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礼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少数民族志·宗教志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355
颗粒名称:
二、礼仪
分类号:
K280.34;K892.313
页数:
3
页码:
292-29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回族礼仪风俗情况,分别记述了婚礼、葬礼、祭礼等。
关键词:
长春市
回族风俗
民族风俗
礼仪
内容
婚礼:回族婚姻,《古兰经》卷四第四章“妇女”(尼萨仪)第3节规定,允许一夫一妻或一夫多妻。在旧时代,一些富人一夫多妻现象是存在的,但穷苦的回民中则少见。在旧时代,回民早婚现象比较普遍,基本是由父母包办,由媒人介绍,如双方同意举行订婚礼,俗称“开单”,由男方家长和随从人员携带若干斤果子、茶叶到女方家,开一红纸单子,上写女方为结婚索取的服装、首饰等物品,然后由女方家将果子、茶叶分送给左邻右舍和直系亲属,吃果子喝茶,通过这种订婚的形式,使人们得知某家姑娘已订婚,不能再有求婚者。其次是过“小礼”、“大礼”和“通信”。订婚后先给女方送去少量衣料谓之“小礼”;婚期临近,给女方的衣料物品等全部送去,谓之“大礼”;通过媒人到女方家确定婚期,谓之“通信”。筹备就绪,准备婚礼。在婚礼前一天,男方家中要请阿訇念“喜经”,同时还要纪念已故老人,到清真寺或坟地游坟(也叫走坟)。
在旧时代举行婚礼时,因受伊斯兰教影响,所以要请阿訇证婚,用阿拉伯文写“依扎布”,即婚书。“依扎布”系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确定”。其内容是:婚姻主定,父母通过,夫妻情愿,言明聘礼,介绍人见证,来宾祝贺。再写上新婚男女经名(初生时起的阿拉伯语名)。然后先由新娘念“塔丹”(波斯语,我给了),再由新郎念“改伯拉图”(阿语,我承领了)。写完“依扎布”,阿訇念祝贺词,即《古兰经》第二十四章32节和《圣训》中的有关章节以及公议。之后设宴招待新亲和来宾。晚饭新郎新娘要吃长寿面,接着闹洞房,整夜明灯不熄,谓之长命灯,婚后四天新郎陪新娘回娘家,俗称“回门”。
解放前长春府城一带回族,凡男性求婚,先请媒妁致意女家父兄,若女性“掩面而泣,即示允意,否则,不相强也”。定婚后,男家选主麻日(星期五),备礼品,偕媒妁和阿訇,到女家行拿手礼,交换赠物,请阿訇诵经悼念已故老人。结婚当天,男家设宴,邀请亲宾,行迎亲礼,阿訇、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来宾等,依次入席,举行仪式,由阿訇以下行捧手礼。次日,请阿訇诵经,新妇拜见男方亲戚长辈,新郎赴坟地“走坟”。
婚礼在过去不放鞭炮、不贴喜字、不吹唢呐,也不用烟酒。多数在星期五(主麻日)举行。解放后有些变化,特别是1958年宗教制度民主改革以后,变化更为明显。这种变化大致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大多数婚礼,经过政府进行结婚登记后,不再履行写“依扎布”仪式;(二)吸收了汉族婚礼鸣放鞭炮、贴喜字及放录音的形式;(三)新郎新娘主动用烟酒待客,烟、酒、茶并举;(四)婚姻自主。多实行回族内部通婚,但也有回、汉、满、朝鲜族通婚现象。
葬礼:回民“归真”(亡),首先要为亡者备好“克凡”(殓衣),男三件:大卧单,用以包裹整个遗体;小卧单,相当于褥子;皮拉汗(亦称坎肩),上自肩下至踝骨,肩上开缝。女五件:除上述三件外,加裹胸布(或围裙)和盖头。人停止呼吸后,亲人要舒其肢体,合其眼,闭其齿,整理其容发,盖上白布。然后按教礼为亡者净身。之后放在“克凡”布(即包亡人的白布)上,层层裹好扎紧。参加葬礼的人,都要净身、洁衣,晚辈人要穿孝衫。行站礼时不能哭泣。墓深7尺长6尺宽3尺,四壁镶木板或砌砖,褂上书写好的“海客”(阿拉伯文,意为请真主宽恕之言)。亡者头北、脚南、侧卧,面向西。墓口盖以厚木板,覆土,成长方形坟。
回族葬礼大体上有三个特点:(一)土葬。将亡人(或称“买宜台”)直接放入土中,不用棺椁。墓坑用砖砌拱盖,底部必须是泥土地,亡人直接放在坑内地上,以不失其土葬的原则。(二)速葬。一般丧期不得超过三天,以体现“亡人入土为安”之意。(三)薄葬。无论故去了什么人,也不分贫富和职位高低,都用同样的“克凡”,一般需用36市尺白布,俗称“够不够,三丈六”(女人分成5块,男人分成3块),用于包裹亡人;埋在同一块墓地;占用一般大小的地方,而且不允许用任何物品作“陪葬”。
丧葬的主要仪式,有四道程序,即洗亡人、穿“克凡”、行站礼、殡埋。洗亡人:称“打整人”,即用清洁的温水将亡人洗净(洗的方法和活人沐浴规定基本相同)。穿“克凡”:洗后用白布裹身。行站礼:将白布包好的亡人放入“经匣”内(长方形木匣,外涂绿色,底板称旱流子,上有盖。开盖是抬而不是拉或抽。此物平时放在清真寺,是公用的抬尸匣),再请阿訇站“者那则”,即行殡礼。殡埋:用“经匣”将亡人运到或抬到墓地,将“经匣”盖打开将亡人轻轻放入土坑中,头北脚南,面西侧睡,以示向往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地面上留一长方形坟头,安葬完毕。参加回族葬礼,不送花圈,可送挽联或挽幛。不用鼓乐,不烧纸、不烧纸糊的牛马等一切扎彩,也不看坟莹地“风水”,下葬时间一般在中午以前。
197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家民委党组的报告,明确指出,回族实行土葬习惯应当受到尊重,“绝不能强迫火葬。”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划出一定地段作为回族的公墓。回族较多的地方,要设立为回族服务的殡葬服务处。吉林省民政厅、吉林省民委,对此亦做出了相应的通知。1972年9月,吉林省有关部门还发出了《关于回族死亡发给补助用布的规定》。1983年1月吉林省商业厅发出了《关于调整回族丧葬用布补助标准的通知》。
祭礼:回族的祭祀主要是对亡人,特别是对已故老人的纪念活动,其中主要有大七日、小七日、四十日、百日、周年和冥忌(亡人的生日)等。祭祀方式,主要是请阿訇到坟头(也可在清真寺内或家中)为亡者念经祈祷,谓之“游坟”,俗称“走坟”,意在对已故的亲人悼念;为亡者求主饶恕;对人生加以思虑参想。“走坟”后,请阿訇和挚近的亲朋故友到家,由阿訇念经,大家接“都瓦宜”,同时要备办饮食,并要给念经者和主要亲友家里送“油香”。
往来:回族的内部往来礼仪,除婚礼和一般的社交活动外,突出地表现在丧事方面所形成的往来风俗。特别是回族聚居的村屯,某家一旦有人逝世(习惯称“无常人”,忌讳用“死”字),经过丧主家报孝(报信),年轻人要主动前去帮助刨坟,其他人不分男女老少要尽量参加葬礼(俗称“发送人”),有些人还要共同将亡人抬到或用车拉到墓地,直到下葬完毕为止。回族对至亲的称谓:称叔叔为“伯”;称伯父为“大爷”;称外祖母为“姥娘”。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少数民族志·宗教志 上卷》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卷宗教志部分包括宗教工作机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人物、大事记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长春市回族婚礼习俗
相关专题
长春市回族葬礼习俗
相关专题
长春市回族祭礼习俗
相关专题
长春市回族往来礼仪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