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回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少数民族志·宗教志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23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回族
分类号:
K281.3
页数:
8
页码:
50-57
摘要:
本节记述了自清代至1988年长春市回族祖源发展情况,包括发遣、迁入、家谱的情况。
关键词:
回族
祖源
长春市
内容
一、发遣
长春地方回族先祖,最先源于清代“三藩之乱”的降服者和平定后的被发遣者,入境后分布在“吉林北五屯”,即今九台市胡家回族乡的蜂蜜营屯、红石屯、宝山屯、其塔木镇山前槐屯、卢家乡前央屯。五屯位于今吉林市西北约60公里处,屯屯相联,近则三五里,远则不过十几里。那时九台尚未设县(1932年建县)。但乾隆十二年(1747)已设吉林厅,所以称“吉林北五屯”,民约俗成沿说至今。
最先到蜂蜜营屯定居者段姓回族,时间是康熙十八年(1679)。其家族后裔段德有,曾保存一件清朝政府兵部发给先祖段应龙的《书札》,这份《书札》,段应龙随身带到蜂蜜营屯,家族代代保存至今。全文如下:
“兵部为钦奉上谕事,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奉上谕,马承荫差来赉奏,段应龙发往起程之时,预先奏闻,应给札赏,赉着交兵部,钦此。查,据马承先供内称,段应龙原系伪游击,相应援以游击,札付户部,取缎两疋赏给可也等因。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九日绿头牌启奏,本日奉旨依议,段应龙着急速前去,钦此。合札该弁,钦遵施行。须至此札付者,右札付游击段应龙,准此。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九日给札付。”
《书札》所称马承荫、马承先两人,皆是马雄之子。马雄宁夏固原人,康熙十二年(1673)任职固安提督,“三藩之乱”时驻军广西,附乱“三藩”。清政府为了招抚,授其子马承荫游击衔,命其前往劝降。康熙十七年(1678)马雄病死于雒容(今广西鹿寨),两子率军降服,清廷赐马承荫将军敕印,但降服官兵发遣各地。段应龙是马承先麾下的游击,属于被发遣者。
段应龙起程前,兵部奉旨,通知他到户部领取赏缎,享受游击衔待遇。这件《书札》是兵部遵旨发给段应龙的身份凭证。段家珍藏这件凭证,以表明蒙受“皇恩”,应享受的政治待遇和社会地位,不同于一般的流人和降卒。《书札》并没有记载发往地点和随行人口数额,落款时间是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九日(1679年9月3日),据推算到达蜂蜜营屯时间最迟约在该年底。
蜂蜜营地方当时尚无人烟和耕地,“森林遍野,草木葱笼”。清朝打牲乌拉总管衙门(驻今永吉县乌拉街镇)将其地圈划为皇家“扑打蜂蜜”的蜜场,故称其地为蜂蜜营子。当地回民传说,段姓回族定居后才有蜂蜜营子地名。
当地居民说,最先到屯的是段、唐、于、张四大家,“领官牛种官地”,那时,称段家为“段大千爷”,称唐家为“唐拨什户”。段家后裔段文江回忆说,祖先入旗了,“段家是镶黄旗,唐家亦是旗人”。据《打牲乌拉乡土志》记载,“三藩之乱”平息后,发遣到打牲乌拉地区的降服者,皆编为“旗下人”,“随旗当差”。据《吉林外纪》记载,发遣到打牲乌拉境内者,“编入满洲镶黄、正白二旗,皆为陈汉军”。
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在今九台市境内设立五座官庄,分布在尤家屯、张庄子屯、前其塔木屯、后其塔木屯、蜂蜜营屯一带,五官庄又名五官屯。每座官庄设庄头1名,从帮打蜂蜜的50户内“拣其才干者5名,放为五庄头”。每屯拨给壮丁14名,每名壮丁拨给荒地15垧,每官庄给牛20头。据《吉林乡土志》记载,本县有五官地,“为清吴三桂后裔,曾拨于此地为农,每人国家给牛1头地15垧,年纳租粮一石五斗”。段、唐、于、张等家被拨入官庄,段唐两家被选定五官庄领催(满语拨什库俗称千爷),负责官庄的书写、会计、催租等事务。
蜂蜜营屯中医韩来馨(80岁)说:“本村回族段、唐、于、张四姓入旗了,住在村东头,我们韩姓是乾隆年间迁入的,没入旗是民人,住在村西头。”当时,旗人民人有别,虽住在一屯但不得杂居。
沿吉林柳条边和吉林境内各驿站亦有回族发遣人口。4个边门、29个边台、38个驿站,共有台丁、站丁4900人。边台丁充当查边、立栅、修壕劳役,站丁充当驰送文报等差役。据《鸡林旧闻录》记载,沿吉林柳条边门嫩江以北,“俱有台丁站丁踪迹”。双阳县长岭乡沙家烧锅一带的沙姓回族先祖,传说是乾隆年间发遣到伊勒门驿站,充当站丁编为“旗下人”,每丁拨给随缺地15.9垧,自行耕种,收获归己。
这些被发遣的人口,从时间上断定,大多是在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但人口并不占多数,其后裔大多数依然定居在原地,但与祖籍几乎断了联系。这些回族人口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被迫编为“旗下人”,形成了双重性族别,但这些人口始终保持着回族固有的习俗和对伊斯兰教的信仰,在他们聚居的地方大多建有清真寺。当清朝政府崩溃后,这些“旗下人”恢复了回族族别,在当地加入民籍成为农业人口。
二、迁入
长春地区回族人口的绝大多数,来自于清代山东、直隶(今河北省)等北方省区的流动人口。这些迁入人口在各个历史时期绵延不断,迁入原因大致可分三类情形:第一类属于丧失生计的劳动者,逃荒东北地区“谋生觅食”,这类人口占多数;第二类属于迁入营商者,从事清真食品和清真饮食业者占多数;第三类属于公务调动,这类人口主要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显著增加。
清代和中华民国时期,迁入的回族人口寻其祖籍,绝大多数出自山东省、河北省,少数出自河南省、天津等地。其中山东省的济南、禹城、历城、德州、恩县、临沂、莘县,河北省的大厂、孟村、沧县、临清、河间、青县等为最多。清光绪朝以后,从奉天省的新民、安东、开原、铁岭等县,中转入境定居者亦不少,但这些中转而来的回族,探其祖籍仍出自山东、河北两省为多。有一些家族先祖,虽然籍属西南或西北地区,也是其后裔从其它地区中转到长春地区的。
长春市郊区小营子屯回族:长春建治于清嘉庆五年(1800),厅衙门置于伊通河畔新立城。嘉庆年间山东省河间府胶河县的王树、王木、王山、王林四兄弟,三股16口落居于伊通河畔,占荒开垦,后来又有韩、马、金、米四姓投奔而来,形成村落定名小营子屯。后又出现了前孤榆树屯、老大南屯等回族聚居屯。
长春市郊区净月乡一带回族:据小河台村刘家炉屯农民金万贵(73岁)介绍,金家原籍济南府历城县人,道光六年(1826)前后祖父率全家迁入当时的伊通河畔老大南屯(今已淹没在新立城水库中),从事皮匠劳务,到40里外大营子村清真寺礼拜。以后有韩、丁、蔡、王等姓回族陆续迁入。
长春市内回族:道光五年(1825)长春厅衙门迁徙宽城子(今长春市南关区),居住在长春堡的回民韩岐山(原籍山东泰安韩家寨人),亦随之迁居宽城子,住在西双桥子河西西城管胡同(今南关区民康路一带)。入城的回族还有尹、马、戴、回等姓,人称“山东帮”,这些家族成为长春市内第一代落居的回族人口,主要从事贩卖牛羊肉职业。开设皮铺者主要有三合永、三合成、东金家、西金家等。泰安县韩家寨的李姓回族,据其后裔李洪顺回忆,大约在嘉庆八年(1803)前后,曾祖先迁入长春堡,1853年祖父李金城迁入宽城子西三道街。1898年创办泰和斋果子铺,制做和经营回族糕点,颇有名气。河北省青县的回长春亦是著名业户,在新民胡同开三合顺饭馆,风味焖饼闻名全城。河北省青县辛集人回宝珍,从营口到哈尔滨,1924年转徙到长春,在新民胡同开回记饺子馆,“回宝珍饺子”名遐省内外。
长春市二道河子区回族:1935年长春市政当局翻修南关区民康路马路,当地回民房舍拆毁,相当多回民迁往二道河子一面街南头,形成回民小聚居状态,从而得“回回营”地名。
农安县回族:据《农安县志》记载,山东省临沂县回民石朝贵、马甲麟、常玉福三家人口10余名,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逃荒到长春厅恒裕乡亮衣门(两仪门)地方(今华家乡东北),开荒种地,成为农安县最早的一批回族人口。咸丰二年(1852)这几户迁徙到县城小西门外。光绪二十四年(1898)从外地又迁入20余户。这些人户成为农安县城最早的回族人口。1927年分布在县城小东门里19户,大东门里4户,大西门里4户,大西门外10户,小西门里3户,小西门外2户,靠山屯11户。1940年443人。
德惠县回族:据《德惠县文史资料》载文,光绪十三年(1887)双阳大营子村一些回民,迁徙到朱城子和郭家屯两处地方,成为德惠境内最早的回族人口。光绪二十九年(1903)建东清铁路支线窑门车站(旧称张家湾,今德惠车站)后,商业兴盛起来,上述两地回民于清末民国初年向德惠镇迁徙,较早者是李、石、杨、金、张、钱等六姓8家。进镇后聚居在西五道街、西六道街、西七道街一带,俗称“回回营”。到1916年约700余口。1926年前后出现了双和东、德利成、韩家皮铺、王家馆等回族人创办的商号和饭店。
榆树县回族:咸丰朝初年,山东、直隶的逃荒者20余户,迁入境内落居开荒种地。道光十年(1830)建清真寺后,回族人口渐多,以屠宰牛羊、开饭店、开皮铺维持生计者居多。
双阳县大营子村回族:今当地有句民谚:“石溪北沟盛西回”,意思是说石溪河北沟一带,居民尽是西域回回,人口繁衍兴旺。据大营子村83岁回族农民满万海介绍,满姓回族来的最早,祖籍山东省东昌府恩县满家寨,先祖满泽大约在康熙朝中叶,领家眷同乡等40余口逃荒东北,来到大营子地方落居。当时该地无人烟,便开荒斩草,辟地盖房,由于是最早落居的开荒者,被称为“占山户”,当时地方官署签发给《占单》。占荒的范围:南至石溪河北沟,北至大顶子山,西至尖山子,东至韩家屯,南北间距70余里,东西间距20余里。满家落居时,当地地名满语哈拉哈,后改汉语地名满家岗子,又叫满家大院,回族来的多了改叫大营子。满家久居大营子,已经繁衍十六代了。在满家之后是郭家,郭家也是“占山户”,当时“占山”范围:南至尖山子,北至大岭。初地名郭家大院,后改名郭家屯。定居时间约在康熙朝末叶。以后又有沙家。大营子村88岁农民沙泳喜介绍,先祖从山东省禹城逃荒到本地,落脚定居后定地名沙家屯。当地另一家老户是马文山家,马家据自家祖坟坟头推算,到沙家屯至今已经十五代了,按一代人20年估算,大约是康熙朝末叶到大营子落户,距今有250年左右的历史了,这是自由迁入长春地区定居最早的回族。
双阳县鹿乡镇韩家屯回族:韩姓回族大多来自山东省济南府禹城县韩家寨,逃荒到双阳县境内开荒种地,均属“占山户”。据一些老人们介绍,韩家屯有座清真寺,寺内曾有一方松木质料的大匾,约2米长,1.2米宽,厚10厘米左右,匾上未刻字,纸上写字贴在木匾面上,内容记载建寺过程和捐资人姓名。鹿乡韩家屯农民韩在君说,落款时间可能是雍正二年(1724)。今清真寺仍在,匾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坏无存。大营子屯和韩家屯农民张启荣(78岁)、马金山(72岁)、韩连阁等人都认为,“先有大营子屯后有韩家屯”。
双阳县双营子回族乡新胜村西小营子屯回族:这个屯的回族与大营子村郭家屯的回族,原本是“一坟之祖”,祖籍山东省禹城县石里旺白家庄人,大约在雍正朝末乾隆朝初到此地。据屯中老人回忆,最早家户已经在此地繁衍八代了,皆属“占山户”,都认为“先有大营子后有小营子。”
双阳镇回族:建治双阳县之前,该地是苏瓦延驿站,行旅和客商较多。祖籍山东省的张祥,先从家乡逃荒到锦州中后所后园子地方,乾隆朝迁徙到开原县威远堡。道光二十年(1840)前后迁徙到苏瓦延驿站一带,牧养牛羊。大约到咸丰朝初,在苏瓦延街、老爷庙胡同一带,已经落居不少回族。据杨恩庆阿訇(92岁)、张富(68岁)等人介绍,双阳镇回族主要有来自山东临沂杨家堤口的杨姓、张姓,聊城大张罗镇的米姓,河北省临清的黑姓等。另一些则是从伊通县、绥中县、永吉县等地中转而来。杨志明(65岁)之祖父杨殿,大约在光绪二年(1876)前后到双阳镇,当时该地有座清真寺,首任阿訇马宝贵,人称“马四阿訇”,是今大营子村马金山(72岁)祖父。马宝贵是当时双阳著名绅商,经营万发号(皮铺)、永发成(油坊)等商号。马家商号印发的私帖,流通于双阳、沈阳一带。“九·一八”事变前双阳镇回族约有80余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军队复员转业官兵、各类学校毕业生、科学工程技术人员、国家机关公职人员、企业事业和厂矿的职工当中的回族人口,陆续从全国各地调动、分配到长春地区工作,主要分布在长春市区和各县城内,落居农村者甚少。
三、家谱
马氏宗谱:吉林柴油机厂设计研究所马文斌家,珍藏一件河北省《青县马氏宗谱~线庄三门门谱》(复印件)。这份《门谱》与安徽省《怀宁马氏宗谱》出于一支。据马肇曾论文《安徽“怀宁马氏宗谱”》认为,马氏宗谱记录了一千多年前,回回马氏先祖马依泽来华以及在中国任官为民的历史。“马氏始祖马依泽,西域鲁穆人”。鲁穆即是位于小亚细亚的东罗马帝国,后来被土耳其占领。中国南宋朝称其为芦眉国。宋建隆二年(961)马依泽从鲁穆来到中国,奉旨编修宋朝历书,成书后宋太祖授职钦天监监正,世袭侯爵,定居陕西泾阳县。第十一世授河南知府,入籍河南新野。自第十八世起,马氏家族分支,其中马哈直去安庆,现在安庆马氏回族子孙,是马依泽第38代之后。另一支马仲良于明永乐二年(1404)由南京随驾到直隶,任职彭城卫指挥,诰封奉政大夫。马仲良之后分五门,青县线庄马氏是其中第三门。
线庄三门从马仲良数起,谱主马文斌为第十九世。从第二十世起谱字按:“有、志、名、克、创、维、汝、爱、国、荣、之、文、允、宝、镇、世、锡、庆、元、宏”,字序排列。谱主马文斌祖父于1942年9月从线庄直接迁徙长春市二道河子区信和街定居,以卖油酥烧饼为营生,谱主父亲于1946年从线庄迁入长春,全家团聚。
韩门门谱:九台市胡家回族乡蜂蜜营村韩来馨家,珍藏一份《韩门门谱》(抄件)。韩来馨生于清宣统元年(1909),1934年开始从事中医职业,因年事过高今闲居于农村。这份《门谱》有益于探讨来自山东省禹城、河南省归德、河北省沧县的韩姓回族族源。
据谱序载记,韩门“始祖西地萨拉人士”,这是谱主记载先祖原籍仅有的一段文字。“西地萨拉”是指今我国青海循化撒拉族聚居地区,“撒拉”在我国史书中有沙剌、萨拉、撒喇、撒拉回等记述,皆系音同字异。据《中国少数民族》(回族篇)一书和《青海社会科学》杂志载文介绍,“韩姓是撒拉族的根子姓”,“十个撒拉九个韩”。推论韩家祖先是青海籍人士。
《门谱》载记,“上失传三世”。从第二世祖起,韩门分三支迁徙内地。谱主这支落居山东济南府禹城县白家庄黑龙庙,数年后迁徙白马庙玉林庄,后来地名改称韩家寨。第二支迁至河北沧州韩家桥。第三支迁至河南归德府葛家庄。
谱主本支第四世祖韩仁忠,被明朝“累赠中宪大夫”。五世祖韩养醇,天启乙丑年(1625)贡生,丁卯(1627)科举人,原任静海知县,改援襄陵知县,新取刑部同修大清律例主事、员外郎,中升湖北荆州知府。
由于《门谱》前三世失传,难以确切了解韩门从青海迁入内地的时间、原因和身份。从韩仁忠(实际是第七世)、韩养醇(实际是第八世)科举和命官时间往前推算,韩门始祖大约在15世纪50年代前后迁入内地,再早也不会超过明朝初年。韩家寨支派门谱最后一次修谱者,可能是第十四祖(实际是第十七世祖)支派韩金玺(清五品顶戴花翎),修谱时间约在咸丰五年(1855)前后。
韩门家族在明清两朝,不少人士是朝廷命官,至今在吉林省回族中流传“韩门三知府,父子九登科”佳话。据《门谱》载记,清代韩家有三位先祖支派,曾涌现出三位知府,即荆州知府、汇安知府、徐州知府。“九登科”中仅知状元一名进士二名。
谱主韩来馨系第十八世支派(实际是第二十一世),他认为从第十三世祖(实际是第十六世)起,大约在乾隆朝逃荒东北,定居在蜂蜜营子。《门谱》对此事未做记载,谱主亦无从回忆。出于何种原因、何世支派开始家族衰落等,都无从查考了。《门谱》极为粗略地载记了几位始祖在吉林的足迹,第十三世(实际是第十六世)支派伯叔韩谦,清嘉庆朝吉林拔贡,无后。第十四世(实际第十七世)支派堂兄韩金全,清咸丰朝吉林腰站外委,堂弟韩金魁,清咸丰朝吉林武生。此后各支派再无为官记录。
《门谱》从第十五世(实际第十八世)起失记,谱字序:“思、德、云、同、来、景、锡、佩、振、忠、成、仁、树、国、志、俊、秀、穆、秉、从、有、道、相、敦、义、光、朝、总、克、绳”。
仉家家谱
吉林省标准计量局情报研究所仉荣勋家,珍藏《仉荣勋家谱》。谱序中写到,仉家祖籍山东省济南府禹城县韩家寨仉家庄人,一世祖仉文有,生于清嘉庆年间。二世祖兄弟三人,1918年“跑荒到东北谋生”,落居长春东四道街,另一支落居榆树县五棵树村,第三支落居齐齐哈尔城。今传六世。
仉家《家谱》与前述的马氏宗谱、韩门门谱不同,实质属于家史性质的家谱。其一,较详细地记载了解放前,家族职业和谋生的情况,祖父于1919年开仉家烧饼铺,1921年开吉顺饭馆、德兴饭馆。祖父逝世后,1935年仉占贵兄弟三人合股,在西道口开德升饭馆,1937年停业。从1937年起仉家分三支,谱主这支继续以经营饭店为职业,先后开长江饭店、同益公饭店、潘记羊肉店、益丰元饭店等。解放后,仉家子女的职业结构发生了变化,谱主的三个支派在世12人,其中从事教育工作的2名,机关公职2名,文艺工作1名,商业服务业2名,职业军人1名,工人4名。其二,家谱着重记述了各世祖“艰苦创业”的历程,教诲子孙做人的道德标准。修谱词中写到:“我们的前辈,未给我们留下金银财富,仅留下做人求生的高尚思想、道德品质。”修谱者要求后世子孙:“在共产党领导下,努力学习,做一个高尚的公民,为祖国多做贡献。”
附注
①(萨英额:《打牲乌拉乡土志》,第三卷,道光七年本。) ①(魏声禾:《鸡林旧闻录》,(五),民国二年版本。) ①(《农安县志》,卷七,第79页;《农安县文史资料汇编》第四辑,1983年版。) ①(《榆树县乡土志资料》,第7页。) ①(《中国穆斯林》杂志,1986年第二期,第38—39页。)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少数民族志·宗教志 上卷》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卷宗教志部分包括宗教工作机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人物、大事记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