巩固、提高阶段,也是蔬菜产销体制深化改革时期。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蔬菜生产认真贯彻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规定》和有关文件,坚持郊区生产“以菜为主,为城市服务”的方针,调整了生产布局。近郊区以春菜、早夏菜、秋白菜和其它特殊品种生产为主,中远郊以晚夏菜、薯类为主。近郊区的部分晚夏菜调到中远郊生产,中远郊的部分秋白菜调到近郊区生产。同时实行专业化生产,建立蔬菜生产基地,确定福利、宏伟、英俊、上台子、奋进、团山子、东风、西长青等大队为保护地和春菜生产基地;城西、西新公社和奋进公社的城西大队、幸福公社的“八一”大队、净月公社的幸福大队为晚夏菜的生产基地;光明、幸福、红星、杨家店、大营子、四间、奋进、上台子、五星、双丰等大队为秋白菜和大葱生产基地。1979年中共长春市委决定,将郊区马铃薯种植任务交给农安县,每年供给城区1500万公斤。市郊区每年种植500公顷伏马铃薯,只作为夏季品种供应市场。
  1983年2月,中共长春市委、市政府决定,将郊区所辖7个蔬菜公社分别划归4个城区,实行产销统一管理。其中,划归二道河子区的有英俊公社及其所属的11个生产大队,耕地面积1100公顷,播种面积1390公顷,可产菜4000万公斤;划归宽城区的有奋进公社及其所属的11个大队,耕地面积2420公顷,播种面积3570公顷,可产菜8500万公斤;划归南关区的有净月、幸福2个公社及其所属的15个生产大队,耕地面积4100公顷,播种面积5750公顷,可产菜13500万公斤;划归朝阳区的有西新、城西、五七等3个公社及其所属22个生产大队和2个良种场,耕地面积4380公顷,播种面积6650公顷,可产菜12600万公斤。
  1984年,蔬菜生产推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到1985年春土地承包到户的菜田面积占90%以上。
  大片土地承包到户后,充分发挥了个体生产的优势,减少了一部分露地生产,大力发展了一批小温室、小大棚、小菜窖和大棚生产。到1988年末耕地面积减少到10011公顷,发展小温室3846栋34634平方米;小大棚1387栋46506平方米;小菜窖918座2694平方米;大棚258公顷。调整了种植结构,产量和上市量平稳。
  这一时期,在保证正常播种面积、上市量的同时,还加强了晚夏菜的生产,保8、9月份种植面积,保淡季市场供应。
  从历史上看,晚夏菜生产一直没解决好,常常出现供应淡季。1964年,一部分晚夏菜品种早熟,早上市,倒茬种秋菜,晚夏菜减少,出现8、9月份生产供应淡季,人日均可供量不足0.5公斤。1965年,加强了8、9月份晚夏菜种植计划安排,日人均可供量增加到0.6公斤。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郊区蔬菜生产执行“以粮为纲”、“菜农粮食自给自足”、“粮、菜并举”等方针,挤掉了一部分菜田。加之受无政府主义的影响,蔬菜计划生产失去控制,晚夏菜播种面积和上市量减少。到1970年,8、9月份晚夏菜播种面积减少到2298公顷,比1966年的2750公顷减少16.5%。上市量减少到2294万公斤,比1966年的3949万公斤减少了42%。日人均可供量减少到0.38公斤,比1966年的0.6公斤减少36.7%。1970年后,逐步恢复晚夏菜的种植计划管理,到1977年播种面积增加到3364公顷。但由于单产量下降,上市量只有2600万公斤,日人均可供应再减少到0.32公斤。
  鉴于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从1978年开始,在安排蔬菜生产计划时,强调保8、9月份晚夏菜种植面积,并引导菜农推行科学种菜。在水利条件好的地块种植一部份返季菜,严格按计划组织晚夏菜上市。到1982年种植面积增加到4239公顷,上市量达到4237万公斤,日人均可供量增加到0.6公斤,比1977年的0.32公斤增加87.5%。
  1983年后,贯彻执行“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生产实行土地承包到户,恢复菜农部份种植自主权,在保证国家计划种植面积的同时,依据市场需要,自动扩大晚夏菜种植面积。1984年播种面积达到4944公顷,上市量6830万公斤,日人均可供量0.78公斤,与1982年比,分别增长了16.6%、61.2%和42.9%。
  1985年至1988年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副食结构中的肉食品增加,蔬菜需求量减少,8、9月份晚夏菜的种植面积、上市量相对减少。到1988年末,播种面积为4448公顷,上市量为6158万公斤,日人均可供量虽然只有0.52公斤,但保证了居民吃菜。
  第三节 品种
  长春市的蔬菜栽培随着农业的发展,品种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到1988年栽培的春、夏、秋菜已达22类214种。
  一、传统品种
  1948年长春解放当时,栽培的蔬菜品种有萝卜、小白菜、菠菜、芹菜、韭菜、茄子、辣椒、大葱、西红柿、窝瓜、豆角、黄瓜、秋白菜等10类56种。
  1.根菜类10种
  水萝卜3种:五缨水萝卜、大红袍、白水萝卜;
  秋萝卜4种:磨盘、灯笼红、青萝卜、长白萝卜;
  胡萝卜3种:地八寸、鞭杆红、紫胡萝卜。
  2.白菜类4种
  小白菜1种:八叶齐;
  秋白菜3种:八叶齐、核桃纹、山东白菜。
  3.芥菜类4种
  叶用芥菜2种:大花叶雪里蕻、花叶雪里蕻;
  根用芥菜2种:花叶疙瘩、六缨疙瘩。
  4.叶菜类6种
  菠菜3种:越冬菠菜、春菠菜、瓦菠菜;
  芹菜1种:空心芹菜;
  香菜2种:山东香菜、大叶香菜。
  5.葱蒜类6种
  韭菜2种:二马蔺、站秧;
  葱2种:仙鹤腿、八叶齐;
  蒜1种:白皮蒜;
  毛葱1种:黄皮毛葱。
  6.茄果类8种
  西红柿4种:大黄桃、牛奶柿子、黄牛奶柿子、小桃柿子;
  茄子2种:小鹰咀、火茄子;
  辣椒2种:二道筋、羊角椒。
  7.瓜类5种
  黄瓜2种:白头霜、长春叶三;
  南瓜3种:窝瓜、红窝瓜、青皮角瓜。
  8.豆类10种
  豇豆2种:铁杆青、长春豇豆;
  菜豆4种:五月鲜、灰家雀蛋、大姑娘挽袖、大花皮;
  豌豆2种:快豌豆、皱皮豌豆;
  扁豆2种:白花扁豆、紫花扁豆。
  9.薯类2种
  马铃薯2种:麻土豆、男爵。
  10.牛蒡(狗宝)类1种。
  二、地方良种
  从50年代起,为保证市场需要,从各省市科学研究单位,引入9类58个品种,经30多年的长期栽培、选择,保留下来已成为地方良种。
  1.萝卜8种
  水萝卜2种:
  大红袍,早熟种。板叶、长倒卵圆形、绿色、叶脉红绿色。肉质根长圆柱形,纵径12~13厘米,横径3~4厘米,皮深红色,肉白色,平均单根重80~100克。食味稍甜、水份多,不易糠心,适宜生食。从播种到收获55天,公顷产1.5—2万公斤。
  粉白水萝卜,中熟种。农安县普遍种植,长春市区有栽培。叶簇直立,叶脉呈红绿色。肉质根长圆柱形,纵径12厘米左右,横径3~4厘米,皮粉红色,肉白色。食味稍甜、水分多,不易糠心,宜生食。从播种到收获60天,公顷产2~2.5万公斤。
  秋萝卜4种:
  磨盘,晚熟种。叶簇匍匐,花叶,长倒卵形,绿色。肉质根扁圆形,纵径5~7厘米,横径12~17厘米,皮粉红色,肉白色。平均单根重0.5~1.5公斤。肉质根味稍辣,品质好,耐贮,适熟食。抗病毒病弱。从播种到收获90天左右,公顷产2~2.5万公斤。
  灯笼红,中晚熟种。叶簇匍匐,花叶,长倒卵形,叶脉浅红色。肉质根长灯笼形,纵径15厘米左右,横径10厘米,皮浅红色,露出地面三分之一,地下部色浅。平均单根重0.5~1公斤。肉质脆,味稍甜,水份多,易糠心、不耐贮。适宜熟食,从播种到收获85天左右,公顷产2万公斤。
  青萝卜,中熟种。叶簇匍匐、花叶、长倒卵形、绿色。根头部皮黄绿色、地下部绿白色,肉白色,平均单根重0.5~1公斤,肉质脆,味甜,水份多,品质好,不易糠心,耐贮,适宜腌渍和熟食。从播种到收获80天,公顷产2~2.5万公斤。
  露八分,中熟种。叶簇匍匐,花叶,长倒卵形、绿色,叶脉浅绿色。根的三分之二露出地面,外皮绿色,地下白色,肉白色,平均单根重1~1.5公斤。肉质脆,味甜,水份多,品质好,贮藏性中等,适于腌渍和生食。从播种到收获85天,公顷产量2.5~3万公斤。
  胡萝卜2种:
  地八寸,中熟种。叶簇半直立,叶绿色,叶柄基部绿紫色,肉质根短圆锥形,纵径16~17厘米,横径3厘米左右,外皮及根肉均为橙黄色,髓部较粗,平均单根重60~80克,耐旱性较强,耐贮性弱。味甜,品质中等,从播种到收获100天左右,公顷产2~2.5万公斤。
  鞭杆红,中熟种。叶簇较直立,叶绿色,叶柄基部紫红色。肉质根长圆锥形,纵径30~40厘米,横径3~4厘米,外皮橙红色,光滑。平均单根重200~250克。肉质根嫩脆,品质好。从播种到收获100天左右,公顷产2.5万公斤左右。
  2.秋白菜5种
  白帮河头,中熟种。植株高度55~60厘米,开展度58厘米,外叶18片,浅绿色。叶球长筒型,心叶黄绿色,单株重2~3公斤,叶球纤维少,品质好,贮性中等,从播种到收获82~85天,公顷产5~6万公斤。
  青帮河头,中晚熟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47~55厘米,开展度50~57厘米。外叶直立,深绿色,中肋浅绿色。叶球长筒型,单株重2.5公斤左右,叶球纤维少,品质好、耐贮、抗病性强。从播种到收获85~90天,公顷产7万公斤左右。
  八叶齐,中熟种。株高60厘米,开展度63厘米,外叶直立,绿色,中肋白色,叶柄长。叶球长筒型,单株重2公斤左右,叶球纤维多,从播种到收获80~85天,公顷产6万公斤左右。由于外叶直立叶柄长,已成为早春小白菜的主栽品种。
  大矬,中熟种。植株较矮,其高度46厘米左右,开展度65厘米,外叶椭园形,叶片绿色,叶面皱缩,中肋白绿色。叶球长筒型,结球紧,单株重2.5公斤左右,叶球纤维多,耐贮。对病毒病、白斑病、软腐病抗性较强。从播种到收获82~85天,公顷产6万公斤左右。
  “改良”,中早熟种。株高40~50厘米,开展度60厘米,外叶少,浅绿色,中肋白色。叶球长筒型,球顶翻黄心,单株重1.5~2公斤。耐瘠薄土壤,抗病性强,品质好,从播种到收获75天左右,公顷产5万公斤左右。
  3.芥菜3种
  叶用芥菜(又叫雪里蕻)2种:
  大花叶雪里蕻。株高30厘米,开展度19厘米,叶片长倒卵形,叶绿深裂呈花叶,叶面有茸毛,叶柄较长,单株重100克左右。叶质细嫩,纤维少,品质好,适宜腌制,公顷产2.5~3万公斤。
  花叶雪里蕻。株高26厘米,开展度15厘米,叶片倒卵形,具有2~3对小叶翅,绿色,叶面有茸毛,叶柄细长。单株重75克左右,品质细嫩,纤维少,适宜腌制。从播种到收获50天,公顷产2~2.5万公斤。
  根用芥菜1种
  花叶疙瘩。植株直立,株高40~45厘米,叶片缺刻多、深裂,叶柄长。肉质根圆锥形,三分之二露出地面,地上部浅绿色,地下部白色,须根生长于两侧,单根重200~250克。肉质根水份少,品质好,适宜腌渍。从播种到收获75天左右,公顷产2万公斤左右。
  4.绿叶菜类9种
  菠菜3种:
  光头菠菜。植株较直立,株高30厘米,叶片戟形,最大叶片长11厘米,宽7厘米,绿色,叶肉薄。根粉红色,单株重30~40克。种子近圆形,无刺,耐热性强,抗寒性弱,适于春季栽培,从播种到收获50~60天,公顷产2.5万公斤左右。
  洋大叶菠菜。植株直立,株高25厘米,叶片卵圆形,浅绿色、肥大,最大叶片长13厘米,宽8厘米,单株重40克左右。种子近圆形、无刺,抗寒性弱,适于春季栽培,从播种到收获60~65天,公顷产2.5万公斤左右。
  根菠菜。也叫越冬菠菜、刺菠菜。植株半直立,生长势强,株高25厘米,叶基部有深缺豁,最大叶片长11厘米,宽6厘米,叶绿色,表面光滑,叶中脉和叶柄基部呈浅紫红色。根红色,单株重40克左右。种子有刺,故叫刺菠菜,耐寒性极强,而耐热性弱,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上旬收获,公顷产3万公斤左右。
  叶用莴苣(也叫生菜)2种:
  皱叶生菜。株高20~23厘米,开展度16~18厘米,叶面皱缩,浅绿色,叶绿缺豁多,呈大波浪状。单株重40克左右。耐寒性中等,耐热性差,叶肉嫩,水分少,品质好,从播种到收获55天左右,公顷产1.5万公斤。
  鸡冠生菜。株高18~20厘米,开展度17厘米,叶缘有缺豁,上下曲折呈鸡冠形状。叶浅绿色,不结球,单株重30克左右。耐寒耐热,叶肉嫩,水份少,宜生食。从播种到收获60天左右,公顷产1.5万公斤。
  芹菜:
  空心芹菜。植株直立,株高87厘米,叶浅绿色。最大叶柄长55厘米,宽2~3厘米,浅绿色,空心,故称空心芹菜。单株重150克左右,植株生长速度快,易倒伏。味浓,纤维少,品质好。从播种到收获90~100天,公顷产3.5~4万公斤。
  芫荽(也叫香菜)2种:
  紫柄香菜,也叫火香菜。植株较直立,株高25~30厘米。叶片7~8个,绿色,叶柄长8厘米,紫红色。单株重10~15克。耐寒性弱,味浓,品质好。从播种到收获50天左右,公顷产1—1.5万公斤。
  大叶香菜。植株较直立,株高30~40厘米,叶片大,绿色。单株有6~7片叶。叶柄最长12~13厘米,浅紫色,单株重15~20克。耐寒性强,味浓,品质好,从播种到收获60天,公顷产1.5万公斤左右。
  韭菜:
  二马蔺,中熟种。株高30厘米左右,分蘖性弱。叶绿色,叶长24~26厘米,宽0.6~0.8厘米,肉质厚,单株重4克左右,公顷产3万公斤。
  5.葱、蒜类7种
  大葱2种:
  明水大葱,晚熟种。株高90厘米左右,不分蘖,叶片8~9个,绿色,单株重130克左右。辛辣味淡,适宜制干葱,公顷产2.5万公斤左右。
  海洋大葱,晚熟种。株高82厘米左右,不分蘖,叶片12~14个,绿色,单株重150克左右。辛辣味中等,品质好,适宜制干葱,公顷产3万公斤左右。
  大蒜2种:
  马牙蒜(也叫白皮蒜),晚熟种。植株生长势强,较直立,株高50~60厘米。成株有叶片8~9个,绿色,鳞茎纵径3~4厘米,横径4~5厘米,每头蒜约有20瓣左右,排列2~3层,外皮白色,薄而紧,不易剥离,单蒜头重30克左右。抗寒性强,辛辣味不浓,适宜腌糖蒜和栽蒜苗。从播种到收获120天左右,公顷产1.5—2万公斤。
  大红袍,早熟种。株高50厘米,成株叶片8个左右,深绿色。鳞茎横径4厘米左右,每头蒜5~8瓣,整齐,外皮厚,深紫红色,易剥离,单蒜头重20克左右。辛辣味浓,宜生食。从播种到收获100天左右,公顷产1.5万公斤左右,产蒜薹1300公斤。
  洋葱3种:
  黄皮洋葱,早熟种。叶绿色,蜡粉多。鳞茎扁圆形,横径9厘米,纵径5厘米,鳞片7~8片,鳞片外皮薄,浅黄色,故叫黄皮洋葱。单个鳞茎重100~130克,味甜,稍有辛辣,耐贮。从播种到收获110~120天,公顷产2.5~3万公斤。
  紫皮洋葱,早熟种。叶深绿色,蜡粉多。鳞茎扁圆形,横径8~9厘米,纵径6厘米左右,鳞片8~9个,鳞茎外皮紫色,故叫紫皮洋葱。单个鳞茎重200克左右,辛辣味浓,耐贮。从播种到收获120天左右,公顷产3万公斤左右。
  黄皮毛葱,极早熟种。叶簇生,分蘖性强,叶长21厘米,绿色,蜡粉多。鳞茎纺锤形,分瓣7个左右,鳞茎皮黄色,故叫黄皮毛葱。单鳞茎重30克左右,辛辣味浓,耐贮,从播种到收获80天左右,公顷产2.5万公斤左右。
  6.茄果类8种
  西红柿4种:
  苹果青,中晚熟种。植株生长势强,无限生长类,在第9节处着生第一花穗。以后每隔3节便长出一个花穗。果实圆球形,整齐,果实成熟顶部粉红色,果肩绿色,似苹果,故名苹果青。果皮厚,不易裂果,耐贮耐运。果肉厚、果汁多,品质好,宜生食。从播种到收获140天左右,而育苗定植到收获60天左右,公顷产3.5~4万公斤。
  黄牛奶,中熟种。植株蔓生,无限生长类,在第8叶处着生第1花穗。果实长圆似牛乳形,黄色,故名黄牛奶。果实纵径5厘米左右,横径3.8厘米,果面光滑,二心室,单果重30克左右。生长势强,抗毒病,果味甜酸适口,耐贮耐运。从播种到收获105天左右,公顷产2万公斤左右。
  牛奶柿子,无限生长类,早熟种。主茎7~8片叶着生第一花穗,间隔3~4片叶着生第2花穗。果实长梨形、粉红色,二心室,单果重30~40克,果汁多,甜酸适口,适生食。从播种到收获105天左右,公顷产2.5万公斤左右。
  小桃柿子,无限生长类,早熟种。主茎7~8片叶着生第一花穗,间隔3~4片叶。果实桃形,粉红色,纵径6厘米,横径4厘米左右,果面光滑,果脐小,并有深绿色果肩,似小寿桃。果肉粉红色,二心室,单果重50克左右,果汁多,酸甜适口,适生食。从播种到收获105天左右,公顷产3万公斤左右。
  辣椒3种:
  三道筋,中熟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50~60厘米,开展度50~60厘米,叶片绿色,卵圆形。第一朵花着生在第11~12节上。果长圆锥形,有3条沟,果肉厚0.4厘米,3~4心室。果纵径6厘米,横径7~9厘米,单果重100克左右。果肉甜,耐贮耐运,从播种到收获110~120天,植株抗毒病性弱,公顷产2.5万公斤左右。
  苏密斯克,晚熟种。植株直立,生长势强,株高60~65厘米,开展度55~60厘米。果长14~15厘米,横径3厘米左右,单果重30克左右。果味稍辣,适生食、炒食。从播种到收获120天左右,植株抗逆性强,公顷产2—2.5万公斤。
  羊角椒,早熟种。植株开张型,生长势中等。株高45~50厘米,叶片柳叶型,黄绿色。第一花序着生在6~7节上,果实长锥形。果皮皱缩,肉薄,果长12~13厘米,横径1.6厘米,单果重10克左右。植株抗逆性强,果味辣,适宜生食及干制,从播种到收获100天左右,公顷产1万公斤左右。
  茄子:
  火茄子,早熟种。植高70厘米左右,开张度65厘米。茎紫绿色,叶绿色,主茎第7~8节上生第1花朵。果实短棒形,纵径21~22厘米,横径5厘米。果皮紫色,光泽差,易老。果肉淡绿白色,单果重150克左右。从播种到收获110天左右,植株抗病性弱,公顷产2.5万公斤左右。
  7.瓜类6种
  黄瓜2种:
  长春密刺,原名小八杈,早熟种。1971年自长春市引入沈阳市,被称“长春密刺”。该品种露地栽培生长势弱,而保护栽培生长势强。三节位结瓜,瓜长35~40厘米,横径3.5厘米,深绿色,瓜柄短,果刺较密呈白色,果肉白绿色,单果重300克左右,瓜脆、有香气,品质好,宜生食。瓜码密,回头瓜也多,产量高,为大棚生产的优良品种,已推广到长江以北,为各省市大棚栽培的主栽品种。从播种到收获65天,抗霜霉病弱,但耐热,耐寒性强,适于大棚栽培,公顷产量在5万公斤以上。
  叶三旱黄瓜,早熟种。主蔓2米,节间短,第一雌花着生主蔓3~4节,着瓜密,节成性强,单株结瓜4~5个瓜。瓜短棒形,长20厘米左右,横径3~4厘米,瓜皮黄绿色,刺黄色、较稀,瓜肉白绿色,单瓜重100克左右。瓜肉脆甜、清香,适生食。从播种到收获55天,公顷产2万公斤左右。
  窝瓜,中熟种。植株蔓生,茎五棱形,分枝性强。叶心脏形。瓜扁圆形,表面有12~16条深沟,嫩瓜深绿色,肉白黄色,老熟瓜绿色变金红色,单瓜重2公斤左右。瓜肉厚、味甜、品质好、适宜熟食。从播种到收获120天左右,公顷产2~2.5万公斤。
  角瓜(又叫西葫芦)3种:
  白皮站秧角瓜,早熟种。植株矮生,株高25厘米左右。叶片近三角形,缺豁浅,绿色,叶柄长,浅绿色。瓜长筒形、白色、长30厘米左右,横径12~15厘米,单瓜重为1~1.5公斤。瓜肉水份多、稍甜、品质好,适用炒、馅两用。从播种到收获55~60天,公顷产2.5~3万公斤。
  花皮角瓜,中熟种。株高50厘米,分枝弱。瓜形上粗下细,呈棒槌形,长35~40厘米,横径15~18厘米,嫩瓜皮色浅绿带白花纹,单瓜重1.5公斤左右,瓜肉水份中等,做汤、炒及晒干(菜)。从播种到收获65天,公顷产3万公斤以上。
  青皮角瓜,中熟种。主蔓4~6节结瓜,瓜长圆筒形,长25~30厘米,横径9~15厘米,皮深绿色,表皮有5~6条不明显的纵棱,有细花纹,单果重1.5公斤左右,瓜肉厚、嫩,适做汤、炒食。从播种到收获65天左右,公顷产4万公斤左右。
  8.豆类10种
  豇豆2种:
  长春豇豆,晚熟种。植株蔓生,花冠紫色,嫩荚绿色呈园条形,长75厘米左右,最长达100厘米,宽0.7厘米,平均单荚重20克,每荚有15~19粒种子,种子椭圆形,种皮红褐色。嫩荚肉厚,纤维少,适炒食。从播种到收获115天左右,公顷产量2.5万公斤。
  铁杆青,中早熟种。植株蔓生,花冠浅紫色,嫩荚绿色,呈扁圆条形,平均长65厘米,宽0.7厘米,单荚重10克左右,嫩荚肉厚、种子少,无纤维,品质好,适炒食。从播种到收获110天左右,公顷产2万公斤左右。
  早豆角2种:
  沙克沙(也叫沙哈),早熟种。植株矮生,株高30~40厘米,花冠白色。食用嫩荚浅绿色,圆棍形,平均长12厘米左右,宽1厘米左右。单荚重6克左右,每荚有豆粒5粒,种子短圆柱形,种皮浅黄色,种脐周围浅褐色。嫩荚无纤维,质地脆,适炒食。从播种到收获60天左右,公顷产1~1.5万公斤。
  五月鲜,早熟种。植株矮生,株高50厘米,生长势强。花冠浅紫色,嫩荚黄色,呈刀形,平均长12厘米,宽1.2厘米左右,单荚重5克左右,每荚有5粒种子,呈圆棍形,种皮黑色。嫩荚有纤维,从播种到收获60天左右,公顷产1.5万公斤。
  晚豆角2种:
  大花皮,中熟种。植株蔓生,花冠浅紫红色。嫩荚绿色,呈宽刀形,平均长13厘米,宽1.7厘米,单荚重7克左右。每荚有4~6粒种子,种子近园形,种皮浅粉红带紫红纹,种脐周围黄色。嫩荚无纤维,豆面,品质好,从播种到收获70天,公顷产1.5万公斤左右。
  挤豆,晚熟种。植株蔓生,花冠紫色,嫩荚浅绿色,每荚有6~8粒种子。种子近方形,种皮浅黄色,种脐周围深黄色。嫩荚无纤维,品质好,从播种到收获85天,公顷产1.5~2万公斤。
  豌豆2种:
  阿拉斯加,早熟种。株高75厘米,叶绿色,花冠白色。第一花序着生在第6节位。嫩荚浅绿色,平均长7厘米,宽1.3厘米,单荚重5克左右,每荚有种子5~7粒。种子圆形,种皮灰色。嫩荚、种粒可食用,从播种到收获55天,公顷产1万公斤。
  皱皮豌豆,中熟种。株高75厘米,叶绿色,花冠白色,第一花序着生在6~7节上,嫩荚浅绿色,平均长度7厘米,宽1.7厘米,单荚重3克。每荚有种粒5~7个,种皮皱缩,圆形,故称皱皮豌豆。嫩荚品质好,从播种到收获65天左右,公顷产1.5万公斤。
  扁豆2种:
  白花扁豆,中熟种。植株蔓生,生长势极强,花冠白色,嫩荚绿白色,荚扁薄,呈蛾眉形,顶端有尖,一般长10厘米,宽3~4厘米,单荚重6克左右,每荚有种粒3~5个。嫩荚肉厚、脆,品质好。植株抗病性强,从播种到收获100天左右,公顷产1.5万公斤。
  紫花扁豆,早熟种。植株蔓生,生长势强,极抗病。花冠紫色,嫩荚浅紫色,呈蛾眉形,顶端有尖,平均单荚长度9厘米,宽3.5厘米,单荚重5克左右,嫩荚肉厚、脆,从播种到收获90天左右,公顷产1.5万公斤。
  9.马铃薯2种
  红纹白(又叫红苹果),早熟种。植株生长势强,花冠紫色,匍匐茎较短,结薯集中,块茎近似球形,表面光滑,红色带白纹,故叫红纹白。从播种到收获80天左右,公顷产量1.5万公斤左右。
  红眼圈(别名红眼),早熟种。植株生长势强,生育期80天。匍匐茎短,结薯集中,表面光滑,薯皮白色,芽眼红色,故称红眼。不抗病,栽培过程中,有时出现“芽变”现象,即变成红皮带白纹,似红纹白品种。公顷产量1.5—2万公斤。
  三、引进品种
  长春解放以后,从国内外引入蔬菜新品种,共计有果菜、葱蒜、叶菜类100个品种。其中,有的已作为本地主栽品种,也有的作搭配品种,还有的在某个时期作主栽品种,后被更新。引进的品种有:
  1.秋萝卜5种
  王兆红。1970年从哈尔滨市郊区王兆屯引入,为70年代搭配品种,现已更新。
  大头青。1960年从大连市引入,现为搭配品种。
  红丰一号。1983年从沈阳市引入,早熟种。肉质根圆形,须根少,表皮红色,肉白色,单个重1公斤左右,比当地磨盘品种增产50%,公顷产2.5万公斤左右,现为本地主栽品种。
  心里美。1985年从北京市引入,肉质根短圆筒形,长10~12厘米,露出地面二分之一,上部绿色,下部白色,根部紫红色,肉红色,品质清脆,味甜,适生食。公顷产1.5万公斤左右,现为本地搭配品种。
  翅头青。1987年从青岛引入,肉质根圆柱形,青皮,肉淡绿色,生育期80天,公顷产2万公斤,现为本地搭配品种。
  2.水萝卜1种
  五缨水萝卜。1988年从天津市引入,早熟种。肉质根圆锥形,长8厘米。
  早熟性比当地大红袍品种早上市5~7天,公顷产1~1.5万公斤,为本地主栽品种之一。
  3.秋白菜6种
  天津青麻叶。1970年从天津市引入,品质优,但因生育期90天以上,秋贮包心不紧,故更新。
  吉研1号。1980年从吉林省蔬菜所引入,己更新。
  吉研2号(也叫“75—8”)。1981年从吉林省蔬菜所引入,植株生长势强,株高52厘米,开张度51厘米,外叶直立。叶球长筒型,绿黄色,单株重2.5公斤左右,抗病稳产,公顷产7.5万公斤左右,为本地主栽品种。
  长春快菜。1981年从吉林省蔬菜所引入,早熟种,生育期70天,作快白菜品种。7月种,9月卖,堵淡季菜。也可做夏菜倒茬晚的地块播种栽培。
  九白一号。1987年从吉林市农科所引入,中熟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52厘米,外叶直立。叶球长筒型,绿黄色,单株重2公斤,公顷6.5万公斤左右,为本地搭配品种。
  牡丹江2号。1988年从牡丹江蔬菜所引入,中熟结球种。直筒型,叶绿、白帮、生食味甜,熟食易烂,品质佳,公顷产4万公斤,在本地有少量栽培。
  4.甘蓝10种
  50年代初,从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苏联1号、狄特马尔斯卡、继承甘兰和从旅大市引入金早生、班大古甘兰。为50~60年代的主栽品种,现已更新。
  70年代又从上海、北京市引入上海黑叶小平头、北京早熟甘蓝,为70年代主栽品种。
  80年代初,从北京农科院蔬菜所引入一批早熟杂交种,如报春、中甘11号和从吉林省蔬菜所引入吉夏品种。其中,中甘11号为本地主栽品种;报春、吉夏为搭配品种。
  5.花椰菜3种
  瑞士雪球。1987年从北京蔬菜所引入,早熟种。20片叶出花球,白色、圆球形。单球重0.5公斤左右,耐寒不耐热,为本地大棚、露地栽培的主栽品种。
  荷兰雪球。1987年从北京蔬菜所引入,中熟种。30片叶出花球,圆形、白色,单球重0.75公斤左右,耐热性强,为本地夏秋栽培的主栽品种。
  日本雪花。1988年从日本引入,早熟种。花球白色,圆球形,紧实不易散,单球重0.75公斤左右,耐寒性强,不耐热,适于本地早春露地栽培。
  6.茄子3种
  紫水。1951年从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为60~70年代主栽品种,现已更新。
  长茄1号。1974年从长春市蔬菜所引入,中熟种。植株生长势强,茎紫色。果实长棒形,黑紫色,有光泽,单果重150~200克,果肉细嫩,品质好,公顷产3~3.5万公斤,为本地主栽品种。
  大鹰咀。1980年从辽宁引入,中熟种。长果形,尖端稍弯尖细,似鹰咀。果皮黑色,有光泽,品质好,公顷产3~3.5万公斤,为城西乡的主栽品种。
  7.西红柿13种
  卡德大红。1951年从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中熟种。为50年代主栽品种,已更新。
  新贝尔。1951年从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早熟种。为50年代主栽品种,现已更新。
  粉红甜肉。1952年从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中熟种。为50年代搭配品种,已更新。
  早粉2号。1970年从北京市引入,自封顶,早熟种。为70年代主栽品种,因品质有怪味被更新。
  强力米寿。1976年从日本引入,杂交种,为搭配品种。
  佳粉1号。1985年从北京蔬菜所引入,中熟种。果实扁圆形、粉色、光滑,多心室,水份多,甜酸适口,单果重150~200克,为本地大棚主栽品种,公顷产5万公斤。
  沈粉1号。1985年从沈阳市农科所引入,中熟种。果实扁圆,粉红色,果基部绿色,单果重200克左右,酸甜适口,己做大棚主栽品种之一,公顷产5万公斤。
  强丰。1985年从北京市蔬菜所引入,果实扁圆、粉色,脐小,4~5心室,已更新。
  齐研矮粉。1987年从齐齐哈尔市引入,早熟种,自封顶。茎直立,株高50厘米,三穗果封顶。果实粉红色,高圆形,单果重100克,酸甜适口,公顷产2.5万公斤,为露地早熟栽培的主栽品种之一。
  中蔬4号。1987年从北京市农科院引入,生长势强,果实正圆形,红色,果肩绿色,4~5个心室,单果重150克左右,品质好,甜酸适口,宜生食。为本地大棚主栽品种之一,公顷产5万公斤。
  长春粉红。1987年从吉林省蔬菜所引入,晚熟种。生长势强,果实粉红色,圆形,酸甜适口,为本地露地栽培的搭配品种。
  吉农大桃。1988年从吉林农业大学引入,中熟种。果实大桃形,粉红色,单果重150克左右,植株生长势、抗病性强,为本地露地栽培搭配品种。
  东农704。1988年从东北农学院引入,早熟种、自封顶。植株高60厘米,三穗果封顶,果实高圆形粉红色,4~5心室,单果重150克左右,为本地露地早熟栽培的搭配品种。
  8.辣椒4种
  大辣椒3号。1950年从东北农业研究所引入,为60~70年代主栽品种,已更新。
  红旗方椒。1981年从吉林市红旗良种场引入,晚熟种。植株生长势强,果实灯笼形,果肉薄,有辣味,公顷产2~2.5万公斤,为本地搭配品种。
  吉农方椒。1987年从吉林省农业大学引入,中晚熟种。植株生长势强,抗病。果实方头型,深绿色,3~4心室,果肉厚0.4厘米,单果重80~100克,味甜。耐贮耐运,公顷产2.5万公斤左右,为本地搭配品种。
  九椒1号。1987年从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植株生长势中等,中熟种。果实圆锥形、绿色,果肉薄,果长8~9厘米,横径5~6厘米,公顷产2万公斤左右,为本地搭配品种。
  9.黄瓜7种
  公主岭水黄瓜。1950年从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早熟种,已更新。
  9月青。1970年从烟台市引入,晚熟种,旱黄瓜。植株生长势强,抗病。侧蔓结瓜,瓜棒状,长30厘米,横径4~6厘米,瓜皮厚,水份多,白刺,单瓜重300~350克,从播种到收获75天,公顷产2.5~3万公斤,70年代为本地保八、九月份供应的主栽品种,现为搭配品种。
  吉杂一号。1982年从吉林省蔬菜所引入,杂交一代,早熟种,旱黄瓜。植株分枝性强,爪棒状形,长30厘米左右,绿色,黑刺,瓜肉白绿色,有香气,适生食。公顷产2.5—3万公斤,已做露地旱黄瓜的主栽品种。
  吉杂2号。1984年从吉林省蔬菜所引入,中熟种,旱黄瓜。果实棒状形,长20~30厘米,单果重300~400克,需搭架栽培,露地有少量栽培。
  津研一号。1985年从天津市蔬菜所引入,早熟种。植株生长势强,第一瓜着生5~6节上,瓜长棒形,长40厘米,横径3~4厘米,白刺,单果重400克左右。果肉水份多,品质好,适生食。公顷产量3~3.5万公斤,为本地早春露地栽培品种之一,也可做延后栽培。
  津研2号。1985年从天津市蔬菜所引入,中熟种。植株生长势强,瓜长棒形,绿色,三心室,瓜长40~50厘米,品质中等,抗热性强,公顷产4万公斤左右,为本地春、秋两季栽培的搭配品种。
  津研4号。植株生长势弱,无侧枝,主蔓结瓜,瓜条棒状,长35~40厘米,单果重250克,抗病性强,已做春季露地和大棚延后生产主栽品种之一。
  10.角瓜2种
  阿尔及利亚。1982年从哈尔滨引入,站秧,早熟种。瓜长筒形,青绿色,有网纹,单果重1~1.5公斤,耐寒性强,品质好,为本地早春露地主栽品种之一。
  一窝猴。1988年从天津市引入,早熟种。植株茎蔓短,节间密、分枝多,主蔓8节结瓜,可结3~4个。瓜长筒形,长36厘米,单果重1~1.5公斤,耐寒不耐热,为本地试栽品种。
  11.冬瓜2种
  车轴冬瓜。1987年从北京市引入,瓜长方型,灰绿色,有腊粉,有毛刺。瓜肉色白质密、品质好,耐热,单瓜重3~3.5公斤。为本地主栽品种之一。
  青皮梅花瓣。1988年从天津引入,瓜园筒型,绿色,上有白色梅花斑,茸毛多,抗热,单瓜重6公斤,为本地搭配品种。
  12.金丝瓜1种
  1987年从北京引入,老瓜皮金黄色,经冷冻或蒸、煮后搅开,瓜肉同金丝一般,脆嫩可口,风味独特,每株结瓜3~5个,单瓜重1公斤左右。
  13.窝瓜1种
  红甘栗。1965年从沈阳市引入,晚熟种。植株蔓性,生长势强,分枝性弱。瓜纺锤型,桔黄色。老熟瓜橙红色,单瓜重1.5~2公斤。果肉厚、味甜,品质佳,耐贮,公顷产2.5~3万公斤,为本地主栽品种。
  14.豆角6种
  嫩荚。1970年从北京市蔬菜所引入,站秧,早熟种。花冠紫色,嫩荚灰绿色,呈弓形,已更新。
  双季豆。1974年从辽宁省锦州市引入,植株蔓生,生长势强,分枝弱。嫩荚浅绿色,圆棍形,平均长17厘米,纤维少,品质中等,搭架栽培,公顷产1.5~2万公斤,为本地晚豆角主栽品种。
  早白羊角。1982年从吉林省蔬菜所引入,早熟种。植株半蔓性,蔓长1米。嫩荚绿黄色,圆棍呈羊角状,平均长13厘米,公顷产1~1.5万公斤,为本地早豆角搭配品种。
  623(也叫芸丰)。1983年从大连市引入,蔓生种。嫩荚长23厘米,绿色。种子土褐色,生育期70天,丰产、质优,公顷产2~2.5万公斤,为本地春、秋两季架豆角栽培的主栽品种。
  春丰4号。1988年从天津市引入,植株蔓生,嫩荚深绿色,稍弯曲,平均长18~20厘米,肉厚,无筋,品质好。种子肾型,棕色,公顷产1.5~2万公斤,为架豆角的搭配品种。
  吉农引快豆。1988年从吉林农业大学引入,站秧早熟种。嫩荚深绿色,圆棍型,荚长13厘米,无筋品质好,生育期50天。早熟,丰产,公顷产1.5万公斤,为本地早豆角主要的推广品种。
  15.豇豆2种
  豇28—2。1988年从北京引入,蔓生种。荚长60~70厘米,浅绿色,种皮紫红色,耐肥水,公顷产1.5万公斤左右。为本地推广品种。
  红咀燕。1988年从天津市引入,蔓生种。嫩荚浅绿色,成对生长,尖端呈浅紫白色,故名红咀燕。嫩荚长40~50厘米,细圆棍状,公顷产2万公斤左右,为本地推广品种。
  16.豌豆1种
  丰实大粒。1951年从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已更新。
  17.大葱1种
  公主岭大葱。1958年从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已更新。
  18.大蒜1种
  大白皮。1970年从农安引入,晚熟种。鳞茎,皮和肉白色,横径5厘米,每头蒜瓣8~12瓣,大小整齐,辛辣味浓,耐贮,公顷产1.5万公斤,为本地主栽品种。
  19.韭菜3种
  大青苗。1981年从天津市引入,株高35厘米,叶宽0.7厘米,色浓绿,叶背中肋明显突出,叶片直立,不易倒伏,分蘖弱,公顷产3万公斤左右,为本地搭配品种。
  站秧白。1977年从四平市引入,早熟种。株高30厘米左右,分蘖性强。叶宽0.6~0.7厘米,绿色,茎绿白色,单株重5克左右。春季返青早,耐寒,抗倒伏,香味浓,品质佳,公顷产3万公斤左右。
  竹杆青。1977年从哈尔滨市引入,中早熟种。株高32厘米左右,分蘖性弱。叶宽0.4~0.6厘米,绿色、直立,单株重5克左右。春季返青较早,生长快,抗倒伏,耐热,抗寒,品质中等,公顷产3万公斤,为本地保护地主栽品种。
  20.油菜3种
  白帮油菜。1983年从北京引入,株高35厘米,叶柄白色,单株重100~200克,纤维少,品质佳,公顷产2.5万公斤左右,为本地早春露地和大棚主栽品种。
  青帮油菜。1984年从北京引入,株高35厘米,较直立,深绿色,叶柄青绿色,抗病,耐寒性强,单株重100~200克,公顷产2.5万公斤左右,为本地春秋两季主栽品种。
  四月漫。1985年从上海市引入,株高25厘米,直立,叶柄长6~8厘米,不易抽薹,纤维少,品质佳,公顷产2万公斤左右,为本地大棚前茬栽培的主栽品种。
  21.马铃薯5种
  白公主。1950年从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早熟种。已更新。
  292~20。1952年从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中熟种。已更新。
  克新一号。1970年从克山农科所引入,中熟种。植株较直立,块茎椭圆形,大而整齐,表面光滑,白皮白肉,公顷产2万公斤,为本地主栽品种。
  春薯1号。1977年从吉林省蔬菜所引入,早熟种。已更新。
  春薯2号。1984年从吉林省蔬菜所引入,早熟种。植株生长势强,花白色,薯块扁圆形,食味好,含淀粉14%,抗病,稳产,公顷产1.5~2万公斤,为本地伏马铃薯主栽品种。
  另外,1988年从吉林省种子公司引入食荚大、延引软荚豌豆;从天津市引入大青苗韭菜、鞭杆红胡萝卜、孛荠扁洋葱;从北京市引入苦瓜、雁翎莴苣;从沈阳市引入风尾菇;从广州市引入49号菜心,20号菜心、空心菜、木耳菜、紫甘蓝、荷兰豆、蛇豆;从克山引入克新10号马铃薯;从吉林省蔬菜所引入长春4号西红柿、辣椒1号,共计20个品种,进行试种。
  四、品种开发
  1978~1988年的10年中开发新品种7个品类12种。
  1.长茄一号。1978年市农业畜牧局从省蔬菜所引入长茄一号品种,在市区各公社建点示范,由于长茄1号抗病高产,1981年开始大面积开发推广。1981年长茄一号开发推广面积1090公顷,占茄子面积1190公顷的91.5%。公顷商品量为16535公斤,比1977年10850公斤增产52.4%。1985年被农业部评为科学进步三等奖。
  2.红丰1号萝卜。1983年从沈阳市引入红丰1号萝卜,市蔬菜副食局和幸福乡农科站在幸福乡的八一村、光明村建点试种,由于抗病高产,确定为开发推广品种。1984年开发面积400公顷,占萝卜面积600公顷的67%。总上市量1150万公斤,比1983增加2.6倍,从此结束了秋萝卜供应不足的局面。
  3.秋白菜。1986、1987年秋白菜连续两年减产,公顷交商品量分别为34000和29000公斤。秋贮供不应求,从山东、河北调入3500万公斤,才满足了市场需要。针对这一问题,1988年长春市政府提出了“打秋白菜翻身仗”的任务。年初,组成了“秋白菜打翻身仗”的领导小组,市蔬菜副食局罗桓副局长为组长,四城区主管蔬菜的副区长为成员,组织了科技人员调查研究,制定了方案、措施。一是水浇地块以“75—8”为主栽品种,中远郊旱大垄以“大矬”为主栽品种;二是抓丰产播种期。水浇地块的播种期为7月23日~26日,旱大垄的播种期为7月21日至24日;三是苗期浇降温水,降土温防苗期病毒病。这一年秋白菜获得丰收,一、二等商品菜占76%,满足了市场供应,获省秋白菜生产一等奖。
  4.沈粉1号、佳粉1号、中蔬4号西红柿。长春市是蔬菜大棚发源地,种植的品种主要是黄瓜,占大棚面积的80%以上,造成了大棚生产重茬现象严重,病虫危害逐年增加。市蔬菜副食局为减少黄瓜病害,改善西红柿在6月份依靠南方调入供应的局面,调整了大棚品种结构,从1986年开展了沈粉1号、佳粉1号、中蔬4号3个西红柿品种开发推广工作,到1988年大棚西红柿开发推广面积为50公顷,上市量250万公斤,从此,长春市改变了6月份西红柿从南方调入供应市场的局面。
  5.四月漫油菜。为了提高大棚土地利用率,市蔬菜副食局开发推广了奋进乡上台子村大棚春茬抢一茬四月漫油菜的经验,1988年计划开发120公顷,实际完成180公顷。4月份上市量175万公斤,创收100万元,仅此项就解决了棚膜的三分之二投资。
  6.吉杂1号黄瓜、吉农方椒、九白一号白菜。1986年吉林省科委将吉林省蔬菜所育成的“吉杂1号”黄瓜、吉林农大育成的“吉农方椒”和吉林市农科所育成的“九白一号”白菜,纳入星火计划,指定在长春市进行开发推广。长春市蔬菜副食局成立了开发推广领导小组。组长牛厉生,成员有吉林农大张汉卿、省蔬菜研究所郭风鸣、吉林九站农科所杨永敬,及各乡主管蔬菜生产的乡长、站长,制订了开发方案。经过2年工作,3个品种的开发达到了吉林省科委的合同指标,1988年被吉林省科委分别评为二等、三等、三等的开发奖。其中,特别是“吉杂1号”黄瓜,1986年长春市开发面积为119公顷,占市区旱黄瓜面积的19.8%,平均亩产3336公斤,比当地主栽品种叶三黄瓜增产85%,增值23.5%。1987年长春市开发推广面积为161公顷,占全市旱黄瓜面积的35%,平均公顷产41175公斤,比当地叶三黄瓜24975公斤增产65%。比当地叶三黄瓜增值为81.9%。
  2年增产417万公斤,增加经济收入65万元。
  7.秋菜花。为丰富秋菜品种,市蔬菜副食局从1987年开发推广了秋菜花工作。品种为荷兰雪球,6月10日左右在露地作畦直播育苗,亩播量1两,苗龄35天,于7月15日定植。定植缓苗后,花球形成前各追一次化肥,每亩追硝酸铵10~13公斤,并结合浇水。为保持花球洁白、柔嫩,在花球直径大约6厘米左右,摘底叶盖上花球,这是花椰菜栽培中最重要的环节。一般在9月中旬上市,公顷产1.5万公斤左右。为秋菜栽培中增加了个新品种。
  第四节 种植
  长春市的蔬菜种植,分为露地和保护地两种生产方式。不同的品种或同一品种的不同季节又采取垄播、畦作、沟栽、地膜覆盖等不同的种植方法。
  一、育苗
  育苗,对地处北方长春市的蔬菜生产早熟、延长生育期、提高单产十分重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实行温床、冷床两种育苗方法,一家一户分散育苗。设施也较简陋,苗床大部分利用秫秸、柳条和砖砌成,建筑在小菜园或宅旁园田地上。苗床规格一般长5~10米、宽1.4~1.6米,采用玻璃或纸糊窗扇覆盖,防寒覆盖物均为草帘子。
  合作化初期,实行小范围的集体育苗,各生产社队普遍建立自给自足的育苗基地,设施条件大部分改用玻璃窗扇,并推行温床、冷床联合育苗,初步形成规模化。到1958年,温室发展到24627平方米,温床55050平方米,比1953年分别增长1.6倍和2.3倍。培育各种菜苗6000万株,种植面积1300公顷,比1953年的340公顷增长2.8倍。
  人民公社化后,由队统一育苗。近郊蔬菜队的茄子、辣椒、黄瓜、西红柿采用温室播种,温床分苗。中远郊区社实行温床播种,冷床分苗。温室面积1963年比1953年增加13倍,温床、冷床面积增加近10倍。
  1963年,按农林水利局“夏菜育苗增加营养物资,扩大秧苗面积,培养壮苗”的要求,扩大苗床面积。育苗土方茄果类苗6×6厘米,瓜果类苗9×9厘米,甘蓝8×8厘米。
  1964年3月,推广营养土方育苗法。优点是定植后基本不缓苗,早熟5~7天,增产20%。到1965年,推广面积占育苗总量70%,基本实现了育苗营养土方化。
  营养土方育苗的营养土制作方法:
  营养土方配方种类较多。大体有以草炭土为主、马粪土为主和陈炉灰为主,掺进其它肥料土等5种。
  制作方法分2种。一是以草炭、马粪土为主的配方,结构疏松,保水力强,利用和泥法制成的土方含水量均匀,土温一致,秧苗生长齐,起苗破损率也少。二是以陈炉灰、田土为主的配方,结构细密、保水力差,采用不和泥法制成的土方含水量小,土温比和泥的高,缓苗快。
  营养土方所用的材料,在混合配制前,必须用0.7×0.7厘米或1.0×1.0厘米筛孔过筛,再按比例混合均匀装床、浇水,制成8×8~6×6厘米的立方体,用秫秸棒或扎眼器在土方中央处插成1.5~2厘米深的小穴,以待播种或栽苗。
  营养土方育苗主要技术环节是:
  提高土方土温。尤其是温床土方育苗,由于土方含水量大,苗期土温普遍低于一般育苗法土温2~3℃。因此,温床内必须要铺些酿热物,以提高土温。茄果类土方育苗,可先在温室内进行,待缓苗后再移到温床里。
  黄瓜、角瓜、豆角采用催芽直播法。种子胚根伸长0.5~1厘米时播入土方穴中覆土2厘米;茄果类、甘蓝类采用移苗法,秧苗有1~2片叶时移入土方,不伤根,缓苗快,成活率高。
  掌握适时浇水和浇水量。一般在定植前2~3天忌浇水,以利起苗和运输。旱大垄地块,在定植前2~3天浇1次透水,起湿土方定植。
  定植。营养土方苗定植要深浅适度,过深土凉,延长缓苗期;过浅土方露出地面,土方易被晒干变硬,不利根系发育。土方定植后覆土2厘米厚为宜,浇1次透水,有利土方内根系迅速向外生长。
  为扩大营养土方的应用,长春市城区积极扩大温室、小拱棚温床建设,并采用塑料薄膜代替玻璃。1977年,温室面积比1970年增加1.15倍,小棚面积增加12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力推行科学种菜,采用大方、大苗新技术。黄瓜苗营养土方面积扩大到10×10厘米,茄子、辣椒、西红柿、甘蓝、花椰菜等品种苗营养土方面积8×8厘米。
  为不断扩大大方大苗的育苗面积,大力发展温室面积,到1988年已达763200平方米,比1977年增加2.1倍。温室育苗面积563200平方米,小拱棚、温床面积456060平方米。黄瓜、茄子、辣椒、西红柿、角瓜、花椰菜等品种实现了大方大苗。
  蔬菜土地承包到户后,以乡蔬菜良种场为基础,并吸收夏菜基地的光明、上台子、奋进、西长青、四季青、双丰6个村,建立起11处蔬菜育苗中心,推广了电热线、地铺、育苗盘和无土育苗技术。由市主管部门下达任务给各乡村统一组织育苗,供应承包户。
  育苗中心受到承包户的欢迎。长春市到1988年建成49处育苗中心,实际育成苗7009万株,占全市总需苗数32%。
  蔬菜育苗的主要技术措施:
  1.育苗前的准备工作:床土是由田土和腐熟的马粪、草炭、堆肥等有机质混合而成。有机质和田土比为5:5或6:4;移植床采用营养土方配方。
  在播种或移植前半个月左右,温室加温化地,草苫子昼揭夜盖。有条件的地方应用电热线。
  2.恒温浸种:又称温汤浸种。先将种子放在盆里,用凉水将种湿润,再倒温水,不断搅拌,水温保持50~60℃经10~15分钟。如果水温下降,可用70℃水徐徐加入,保持恒温。处理后将种子放在20~30℃的温水浸种,浸泡时间以蔬菜种类不同而异。
  3.催芽:对浸泡的种子用清水洗3~4次,剔出秕籽后进行催芽。催芽温度与出芽时间见表46。
  4.播种:播种要根据蔬菜品种的日历苗龄要求确定播种期。
  播种量:播量大小,与种子大小和出苗率有关。播种过密,易造成苗子徒长和床土发生龟裂,幼苗根受害;过稀浪费育苗面积。
  播种方法:甘蓝和茄果类种子撒播;黄瓜、角瓜种子发芽后直接播于营养土方穴中,覆土1厘米。大棚黄瓜,种子出芽后直播于育苗箱中,当长到两瓣一心时移入营养土方穴中。播种后的温度管理。
  外温在2℃以上,温床苗开始放风;温室苗,室温达25℃以上可放风。阴雨天、光线弱的天气,也要放风排湿气。
  苗期浇水选晴天,在上午10时进行。
  5.移苗与倒苗:移苗和倒苗的目的是扩大幼苗的营养面积,合理利用育苗面积,促进幼苗生长发育。同时,又进行了选苗,淘汰劣苗、病苗。辣椒、茄子、西红柿的幼苗长出1~1.5片叶,黄瓜苗两瓣时移入土方。黄瓜苗3片叶时要倒一次土方。温室倒苗时注意大小苗的前后方位,以利于整齐生长。
  6.移苗后的管理:移苗后有3~5天缓苗期,室温、床温要保持20~25℃,以利缓苗。缓苗后,要降室温、床温,以防苗子徒长。
  定植前7天,要开始秧苗锻炼,使幼苗适应露地自然环境。
  二、露地种植
  露地种植分为春菜种植、夏菜种植和秋菜种植。
  1.春菜种植
  春菜种植,采用畦作直播(沟播、散播、催芽播)。主要品种有菠菜、小白菜、芹菜、水萝卜、香菜、油菜、生菜、韭菜、小葱等。播种期从4月上旬开始,个别品种3月份播种,越冬春菜在秋季播种。5月上旬开始收获,延续到6月下旬,个别品种延至7月份。
  50年代,春播小白菜实行密沟间收栽培,收获期延后1个月,增加了早夏菜的供应。
  60年代,小白菜推行简易覆盖栽培,用草帘子覆盖漫子白菜畦面,早晨揭开,晚上盖上,覆盖20天,苗出50%时撤去覆盖物,5月上旬收获,比传统畦作收获期提前10天。根菠菜推广播种埋头菠菜,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大地封冻前沟播,每公顷施肥5万公斤,翌年春季出苗后浇3~4次水,5月中旬收获,产量2.5~3万公斤,比春菠菜早收获5~7天。
  70年代,水利条件好的中、远郊社队,推行大垄双行直播水萝卜栽培,4月中旬播种,每公顷播种12.5~17.5公斤,施肥3万公斤,出苗后间2次苗,浇透水,6月上旬收获,产量2~2.5万公斤。
  1980年,开始利用大棚旧膜和地膜短期平铺覆盖小白菜、菠菜、韭菜,促进直播春菜早出苗,根子菜早返青。4月上旬覆盖10~12天,再平铺到其它地块,揭膜后浇水,每亩追施硝酸铵25~30公斤,收获期提前5~7天,增产20%左右。
  1980年开始,推行了早甘蓝、角瓜地膜沟栽。分别在5月下旬和6月上旬收获,比传统种植提前7~10天。
  1988年,长春市城区春菜地膜覆盖面积发展到2383亩。其中:英俊乡706亩,奋进乡891亩,幸福乡275亩,净月乡378亩,城西乡45亩。
  2.夏菜种植
  夏季菜栽培,采用垄作、畦作,育苗秧栽和埯播。垄作种植的品种有茄子、辣椒、西红柿、窝瓜、插葱、豆角、晚甘蓝、伏马铃薯。畦作栽培的品种有芹菜、元葱、黄瓜等。播种期从2月上旬开始,4、5月份进入高潮,晚夏菜品种6月份播种。6月中旬开始收获,7月份进入旺季,晚夏菜8、9月份收获。
  50年代,茄果类、甘蓝类育苗大部分采用温床播种,冷床分苗。瓜类是温床下芽,划沟点播,定植前3~4天采用割坨晒坨后起苗定植。角瓜、旱黄瓜、晚西红柿、晚茄子为旱大垄直播。水黄瓜实行纸龙覆盖栽培,比露地种植早收获10天。角瓜实行草帽扣苗栽培法:用稻草拧成直径24~30厘米、高30厘米的草帽子覆盖、角瓜露地定植后,晚上盖上,白天揭开,覆盖15天左右,比一般露地种植早收获15天,增产25%左右。
  1963年,采用塑料薄膜小棚覆盖黄瓜。黄瓜定植后,每隔50~60厘米插一根竹皮或笤条,制成弓型架,架高50厘米,上覆薄膜,覆盖期间埯浇水或浇小水。6月上旬室外温度达到18~20℃时撤去薄膜,浇次水,插架栽培,比一般露地栽培早定植15天,早收获15天,增产30%以上。其防寒保温能力为2.0~2.4℃。
  1964年,推广营养土方育苗法。它比一般育苗定植后缓苗快,早熟,增产20%。到1966年市城区采用营养土方育苗率占育苗总数的70%。
  1979年,在近郊区推广辣椒大垄双行(18厘米单株)拐子苗或一畦栽两行(33厘米双株)的密植催秧种植方法。比一般种植每公顷增加3万株苗,促进发棵,提早插墒在高温季节来临前封垄,还有遮阳、降低土温、有利根系生长发育、防病、防落花落果的效果。光明、上台子两村实行这种栽培方法增产3倍。西长青村推行塑料薄膜小拱棚栽培辣椒,增产3.5倍。中远郊改旱大垄种植辣椒为辣椒、玉米(6:2)间种带豆角,增产32%。早甘蓝推行一畦3行株距24~27厘米,增产25%。西红柿、黄瓜、晚豆角实行高架栽培,倒茬后复种豆角,作到一架两用,实现了“三上架”,增产60%。到1988年,“三上架”栽培面积增加1倍。
  1980年,全市开始推行蔬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分为沟栽地膜覆盖、小棚地膜覆盖和平铺地膜覆盖3种方法。早西红柿、早甘蓝、早黄瓜、角瓜实行沟栽地膜覆盖,膜下定植。早甘蓝4月10~14日定植,西红柿、黄瓜5月10日定植。秧苗与地膜有个空间的保温层,有防寒、保温1~3℃的效能,防止早春冻害,早熟高产,5月下旬或6月上旬收获。早甘蓝沟栽分垄面双行沟栽和垄面两侧双行沟栽。垄行双面沟栽,在60厘米垄台两边各开一沟,土往外掀,形成三台二沟,行距20厘米,株距30厘米,顺垄向覆盖,亩保苗6500株;垄沟两侧双行沟栽在垄内侧按行距20厘米、株距30厘米定植,形成二台一沟,顺垄向铺膜。为防止沟栽膜下定植的秧苗烤坏,双德乡长青村用一根秫秸顺垄向插成小拱再覆地膜,缓苗后在苗眼处地膜割“一”字口通风,促进秧苗生长和早熟。辣椒、角瓜采用小棚覆盖栽培,用8号铁线做拱架,高25~30厘米,辣椒在1.1米宽畦双行栽培,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亩保苗9500株。角瓜实行90厘米大垄栽培,株距40厘米,亩保苗1670株。外温10℃以上时,将小棚头揭开通风,15℃时揭小棚两边通风,覆盖20天左右。晚夏菜采取平铺地膜覆盖。机械铺膜的地块铺后栽苗,苗要栽深一点,防止后期倒伏。人工铺膜的地块先栽苗后铺膜。8月份追施第二次肥,或使用0.2~0.3%磷酸二氢钾或多元复合肥400~800倍液,进行根外追肥。
  地膜覆盖种植的品种,都具有促进早熟,延长生育期,增产增值的作用。早夏菜可提前5~7天收获,增产20~40%;辣椒、角瓜可早熟10天,产值成倍增长;晚夏菜延长结果期,增加8、9月份淡季供应。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覆盖面积逐年扩大。1983年地膜覆盖栽培面积为771公顷,其中夏菜地膜面积为573公顷。1988年发展到1962公顷,其中夏菜地膜面积为863公顷,比1983年增长50.6%。,沟栽覆盖面积215公顷、小棚覆盖面积72公顷,平铺覆盖面积1675公顷。
  蔬菜地膜栽培开发技术,1988年被吉林省科委评为科技成果四等奖。被吉林省园艺学会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
  3.秋菜种植
  秋菜种植采取垄作、畦作。垄栽品种主要有秋白菜、大萝卜、大葱、胡萝卜。畦作品种主要有雪里蕻、香菜、瓦菠菜等。播种期从6月上旬开始,7月份进入高潮,9月份至10月中旬开始收获。
  50年代,秋白菜、萝卜、大葱、胡萝卜、苤蓝为旱大垄晒茬地种植。6月中旬以后垄作,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收获,秋白菜每公顷产量4万公斤左右,其它品种1.5~2万公斤。
  70年代,菜田水浇地面积扩大,秋白菜水浇地占50%。同时又引进河北唐山市白帮河头、青帮河头优良品种,每公顷产量6万公斤左右,比传统种植品种增产20%。大葱引进山东海洋葱,增产25%。开发秋油菜栽培,10月上旬收获,每公顷产2.5~3万公斤。
  1980年后,进一步开发秋菜种植,改良品种。秋白菜推广“吉研一号”、“吉研二号”,搭配“九白一号”等优良品种。倒茬晚的地块种植生育期70~75天的长春快菜、沈阳快菜。根据本地气候条件、优良品种的适应能力,经过实践摸索确定丰产播种期为7月25日前后3天,简称25±3。水浇地24~26日播种完,旱大垄22~24日播种完。采取苗期浇水,降低土温,防止病害,取得了高产效果。1981年,每公顷产量6.15万公斤,一、二等菜占76%。1984年,大萝卜推广抗病能力较强的“红丰一号”、“王兆红”、“露八分”3个优良品种,丰产播种期为7月13~15日,垄作,株距30厘米,每公顷施农家肥50000公斤、氨水500公斤,适时浇水,平均每公顷产量20000公斤以上,比磨盘萝卜增产30%。大葱推广“海洋葱”良种,丰产播种期6月10~15日,大垄栽植,南北垄两侧栽培,东西垄北侧种植,深度20~25厘米,株距5厘米,培土5~6厘米(培3次土),追肥2次,每公顷产量3万公斤,比传统品种增产33%。
  4.蔬菜栽培模式
  为充分利用播种面积最大限度的增加种植,在无霜期内根据作物发育成熟期,采取3茬轮作交替栽培方法。
  三、温室生产
  长春市蔬菜的温室生产,主要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随着科学种菜技术的普及和在科学种菜的实践中不断创新、开发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解放初期,蔬菜生产处于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状态,多数菜农在自家园田地或就近地块用土墙和毛头纸窗扇筑成土窖式温室,个别的用玻璃窗扇和红砖砌成。主要为春夏菜培育秧苗。在育苗空隙时间种植少量蒜苗和叶类蔬菜,生产期限短,产量极少,只是作为一个调剂品种供应市场。
  农村实现合作化以后,生产方式由分散转为集体种植,温室生产也实行了集体化。在宏伟、红星、四季青、小谭家、红旗等合作社兴建了一批温室,总面积达17311平方米。温室的结构也由土窖式改为土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玻璃窗扇的“一面坡式”温室。一般长度为30米,宽6~7米,高2米左右,与地面形成30度角。室内中部偏北设火道用火炉加温。与土窖式温室相比有种植面积大、透光性好、保温性强、管理方便的优点。
  一面坡式温室的生产范围:冬季生产芹菜、韭菜、蒜苗、芽葱等叶类菜;早春培育春、夏菜秧苗。1956年温室面积14700平方米,生产叶类菜32万公斤,其中蒜苗14.5万公斤,芽葱11万公斤、小白菜6.5万公斤,成为冬季供应市场的主要鲜菜。
  1958年,对“一面坡式”温室进行改进。在南面倾斜面的下端设一立窗,高度一般为50厘米,最高的120厘米,最低的30厘米,室内长度30~50米,宽7~8米,高2~2.8米,立窗与地面角度为65~90度。称“立窗式”温室。
  “立窗式”较“一面坡式”温室有操作方便、春季室温高的优点,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1959年温室面积发展到72575平方米,产菜125万公斤。与1956年相比分别增长3.2倍和2.9倍。
  “立窗式”温室存在着冬季室温低造价高的缺点。1960年推广了北京市“改良式”温室,室内高度2~2.5米,长度25~50米,宽6~8米,天窗角度21~24度(见图4)。
  “改良式”温室与“一面坡式”、“立窗式”温室比较具有温度稳定、分布均匀、透光率好、土地利用率高的优点。
  1959年至1979年间,随着温室结构的逐步改进及市场需求量的扩大,温室生产有了进一步发展,种植的品种增加了。过去个别温室生产少量黄瓜,1960年后有了大幅度增加,但由于黄瓜生育期需要温度较高,温室种植黄瓜消耗燃料多,成本过高,入不抵出,1963年后又大量减少,只作为保证特需的品种种植。1970年温室生产引进西红柿获得成功。但由于受能源问题的影响,一直到1979年温室种植西红柿的面积只发展到2880平方米,年产量达5万公斤。
  为了增加冬季鲜菜生产和节省燃料,1972年宏伟、英俊、奋进、四季青等大队建成了一批简易的“干打垒”低温温室,利用太阳能生产。随着科学种菜技术的推广,温室种植方法也有进一步改进。蒜苗栽培,小马芽(又称马芽蒜)由过去大部分整头栽改为分两瓣、小瓣栽,并采取先浸泡、挖老根再栽培的方法,11月至翌年2月间栽培,25~30天后收获,每平方米产量为20—25公斤,比整头栽增产30%。芹菜栽培,空心品种由直播改为育苗栽种和栽老根,定植120天后收获,每平方米产量5~8公斤,增产20~40%。韭菜种植,站秧、二马蔺品种由过去移栽老根改为当年直播就地生产,每平方米产量3公斤,增产20%。黄瓜种植,长春密刺品种实行浸种、催芽、育苗、栽秧的方法,12月中旬育苗,翌年2月上旬定植,30天后收获。单株产2~2.5公斤,每平方米产量7.5~10公斤。西红柿种植苹果青、沈粉1号品种,实行浸种、催芽、育苗、栽秧的方法。11月中旬育苗,翌年1月下旬定植,5月上旬收获,每平方米产量5公斤。
  为进一步发展温室生产,1987年4月,主管蔬菜产销的李春芳副市长组织城区副区长赴辽宁、白城等地,学习“日光温室”种植经验,组织科技人员总结长春市温室生产的经验教训,经过研究筛选,设计出适合本地区的3种温室结构模式,建造一批节能温室。
  “节能温室”与改良温室比,在栽培果菜类品种的整个生育期间,除定植前后临时加温30天左右外,主要靠日光能生长,节省大量煤炭,降低生产成本。黄瓜3月下旬就可收获,比塑料大棚种植的黄瓜提前一个月收获,且又延后2个月。
  为了保证“节能温室”的温度,加强保温措施,减少热量向外传导,前屋面用4层以上牛皮纸被和草苫覆盖;空心室的“节能温室”在2月份设天幕,并在前屋面外处挖40厘米宽,50厘米深的小沟,填入马粪和杂草覆盖(成为防寒沟),每年更换一次,定植前后设临时升火点加温30天左右,并扣小棚,保持室内较高温度,保证果菜苗正常生长发育。
  “节能温室”的推广,进一步促进了科学种菜的发展和配套栽培技术的开发应用。
  温室蔬菜栽培品种和栽培方式,随着保护地面积的增加不断发展。
  春茬黄瓜种植长春密刺,12月下旬至下年1月上旬播种,幼苗长出1片真叶时移入8×8—10×10厘米营养土方中,2月10~20日定植,株行距为60×24厘米,3月中下旬收获,亩产6000~7500公斤。春茬黄瓜定植前,室内土壤化冻3~4厘米时抡种1茬油菜或小白菜,亩产1500~2000公斤。黄瓜定植后,在黄瓜苗间或畦埂一侧套种1茬油菜或小白菜。苗龄30~35天。春茬黄瓜收获后,整地种植秋黄瓜。秋黄瓜种植津研4、5号,8月上旬催芽直播,每畦双行,每埯3~4粒种,株距24~30厘米,苗出齐后中耕,培土成垄,50天后收获,延至11月上旬。秋芹菜种植津南实心芹菜。6月上旬在露地播种、育苗,7月下旬移入“节能温室”定植,每畦4行,株距10厘米,每穴栽3~4株。9月上旬开始扣膜覆盖,保持温度15~20℃,11月上旬开始劈叶收获,翌年2月结束,生育期间劈叶收获4~5次。
  1983年后蔬菜生产体制改革,除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保持一部分大、中型温室外,承包户修建了一部分小型温室种植黄瓜。但由于长春地区冬季严寒,温室生产主要用于育苗和间种一部分耐寒生育期短的小叶菜,产量也很低,冬季基本处于闲置。推广、应用“节能温室”后,解决了温室能源,投入产出比有利可得,“节能温室”广泛用于蔬菜生产,一般温室仍用于育苗,温室生产利用率只占41.9~65.3%。
  四、大棚生产
  大棚生产蔬菜是推广科学种菜的新创举,发源于长春市第一个建造50m2平顶大棚的二道河子区英俊公社福利大队。
  1964年,为开展科学种菜推广先进枝术,市农林畜牧局组建了蔬菜科技推广小组,由罗桓(市蔬菜科)主持,陈炎昌(市蔬菜科)、钱旭同(省蔬菜研究所)、刘长钧(二道河子区技术推广站)、王保良(新晨农场)等为成员,在福利大队等地建立了示范试验点,重点进行塑料薄膜覆盖夏菜、土方育苗等示范推广工作。1964年在英俊大队三队,采用小棚扣了一亩韭菜、黄瓜,比露地早熟了10天,增产20%。1965年在三队覆盖了3亩地黄瓜,在温室队改建了一栋塑料薄膜温室,早熟、丰产,效果可观。市科技推广小组塑料覆盖的实践为长春大棚的首创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大棚形成创造了必备条件和良好基础,为大棚的完善和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1966年3月,二道河子区英俊公社福利大队徐广海、刘贵学、谢广彦、李真、王苗发等在总结塑料小棚生产蔬菜经验的基础上,建造了第一个用秫秸为骨架的50平方米塑料平顶大棚,种植黄瓜获得丰收。1967年又建了2个竹木结构900平方米的塑料大棚种植黄瓜,4月中旬定植,比露地提前定植35天,5月1日开始收获,比露地早熟50天。核每公顷产量7.5万公斤,最高达15万公斤,比露地种植增产1倍。大棚生产蔬菜早定植、高产量的实践,受到广大菜农的欢迎,得到市委的重视并大力推广。到1971年,长春市区建造了300多栋竹木结构的塑料大棚,种植黄瓜、西红柿、辣椒、韭菜、芹菜、香菜等10多个品种,每公顷产量7.4万公斤,比露地生产收获期提前30~50天。福利大队第二生产队的4个大棚(每个500平方米)中,1号棚黄瓜产量6792公斤,2号棚6815公斤,3号棚6802公斤,4号棚8597公斤。核每公顷产量14.5万公斤,比露地增产90%,早熟50天。第六生产队1个500平方米的大棚种植西红柿,4月下旬定植,6月中旬收获,公顷产量5.2万公斤,比露地种植增产30%。同时,在西红柿定植前抢种一茬小白菜,收获1000公斤。大棚种植韭菜930平方米,3月中旬扣棚,4月下旬收获第一刀945公斤,5月中旬收获第二刀1700公斤,核公顷产量28440公斤,比露地生产早熟20天。
  市农林畜牧局派牛厉生、姜得水、赵蕴华等同志总结了英俊公社福利、英俊大队,奋进公社上台子、奋进大队大棚生产蔬菜的经验,编写了《蔬菜塑料大棚栽培技术》一书,介绍了塑料大棚的建造结构、栽培技术,1972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1975年,全国在长春召开《蔬菜塑料大棚科研生产协作会议》充分肯定了长春首创蔬菜塑料大棚的成果,认为这是蔬菜生产上的一场革命,长春市为全国科研和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决定在全国推广。于是,大棚生产蔬菜的经验在全市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大棚覆盖面积越来越大,由每个竹木大棚500平方米扩大到1000平方米,后来最大的达到3000~5000平方米。1975年,长春市城区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棚有7个。这些大棚,由于覆盖面积过大,不得不加高大棚的高度,造成大棚空间大,保温、排湿能力弱,产量下降。同时,也由于竹木结构大棚经受不住大风、大雪的袭击,年年维修,费用大。1981年,农林畜牧局又组织科技人员进一步总结大棚生产蔬菜的经验教训,研究确认钢架大棚建造结构的最佳标准。其规格:长45~60米,宽12~13米,高2.4~3米,肩高1.1~1.3米,面积为660~1000平方米。使大棚生产蔬菜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
  1988年,大棚生产为市场提供春菜1512万公斤,满足了淡季和节日需要。
  60年代蔬菜大棚都是春天扣膜夏天撤膜,冬季晾冻,没有保温设施。因此,春扣棚内土温、夜温低,影响作物正常生育。1970年10月,英俊公社福利大队建造一栋越冬棚,采取冬季覆盖,棚内早春冻土层仅为76厘米,比露地浅78厘米;3月20日棚内冻土层化通,比春扣棚早50天;土壤温度3月下旬稳定通过10℃,比春扣棚早27天,解决了早春大棚定植的土温问题。但棚内夜间气温仍长时间的处于10℃以下,影响作物生育。之后,又采取了空心棚挂天幕、小棚覆盖、增设暖风炉和棚外围裙子加地膜覆盖等措施,抗御外温一12℃,比单层覆盖提高6℃。使果菜类的定植期4月16日改为分期定植:越冬棚加多层覆盖,于3月下旬至4月5日定植;春扣棚加覆盖,4月5日至10日定植;单扣棚4月16日定植。形成了3期定植。其前期产量、产值与春扣棚相比,越冬棚挂天幕、扣小棚增产2倍,增值6倍;春扣棚挂天幕、扣小棚增产1.6倍,增值5倍;春扣棚加小棚增产44%,增值50%。
  到1988年,长春市城区推广越冬大棚面积达到765亩,占全市大棚总数的19.8%。多层覆盖面积为2700亩,占大棚总面积的69.8%。
  1984年开始,在大棚蔬菜生产中,开发、推广、应用科学种植的配套新技术和改进栽培方法:
  黄瓜嫁接。1984年,长春市同省农业厅共同开发黄瓜嫁接苗示范和推广工作。试验、推行用黑籽南瓜、南钻1号为砧木与长春密剌作接穗的嫁接新技术,防止大棚土传病害的防效率100%,耐低温、高产,平均增产36.2%,增值39.9%,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1988年,被长春市科委评为开发二等奖。由市蔬菜副食局同吉林省教育音像出版社联合录成录像带发行全国。
  高畦滴灌栽培。1987年在畦宽1.2米、高15~20厘米、畦面70厘米的西红柿畦内铺设两行滴灌管,生育期滴灌浇水,降低棚内湿度,长期保持68~70%,提高土温1~2℃,促进作物早熟、高产。同时应用15~20ppm的2.4—D溶液和25~30ppm的番茄灵溶液喷花,防止落花、落果。
  应用“太阳能地中热交换器”。1987年英俊村和吉林工业大学共同研制成“太阳能地中热交换器”,在大棚生产中应用。棚内温度高时,把热量抽入地下储存,温度低时,可将地下储存的热量放入棚内。地温比越冬棚高2~6℃,棚温高2~8℃,有效地降低棚内湿度,抑制病害。早春作物提前10天定植,晚秋作物延后10天,每亩地增值1000元。
  补充CO2。1987年,大棚生产采用补充CO2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1000平方米的大棚内用碳酸氢氨4公斤,浓硫酸1公斤,用少量水湿润,分装在6个塑料桶内,通过化学的反应放出CO2气体,使棚内CO2的含量由300PPM增到1000~1500PPM,提高了作物的光合作用,增强抗病能力,增产10%。
  高架换头栽培。1988年,南关区幸福乡农科站在乡良种场实验成功大棚种植西红柿高架换头栽培新技术。在西红柿主杆留下3穗果,成熟收获后剪掉主杆,促使侧杆生育,选留一支作为新的主杆二次结果,解决了夏季气温高,西红柿育苗易发病害,影响秋茬种植的问题,作到一茬二植。
  复种。早春主茬作物定植前,先生产一茬小叶菜,也叫“棚前茬”。黄瓜、西红柿定植前抢种一茬生育期短的小油菜、小白菜、茼蒿、生菜、水萝卜。比露地栽培收获期提前30~40天,亩产1500~2000公斤。
  间种。大棚生产实行高矮棵蔬菜合理搭配种植。间种的品种主要有西红柿、辣椒间种豆角和香菜,3月中、下旬种植,5月中旬收获。黄瓜间种茼蒿,3月中旬种植,4月下旬收获。黄瓜间种青蒜苗,3月中旬定植,5月上旬收获。黄瓜间种西红柿,采用隔畦间作,即一畦黄瓜、一畦西红柿,4月上旬定植,6月上旬收获。
  套种。充分利用畦埂、畦头及棚柱套种一茬蔬菜。套种的主要品种有韭菜畦埂套种莴笋,3月中旬播种,第一刀韭菜收获后于4月下旬定植莴笋,6月上旬收获。韭菜畦埂套种西红柿、辣椒,1月上中旬播种,第一刀韭菜收获后于4月下旬定植,6月中旬收获。棚内沿边地方种角瓜,3月20日播种育苗,4月20日定植,6月上旬收获。利用竹木棚支柱栽种豆角,4月中旬种植,6月中旬收获。
  在全面推广大棚复种、间种、套种的基础上,1986年又开发推广了奋进乡上台子村“春茬前抢一茬、春一茬、间套一茬、秋一茬”,4种4收(个别品种5种5收)的经验。
  随着大棚生产新技术的应用和栽培方法的改进,大棚生产的经济效益越来越高,有效地促进了大棚生产的发展。到1988年,长春市城区大棚面积发到258公顷,比1971年增长8.6倍。主栽品种以黄瓜为主发展到西红柿和辣椒,其比例为黄瓜78.2%,西红柿16.1%,辣椒5.7%。复种指数达到1.99,上市量2158万公斤,单产比1966年增长了67.3%。
  长春市城区从1966年开发大棚生产蔬菜以来,经过研制、创新,推广应用各种科学新技术和改进栽培方法,积累了较完整的配套技术。1989年5月,国家农业部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全国各地48名蔬菜专家来长,检查和验收长春市大棚蔬菜配套生产技术,共同认定:“长春不愧为大棚发源地,配套技术全国领先,应在全国推广。”
  第五节 自然灾害
  长春市蔬菜生产的自然灾害主要是霜冻、大风、洪(内)涝、干旱和冰雹及病虫害。
  一、霜冻
  长春市初霜期一般在9月中旬,终霜期在5月中旬,无霜期平均为135天。4~5月份出现严重的倒春寒或春寒天气,影响根子菜和夏菜定植苗的生长。40年来露地蔬菜生产出现过7次较大霜冻。1956年5月23日,气温—3℃,地表温度达一5℃,夏菜定植的秧苗冻死5000多万株,折合面积1200公顷。经过补栽抢救尚有829公项无苗可栽,损失惨重。
  1986年5月10日夜间降温,地表最低温度一7℃,露地夏菜和小拱棚中的黄瓜、角瓜、西红柿苗在揭棚锻炼过程中遭到冻害。全市7个蔬菜乡,冻死夏菜苗500万株,折合面积119公顷。
  1987年4月21~23日,夜间连续最低气温一8℃,大棚黄瓜及温床黄瓜、角瓜苗遭受严重冻害。全市冻死大棚黄瓜苗71万株,折合面积15.2公顷,占全市大棚黄瓜6.2%。
  二、大风
  长春市处于大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的松辽平原,经常出现西南大风,有时也有东北风。大风对春季蔬菜生产影响很大,危害也严重。每年刮大风日数4、5月份最多,有20次左右,占全年大风次数的60%以上。一次大风一般维持3天左右,故有“风三、风三、一刮三天”之说。风灾损失严重的年份有1974、1976、1977、1983年,其中,1976年5月24日刮了一场大风,平均风速达15.3~17.5米/秒,维持时间10个多小时,全市刮坏蔬菜大棚三分之一,夏菜秧苗损坏760万株。
  1983年4月17日刮了一场大风,从凌晨一直刮到午夜以后,瞬间风力达到11级,给蔬菜大棚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全市刮坏大棚182个,面积为15.2公顷,其中倒塌和全坏的大棚100个;刮坏育苗小棚115个,面积1.6公顷;温室前脸塑料刮坏50栋,面积2公顷。奋进公社奋进大队刮坏30个大棚,其中21棚韭菜减产5万公斤。
  三、冰雹
  长春市冰雹主要出现在4~10月间,冰雹出现最多的是在5~6月份。其中,5月份平均出现2.8次、6月份2.5次。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9月份一般也易出现。长春市冰雹主要有两条线。一条由土门岭入境到和平良种场,另一条从怀德入境经西新、幸福到净月乡。
  1976年5月28日在奋进公社城西大队周围降了一场冰雹,最大的有鸡蛋黄大,夏菜秧苗受到了严重灾害,受灾面积76公顷。茄子植株打成茬,黄瓜茎打断,减产150万公斤。
  1979年9月下旬在净月、幸福两个公社降了一场冰雹,冰雹密度大,秋白菜500公顷受灾,减产500万公斤。
  1983年5月28日19时,城西、奋进两公社遭受一场雹灾,延时3分钟。这次冰雹来势之猛,破坏力之大是多年罕见。最大冰雹直径有鸡蛋大,小的豆粒大,落地20~30分钟才融化,受灾面积252公顷,成灾面积180公顷,温室玻璃被打碎8000片,大棚膜被打坏38栋。
  四、洪(内)涝
  长春市洪涝多发生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40年来有13年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水灾,而对蔬菜生产影响严重的有4年。其中,1966年7月下旬连续降暴雨,伊通河、新开河溢水,淹没两岸蔬菜田,有1000多公顷绝收。1984年8月上旬降两场暴雨,降雨量达200毫米以上,菜田积水,内涝成灾,长春市7个蔬菜乡菜田成灾面积达2200公顷,其中,秋菜640公顷,减产3000万公斤。夏菜1560公顷基本绝收,减产近2000万公斤,占9月份夏菜供应量的三分之一。特别是晚夏菜主产区之一的西新乡,保8、9月份供应的晚夏菜播种面积671公顷,涝后仅剩下307公顷。
  1985年,长春市从6月21日到8月25日,共计66天中有44天降雨。其中,降雨量40毫米以上的有7天,降雨量70毫米以上的有3天,日降雨最多的为93毫米,汛期累计降雨量达600毫米。伊通河、新开河、无名河溢水,淹没两岸菜田,泡倒民房,出现了一场40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洪涝灾害。晚夏菜绝收面积1723公顷,占夏菜面积的42.8%,减产2886万公斤。秋白菜绝收面积1169公顷,减产5900万公斤,倒塌民房1861间。
  1986年7月中下旬连续降暴雨,秋菜绝收面积1511公顷。其中,秋白菜669公顷,大葱400公顷,萝卜217公顷,其它225公顷,损失3920万公斤,价值257.8万元。其中,秋白菜3240万公斤,价值129万元;大葱470万公斤,价值112万元。保八、九月份供应的晚夏菜面积绝收2973公顷。其中,茄子647公顷,黄瓜533公顷,辣椒264公顷,西红柿465公顷,豆角366公顷,半夏甘蓝238公顷,其它为460公顷。晚夏菜共减产2500万公斤,减值500万元左右。
  五、干旱
  分为春旱、夏旱两种。
  春旱。指4~5月份蔬菜播种、秧苗定植期间,由于降雨量小、西南风多、气温回升快、土壤水份不足而导致干旱。1984年,由于冬旱,1985年春从4月8日至5月19日一直未下透雨,气候干燥,土壤严重失墒,干旱到垄底,干土层达20厘米,出现了严重的春旱。直播夏菜2400公顷,出苗率仅40%。其中,直播茄子、西红柿、辣椒计340公顷大部份“坑种”(土壤长期干燥、种子不出芽),豆角1157公顷,出苗仅50%。
  伏旱。一般每年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上旬。伏天高温,作物生长旺盛,又是秋白菜的幼苗时期,此时少雨高温会严重影响秋白菜幼苗生长,造成秋白菜大幅度减产。40年来,伏旱造成秋白菜大幅度减产的年份有1958年、1980年两年。其中,1980年苗期降雨量小于60毫米,播种后10天未降雨,苗期病毒病大流行,全市秋白菜平均发病率22.8%,是30年来危害程度最大的1年,成灾面积1500公顷,减产6成以上的有1000公顷,减产2至3成的有500公顷,减产5000万公斤。
  六、病虫害
  长春市蔬菜病虫害的种类繁多,常发生的病虫害有60余种。其中主要的病害有30多种见表79,虫害有20余种(见表80),危害严重的有“五虫五病”。
  病虫害虽对蔬菜生产危害很大,但由于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不断加大防治措施,改进栽培技术,更新、使用新农药,基本控制了大面积病虫害的发生。除1958年、1980年由于伏旱降雨量偏少、秋白菜出现霜毒病、白斑病、软腐病、病毒病(称为四病合并症)造成大量减产外,其它年份基本没有出现大面积灾情。
  解放初期在蔬菜一家一户的自由种植期间,由于科学不尽发达,菜农经济条件差,对病虫害的防治重视不够,基本上不采取预防措施。病虫害发生后,采取简单的人工捕捉或用烟梗浸水喷浇作物,防治效果极低。
  农村实现合作化以后,有组织有领导地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50年代到60年代初,开始应用“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代森锌”防治病害,用“666粉”、“DDT”、“鱼藤精粉”防治虫害,用“信石制毒谷”防治地下害虫,辅以秋翻、挖蛹、摘卵块、捕杀幼虫、摘病叶等措施。
  60年代后期开始使用“敌百虫”、“敌敌畏”、“乐果”、“退菌特”以及“多菌灵”、“乙磷铝”、“瑞毒霉”、“甲基托布津”、“氧化乐果”、“双效灵”、“马拉硫磷”等农药防治病虫害。这些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在防治病虫害方面有一定成效,但由于长期使用导致病虫产生抗药能力,防效降低,成本上升,且又使有毒农药残留量逐年增加,杀伤有益昆虫,破坏生态平衡,危及人民身体健康。
  1978年后,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实行普遍预防、重点防治的办法。普遍预防的办法是:推广、应用“无公害”蔬菜生产新技术。禁用“666粉”、“DDT”、“味丹”等剧毒高残留农药,引进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农药。宽城区奋进公社农科站试用“颗粒体病毒”防治甘蓝夜盗虫;朝阳区城西公社农科站和南关区幸福公社农科站分别进行用“苏云金杆菌”、“青虫菌6号”防虫试验;二道河子区英俊公社农科站进行了大棚黄瓜霜霉病的生态防治等。同时,长春市农牧局总结了英俊公社英俊大队王宝良创新的大棚黄瓜发病中期采用高温灭菌法,控制了黄瓜霜霉病的蔓延。上述科学新技术在全市推广、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1985年,长春市城区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333公顷,1986年发展到1000公顷,1988年增加到2000公顷。4年累计,“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达6014公顷,提供无农药污染蔬菜28220万公斤,增产1500万公斤,菜农增加收入450万元。
  1986年,推广、应用生物农药“BT”乳剂、“青虫菌6号”、“颗粒体病毒”防治甘蓝夜盗虫、菜青虫、小菜蛾,防效率85%。1988年推广、应用面积1800公顷。
  大棚生产黄瓜的面积占大棚总面积的95%。由于多年重茬,土壤病害逐年增加。1984年开始,研究、试验成功黄瓜嫁接法,防治了根部病害,增强了耐低温能力,防效100%。1985年,黄瓜“黑星病”通过外地购入的种子传入长春,采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在苗期喷洒预防,并禁止外购种子。在栽培上,采用铺地膜、隔畦间作、改善棚内气候、控制棚内湿度在85%以下,预防霜霉病的发病。
  推广、应用“无公害”农药和采用预防措施后,有效地清除了过去使用有毒化学农药的残留物,保护了有益昆虫。1987年对20个生产黄瓜的大棚抽样检测,“666”、“敌百虫”农药的残留量分别为0.0027毫克/公斤和0.0038毫克/公斤,比国家允许标准0.2毫克/公斤和0.1—0.2毫克/公斤低。
  1988年10月,对80个秋白菜生产点检测,过去使用有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残留量比国家允许标准也有大量下降,有益昆虫的生存量每平方米由过去的0.5只增至1.5只,增加2倍。
  对“五虫五病”采取重点防治。选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防治虫害,主要有“乐果”、“溴氰菊脂”、“除虫精粉”、“敌百虫”等。在搞好预测、掌握虫情后,治小、治早,将幼虫消灭在3龄以前。选用“DT”、“DTM”、“多菌灵”、“双效灵”、“百菌清”、“代森锰锌”、“杀毒矾”等农药防治霜霉病、角斑病、叶霉病。
  对几种主要蔬菜病虫害的防治。
  秋白菜用“BT乳剂”、“青虫菌6号”或菊脂类农药2000~5000倍液喷洒作物,防治夜盗虫、小菜蛾;用“青虫菌6号”300~500倍或50倍白僵菌液喷洒,防治地蛆;用0.04%的“除虫精粉”1.5~2公斤或1~1.3斤2.5%的“敌百虫”喷粉,防治幼苗“跳甲虫”;用40%的“乐果乳剂”800~1000液、25%的“溴氰菊脂乳油”800倍液、“杀灭菊脂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采用抗病品种、丰产播期25±3、苗期用浇水降温的办法防治秋白菜病毒病;用40%的“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的“百菌清”600倍液喷洒作物,防治霜霉病;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白斑病。
  黄瓜 用40%的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50倍液、500倍58%的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0倍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液喷雾,防治霜霉病;用500倍30%的DT杀菌剂500倍液、农用链霉素200ppm喷雾,防治细菌性角斑病。
  辣椒 用农用链霉素200ppm或30%的DT菌剂500倍液喷雾,防治细菌性斑点病;用500倍70%的代森锌干粉液、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的多菌灵600倍液喷雾,防治炭疽病;水浇地块采用“1尺双株”又叫密植催秧法,旱大垄采用辣椒、玉米间作法防治病毒病。
  西红柿 用7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500~600倍液、75%的百菌清600倍液喷雾防治叶霉病;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的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用600~800倍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25%的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液喷雾,防治早疫病。
  对苗期病虫害的防治,采用“五代合剂”上铺下盖的办法防治猝倒病;用1公斤麦麸、豆饼或玉米碴用锅炒出香味,兑上敌百虫或40%的乐果乳油10克,加20~30倍水做成毒饵,撒在苗床沿边诱杀蝼蛄;直播幼苗,发现有猝倒病时,采取移苗的办法防止蔓延。
  第六节 菜田基本建设
  菜田基本建设包括土壤改良、保护地建设、菜田水利建设和新型农机具投入。
  一、土壤改良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菜农基本利用原有地力生产,从50年代开始逐步开展土壤改良。50年代初,用马拉农具深翻土地,耕作层由原来12~15厘米加深到30厘米以上,坚持3年轮翻一遍。
  60年代,遵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大办农业”的号召,制定菜田规划,开展平整土地。1966年,近郊的宏伟、福利、新晨、宏新、红心、幸福、东风、东春、黑咀子、奋进、上台子、团山子、新月、四季青、长青、红旗、南湖等17个社队的2700公顷菜田,实现了“方田化”、“园田化”,1988年发展到4200公顷,占蔬菜耕地面积的42%。这些菜田建成了“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蔬菜生产基地。
  70年代,在原有土地上施“客土”,砂土地施入粘土,保水保肥。粘土地施入砂土、炉灰,使土地松软,增强土质透气性能,提高地温。宏伟7队,对20公顷粘土地施入砂土、炉灰后,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能,蔬菜公顷单产由改良前的15000公斤增加到30000公斤,增长1倍,产值由9万元增加到25万元,增长1.77倍。在施入“客土”的同时,还逐年合理的施入有机肥,以城肥(人粪尿)、厩肥、农家肥为主。50~60年代,每年每公顷施入30—40吨,最多60吨。70~80年代施入50~80吨。其中水浇田施入80吨,旱大田施入50吨。在蔬菜播种、定植前,每公顷还辅以施入粪干25000公斤或饼肥1500公斤,有效地改良了土壤,促进增产。
  二、保护地建设
  1.苗床
  1949年至1952年间,长春市区的温床发展缓慢。1953年,共有苗床面积13066平方米。其类别为有酿热物的温床和无酿热物的冷床。多采用土木结构、玻动窗扇和草苫子覆盖。覆盖面积一般在30~40平方米左右。
  个别温床采用砖木结构,每平方米造价2.5元左右。
  1958年,农村实现人民公社化后,公社、管理区平调了部分生产队的财物,修建了一大批温床,到1960年,长春市区温床面积发展到135830平方米,比1953年增加了9倍。
  1964年,推广应用塑料小拱棚代替玻璃冷床。其规格一般为宽1.2米,高50厘米,长20~30米。小拱棚冷床结构简单造价低,且又易行方便,发展很快。到1966年苗床面积发展到223000平方米,比1960年的135830平方米增加64.18%。“文化大革命”期间,苗床面积有增有减,一直徘徊在220000平方米左右。
  1984年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后,小型温床、冷床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到1988年苗床面积已达456060平方米,比1977年的235500平方米增长了94%。
  2.温室
  长春解放初期,菜农为恢复、发展蔬菜生产,自筹资金建造了一批“一面坡式”温室,一般为长30米,宽6米。
  “一面坡式”温室建造简单成本低,保温性能强,发展很快。1953年发展到9636平方米,1957年达17311平方米,增长了79.6%。
  1959年,在“一面坡式”温室的基础上改革为一面坡加立窗,提高了室内空间高度又易于操作,得到推广和应用。温室面积发展到72575平方米,(其中红星公社建温室宫7200平方米)比1957年增长了3.19倍。
  1960年,学习北京温室结构,在二道河子区新晨农场(现英俊村)示范应用,6月召开现场会全市推广,由于北京式温室(也称改良式温室)有光线好、温度均匀、土地利用率高的效用,各社队迅速增建了一大批“改良式”温室。到年末,市区温室面积已达224253平方米,比1959年增长了2倍。
  这一时期建造的温室均为木质结构,每年更新改造10000平方米左右,温室面积增长幅度不大。1977年后,郊区根据市革委会菜田建设规划要求,当年新建温室42600平方米,光照温室75035平方米。为增强抗御风灾能力,稳定温室生产,1981年又采取国家补助和社会自筹相结合的办法,筹集资金17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00万元,逐步把竹木结构的温室改造成立窗式钢筋结构和拱棚式的永久式温室。补助标准分为3类:1类大队年人均收入80元左右的,每栋温室补助7500元;2类大队年人均收入140元左右的,每栋温室补助5000元;3类大队年人均收入150元以上的,每栋温室补助2400元。另外予留购玻璃款11000元,按各大队建造温室数量按比例分配使用。刘钰副市长亲自组织商业、物资部门调给玻璃、棉布、棉花、木材、水泥等大量生产资料支援扩大生产。这一举措,调动了社队改造、新建温室的积极性。1981年末,新建温室224栋80520平方米。
  1984年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大部分温室承包给菜农户经营,有一部分困难户无力承包,自己不能育苗,采取一茬直播栽培,影响生产。为扶持困难户生产,保证夏菜播种面积与产量,国家从菜田建设费中拨款20万元,社队自筹85万元,在各乡建立育苗中心49处,永久性育苗温室145栋,53000平方米,保证了秧苗供应。
  1986年,推广应用“日光温室”(也称节能温室)新技术,建筑了竹木结构“节能温室”和永久性钢架结构“节能温室”168栋。
  1949~1988年的40年间,温室建设总投资1273万元,其中国家拨款190万元,无息贷款50万元,社队(乡村)自筹1033万元。温室面积发展到763200平方米。其中,永久性钢架温室346340平方米,节能温室200000平方米。
  3.大棚
  1966年,英俊公社福利大队开发应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的经验在全市推广以后,各社队相继建筑了一批竹木结构的大棚,到1971年覆盖面积已达27公顷。
  1975年,中共长春市委发动工矿企业支援蔬菜生产,汽车厂、拖拉机厂、柴油机厂和机车、客车厂等单位,无偿支援建棚。郊区政府指派龙中岳、郝德富、徐广海、谢广彦、林强、唐桂珍等人到吉林、黑龙江两省考察,研究设计出“倒三角型圆拱”骨架和钢筋大棚图纸,在福利四队建成一座4650平方米的钢筋结构大棚。同时还在奋进、同心、四季青等大队,建造了6个钢筋结构的永久型大棚,覆盖面积3.3公顷。
  1977年,郊区蔬菜局投资10万元在英俊公社福利大队,新建10个永久型钢架大棚,增加覆盖面积1公顷。
  1980年以后,各社队按宽12~13米、长60米、高2.4~3米、肩高1.1~1.3米、覆盖面积660~1000平方米的最佳规格标准,新建、改建、扩建了一批永久型的钢架结构大棚,大棚结构趋于标准化、规范化。
  1986年,市政府批准从菜田建设费中拨出931万元无息贷款给各乡村将竹木结构的大棚大部分改造和新建为永久型的钢筋结构大棚,1987年达到263公顷,比1986年增加74%。
  1966年至1988年间,大棚建设总投资额1924万元。其中无息贷款931万元,国家投资40万元,社队自筹953万元,建筑各类大棚覆盖面积258公顷。其中钢筋结构大棚占60%。1988年,长春市城市保护地面积379.9公顷,为1953年的152倍。其中温床(小棚)45.6公顷、温室76.3公顷、大棚258公顷,全市人均占有保护地面积2.2平方米,列全省第二位。
  三、水利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菜田水利建设没有列为重点项目,除临伊通河、新开河、无名河较近的菜田实行提水浇灌外,多数菜田是“等雨浇灌、靠天种菜”。1955年以后,国家和社队逐年扩大菜田水利建设投资,增加提水灌溉、机电井灌溉和喷灌设备。
  1.提水灌溉
  长春解放初期,市区仅有10余台解放式水车抽水灌溉,1952年,市区菜田水浇地面积仅有104公顷,占总面积的1.4%。
  1955年,英俊公社的福利和宏伟大队自力更生,在伊通河岸修建提水站2座,总装机容量42千瓦,浇灌菜田30公顷。
  1956年,市农林水利局投资30万元在伊通河两岸建立提水站18座,装机22台,容量319千瓦,扩大水浇地面积300公顷。其中永安桥污水提水站铺设直径200毫米的铸铁压力管道1100米,引入福利大队,浇灌菜田30公顷。
  1962年,市人委投资250万元修建幸福电灌站,增加菜田灌溉面积300公顷。到1963年,提水站发展到69处,装机90台,容量2008千瓦,其中100千瓦以上的提水站有7处,灌溉面积1011公顷。
  长春市区水资源贫乏,为解决水资源不足,1961年至1982年,在五七、西新、城西、奋进、净月、幸福等社、队修建水库、塘坝、蓄水池54座。其中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17座,塘坝34座。修建提水站317处。1983年后由于城市建设占用菜田,废弃水库塘坝14座,提水站87处。到1988年末实有蓄水库40座,总库容量2663万立方米,每年调水量2528万立方米,其中污水2148万立方米,占调水总量的85%。提水站224处,装机369台,容量12188千瓦,灌溉面积3872公顷,占蔬菜耕地面积10011公顷的38.7%。
  2.机电井灌溉
  1956年,国家投资在近郊区修建高压输电线路94.4公里,菜农自筹资金兴建低压配电线路82.5公里,打电力灌溉井(木敖大口井)170眼。由于木敖浅,地下有流沙,抽水后井底淤塞,当年因四壁倒塌而废掉62眼。
  1958年遇到罕见干旱,光明农业社投资12万元,菜农投资8万元,在贾家洼子屯挖了一口直径5米、深13米的“社会主义大井”,安装2台抽水泵,灌溉菜田105公顷。后因市公用局在该屯打了深水战备井15眼,超量开采,大井因地下水枯竭而废弃。
  1964年,中共长春市委、市人委遵照毛泽东主席“水利是农业命脉”的指示,发动、组织群众大力加强水利建设。到1965年长春市区电灌站发展到96处,机电井278眼,机井247眼,灌溉面积1280公顷,比1961年增加1倍。
  1973年开始打“竹筐井”。有两种,一种是将潜水泵直接下到井管中;另一种是在“竹筐井”中地下4~6米处焊6寸铁管对接6B—20水泵对口抽。
  1984年,市蔬菜副食局从新菜田建设费中拨款60万元,在温室、大棚内打小水井1528眼。由于城市建设占用菜田,灌溉设施、水浇地面积均有减少。到1988年末市区有机电井537眼,小水井2665眼,灌溉面积890公顷,占蔬菜耕地面积的8.8%。
  3.喷灌
  1973年,为了节约用水扩大灌溉效益,市革命委员会投资8000元在英俊公社福利大队试点喷灌。因管道衔接技术不过关,试点失败。1975年,引进延边农机厂生产的DY—40型喷灌机33台,在净月公社长青大队使用。浇地30亩,增产3~10%。由于该设备笨大、移动困难,喷灌水滴过大影响作物幼苗生育被淘汰。
  1977年,幸福公社红心大队第八生产队自筹资金6300元,从四平引入塑料一厂生产的管道移动式喷灌机,喷灌秋白菜13公顷,增产43%,增加收入20000元。1978年推广应用。1979年长春市区应用喷灌设备的社队发展到55处。同年又引进轻型喷灌机100台。
  1981年,开始在露地中修建固定式喷灌设施,到1982年末,有喷灌设备1265处(台)。其中固定管道式22处,容量588千瓦;半固定管道式14处,容量313千瓦;轻型喷灌机1229台(电机430台、柴油机799台),喷灌面积2120公顷,占蔬菜灌溉面积5699公顷的37.2%。
  1983年,在英俊大队温室试建滴灌设备,节水三分之二。
  1984年,实行土地承包以后,各承包户种植布局和用水时间不统一,多数喷灌设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加之年久失修,损坏严重。
  1949年至1988年的40年间,长春市区菜田水利建设累计投资3382.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033.9万元,社队自筹349万元。在全部投资总额中用于1983年至1988年间维修和完善原有水利工程投资1355.9万元。
  40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长春市区的菜田水利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较完整的生产系列。但由于城市建设占地,从1970年至1988年间菜田水利建设处于边建边废的局面,减缓了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1988年城区蔬菜水浇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7.5%,比1977年减少5.33%。如果排除占地影响,水浇地面积还会更多些。
  四、蔬菜耕作机具
  自1949年10月长春市解放后,40年间,蔬菜耕作由手工劳动、畜力生产、逐步发展到翻地、打垄、作畦、播种、镇压、喷药等机械化。
  解放初,蔬菜耕作用点葫芦点种或手撒种,耕地使用木犁,群众叫“先破茬,后掏墒”,用于种萝卜、马铃薯、豆角、茄子等蔬菜。菜园子是畦作,所用的工具为镐头、耙子、铁锹等,生产的蔬菜品种有芹菜、水萝卜、小白菜、大蒜等。浇水采用人工提水。
  1950年,长春市推广新式马拉农具,加深了土壤耕作层。在耕作技术上提倡顶浆打垄。同时推广使用了解放式水车,用牲畜做动力。
  1956年以后,农村实现初级和高级社,土地联片,适于机械化作业,国家分配给每个管理区一台履带式拖拉机,有的社开始使用拖拉机牵引双铧犁翻地、耙地。由于当时机具不配套,不能起垄和播种,长春市夏季雨水多,秋季秋霜早,农民习惯采用垄作。因此,农民开始将木犁挂在拖拉机后面,用人扶犁起垄趟地,俗称“犁后喘”。
  1958年“大跃进”年代,国家又分配供应每大队1台履带拖拉机,每大队达到2台。长春市也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深翻地运动,调动男女老少参加大会战,经1个月的紧张劳动,深翻耕地1666公顷。由于翻地过深,破坏了原有的土壤结构,影响了作物生长,造成了蔬菜大幅度减产。
  1960年,在各公社建立了农业机械管理站(简称拖拉机站),各大队成立了机耕队,推广五铧犁、二铧犁、圆盘耙、中耕机,进行秋翻、春耙、镇压、起垄、中耕等连续作业的机械化。蔬菜生产由“粗放管理”逐步向“精耕细作”发展,基本做到了三铲三趟。1966~1970年因“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农业机械化没有发展。1972年学习外地经验,用手扶拖拉机研制刨埯机,中耕播种。1978年以后,每年大体秋翻菜田3000~4000公顷,做到了3年轮翻1次。
  1978年后,蔬菜耕地逐步采用了手扶拖拉机牵引打畦机、刨埯机、刨畦机进行作业。英俊公社英俊大队春菠菜、根菠菜、小白菜作到了整地、作畦、播种、覆土、镇压机械系列化。1982年英俊、光明、曙光、红心等大队从沈阳市引进6台覆膜机,覆地膜速度比人工铺膜提高3~4倍。
  1983年承包到户后,调动了菜农生产积极性,开始大量购入四轮拖拉机,进行翻地、耙地、起垄、中耕。1984年长春市蔬菜乡、村共有汽车208辆,大拖拉机218台、小型拖拉机356台,马车2270辆,喷雾器2580个。
  1985年后,机械农具和小型农具有了进一步发展,到1988年末,长春市城区蔬菜专业生产乡共有大型拖拉机394台,小型拖拉机2058台,农用汽车763台,马车4222台,二马车9450台,基本满足了菜田耕作和商品菜运输的需要。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蔬菜志

《长春市志 蔬菜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从稳定市场,安定人民生活的角度,记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40多年来长春市蔬菜产销发展的历程,再现了历史上许多珍贵的资料,包括生产经验、供应方法,其中包括了产销体制、生产、市场、购销、价格、储存加工、计划管理、技术培训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