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九章 民族风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少数民族志·宗教志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343
颗粒名称:
第九章 民族风俗
分类号:
K280.34;K892.3
页数:
19
页码:
284-3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民族风俗习惯情况,分别记述了满族风俗、蒙古族风俗、回族风俗等。
关键词:
长春市
民族政治生活
民族风俗
内容
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相沿久积而成的风尚、习俗,是逐渐形成的不易改变的民族生活方式,表现在服饰、饮食、居住、婚姻、礼仪、丧葬、节庆、娱乐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诸多方面。风俗习惯具有社会性、规范性、地域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并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心理感情,以及道德、宗教观念等,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民族特点的一项重要内容。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就是尊重少数民族人民,尊重其民族感情。在民族交往中,是否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关系到是否坚持民族平等原则、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和维护民族团结的问题。民族的风俗习惯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变化而演变、更新、淘汰,这就是“移风易俗”。但风俗习惯的变化改革,又往往落后于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有相对的稳定性。而这种改变又必须尊重本民族大多数群众的意愿,坚持自愿原则。大杂居的特点,促使民族文化习俗互相融合。各族通婚,血缘交织,生活上融合,尤其大分散、大杂居,在城市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各种条件的制约,民族间的差别越来越小,有的民族的风俗习惯逐渐淡化且不易区分。
第一节 满族风俗
一、住居
满族人家在东北寒冷的环境中生活,形成了独特的居住习惯。民间住房一般修盖3间或5间不等,草顶土墙,起脊房屋皆南向。在南和西两面开大窗户,窗皆向外开,窗户纸糊在窗棂外边,门朝南开。院中东南角立一根“索罗杆子”,杆高一丈左右,顶端为风磨铜顶,包着一块红布,上置锡碗一个,从顶端往下一尺左右横一个短杆。索罗杆子是满族人家居住的象征。
房屋若5间时,室内分东西屋和堂屋。西屋南西北3面成圈炕,俗称万字炕。长辈住南炕,晚辈住北炕。西炕不住人,也不许人坐卧,因为西炕墙上供有祖宗板、板上供奉着祖宗匣子。堂屋正迎房门,做厨房兼放杂物。烟囱高,砌在外面。家中来客,坐南炕为尊,坐北炕为卑。
二、饮食
满族人的主食是小米,喜粘食。根据季节,在吃的方面也随之变化。春季忙种,多做豆面悖饽;夏季天长,正是忙铲之际,多做黄面豆包或用椴树叶子包豆馅饽饽,或做黄面水团子;秋季收割之时做粘糕饽饽;冬季易于放置食物,同时也接近春节,大量做黄面豆包、小米面豆包和粘糕(年糕)。在正月间,必吃“粘”饽饽(年和粘同音),表示“年”意。副食方面,满族人爱吃白片肉、氽酸菜粉汤和血肠。满族人家吃饭首先展现在桌上的是4个菜碟,多是用6个或8个炒菜招待亲友,菜必成双。平素家里来客人只炒一样菜,也必分为两盘或两碗装之,以示尊敬。
三、礼仪
祭祖:满族最重视祭祀祖先。每逢家中有娶妻生子、就职荣升、庄稼丰收、修宅迁居等喜庆事,都要举行非常隆重的祭祖活动。祭祖前先由族中各家的年轻媳妇一起动手酿米酒,做祭祀饽饽。饽饽用粘米做,有的做成糕,有的包豆馅并裹以苏叶,还有的做成如棋子的水团子。因为这是敬奉祖先的供品,所以“身体不洁”的妇女不能动手,制做时还不能说笑闲谈。
解放前,祭祖时,族中人要全部到场,亲戚朋友也可以请到家中,由族长摆好祖匣,捻香列案,祭祖仪式就开始了。各项活动由“萨满”主持进行。“萨满”穿上彩色神衣,戴上神帽,扎起腰铃,手里拿着抓鼓,用鼓鞭敲打着抓鼓,走着舞步,甩动着腰铃,使鼓声、铃声与舞步谐调相合。同时,“萨满”还用满语唱着敬颂祖先功德、向祖宗祈福的神歌。这时,悬在北炕上的大鼓敲起老三点,屋内青年打起萨儿器(一种敲打乐器),随着神歌拍板应和。祭祖仪式十分严肃而又热烈。
祭祖时要杀猪,并用以招待宾客。祭祖用猪必须选纯黑无杂毛的,若是买猪,不能与卖主争价。杀猪要在神位前,肉熟要先供献给祖宗,叫做阿玛尊肉。
祭祖活动到了晚上再次掀起高潮,照样要在神位前杀牲祭祖,到一定时候还要把灯熄灭,这叫做“背灯”。这时“萨满”再度舞起腰铃,敲起手鼓,口诵吉词,冥暗之中气氛肃穆。祭祖活动要一连进行三天。所杀的猪不得持送出门,须在家中全部吃掉,吃不完的也要扔掉。唯“背灯”时的祭肉及糕饼可以馈送亲友。客人来时,互相道贺,醉饱离去,不必向主人致谢,主人也不相送。
婚嫁:解放前,结婚的过程先是男方家长托媒人到女方家去问聘。叫做“问门户”。若女方家长表示同意,男方家的长辈至亲到女方家去“相看”,如果双方都满意就择定日期,先过“小礼”。由男家给女家拿去订婚的四样礼品——粉条、手饰(金簪、金戒指等)、衣料和酒。接着又选择吉日“过大礼”,由男家长辈至亲携带布匹、绸料、金银首饰和粉条四样礼品及钱送到女家。过“大礼”时定准娶亲日期,通知女方家长,并征得同意。
结婚时,一般都是三天。第一天是摆桌,第二天是过嫁妆,第三天是娶亲。当女家将嫁妆送到男家的次日吉时,新郎同娶亲奶奶坐着喜车,携带离娘酒和离娘肉到女家去迎亲娶妇。到女家大门前,女家不能立即开门迎入,须稍等一个时间方能开门,这叫做“憋性”。等新郎把新妇娶到家里,便在院中供桌前上香,双双跪下“拜天地”。新郎用秤杆揭开蒙在新妇头上的盖头,新郎新妇缓步入室,共同坐下,名曰“坐福”。接着“拜堂”,“拜堂”时先拜祖先后拜父母,接着依辈次拜长亲。这时长亲有的送给金戒指,有的赠给金簪,有的给钱,名曰“上拜”。在这些过程中都燃放鞭炮,并吹喇叭,奏喜乐。晚上新郎新妇喝“交杯盏”,褥被底下放筷子,表示快生孩子。三天后,新郎同新妇携带礼品到女家去串门,名叫“回门”。
丧葬:在农村,满族的丧葬仪式一般是三天。第一天是入殓。第二天是开吊,也叫吊孝,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第三天是出殡。丧葬仪式虽然简单,但是与汉族毕竟不同。当病人在弥留之际,首先将室内西墙上祖宗板、香盘和祖匣取下,用红布或红纸包好,放在另外洁净的屋中,等到脱孝服后才能复原。若死者为家中长辈,须将屋内外贴的对联贴上一条白纸,并在三年内不贴对联。若贴对联,只可在第三年时贴蓝色纸对联,以示不忘哀悼。棺材内分上下两部分,中间有一块板隔着,外面上部呈脊形,叫旗材,区别于民材。如死者是老年长辈,儿孙穿孝服扎的布条色别不同。子女辈的是白布条,孙辈是青布条,曾孙辈是红布条。三天后上坟添土,清明节和农历十月初一去扫墓,腊月三十晚上烧包袱,以示缅怀。
据榆树县满族习俗,人只能死在炕上,但死在西炕或北炕上不吉利。死者无论男女皆穿长袍,男戴帽头,身扎腰带。女则梳垂髻,扎包头。均用白布蒙面,头里脚外。长子跪灵前,双手于背后解“九连环”,唱满语哀歌。院内西侧立一高杆,上挂红布幡,棺材上尖下宽,外画图案里糊纸,置一木板为“床”,棺材底垫木炭灰。尸体从窗户抬出入殓。择日出殡。出殡前,长子跪灵前,彻夜烧香,称“辞灵礼”。出殡时,用红布系棺材,长子扛幡,次子捧丧盆,亲友随车后。墓穴多砖砌,若夫亡,妻服重孝,百日不脱孝衫。
第二节 蒙古族风俗
一、服饰
居住在长春地方农村的蒙古族,自本世纪50年代以后,平时穿民族服饰的人很少,蒙古族服饰与汉族服饰没有什么区别。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流行的时潮服饰,亦普及到蒙古族家庭。只是在盛大节日,或接待尊贵客人,有组织地穿戴蒙古族的传统服饰。
二、饮食
粮食以玉米、小米、糜子米为主,还经常食用稷子做成的炒米,荞麦面做成的“猫耳朵汤”。乳食品中有鲜牛奶、酸牛奶、奶皮子、奶豆腐、奶酪等。肉食喜爱牛羊肉,羊肉喜吃全羊和“手把肉”。杀猪时喜欢灌荞麦面血肠,煎着吃。饮料主要饮红茶、奶茶、喝白酒、奶酒。今蒙古族这些饮食习俗大部分仍保留,但在日常生活中有所减少,如炒米、奶茶、乳品、“手把肉”、全羊等,往往只是在节日、婚礼、重要喜庆活动、待贵客等场合下,按习俗和传统方式食用。蒙古族的日常生活饮食,与汉族已无差别。
三、住居
蒙古族自开发农业转牧为农后,走向定居,进入了定居型住宅。新中国成立后,房屋构造及其外观,亦随着经济生活水平提高,接受汉族文化影响而发生着变化。在农村,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土泥房开始有的用砖“挂面”,本世纪80年代至今,开始建造砖瓦房。
蒙古族住房与汉族不同的是,西为大东为小,留西窗,老人住西间,晚辈住东间。解放前(今个别地方仍有残留),建三间房,多为中间开门的“钱褡房”,西屋靠窗的西炕与南炕、北炕相连,俗称“弯子炕”。在弯子炕北端靠墙处设佛龛,蒙古族以西为重,老者坐在西炕小辈不可就坐。老人住西屋,儿女宿东屋,中间为厨房。有的房舍东间开门,西屋两间为“筒子屋”,褡连两炕,两炕之间用木板或坯、砖隔上,老人住西头里间,晚辈住外间。
四、礼仪
尊老敬客:蒙古族家庭多为几世同堂,其辈份高者受晚辈的敬重。晚辈人外出3天回家后,首先向长辈请安。晚辈者尤其是女性非常忌讳称长辈的名字。在招待亲友和长辈时,双手递烟、茶。盛饭以双手递送,且水满、饭满。晚辈地下侍立,不可坐在炕上。饮酒时,不准晚辈与长辈同桌共饮。蒙古族外出通过街村时,必须下马或下车步行走过,出村后方乘骑。若路上遇老者,不论认识与否,必下坐骑,请安问好。路过老人坟墓时,亦下坐骑步行走过。这些习惯在一些蒙古族聚居地方和年长者中时有看到。
蒙古族以长为尊,以西为大。主要表现在佛龛、祖像、墓地的方位,房间、座席的位置上。无论在自家内,或是到别人家作客,都要注意辈份。长辈住在西间。客人来了,不能坐在西炕上。吃饭时,客人要以礼请本家长者入席,而且长者要坐首席。客人来了,要迎出门外,主客人相见,晚辈向长辈请安。客人由主人陪同走到门前,主人站在房门外西侧,右手放在胸前,俯首微鞠,请客人先进,客人进屋后按辈份入坐。
对客人敬茶,必须先洗刷茶具。来了客人,先把壶用热水“暖”一下,然后沏茶。
婚嫁:解放前,蒙古族男女到十六、七岁便开始提婚,请一位媒人,穿梭双方,经女方同意后,男方带着礼物去女方家面试订婚,蒙古语称“哈达格”。之后,男方选择吉日,新郎赴女方家举行“善恩吐惠日莫”(意联婚),女方则出阁送亲。新娘到达后,男方家便开始“门堂祝福”、“祭拜火神”,妆饰新娘,结发拜天。待送亲者归回后,引新娘拜见翁姑与长辈。当晚由“包头娘”为新婚夫妇专做“长寿面”,至此,婚嫁一事方告结束。新中国成立以后,按婚姻法办事,,结婚仪式大体上与汉族相近。
丧葬:有土葬与火葬之习俗,凡寿终者逝于炕上,不准停尸在地。不分季节装老衣服皆为单衣,从窗户抬出入殓。临抬时不准阳光射于死者脸部。蒙古族无戴孝之规,但治丧期间不穿艳丽服装,不嘻笑打闹,不向外人请安问好,也不接受他人之请安问好。如遇春节寿终者,不贴年画和对联。若贴对联可用兰色纸张。逝者年长,亲友祭奠果品,分给晚辈,意为增寿。出殡时,准备一株“玛尼”树(即柳树枝)上挂一块白布,书写经文,插于坟头,此树扎根成活乃为祥兆。埋葬3天后填土圆坟。老者逝后,请喇嘛每七天念一次经,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以示超度亡灵。丧葬和清明节为死者填坟,以示后继有人。凡传染病和生恶疮死亡者,实行火葬。居住城镇的蒙古族,实行火葬。
祭祀:蒙古族的祭祀对象有两个,一是对民族神和祖先的祭祀,一个是对自然物的祭祀。其中对祖先的祭祀习俗延续至今。对祖先的祭祀,主要是在新年、清明。新年祭祀,年三十,在佛前设祭祀坛,把煮好的肉、乳食和其它食品,摆放在祭坛上供俸。祭祖仪式,主要是在新年和清明时,燃起篝火,将肉、酒和其它食品投入火中烧掉。
第三节 回族风俗
一、饮食
食物禁忌:回族在饮食方面最突出的习惯就是清真,禁忌一些食物,而且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在肉食方面,回族只食蹄分两瓣反刍的动物。如牛、羊、骆驼、鹿、狍子、黄羊、山兔等;禽类中只食鸡、鸭、鹅、鸠、鸽、雉、野鸭、雁、山雀等;在水产中,只食鱼、虾。在这些可食动物中,不吃自死的,也不吃外族人屠宰的。必须是清真寺四掌教(刀师傅)或阿訇屠宰的方可食用。约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长春市部分回族,实行自宰自食。
在可食的牛羊动物身上,像筋、骨、油、肉、肝、肺、皮、心、腰、肠、肚、管、头、蹄等这些部位是可食的;像两门(肛门、生殖门)、须(鼻须)、脊(脊髓)、爪(蹄壳)、脑(脑汁)、鞭(雄性生殖器)、胞(膀胱)、胰、虎(睾丸)、二血衣(血液、衣包)等,都是不可食的部位。
回族除了不吃猪肉外,还有一些动物也不吃。例如食肉类动物中,有爪子的,不反刍的兽类,如马、骡、驴、猫、狗、象、虎、豹、熊、狼、狐狸、鼠、貉等;性情凶暴的禽类,如鹰、鹞、鹫、枭、乌鸦;两栖类的蟒;爬行类动物蛇等;水产类中奇形怪状的生物,如龟、泥鳅鱼、蛙、蚌、海参、蛰、蟹等(今海产品的禁食范围有些变化)。
猪肉是回族严格禁食的东西。除了不摸、不吃、不养而外,甚至连猪字都忌讳。有些老年人用阿拉伯语称猪“恨摘勒”,一般用“黑毛子”或“黑牲口”代称。猪肉称为“孩代思”、“大肉”。十二生肖中,属猪的称为“属黑的”。接触过猪肉、猪油的灶具、餐具、用具等,更不能使用。因此,除极特殊情况外,回族一般的不在非回族家里、非清真饭店用餐。
回族禁食猪肉等,直接地源于伊斯兰教。不吃猪肉,源起是居住在热带干旱的阿拉伯半岛上,一些游牧民族古老的生活习惯,后来穆罕默德把它列入《古兰经》作为伊斯兰教教规。《古兰经》卷一第二章“黄牛”(百格勒)、卷六第五章“筵席”(马以代)、卷七第六章“牲畜”(艾奈阿姆)、卷十四第十六章“蜜蜂”(奈哈勒)等章节,反复记载和阐明有关食物的禁令。《古兰经》规定:“禁止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杀的、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觚死的、野兽吃剩的动物。”《古兰经》认为,禁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猪是“秽物”,“确是不洁的”。《古兰经》是伊斯兰教信仰和法律的源泉,穆斯林行为的最高规范。《古兰经》上既规定禁食,那么所有穆斯林就必须遵守这些教规。这种禁食的教规,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逐渐演变为回族的生活习惯。这种食物禁忌习惯,已为广大回族所接受,历代相袭,已经不完全是对宗教的虔诚和遵守教规的表现了。
国务院规定,旅馆、医院、列车等,应设有清真食堂或清真伙食。回族职工较多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应设有清真食堂或清真伙食,人数较少的可以几个单位联合举办。对没有清真食堂或清真伙食,又不能回家吃饭的回族职工,应按规定发给伙食补助费。国家财政部、劳动部、民委对补助标准、办法皆做出了详细说明,吉林省民委、财政厅、劳动局做出了具体规定。1982年长春市《民族工作会议纪要》中,要求各单位在调配职工宿舍时,“不要使回族和汉族共用一个厨房。现在回、汉族共用一个厨房的,请所在单位采取措施,尽早加以解决。房产部门分配住宅时,也要注意这个问题”。
忌酒禁烟:回族忌酒源于《古兰经》。《古兰经》第二章第219节指出,饮酒和赌博,“这两件事都包含着大罪”;第五章第90—91节指出,饮酒、赌博是一种“秽行”,“是恶魔的行为,故当远离”,“你们当服从真主”,戒除饮酒和赌博。
但是,目前禁酒不像禁猪那样严格和被普遍遵守。回族对酒的反感也不像对猪的反感那样强烈。回族不饮酒,设宴不摆酒,这是习俗。但是,这种习惯和约束,在长春市当代回族群众中已经基本被改变。在大多数场合上,如宴客、喜庆,为了增加欢乐气氛,表达喜悦心情,有时也摆一些酒、喝一些酒。但在清真寺内以及宗教职业人员和虔诚的穆斯林,则严格遵守《古兰经》的规定。
禁烟问题无明文规定。据学识渊博的老阿訇们介绍:创建伊斯兰教时,阿拉伯半岛还没有烟草,故《古兰经》对吸烟一事无文字记述。因此,吸烟与否,全世界或我国伊斯兰教的教派之间各不相同,有的教派允许吸烟,有的教派在历史上早已形成了禁令。长春市的回族,历史上均属于伊斯兰教逊尼派哈乃斐教法学派,不许吸烟。但在现实生活中,对吸烟问题比较宽松,不视作禁忌。长者和宗教职业人员仍比较重视。妇女基本上保持戒烟、戒酒习惯。另外,不论平时用烟与否,凡参加回族的葬礼,做祭祀或进清真寺聚会、礼拜,仍一律禁用烟酒。清真寺内是严格禁烟的。
宴客:回族在食品烹调和宴客时,有自己独特的美味佳肴。在婚丧喜庆的日子里,家家都要做“油香”(用面粉做成的一种圆饼状的油炸食品),这是回族一种最尊贵的食品,可相互馈送。但在吃“油香”时,要掰开吃,同时,不能吸烟、饮酒。平素或待客也不随便做“油香”。
民间承作宴席时,上菜数量和习惯做法,有别于其它民族。回族除简单的四盘菜以外,一般的都是碗菜,数量是七碗菜,九碗菜,要单数不要双数,明显区别于汉族的“六碟六”、“八碟八”。在做法上习惯炖菜,口味偏重喜咸不喜淡。如炖鸡、炖鱼、炖肉等。现实生活中也有些变化,个人家庭生活或清真饭店,有炖有炒,不计单双数。
回民喜爱喝茶,也习惯以茶待客,并要给客人喝碗茶,即将茶叶直接放入茶杯,沏开水献上,表示尊重贵客。茶叶品种方面,长春市回族群众普遍习惯用花茶,如:茉莉花茶、玉兰花茶、玫瑰花茶等,基本不用红茶、茶砖等其它茶叶。
二、礼仪
婚礼:回族婚姻,《古兰经》卷四第四章“妇女”(尼萨仪)第3节规定,允许一夫一妻或一夫多妻。在旧时代,一些富人一夫多妻现象是存在的,但穷苦的回民中则少见。在旧时代,回民早婚现象比较普遍,基本是由父母包办,由媒人介绍,如双方同意举行订婚礼,俗称“开单”,由男方家长和随从人员携带若干斤果子、茶叶到女方家,开一红纸单子,上写女方为结婚索取的服装、首饰等物品,然后由女方家将果子、茶叶分送给左邻右舍和直系亲属,吃果子喝茶,通过这种订婚的形式,使人们得知某家姑娘已订婚,不能再有求婚者。其次是过“小礼”、“大礼”和“通信”。订婚后先给女方送去少量衣料谓之“小礼”;婚期临近,给女方的衣料物品等全部送去,谓之“大礼”;通过媒人到女方家确定婚期,谓之“通信”。筹备就绪,准备婚礼。在婚礼前一天,男方家中要请阿訇念“喜经”,同时还要纪念已故老人,到清真寺或坟地游坟(也叫走坟)。
在旧时代举行婚礼时,因受伊斯兰教影响,所以要请阿訇证婚,用阿拉伯文写“依扎布”,即婚书。“依扎布”系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确定”。其内容是:婚姻主定,父母通过,夫妻情愿,言明聘礼,介绍人见证,来宾祝贺。再写上新婚男女经名(初生时起的阿拉伯语名)。然后先由新娘念“塔丹”(波斯语,我给了),再由新郎念“改伯拉图”(阿语,我承领了)。写完“依扎布”,阿訇念祝贺词,即《古兰经》第二十四章32节和《圣训》中的有关章节以及公议。之后设宴招待新亲和来宾。晚饭新郎新娘要吃长寿面,接着闹洞房,整夜明灯不熄,谓之长命灯,婚后四天新郎陪新娘回娘家,俗称“回门”。
解放前长春府城一带回族,凡男性求婚,先请媒妁致意女家父兄,若女性“掩面而泣,即示允意,否则,不相强也”。定婚后,男家选主麻日(星期五),备礼品,偕媒妁和阿訇,到女家行拿手礼,交换赠物,请阿訇诵经悼念已故老人。结婚当天,男家设宴,邀请亲宾,行迎亲礼,阿訇、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来宾等,依次入席,举行仪式,由阿訇以下行捧手礼。次日,请阿訇诵经,新妇拜见男方亲戚长辈,新郎赴坟地“走坟”。
婚礼在过去不放鞭炮、不贴喜字、不吹唢呐,也不用烟酒。多数在星期五(主麻日)举行。解放后有些变化,特别是1958年宗教制度民主改革以后,变化更为明显。这种变化大致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大多数婚礼,经过政府进行结婚登记后,不再履行写“依扎布”仪式;(二)吸收了汉族婚礼鸣放鞭炮、贴喜字及放录音的形式;(三)新郎新娘主动用烟酒待客,烟、酒、茶并举;(四)婚姻自主。多实行回族内部通婚,但也有回、汉、满、朝鲜族通婚现象。
葬礼:回民“归真”(亡),首先要为亡者备好“克凡”(殓衣),男三件:大卧单,用以包裹整个遗体;小卧单,相当于褥子;皮拉汗(亦称坎肩),上自肩下至踝骨,肩上开缝。女五件:除上述三件外,加裹胸布(或围裙)和盖头。人停止呼吸后,亲人要舒其肢体,合其眼,闭其齿,整理其容发,盖上白布。然后按教礼为亡者净身。之后放在“克凡”布(即包亡人的白布)上,层层裹好扎紧。参加葬礼的人,都要净身、洁衣,晚辈人要穿孝衫。行站礼时不能哭泣。墓深7尺长6尺宽3尺,四壁镶木板或砌砖,褂上书写好的“海客”(阿拉伯文,意为请真主宽恕之言)。亡者头北、脚南、侧卧,面向西。墓口盖以厚木板,覆土,成长方形坟。
回族葬礼大体上有三个特点:(一)土葬。将亡人(或称“买宜台”)直接放入土中,不用棺椁。墓坑用砖砌拱盖,底部必须是泥土地,亡人直接放在坑内地上,以不失其土葬的原则。(二)速葬。一般丧期不得超过三天,以体现“亡人入土为安”之意。(三)薄葬。无论故去了什么人,也不分贫富和职位高低,都用同样的“克凡”,一般需用36市尺白布,俗称“够不够,三丈六”(女人分成5块,男人分成3块),用于包裹亡人;埋在同一块墓地;占用一般大小的地方,而且不允许用任何物品作“陪葬”。
丧葬的主要仪式,有四道程序,即洗亡人、穿“克凡”、行站礼、殡埋。洗亡人:称“打整人”,即用清洁的温水将亡人洗净(洗的方法和活人沐浴规定基本相同)。穿“克凡”:洗后用白布裹身。行站礼:将白布包好的亡人放入“经匣”内(长方形木匣,外涂绿色,底板称旱流子,上有盖。开盖是抬而不是拉或抽。此物平时放在清真寺,是公用的抬尸匣),再请阿訇站“者那则”,即行殡礼。殡埋:用“经匣”将亡人运到或抬到墓地,将“经匣”盖打开将亡人轻轻放入土坑中,头北脚南,面西侧睡,以示向往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地面上留一长方形坟头,安葬完毕。参加回族葬礼,不送花圈,可送挽联或挽幛。不用鼓乐,不烧纸、不烧纸糊的牛马等一切扎彩,也不看坟莹地“风水”,下葬时间一般在中午以前。
197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家民委党组的报告,明确指出,回族实行土葬习惯应当受到尊重,“绝不能强迫火葬。”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划出一定地段作为回族的公墓。回族较多的地方,要设立为回族服务的殡葬服务处。吉林省民政厅、吉林省民委,对此亦做出了相应的通知。1972年9月,吉林省有关部门还发出了《关于回族死亡发给补助用布的规定》。1983年1月吉林省商业厅发出了《关于调整回族丧葬用布补助标准的通知》。
祭礼:回族的祭祀主要是对亡人,特别是对已故老人的纪念活动,其中主要有大七日、小七日、四十日、百日、周年和冥忌(亡人的生日)等。祭祀方式,主要是请阿訇到坟头(也可在清真寺内或家中)为亡者念经祈祷,谓之“游坟”,俗称“走坟”,意在对已故的亲人悼念;为亡者求主饶恕;对人生加以思虑参想。“走坟”后,请阿訇和挚近的亲朋故友到家,由阿訇念经,大家接“都瓦宜”,同时要备办饮食,并要给念经者和主要亲友家里送“油香”。
往来:回族的内部往来礼仪,除婚礼和一般的社交活动外,突出地表现在丧事方面所形成的往来风俗。特别是回族聚居的村屯,某家一旦有人逝世(习惯称“无常人”,忌讳用“死”字),经过丧主家报孝(报信),年轻人要主动前去帮助刨坟,其他人不分男女老少要尽量参加葬礼(俗称“发送人”),有些人还要共同将亡人抬到或用车拉到墓地,直到下葬完毕为止。回族对至亲的称谓:称叔叔为“伯”;称伯父为“大爷”;称外祖母为“姥娘”。
三、住行
居住:回族分布的特点,在全国是“大分散”。就一个地区一个地方来说,又是“小聚居”。在农村往往集中居住在一个村、一个屯;在城市又是集中在一条街道、一个地段。即使在回汉族杂居地方,回族群众的房屋也往往是连成一片。这种居住特点,便于家族往来,方便生活,互相帮助,同时也便于宗教活动。
回族房屋样式和汉族相同。但春节期间不贴“挂贴(钱)”和春联、对联。不少家庭院大门、房门、屋内门上端或山墙正中,贴“都瓦宜”。即用一市尺大小不等的长方形红纸(有老人丧事家庭,三年内要用蓝纸或白纸),写上“认主”或赞美“安拉”至大的墨书阿拉伯文词句,贴在或挂在适当显见之处。“都瓦宜”也有用搪瓷制做的,也有用木板雕刻的。墙正中的“都瓦宜”则是斗方形的,贴挂时角朝上。
回族饭店、食品店悬挂的“都瓦宜”内容和意义,现在大体上已由颂“安拉”之名的词句转化为回族饭店、清真食品店的阿拉伯文意译,成为清真的标志,以区别于非清真饭店、食品店。贴“都瓦宜”除了上述具有伊斯兰教的本意外,在东北地区客观上还起到了一种回族人家的外观标志作用。
由于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在我国西方,因此,回族以西为大,民宅平房,习惯长辈住西屋,晚辈住东屋。
服饰:回族衣着和汉族相同,现在只有个别男性老年人,夏季仍喜爱穿白色对襟短褂。长春市回族由于长期与各民族杂居相处,回族人民群众在衣着上,一般也没有特殊的标志。原固有的头部服饰,如男性的礼拜帽(白色布或深色料,单层无檐圆帽),有的平时戴,有的参加宗教活动时戴。妇女除礼拜之外,平时也不戴“盖头”。所谓盖头类似一顶大帽子,将耳朵、头发、脖子都遮在里面,从头顶垂到肩上。少女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黑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盖头布质料选用精美的,实际上成为妇女的一种装饰品。在男性中,相当一部分人也不再遵守“圣行”,例如男性到中年以后,沿着上唇留一条又细又薄的胡须,所谓“汉人一大片,回族一条线”。长春回族绝大多数改变了这种习惯,不留胡须,不留鬓角。
这些服饰习惯,与西北等省份回族显然不同。俗话说:“东北看门(贴都瓦宜),西北看人(遵守圣行和经常戴礼拜帽、盖头)。”
四、语言文字
回族是在中国的土壤上产生形成的民族,没有回语、回文,通用汉语、汉文。但由于族源上的历史原因,回族人民群众在通用汉语汉文的同时,在内部或对外交往中,还使用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特别是老年人中使用者多见。对他们来说,使用这些词汇,比使用同义的汉语更能表达自己的心意,更富有民族感情。现在长春市回族民间常用的阿拉伯语、波斯语,大约有如下几个方面。
称谓和问候用语
阿訇:波斯语的音译,意为伊斯兰教学者或教师的尊称。在中国是伊斯兰教宗教职业者的通称。
穆斯林:阿拉伯语(以下简称阿语)的音译,意为伊斯兰教信徒。原意为“顺从者”,即顺服安拉旨意的人,现多泛指回民。
多思蒂:阿语,穆斯林之间的相互称呼,兄弟之意。
安拉:阿语,意为真主。
安色俩目尔来库姆:阿语,意为主的安宁在您的身上。是穆斯林相互间祝安和问候语。回答时说:“瓦尔来库姆安色俩目”(意为主的安宁也在您的身上)。
哈里发:阿语,继位者,中国对伊斯兰教宗教学员也称哈里发或海里凡。
阿林:阿语,意为学者,大阿林即大学者。
低卢孩:卢孩是阿语,灵魂之意。低是汉语,意为本性不好,品质坏。
易卜劣斯:阿语,坏人、恶魔名。
伊斯兰教用语
伊斯兰:阿语,意为顺从。
古兰:阿语,意为诵读。《古兰经》(又称《可兰经》)为伊斯兰教的经典。
伊玛目:阿语,意为“站在前列的人”、“首领”、“表率”;或指清真寺教长。
伊玛尼:阿语,意为信仰。
索拉:阿语,意为章,指《古兰经》中的章。
主麻:阿语,意为聚礼,指穆斯林每星期五正午过后于清真寺举行的集体礼拜。
呼图白:阿语,意为演讲。
乃玛孜:波斯语,礼拜。
哈迪斯:阿语,逊奈的同义词,本意为言语,通译为“圣训”。
逊奈:阿语,意为行为、道路,指穆罕默德创教过程中的种种行为,简称“圣行”。
法谛哈:阿语,意为开端,专指《古兰经》首章。
阿敏:阿语,意为真诚,亦译“阿门”,伊斯兰教徒凡诵毕《古兰经》首章后,均应诵此词,意为主啊!你答应我们的祈求吧。
克尔白:阿语,意为立方体形的房屋,指麦加圣寺内一座方形石殿。舍希德:阿语,殉教者。
垛死海:波斯语,对“火狱”的称呼。
哈吉:阿语,伊斯兰教徒朝拜过“克尔白”(即朝觐)者称号。
热麦丹月:阿语,斋月。
乜贴:阿语、波斯语通用,意为举意。现已引申为“施舍”。“纳乜贴”,即为施舍。
瓦尔兹:阿语,意为劝戒,阿訇宣讲教义称讲瓦尔兹。
都瓦宜:阿语,意为祈祷。
婚礼用语:
依扎布:阿语,意为确定,穆斯林结婚请阿訇写结婚证书,称写依扎布。葬礼用语:
者拿则:阿语,殡礼之意。伊斯兰教指穆斯林的安葬仪式。
克凡:阿语,意为寿衣,指裹尸体(亡人)的白布。
拉哈:阿语,意为掏窑,指回族墓穴之一种。
沐浴用语:
阿布德斯:波斯语,意为小净。
务斯里:阿语,意为大净。
其他用语:
讨白:阿语,意为忏悔。
白俩:阿语,意为不允许的事情。
乃吹布:阿语,意为福气。
色拜布:阿语,意为机会。
色哇布:阿语,谢意。
太思迷:阿语,意为称谓,指举安拉之名的称名句,即:“奉普慈特慈安拉之名”一语。
哈拉木:阿语,意为禁忌,被禁止的行为。
此外参加葬礼时,每人还要会用阿语念“传经都瓦宜”、“拿手都瓦宜”;平时还要会念“清真言”,即承认安拉和穆圣。
上述词语,在长春市一般回族中只会说,不会写,尤其青年人会用这些词语的逐渐减少,只有宗教职业人员和少部分穆斯林会说会写。
在使用汉语上,在长春市回族中还有些特殊意义的语汇。这类语汇以汉字组成,但它已为回族群众特定使用。除部分单词历来使用标准音(如热、日、肉、水、人等)外,买肉不能说“砍肉”,要说“称肉”;“宰牛”、“宰羊”,不说“杀牛”、“杀羊”。对“清真寺”不能说“清真庙”。纪念谢世者不能说“烧七”、“烧周年”,要说“做七日”、“做周年”,或说“做事儿”,“了事儿”。同意或允许有时说:“口唤了”。送葬要说“发送人”,不说出殡。死人了,要说“无常人了”或说“归顺了”。尸体叫“亡人”或“买宜台”,不能说死尸。做小净时用以盛水的水壶叫“汤瓶”,做大净时用的盛水器具叫“吊罐”等等。以上语言在回族中有一定的群众性,即使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人,也会说出这些习惯语言,凭着这些习惯语言,陌生的回族人到另外一些回族聚居区,很快会受到热情的接待。①(参考杨树春:《吉林回族》,第八章《风俗习惯》。)
第四节 朝鲜族风俗
一、尊老敬老
朝鲜族老人在家庭里和社会中,普遍受到尊敬。吃饭时,家人不得先于父母动筷。到了吃饭时,老人外出未归,全家人须等老人归来后方能进餐。一有佳味异香,必先端给老人尝用,尔后全家共尝。用餐,一般父子不同席,如得允同席用餐,晚辈不得在长辈面前喝酒。如准许喝酒,也要举杯转过身去饮用。酒席上,要按年龄辈数依次倒酒,长者举杯后,其余人依次举杯。晚辈不得在长辈面前抽烟,不准向长辈借火,更不能和长辈对火。老人或长者外出,全家都要鞠躬礼送。青年人不仅在家里对双亲朝夕定省、照顾有加,而且在村内外见到他家的老人,也要鞠躬问安致敬,在室内相遇就要行跪拜礼(现在则行脱帽鞠躬礼)。同路时,晚辈必须走在长辈的后面,有事需要超前时必须说明原委。路上遇长者,必须停步让路,等长者过后再走。,普遍地摆上丰盛的酒席。市郊区先锋村,为老人庆花甲,全屯的成年男、女均前往祝寿,同龄的老人也被请来视为上宾。在举行祝寿仪式时,老人穿好民族礼服端坐上位,晚辈人则按年岁的长幼依次跪地叩拜,几桌丰盛的酒席撤下后,祝寿的人们便开始唱歌、跳舞,直到午夜过后方能散去。对结发夫妻结婚满60年,夫妇健在,所生子女及其配偶双全无一亡故,并已有第三代者,要举行“归婚礼”。1987年12月24日,九台县九郊乡新立村,79岁的农民金贤凤、崔贞实夫妇,在村小学举行“金刚石婚”仪式(即归婚礼)。吉林省民委主任金荣俊、长春市政府副秘书长杨天民、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白俊魁、市民委和市老龄工作委员会负责同志以及九台县领导人,参加仪式并讲话,宣读贺信,赠送礼品。
父母年老失去劳动能力时,由大儿子赡养父母,是朝鲜族尊老敬长的又一传统习俗。子女成亲分家以后,都有供养父母的义务,要尽儿女的责任。但是,做父母者,不管其子女生活条件如何,总要依靠大儿子供养。每逢春节、中秋节等节日,子女们要携家带口前往“大家”(朝鲜族把大哥家称为大家)看望父母,共度节日。父母偶尔到其他子女家走动,遇身患重病时必定要住大儿子处。大儿子也把此举当做义不容辞的责任,欣然承担。
二、服饰
朝鲜族民族服饰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妇女的衣裙和儿童服装,色彩艳丽;二是男子多喜穿素白,故有“白衣民族”之称。
男裤:裤腿和裤脚较肥大的“巴吉”(大口裤),裤裆肥大,宜于插秧等农事劳作和盘腿席地而坐。裤脚向外边折叠,系上丝带,劳动时上衣外罩“坎肩”。男子的袄,前襟敞开,有领子、衣襟、袖子、领边和袄带。领子不立起,自然地围着脖子,在胸前掩住。领子上再加一层宽二厘米左右的白布领边,便于经常换洗,保持干净。袄的前襟互相交叉,右襟在里,左襟在外,在右胸上用袄带系上。袄带是夹的,宽三至四厘米,长四十至五十厘米。系袄带有一定的格式,系成活扣来做装饰。裤袄一般是同样颜色,多为白色,也有灰色、玉色等。男子还喜欢在上衣外面加穿颜色和花纹多样的坎肩,出访时再加着长袍(式样与上衣同,只是垂到膝盖以下)。男子的裤袄和长袍,今天只有老人偶尔穿用。
女裙:有紧身裙和长筒裙之分。紧身长裙,是用宽大的裙幅裹身的,有许多细褶,长及脚跟,是分叉裙子。穿时把下身裹一遍后,把裙子下摆的一端提上来掖在腰带里。筒裙,和洋式裙子一样,是把裙幅的两边都缝合成筒状的裙子,其腰间打着密密的细褶,自然地下垂,上端还连上一个白布小背心,前胸开口扣钮扣,穿时从头部往下套。用做礼服或外出服的筒裙较长,平时穿的较短,长过膝盖,利于劳动和步行。因此,妇女劳动时多穿筒裙。裙料质地和颜色,按季节有所不同,也可以用有各种华丽花纹的布来做。女袄和男袄基本上相同,但线条柔和而又有曲线美,领子稍呈圆型,襟和下摆呈弧形。袄料的颜色和花纹,华美漂亮,这也是与男袄不同点。年轻妇女和少女的上衣,有用镶边来装饰的风俗,在袖口、领子、下摆上镶上不同颜色的宽边儿。用来装饰的布,多是绸缎,其颜色一般是袄带和领子用紫色,袖口用蓝色。裙袄穿在身上,袄短小,紧紧贴在身上,袖子则又肥又长,显得特别丰满。朝鲜族妇女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和红色,绿袄红裙可谓最佳礼服,黄袄蓝袄也被视为较好的礼服。老年妇女喜穿素白衣裙,并习惯用白绒布包头。
童服:最突出的是彩袖袄,其袖子是用红黄蓝绿等颜色相配的绸缎做的,酷似彩虹,誉称“七色缎”,彩袖袄,男孩子可以穿到一、两周岁时,女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也还穿用。
鞋履:近代以来,主要是穿胶鞋,男性多穿平面白胶鞋,女性多穿白色或天蓝色船形胶鞋。近年来已改变,鞋履与汉族无异。
朝鲜族的民族服饰,一般是在节庆、文娱、体育、政治性活动时穿戴。在朝鲜族聚居地方,男女老年人尚有经常穿着者。平时,尤其是年轻人,服饰基本上与汉族相同。
三、住房
朝鲜族传统农村住房从外部结构看,多是以木搭架,屋顶苫稻草,或苫谷草以瓦片覆盖。墙壁多是抹泥,刷白灰。房柱,有圆的,有方的。圆柱又有鼓肚的和笔直的;方柱有四角柱和八角柱。圆柱把房子装饰得雄壮大方,尤其是鼓肚的圆柱,使房子显得更加壮观。方柱虽然很简单朴素,但是并不令人感到单调。房柱的顶端有梁和檩相衔,上面放斗拱托住屋顶房檐。有的家把斗拱雕刻成各种形状,显得很漂亮。房顶,过去多是苫草,现在基本上有屋脊,其式样有三种:悬山式、庑殿式和歇山式。悬山式屋顶是两落水的屋面,左右两端很齐整。庑殿式屋顶是四落水的屋面。从建筑美学上看,最好的算是歇山式屋顶。它是悬山式屋顶的上半截和庑殿式屋顶的下半截的混合体,房檐和椽子尖端最大限度地向上翘起,曲线和屋顶的斜坡相协调。
住房内部结构,一般由三部分构成,中间是灶间,以灶间为中心,一边是仓库,有门与灶间相通。另一边则是住房,全部铺成炕。住房又可分为上屋和下屋。一般地说,下屋是热炕头,供老人们住。上屋隔成两间,将南面朝阳的一间作为客房,北面的一间作为儿子的卧室。住房各间之间,用横推门板隔开,必要时拿开,就成为一个大间,便于聚众活动。每间屋都有通向外边的门。这种门,特别讲究,其棂子以各种样式的格纹棂和雕花棂构成,门上糊窗纸,以取阳光。现多改为玻璃门窗。客人进屋时,男女有别,男客进客房,女客通过灶间进大铺炕,否则为失礼。由于满屋都是炕,进屋都要脱鞋。过去炕面上铺的是芦席或高粱杆编的席子,现在则用人造纤维板或油黄纸,上面再刷上一层炕油,既干净又易擦洗,使得屋里亮堂,令人心情爽快。墙壁和顶棚,用不同颜色的花纸裱糊,使屋里的摆设很谐调。
取暖主要靠火炕,俗话说“进屋是炕,屋小炕大”。进屋就得上炕,家具都摆在炕上,睡觉、吃饭、做家务都在炕上。几乎家家有“炕柜”,炕柜一般分两节,上部中间放被褥,两头放枕头。炕柜雕绘的图案多是鹤、虎、松柏。炕柜的门在上端启开。被子很大很厚,一般是4公斤,新婚的被子要重一倍。枕头是长方条形状,用七种颜色构成图案,早期是双人枕,今大多改成单人枕,但依然是长方形。
厨房,一般说是妇女的地方,男人是不进的,到别人家做客时,欲进厨房应事先与主人打招呼。厨房内,较宽敞,锅台大,锅、盆及盖多系铸铁或铝制品,清洁卫生。
四、饮食
朝鲜族主食以稻米为主,喜食焖干饭。传统的主食还有冷面和打糕。菜肴中传统佳品狗肉及狗肉汤。擅长淹制各种滋味的朝鲜族咸菜,特别是冬季的“辣白菜”,具有显著的民族风味。冬至这一天喝“冬至粥”(用小豆、大米、懦米团子作成的粥),这一天常以冬至粥待客。每年正月十五日这一天吃“五谷饭”(用糯米、黄米、小米、高粱米、小豆做成),空腹喝酒,称“聪耳酒”。
五、礼仪
婚礼:结婚时,新娘的双脚不能沾地,由老人背或新郎抱上车。如妹出嫁于兄成婚之前,则由兄背上车,或踩着兄的衣服上车。在举行婚礼仪式时,新娘由伴娘陪伴,端坐炕上。主人设酒席款待来宾,接受赠礼。婚后第三天早晨,新娘拜公婆和亲属长辈,要依次敬酒、磕头,长辈要给赏钱。在这一天,新娘要用从娘家带来的大米(放在枕头里从娘家带来),做第一顿早饭,饭后用剩下的米做朝鲜族点心,回门时带到娘家去。这些仪式今已不多见,但某些习惯时有出现。朝鲜族妇女,勤劳、贤惠,善于掌理家务。在一个家庭里,处理好上下左右关系,保持一家与邻里和睦相处,几乎全靠女主人的品德修养和辛劳。朝鲜族妇女的产妇,分娩三天后就下地劳动,没有“坐月子”的习惯。
对于一周岁的幼儿,有“抓周”(或称“捡周”)的风俗。在孩子一周岁生日那天,在孩子面前摆着书、笔、米、糖、算盘、钱等物品,让孩子去抓,第一次抓什么,第二次抓什么,都保留起来,所抓的物品,就意味着可能是孩子长大后从事职业的方向。
丧礼:朝鲜族成年人亡后,在城市实行火葬。在农村前些年仍是备棺入殓。一般停灵柩二三天,在入棺守灵期,每日早晚各祭飨一餐,每次都要由“孝子”带领近亲“号丧”致哀。出殡时多从窗户抬出。举行葬礼时,不给死者烧纸,屯邻只带瓶酒前往吊唁。春节期间在室挂起逝者像片,供酒叩拜。直系亲属亡故后连祭三年,一周年祭称“小祥”,两周年祭称“大祥”,三年过后祀“忌祭”和“俗节祭”。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少数民族志·宗教志 上卷》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卷宗教志部分包括宗教工作机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人物、大事记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