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民族贸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少数民族志·宗教志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30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民族贸易
分类号: F727.34
页数: 4
页码: 219-222
摘要: 本节记述了东北沦陷期间至1988年长春市少数民族经济贸易发展情况。
关键词: 贸易经济 民族贸易 长春市

内容

一、百货场店
  朝鲜族百货商场:在长春市大马路31号。早在东北沦陷期间,该处是松竹梅饭店址。长春解放后,改建为市第三职工消费合作社,1955年合并为市第一贸易商店,1958年7月更名为市宽城区朝鲜族百货商店。1959年改隶南关区,1979年9月归市属。1984年省市投资150万元(装潢费54万元),拆除旧楼建新楼。1985年1月2日工程完竣开业。占地面积473平方米,建筑面积2823平方米,营业面积1400平方米,主楼五层。职工143人,其中朝鲜族占90%。店名长春市朝鲜族百货商场,是一个以经营朝鲜族民族服装、生活用品为主体的综合型商场,还经营金银首饰、呢绒毛料、丝绸布匹、针织、服装、鞋帽、家用电器等5000余种商品,年销售额约500余万元。1988年并入汽车城百货大楼,更名汽车城百货大楼朝鲜族百货商场,营业地址不变。
  长春市长通副食商店回族副食门市部:长通路是长春市回族群众比较集中的地段,该店与长春市清真寺隔路相望。门市部已经营30多年,营业面积约180平方米,注册资金59万余元,有职工17人,其中回族8人,经营牛羊肉、副食品及蔬菜等400余种商品,1987年全年营业额47万元。该店每逢年节为当地军烈属和五保户送货上门,并保持清真特色。伊通、双阳、九台等地的回族群众,时常前来购货,门市部在资金短缺、货源不足的情况下,仍然努力克服困难,坚持优质服务。
  此外,市区和五县还有许多回族商店和副食品门市部,诸如长春市朝阳区西安副食品商店西安回族门市部、长春市南关区大经路副食品商店二道街回族门市部、长春市贵阳副食品商店朝鲜族门市部、长春市二道河子区东盛副食品商店民丰回族门市部、德惠县副食品商店回族门市部、德惠镇回族食品商店、九台市糖酒公司回族门市部、双阳县回族食品门市部。此外市区内几家副食品商店尚有清真食品柜台9处。
  二、民族食品厂店摊床
  长春市区内年代最久远的食品店是泰和斋点心铺,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创办人回族李金城。制作的糕点以质好价廉而闻名长春府。名点有:“三糕”即西洋糕、槽子糕、芙蓉糕。“上八件”即佛手、栗子酥、桃酥、山楂酥以及枣泥、焦盐、白糖等做馅的三种白皮酥。“下八件”即炉果、核桃酥、到口酥、江米条、麻元、糖元、饼干、薄脆。此外还有冰花、三花、牛舌饼、光头饼、各种月饼、各种烧饼等等。这座食品店历经沧桑已经失存。
  长春市回族食品厂:1956年由一些个体商贩组织起来的合作性质的牛羊肉加工点,1962年开始制作饼干。1964年开始制作糕点。1966年成为桃源路食品商店的食品加工厂,开始制做面包。1982年投资40万元(贷款)新建,正式成立长春市回族食品厂。现有职工109人,回族职工占14.7%,实行较先进的机械化生产,产品有面包、糕点、饼干、冰淇淋等30余种。年产量约700吨,产品除供应本市外,榆树、双阳、伊通、德惠、农安、蛟河、梅河口等市县,以及内蒙古哲里木盟等,也常来厂购货。自1982年以来,与长春市食品研究所合作,先后研制和开发12种新产品,有花粉食品——松黄健美酥、花粉美容糕、八珍益寿糕、儿童强化饼干和系列桃酥——空心酥、小桃酥、奶油酥等。1985年该厂生产的“松黄健美酥”获吉林省优秀新产品称号。1986年生产的“麒麟蛋糕”,吸取苏式、广式蛋糕优点,选用优质原料,采用新工艺,撒上果料,裱上奶黄酱精。蛋糕内心气孔细密,弹性强,松软细腻不沾口,有浓郁的蛋奶香味,获长春市经委“金鹰杯”奖。1987年采用广式造型和京式及回族传统配方,研制出“奶油桃酥”,香甜适度,酥松爽口,溶水快,不糊嘴,易于消化,有奶香风味。被评为吉林省行业名牌产品。儿童高级营养强化食品“丁维钙奶饼干”,选用精粉、白糖、乳酸、鱼肝油、磷钙和多种维生素精制而成,是儿童生长发育的营养佳品,1985年2月通过长春市局级鉴定,达到国内儿童营养强化型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长春市民族食品公司:建于1937年的东北沦陷期间,是伪新京特别市屠宰厂。解放前夕,遭到国民党政府军队的严重破坏,整个厂区残垣断壁,只剩下两个大烟囱。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在七马路设立临时屠宰厂,当时的牛羊车间只有100多平方米,手工操作,每天宰牛50余头。1952年迁至全安广场附近,车间面积300平方米,每天宰牛70头。1970年迁到宋家洼子,设一个清真车间,每天宰牛80头,羊500只。1972年实现半机械化。1976年将清真车间扩建成长春市第二肉联厂,有职工540人,其中回族职工130人,每天宰牛80头、羊500只,同时加工各种熟食制品。后来,又发展成为长春市民族食品公司,实行综合经营。该公司已经拥有吊牛机、扒皮机、滑车、天秤等机械设备,实行半机械化作业,生产规模已有很大发展,仅牛肉销售量就由1977年的350余吨增加到1987年的588吨以上。现在,长春市人民政府已将新建清真冷藏库列入市的“七·五”计划,由长春市统筹资金230万元。现正在施工中的清真冷库,建筑面积为1400平方米,1988年末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工程全部竣工后容量达500吨。
  德惠镇清真食品加工厂:职工22人皆是回族,市和县资助1.3万元,职工集资7000元。生产月饼、桃酥、蛋糕等清真点心。1988年获利2万余元,每年给清真寺7000元。有仓库、原料库、成品库等659平方米,生产车间120平方米。产品批发零售,1988年月产约七吨糕点。食品厂座落在清真寺前院,但与寺分离管理。
  除上述食品厂店外,分布在市区和五县(市)的还有一些厂店,如九台市食品厂回族糕点车间、九台市肉联厂牛羊车间、双阳县回族食品加工门市部等。街道兴办的食品厂较好的有长春市南关区东安街道办事处兴办的东安回族食品厂,主要生产清真面包、鸡蛋饼。1992年1至6月共生产面包10吨多,鸡蛋饼1吨半,主要供应长春火车站。这是唯一能进销火车站的清真食品,为过往的穆斯林旅客提供了方便。
  清真食杂店:长春市区国营回族副食商店偏少,布局又不够合理,回族顾客购买清真食品不大方便。一批个体清真食杂店应运而生,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这些清真食杂店除经营普通副食外,主要经营清真糕点、方便面、回族厂家生产的香皂、牙膏,还有的经营清真熟食品。城区现有清真食杂店90家,清真食品摊床145户,如新疆羊肉串、河北大名的清真香油、清真烧鸡、豆腐串、茶蛋、粘糕等,方便群众,颇受欢迎。有的进而发展成为批发商店。
  清真食品摊床柜台:长春市区内,有清真标志的,经营牛羊肉的摊床、柜台305处。由于经营的牛羊肉新鲜,当日屠宰当日销售,顾客按需要挑选购买。回民普通反映:“买肉近了,新鲜了,可心啦!”
  朝鲜族咸菜:多由朝鲜族妇女经营。品种少则十几种,多则几十种,咸菜加工精细,色鲜味美,形状各异,受到各民族顾客的喜爱。朝鲜族咸菜摊床遍布全市,约有470余处。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少数民族志·宗教志 上卷

《长春市志 少数民族志·宗教志 上卷》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卷宗教志部分包括宗教工作机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人物、大事记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