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产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少数民族志·宗教志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272
颗粒名称: 三、生产生活
分类号: K280.34
页数: 3
页码: 153-1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莽卡满族乡生产生活情况。
关键词: 长春市 生产生活 莽卡满族乡

内容

莽卡满族乡的农业土地面积为6759垧,农业生产以旱田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大豆、高粱等作物。近几年开发水田,水稻种植面积由1982年的1300垧,发展到2300垧,占粮豆面积的36%。粮食总产量,1981年17500吨,1983年29796吨,1984年26628吨,1985年23192吨。1986年27300吨,1987年27270吨,1988年28715吨。1990年全乡农村社会总产值3903万元,其中农业约占77.1%,工业约占4.6%。农业总产值中,农业占60.7%,牧业占17.6%,副业占10.4%,林业占5.6%,渔业占5.5%,其它占0.2%。全乡农民人年均收入,1978年96元,1985年204元,1987年434元,1988年510元,1990年607元。农业生产和农村人口经济收益,虽处于增长的趋势,但因受自然条件影响而表现不稳定。
  水稻的种植,主要分布在朝鲜族聚居的社,这些地方的经济收入高于旱田粮豆产区,人年均收入大部在650元以上。
  莽卡满族乡为了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在农业机械化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在尽可能的条件下,使农业机械生产程度扩大。1980年全乡拖拉机92台,其中履带式21台,轮式15台,手扶式56台。播种机17台,插秧机41台,犁耙机33台。1985年上述各种农机具数量发生变化,各有增减,拖拉机履带式3台,轮式8台,手扶式167台,播种机3台,插秧机13台,犁耙机3台。1987年农具种类和台数又有变化,拖拉机履带式7台,轮式7台,手扶式291台,四轮式80台,播种机7台,插秧机67台,犁耙机7台。总的发展趋势是农业机械化程度有提高,小型农机具朝着普及方向发展。
  在使用机电方面的各种机械,明显增加。1980年仅有脱粒机127台,磨米机73台,榨油机3台,粉碎机43台,农业汽车6台。1987年则大幅度增加,各种农用机械总数达836台,较1980年增加3.3倍。
  在供电方面,全乡1982年前供电量1800伏,1983年增容3150伏,解决了农业用电和家庭用电不足的困难。由于供电量的增多,水田的播种面积随之扩大。现在小型、中型电灌站由9个增加到22个,另外还有29个小型站。到1988年秋,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的七家子村傻子沟屯,开始通电,全乡消灭了无电屯。建成新型果园54处,占地面积120垧。在锦州屯干渠上游投资35万元,建起一座长60米的钢筋水泥渡槽,保障了一千余垧水田的灌溉。
  农民口粮情况,1981年人年均234公斤,1982年211公斤(全省大旱),1983年330公斤,1984年350公斤,1985年336公斤,1986年382公斤,1987年382公斤。口粮留量呈增长的趋势。
  公路建设方面,造价53万元的石屯大桥(钢筋水泥结构,长54米、宽8米)完竣使用,使乡的南端公路延长10公里,伸入到永吉县土城子乡北侧。全乡公路运输,已达到全天候标准。
  现有乡级医院1所,村级医疗机构12个,共有医护人员56人,病床5张。地方甲状腺病危害严重的三道屯、西尤屯,安装上了自来水,为根除地方病创造了条件。
  现有乡级文化站1个,村文化室1个,满族中学2所,满族小学4所。1987年乡政府投资7万元,为敬老院建房1栋(430平方米)。金岗村是全乡较富裕的村,储蓄户约占总户数的94%。
  莽卡满族乡1988年被评为长春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少数民族志·宗教志 上卷

《长春市志 少数民族志·宗教志 上卷》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卷宗教志部分包括宗教工作机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人物、大事记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