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春市区失存寺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少数民族志·宗教志下卷》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407
颗粒名称: 一、长春市区失存寺庙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4
页码: 72-75
摘要: 本节记述长春市区及五县(市)的佛教寺庙,除农安县辽塔外,其它各寺庙皆是清代及其以后修建的。除现存14座和几座准备恢复活动的寺庙外,其他已全部失存。
关键词: 长春市 佛教 失存寺庙

内容

长春市区及五县(市)的佛教寺庙,除农安县辽塔外,其它各寺庙皆是清代及其以后修建的。长春市建治仅有180余年的历史,早期人口大多是来自北方省区求生、求食的流民,经济生活贫困,分布稀疏,且多聚居农村,因此,各寺庙并无悠久历史,虽然敬仰信奉佛教,但寺庙大多构筑简陋,规模小,多分布在村屯,而其中香火庙又占多数。
  佛教寺庙总数难以统计齐全,除现存14座和几座准备恢复活动的寺庙外,其他已全部失存。失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因年久失修自然失存;(二)东北沦陷期间,日伪政府拆毁或作他用而失存;(三)解放战争期间毁于战事,或在土地改革时,出于反对封建土地制度和反对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民众自毁寺庙,或改用为学校;(四)“文化大革命”期间,几乎全部被一些单位占用或毁坏。
  大多数寺庙规模小,僧人少,失存早,遗址难以寻觅,较有影响的寺庙尚能找到它的文化遗存,唤起人们的回忆。据文献和口碑资料统计,知其名、知其地的失存寺庙104座(包括一些没有僧人住持的香火庙),其中长春市区内20座。
  长春普门寺:在长春市吉林大路144号处,民丰大街口路东。创建于1931年8月。开山建庙僧人持法,初名金佛寺。建大殿三间,九圣祠一间,起居室三间,占地面积1132平方米,建筑面积297平方米。因旧大殿倒塌,1940年新建大殿三间,配殿一间,东配房三间设关圣殿,西配房五间设三圣殿,起居室二间。改修后改名普门寺。天台宗临济派。1947年11月,监院持法圆寂,弟子仁彻继任监院。1959年11月,暂将寺院做长春市僧人养老院,负责人如缘。“文化大革命”期间,寺庙被长春市轻型电缆厂占用,如缘回山东故里后圆寂,寺内剩1名和尚还俗。该工厂将东西配殿拆除,建新房十间240平方米。1980年5月该厂迁走,将十间房子卖给二道河子区供电局。以后市房产经营公司将西配房拆除,盖新房八间143平方米,租给供电局,1983年供电局接新房北山增建四间,又将寺庙的收发室翻修二间。1983年11月,市房产经营公司对拆除的配殿、东西配房共150平方米做经济补偿,补偿费2736元,连同“文化大革命”期间停付的房租2645元,一并交由长春市佛教协会代收。今普门寺房产产权属于市佛协的有两栋,一是大殿二是收发室,面积145平方米,无僧人。
  长春圣恩寺:在长春市二道河子区和顺七条90号处,创建于1936年。是长春地藏寺下院,天台宗临济派。开山建庙尼僧诗泉,昌图县人,丈夫逝世后变卖家产修庙养心,1938年工程竣工,佛殿三间,起居室三栋九间,铁瓦盖土房五间。占地面积为2904平方米,建筑面积576平方米。1951年3月寺庙登记时,监院常利,尼僧3人,除佛殿外,出租房十四间。“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被和顺街道办事处三委工厂占有,落实政策后街道办事处退出大殿三间,其它房舍继续出租,从1991年开始月租金300元,租用者红心敬老院。今圣恩寺无尼僧。
  长春后观音寺:在长春市二道河子区安乐路北胡同,东盛三条路西,创建于1934年。尼僧悦贤、云贤两位出资,于1934年9月开山建庙,先建东厢房三间做起居室,1937年4月建佛堂一间,供奉佛像三尊。1939年修山门一座,仓房二间,两边小配门及围墙。1944年农历十月初五日悦贤圆寂,云贤任监院。1951年向政府登记时,尼僧4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寺庙被东盛汽车修配厂占用,尼僧出走,今未恢复。
  傻大爷庙:在长春市今广州路精明胡同11号处,创建于1927年3月。正殿三楹,东向,左右配殿各一楹,南北两厢房各一楹。歇山式屋顶,圆形房脊,灰瓦覆盖。和尚俗名李杰三。1932年改做日本妙法寺“新京”别院。
  长春傻大爷庙①(此庙非佛教庙宇,由于性质特殊,故记之。):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地址在长春市南关区上海路北侧的金门胡同,今长春市文教印刷厂院内。此庙系长春妓女捐资修建,供奉十不全、胡、黄、白、柳、灰五大仙、傻大爷等像。是东北三省唯一的一座此类性质的庙宇,但在杭州、苏州一带有这类性质庙宇,人称“白眉神庙”或“勾栏女神庙”。建庙渊起:据说光绪年间,内蒙古姑娘其丽格被拐骗到长春,卖给怀春堂妓院,被逼为妓,花名玉珠。故乡情人沙德仁得知后找到长春,欲用钱为其丽格赎身,但凑不足一万元赎金,便悲愤自缢。怀春堂老鸨为笼络妓女,平息群妓怨恨,便向长春“花界会”提议,为沙德仁募捐修庙。当时,应募者除妓女外,尚有商界、宗教界、军界等。庙建成后塑沙德仁像供奉,谐音“傻大爷”,故庙名,其丽格长期思念沙德仁,疯颠日久而逝,亦塑像供于庙中,名“傻大奶奶”。1951年长春市封闭妓院,拆除了傻大爷庙,在旧址创办小学校,1986年市文教印刷厂迁入。
  长春万寿寺:在长春市宽城区奋进乡小城子屯,伊通河岸边。创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开山建庙者是北京嘉兴寺和尚,法名不详,绰号“元宝和尚”。传说其人腿跋,大弯腰,是嘉庆朝摄政王的“替僧”。建庙工程于1799年全部完竣。寺建成后摄政王题匾一方:“惠我无疆”,悬在大殿中央。马殿七间,正殿十二间,后殿五间,钟鼓楼各一座,有两个跨院,灵塔一座。僧人最盛时约50余名。
  长春朝阳寺:是长春市区内最大的香火庙。在市南关区全安街南关大桥西桥头北侧,创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俗名老爷庙,开山僧人祖籍朝阳县,故庙名朝阳寺。道光朝初,募捐增建天仙殿三间和山门。以后数十年间,住持静臣,重修关帝大殿及配殿。1922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庙会,夜间突发火灾,关帝殿延烧殆尽。为了重修,将庙基契照抵押得到贷款,重建工程于1923年竣工。建关帝殿、天仙殿、太阳殿、玉皇殿、土地庙、灵塔等。1926年住持明训(1944年圆寂),1945年住持涤尘,1948年涤尘去三岔河,住持圣越,是年8月因长春战事,圣越出走,1951年主持妙真。最盛时和尚11名,禅宗临济派。今庙已毁,在旧址建南关大桥小学校。
  太平寺:在当时的长春市大经路五段9号,创建于清咸丰八年(1858)。由吉林富绅牛子厚出资所建,1920年重修,牛家派人看守,1928年将庙移交给长春朝阳寺(南关老爷庙),和尚2人。1939年和尚圣许圆寂,由盛仪和尚守庙到1952年。
  三教寺:在当时长春市东天街二段38号,建庙工程于1939年5月竣工。香火庙,佛道兼容以佛为主。系天津杨柳青镇人阎捷三捐建,佛堂一栋五间,1952年看守人张焕亭,是年被房产部门接管。
  极乐寺:在当时的长春市东天街13号,创建于1938年,原名超魂寺,住持能净,1942年改称极乐寺。1948年农历十二月初三日毁于火灾。
  青龙寺:在长春县二区,一栋七楹,住持僧1人。
  龙泉寺:在长春县二区德龙甲九泉屯,创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十三楹,宣统三年重修,土地8亩。
  峰云寺:在郊区鲍家沟屯,创建于清咸丰朝。大殿一间,代表者郭性兰。
  地藏寺:在郊区鲍家沟屯,创建于1927年,香火庙,看守人李维成。
  龙泉寺:在水泉沟,创建于清嘉庆朝。大殿三间,起居室三间,土地8亩。
  青龙寺:在四家子屯,创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僧2人,佛殿三栋,土地2垧,民国时期被没收。
  保安寺:在大南屯。大殿三间,南北瓦房五间,铸钟一口重400余公斤,住持僧人净如。东北沦陷期间被改用小学校,1959年拆除。
  兴隆寺:在兴隆山镇太平山水库西北百米处,创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殿和房十五间,占地约40余平方米,土地2垧。僧人隆合,1958年拆除。
  关帝庙:在太平山屯,创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四月。佛殿四间,起居室二间,土地2垧,代表者许宗岐。
  兴隆寺:在五家子屯,创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供奉关帝。咸丰二年(1852)补修,房九楹,钟楼鼓楼各1座。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少数民族志·宗教志下卷

《长春市志 少数民族志·宗教志下卷》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长春市志的宗教志,宗教包括宗教工作机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人物、大事记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