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少数民族志·宗教志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364
颗粒名称:
人物
分类号:
K820.834
页数:
35
页码:
303-3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民族人物,包括人物传、人物录。
关键词:
长春市
人物
内容
一、人物传
费英东
(1564~1620)
费英东,满洲镶黄旗,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生,姓瓜尔佳氏,女真苏瓦延部(今双阳)。清开国一等总兵官。明万历十六年(1588)随父苏瓦延部酋长索尔果,率众归顺努尔哈赤,得授一等大臣,娶褚英之女为妻。率兵征东海瓦尔喀、渥集、安楚拉库等处,屡建功绩。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位列理政听讼大臣,并以扎尔固齐(断事官)职佐理国政。翌年受命总领八旗左翼四旗。历萨尔浒(今抚顺)等战役,身先士卒。天命五年(1620)叙功得授一等总兵官,是年卒。崇德初年,以开国勋臣配享太庙,追封直义公。
石廷柱
(1599~1661)
石廷柱,汉军正白旗,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生,姓瓜尔佳氏,世居苏瓦延地方(今双阳),因“避仇”,举家迁居辽阳。天命七年(1622)努尔哈赤率兵攻打明朝重镇广宁(今辽宁省北镇),身为广宁守备的石廷柱,受其父石翰临终所嘱,同弟兄石国柱、石天柱,开城迎降,授游击职。天聪元年(1627)皇太极即汗位,授石廷柱为满洲甲兵额真。天聪五年(1631)劝降明朝总兵祖大寿有功,天聪六年伐察哈尔部,擢汉军固山额真。天聪七年旅顺口一役获胜,擢升总兵。顺治元年(1644)随多尔衮进关,转战于直隶、河南、山西,被晋升为一等昂邦章京。顺治十一年(1654)五月,受命镇海将军(今浙江省镇江)。顺治十四年(1657)年老乞休。石廷柱在镇江期间,因其“能戢兵安民”,民间誉称“石佛”。由于他开创大清基业屡建战功,名字中有一个“柱”字,被誉为“清廷一柱”。顺治十三年赐太子少保、太子太保衔,晋一等伯爵。顺治十八年(1661)卒,谥忠勇。
安珠瑚
(?~1686)
安珠瑚,字介秋,满洲正黄旗,生年不详,姓瓜尔佳氏,先祖住居苏瓦延地方(今双阳)。父阿拉穆,入关后战死。安珠瑚精通满汉语言文字,文武兼备,战功显赫。康熙六年(1667)任宁古塔副都统,康熙十年(1671)奉命率八旗三千余众,驻防吉林乌拉。安珠瑚到吉林乌拉后,令八旗兵砍伐林木,冬夏不停,修建吉林城。经两年施工,康熙十二年(1673)吉林木栅城廓工程竣工。康熙二十一年三月,康熙帝巡视吉林城,诏谕勉励。康熙二十五年(1686)病逝于吉林城,葬于西团山东麓,竖功德碑,载记建造吉林城的业绩。
贵升
(?~1866)
贵升,满洲正蓝旗,姓伊尔根觉罗氏,吉林县二区锦州屯人(今九台市),贵升于咸丰三年(1853)披甲,参加征剿太平军,入关驻江北大营。1854年因参加毁江南九洑州太平军营,赏兰翎。咸丰八年(1858)升骁骑校,1861年补阿勒楚喀(今阿城)防御,寻迁三姓(今依兰)佐领。同治元年(1862)赏换花翎。1864年因灭江北太平军,以佐领即补吉林头起委总江宁(今南京),克会城加副都统衔,寻调剿甘肃、宁夏回民起义,因胜,赐呼敦巴图鲁号。1866年授乌拉(今永吉)协领。克宁夏灵州,以副都统记名总理宁夏将军。同治五年(1866)在王家疃被起义军炮火击毙。谧谨武,予骑都尉世职兼云骑尉,灵柩回旗,子富克金袭世职。
德英
(?~1874)
德英,字润堂,蒙古正蓝旗,姓何图哩氏,世居北沙河(今九台其塔木镇)。咸丰二年(1852)委笔帖式,征调入关,参加征剿太平军,转战于扬州、徐州。咸丰八年(1858)参加征剿北路捻军,因功赏花翎补协领。翌年因病回旗。同治元年(1862)授拉林协领,同治三年(1864)七月二日至六年(1867)八月二十三日,署阿勒楚喀副都统,同治四年(1865)入觐,五年二月十三日丁忧,解。同治六年八月二十三日(1867年9月20日)署吉林将军。同治六年十月十六日(1867年11月11日)署黑龙江将军,八月实授。同治十三年(1874)病逝。遗言:“黑龙江毗连俄国,俄渐事侵略,异日交涉必繁,远交近攻,策宜注意。……省境闲荒亟宜招垦,移民实边,庶几弭患于无形。”子二,忠清兰翎侍卫,忠勋奉天候补知府。
成多禄
(1864~1928)
成多禄,原名恩龄,字竹山(亦作祝山),号澹堪(亦常书澹厂、澹庵),满族(汉军正黄旗),同治二年十二月初八日(1864年1月16日)生于今吉林省九台市其塔木镇成家村成家瓦房屯。成氏家族原籍山西省太原府洪洞县,后迁徙至河南省山县,康熙二十四年(1685)先祖成凤鸣为京旗汉军,其家拨归吉林乌拉街城北萨哩巴屯(今查里巴村),五世祖迁至其塔木西的太平山瓦房屯。成多禄属成氏家族第三支,曾祖父成缘,字名玉,在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充差。祖父成可功,满族名萨秉阿,任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七品委官。父成荣泰,又名成镐,字保卿,曾任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六品骁骑校,授中宪大夫。同治年间,因忤上官被罢职归里。成多禄母亲瓜尔佳氏,满洲正黄旗,协领金福之女,伊犁将军荣侯之胞妹。成多禄有二位姐姐,大姐嫁于九台谢家屯,二姐嫁乌拉街汉军正白旗五品翼领富森保。
成多禄于光绪四年(1878)取附贡生,光绪十一年(1885)取拔贡生。后就读于崇文书院,诗词创作和书法取得了较好的成就。光绪二十五年(1899)入盛京将军依克唐阿幕府。光绪二十六年(1900)入黑龙江将军达桂幕府。1902年母丁忧守制。1905年授花翎,出任绥化知府,逾二年,因与长官龃龉而辞官。1909年黑龙江将军程德全调任江苏巡抚,随其南行入幕府,今苏州市沧浪亭公园内网师园蹈和馆廊壁上,有落款“竹山诗字之章”的六首五言诗石刻,即是成多禄1908年所作。辛亥革命后辞职回乡,不问时事,著书、种菜。
中华民国时期,成多禄当选全国参议院议员,出任教育部审核处处长兼图书馆副馆长。又当选吉林省第二届议会参议员,中东铁路理事会理事。晚年寓居北京马市桥南沟沿东。1928年11月20日,病逝于吉林市西大街21号家中。遗体归葬于成家瓦房屯南约3华里的山圈屯北山坡南麓,与已故元配夫人孟苏哩氏合葬,墓室内木障隔之。墓室上部,以混凝土筑成边长约4米、高约1.5米的方形墓顶。成多禄墓于1968年11月破坏被盗,遗骨移葬于其父成荣泰墓前。从成多禄墓室中清理出来的随葬遗物,有金银牙套及珐琅质假齿24颗、梅花状钮扣16个、乾隆通宝21枚、钢坠1柄、孔雀绿玉石烟具一套、丝编帽顶簪花1个、中成药丸57粒等,这些遗物今存于九台县文物管理所。此外,在成多禄家乡还存有他生前为其父刻制的“泷冈初表”碑两座,25岁亲笔书丹的两通汉白玉碑石:“前任吉林铭军宪遗爱碑”、“吉林希爵帅德政碑”。
成多禄诗词遗墨,遍及东北三省及北京、江南各地。留传下来的著作:《澹堪诗草》二卷,成多禄自订《年谱》一卷,辑刊《思旧集》二卷,《吉林成氏谱》三册十卷(宣统元年四月至宣统二年十月缩修)。成多禄与宋小濂、徐乃霖等三人被誉为“吉林三杰”,书法被誉为近代东北四大书法家之一。
成多禄元配夫人孟苏哩氏,吉林哈达湾人,满洲正蓝旗,副都统衔花翎协领金福之女。继配夫人他他拉氏,吉林鳌哈达屯人,满洲镶红旗,朝议大夫富绅布之女,因成多禄荣授中宪大夫,他的夫人均被诰封为恭人。成多禄生五子:玺葆、霎葆、荫葆、棂葆、通葆,一女嫁与吉林花翎同知木乃绅。
何棫朴
(1848~1930)
何棫朴,原名毓朴,字雨人。满族(满洲正白旗),道光二十八年八月十七日(1848年9月18日)生。今九台市放牛沟乡放牛沟村腰园子屯人。祖籍山东省兖州府汶上县何家庄。曾祖何大湆于康熙十三年(1674)携家迁至辽东地方。康熙二十年又举家迁徙至吉林马家二台地方。雍正年间迁至放牛沟腰站屯。乾隆年间迁至放牛沟屯。
何棫朴于同治七年(1868)赴奉天院试,取恩贡生。同治九年(1870)回乡设私塾,执教17年。光绪二十年(1894)出任吉林靖边军帮带,驻扎舒兰地方的白旗屯。光绪二十九年(1903)拨入吉林鸟枪营正白旗档册。光绪三十一年(1905)经成多禄等人保荐,入黑龙江将军程德全幕府(此时已报捐花翎、同知选用),派往甘井子地方勘放蒙荒,甚为得力,晋升绥化候补知府。光绪三十四年(1908)春乞假回籍。宣统三年(1911)正月,吉林省公署聘赴双阳、伊通地方,指导防疫,勤劳效力,成绩卓著,奏保三品衔。
1912年8月,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后旗和扎赉特旗,发动“独立”和武装动乱。吉林省公署调何棫朴为吉林混成旅随办营务,做为旅长裴其勋的代表,前往盟长驻地郭尔罗斯前旗公府劝谕。经何棫朴“严陈利害”、“详加开导”,盟长齐默特色木丕勒“恍然醒悟,欢迎共和”,愿以盟长名义,“分招内蒙各旗王公,细心归顺”(后来盟长之女与何棫朴之孙联姻)。事件平息后是年9月,何棫朴被委吉林永衡官银钱号总稽查,后迁升帮办、会办。1922年冬卸职回乡,著书十七卷,总题《家乘》。当其80岁寿辰之际,曾任职吉林省省长的郭宗熙、徐鼐霖、魁升等人,前往祝寿。东三省保安副司令长官张作相、“吉林三杰”之一成多禄等,著文《何雨人先生八秩寿言》,赞雨人先生“为人敦睦”,“不以生质自大,而以勤学自勉,不以文艺自满,而以德俭自处”。
何棫朴于1930年10月30日病逝,葬于今双阳县劝农山乡二道沟茔地。墓地竖立《何氏族系志》和《何氏祭田义田始末志》两块石碑,还有石人、石马。东北沦陷期间墓被盗,1968年再遭破坏,近几年连遭盗掘,已面目全非。
吉人
(生卒年不详)
吉人,字蔼峰,满洲正黄旗,生年不详,姓伊尔根觉罗氏,世居双阳。吉人是双阳县建治后第六任县知事(1915年6月~1915年11月)。吉人在任期,关心农业生产,倡导和鼓励农民,“选用改良品种,以提高农作物的收获量”。1915年10月,指派专人,挑选大豆、小豆、高粱等4石,烟草30斤,送往北京,参加国货博览会。吉人注重编史修志,督导劝学所,聘请有识之士,组织专人采访和搜集资料,由他亲自监修,在离任前,编写出双阳县第一部志书《双阳县乡土志》。卒年不详。
曹外焕
(1910~1933)
曹外焕,又名金成日,朝鲜族,清宣统二年(1910)生于朝鲜庆尚北道。1926年迁居中国,先后在东丰、伊通、磐石等县境内居住。1929年在吉林省磐石县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春,受中共磐石县执委会指派,携妻子金顺姬到双阳县桦木林子屯定居。是年8月,创立中共桦木林子支部,任支部书记。以出售草袋子、传播种稻为掩护,在双阳的一面山、肚带河、土顶子、三道沟,伊通县营城子、流沙屯,磐石县的吉昌、明城等地,传播革命思想和发动群众,发展朝鲜族妇女金顺玉、千逸守加入中国共产党,创立妇女救国会、共青团支部。率领秋明烨等7名青年参加李红光组织的“劳农赤卫队”(后改称磐石抗日义勇军)。
1932年4月,任伊双特支委员兼任桦木林子支部委员。5月1日,组织2000余名群众在大桥甸子举行“五·一”农民暴动。是年8月,率义勇军攻打花楼山日本守备队,在日军“三光”政策迫害下,组织群众上山,建立密营。1933年4月,根据中共磐石中心县委指示,桦木林子支部分三路转移。曹外焕和金义才率百余名群众,转移到长春,他和弟弟金成海将家安置在三道街。是年5月,遭叛徒出卖被捕,9月惨死在吉林监狱。
秋明烨
(1891~1933)
秋明烨,别名秋明华,朝鲜族,清光绪十七年(1891)生于朝鲜庆尚南道。1924年移居中国,先后在陶赖昭、公主岭、西丰等地居住。1929年加入朝鲜共产党,是年秋,携妻子千逸守,移居双阳县桦木林子屯。1930年7月,在磐石县三间房转入中国共产党,8月中共磐石县委任命为中共桦木林子党支部组织委员。是年冬,在屯内创立共青团支部。党支部指派千逸守(中共党员)、秋一顺(共青团员),秘密领回革命标语内容,秋明烨通宵达旦地刻写油印,第二天将党团员每3人编一组,外出张贴。他的儿子秋光海率屯内儿童,以放风筝为掩护,传播标语。动员母亲捐出存蓄,用以购买油墨和色纸,派妻子孩子到长春、公主岭等地,与中共地下组织联系,将筹集的现款购买医药、盐、咸鱼和胶鞋,派人送往磐石游击队。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10月参加磐石工农义勇军,在双阳的一面山、肚带河、土顶子、三道沟、桦木林子、长山屯、南大沟口子,伊通县的营城子、流沙屯、太平桥一带活动。1932年春,参加由伊双特支主持发动的“四·三”反日示威游行和“五·一”、“五·七”农民抗日暴动,其间负责护送伤员任务,将3名重伤员安置在自家的菜窖里,由其妻护理。1933年1月,磐石工农义勇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秋明烨任第二游击小队队长,转战于磐石、伊通、海龙、柳河一带,到5月历经大小战斗60余次。10月,在突围战斗中,牺牲于桦甸与磐石两县交界的二道沟荞麦顶子。
李红光
(1910~1935)
李红光,又名李红(弘)海、李义山,朝鲜族,清宣统二年(1910)生于朝鲜京畿道。1919年迁居中国,落户于吉林省磐石县柞木阳子屯。1926年迁居伊通县流沙咀子屯,寻迁居双阳县三道沟屯。1930年3月,李红光在三道沟秘密创立劳农赤卫队,任队长,是中共磐石县委领导下的第一支武装组织。是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8月,被选为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委员,在双阳、磐石、伊通一带开展抗日斗争。1932年5月1日,亲自组织领导“五·一”大暴动,参加群众2000余人,开仓放粮一千余石,斗争持续20余天。1932年组织和发动“四·三”大暴动,参加群众1000余人。1932年7月,劳农赤卫队改编为满洲工农反日义勇军第四支队(亦称磐石工农义勇军),是年冬,改编为南满游击队,李红光任教导队政委,转战于磐石、双阳、伊通一带。1933年5月,南满游击队调集1500余人,杨靖宇任总指挥,李红光任参谋长,发动磐石县呼兰镇东面的集场子战斗,歼敌得胜威震南满。1933年9月,在磐石玻璃河套地方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杨靖宇担任师长兼政委,李红光任参谋长。11月14日,发动柳河县三源浦战斗,沉重打击了伪军邵本良骑兵团。1934年11月,在临江县板石沟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李红光任参谋长兼第一师长。1935年5月上旬,李红光率一部分队伍向桓仁县老秃顶进发,突与200余日伪军遭遇,经过激烈战斗,右胸中弹,在桓仁县海青伙密营中抢救,三日后牺牲。毛泽东曾赞扬说:“李红光是东北有名的义勇军领袖之一。”
张雅南
(1866~1939)
张雅南,字静轩,满族(满洲正白旗),清同治五年十一月初四日(1866年12月10日)生,吉林省九台市六台屯人。光绪十二年(1886)四月院试入泮,取中文生。光绪二十三年(1897)笔帖式遇缺即补。光绪二十五年(1899)吉林将军署文案主事,遇缺尽先补用。光绪二十八年(1902)取中庠生,三十年(1904)补禀膳生,三十一年(1905)赏戴兰翎。宣统二年(1910)入吉林法官养成所第三期班学习,随即当选为吉林府城议会议员。1917年当选为吉林省第二届议会副议长,是年冬当选为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讨袁胜利后,1917获四等嘉禾章、四等文虎章各一枚。1918年被聘为国务院咨议,赐“庸行克家”匾额一方。1919年以咨议员资格兼任国务院经济调查局委员。1922年因考察绥远特别区实业有功,获二等嘉禾章,1923年获二等大绶宝光嘉禾章、二等文虎章。1932年出任伪满洲国警务厅自卫团筹备委员,1935年春父丁忧守制,1939年病逝。
朴洛权
(1917~1946)
朴洛权,原名朴乐权,朝鲜族,1917年3月21日生于朝鲜咸镜北道。因其父参加朝鲜“三·一”反日爱国运动,事后逃亡到中国,落居于吉林省汪清县百草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汪清县游击队,1935年调到东北反日同盟军第五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被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二师五团二连连长,不久调任二路军指挥部警卫大队长。1942年至1945年8月,入苏联境内,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四营七连任排长,曾三次回东北进行战斗。1945年9月,回到延吉任警卫一团长。1946年4月编入东南纵队,参加攻取长春的战斗,编为东南纵队第75团团长(亦称“朝鲜族团”)。在18日攻取敌指挥部(今长春市人民广场银行大楼)时,率先冲锋与敌展开白刃战,身受重伤,抢救无效牺牲。
邹福政
(1903~1946)
邹福政,满族(满洲镶黄旗),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祖居辽宁省义县,中共党员。1939年迁居到双阳镇东王福楼屯落户,194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实行民主建政后,任双阳城东街农民会副会长,中共党小组组长,领导群众参加“二五”减租运动,组织妇女做军鞋支援前线,惩治土豪恶霸。1946年5月下旬,随军队转移到南烧锅街,因病返回双阳镇,到家第二天,被地主分子告密,以“穷党头子”罪被反动派逮捕,遭受电刑和拷打,邹福政不屈服。反动当局将邹福政释放,企图诱捕其他革命者。邹福政因受刑过重,到家后三天牺牲。
金名世
(1896~1964)
金名世,字吾宣,满族,姓爱新觉罗氏,光绪二十二年(1896)生,辽宁省新宾人,毕业于北京公立法政大学。中华民国时期,历任吉林省延吉镇守使公署军法官、吉林省滨江镇守使公署上校参谋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任汪清县县长。东北沦陷后,9月24日任伪吉林省长公署机要秘书,哈尔滨电业局总办。1932年10月24日,任伪满洲国吉林省警务厅长兼保卫团管理处总办和警官高等学校校长。1934年12月1日任伪三江省省长。1937年7月伪热河省省长。1940年5月21日,伪新京特别市(今长春)市长。1942年10月,伪吉林省省长。1944年12月,伪民生部大臣。1945年3月12日,伪厚生部大臣。1945年8月,日本帝国战败投降,伪满洲国覆亡,被苏联红军逮捕,押往苏联。1950年7月,引渡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1959年12月,特赦回长春家中,1964年病故。
韦世祥
(1901~1975)
韦世祥,壮族,1901年生,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人。194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6年3月,参加解放长春的战斗,带领全班战士冲入敌人炮楼,两只眼睛均被炸伤,双目失明,仍坚持战斗。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被授予全国一级战斗英雄称号。1975年病逝。
王伟
(1928~1983)
王伟,回族,1928年生,吉林省榆树县五棵树镇人。1946年8月参加革命,194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榆树县兴隆区(今闵家乡)武工队分队长、区中队书记。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从四平街战略转移北满,榆树县境内有七个区中队,乘机发动武装叛乱。王伟领导的兴隆中队,立场坚定,决心跟共产党走,他们协同主力部队,平息叛乱。1949年随大军进关,先后任职江西省总工会办公室副主任、副秘书长、宣传部长、党组成员、副主席。“文化大革命”后,任职江西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副主任、省外事办公室副主任等,1983年4月27日在南昌病逝。
傅桐生
(1902~1985)
傅桐生,字茂萱,满族,清光绪二十八年四月初四日(1902年5月11日)生,河南开封人。1920年7月毕业于开封第一师范学校,1923年到河南中州大学生物系任助理员,1925年8月到南京东南大学生物系任助教。1931年在河南大学生物系读书,同时兼职河南博物馆动物部主任,1933年7月毕业,1935年去法国巴黎地雄大学读书,1937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先在江西淡水生物实验所工作,1938年被河南大学聘为教授、生物系主任。先后著述《河南鸟类志》、《开封鱼类志》、《嵩山松鼠类志》等多部。1949年到长春,被东北大学(今东北师范大学),聘为教授、生物系主任。
傅桐生终生从事教学和鸟类学研究,治学严谨,经常深入到深山林海,实地调查,吃苦耐劳,培养出一批学者。先后发表《东北习见的淡水鱼类》、《长白山鸟类》、《长春附近鸟类调查》、《中国动物志·鸟纲》(第十四卷)、《鸟类分类及生态学》等著作。
傅桐生于195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为民盟长春市委员,1954年省人大代表,1964年全国人大代表,1978年全国第五届政协委员,1979年民盟吉林省委顾问。1962年10月至1967年间、1981年11月至1983年4月间兼任长春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在学术团体中被选为中国动物学会理事,中国鸟类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动物学会理事长。1985年5月22日,因病在西安逝世。
回宝珍
(1897~1985)
回宝珍,回族,光绪二十三年(1897)生,河北省青县人。9岁丧母,依靠父亲种地。光绪三十三年(1907),随父离开家乡到天津。当时曾每天沿街乞讨或到饭铺捡点残汤剩饭度日。光绪三十四年(1908)投奔在营口的伯父,曾到糕点铺当过学徒,在饭店当过雇工。1917年来长春,在哥哥开设的饭馆里学烤烧饼。1919年去哈尔滨,在道外五道街开设炒菜馆,买卖萧条。同街有一“保府马家饺子馆”,顾客多,每日应接不暇。回宝珍决定改卖饺子。因饺子味道不如“保府马家饺子馆”的好,顾客仍很少。后来回宝珍招雇了在“保府马家饺子馆”的调馅师傅刘子清,生意开始兴隆。
1924年回宝珍再次回到长春,在新民胡同先后开设“三庆合”、“集贤村”炒菜馆,买卖不景气。翌年春,在新民胡同开设“回记饺子馆”。饺子馅完全用刘子清的调馅方法。饺子的风味独特,个头均匀、皮薄边小、馅大而嫩、汤肥味美、不破肚、不裂口、不漏馅、不塌腔。顾客逐日增多,常有回头客。“回宝珍饺子”这个特殊的名子便不胫而走,成为长春乃至吉林省的闻名清真风味食品。1956年饭店公私合营后,回宝珍当选为市政协委员,1964年10月退休,1985年病逝。
二、人物录
(一)先进模范名录
(二)革命烈士名录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少数民族志·宗教志 上卷》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卷宗教志部分包括宗教工作机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人物、大事记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